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达鸡传染性贫血病毒VP1蛋白的新型重组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构建
1
作者 徐贞琦 蒋蕙如 +8 位作者 郭艺文 谢泉 殷楠 李拓凡 万志敏 邵红霞 秦爱建 张俊 叶建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3,共7页
为研制新型鸡传染性贫血(CIA)高效疫苗以解决国内商品鸡群中普遍存在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感染问题,试验利用CRISPR-Cas9技术和Cre-LoxP系统,以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为载体,构建表达CIAV VP1蛋白的重组FAdV-4。通过间接免疫荧光... 为研制新型鸡传染性贫血(CIA)高效疫苗以解决国内商品鸡群中普遍存在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感染问题,试验利用CRISPR-Cas9技术和Cre-LoxP系统,以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为载体,构建表达CIAV VP1蛋白的重组FAdV-4。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对重组病毒进行验证,通过体外病毒生长曲线来研究其复制效率。结果显示:该重组病毒构建成功,能有效表达CIAV VP1蛋白,命名为rFAdV-4-CIAV-VP1,且发现rFAdV-4-CIAV-VP1在LMH细胞中的复制效率远低于野生型FAdV-4。研究表明构建的重组病毒rFAdV-4-CIAV-VP1为CIAV和FAdV-4的联防联控提供了二联候选疫苗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VP1蛋白 CRISPR-Cas9 重组血清4型禽腺病毒 表达
原文传递
玻璃-环氧圆柱壳吸能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万志敏 桂良进 +1 位作者 谢志民 杜星文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20,共6页
主要研究[±θ]5玻璃-环氧圆柱壳在轴向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吸能特性。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纤维缠绕角度对能量吸收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纤维缠绕角度的圆柱壳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压缩过程、压碎破坏模式及吸能能力。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圆柱壳 缓冲特性 能量吸收 玻璃-环氧
下载PDF
粘弹性复合材料的有效三维阻尼矩阵预报与能耗计算 被引量:9
3
作者 万志敏 马六成 +3 位作者 谭惠丰 杜星文 危银涛 杨挺青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8-123,共6页
提出了一种计算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粘弹性阻尼和能耗的新方法。在层片的层次上 ,基于各向异性粘弹性理论导出以阻尼矩阵表示的材料能耗计算公式。在层板的层次上由能量等效原理得到有效阻尼矩阵。由此 ,可由层板的有效应力和有效应变计算... 提出了一种计算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粘弹性阻尼和能耗的新方法。在层片的层次上 ,基于各向异性粘弹性理论导出以阻尼矩阵表示的材料能耗计算公式。在层板的层次上由能量等效原理得到有效阻尼矩阵。由此 ,可由层板的有效应力和有效应变计算出其能量耗散进而得到比阻尼。其中的关键点是有效阻尼矩阵的推导 ,最终得到的有效阻尼矩阵是各单层阻尼系数、体积分数、刚度系数以及层合板有效刚度系数的函数。用有效阻尼矩阵计算能耗可以适用于任意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状态 ,这对于粘弹性复合材料结构能耗的数值分析尤其重要。最后将该理论应用于几种情况下的复合材料的能耗和比阻尼分析 ,算例表明与其它的理论预测和试验相比吻合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粘弹性 有效阻尼矩阵 能耗 比阻尼 计算
下载PDF
复合材料结构的能量吸收 被引量:8
4
作者 万志敏 赵桂范 杜星文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47-249,共3页
针对缠绕成型的 [± 75 ]n玻璃纤维 /聚酯和 [0 /± 75 ]n玻璃纤维 /环氧树脂圆柱管的轴向与非轴向压缩失效行为及能量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 (轴压的倾斜角度变化范围 0~ 2 5°) ,分析了复合材料圆柱管的宏观破坏模式和能量... 针对缠绕成型的 [± 75 ]n玻璃纤维 /聚酯和 [0 /± 75 ]n玻璃纤维 /环氧树脂圆柱管的轴向与非轴向压缩失效行为及能量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 (轴压的倾斜角度变化范围 0~ 2 5°) ,分析了复合材料圆柱管的宏观破坏模式和能量吸收机理 ,比较了轴向与非轴向载荷下能量吸收的特点 .研究表明 :复合材料圆柱管在偏轴角度下其压缩损伤过程可分为 3个阶段 ,即初始引发阶段、稳态渐进阶段以及压实或失稳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圆柱管 能量吸收 非轴向压缩 缓冲装置 玻璃纤维/聚酯 玻璃纤维/环氧树脂
下载PDF
缓冲气囊的特征内压 被引量:9
5
作者 万志敏 王莉 +1 位作者 谢志民 杜星文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8-20,共3页
通过对缓冲气囊的刚度特性与初始内压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发现能表明气囊刚度在工作行程内由非稳态转变成稳态的初始内压,将这一有特殊意义的初始内压命名为“特征内压”.本文研究了特征内压的意义,特征内压与气囊的结构、尺寸以及... 通过对缓冲气囊的刚度特性与初始内压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发现能表明气囊刚度在工作行程内由非稳态转变成稳态的初始内压,将这一有特殊意义的初始内压命名为“特征内压”.本文研究了特征内压的意义,特征内压与气囊的结构、尺寸以及缓冲特性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 特征内压 缓冲 刚度特性 安全设备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草木犀总香豆素工艺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万志敏 许沛虎 +2 位作者 张雪琼 靳文运 朱中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1-683,共3页
