期刊文献+
共找到792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万力书法作品
1
作者 万力 《当代经济》 2017年第11期162-162,共1页
关键词 书法作品
下载PDF
万力书法作品
2
作者 万力 《当代经济》 2016年第35期151-151,共1页
关键词 书法作品
下载PDF
万力作品
3
作者 万力 《当代经济》 2020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下载PDF
组态化智慧型养老模式探索及其系统架构设计
4
作者 万力 郑驹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4期5-8,共4页
文章介绍了组态化智慧型养老建设背景、建设意义及其运行模式,并对组态化智慧型养老系统架构及系统设计要求做了详细介绍。本文还对组态化智慧型养老系统应用及技术发展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智慧养老 人工智能 大数据 物联网 智慧安全 智慧监控 智慧服务
下载PDF
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风险监测及响应研究
5
作者 万力 韩运 郑驹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24年第1期31-34,共4页
本文介绍了城市生命线建设背景,分析其运行风险。阐述了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风险监测的感知系统及应用平台的构建。研究了风险预警的研判分析及协同处置流程,实现了风险事件及时高效的响应处置。
关键词 城市生命线 风险监测 风险预警 响应处置
原文传递
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设计
6
作者 万力 郑驹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3期156-158,共3页
文章介绍了城市生命线建设背景、运行监测系统架构及系统设计要求,并以天长市城市生命线工程(一期)供水安全监测项目为例,对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的设计做了详细解析。
关键词 城市生命线 安全运行 监测系统设计
下载PDF
经食道超声引导下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封堵术治疗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王富栋 黄璜 +4 位作者 吴起才 陈莉 王文俊 曹园平 万力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26-28,50,共4页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不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透视,仅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引导行经皮左心耳封堵(Percutaneous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sion,PLAAO)的手术效...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不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透视,仅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引导行经皮左心耳封堵(Percutaneous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sion,PLAAO)的手术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对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TEE引导行PLAAO治疗的13例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临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经股静脉途径行PLAAO。术前行TEE评估,观测左心耳(Left atrial appendage,LAA)解剖形态特征,选择合适尺寸的Pushmed LACbes■ LAA封堵器;术中TEE实时引导并监测封堵器植入过程、评估封堵器稳定性及密闭性;术后监测并发症及动态随访。结果13例AF患者全部封堵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未出现封堵器脱落、栓塞,术后TEE复查显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结论TEE引导下PLAAO的效果安全可靠,可保护患者和手术医师避免射线辐射损伤,可逐步衍变为PLAAO的主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术 食道超声心动图 血栓栓塞
下载PDF
基于校正的遥感数据方法估算地下水补给量:以鄂尔多斯盆地台格庙矿区为例
8
作者 王旭东 韩鹏飞 +4 位作者 张锁 朱晓倩 邢朕国 王路军 万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9-418,共10页
地下水补给是影响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关键因素,准确评价地下水净补给量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区域水文循环过程的研究具有基础性意义。通常情况下,在站点尺度可以使用蒸渗仪等设备直接监测地下水补给,而在区域尺度获取地下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是影响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关键因素,准确评价地下水净补给量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区域水文循环过程的研究具有基础性意义。通常情况下,在站点尺度可以使用蒸渗仪等设备直接监测地下水补给,而在区域尺度获取地下水补给则难度较大,因此亟待构建一种简便量化区域尺度地下水补给量的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遥感数据校正来估算区域尺度多年地下水补给量的方法,并在黄河中游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新街台格庙矿区进行试点应用研究。通过对多源降水数据的筛选和蒸发遥感数据的校正,评价台格庙矿区地下水多年净补给量,并基于实测数据的Hydrus-1D数值模拟验证评价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TPDC来源的降水量数据集更适用于反映研究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MOD16遥感数据低估了矿区实际蒸散量,实际蒸散量是MOD16数据的1.41倍;矿区多年平均净补给量变化范围在-65.70~73.93 mm之间,超过80%的区域净补给量在-30~30 mm之间。新方法估算的地下水净补给量与基于实测数据的土壤水流数值模拟结果接近,表明该方法在缺乏地表产流或地表径流观测资料翔实的地区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补给 MOD16 遥感 HYDRUS-1D 台格庙矿区
