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移植术后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感染特点及防治效果
1
作者 吴小霞 吴灵俐 +2 位作者 舒琳 谢晨鹏 万齐全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7-715,共9页
目的:革兰氏阳性(Gram-positive,G^(+))球菌是引起肝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对肝移植受者的预后构成了巨大威胁。本研究通过分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肝移植术后2个月内G^(+)球菌感染的病原菌组成、耐药性、危险因素及抗G^(+)... 目的:革兰氏阳性(Gram-positive,G^(+))球菌是引起肝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对肝移植受者的预后构成了巨大威胁。本研究通过分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肝移植术后2个月内G^(+)球菌感染的病原菌组成、耐药性、危险因素及抗G^(+)球菌抗生素使用效果,以期指导肝移植术后G^(+)球菌感染的防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行肝移植的256例受者中39例发生的51株G^(+)球菌感染的球菌组成、耐药性及抗球菌抗生素防治效果的数据,并分析球菌感染危险因素。结果:病原菌构成中屎肠球菌处于优势(33/51,64.7%),粪肠球菌次之(11/51,21.6%)。最常见感染部位为腹腔/胆道(13/256,5.1%)及尿道(10/256,3.9%)。51次G^(+)球菌引起的感染中50次(98%)发生在肝移植术后1月内。对G+球菌最敏感的药物为替考拉宁、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考虑到万古霉素的肾毒性,所有病人均未使用万古霉素。达托霉素与替考拉宁预防球菌感染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25(P=0.005)、术中红细胞输注量≥12 U(P=0.013)及术后预防用抗生素>2种(P=0.003)与术后球菌感染发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MELD评分>25分(OR=2.378,95%CI 1.124~5.032,P=0.024)及术中红细胞输注量≥12 U(OR=2.757,95%CI 1.227~6.195,P=0.014)是肝移植术后G^(+)球菌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预防用抗生素>2种(OR=0.269,95%CI 0.121~0.598,P=0.001)的肝移植受者术后G^(+)球菌感染率降低。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的G^(+)球菌感染以腹腔/胆道及尿道的屎肠球菌感染为主。替考拉宁、替加环素及利奈唑胺均是抗G^(+)球菌敏感药物。达托霉素与替考拉宁预防G^(+)球菌感染效果相当。术前MELD评分高及术中大量输注红细胞患者术后易发生球菌感染,术后兼顾预防G^(+)球菌的大于2种抗生素的预防抗感染方案有助于减少该类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G+球菌感染 耐药性 防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肝、肾移植患者并发血流感染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万齐全 肖雪飞 +1 位作者 叶启发 周建党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24-927,共4页
目的:评价影响伴有血流感染的肝、肾移植患者生存率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03例肝、肾移植患者发生的138次血流感染,评估导致肝、肾移植术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使用单变量分析和多元逻辑回归方法确定危险因素。结果:人... 目的:评价影响伴有血流感染的肝、肾移植患者生存率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03例肝、肾移植患者发生的138次血流感染,评估导致肝、肾移植术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使用单变量分析和多元逻辑回归方法确定危险因素。结果:人选患者年龄12~66(42.3±12.7)岁。绝大多数为院内感染(78.6%),血流感染相关的死亡率为39.8%(41/103)。单变量分析显示以下变量能预测血流感染相关的死亡:腹腔内或胆道感染(P=0.003),混合感染(P〈0.001),肝移植(P〈0.001),血小板计数〈50000/mm3(P〈0.001),感染性休克(P〈0.001)。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S0000/mm3(P=0.002)和感染性休克(P〈0.001)是独立的死亡危险因素。结论:伴有血流感染的肝、肾移植患者死亡率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血小板计数下降和感染性休克。血流感染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预防肝、肾移植术后患者血流感染的发生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死亡率 危险因素 肝移植 肾移植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谷氨酰胺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万齐全 杨明施 +3 位作者 肖雪飞 叶启发 马颖 杨兵厂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636-640,共5页
目的探讨传统全胃肠外营养(TPN)及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Gln,商品名力太)的TPN对肝移植后移植肝蛋白合成功能、机体免疫功能及对感染、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50例肝移植患者随机分两组:不添加Gln的TPN组(传统组)和添加Gln的TPN组(... 目的探讨传统全胃肠外营养(TPN)及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Gln,商品名力太)的TPN对肝移植后移植肝蛋白合成功能、机体免疫功能及对感染、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50例肝移植患者随机分两组:不添加Gln的TPN组(传统组)和添加Gln的TPN组(Gln组)。术后第2天予等热量〔104.6kJ/kg(体重)〕、等氮量〔0.16g/kg(体重)〕共7d。监测术后第2和9天IgG,IgA,IgM,CD3,CD4/CD8及前清蛋白(PAB)。结果术后第9天与术后第2天比较Gln组IgG和IgA较之传统组明显升高,组间比较P<0.01;Gln组应用前后比较P<0.01。Gln组CD3,CD4/CD8平均值较之传统组明显升高,组间比较P<0.01;Gln组应用前后比较P<0.05;Gln组感染率(20.0%)较之传统组(40.0%)明显降低(P<0.05);术后PBA增高幅度Gln组明显高于传统组(P<0.01);两组比较IgM变化及急性排斥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肝移植后静脉营养中添加Gln可增强免疫功能,尤以体液免疫增强为著,但并不增加急性排斥反应;使用Gln同时增加移植肝蛋白合成功能及降低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谷氨酰胺 胃肠外营养 免疫 感染
