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西北地区古元古代含石墨变质地层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段炳鑫 陈宏强 +5 位作者 赵华平 王金贵 石光耀 陈超 专少鹏 卫书宾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1-204,共14页
冀西北地区已发现多处大、中型晶质石墨矿,具有良好的区域变质石墨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找矿潜力。古元古代红旗营子岩群太平庄岩组、东井子岩组和集宁岩群下白窑岩组为该地区重要的成矿层位,本文对这些含矿地层岩石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及地... 冀西北地区已发现多处大、中型晶质石墨矿,具有良好的区域变质石墨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找矿潜力。古元古代红旗营子岩群太平庄岩组、东井子岩组和集宁岩群下白窑岩组为该地区重要的成矿层位,本文对这些含矿地层岩石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对石墨矿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红旗营子岩群含矿岩石为石墨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其原岩是以泥岩、黏土质砂岩、砂岩及碳酸盐岩为主的岩石组合,局部富含有机质,表明这些含碳岩石的成熟度较高,为温暖潮湿-半干燥气候条件下海陆交互-滨浅海相沉积;集宁岩群下白窑岩组含矿岩石为石墨石榴斜长变粒岩,其原岩是以内陆湖-滨浅海相沉积的成熟度较高的泥岩、黏土质砂岩、砂岩、石英砂岩为主的岩石组合,局部富含有机质,形成于半干燥-干燥炎热气候下氧化-弱氧化沉积环境,在沉积过程中伴有热水参与。石墨矿碳质成分均来源于原岩本身的原始沉积的有机碳。矿床受层位、岩相和岩性控制,经区域变质作用,有机碳结晶形成石墨矿,并在断裂的控制下出露于地表或近地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西北 石墨矿 地球化学特征 原岩恢复 碳同位素 成矿机制
下载PDF
冀北两种类型钼矿床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差异性分析
2
作者 李随民 焦雪红 +15 位作者 韩玉丑 唐天送 李紫烨 邢欢 李宾 孙志伟 李玉成 赵志斌 专少鹏 王京涛 王俊革 杨云 胡志强 孙金龙 赵建亮 李继超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7-982,共16页
冀北(张家口—承德)目前已发现的钼矿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主要分布于冀北南部燕山裂陷带中,钼矿化发生时间与矿区酸性岩体侵位时间接近或相当,金属矿物以辉钼矿为主,围岩蚀变主要为钾化、硅化,成矿流体以高温、高盐度为特征;另一类主... 冀北(张家口—承德)目前已发现的钼矿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主要分布于冀北南部燕山裂陷带中,钼矿化发生时间与矿区酸性岩体侵位时间接近或相当,金属矿物以辉钼矿为主,围岩蚀变主要为钾化、硅化,成矿流体以高温、高盐度为特征;另一类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台北缘隆起带内中生代火山断陷盆地中,金属矿物以低温胶硫钼矿物为主,多与铀矿共生,围岩蚀变以水云母化、萤石化、胶黄铁矿化为主,成矿流体显示低温、低盐度特征。以胶硫钼为主的铀钼矿床由于缺少合适的钼矿化定年矿物,目前年龄测试数据多限于铀矿化,测试结果表明铀矿化与区内酸性岩体及赋矿地层之间存在显著的岩矿时差。在冀北及邻区已有地质资料基础上,本文对冀北上述两种类型钼矿床存在的地质问题及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指出分布于中生代火山断陷盆地中钼矿化成矿时代厘定问题是分析该类型铀钼矿床成矿作用过程、确定成因类型、评价深部找矿潜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床 成因类型 成矿时代 张家口组火山岩 冀北
下载PDF
河北省唐山地区古滦河冲积扇第四纪以来演化与变迁
3
作者 陈宏强 专少鹏 +4 位作者 赵华平 杨瑞 陈超 段炳鑫 李庆喆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8-152,共15页
