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吐丝温度对82B线棒材氧化层结构与机械剥离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军阳 万善宏 +4 位作者 易戈文 姜军 成前前 陕钰 王文珍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9-117,共9页
为改善82B线棒材表面氧化铁皮的机械除鳞性能,研究了吐丝温度对氧化皮结构与机械剥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2B钢线棒材表面氧化皮具有双层状结构,外层为Fe_(3)O_(4),内层为FeO+Fe_(3)O_(4),未检测到明显的Fe_(2)O_(3)层。当吐丝温度从... 为改善82B线棒材表面氧化铁皮的机械除鳞性能,研究了吐丝温度对氧化皮结构与机械剥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2B钢线棒材表面氧化皮具有双层状结构,外层为Fe_(3)O_(4),内层为FeO+Fe_(3)O_(4),未检测到明显的Fe_(2)O_(3)层。当吐丝温度从880℃升高至930℃时,氧化皮的平均厚度从约14.46μm增加至16.39μm;[FeO+Fe_(3)O_(4)]/[Fe_(3)O_(4)]层厚比从2.69降至1.98。氧化层-基体界面微空隙层中含有大量Fe_(3)O_(4)粒子,微空隙层的数量与尺寸增加。随着吐丝温度的升高,氧化皮剥离形态由大块状转变为小块状与碎屑状,机械剥离表面残留大量以Fe_(3)O_(4)为主要组分的氧化铁皮,氧化铁皮临界剥离载荷与粘结强度增加。这表明提高吐丝温度将降低82B钢线棒材表面氧化铁皮的机械剥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2B线棒材 氧化 吐丝温度 氧化铁皮 相结构 机械剥离
原文传递
Ni-P/金刚石复合镀层增摩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万善宏 李东山 +1 位作者 蒲吉斌 徐立新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1-440,共10页
利用复合电镀技术在低碳钢表面制得Ni-P/金刚石复合镀层,其中金刚石颗粒一部分均匀地嵌埋在低磷Ni-P基质合金镀层中,一部分凸出镀层表面.干摩擦工况下,当Ni-P复合镀层中金刚石面积含量控制在22%±5%时,Ni-P/金刚石复合镀层平均静摩... 利用复合电镀技术在低碳钢表面制得Ni-P/金刚石复合镀层,其中金刚石颗粒一部分均匀地嵌埋在低磷Ni-P基质合金镀层中,一部分凸出镀层表面.干摩擦工况下,当Ni-P复合镀层中金刚石面积含量控制在22%±5%时,Ni-P/金刚石复合镀层平均静摩擦系数最高可达0.72,且Ni-P/金刚石复合镀层的静摩擦系数随金刚石粒径增加而增大;即使在油、脂等润滑介质存在条件下,Ni-P/金刚石复合镀层的静摩擦系数仍保持在0.5左右.相对于传统钢/钢配副,Ni-P/金刚石复合镀层特殊"织构"表面设计大幅度提高了与配对面机械互锁强度,增摩幅度高达200%~300%,该表面处理技术可推广用于现代机械装备中转动或传动系统的联接构件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金刚石复合镀层 静摩擦系数 增摩行为 摩擦垫片
原文传递
医用真空高速轴承磨损失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万善宏 陈佳林 +4 位作者 于兴智 易戈文 王军阳 王显静 张学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72-283,共12页
目的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医用旋转阳极X射线管轴承部件磨损失效机制,从真空润滑角度进一步讨论医用X射线管旋转阳极真空轴承润滑剂。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其能谱(EDS),对使用后医用轴... 目的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医用旋转阳极X射线管轴承部件磨损失效机制,从真空润滑角度进一步讨论医用X射线管旋转阳极真空轴承润滑剂。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其能谱(EDS),对使用后医用轴承组件金相组织、磨损形貌、磨损表面化学组成及其润滑介质进行表征。结果2种轴承材料主要是SKH4或M50高速钢,相应润滑剂材料分别为MoS_(2)和Pb-Cu合金。相对于Pb-Cu合金润滑剂,MoS_(2)固体润滑膜容易产生磨屑和起尘。旋转阳极冷端轴承内外滚道磨损主要为磨粒磨损,滚动体磨损主要为磨粒磨损及疲劳失效。轴承部件表面局部可观察到电烧蚀和点蚀等现象。结论医用旋转阳极X射线管轴承部件失效模式为典型磨损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阳极X射线管 高速轴承 磨损机制 真空高温摩擦学
下载PDF
离子液体/织构化类金刚石碳复合润滑薄膜的构筑及其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蒲吉斌 万善宏 +2 位作者 胡天昌 王立平 胡丽天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2-479,共8页