下载PDF
有创与无创序贯通气疗法在COPD急性加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万齐全 杨明施 +1 位作者 肖雪飞 杨兵厂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10期1830-1833,共4页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4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4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照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均给予常规疗法、营养支持及必要时给予支纤镜下灌洗等综合处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变化,并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s—associated pneumonia,VAP)、死亡数、气管切开发生率、气压伤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发生VAP的例数分别为2和8例(P〈0.05);气管切开例数分别为0和8例(P〈0.01);气压伤并发症例数分别为0和4例(P〈0.01);总机械通气时间为(8.1±7.3)d和(15.2±8.3)d(P〈0.05);住院时间为(11±5)d和(16±9)d(P〈0.05),死亡例数分别为0和5例。【结论】有创-无创序贯疗法结合支纤镜、营养支持及常规疗法等综合处理措施提高了AECOPD患者的疗效,特别是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疗法可有效地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生存率,降低VAP发生率,减少气管切开需求,减少气压伤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并降低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治疗 慢性病 呼吸 人工
下载PDF
71例患者肾移植术后血流感染临床表现、病原菌组成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万齐全 李静乐 +1 位作者 叶启发 周建党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38-943,共6页
目的:了解肾移植术后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组成情况及耐药性,指导抗生素在肾移植术后的合理应用。方法:2003年7月至2013年6月10年间在本院住院的肾移植术后经血培养证实的血流感染患者71例中共检出菌株81株,以BD微生物鉴定系统进... 目的:了解肾移植术后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组成情况及耐药性,指导抗生素在肾移植术后的合理应用。方法:2003年7月至2013年6月10年间在本院住院的肾移植术后经血培养证实的血流感染患者71例中共检出菌株81株,以BD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药敏试验了解其病原菌组成及耐药性特征,并收集相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病原菌构成中革兰阴性杆菌处于优势(67.90%),革兰阳性菌次之(28.40%),真菌最少(3.70%)。对革兰阴性杆菌最为敏感的药物为氨基糖苷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最高的为第1代头孢类抗生素和半合成青霉素,其次是第2代头孢类、单环β内酰胺类及磺胺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耐药性最低的为糖肽类及恶唑烷酮类。结论:肾移植后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包括高热、近期感染为主及死亡率高等。尽管革兰阳性菌是重要致病菌,本院肾移植术后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均有很高的抗生素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血流感染 病原体 耐药性
下载PDF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并发败血症9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万齐全 明英姿 马颖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讨实体器官移植术后并发败血症的临床表现、病原体、综合治疗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实体器官移植术后并发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体构成和来源、综合处理手段及成败原因。结果:96例患者共发生134次败血症,患者平均年龄... 目的:探讨实体器官移植术后并发败血症的临床表现、病原体、综合治疗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实体器官移植术后并发败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体构成和来源、综合处理手段及成败原因。结果:96例患者共发生134次败血症,患者平均年龄42.4岁。实体器官移植术后并发败血症病原体种类繁多,病原体耐药性强,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抗感染效果差。经减量或停用免疫抑制剂、抗感染等处理,57例存活,败血症相关病死率为40.6%。结论:果断停用实体器官移植术后并发败血症患者的免疫抑制剂,及早使用敏感抗生素,以及强有力营养及器官功能支持是救治成功的关键,预防感染发生尤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器官移植 败血症 病原体 转归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严重感染状态下的严重排斥反应3例报告 被引量:6
7