目的:研究草木犀总香豆素的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工艺,为草木犀总香豆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D-101-1,AB-8,NKA-9三种大孔树脂对草木犀提取液进行纯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草木犀总香豆素含量,对工艺进行评价。结果:D-101-1型... 目的:研究草木犀总香豆素的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工艺,为草木犀总香豆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D-101-1,AB-8,NKA-9三种大孔树脂对草木犀提取液进行纯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草木犀总香豆素含量,对工艺进行评价。结果:D-101-1型树脂效果较佳,最佳工艺:草木犀提取液(相当于原生药0.1 g/mL),动态吸附后,静置30 min,用相当于原生药1.5倍的10%乙醇以1.0 mL/min流速除杂,后用含0.5%NaOH的30%乙醇溶液以1.0 mL/min流速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真空干燥得黄棕色粉末,后用无水乙醇洗涤,收集洗涤液,回收乙醇干燥得深棕色粉末。结论:D-101-1树脂适合分离纯化草木犀总香豆素,优化后的纯化工艺稳定可行,总香豆素的收率和质量分数达到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木犀 草木犀总香豆素 大孔树脂吸附 纯化
下载PDF
玻璃/环氧圆柱壳的冲击响应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万志敏 杜星文 谢志民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2-86,共5页
应用 L ove的壳体理论得到了非轴对称变形的复合材料圆柱壳的控制方程。对扰动状态的非轴对称变形 ,位移函数采用复 Fourier级数形式 ,得到了 Mathieu形的扰动方程 ,由此给出了静态临界载荷和固有频率。本文中对层合壳在轴向冲击载荷下... 应用 L ove的壳体理论得到了非轴对称变形的复合材料圆柱壳的控制方程。对扰动状态的非轴对称变形 ,位移函数采用复 Fourier级数形式 ,得到了 Mathieu形的扰动方程 ,由此给出了静态临界载荷和固有频率。本文中对层合壳在轴向冲击载荷下的动态稳定性研究考虑了几何非线性 ,这是以往在该问题的研究中所未涉及的问题。研究表明 ,考虑几何非线性得到的临界载荷较线性几何关系计算结果要高 5 %左右。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圆柱壳 冲击 稳定性 玻璃 动力响应 环氧树脂
下载PDF
Vectran纤维复合材料拉伸与撕裂性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万志敏 刘宇艳 +1 位作者 宋杨 谭惠丰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1年第4期75-81,共7页
文章对Vectran纤维织物及Vectran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拉伸和撕裂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环境温度对Vectran纤维织物拉伸性能的影响;讨论了不同涂层厚度下织物复合材料的抗拉特性与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Vectran纤维织物材料的拉伸性... 文章对Vectran纤维织物及Vectran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拉伸和撕裂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环境温度对Vectran纤维织物拉伸性能的影响;讨论了不同涂层厚度下织物复合材料的抗拉特性与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Vectran纤维织物材料的拉伸性能明显的受环境温度影响;材料失效破坏模式,对Vectran纤维织物主要为纤维的滑移,而对Vectran纤维织物复合材料则只要是纤维的拉伸断裂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ctran纤维 柔性复合材料 拉伸与撕裂特性试验
下载PDF
聚丙烯/聚苯乙烯共混体系模量的细观力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万志敏 谢志民 盛京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0-105,共6页
 应用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理论和相应分析模型,预测了聚丙烯/聚苯乙烯(PP/PS)共混体系的弹性模量并进行相应的试验研究。系统研究了非相容PP/PS共混物的体积含量和共混时间对共混物形态和弹性模量的影响,分析了细观形态与宏观力学性能间...  应用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理论和相应分析模型,预测了聚丙烯/聚苯乙烯(PP/PS)共混体系的弹性模量并进行相应的试验研究。系统研究了非相容PP/PS共混物的体积含量和共混时间对共混物形态和弹性模量的影响,分析了细观形态与宏观力学性能间的关系。对PP/PS共混物的拉伸实验结果表明:微观力学模型在模量预报上是可行的,其中Mori-Tanaka法更有效,因为与半经验模型(如Halpin-Tsai法和改进的混合模型)相比,它没有试验参数,在材料设计时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力学特性 非相容的共混物 细观力学
下载PDF
层合圆柱壳轴向撞击失效行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万志敏 王莉 杜星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4-308,共5页
主要针对缠绕成型的玻璃纤维增强环氧和聚酯树脂圆柱壳的轴向撞击失效行为进行了研究 .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铺设方式的复合材料圆柱壳在轴压载荷下的渐进破坏模式、载荷变化特征、能量吸收机理 ,能量吸收能力以及轴向压缩行为的影响因素 ... 主要针对缠绕成型的玻璃纤维增强环氧和聚酯树脂圆柱壳的轴向撞击失效行为进行了研究 .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铺设方式的复合材料圆柱壳在轴压载荷下的渐进破坏模式、载荷变化特征、能量吸收机理 ,能量吸收能力以及轴向压缩行为的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圆柱壳的渐进压缩过程可提供平稳的制动力 ,有良好的缓冲性能和能量吸收能力 ;[±θ]5玻璃纤维 /环氧圆柱壳的能量吸收能力 ,随纤维角度的增大有所增加 ;撞击载荷下圆柱壳的压缩过程、破坏模式与准静态加载基本相同 ,当圆柱壳的纤维缠绕角度 θ>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圆柱壳 失效行为 能量吸收 撞击 玻璃纤维增强树脂