分别采用激光织构、磁控溅射和浸渍-提拉技术在单晶硅片表面成功构筑了具有离子液体纳米薄膜的织构化类金刚石碳复合润滑薄膜,采用三维轮廓仪和SEM观察了织构化类金刚石碳表面,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实了织构化类金刚石碳膜表面离子液... 分别采用激光织构、磁控溅射和浸渍-提拉技术在单晶硅片表面成功构筑了具有离子液体纳米薄膜的织构化类金刚石碳复合润滑薄膜,采用三维轮廓仪和SEM观察了织构化类金刚石碳表面,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实了织构化类金刚石碳膜表面离子液体纳米薄膜的存在,并利用微摩擦试验机重点考察和理论分析了这种复合润滑薄膜在较大和微载荷下的摩擦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离子液体/织构化类金刚石碳复合润滑薄膜在微载荷下能够有效地缩短磨合时间、降低摩擦系数,然而其在小载荷下摩擦学性能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类金刚石薄膜 织构化 摩擦学
原文传递
冷轧乳化液综合性能的分析与研究
5
作者 李积鹏 周文宾 +3 位作者 苏晓智 马俊 徐超 万善宏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61-164,共4页
轧制液直接影响着冷轧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冷轧钢带产品质量[1]。为加强轧制乳化液的控制和管理,本文选择了两种现役冷轧乳化液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场使用性能的要求,分析了两种乳化液的基本理化性能、摩擦学性能、热挥发性能、抗氧化性... 轧制液直接影响着冷轧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冷轧钢带产品质量[1]。为加强轧制乳化液的控制和管理,本文选择了两种现役冷轧乳化液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场使用性能的要求,分析了两种乳化液的基本理化性能、摩擦学性能、热挥发性能、抗氧化性能、防锈性能、防腐败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冷轧乳化液#2油品的抗磨性能、减摩性能、热挥发性能、抗氧化性能以及防锈性能显著优于冷轧乳化液#1,更适合应用于冷轧钢板带生产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乳化液 摩檫学性能 热挥发性能
下载PDF
机车活塞环抗拉缸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杰 万善宏 张新国 《机车车辆工艺》 2011年第4期1-3,9,共4页
本文通过对进口和国产同类型活塞环抗拉缸性能试验的对比分析,研究了活塞环/缸套匹配副的拉缸机制,为活塞环的涂层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机车活塞环 涂镀层 拉缸 性能试验
下载PDF
纳米润滑对波纹轧制铝合金板材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马丽楠 赵敬伟 +3 位作者 齐艳阳 王琛 王涛 万善宏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7-841,共5页
针对波纹轧制工艺,设计实验研究了纳米润滑对波纹轧制铝合金板材表面质量的影响。在室温、轧制速度为0.1 m/s、压下率为40%的工艺条件下,对规格为200 mm×60 mm×3 mm的1060铝合金板材分别进行了无润滑和纳米润滑状态下的波纹... 针对波纹轧制工艺,设计实验研究了纳米润滑对波纹轧制铝合金板材表面质量的影响。在室温、轧制速度为0.1 m/s、压下率为40%的工艺条件下,对规格为200 mm×60 mm×3 mm的1060铝合金板材分别进行了无润滑和纳米润滑状态下的波纹轧制实验。对轧后铝合金板材的波峰、波谷表面形貌及表面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润滑后铝合金板材的波峰、波谷处较为光滑,缺陷较少。波峰全域及局域的表面粗糙度数值较无润滑时分别降低25%和24%,波谷全域及局域的表面粗糙度数值较无润滑时分别降低22%和24%.纳米颗粒在波纹轧制过程中对铝合金板材表面进行了修饰,起到了切削和填充的作用,板材表面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研究结果可为表面质量良好的铝合金板材轧制工艺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润滑 波纹轧制 铝合金板材 表面质量 粗糙度
下载PDF
隔热防护涂层在低散热内燃机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志坚 白柳扬 +4 位作者 马飞 易戈文 郭灵燕 万善宏 赵敬伟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1年第9期92-106,共15页
