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万建平的诗(三首)
1
作者 万建平 《创作评谭》 2004年第1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建平 情仇
原文传递
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及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己酮可可碱干预过程中的变化:随机对照 被引量:3
2
作者 万建平 卢永昕 +1 位作者 徐玉兰 刘向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5期9079-9082,共4页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后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及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变化,评价己酮可可碱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免疫异常调节作用。方法:选择2005-09/2006-04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收治的...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后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及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变化,评价己酮可可碱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免疫异常调节作用。方法:选择2005-09/2006-04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38例。①实验分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常规治疗包括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己酮可可碱治疗组1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己酮可可碱400mg,3次/d,饭时口服。两组治疗时间为1周,且均禁用免疫抑制剂。另选取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②实验评估: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各组患者进行CD4+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和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水平进行检测,从而测出相应Th1,Th2细胞的百分比。结果:参与常规治疗组实验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参与己酮可可碱治疗组患者18例,脱落3例,余15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D4+干扰素γ表达水平和Th1/Th2值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D4+白细胞介素10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②己酮可可碱治疗组治疗1周后,CD4+干扰素γ水平和Th1/Th2值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CD4+白细胞介素10水平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存在Th1/Th2失衡,己酮可可碱调节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h1/Th2的失衡,该效应可能是己酮可可碱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己酮可可碱 TH细胞 广谱免疫凋节
下载PDF
基于双指数跳扩散模型的可转换债券定价(英文) 被引量:4
3
作者 万建平 陈旭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1,共6页
本文研究列维系统中的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我们证明了可转换债券中的隐含call部分的价值可转换为一个美式put.最后我们给出了在标的服从双指数跳扩散过程时隐含call的价值近似表达.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列维过程 美式put 交换期权 双指数跳扩散模型
下载PDF
几何分布滞后模型的估计及在动态市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万建平 沈卉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4-107,共4页
先以动态市场反应模型中的销售滞后模型为例,引出几何分布滞后模型,再运用Koyck变换将几何分布滞后模型转换成有限的一阶自回归模型进行估计.针对由Koyck变换而引出的两个新问题:随机误差项的自相关,以及随机误差项与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 先以动态市场反应模型中的销售滞后模型为例,引出几何分布滞后模型,再运用Koyck变换将几何分布滞后模型转换成有限的一阶自回归模型进行估计.针对由Koyck变换而引出的两个新问题:随机误差项的自相关,以及随机误差项与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特别是,针对这两个问题同时出现的情形,给出了将工具变量法和广义差分法相结合的估计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我国近几年的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只能算是较温和的紧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分布滞后模型 一阶自回归 Koyck变换 工具变量 广义差分
下载PDF
频发房性早搏动态心电图Lorenz散点图的图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万建平 杨泽福 +1 位作者 蒋子裕 杨伟烙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3期61-62,共2页
目的:分析频发房性早搏动态心电图 Lorenz 散点图图形特征。方法83例频发房性早搏患者,其中15例为频发单源房性早搏患者,68例频发多源房性早搏。频发房性早搏中部分呈二、三联律12例,部分房性早搏未下传10例,频发房性早搏合并多源... 目的:分析频发房性早搏动态心电图 Lorenz 散点图图形特征。方法83例频发房性早搏患者,其中15例为频发单源房性早搏患者,68例频发多源房性早搏。频发房性早搏中部分呈二、三联律12例,部分房性早搏未下传10例,频发房性早搏合并多源室性早搏患者28例。所有均进行24 h 动态心电图检测,分析各组患者 Lorenz 散点图图形特征。结果频发房性早搏患者散点图可呈4-8分布图形,比较复杂。结论本资料分析总结得出多种频发房性早搏散点图特征,为临床分析诊断频发房性早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发房性早搏 动态心电图 LORENZ 散点图
下载PDF
高压氧配合斯氏针减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万建平 张旭 刘清源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48-49,共2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配合斯氏针减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ANF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高压氧配合斯氏针减压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X光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 目的观察高压氧配合斯氏针减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ANF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高压氧配合斯氏针减压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X光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8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优良率为45%,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X线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1)。结论高压氧配合斯氏针减压治疗ANFH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高压氧 斯氏针
下载PDF
再装股票期权的Esscher变换定价 被引量:2
7
作者 万建平 冯雅琴 冯文 《经济数学》 2007年第2期139-146,共8页
近年来,公司为了吸引和激励股票的执行者而引入了一系列的非传统期权.本文将讨论其中的一种:再装期权,运用Esscher变换给出了再装期权(只装一次)的闭式解,并提供了数值计算的例子,为实践者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价格.