下载PDF
高职思政课精准教学的现实语境、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6
9
作者 万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3-88,共6页
高职思政课精准教学是精准思维在教学活动中的生动呈现。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彰显高职思政课课程特质、增强学生发展动能过程中,高职思政课应以精准教学回应时代呼唤。以教学对象的精准画像、教学内容的精准定制、教学方法的精... 高职思政课精准教学是精准思维在教学活动中的生动呈现。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彰显高职思政课课程特质、增强学生发展动能过程中,高职思政课应以精准教学回应时代呼唤。以教学对象的精准画像、教学内容的精准定制、教学方法的精准滴灌和教学评估的精准评价,描摹高职思政课精准教学的生成逻辑,以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分类分层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弥合好语境“复杂”与教学“精准”之间的张性矛盾,实现学生德性塑造和技能锻造双向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思政课 精准教学 立德树人
下载PDF
居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与技术标准研讨
10
作者 万力 王友亮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23年第1期11-18,共8页
本文介绍了安徽省地方标准《居住区供配电系统技术标准》DB34/T 1469-2021的主要技术内容和特点,包括负荷分级、负荷计算、变电所选址,以及新能源应用、配电自动化等;根据该标准要求介绍了一例典型居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包括总体布... 本文介绍了安徽省地方标准《居住区供配电系统技术标准》DB34/T 1469-2021的主要技术内容和特点,包括负荷分级、负荷计算、变电所选址,以及新能源应用、配电自动化等;根据该标准要求介绍了一例典型居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包括总体布置、系统设计及选型、平面布置、照明等配套专业设计、设备材料表及概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 供配电系统 地方标准 供电规划 负荷标准 新能源 充电桩 变电所 配电自动化
原文传递
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彰显税务担当
11
作者 万力 《税收征纳》 2024年第2期7-9,共3页
党的二十大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科学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高质量推进税收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家税务总局武汉化学工业区税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 党的二十大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科学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高质量推进税收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家税务总局武汉化学工业区税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全省、全市税务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着力推动“抓好党务、干好税务、带好队伍”全面提质增效,努力在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彰显税务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税务总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税务工作 税收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化学工业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四个意识
下载PDF
深时源-汇系统要素的常用定量分析方法
12
作者 陈星渝 张志杰 +4 位作者 万力 袁选俊 周川闽 成大伟 刘银河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107,共19页
源-汇系统研究是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综合,因其整体性、动态化和半定量-定量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首先阐述了目前深时(前第四纪)源-汇系统的关键问题是物质平衡的定量表征及搬运过程对沉积物的控制,由于地层记录缺失和... 源-汇系统研究是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综合,因其整体性、动态化和半定量-定量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首先阐述了目前深时(前第四纪)源-汇系统的关键问题是物质平衡的定量表征及搬运过程对沉积物的控制,由于地层记录缺失和参数获取困难等原因,研究仍极具挑战。随后综述了深时源-汇系统定量分析方法,可分为地质年代学法、将今论古法和沉积学法。各方法通过获取地貌要素、水力学参数、侵蚀速率、沉积通量等信息,建立“源”“汇”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重建盆地沉积充填演化史。通过系统介绍不同方法的基本原理、相关参数,对比其优越性及局限性,认为地质年代学法应用较广,核心在于物源示踪;将今论古法关键是地质背景的类比及地质参数的选择;沉积学法受多变量控制,需兼顾构造-气候背景及研究尺度。最后对深时源-汇系统定量分析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在“将今论古”这一重要思想指导下,需着眼于物源体系、沉积物搬运路径、沉积物分配关系、系统内的各要素及其耦合作用,需注重多时间尺度的定量表征、多学科交叉的动态研究。而相较于大陆边缘源-汇系统,陆相湖盆源-汇系统模式与预测模型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系统 深时 定量分析 物质平衡 沉积通量
下载PDF
氢氧同位素在地下水流系统的重分布:从高程效应到深度效应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鹏飞 王旭升 +1 位作者 蒋小伟 万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共12页