作者 万齐全 杨明施 马颖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59-160,共2页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 3例肝移植患者在严重感染状态下免疫抑制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示 1例活体辅助肝移植患者几乎完全停用免疫抑制剂后发生严重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肝丧失; 1例老年肝移植患者免疫抑制剂减量后出现严重排斥反应,立即予激...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 3例肝移植患者在严重感染状态下免疫抑制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示 1例活体辅助肝移植患者几乎完全停用免疫抑制剂后发生严重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肝丧失; 1例老年肝移植患者免疫抑制剂减量后出现严重排斥反应,立即予激素冲击治疗获良好效果; 1例患者大幅减少免疫抑制剂后发生严重排斥反应,导致门静脉血栓形成而被迫再次肝移植。提示肝移植术后严重感染状态下行免疫抑制剂减量或停用时须密切观察是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一旦发生,宜果断予加强免疫抑制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副作用 移植物排斥 病例报告
下载PDF
21例肾移植术后近期肺部感染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救治经验 被引量:6
8
作者 万齐全 杨明施 +1 位作者 叶启发 马颖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0年第5期281-285,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近期(术后4个月内)肺部感染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表现、病原体、综合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并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综合处理手段及救治成功原因。结果:肾移植术后近...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近期(术后4个月内)肺部感染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表现、病原体、综合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并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综合处理手段及救治成功原因。结果:肾移植术后近期肺部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原体在病初主要为巨细胞病毒,稍后以阴性杆菌为主,病程后期多为混合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或紫绀,早期仅5例可闻及肺部湿啰音,全部病例早期X片或CT示双肺受累,表现为间质性改变,18例最终发展为"白肺",经积极综合处理后所有患者治愈。结论:果断停用免疫抑制剂,营养支持,尽早呼吸机辅助呼吸,合理抗生素及激素使用等综合处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以停用所有免疫抑制剂最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肺部感染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病原体
下载PDF
心脏死亡供者肾移植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明英姿 叶启发 +12 位作者 邵明杰 佘兴国 刘洪 叶少军 成柯 赵杰 万齐全 马颖 赵于军 牛英 刘炼 张盛 朱利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8-605,共8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接受心脏死亡无偿器官捐献(DCD)供者移植后的恢复情况及此类供体对受者及移植物术后的影响。方法:对4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接受DCD捐献的肾脏后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并对其术前和术后的诊疗及随访血肌酐、移植...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接受心脏死亡无偿器官捐献(DCD)供者移植后的恢复情况及此类供体对受者及移植物术后的影响。方法:对4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接受DCD捐献的肾脏后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并对其术前和术后的诊疗及随访血肌酐、移植物及受者存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受者中无1例出现移植肾原发性无功能(PNF),18例受者术后出现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其发生率为37.5%,DGF组与无DGF组受者及移植肾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P=0.098,P=0.447)。48例受者中有7例(14.6%)受者移植肾丢失,其他41例受者随访时间为0.5-23(中位数8)个月,39例(95.1%)受者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在1,3,6,12个月移植物的存活率分别为95.7%,93.0%,90.0%,87.5%,患者的存活率分别为100%,94.9%,90.0%,87.5%。结论:在我国尚无脑死亡法的环境下,DCD是解决我国器官移植界瓶颈的重要手段,是器官来源的重要部分,并且有着较好的短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预后
下载PDF
2006年至2016年遗体器官捐献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罗爱静 邓渲桐 +1 位作者 谢文照 万齐全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2期99-105,共7页