关键词 再装期权 Gamma过程 ESSCHER变换 期权定价公式
下载PDF
隐匿性预激综合征和早期复极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万建平 卢永昕 陈志坚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6期425-427,共3页
目的了解隐匿性预激综合征和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将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隐匿性预激综合征且心电图上存在早期复极征象的2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射频导管消融术前和术后的心电图差异;将我院体检中心检查发现心... 目的了解隐匿性预激综合征和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将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隐匿性预激综合征且心电图上存在早期复极征象的2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射频导管消融术前和术后的心电图差异;将我院体检中心检查发现心电图上存在早期复极征象但无心动过速病史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心电图,了解隐匿性预激综合征与早期复极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射频导管消融术前和术后心电图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和对照组心电图无明显差异。结论隐匿性预激综合征和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发生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预激综合征 早期复极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心室复极离散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万建平 杨泽福 +1 位作者 蒋子裕 杨伟烙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4期186-187,共2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心室复极离散度相关性。方法所有患者分为3组:组1,单纯糖尿病组48例;组2,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50例;组3,正常对照组,50例。对各组患者均进行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心率变异性及测量Tp-Te值,分析心率...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心室复极离散度相关性。方法所有患者分为3组:组1,单纯糖尿病组48例;组2,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50例;组3,正常对照组,50例。对各组患者均进行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心率变异性及测量Tp-Te值,分析心率变异性与心室复极离散度相关性。结果组1、2心率变异性较正常对照组降低。组1心室复极离散度较正常组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2心室复极离散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心室复极离散度增大,单纯糖尿病患者多无心肌缺血表现,其心率变异性降低但是心室复极离散度并未增大。在心肌缺血的情况下心率变异性与心室复极离散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其机制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心室复极离散度 心肌缺血
下载PDF
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万建平 杨泽福 +1 位作者 蒋子裕 杨伟烙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分析非ST段抬高型心梗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分组:①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6例。②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9例。③对照组:心电图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健康人... 目的:分析非ST段抬高型心梗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分组:①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6例。②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9例。③对照组:心电图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健康人,45例。分析各组心电图的Tp-Te值、QRS波群时限、心率、ST段压低的幅度,T波形态等心电指标。结果: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电图Tp-Te值,QRS波群时限,心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ST段压低的幅度明显增加,发生T波形态改变的比率增加。结论:熟悉并掌握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防止出现误诊、漏诊现象,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 急性冠脉综合征 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评价舒尼替尼对肾细胞癌患者心脏毒性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万建平 杨泽福 高耀铭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3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评价舒尼替尼对肾细胞癌(RCC)患者心脏毒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RCC患者96例,均于治疗前、治疗1个周期后检测动态心电图,根据1年内...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评价舒尼替尼对肾细胞癌(RCC)患者心脏毒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RCC患者96例,均于治疗前、治疗1个周期后检测动态心电图,根据1年内是否出现心脏毒性事件分为心脏毒性组(24例)、无心脏毒性组(72例),另选取同期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比较三组一般资料及动态心电图参数[心率减速力(DC)、心率加速力(AC)、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动态心电图参数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间关系及对心脏毒性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组吸烟情况、饮食习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周期心脏毒性组LVEF、DC、全部窦性心博RR间期(SDNN)、连续5 min节段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低于无心脏毒性组,AC高于无心脏毒性组(P<0.05);RCC患者治疗后DC、SDNN、SDANN、RMSSD与LVEF呈正相关,AC与LVEF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方程校正吸烟、常食肉食混杂因素后,LVEF、DC、AC、SDNN、SDANN、RMSSD仍与RCC患者心脏毒性发生有关(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参数变化与RCC患者心脏毒性发生关系密切,可为临床评估舒尼替尼对RCC患者心脏毒性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肾细胞癌 心脏毒性 心率减速力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基于混沌时间序列的负荷预测及其关键问题分析 被引量:46