随着内燃机向高温高效方向发展,内燃机燃烧系统中关键零部件运行工况苛刻,经受更为苛刻的高温氧化、热冲击、燃气腐蚀和粒子冲蚀等多重作用。以氧化锆基陶瓷复合涂层(YSZ)为代表的隔热防护涂层(TBCs),可有效降低内燃机关键部件(活塞、... 随着内燃机向高温高效方向发展,内燃机燃烧系统中关键零部件运行工况苛刻,经受更为苛刻的高温氧化、热冲击、燃气腐蚀和粒子冲蚀等多重作用。以氧化锆基陶瓷复合涂层(YSZ)为代表的隔热防护涂层(TBCs),可有效降低内燃机关键部件(活塞、缸盖及气缸套等)的受热,保证工作的可靠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已在现代增压内燃机关键涉热部件得到应用。根据文献资料和专利调研,全面概述了近10年内燃机关键零部件用隔热防护涂层的研究进展,对防热损伤涂层跨尺度结构设计及材料组成升级、隔热涂层制备技术及其优缺点、以及防热损伤涂层的失效演变机制等进行了总结,着重阐述了防热保护层在内燃机工况环境的损伤演变规律。最后对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内燃机关键部件表面制备强韧化多元复合热防护涂层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热损伤涂层 材料组成与结构设计 制备技术 热腐蚀
下载PDF
厚类金刚石碳基薄膜的制备及摩擦与腐蚀性能的表征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安 李霞 +2 位作者 王云锋 张广安 万善宏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3-261,共9页
目的设计多层掺Si交替沉积的厚DLC薄膜,改善SUS304不锈钢的耐磨性与耐蚀性,拓展其使用范围。方法使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在C_2H_2-SiH_4气氛中,通过Si_x-DLC与Si_y-DLC交替沉积的制备方法,以SUS304不锈钢为基底,制备了... 目的设计多层掺Si交替沉积的厚DLC薄膜,改善SUS304不锈钢的耐磨性与耐蚀性,拓展其使用范围。方法使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在C_2H_2-SiH_4气氛中,通过Si_x-DLC与Si_y-DLC交替沉积的制备方法,以SUS304不锈钢为基底,制备了厚度为20.0、34.9、41.6μm的三种不同调制比(1∶5、1∶1、4∶1)的厚类金刚石碳基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拉曼光谱、纳米压痕仪、RST3划痕仪,分析了厚DLC薄膜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利用CSM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厚DLC薄膜的摩擦学性能,并用能谱仪对磨斑成分进行分析。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分析厚DLC薄膜的腐蚀行为,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腐蚀形貌。结果厚DLC薄膜结构致密,强化效果明显,硬度最高达13.8GPa,结合力在21~29N范围内。SUS304不锈钢的摩擦系数在跑和阶段急速升高至0.5,随着滑动次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1 h后,磨损率无法用轮廓仪测量。厚DLC薄膜在低载荷与高载荷下的摩擦系数始终保持在0.05~0.2之间,磨损率低至9.4×10^(-17) mm^3/(N·m)。电化学测试表明,SUS304不锈钢的腐蚀电位为-0.49V,腐蚀电流密度为1.46×10^(-6) A/cm^2。与SUS304不锈钢相比,三种厚度的DLC薄膜腐蚀电位正移、极化电阻升高,腐蚀电流密度最大可降低3个数量级。结论厚DLC薄膜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摩擦磨损,腐蚀倾向相比于不锈钢明显降低,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304不锈钢 厚DLC薄膜 耐磨损 耐腐蚀 掺Si
下载PDF
钢材表面氧化铁皮结构演变机理与应用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军阳 易戈文 +1 位作者 万善宏 姜军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8-956,共9页
从氧化铁皮机械除鳞、钢材表面红色氧化铁皮(红锈)、热轧钢材表面抗腐蚀氧化层、热轧无酸洗钢材表面镀锌及氧化铁皮抗摩擦磨损等方面阐述了氧化铁皮应用控制机理。结合当前市场需求与已有控制技术,指出了未来关于氧化铁皮研究的主要发... 从氧化铁皮机械除鳞、钢材表面红色氧化铁皮(红锈)、热轧钢材表面抗腐蚀氧化层、热轧无酸洗钢材表面镀锌及氧化铁皮抗摩擦磨损等方面阐述了氧化铁皮应用控制机理。结合当前市场需求与已有控制技术,指出了未来关于氧化铁皮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氧化铁皮 结构演变 应用控制技术
原文传递
带肋钢腐蚀及其防腐蚀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姜军 王军阳 +5 位作者 金武俊 景伟德 万善宏 易戈文 范伟 寇劲松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9-449,共11页
分析讨论了带肋钢在不同工况下的锈蚀机理及影响因素,分别从风沙冲蚀、雨水冲刷、大气、淡水、海洋及核辐射6个方面阐述了带肋钢服役过程腐蚀现象。结合当前社会市场需求与已有防护技术,指出了带肋钢防护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带肋钢 工况 腐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