下载PDF
热循环、真空紫外辐照对Al/Kapton薄膜的损伤效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志敏 房光强 +1 位作者 刘宇艳 杜星文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2-65,共4页
在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设备中模拟热循环、真空紫外辐照等低地球轨道空间环境对Al/Kapton薄膜的损伤效应.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试验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光学参数等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循环、真空紫外辐照使Al/Ka... 在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设备中模拟热循环、真空紫外辐照等低地球轨道空间环境对Al/Kapton薄膜的损伤效应.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试验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光学参数等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循环、真空紫外辐照使Al/Kapton薄膜试样产生质量损失,表面形貌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在紫外可见波段的反射率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循环 真空紫外辐照 空间充气结构 光学性能
下载PDF
复合材料层板在多次冲击下的剩余刚度衰退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万志敏 李海涛 +1 位作者 钱红锋 刘兴秋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3-27,共5页
本文根据多次冲击的实验规律,将复合材料层板的性能视为随机变量,建立了剩余刚度的衰退理论。给出了确定剩余刚度概率分布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刚度与强度以及寿命的关系,并用相关试验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层压板 复合材料 可靠性 刚度
下载PDF
飞行器模型着陆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万志敏 陈立平 《物理测试》 CAS 2002年第1期16-19,共4页
研究了两种飞行器模型的着陆特性。模型着陆应用气囊系统衰减着陆冲击载荷。实验模拟着陆的垂直速度为2~6m/s,水平速度0~4m/s,着陆姿态范围-19.5°~+19 5°,测定了飞行器模型的加速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峰值加速度随垂直着... 研究了两种飞行器模型的着陆特性。模型着陆应用气囊系统衰减着陆冲击载荷。实验模拟着陆的垂直速度为2~6m/s,水平速度0~4m/s,着陆姿态范围-19.5°~+19 5°,测定了飞行器模型的加速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峰值加速度随垂直着陆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舱体模型的加速度高于弹体模型的加速度,着陆姿态和水平速度对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陆特性 回收 冲击 飞行器模型 试验研究
下载PDF
橡胶复合材料疲劳损伤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万志敏 刘宇艳 杜星文 《物理测试》 CAS 2000年第4期13-17,共5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软X光射线技术,分析了单向聚酯帘线橡胶复合材料的疲劳损伤机理。结果表明,该材料的微观损伤主要有帘线——基体脱粘、基体裂纹、帘线中纤维的损伤与断裂三种类型。材料微观损伤不断累积发展成为宏观的帘线断...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软X光射线技术,分析了单向聚酯帘线橡胶复合材料的疲劳损伤机理。结果表明,该材料的微观损伤主要有帘线——基体脱粘、基体裂纹、帘线中纤维的损伤与断裂三种类型。材料微观损伤不断累积发展成为宏观的帘线断裂或基体纵向剪切,最终导致材料失效。材料的损伤过程伴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循环频率对橡胶复合材料的损伤累积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复合材料 疲劳操作 损伤机理
下载PDF
医院信息系统与社会医保接口的实现 被引量:6
15
作者 万志敏 《现代医院》 2005年第5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 社会 定点医疗机构 医保接口系统 参保人员 医保中心 中心管理 医保政策 费用情况 就医情况 管理分析 流动情况 管理机构 管理软件
下载PDF
临床路径式医学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13
16
