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灌流辅助治疗重症药疹1例 被引量:6
1
作者 丘力 王峥 万智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8-98,共1页
关键词 血液灌流 重症药疹 辅助治疗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脑炎继发生长发育落后1例
2
作者 丘力 向承发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391-1391,共1页
关键词 生长发育落后 结核性脑膜脑炎 继发 结核性脑膜炎 住院治疗 身材矮小 药物治疗 喂养史
下载PDF
成都市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现况调查 被引量:31
3
作者 罗恋梅 陈静 +6 位作者 周乐 唐楠 王小永 黄英 丘力 杨霄 吴康敏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6-308,311,共4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性观念、性行为状况,分析性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择成都市3所高校在校本科生2838名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67.3%的大学生在感情成熟时不介意发生婚前性行...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性观念、性行为状况,分析性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为高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择成都市3所高校在校本科生2838名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67.3%的大学生在感情成熟时不介意发生婚前性行为。认为对性观念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从各种媒体获得的性信息(39.9%)及朋友对待性的看法(15.6%)。专业、年级、恋爱开始时间、性观念情况等是性行为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18.5%的大学生发生过婚前性行为。52.1%的大学生认为目前学校的性教育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结论大学生性观念开放,大二年级学生较明显。性行为的发生时间提前,发生率升高,安全问题堪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学生
下载PDF
新生儿磷酸酶过少症 被引量:4
4
作者 伍金林 陈娟 +1 位作者 丘力 弓晓媛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01-303,共3页
低磷酸酯酶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代谢疾病。该文对其发病机制、分型及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在该院诊断明确的1例新生儿型的罕见病例,患儿为出生30min女婴,产前B超提示胎儿双顶径与四肢长骨不成比例,生后... 低磷酸酯酶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代谢疾病。该文对其发病机制、分型及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在该院诊断明确的1例新生儿型的罕见病例,患儿为出生30min女婴,产前B超提示胎儿双顶径与四肢长骨不成比例,生后即有明显的颅骨软化、呼吸困难和紫绀等表现,血碱性磷酸酶(ALP)显著低下,X线表现及尸检结果均提示骨骼矿化极度低下,4d后因呼吸衰竭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低磷酸酯酶症 新生儿型低磷酸酯酶症
下载PDF
基于共词分析的近5年国内呼出气一氧化氮研究论文可视化研究
5
作者 熊伟 丘力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7期134-138,共5页
目的利用共词分析方法对近5年国内呼出气一氧化氮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展现目前国内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搜索项中输入主题词“呼出气一氧化氮”,限定检索时间为从2016年1月—2021... 目的利用共词分析方法对近5年国内呼出气一氧化氮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展现目前国内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搜索项中输入主题词“呼出气一氧化氮”,限定检索时间为从2016年1月—2021年12月。通过检索并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利用Excel16.58录入所有文献关键词并进行整理,利用Excel的数据透视功能,统计所有关键词在纳入文献的出现频数。根据Donohue提出的高频词及低频词界分公式进行关键词的词频(T)进行计算,利用分析集成软件Ucinet 6.0的二维数据分析程序Netdraw,对高频关系词进行分析,并展示其关联性。结果共纳入308篇文献共计收录关键词1209个,在整个国内研究领域中以“呼出气一氧化氮”为核心,“支气管哮喘”“糖皮质激素”为最主要研究热点,其余大部分研究集中在“气道炎症”“肺功能”“嗜酸性粒细胞”“咳嗽变异性哮喘”等方面。在整个关键词共词分析网络中,关系较为亲密的是“呼出气一氧化氮”与“支气管哮喘”“肺功能”“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结论通过共词分析得出各个高频关键词之间的亲疏关系,初步展示了国内FeNO的研究结构现状与热点,为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呼出气一氧化氮 哮喘 共词分析
下载PDF
镇静躁动评分在儿童支气管镜术前镇静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钟琳 陈莉娜 +3 位作者 陈婷 陶庆芬 翟松会 丘力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儿童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镇静躁动评分(SAS)后对镇静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及操作者满意度的影响,探讨SAS评分在儿童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将接受支气管镜检查需要术前镇静的儿童分为对照组和SAS评分组... 目的观察儿童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镇静躁动评分(SAS)后对镇静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及操作者满意度的影响,探讨SAS评分在儿童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将接受支气管镜检查需要术前镇静的儿童分为对照组和SAS评分组,对照组患儿由医生根据经验一次性给予咪达唑仑,剂量0.10~0.30 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0 mg,用药过程中不对患儿进行镇静状态的评估。SAS评分组患儿咪达唑仑剂量初始剂量为0.10 mg/kg,将静脉缓慢推注后,由医生进行SAS评分,并根据评分调整剂量,直至患儿评分达到3或4分(即安静合作至镇静状态)。分别比较两组患儿咪达唑仑的用量和不良反应,包括术中躁动、谵妄、镇静过度和呼吸抑制等,将支气管镜检查的操作时间、参与操作人数及操作者满意度等操作体验情况进行比较,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患儿606例,男364例,女242例;年龄1个月~17岁,平均(3.97±3.94)岁;体重2.4~56.0 kg,平均(16.18±10.65)kg。