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向注药套管经鼻悬吊留置伴或不伴锚定治疗肺部霉菌病的操作流程 被引量:2
1
作者 冯靖 刘丹 +4 位作者 万南生 王杰 句仁华 谢巍 田羽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全身使用有效抗霉菌药物是治疗肺部霉菌病的基础治疗方法,同时,经过内镜注药是气管、支气管和肺部霉菌病最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相比内镜注药,导向注药套管经鼻悬吊留置伴或不伴锚定治疗肺部霉菌病具有较多优势,包括可接驳注射泵持续缓... 全身使用有效抗霉菌药物是治疗肺部霉菌病的基础治疗方法,同时,经过内镜注药是气管、支气管和肺部霉菌病最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相比内镜注药,导向注药套管经鼻悬吊留置伴或不伴锚定治疗肺部霉菌病具有较多优势,包括可接驳注射泵持续缓慢地注入药物,可避免反复进行呼吸内镜等。该文介绍了导向注药套管经鼻悬吊留置伴或不伴锚定治疗肺部霉菌病的操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肺疾病 真菌性 导向注药套管经鼻悬吊
下载PDF
气管内超声引导纵隔肿瘤激光多点消融操作流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丹 万南生 +4 位作者 王杰 李广生 谢巍 田羽 冯靖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80-83,共4页
由于纵隔解剖位置复杂,重要脏器较多,纵隔肿瘤的治疗一直是临床难点。相比传统局部治疗,气道内超声引导纵隔肿瘤激光多点消融具有较多优势,包括消融范围及效果可实时监控、避免损伤正常组织、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等。该文阐述了气管内... 由于纵隔解剖位置复杂,重要脏器较多,纵隔肿瘤的治疗一直是临床难点。相比传统局部治疗,气道内超声引导纵隔肿瘤激光多点消融具有较多优势,包括消融范围及效果可实时监控、避免损伤正常组织、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等。该文阐述了气管内超声引导纵隔肿瘤激光多点消融的操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 支气管镜 纵隔肿瘤 气道内超声引导激光消融
下载PDF
多导睡眠图辅助药物诱导睡眠内镜正压呼吸机压力滴定的操作要点
3
作者 刘丹 万南生 +4 位作者 王杰 句仁华 谢巍 田羽 冯靖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24-326,共3页
识别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上气道阻塞和狭窄情况对于决定后续治疗方案至关重要。药物诱导睡眠内镜(DISE)是可提供OSA患者麻醉后“睡眠”状态时上呼吸道解剖学结构的三维可视化评估技术,通过内镜安全而快速地观察上呼吸道阻塞及... 识别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上气道阻塞和狭窄情况对于决定后续治疗方案至关重要。药物诱导睡眠内镜(DISE)是可提供OSA患者麻醉后“睡眠”状态时上呼吸道解剖学结构的三维可视化评估技术,通过内镜安全而快速地观察上呼吸道阻塞及塌陷的动态情况,为制定手术方案、进行气道正压(PAP)干预治疗等提供重要参考。在多导睡眠图(PSG)辅助下,DISE对优化OSA个体化治疗方案发挥重要作用。该文介绍了多导睡眠图辅助药物诱导睡眠内镜正压呼吸机压力滴定的操作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正压呼吸 多道睡眠描记术 药物诱导睡眠内镜
下载PDF
气道内超声引导的纵隔开放技术
4
作者 刘丹 万南生 +4 位作者 王杰 李广生 谢巍 田羽 冯靖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气道内超声(endobronchial ultrasound,EBUS)引导下的纵隔开放系列技术包括EBUS引导下的软电刀纵隔建隧术、EBUS引导下的纵隔切开术、EBUS引导下的经气道淋巴结活检(EBUS TBNB)术、标准活检钳纵隔活检术、EBUS引导纵隔肿瘤激光多点消融... 气道内超声(endobronchial ultrasound,EBUS)引导下的纵隔开放系列技术包括EBUS引导下的软电刀纵隔建隧术、EBUS引导下的纵隔切开术、EBUS引导下的经气道淋巴结活检(EBUS TBNB)术、标准活检钳纵隔活检术、EBUS引导纵隔肿瘤激光多点消融联合冷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活检 纵隔肿瘤 冷冻术 气道内超声 活检术 纵隔切开术
下载PDF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硬质支气管镜下Feng′s EBUS-TBNB中的应用
5
作者 骆玉兔 孙亚楠 +1 位作者 潘家华 万南生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ranscutaneous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tcCO_(2))监测在硬质支气管镜下冯氏气管内超声引导纵隔切开活检(Feng′s 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ode biopsy,Feng′s EBUS-... 目的:探讨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ranscutaneous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tcCO_(2))监测在硬质支气管镜下冯氏气管内超声引导纵隔切开活检(Feng′s 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ode biopsy,Feng′s EBUS-TBNB)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9年8月—2022年8月期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纵隔疾病患者128例,随机分成Feng′s EBUS-TBNB组和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组,患者均予高频喷射通气行硬质支气管镜下操作及PtcCO_(2)监测,EBUS-TBNA组患者行EBUS-TBNA,Feng′s EBUS-TBNB组患者行Feng′s EBUS-TBNB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0)、通气开始时(T_(1))、通气10 min后(T_(2))、通气20 min后(T3)、通气30 min后(T_(4))、通气40 min后(T_(5))、通气50 min后(T_(6))、通气60 min后(T_(7))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PtcCO_(2)的变化。结果:T_(1)~T_(7)时,两组患者HR、MAP和PtcCO_(2)水平均明显高于T0时(P<0.05)。T0~T_(2)时,两组患者HR、MAP和PtcC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_(5)时,Feng′s EBUS-TBNB组HR、MAP和PtcCO_(2)水平均明显高于EBUS-TBNA组(P<0.05);而T_(6)~T_(7)时,两组患者HR、MAP和PtcC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tcCO_(2)应用于Feng′s EBUS-TBNB中,可间接反映患者HR、MAP水平变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疾病 经皮二氧化碳分压 硬质支气管镜 冯氏气管内超声引导纵隔切开活检 心率 平均动脉压