古滦河冲积扇研究的关注点更多在全新世,对其更新世的演化与变迁一直没有进行过系统研究。根据古滦河冲积扇上PZK10、PZK20钻孔的磁性地层学、年代地层学、沉积学、测井沉积学、岩芯色度分析等,对古滦河冲积平原的第四纪三维地质结构、... 古滦河冲积扇研究的关注点更多在全新世,对其更新世的演化与变迁一直没有进行过系统研究。根据古滦河冲积扇上PZK10、PZK20钻孔的磁性地层学、年代地层学、沉积学、测井沉积学、岩芯色度分析等,对古滦河冲积平原的第四纪三维地质结构、冲积扇体的规模以及迁移规律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PZK10孔揭露了上新世时沉积的巨厚洪积成因“泥包砾”地层,早更新世时发育两个冲积扇-湖相旋回,中更新世时发育辫状河沉积,晚更新世发育湖相、冲积扇相、辫状河相沉积。PZK20孔上新世沉积了一套巨厚“泥包砾”层,早更新世为扇前平原-辫状河相沉积,中更新世为辫状河-冲积扇相沉积,晚更新世为辫状河沉积。古滦河发育两期冲积扇,第一期为早更新世早期,在沙流河镇一带出山口形成的规模较大的冲积扇;第二期为早更新世中期,古滦河在现今丘庄水库一带发生分流,在丰润区一带出山口形成的冲积扇。中更新世,第一期冲积扇开始萎缩,第二期冲积扇继续发育,形成巨厚砾石层;晚更新世,古滦河在迁西县城以北发生袭夺,东流迁移出研究区,在西峡口进入迁安盆地,形成以西峡口为顶点的冲积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古滦河冲积扇 钻孔 古地磁 光释光 测井曲线
下载PDF
北山造山带中部早古生代伸展构造体制:来自石板井辉长岩的年代学及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超 修迪 +4 位作者 潘志龙 张欢 张金龙 李庆喆 专少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61-1673,共13页
北山造山带位于华北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交汇部位。为了研究北山地区早古生代大地构造属性,基于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采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法对分布于石板井地区的辉长岩体进行了年龄测定和岩石地球化学测... 北山造山带位于华北板块、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板块交汇部位。为了研究北山地区早古生代大地构造属性,基于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采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法对分布于石板井地区的辉长岩体进行了年龄测定和岩石地球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辉长岩体锆石U-Pb年龄为498.9±2.4Ma,属晚寒武世。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岩石具有较低的SiO_2(40.39%~53.62%)和较高的Al_2O_3(12.56%~19.26%)、CaO(8.09%~10.93%)含量和Mg#值。稀土总量较高(∑REE=62.69×10^(-6)~250.62×10^(-6)),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Yb)N=4.89~16.94],无明显Eu异常,δEu=0.82~1.28。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Zr、Ti等。Rb/Nb-Rb/Zr、(Ce/Yb)N-(Yb)N、Zr-Y和Zr-Nb图解显示该岩体岩浆起源于过渡型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并且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发生明显的地壳混染。辉长岩体具有相对高的TiO2(0.65%~1.98%)、Nb(4.47×10^(-6)~18.56×10^(-6))、Ta(0.44×10^(-6)~1.86×10^(-6))、Zr(48.07×10^(-6)~386.86×10^(-6))、Hf(2.17×10^(-6)~21.23×10^(-6))含量,相近于板内玄武岩。此外,在辉长岩体南侧发育同期二长花岗岩,二者构成双峰式岩浆岩组合。综合上述特征,辉长岩产出构造背景为板内伸展构造体制,并推测在晚寒武世古亚洲洋未发生俯冲,仍处于扩张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造山带 早古生代 伸展构造 辉长岩 石板井
下载PDF
中天山晚奥陶世碰撞造山:来自变质花岗岩地球化学及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行军 王根厚 +3 位作者 专少鹏 李广栋 王德强 吴连亨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203-2212,共10页