301例患儿分入对照组,305例患儿分入SAS评分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科室来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所患疾病均以肺炎合并肺不张为主。SAS组儿童未发生呼吸抑制、镇静过度等严重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咪达唑仑用量(0.21±0.06)vs(0.26±0.05)mg/kg,用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躁动、谵妄等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参与操作人数减少,操作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者满意度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S评分应用于儿童支气管镜术的镇静评估,可指导咪达唑仑的个体化用药、在达到理想镇静效果的同时减少咪达唑仑的使用剂量、减少其不良反应,改善操作者体验,值得在儿童支气管镜检查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躁动评分(SAS) 支气管镜检查 儿童 咪达唑仑 清醒镇静
下载PDF
住院规范化培训医师专业英语学习现状及提高策略 被引量:5
7
作者 黎书 陈莉娜 +3 位作者 钟琳 丘力 陈婷 杨琳 《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期16-18,共3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仅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医师,也对大型三甲医院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规培工作不仅针对年轻医师的临床专业能力,更包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医学专业英语学习,对医师紧跟专业前沿、参加学术交流、持续提高...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仅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医师,也对大型三甲医院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规培工作不仅针对年轻医师的临床专业能力,更包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医学专业英语学习,对医师紧跟专业前沿、参加学术交流、持续提高专业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医疗机构、教学部门、包括住院医师本身,对规范化培训期间医学专业英语学习尚未予以足够重视。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工作缺乏专门的教学队伍、系统的教学体系及规范的考核体系。针对上述问题,各规培基地可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住院医师专业英语课程体系、丰富教学模式、建立日常考核体系等多种方式推动规培医师医学英语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医学专业英语 英语学习 提高策略
下载PDF
儿童毒蕈中毒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丘力 邓莹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毒蕈中毒的首发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6年7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符合毒蕈中毒诊断标准的2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预后情况,将这21例患儿分别纳入预后良好... 目的探讨儿童毒蕈中毒的首发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6年7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符合毒蕈中毒诊断标准的2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预后情况,将这21例患儿分别纳入预后良好组(n=18,治愈或好转)与预后不良组(n=3,放弃治疗或死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1例患儿的性别、年龄、居住地、毒蕈中毒发生时间、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预后等临床资料,并对不同预后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1)本研究21例毒蕈中毒患儿中,男性患儿为13例(61.9%),女性为8例(38.1%);中位年龄为8.1岁;2例(9.5%)来自于成都市主城区,19例(90.5%)来自成都市郊县或四川省内、外其他地区;16例(76.2%)患儿在进食毒蕈后6h内发病(早发型毒蕈中毒),5例(23.8%)在进食后6~24h内发病(迟发型毒蕈中毒),平均发病时间为进食后3.8h(0.5~20.0h)。首发临床症状以消化道症状为主,位于前3位的首发临床症状分别为呕吐(95.2%,20/21),腹痛(42.9%,9/21)及腹泻(38.1%,8/21)。临床诊断:8例患儿诊断为肝功能损害,4例为肾功能损害,3例为心肌损害,3例为凝血功能障碍,2例为脑损害,1例为溶血性贫血。治疗措施:7例患儿接受了洗胃治疗,13例患儿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10例患儿平均接受了3.9次(1~6次)血液净化治疗。治疗转归:17例患儿治愈,1例好转,1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3例预后不良患儿均为迟发型毒蕈中毒。(2)相比于预后不良组患儿,预后良好组患儿的平均发病时间短,受累脏器数少,小儿危重症评分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16,P=0.001;t=5.690,P<0.001;t=-3.567,P=0.002)。结论儿童毒蕈中毒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多个器官。毒蕈中毒后发病时间、受累脏器和小儿危重症评分与预后相关。迟发型毒蕈中毒患儿的预后较差,更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蕈中毒 血液净化 预后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鱼胆中毒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丘力 钟琳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鱼胆中毒的临床特征、救治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18例误服鱼胆中毒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血液净化组(n=14)和非血液净化组(n=4),并将血液净化组继续分为血液灌流亚... 目的探讨儿童鱼胆中毒的临床特征、救治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18例误服鱼胆中毒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血液净化组(n=14)和非血液净化组(n=4),并将血液净化组继续分为血液灌流亚组(n=5)、血浆置换亚组(n=5)和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亚组(n=4)。