下载PDF
间歇低氧对大鼠肝脏氧化应激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祯 董丽霞 +3 位作者 李硕 周伟 万南生 王志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4期250-251,共2页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模型并测定间歇低氧及持续低氧大鼠肝脏中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水平,探讨睡眠呼吸暂停模式间歇低氧对大鼠肝脏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为3组:间歇低氧组(IH),持续低氧组(CH)和常氧对照组(SC...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模型并测定间歇低氧及持续低氧大鼠肝脏中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水平,探讨睡眠呼吸暂停模式间歇低氧对大鼠肝脏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为3组:间歇低氧组(IH),持续低氧组(CH)和常氧对照组(SC)。分别于暴露第2、4、6、8周随机抽取8只大鼠麻醉处死,留取肝脏组织,应用化学比色方法检测大鼠肝脏MDA水平。结果大鼠肝脏MDA含量IH组明显高于CH组和SC组(均P<0.01),IH及CH组MDA水平随暴露时间延长逐渐增加。结论睡眠呼吸暂停模式间歇低氧能引起大鼠肝脏发生氧化应激反应而导致肝损伤,其损伤程度比持续低氧更为严重,且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低氧 氧化应激 肝损伤
下载PDF
三桑活血汤治疗肺肾两虚型慢阻肺稳定期的作用机制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海涛 万南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3期2233-2235,共3页
目的:探讨三桑活血汤治疗肺肾两虚型慢阻肺稳定期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肾两虚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8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氧疗、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三桑活血汤治疗肺肾两虚型慢阻肺稳定期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肾两虚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8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氧疗、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三桑活血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肺功能、6min步行试验及中医证候积分差异。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肺功能(FEV_(1)/预计值及FEV_(1)/FVC)、6min步行试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肺肾两虚型慢阻肺的基础上加用三桑活血汤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水平及运动耐力,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肾两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三桑活血汤 肺功能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K8飞机非加压供氧系统研究
8
作者 万南生 《洪都科技》 1999年第2期20-23,共4页
介绍K8飞机在13.1km高度上使用加压供氧系统的理论计等与试验结果。通过理论计算与试验结论,证明在升限13.1km高度上配备非加压供氧系统是完全可行的。
关键词 K-8教练机 非加压供氧系统 K8飞机 人体生理实验
下载PDF
慢性间歇低氧对大鼠血压和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万南生 陈宝元 +4 位作者 冯靖 李硕 周伟 张祯 郭润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程度慢性间歇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作用下大鼠血压与交感神经活性水平动态变化,探讨CIH对血压及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及血压与交感神经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并明确CIH诱发高血压发病的机制。方法168...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程度慢性间歇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作用下大鼠血压与交感神经活性水平动态变化,探讨CIH对血压及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及血压与交感神经活性之间的相关性,并明确CIH诱发高血压发病的机制。方法168只雄性6周龄Wistar大鼠,体重160—18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暴露组(UD)、重度间歇低氧组(IH1)、中度间歇低氧组(IH2)、轻度间歇低氧组(IH,)、持续低氧组(CH)及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程度和频率的低氧环境。