目的对2006年至2016年遗体器官捐献领域英文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遗体器官捐献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使用Cite Space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遗体器官捐献领域的研究力量、高影响力作者、核心期刊、高频关键词以... 目的对2006年至2016年遗体器官捐献领域英文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遗体器官捐献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使用Cite Space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遗体器官捐献领域的研究力量、高影响力作者、核心期刊、高频关键词以及突变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278条文献数据显示,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美国,论文产量达497篇,占10年发文总量的28%;高产作者Ploeg RJ和Parrilla P发文量均为14篇,高被引作者Kootstra G论文被引192次;高被引期刊《Am J Transplant》的论文被引达917次;高频关键词依次为organ donation、transplantation、donation等,突变词包括waiting-list、beating donor、donor-kidneys等。结论遗体器官捐献领域近10年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心脏死亡捐献移植手术存活率、遗体器官捐献移植手术预后、遗体器官捐献供体器官保存技术等方面,研究前沿集中于遗体器官捐献率、器官供体来源、遗体器官捐献供体标准及扩展标准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体器官捐献 器官移植 可视化分析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移植存活率 供体来源
下载PDF
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与肾移植术后ARDS患者病死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阳敏 刘洪 +7 位作者 佘兴国 牛英 万齐全 庄权 彭博 朱毅 李偲 明英姿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76-281,共6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RDW)与肾移植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肾移植术后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DW的高低分为RDW正常组(≤15.0%,68例)和RDW升高组(>15.0%,38例)。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RDW)与肾移植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肾移植术后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DW的高低分为RDW正常组(≤15.0%,68例)和RDW升高组(>15.0%,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绘制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两组的50 d病死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ARDS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结果 106例患者中,50 d内死亡总例数为46例(43.4%)。两组在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血清肌酐、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DW升高组患者的50 d病死率及感染性休克发生率明显高于RDW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RDW升高组与正常组患者的50 d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法单因素分析发现,血红蛋白<100 g/L、血清肌酐>133μmol/L、血小板计数<100×109/L、重度ARDS、RDW>15.0%均为ARDS患者50 d内死亡的潜在危险因素(均为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重度ARDS[比值比(OR)=12.77,95%可信区间(CI)11.63~15.39,P<0.001]和RDW>15.0%(OR=2.01,95%CI 1.02~3.94,P<0.043)为ARDS患者5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DW升高与肾移植术后ARDS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50 d病死率相关,可以作为一项较有意义的预测肾移植术后ARDS患者预后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RDW)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肾移植 肺部感染 预后 预测因素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脓毒血症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术后48例次真菌感染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5
12
作者 叶启发 李珂 +3 位作者 明英姿 陈晚平 万齐全 乔兵兵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744-746,共3页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肝移植受体术后发生真菌感染的诊治情况。结果147例患者中,29例发现真菌感染48例次,感染率为19.73%(29/147)。感染好发的部位依次为肺(33.34%,16/48),肠道(22.92%,...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肝移植受体术后发生真菌感染的诊治情况。结果147例患者中,29例发现真菌感染48例次,感染率为19.73%(29/147)。感染好发的部位依次为肺(33.34%,16/48),肠道(22.92%,11/48),泌尿系统(20.83%,10/48)。其中白色念珠菌感染占52.08%,光滑念珠菌感染占22.92%,热带念珠菌感染占12.50%,曲霉菌感染占8.34%,毛霉菌感染占4.17%。氟康唑治疗有效者占41.38%,伊曲康唑治疗有效者占27.59%,科赛斯治疗有效者13.79%,24例感染患者治愈,总有效率为82.76%。5例死亡,病死率17.24%。结论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依据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等可早期诊断真菌感染,及时选用氟康唑、伊曲康唑及科赛斯等早期治疗是治愈真菌感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真菌感染/并发症 手术后并发症/治疗
下载PDF