中天山包尔图一带发育一套变质变形的花岗岩,属钙碱性系列,其具有较高的Hf和Th含量,而Li、Nb和Ta的含量低;稀土总量中等,具中等铕负异常,稀土配分模式曲线为V型曲线;显示出加里东型I型花岗岩、同碰撞花岗岩的特征。锆石LA-ICP-MSU-Pb测... 中天山包尔图一带发育一套变质变形的花岗岩,属钙碱性系列,其具有较高的Hf和Th含量,而Li、Nb和Ta的含量低;稀土总量中等,具中等铕负异常,稀土配分模式曲线为V型曲线;显示出加里东型I型花岗岩、同碰撞花岗岩的特征。锆石LA-ICP-MSU-Pb测年获得了1207±87Ma、455·6±1·8Ma和433±19Ma3组年龄,其中1207±87Ma代表了碎屑锆石的年龄,说明包尔图一带存在元古宙古老基底;455·6±1·8Ma代表了包尔图岩体的侵位年龄,代表了北天山洋与中天山陆块早古生代一次重要碰撞造山事件;433±19Ma则代表了包尔图岩体侵入岩的后期变质改造年龄,说明早志留世中天山发生过一次变质作用。这次研究的成果对揭示中天山地区的构造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天山 碰撞造山 变质花岗岩 地球化学 LA-ICP-MS
下载PDF
新疆和硕县包尔图一带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王行军 王根厚 +7 位作者 专少鹏 徐旭明 李广栋 王德强 吴连亨 班长勇 郭晓河 刘玉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51-1266,共16页
新疆和硕县包尔图一带地处中天山中段,花岗岩十分发育。包尔图北侧的乌苏通沟岩体属于北天山,为一套中酸性侵入岩,矿物组合显示其为典型的钙碱性火山弧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是洋壳俯冲导致的下... 新疆和硕县包尔图一带地处中天山中段,花岗岩十分发育。包尔图北侧的乌苏通沟岩体属于北天山,为一套中酸性侵入岩,矿物组合显示其为典型的钙碱性火山弧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是洋壳俯冲导致的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和上地壳同化混染的产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为(358.9±3.5)Ma,说明乌苏通沟岩体形成于泥盆纪末—早石炭世早期,是北天山洋向中天山陆块之下俯冲的产物,且是泥盆纪俯冲事件的最新地质记录。包尔图南侧的红山岩体属于南天山,是一套酸性侵入岩,矿物共生组合显示出钙碱性同碰撞花岗岩的特征,岩相学特征显示岩浆混合的典型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Ta、Nb不同程度的贫化,说明该侵入体是陆壳增厚的产物,代表了一次重要的陆壳垂直生长事件,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为(295.8±1.2)Ma,说明红山岩体侵位于石炭纪末—早二叠世早期。包尔图一带花岗岩分别记录了南、北天山2次重要的地质事件,为研究天山地区的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包尔图一带 LA-ICP-MS锆石U-PB定年 俯冲 碰撞
下载PDF
西藏普兰、吉隆沟一带藏南拆离构造新认识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振利 孙肖 +4 位作者 李广栋 张计东 刘洪章 专少鹏 魏文通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6,共6页
西藏普兰、吉隆沟一带藏南拆离构造发育较为完整,主滑脱面位于基底聂拉木岩群与盖层肉切村群及绒沙组之间,但部分地段被中新世二长花岗岩侵蚀。调查研究认为,藏南拆离构造具有长期、多期活动性,不仅在中新世有多次强烈活动,而且在古生... 西藏普兰、吉隆沟一带藏南拆离构造发育较为完整,主滑脱面位于基底聂拉木岩群与盖层肉切村群及绒沙组之间,但部分地段被中新世二长花岗岩侵蚀。调查研究认为,藏南拆离构造具有长期、多期活动性,不仅在中新世有多次强烈活动,而且在古生代至中生代长期伸展拉张作用过程中就已逐步形成并不断活动,至少在早石炭世、早二叠世、早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等均有过较强烈至强烈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兰 吉隆沟 藏南拆离构造 西藏
下载PDF
西藏西部札达县东北部帮果日—波库蛇绿岩带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行军 王根厚 +6 位作者 李广栋 吴连亨 李金和 高雄 张双增 专少鹏 班长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49-1761,共13页