对两组患儿中毒发病时间、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血液净化组中3个亚组患儿疗效(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两组患儿误服鱼胆后中毒发病时间为(0.5~5.0)h,平均为(0.64±0.32)h。两组患儿均出现消化道症状及不同程度肝、肾功能异常(100%)。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净化组患儿初次血液净化治疗前、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氮(BUN)、肌酐(Cr)、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及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净化组中3个亚组患儿初次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鱼胆中毒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临床应根据患儿中毒时间和器官受损程度,进行早期或预防性血液净化治疗,提高鱼胆中毒患儿的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胆中毒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血液净化 儿童
原文传递
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提取液治疗儿童变应性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莉娜 钟琳 +4 位作者 薛德厚 兰贵超 李德渊 丘力 刘瀚旻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3-144,共2页
目的评价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提取液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屋尘螨过敏支气管哮喘儿童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8例屋尘螨过敏的支气管哮喘儿童分为SIT组(81例)及对照组(87例),两组均予吸入激素布地奈德(ICS)治疗,SIT组同时予标准化... 目的评价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提取液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屋尘螨过敏支气管哮喘儿童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8例屋尘螨过敏的支气管哮喘儿童分为SIT组(81例)及对照组(87例),两组均予吸入激素布地奈德(ICS)治疗,SIT组同时予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提取液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27周及53周时病情改善情况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观察SIT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SIT治疗可提高哮喘患儿病情改善率及VAS评分,在53周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IT组不良反应轻微,无严重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SIT联合ICS治疗可明显增加屋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病情改善率及提高VAS评分,优于单用ICS治疗,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屋尘螨 特异性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新生儿型低磷酸酯酶症一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伍金林 陈娟 +2 位作者 丘力 陈永秀 弓晓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4,共1页
患儿女,出生30min,因生后气促发绀30min转入本科。系G2P2,38^+3周孕,因羊水过多,胎儿臀位和母亲系糖尿病行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3kg。生后即刻、1min、5min、10min Apgar评分分别为5分、8分、8分、10分,羊水量约4000mL,清亮,... 患儿女,出生30min,因生后气促发绀30min转入本科。系G2P2,38^+3周孕,因羊水过多,胎儿臀位和母亲系糖尿病行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3kg。生后即刻、1min、5min、10min Apgar评分分别为5分、8分、8分、10分,羊水量约4000mL,清亮,脐带和胎盘无异常。产前B超提示胎儿双顶径与四肢长骨不成比例。患儿生后即出现呼吸急促,面色发绀,故转入新生儿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磷酸酯酶症 新生儿 APGAR评分 胎儿双顶径 羊水过多 胎儿臀位 出生体重 四肢长骨
原文传递
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石坤 乔莉娜 +1 位作者 丘力 赵珊珊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6-126,共1页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肌致密化不全 首发表现 胎心率 心脏彩超 家族病史 患儿 母孕期
原文传递
过敏性紫癜患儿常见吸入物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莉娜 兰贵超 +4 位作者 强巴措珍 李德渊 钟琳 丘力 刘瀚旻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6期650-652,共3页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对常见吸入物过敏原阳性反应状况,为HSP的病因诊断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110例HSP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丹麦ALK-ABELLO公司试剂,通过皮肤点刺试验对13种...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对常见吸入物过敏原阳性反应状况,为HSP的病因诊断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110例HSP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丹麦ALK-ABELLO公司试剂,通过皮肤点刺试验对13种常见吸入物过敏原进行检测(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本组110例患儿中,共计107例检出阳性过敏原,阳性率为97.3%;阳性率最高的前3种过敏原分别是粉尘螨、屋尘螨和美洲大蠊,阳性率分别为93.6%,79.1%和63.6%;本组对3种及以上吸入物过敏的患儿共计101人,占总人数的91.8%;屋尘螨、热带螨、狗、艾蒿和霉菌Ⅰ等5种吸入物过敏原阳性率性别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SP肾炎与常见吸入物过敏原间无相关关系。结论绝大部分HSP患儿存在常见吸入物过敏,减少吸入物过敏原的接触可能对HSP病情控制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 皮肤点刺试验 过敏性紫癜
原文传递
86例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舒玲莉 钟琳 +3 位作者 丘力 李艳 张瑞 刘瀚旻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55-858,共4页