两性霉素B脂质体致心血管反应引起死亡1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世坤 刘玉兰 万齐全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35-1235,共1页
关键词 两性霉素B脂质体 药物不良反应 心血管反应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早期细菌与真菌感染病原体分布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小霞 吴灵俐 万齐全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20-1128,共9页
目的:肝移植受者术后感染率高,识别出具有细菌与真菌感染高风险的患者将有利于预防疾病和改善肝移植受者的长期预后。本研究旨在了解肝移植术后早期(2个月内)细菌及真菌感染的病原菌组成、分布和预后,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 目的:肝移植受者术后感染率高,识别出具有细菌与真菌感染高风险的患者将有利于预防疾病和改善肝移植受者的长期预后。本研究旨在了解肝移植术后早期(2个月内)细菌及真菌感染的病原菌组成、分布和预后,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行肝移植手术的受者发生细菌与真菌感染的病原体组成、分布和预后的数据,并分析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05例肝移植受者中75例发生了106株细菌或真菌感染,肝移植术后早期感染发生率为71.4%(75/105)。病原菌构成中G-杆菌处于优势(49/106,46.2%),G+球菌次之(31/106,29.2%)。G-杆菌中最常见者为鲍曼不动杆菌(13/106,12.3%)。G+球菌中最常见者为屎肠球菌(20/106,18.9%)。最常见感染部位为肺部感染(38/105,36.2%)及多部位感染(30/105,28.6%)。术后死亡6例(6/105,5.7%),均为感染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 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术前半个月内抗生素使用、术前2个月内感染、术中红细胞输注量≥8 U、术后导尿管留置≥4 d及使用巴利昔单抗≥40 mg与感染发生有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术前两个月内感染(OR=5.172,95%CI:1.905~14.039,P<0.01)是肝移植术后细菌与真菌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巴利昔单抗≥40 mg(OR=0.197,95%CI:0.051~0.762,P<0.05)的肝移植受者术后细菌与真菌感染率降低。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细菌与真菌感染发生率高,感染后病死率明显高于非感染患者,最常见感染部位为肺部,最多见病原体为G-杆菌。术前2个月内感染的受者术后易发生细菌与真菌感染。规范使用巴利昔单抗有助于减少肝移植术后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细菌感染 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巴利昔单抗
下载PDF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ARS人工肝)在肝移植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明英姿 袁金忠 +14 位作者 叶启发 黄祖发 李世忠 伍锟 张懋祖 郝胜华 龙春娇 马颖 万齐全 刘洪 肖建生 张毅 刘斌 成柯 赵于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85-87,共3页
目的 总结肝移植围手术期应用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MARS人工肝 )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19例 4 8次MARS人工肝治疗的疗效。结果 单次 6h(或多次 )MARS人工肝治疗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氨、尿素氮、肌苷、尿酸等水平 ... 目的 总结肝移植围手术期应用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MARS人工肝 )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19例 4 8次MARS人工肝治疗的疗效。结果 单次 6h(或多次 )MARS人工肝治疗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氨、尿素氮、肌苷、尿酸等水平 ,其中 15例病人成功过渡到肝移植 ,l例晚期肝硬化病人经人工肝治疗后肝性脑病症状得到缓解 ,因各种原因不愿再行肝移植 ,出院后 2周死亡 ,另 1例患者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未能等到肝移植而死亡。 2例肝移植术后患者 ,治疗后好转出院。治疗成功率为 88.9%。结论 MARS人工肝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是治疗肝功能衰竭安全而有效的辅助方法 ,为过渡到肝移植创造了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人工肝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下载PDF
成功救治意外静脉注射液体石蜡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颖 杨明施 +1 位作者 万齐全 左笑丛 《临床误诊误治》 2009年第8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意外静脉注射液体石蜡后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学特点及紧急救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意外静脉注射液体石蜡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讨论。结果:本例为意外静脉注射液体石蜡,并发肺栓塞、肺水肿... 目的:探讨意外静脉注射液体石蜡后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学特点及紧急救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意外静脉注射液体石蜡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讨论。结果:本例为意外静脉注射液体石蜡,并发肺栓塞、肺水肿、脂质性肺炎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肺部严重并发症,经予抗感染、早期血液净化、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呼吸机呼气末正压通气及应用糖皮质激素综合治疗,患者肺部病变逐渐好转。