帮果目—波库蛇绿岩带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最西段,由帮果日蛇绿岩和波库混杂岩构成,呈北西展布,长128km,宽5~10km。帮果日蛇绿岩由方辉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构成,岩石由橄榄石(Fo=85.2~88.0,平均86.6)、顽火辉石(Mg^#=89... 帮果目—波库蛇绿岩带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最西段,由帮果日蛇绿岩和波库混杂岩构成,呈北西展布,长128km,宽5~10km。帮果日蛇绿岩由方辉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构成,岩石由橄榄石(Fo=85.2~88.0,平均86.6)、顽火辉石(Mg^#=89.3~94.3,平均91.2)、透辉石(Mg^#=92.0~94.9,平均93.1)构成,以高铝(Al2O3=0.96%~2.10%)、高钛(Ti=173~261μg/g)为特征,微量元素含量与MOR地幔岩的接近,亏损REE,∑REE仅为球粒陨石的33%~71%.估算其为原始地幔经过6%~12%部分熔融的产物。波库混杂岩基质由板岩、粉砂质板岩构成,岩块有橄榄岩、辉长岩、硅质岩、砂岩、灰岩等。通过对帮果日蛇绿岩同位素测年结果、波库混杂岩之中硅质岩岩块放射虫化石的研究.确定帮果日一波库蛇绿岩带形成于晚白垩世,是新特提斯洋俯冲消减的产物:帮果日蛇绿岩代表了新特提斯洋洋壳的残留,属典型的MoR型蛇绿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MOR 混杂岩 新特提斯洋 帮果日 波库
下载PDF
新疆达坂城西南一带奇尔古斯套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讨论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行军 王根厚 +3 位作者 潘立成 王德强 专少鹏 李广栋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4期105-112,共8页
奇尔古斯套组硅质岩SiO2含量较高,Al2O3、TiO2含量变化较大,反映出较多的外来物质的加入;Si/(Al+Fe+Mn)、Al/(Al+Fe+Mn)、MnO/TiO2、Al2O3/(Al2O3+Fe3O2)值较高,反映其为生物化学成因,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Fe2O3/TiO2对Al2O3/(Al2O3+Fe2... 奇尔古斯套组硅质岩SiO2含量较高,Al2O3、TiO2含量变化较大,反映出较多的外来物质的加入;Si/(Al+Fe+Mn)、Al/(Al+Fe+Mn)、MnO/TiO2、Al2O3/(Al2O3+Fe3O2)值较高,反映其为生物化学成因,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Fe2O3/TiO2对Al2O3/(Al2O3+Fe2O3)图解同样说明其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REE较高,HREE富集不明显,北美页岩标准化后的稀土配分模式曲线较为平坦,向左倾斜不明显,(La/Ce)shale值较低,δCeshale值较高,无明显Ce负异常,反映奇尔古斯套组硅质岩属生物化学成因硅质岩,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La/Ce)shale对Al2O3/(Al2O3+Fe2O3)图解亦说明其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微量元素中Hf含量高,而Be、Li、Nb、Rb、Sr、Ta、Th、U、V、Zr含量低;Ba元素含量低;Co、Ni贫富相当,Co/Ni值较高,U/Th值低,说明奇尔古斯套组硅质岩属于正常的生物化学成因的硅质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坂城 奇尔古斯套组 地球化学 生物化学 大陆边缘
下载PDF
河北省北部张北县一带全新世中期砂层的成因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行军 蔺晓峰 +3 位作者 王德强 专少鹏 班长勇 刘玉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5-10,44,共7页
在冀北张北县发育一套特殊的砂层,因其内部赋存有数量众多的细石器而备受地质工作者的关注,但对其成因却有不同认识。从地层学、年代学、古生物学、砂粒表面及组合特征、砂体分布及产状等方面,对砂层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砂层分布于二级... 在冀北张北县发育一套特殊的砂层,因其内部赋存有数量众多的细石器而备受地质工作者的关注,但对其成因却有不同认识。从地层学、年代学、古生物学、砂粒表面及组合特征、砂体分布及产状等方面,对砂层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砂层分布于二级阶地或向阳低矮平缓山坡之上,临近水源,呈近东西向展布;堆积物呈灰褐色,分选性差、磨圆度差,不显层理,且其中含有细石器、陶器碎片、灰烬层等古人类文化遗存;粒度分析结果及扫描电镜研究表明,砂层形成于水动力条件中等的河流环境,后期又经过了改造;砂层之中富含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及生成于温湿气候条件下的孢子花粉;测年资料证实砂层形成于全新世中期—全新世大暖期。诸多证据表明全新世中期砂层原始环境为河流环境,后期为古人类所利用,应为古人类活动而留下的遗存,属于人工堆积,为古村落遗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 全新世中期 砂层 成因 人工堆积