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含量具有高程效应,降水入渗后参与地下水循环,其高程效应如何受地下水流系统的影响转化为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的深度效应?现有研究对于这个问题缺少定量认识。文章构建单向倾斜盆地和双峰波状盆地的稳态地下水循环理... 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含量具有高程效应,降水入渗后参与地下水循环,其高程效应如何受地下水流系统的影响转化为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的深度效应?现有研究对于这个问题缺少定量认识。文章构建单向倾斜盆地和双峰波状盆地的稳态地下水循环理论模型,采用MODFLOW模拟剖面二维地下水流场、采用MT3DMS模拟重同位素分子的对流-弥散过程,得到地下水D和18O含量的空间分布,探讨了氢氧同位素高程效应在地下水流系统转化为深度效应的机理。结果表明:在单斜盆地,补给区大气降水D和18O含量的高程效应转化为排泄区地下水δD和δ^(18)O值随埋深增大而指数型衰减的深度效应;在双峰波状盆地,当含水层渗透性相对入渗强度较大时(K_(0)/w=1 000),仅发育一个区域地下水流系统,在区域地下水的排泄区δD和δ^(18)O随埋深增大呈现S形曲线分布;当含水层渗透性相对入渗强度较小时(K_(0)/w=250),双峰波状盆地发育多个局部地下水流系统,区域地下水的排泄区δD和δ^(18)O随埋深增大呈现S形曲线,而局部地下水排泄区的δD和δ^(18)O随深度增加呈单调衰减趋势。本研究从理论上推进了地下水流系统对溶质运移影响机理的认识,揭示了氢氧同位素对地下水流系统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入渗 地下水循环 地下水流系统 含水层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财政补贴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
14
作者 张智全 付甜甜 +1 位作者 万力 任杰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1-594,共4页
在全球“减碳”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和新的竞争点。我国为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领先和换道超车传统汽车产业大国,出台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这些补贴政策不仅改善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也在技... 在全球“减碳”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和新的竞争点。我国为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领先和换道超车传统汽车产业大国,出台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这些补贴政策不仅改善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也在技术创新、产业链发展、市场拓展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随着财政补贴退坡阶段以及后补贴时代的来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面临新的挑战。回顾了近些年来国家出台的部分重要的财务补贴政策,分析了财政补贴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最后对“后补贴”时代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产业 财政补贴 影响 展望
下载PDF
岩体表层凝结水的形成与转化规律:对岩石风化水分来源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欧阳恺皋 蒋小伟 +7 位作者 马策 闫宏彬 任建光 樊尧 张润平 付前方 李旭 万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6-513,共8页
水对岩石风化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但人们对非露天岩石表层的水分来源一直认识不足。本文以我国北方云冈石窟的岩石壁面为例,利用频域反射技术开展了岩石浅表层含水率监测,利用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逐小时的岩石视含水率数据为例,识别了夏... 水对岩石风化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但人们对非露天岩石表层的水分来源一直认识不足。本文以我国北方云冈石窟的岩石壁面为例,利用频域反射技术开展了岩石浅表层含水率监测,利用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逐小时的岩石视含水率数据为例,识别了夏季和冬季岩石含水率波动的控制机理。从6月初到10月初,大气湿度变化是岩石视含水率先增大后减小的直接控制因素,当存在指向山体内部的大气湿度梯度时,水汽迁移至岩石孔隙内,发生毛细凝聚转变为液态水,从而引起视含水率增大;当存在指向山体外部的大气湿度梯度时,岩石孔隙内的液态水蒸发,从而引起岩石视含水率下降。从10月中旬至次年6月初,岩石普遍较干燥,但是12月中旬浅部岩石含水率在冻结吸力控制下还是会发生明显增大现象,表明岩石中存在可迁移、可发生化学风化的弱结合水。本研究识别了非露天石质文物壁面水分的一种重要来源,加深了对凝结水形成机理及其对风化控制作用的认识,可为石质文物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风化 空气湿度 岩石含水率 凝结水 毛细凝聚 频域反射技术 云冈石窟
下载PDF
跨流域地下水循环研究进展
16
作者 韩鹏飞 王旭升 +1 位作者 蒋小伟 万力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7-117,129,共12页
在区域尺度上,地下水流的路径存在跨越地表分水岭的可能性,从而形成跨流域地下水循环,影响流域之间的水文关系和溶质输送过程。跨流域地下水循环的研究在国际上尚处于起步阶段,方兴未艾,目前已经取得的进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近2... 在区域尺度上,地下水流的路径存在跨越地表分水岭的可能性,从而形成跨流域地下水循环,影响流域之间的水文关系和溶质输送过程。跨流域地下水循环的研究在国际上尚处于起步阶段,方兴未艾,目前已经取得的进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近20年来国内外跨流域地下水循环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跟踪分析,从形成机理、识别方法和影响评估3个角度总结现有的研究进展。在水动力学形成机理方面,已经从理论上确定了地表分水岭、潜水面最高点和地下水流系统分水点之间的偏离特征,为划分河流之间的多种跨流域地下水循环路径提供了依据。在跨流域地下水循环的识别方面,一系列实际流域的案例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包括水均衡法、流域水文模型和水文地球化学端元混合模型等,证实了跨流域地下水循环的存在性,甚至评估出其循环通量,深化了流域水量平衡关系的认识。研究表明流域地理位置、形态尺寸、气候背景和地质构造等条件都会影响跨流域地下水循环的发生及通量。在影响评价方面,初步发现跨流域地下水循环对水文要素的气候敏感性、Budyko模式状态参数及碳源碳汇形成有重要影响,忽略其作用可能产生错误的认识。目前,科学界对跨流域地下水循环的动力学过程及其物质输送效应的研究还相对薄弱,缺乏准确的定量评估方法,未来的研究重点是揭示三维含水层空间的跨流域地下水循环路径,准确评估跨流域地下水循环的各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流域 分水岭 地下水流系统 气候水文模型 Budyko模式 碳循环