UD组8只大鼠于实验前处死,其余各实验组每组32只大鼠,分别于2、4、6、8周时随机抽取8只处死,留取静脉血抗凝离心后一80℃保存血浆,并于实验前、实验结束后分别测定动脉收缩压,实验结束后测定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结果各组大鼠实验前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8,P〉0.05),随着实验时间延长,各间歇低氧组大鼠收缩压逐渐升高,4周开始明显高于UD组、对照组及CH组(均P〈0.05)且血压水平与低氧程度正相关(F=9.844,P〈0.01),IH、组明显高于IH,组(P〈0.05),而对照组和CH组无明显改变。各间歇低氧组大鼠血浆NE随实验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8周时明显高于UD组、SC组及CH组(均P〈0.05或P〈0.01),且NE水平与低氧程度正相关(F=11.537,P〈0.01),IH,组明显高于IH,组(P〈0.05),sC组和CH组大鼠血浆NE变化不显著。大鼠血浆NE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r=0.538,P〈0.01)。结论CIH作用可以引起大鼠血压增高和交感活性增强且存在明显的低氧程度依赖性和时间过程规律性,推测CIH引起大鼠血压增高可能与交感活性增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血压 间歇低氧 交感神经活性
原文传递
交感神经兴奋在慢性间歇性低氧引起高血压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万南生 陈宝元 《国际呼吸杂志》 2011年第9期704-707,共4页
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引起的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 papnea,OSA)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夜间反复的间歇性低氧,这种间歇性低氧状态对于交感神经激活及血... 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引起的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 papnea,OSA)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夜间反复的间歇性低氧,这种间歇性低氧状态对于交感神经激活及血压升高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就OSA相关性间歇性低氧引起的交感神经系统激活以及其引起高血压形成机制等相关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高血压 交感神经活性 间歇性低氧
原文传递
不同程度慢性间歇低氧诱发大鼠高血压发病过程中血管内皮功能改变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南生 陈宝元 +4 位作者 冯靖 李硕 周伟 张祯 郭润 《国际呼吸杂志》 2011年第7期498-502,共5页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程度慢性间歇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诱发大鼠高血压过程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动态变化,来探讨CIH诱发高血压发生过程中血管内皮功能改变的作用及在不同程度CIH之间差异性.方法 将168只Wistar大鼠随机...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程度慢性间歇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诱发大鼠高血压过程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动态变化,来探讨CIH诱发高血压发生过程中血管内皮功能改变的作用及在不同程度CIH之间差异性.方法 将16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零暴露组(UD)、不同程度间歇低氧组(重度:IH1、中度:IH2、轻度:IH3)、持续低氧组(CH)、实验对照组(SC)并分别给予不同实验条件,实验前及实验2、4、6、8周测定各组大鼠血压.实验前UD组8只大鼠及2、4、6、8周时其他各组随机抽取8只大鼠处死留取相应标本,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内皮素1(ET 1).结果 4周开始不同程度间歇低氧组大鼠动脉收缩压均较实验前显著升高(P<0.01),至8周时升高更加明显,血压升高水平与低氧程度呈正相关,IH1组明显高于IH3组(P<0.05),而SC组和CH组无显著变化.IH组大鼠血清ET-1/NO、eNOS随实验时间延长而呈升高/降低趋势,8 周时明显高于/低于SC组(P<0.01)、CH组(P<0.05或P<0.01)、UD组(P<0.01),而SC组无显著变化.CH组大鼠血清NO、eNOS、ET-1随时间变化并不明显.各IH组之间大鼠血清ET-1、NO、eNOS与低氧程度相关,4、6周时IH1组大鼠血清ET-1明显高于IH1、IH2组(P<0.05),8周时IH1组大鼠血清NO、eNOS要明显低于IH3组(P<0.01).大鼠血清NO、eNOS与血压呈负相关(r=-0.519,P<0.01;r=-0.548,P<0.01),ET-1与血压呈正相关(r=0.615,P<0.01).结论 大鼠血管内皮功能改变在CIH诱发大鼠高血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且血管内皮功能改变引起高血压发生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低氧程度依赖性和时间过程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血压 慢性间歇低氧 血管活性物质
原文传递
慢性间歇低氧对大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及Tempol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海燕 陈宝元 +3 位作者 郭润 孔铖英 万南生 张静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07-410,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间歇低氧对普通大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及抗氧化剂Tempol的干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80只,分为不同频率(10、20、30、40次/h)间歇低氧组、Tempol干预组、生理盐水干预组、间歇正常氧组、空白对照组。低氧暴露... 目的探讨慢性间歇低氧对普通大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及抗氧化剂Tempol的干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80只,分为不同频率(10、20、30、40次/h)间歇低氧组、Tempol干预组、生理盐水干预组、间歇正常氧组、空白对照组。