下载PDF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地区晚侏罗世侵入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 被引量:3
11
作者 鲁艳明 专少鹏 +1 位作者 所承逊 殷敏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81-993,共13页
阿鲁科尔沁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中生代岩浆岩分布广泛。对该地区晚侏罗世侵入岩进行了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成矿潜力研究。阿鲁科尔沁地区晚侏罗世侵入岩主要由石英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组成,主岩体黑云母... 阿鲁科尔沁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中生代岩浆岩分布广泛。对该地区晚侏罗世侵入岩进行了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成矿潜力研究。阿鲁科尔沁地区晚侏罗世侵入岩主要由石英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组成,主岩体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43.79±0.84)Ma(MSWD=3.3),属晚侏罗世,在区域Mo-Au-Cu成矿峰期内。岩体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相对富碱,稀土元素总量较低,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具有中等Eu负异常,富集强不相容元素Rb、Th、U、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P、Ti、Y及HREE,相对亏损Nb和Ta,相对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Ba,属I型花岗岩。岩体主体来源于壳源基性岩组分的部分熔融,形成于晚侏罗世的后碰撞伸展环境,为有利成矿构造演化阶段。K/Rb和Rb/Sr比值较小,DI值较大,SI值较小,Fe_2O_3/FeO比值较大,属中等-强演化中等分异程度的氧化型或磁铁矿系列花岗岩,地球化学含矿性参数显示其Cu、Au、Mo金属成矿潜力依次降低,与研究区已发现的矿化特征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鲁科尔沁 晚侏罗世 I型花岗岩 后碰撞伸展 成矿潜力
下载PDF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潜力 被引量:2
12
作者 鲁艳明 所承逊 +1 位作者 专少鹏 殷敏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6年第5期885-892,共8页
阿鲁科尔沁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主要由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中细粒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组成,岩体总体具有富硅、富钠而相对贫钾的特征,属准铝质—弱过铝质的钙碱性系列。岩体中稀土元素总量较低,轻重稀土发生分馏,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亏... 阿鲁科尔沁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主要由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中细粒二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组成,岩体总体具有富硅、富钠而相对贫钾的特征,属准铝质—弱过铝质的钙碱性系列。岩体中稀土元素总量较低,轻重稀土发生分馏,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相对富Th、U、Zr、La和轻稀土元素,相对贫Sr,属I型花岗岩。岩体主体来源于壳源组分的部分熔融,形成于早白垩世的后碰撞伸展环境,为有利成矿构造演化阶段。岩体中,w(K)/w(Rb)比值、w(Rb)/w(Sr)比值、w(Fe_2O_3)/w(FeO)比值、分异指数DI较大,固结指数SI较小,属演化程度低、分异程度较高的氧化型磁铁矿系列花岗岩,其地球化学含矿性参数显示Mo、Cu、Pb-Zn金属成矿潜力依次降低,Au成矿潜力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鲁科尔沁 早白垩世 I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特征 后碰撞伸展 成矿潜力
下载PDF
中国环渤海地区1:1 000 000地质图空间数据库
13