下载PDF
地下水化学组分对酸雨的滞后响应--以云冈石窟上层滞水为例
17
作者 耿晓虹 蒋小伟 +6 位作者 闫宏彬 毛德强 王芮 樊尧 张帆 范潇 万力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9-176,共8页
酸雨入渗显著改变了某些地区的地下水水质,但关于地下水化学组分对酸雨响应过程的研究少有报道。以山西云冈石窟景区为研究区,通过对比酸雨、河水和地下水20年时间尺度的水化学组分变化,揭示了酸雨如何控制不同类型地下水的水化学演化... 酸雨入渗显著改变了某些地区的地下水水质,但关于地下水化学组分对酸雨响应过程的研究少有报道。以山西云冈石窟景区为研究区,通过对比酸雨、河水和地下水20年时间尺度的水化学组分变化,揭示了酸雨如何控制不同类型地下水的水化学演化过程。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云冈石窟山体的饱和带地下水中SO_(4)^(2-)浓度未发生明显变化,其较高浓度的SO_(4)^(2-)来源为地下水区域尺度水循环过程中的水-岩反应;2003年和2012年二窟泉水中SO_(4)^(2-)浓度较低,但近几年其SO_(4)^(2-)浓度大幅度上升,分析成因为历史上的酸雨于近几年到达二窟泉,酸雨与砂岩的水-岩作用也引起了二窟泉水中其他阳离子浓度的明显上升;2003年以来石窟顶部上层滞水水质无明显变化,指示了历史上的酸雨至今尚未通过非饱和带下渗至上层滞水对应层位,证明石窟顶部粉土层具有良好的阻水作用。通过研究二窟泉水和石窟山体上层滞水对酸雨的响应关系,加深了对云冈石窟山体不同部位地下水来源的认识,对云冈石窟水害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地下水化学组分 水-岩作用 上层滞水 泉水 云冈石窟
下载PDF
黄河源区水环境变化及黄河出现冬季断流的原因 被引量:17
18
作者 万力 曹文炳 +3 位作者 周训 胡伏生 李志明 许伟林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21-526,共6页
自1954年有水文观测资料以来,黄河曾在青海省玛多县黄河沿水文站发生过3次断流。本文在分析黄河源区水环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指出,鄂陵湖、扎陵湖的环湖融区调节能力低,当遇到连续干旱、冬季其调节水量不足以维系黄河径流时便会... 自1954年有水文观测资料以来,黄河曾在青海省玛多县黄河沿水文站发生过3次断流。本文在分析黄河源区水环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指出,鄂陵湖、扎陵湖的环湖融区调节能力低,当遇到连续干旱、冬季其调节水量不足以维系黄河径流时便会发生断流,这是断流的主因。湖水位降低、开采沙金、过度放牧等自然和人为因素也会对黄河发生断流产生影响。鄂陵湖口附近黄河上修建的水电站开始蓄水,提高了两湖及环湖融区的调节能力,今后黄河冬季出现断流的可能性将大为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黄河断流 黄河源区 青藏高原
下载PDF
生态水文学与生态水文地质学 被引量:13
19
作者 万力 曹文炳 +2 位作者 胡伏生 梁四海 金晓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00-703,共4页
在分析生态水文学学科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生态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讨论。生态水文地质学是生态学与水文地质学交叉渗透后形成的学科,是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基础。当前中国生态水文地质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生... 在分析生态水文学学科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生态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讨论。生态水文地质学是生态学与水文地质学交叉渗透后形成的学科,是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基础。当前中国生态水文地质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生态状况的定量描述、水文地质条件与生态状况的关系、多重界面水分转换机制及其生态效应、含水层中地下水各种物理化学过程的生态效应和气候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及其生态响应等问题。生态水文地质学必将在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水文地质学 可持续发展 环境 地下水
下载PDF
包气带中温度变化对水分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万力 曹文炳 +4 位作者 周训 胡伏生 陈劲松 张文洋 卢洪雷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5-28,共4页
笔者在高180cm、宽50cm的砂槽中,做了温度对水分运移影响的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包气带一定深度以下,孔隙相对封闭,孔隙内液态水与气态水处于动态平衡,相对湿度接近或达到饱和状态。在此条件下,砂柱内温度场的任何微小变化都会导... 笔者在高180cm、宽50cm的砂槽中,做了温度对水分运移影响的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包气带一定深度以下,孔隙相对封闭,孔隙内液态水与气态水处于动态平衡,相对湿度接近或达到饱和状态。在此条件下,砂柱内温度场的任何微小变化都会导致孔隙系统内的水分发生蒸发或凝结。当包气带内温度场发生变化时,气态水在温度梯度作用下,向最低温度界面运移,蒸发或是凝结取决于最低温度界面的性质。在不发生聚集的开放性界面上出现蒸散,消耗包气带内水分。在聚集性封闭界面上则出现凝结,使包气带内水分增加。在温度场控制下,包气带中气态水凝结或蒸发是水分运移的另一重要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水分的分布状态,尤其在温差巨大的地区,这种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 气态水 含水量 温度 生态环境 西北干旱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