结论:意外静脉注射液体石蜡后应尽早应用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及时予呼气末正压通气等综合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 石蜡 文献复习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滤过致高镁血症一例报告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玉柱 明英姿 万齐全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7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分析致高镁血症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肝移植术后因严重感染性休克行持续性血液滤过的患者。结果提高警惕、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能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对于高危人群在应用硫酸镁治疗时要密切监测其血镁水平。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滤过 高镁血症
下载PDF
实体器官移植患者菌血症并发脓毒性休克的危险因素
18
作者 肖雪飞 万齐全 +2 位作者 叶启发 马颖 周建党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50-1053,共4页
目的:探讨并发菌血症的实体器官移植患者中发生脓毒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接受实体器官移植后并发菌血症的98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菌血症符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of Disease Control,CDC)的标准,对发生脓毒性休克的6种... 目的:探讨并发菌血症的实体器官移植患者中发生脓毒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接受实体器官移植后并发菌血症的98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菌血症符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of Disease Control,CDC)的标准,对发生脓毒性休克的6种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98名病人共发生133次菌血症,其中39人发生脓毒性休克(39/98)。在39名脓毒性休克的患者中,31例患者(79%)死亡,复数菌菌血症占43.5%,革兰阴性菌菌血症占38.5%,革兰阳性菌菌血症占15.4%以及真菌菌血症占2.6%。肺部是菌血症病原体最常见的来源(41.8%),其次是腹腔/胆道(24.5%)。单因素分析显示:脓毒性休克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发生于术后第2周至第8周的菌血症(P=0.014),复数菌菌血症(P=0.001),腹腔/胆道部位来源(P=0.011)和肝移植(P=0.002)。多因素分析中,只有发生于术后第2周至第8周的菌血症和复数菌菌血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发生菌血症的实体器官移植患者中脓毒性休克发生的危险因素是早发型菌血症(术后第2周至第8周)和复数菌菌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器官移植 菌血症 脓毒性休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18例自体肝移植围手术期技术与处理
19
作者 叶啟发 任祖海 +7 位作者 明英姿 成柯 牛英 佘兴国 马颖 刘洪 万齐全 叶少军 《传染病信息》 2009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肝移植(liver autotransplantation,LA)围手术期相关技术,规范LA的诊治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7年间18例接受LA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初步总结LA手术适应证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与处理的经验。结果18例LA术中、术... 目的探讨自体肝移植(liver autotransplantation,LA)围手术期相关技术,规范LA的诊治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7年间18例接受LA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初步总结LA手术适应证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与处理的经验。结果18例LA术中、术后共计各类并发症13例次,其中术中心律失常和术后出血、胸水、胆漏、败血症、小肝综合征等是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结论LA较常规肝切除并发症多,如能及时诊断处理并不影响围手术期疗效。该技术为常规难以切除或切除困难的肝占位性病变开辟了新的技术径路,远期疗效尚在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肝移植 并发症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胸腺因子D治疗儿童哮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星明 龙飞午 +1 位作者 万齐全 曾乐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68-469,共2页
目的 观察胸腺因子D(TFD)注射液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92例PPD试验阴性的3~ 14岁中重度哮喘患儿 ,随机分 3组 ,第 1组TFD注射组 34例 ;第 2组TFD +吸入激素组 32例 ;第 3组单纯吸入激素组 2 6例。观察用药 2个月后PPD试... 目的 观察胸腺因子D(TFD)注射液对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92例PPD试验阴性的3~ 14岁中重度哮喘患儿 ,随机分 3组 ,第 1组TFD注射组 34例 ;第 2组TFD +吸入激素组 32例 ;第 3组单纯吸入激素组 2 6例。观察用药 2个月后PPD试验、临床疗效及肺功能变化。结果 TFD治疗后 33.3%患儿PPD试验阳转 ;第 1、2、3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5 2 .9% ,90 .7% ,77% ;3组治疗后肺功能均得到改善。结论 TFD注射液对哮喘患儿的免疫失衡有调节作用 ,对哮喘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胸腺因子D 结核菌素试验 第1秒末最大呼气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