作者 李敏 肖国强 +5 位作者 张振利 专少鹏 袁桂邦 袁海帆 杨君 施佩歆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39-146,共8页
环渤海地区1:1 000 000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以辽宁、山东、河北、天津地质志图件以及环渤海地区环境地质系列图件为依托,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及成果编制而成。环渤海地区地质图以环渤海地区早前寒武纪至新生代出露的地质体为研究对象,重点... 环渤海地区1:1 000 000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以辽宁、山东、河北、天津地质志图件以及环渤海地区环境地质系列图件为依托,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及成果编制而成。环渤海地区地质图以环渤海地区早前寒武纪至新生代出露的地质体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了环渤海地区的地质演化,通过编图建库的手段表达各地质体的时空演化和配置关系,为后续地质调查科研工作及生产工作提供基础地质图件及地质信息服务资料。图幅采用MapGIS 6.7软件制作,包括地质体面元单位1892个,地质界线6755个,钻孔、化石点、火山口、古人类活动遗址、同位素测年样点、主要标准剖面等共132个,断层1984个,并全部填写了属性,总体数据量约123 MB。环渤海地区地质图对近30年的区域地质调查进行了综合集成,将中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中元古代-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晚白垩世、古新世-全新世4个地史时段进行了地层区划、构造区划和岩浆岩区带等划分研究,建立了动态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划分系统。为环渤海经济圈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地质信息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 中国 1:1000000地质图 空间数据库
下载PDF
西藏普兰石炭纪地层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14
作者 魏文通 专少鹏 +3 位作者 刘洪章 张振利 孙肖 张宽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2-25,共4页
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利用确定上覆、下伏地层时代与区域地层对比方法,结合邻区古生物年代特征,对西藏普兰北喜马拉雅分区下石炭统进行了厘定。普兰地区早石炭世受沉积环境与物质供应量等因素影响,岩性、岩石组合特征与邻区略有差异,其下... 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利用确定上覆、下伏地层时代与区域地层对比方法,结合邻区古生物年代特征,对西藏普兰北喜马拉雅分区下石炭统进行了厘定。普兰地区早石炭世受沉积环境与物质供应量等因素影响,岩性、岩石组合特征与邻区略有差异,其下部以变质粉晶灰岩为主夹变质泥质粉砂岩,厘定为亚里组;上部以变质细粒砂岩为主夹变质粉晶灰岩,厘定为纳兴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 地层对比 普兰 西藏
下载PDF
北山地区早古生代洋盆俯冲记录——来自石板井高镁闪长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9
15
作者 专少鹏 陈超 +6 位作者 申宗义 潘志龙 张运强 赵华平 陈宏强 杨瑞 修迪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3-546,共14页
北山造山带中部石板井地区发育高镁闪长岩体。LA-ICP-MS锆石U-Pb分析获得该类岩石的年龄为456±2Ma,表明其形成于晚奥陶世。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岩石属钠质钙碱性系列,SiO_2含量为51.94%~55.30%,具有较高的MgO(4.12%~6.19%,平均5.17%)... 北山造山带中部石板井地区发育高镁闪长岩体。LA-ICP-MS锆石U-Pb分析获得该类岩石的年龄为456±2Ma,表明其形成于晚奥陶世。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岩石属钠质钙碱性系列,SiO_2含量为51.94%~55.30%,具有较高的MgO(4.12%~6.19%,平均5.17%)、Mg#值(0.45~0.69,平均0.53)、Cr(35.82×10^(-6)~985.50×10^(-6),平均284.84×10^(-6))、Ni(20.93×10^(-6)~148.59×10^(-6),平均70.23×10^(-6))含量,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呈平缓右倾,轻稀土元素略相对富集,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Rb、Ba、Th、U、K),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Ta、Nb、P、Ti)。