低氧暴露时间为每日9:00-17:00,共6周。暴露结束后,肝组织HE染色观察形态学,酶比色法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化学比色法测定肝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及血清TG、TC、脂联素(ADP)水平。结果间歇低氧各组肝细胞肿胀,胞核染色加深,核膜增厚,随频率增加出现肝细胞局灶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但未出现肝细胞脂质含量增多及脂肪变性;间歇正常氧组及Tempol早期干预组无细胞水肿或炎性细胞浸润。随频率增加间歇低氧组血清ALT、AST活性增加(均P〈0.01);间歇低氧组ALT、AST水平[(48.6±3.6)、(25.4±2.6)U/L]显著高于间歇正常氧组[(20.3±3.1)、(18.74±1.3)U/L]和空白对照组[(17.5±2.4)、(18.8±1.3)U/L](均P〈0.01);Tempo/干预组肝酶水平降低,且干预越早降低越明显(均P〈0.01)。不同频率间歇低氧组肝匀浆TG、TC和FF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间歇低氧组与间歇正常氧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肝匀浆中TG、TC和FFA水平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间歇低氧组血清TG、TC水平显著高于间歇正常氧组及空白对照组(均P〈0.01),但ADP水平显著低于该2组(均P〈0.01);且随频率的增加变化更加显著;Tempol干预组血清TG、TC降低,ADP升高,干预越早变化越明显(均P〈0。01)。结论慢性间歇低氧能造成非肥胖大鼠肝脏形态学改变及肝酶升高,但单纯间歇低氧没有使肝脏脂肪堆积的作用;Tempol抗氧化干预可能阻断慢性间歇低氧导致的肝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肝脏 脂代谢 间歇低氧 抗氧化
原文传递
不同程度间歇低氧对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8、白介素10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硕 陈宝元 +3 位作者 用伟 万南生 张祯 郭润 《国际呼吸杂志》 2011年第13期999-100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间歇低氧对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8(IL-8)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1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5%,7.5%,10%间歇低氧组,10%持续低氧对照组和常氧对照组各32只,分别于低氧暴露第2周、...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间歇低氧对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8(IL-8)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1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5%,7.5%,10%间歇低氧组,10%持续低氧对照组和常氧对照组各32只,分别于低氧暴露第2周、第4周、第6周和第8周每组随机抽取8只大鼠,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IL-8和IL-10浓度。结果各间歇低氧组和持续低氧组血清IL-8水平均随低氧时间呈明显升高(F=6.42,P〈0.01),IL-10水半明显降低(F=5.787,P〈0.01)。在低氧6周时所有间歇低氧组出现明显的峰值,5%,7.5%,10%间歇低氧组IL-8水平明显高于10%持续低氧对照组和常氧对照组(P值均〈0.01),而IL-10水平明显低于10%持续低氧对照和常氧对照组(P〈0.01)。其中5%间歇低氧组血清IL-8水平明显高于10%间歇低氧组(F=34.68,P=0.046)。结论间歇性低氧和持续性低氧均可造成促炎性细胞因子IL-8的升高和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降低。间歇低氧可能比持续低氧引起更严重的炎性损伤反应,且炎性因子的释放存在明显的低氧程度依赖性和低氧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低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白介素8 白介素10
原文传递
不同低氧模式对大鼠心肌组织激活蛋白复合物-1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硕 陈宝元 +3 位作者 周伟 万南生 郭润 张祯 《国际呼吸杂志》 2011年第11期850-85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低氧模式对大鼠心肌组织氧化还原敏感的转录因子激活蛋白复合物-1(AP1)的影响,以c-fos表达水平间接代表AP-l的激活。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为3组:间歇低氧组,持续低氧组和常氧对照组。分别于低氧暴露第2... 目的探讨不同低氧模式对大鼠心肌组织氧化还原敏感的转录因子激活蛋白复合物-1(AP1)的影响,以c-fos表达水平间接代表AP-l的激活。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为3组:间歇低氧组,持续低氧组和常氧对照组。分别于低氧暴露第2周、第4周、第6周和第8周随机抽取8只大鼠麻醉后处死,留取右心室心肌组织,应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c-fosmRNA表达水平。结果低氧暴露第6周时,各组间比较c-losmRNA表达水平出现明显差异(F=13.455,P=0.000)。间歇低氧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常氧对照组和持续低氧组(F值分别为104.285,45.286,P值分别为0.000,0.037)。继续暴露至第8周,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F=11.279,P=0.000)。间歇低氧组和持续低氧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常氧对照组(F值分别为112,75.375,P值分别为0.00l,0.018)。间歇低氧组和持续低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歇低氧和持续低氧均可引起大鼠心肌组织cfosmRNA表达的增加。其中间歇低氧可能比持续低氧更容易引起转录因子AP-l的激活,从而介导严重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低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激活蛋白复合物-1