12
作者 张步涵 刘小华 +2 位作者 万建平 刘沛 程时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32-35,49,共5页
通过对混沌时间序列进行分析,找出了运用它进行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关键因素:“取舍规则”、嵌入维数和延时的选取。笔者还建立了一种“取舍规则”,并运用它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该“取舍规则”进行负荷预测的效果良好。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负荷预测 混沌时间序列 非线性动力系统
下载PDF
基于证据理论的视频语义概念检测 被引量:6
13
作者 万建平 彭天强 李弼程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6-541,共6页
视频语义概念检测是跨越"语义鸿沟"问题,实现基于语义的视频检索的前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视频语义概念检测方法。首先,分别提取了镜头关键帧的分块颜色矩、小波纹理特征和边缘方向直方图特征;然后,利用支持向量... 视频语义概念检测是跨越"语义鸿沟"问题,实现基于语义的视频检索的前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视频语义概念检测方法。首先,分别提取了镜头关键帧的分块颜色矩、小波纹理特征和边缘方向直方图特征;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对3种特征数据分别进行训练,分别建立分类器模型;再次,对各SVM模型泛化误差进行分析,采用折扣系数法对不同SVM模型输出的分类结果进行修正;最后,采用证据融合公式对修正后的输出进行融合,把融合结果作为最终的概念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提高了概念检测的准确率,优于传统的线性分类器融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语义概念 支持向量机 证据理论 分类器融合
下载PDF
子宫颈癌年轻化趋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3
14
作者 万建平 +2 位作者 张燕玲 汪灿花 李隆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47-549,共3页
了解不同时期江西地区宫颈癌患者发病年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它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方法:对本院1989年1月至1989年12月(20世纪80年代组)和1999年1月至1999年12月(20世纪90年代组)收治的421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10岁的间隔... 了解不同时期江西地区宫颈癌患者发病年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它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方法:对本院1989年1月至1989年12月(20世纪80年代组)和1999年1月至1999年12月(20世纪90年代组)收治的421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10岁的间隔进行年龄分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7.6±10.70)岁和(50.5±13.0)岁(P<0.001),年龄曲线随时间推移呈明显下降趋势。两组患者的宫颈癌组织学类型和分级无显著差异。但90年代组多为较早期肿瘤,Ⅰb期占22.9%;而80年代组晚期患者多,Ⅰb期占2.4%(P<0.05)。结论:子宫颈癌患者年轻化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重视对宫颈癌年轻化趋势的认识,加强对年轻宫颈疾患者的普查和治疗,可望达到早诊、早治,从而降低宫颈浸润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年龄 构成比
下载PDF
逐级均值聚类算法的RBFN模型在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15
作者 刘小华 刘沛 +1 位作者 张步涵 万建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21,共5页
该文针对传统K均值聚类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聚类算法——逐级均值聚类算法,解决了传统聚类算法解的局部最优性问题和如何确定聚类数目的问题。在应用该算法确定RBF模型隐含层的中心向量时,同时确定了隐含层的节点数和RBF网络模型... 该文针对传统K均值聚类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聚类算法——逐级均值聚类算法,解决了传统聚类算法解的局部最优性问题和如何确定聚类数目的问题。在应用该算法确定RBF模型隐含层的中心向量时,同时确定了隐含层的节点数和RBF网络模型的结构。对于网络参数的确定,文中也提出了一种新的交互式的学习方案,将学习样本分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分别对网络进行权值确定和半径调节,得到了非常稳定的网络结构。运用文中所述模型及算法与传统的RBFN进行负荷预测比较,结果表明前者网络更稳定,预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负荷预测 RBFN模型 逐级均值聚类算法 非线性函数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及无复流现象 被引量:9
16
作者 黄景文 杨泽福 +4 位作者 罗韶金 万建平 杨玲 薛世荣 汤群英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3-475,共3页
目的观察服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及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后发生无复流(no-reflow)现象的影响。方法行急诊PCI的患者于冠状动脉抽血测定内皮素的浓度。将急诊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患者分为未使用他汀类药物亦无... 目的观察服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及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后发生无复流(no-reflow)现象的影响。方法行急诊PCI的患者于冠状动脉抽血测定内皮素的浓度。将急诊开通梗死相关血管的患者分为未使用他汀类药物亦无no-reflow发生组(NSNN组)、未使用他汀类药物但有no-re-flow发生组(NSN组)、使用他汀类药物但无no-reflow发生组(SNN组)、使用他汀类药物但有no-reflow发生组(SN组)。对各组no-reflow发生情况、内皮素浓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NSNN组88例(54.66%),NSN组19例(11.80%),SNN组52例(32.30%),SN组2例(1.24%)。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发生no-reflow现象比例显著低于未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组(P=0.013)。未发生no-reflow现象组患者(NSNN组、SNN组)血浆内皮素浓度显著低于发生no-reflow现象组患者(P<0.0001);SNN组患者血浆内皮素显著低于NSNN组(P=0.047);SN组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同NSN组差异无显著性(P=0.147)。结论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治疗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可能降低AMI患者体内内皮素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 经皮冠脉介入 无复流 内皮素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草酸铂联合氟尿嘧啶、醛氢叶酸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苏宜 刘琳 +4 位作者 顾小怡 姜藻 王彩莲 董丽钧 万建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612-614,共3页