这些特征类似于日本西南新生代Setouchi火山岩带赞岐岩。通过岩石成因分析,认为该岩体很可能由俯冲洋壳和沉积物部分熔融产生的含水流体与地幔橄榄岩相互作用形成,进而揭示其形成于岛弧环境。这表明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古洋盆在晚奥陶世仍在向北俯冲,哈萨克斯坦板块和塔里木板块最终的拼合时间可能在奥陶纪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镁闪长岩 锆石U-PB定年 岩石成因 构造环境 北山地区
下载PDF
新疆库地南苏盖提力克晚志留世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专少鹏 白春东 +4 位作者 毛志芳 李典 张新征 陈圆圆 连青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8年第5期661-669,共9页
西昆仑地区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的后碰撞阶段划分存在分歧,通过对库地蛇绿岩南侧苏盖提力克花岗岩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等方面研究,从而为原特提斯洋构造演化及闭合时限提供地质依据。研究表明,苏盖提力... 西昆仑地区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的后碰撞阶段划分存在分歧,通过对库地蛇绿岩南侧苏盖提力克花岗岩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等方面研究,从而为原特提斯洋构造演化及闭合时限提供地质依据。研究表明,苏盖提力克花岗岩锆石U-Pb年龄(LA-ICP-MS)为(422.5±2.5)Ma,属于晚志留世岩浆活动产物。苏盖提力克花岗岩含有典型矿物白云母, A/CNK=1.07~1.11,刚玉分子含量为1.07%~1.56%,属于S型花岗岩。地球化学上,该岩体富硅、碱,贫钙、镁,富K、Rb、Nb、Th,贫Sr、Ti、P,Rb/Sr比值高;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表明,苏盖提力克花岗岩是原特提斯洋闭合后碰撞阶段的产物,因而晚志留世是原特提斯洋由消减闭合到陆陆碰撞—碰撞后伸展转换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 原特提斯洋 锆石U-Pb年龄 晚志留世 S型花岗岩
下载PDF
西昆仑库地北依莎克群玄武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白春东 专少鹏 +4 位作者 王金贵 李典 张新征 陈圆圆 张子轩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98-508,共11页
西昆仑山分为北昆仑古生代复合沟弧带和南昆仑地块,依莎克群的形成时代和构造归属一直存在争议,库地蛇绿岩的形成时代亦无定论。本文运用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和锆石U-Pb测年方法,对库地北西奴山依莎克群底部玄武岩中锆石进行了分析。... 西昆仑山分为北昆仑古生代复合沟弧带和南昆仑地块,依莎克群的形成时代和构造归属一直存在争议,库地蛇绿岩的形成时代亦无定论。本文运用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和锆石U-Pb测年方法,对库地北西奴山依莎克群底部玄武岩中锆石进行了分析。获得依莎克群玄武岩中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519.5±1.2Ma,说明依莎克群玄武岩形成时代为中寒武世。与库地蛇绿岩构造环境和形成时代对比表明依莎克群玄武岩是库地蛇绿岩的组成部分,是原特提斯洋俯冲消减作用的产物。综合前人的年代学资料和本文成果表明库地蛇绿岩形成时代为中寒武世—晚寒武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莎克群 库地蛇绿岩 锆石LA—ICP—MS U—Pb年龄 原特提斯洋
下载PDF
典型地区基础地质图智能编图实践——以内蒙古北山地区1:25万甜水井幅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圆圆 侯德华 +3 位作者 潘志龙 专少鹏 李仰春 黄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55-967,共13页