作者 万志敏 朱艳军 +1 位作者 卓敏 代立菊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18期107-108,共2页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式医学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泌尿外科进行实习的284名护士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带教方式的不同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各142人。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进行带教...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式医学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泌尿外科进行实习的284名护士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带教方式的不同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各142人。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进行带教,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带教,观察并记录两组护士实习生在进科和出科时,掌握泌尿外科围术期知识的情况。结果在进科时两组护士实习生对泌尿外科围术期知识的掌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出科时,实验组护士实习生对泌尿外科围术期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更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对泌尿外科护士实习生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带教,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带教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教学法 泌尿外科 护士实习生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气囊缓冲飞行器模型着陆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万志敏 谢志民 《试验技术与试验机》 2003年第1期9-12,共4页
实验研究了两种飞行器模型的着陆特性。模型着陆应用气囊系统衰减着陆冲击载荷。实验模拟着陆的垂直速度为2~6m/sec,水平速度0~4m/sec,着陆姿态范围-19.5°~+19.5°,测定了飞行器模型的加速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峰值加速度... 实验研究了两种飞行器模型的着陆特性。模型着陆应用气囊系统衰减着陆冲击载荷。实验模拟着陆的垂直速度为2~6m/sec,水平速度0~4m/sec,着陆姿态范围-19.5°~+19.5°,测定了飞行器模型的加速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峰值加速度随垂直着陆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舱体模型的加速度高于弹体模型的加速度,着陆姿态和水平速度对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缓冲 飞行器模型 着陆特性 试验研究
下载PDF
1例气肿性肾盂肾炎并腹膜后、左侧腹股沟脓肿护理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万志敏 罗光恒 《当代临床医刊》 2016年第2期2053-2054,共2页
近年来,针对糖尿病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关于气肿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和护理方面报道较少,我院2013年10月收治了1例气肿性肾盂肾炎并腹膜后、左侧腹股沟脓肿的病人。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3岁,左侧腰... 近年来,针对糖尿病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关于气肿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和护理方面报道较少,我院2013年10月收治了1例气肿性肾盂肾炎并腹膜后、左侧腹股沟脓肿的病人。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3岁,左侧腰部、腹股沟区胀痛伴胸闷不适10余天。疼痛为持续性胀痛,感腹胀、纳差,并伴有胸闷,咳嗽、咳痰,为白色粘液性痰,发热,体温最高达38.3℃,无明显心慌,无恶心呕吐、黑便及脓血便等。于外院行左侧胸腔穿刺抽液约50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肿性肾盂肾炎 左侧腹股沟 叩诊浊音 急慢性并发症 粘液性 穿刺抽液 右肺 左肺 侧腰部 左侧胸腔
下载PDF
浅谈基层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构建 被引量:1
19
作者 万志敏 《现代医院》 2004年第6期116-116,共1页
关键词 医院管理 信息管理系统 服务器 数据
下载PDF
膀胱癌患者术后造口护理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万志敏 王懿 《系统医学》 2019年第21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造口的术后护理,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80例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2月,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 目的探讨造口的术后护理,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80例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2月,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实证性分析,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对照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6,P<0.05);观察组的每天换药次数、每次换药时间、每天换药成本、每天可离床活动时间分别为(0.22±0.13)次、(12.38±3.69)min、(11.32±2.78)元、(94.25±22.17)min,对照组分别为(2.18±0.70)次、(27.66±9.12)min、(49.34±6.11)元、(30.60±7.32)min,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5、4.110、4.002、6.854,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满意率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85,P<0.05)。结论对造口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患者术后良好的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口 满意度 并发症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