目的:观察草酸铂(L—OHP)联合氟尿嘧啶(5-FU)、醛氢叶酸(LV)作为一线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可耐受性。方法:23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应用5-FU500mg/d持续静脉滴注,第1—5和第8-12天;醛氢叶酸(LV)100mg/d静滴,第1... 目的:观察草酸铂(L—OHP)联合氟尿嘧啶(5-FU)、醛氢叶酸(LV)作为一线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可耐受性。方法:23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应用5-FU500mg/d持续静脉滴注,第1—5和第8-12天;醛氢叶酸(LV)100mg/d静滴,第1、8天;叶酸片60mg/d1:3服,第2—5、9—12天;草酸铂65mg/m^2静滴,第1、8天,21天为1周期,连用2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23例均可评价疗效,CR2例,PR10例,总有效率(CR+PR)47.8%。毒副作用主要为1—2度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末梢神经异常及骨髓抑制。结论:L-OHP/联合5-FU/LV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确切,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直肠癌 草酸铂 氟尿嘧啶 醛氢叶酸 联合化疗
下载PDF
血浆B型脑利钠肽指导心衰患者袢利尿剂的使用对于肾功能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泽福 万建平 +4 位作者 罗韶金 黄景文 薛世荣 杨玲 汤群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3-745,共3页
目的:了解血浆B型脑利钠肽(BNP)指导袢利尿剂的使用是否有利于心衰患者肾功能的保护。方法:10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袢利尿剂的使用分别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加测量体重(N+W组)及血浆BNP浓度加测量体重(B+W组)。定期测量血肌酐、血中... 目的:了解血浆B型脑利钠肽(BNP)指导袢利尿剂的使用是否有利于心衰患者肾功能的保护。方法:10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袢利尿剂的使用分别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加测量体重(N+W组)及血浆BNP浓度加测量体重(B+W组)。定期测量血肌酐、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血浆BNP,并进行动态观察、分析。结果:基线时两组血浆BNP、肌酐浓度及NGAL浓度比较,P值分别为0.122、0.08、0.082。以最低有效剂量维持时N+W组血浆BNP、肌酐浓度及NGAL浓度均高于B+W组,P值分别为0.042、0.036、0.025。维持治疗1个月后N+W组血浆BNP、肌酐浓度及NGAL浓度均高于B+W组,P值分别为<0.001、0.02、<0.001。基线至最低有效剂量维持治疗前N+W组8例心衰复发,B+W组10例心衰反复发作,P=0.795;维持治疗1个月内N+W组9例心衰复发,B+W组1例心衰复发,P=0.016。结论:血浆BNP指导袢利尿剂的使用可以减少心衰复发,更有利于心衰患者肾功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脑利钠肽 袢利尿剂 心力衰竭
下载PDF
2002年江西省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严雨富 万建平 +3 位作者 李志宏 裘海清 陈都 雷燕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9-431,共3页
目的 了解 2 0 0 2年江西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现状 ,完善可持续防治策略。方法 采用 Monte Carlo方法进行抽样 ,按全国统一的标准方法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  8~ 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为 6 .8% ,B超法为 5 .2 % ;儿童尿碘... 目的 了解 2 0 0 2年江西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现状 ,完善可持续防治策略。方法 采用 Monte Carlo方法进行抽样 ,按全国统一的标准方法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  8~ 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为 6 .8% ,B超法为 5 .2 % ;儿童尿碘中位数为 2 35 .15μg/ L ;合格碘盐食用率为 90 .9% ;5年级学生和特需主妇健康教育平均分为 6 1.0 1和 79.5 0分。结论  8~ 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儿童尿碘中位数和合格碘盐食用率 3项指标均达到阶段性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与历次监测资料比较 ,健康教育平均分呈逐年下降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2年 江西 碘缺乏病 监测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不同危险分层与心电变化的关系
20
作者 万建平 杨伟烙 蒋子裕 《心电与循环》 2020年第1期78-80,85,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肺栓塞不同危险分层与心电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急性肺栓塞患者90例,根据危险分层进行分组。其中,低危组35例,中危组30例,高危组25例。均行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心电图观察指标为心率、P波、QRS波群... 目的探究急性肺栓塞不同危险分层与心电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急性肺栓塞患者90例,根据危险分层进行分组。其中,低危组35例,中危组30例,高危组25例。均行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心电图观察指标为心率、P波、QRS波群、T波、ST段变化,动态心电图观察指标心率变异性及心律失常。结果高危组窦性心动过速、肺型P波、SⅠQⅢTⅢ、ⅢST段抬高、V1ST段抬高、V1~V4T波倒置发生率均高于低危组,高危组ⅢST段抬高、V1ST段抬高、V1~V4T波倒置发生率高于中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危组心率变异性指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均低于中、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危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阳性率均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肺栓塞时心电图改变与危险分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急性肺栓塞 危险分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