以中大比例尺资料编制小比例尺地质图是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而常规数字化编图方法中存在重复工作量大、耗时长的问题。随着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在地学领域的运用,基于GIS平台的智能化地质编图技术应运而生。基... 以中大比例尺资料编制小比例尺地质图是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而常规数字化编图方法中存在重复工作量大、耗时长的问题。随着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在地学领域的运用,基于GIS平台的智能化地质编图技术应运而生。基于一款由专家知识及数据库驱动的地质调查综合智能编图系统"智绘地质iMapower"MapGIS版,建立了1∶5万→1∶25万基础地质图智能化编图流程,并在内蒙古北山地区1∶25万填图空白区(甜水井幅)进行了编图实践,为其他地区地质图智能化缩编提供范例。实践表明,基于"智绘地质iMapower"的智能化编图方法,编图效率明显提高,同时计算机自动化处理过程规避了很多人为操作的失误,数据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编图 专家知识库 北山地区 智绘地质
下载PDF
河北省唐山地区丰台—野鸡坨断裂第四纪活动性——来自~(14)C和磁性地层年代学的证据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宏强 专少鹏 +4 位作者 陈超 赵华平 杨瑞 何娇月 胥勤勉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05-617,共13页
丰台—野鸡坨断裂为唐山地区主要断裂之一,西侧为鸦鸿桥凹陷,东侧为唐山凸起,断裂两侧第四系厚度之差巨大。本文依据该断层两侧钻孔对其第四纪以来活动性进行初步的探讨。通过对丰台—野鸡坨断裂上下两盘PZK14和PZK20孔磁性地层学研究,... 丰台—野鸡坨断裂为唐山地区主要断裂之一,西侧为鸦鸿桥凹陷,东侧为唐山凸起,断裂两侧第四系厚度之差巨大。本文依据该断层两侧钻孔对其第四纪以来活动性进行初步的探讨。通过对丰台—野鸡坨断裂上下两盘PZK14和PZK20孔磁性地层学研究,并结合钻孔岩石地层,及浅部光释光和~(14)C测年结果,建立第四纪地层格架。结果表明:两孔底部"泥包砾"为新近纪沉积;PZK14孔下更新统底界埋深为387 m,中更新统底界埋深为114 m,上更新统底界埋深为71 m,全新统底界埋深为6 m;PZK20孔下更新统底界埋深为155 m,中更新统底界埋深为73 m,上更新统底界为36 m,无全新世地层。丰台—野鸡坨断裂活动在早更新世时表现为逐渐增强的特点,活动速率由早期的5.4 cm/ka增加到13.9 cm/ka。中更新世断裂活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活动速率为1.0 cm/ka。晚更新世以后,断裂重新活动,且更加剧烈,活动速率达到了54.5 cm/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丰台—野鸡坨断裂 古地磁 沉积速率 断裂活动性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新疆库地北中三叠世斑状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20
作者 白春东 王金贵 +4 位作者 李典 专少鹏 陈圆圆 张新征 张子轩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2-809,共8页
西昆仑山是塔里木地块和羌塘地块在晚中生代碰撞造山的产物,古特提斯洋分支库尔良-阿羌裂谷闭合时限亦存在争议。以库地北斑状二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获得LA-ICP-MS锆石U-Pb年龄244.42±0.87Ma,... 西昆仑山是塔里木地块和羌塘地块在晚中生代碰撞造山的产物,古特提斯洋分支库尔良-阿羌裂谷闭合时限亦存在争议。以库地北斑状二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获得LA-ICP-MS锆石U-Pb年龄244.42±0.87Ma,时代为中三叠世。斑状二长花岗岩的SiO2含量为65.57%~67.70%,Mg^#值为35~38,A/CNK值为0.90~1.01,属于偏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稀土元素总量为193×10^-6~339×10^-6,δEu =0.72~0.78,具弱负Eu异常。微量元素Rb、K、Th、U、La、Ce、Zr富集,Nb、Ti、P中等-强亏损。斑状二长花岗岩属于I型花岗岩,源岩为安山岩,形成于俯冲的大陆岛弧环境。结合区域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表明,斑状二长花岗岩形成于中三叠世大陆岛弧环境,中三叠世库地一带存在古特提斯洋壳俯冲活动,库尔良-阿羌裂谷尚未消减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 库地 中三叠世 花岗岩 古特提斯洋 LA-ICP-MS锆石U-PB测年 斑状二长花岗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