原文传递
不同程度间歇低氧大鼠血清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15
作者 周伟 陈宝元 +3 位作者 李硕 万南生 郭润 张祯 《国际呼吸杂志》 2011年第10期740-744,共5页
目的 通过测定不同程度间歇低氧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部分抗氧化酶的活性,以探讨氧化应激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模式间歇低氧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所致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160只成... 目的 通过测定不同程度间歇低氧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部分抗氧化酶的活性,以探讨氧化应激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模式间歇低氧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所致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16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5%间歇低氧组、7.5%间歇低氧组、10%间歇低氧组、10%持续低氧对照组和常氧对照组.分别于2周、4周、6周、8周测定各组大鼠血清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结果 间歇低氧暴露后大鼠血清MDA含量升高,而且间歇低氧程度不同,MDA含量升高的程度不同,5%间歇低氧组MDA含量升高最为明显;间歇低氧暴露后血清SOD和GPx活性降低,暴露6周时变化最为明显.结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模式间歇低氧能引起机体发生氧化应激反应,间歇低氧程度不同,所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强度不同,重度间歇低氧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低氧 氧化应激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原文传递
间歇低氧对大鼠血管内皮硫氧还蛋白的影响
16
作者 周伟 陈宝元 +4 位作者 冯靖 李硕 万南生 张祯 郭润 《国际呼吸杂志》 2011年第11期846-849,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睡眠呼吸暂停模式间歇低氧大鼠血管内皮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mRNA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探讨氧化应激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导致高血压发生机制中的具体作用。方法16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5%间... 目的通过测定睡眠呼吸暂停模式间歇低氧大鼠血管内皮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mRNA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探讨氧化应激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导致高血压发生机制中的具体作用。方法16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5%间歇低氧组,7.5%间歇低氧组,10%间歇低氧组,10%持续低氧对照组和常氧对照组,给予相应低氧暴露,共8周,分别于第2周、第4周、第6周和第8周末从每组中各随机抽取8只大鼠解剖取主动脉组织,采用realtimePCR法测定动脉内皮硫氧还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间歇低氧暴露后大鼠动脉收缩压明显增高,各间歇低氧组暴露第4周、第6周和第8周时明显高于实验前水平及同一时间点10%持续低氧对照组和常氧对照组(Pd0,05)。随暴露时间延长,各间歇低氧组内皮TRXmRNA表达水平逐渐增加,其中5%间歇低氧组最为明显,暴露第6周时,5%间歇低氧组TRX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10%持续低氧对照组、常氧对照组及10%间歇低氧组(P〈O.01);暴露第8周时,5%间歇低氧组显著高于常氧对照组(P<0.01)和10%间歇低氧组(P〈o.05)。结论睡眠呼吸暂停模式间歇低氧可导致血管内皮系统TRXmRNA的表达水平增加,其增加程度与间歇低氧程度有关,表明TRX在慢性间歇低氧导致的血管系统的损伤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低氧 氧化应激 硫氧还蛋白
原文传递
慢性气道黏液高分泌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7
作者 唐欣 万南生 +1 位作者 杨夏 曹洁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4-578,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因其高患病率和急性加重风险,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慢性气道黏液高分泌(CMH)是慢阻肺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和临床表现,近年来文献报道存在CMH的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更频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因其高患病率和急性加重风险,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慢性气道黏液高分泌(CMH)是慢阻肺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和临床表现,近年来文献报道存在CMH的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更频繁,肺功能下降更严重,住院和病死率也更高。阐明CMH与慢阻肺的关系对于慢阻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和预后改善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负担 气道黏液高分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阻肺患者 病理生理特征 个体化治疗方案 预后改善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