目的探讨塑型性支气管炎(plastic bronchitis,PB)患儿的临床特征及PB患儿中需要呼吸支持的危险因素,提高对PB的识别能力。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9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PB的患儿资料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根据是否接受呼吸支持分为呼吸支持(re... 目的探讨塑型性支气管炎(plastic bronchitis,PB)患儿的临床特征及PB患儿中需要呼吸支持的危险因素,提高对PB的识别能力。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9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PB的患儿资料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根据是否接受呼吸支持分为呼吸支持(respiratory support,RS)组和非呼吸支持(no respiratory support,NRS)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PB需要呼吸支持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6例PB患儿,其中3岁以上儿童62例(72.1%);57例(66.3%)患儿有并发症;56例患儿入院后予呼吸支持;86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76例(88.4%)体温峰值≥39.5°C;82例(95.3%)存在肺大片实变或不张,63例(73.3%)存在胸腔积液;70例(81.4%)检测出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最高(68.6%)。NRS组30例(34.9%),RS组56例(65.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年龄小于3岁(OR=4.99)、有并发症(OR=7.22)为本组PB患儿需要呼吸支持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临床症状重、合并其他系统并发症、有肺大片实变或不张、胸腔积液以及肺炎支原体阳性时需警惕PB可能。年龄小、合并并发症为PB患儿需要呼吸支持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型性支气管炎 呼吸支持 儿童 支气管镜检查
原文传递
重症肌无力患儿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婷 钟琳 +2 位作者 丘力 刘瀚旻 陈莉娜 《华西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246-247,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儿合并的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防治对策。方法分析2005年4月-2015年11月合并呼吸道感染的22例住院MG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呼吸道感染的类型、病原菌及治疗情况,分析影响呼吸道感染的因素。结果 MG患儿以下...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儿合并的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防治对策。方法分析2005年4月-2015年11月合并呼吸道感染的22例住院MG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呼吸道感染的类型、病原菌及治疗情况,分析影响呼吸道感染的因素。结果 MG患儿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68.2%(15/22);病原菌检出率为36.4%(4/11),86.4%(19/22)的患儿接受了抗生素治疗,其中14例为一联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MG患儿较上呼吸道感染者有咳嗽无力表现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吞咽困难表现及使用激素对MG患儿上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无显著影响。结论 MG患儿合并呼吸道感染时多累及下呼吸道,尤其是有咳嗽无力表现者,大部分需要抗生素治疗;应早期识别该类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时给予正确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儿童 呼吸道感染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妊娠期李斯特菌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卉 谢成彬 +2 位作者 蒋庆源 余智 丘力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4期396-402,共7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李斯特菌病(listerellosi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以提高产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从而改善患者及其分娩新生儿的预后。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8年8月,于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的14例妊娠期李斯特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妊娠期李斯特菌病(listerellosi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以提高产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从而改善患者及其分娩新生儿的预后。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8年8月,于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的14例妊娠期李斯特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确诊依据、抗菌药物治疗经过、妊娠结局,以及其胎儿或分娩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分娩活产新生儿的临床症状、治疗经过及预后等。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对感染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M)的活产新生儿中,皮疹与死亡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感染LM的活产的治愈和死亡新生儿的抗菌药物首次使用时间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发生李斯特菌病时,这14例患者的年龄为21~40岁,平均为29.3岁;平均孕龄为31+2孕周,其中3例发生于中孕期,其余11例均发生于晚孕期。发热与胎动异常是本研究妊娠期李斯特菌病患者的前2位最常见临床表现,分别占85.7%(12/14)和64.3%(9/14),其他临床表现还包括腹痛(57.1%,8/14),子宫压痛(35.7%,5/14)等。本研究晚孕期11例妊娠期李斯特菌病患者中,胎儿胎心监护异常及羊水异常各为9例(81.8%,9/11)。②本研究检出的LM标本,分别来源于患者血液、羊水、宫颈分泌物,以及其分娩新生儿血液、脑脊液。这14例患者中,8例胎盘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均提示急性绒毛膜羊膜炎。③对这14例患者进行抗感染等治疗后,均痊愈出院,预后良好。但是,其孕育的15例(1例患者为双胎妊娠)胎儿中,活产新生儿为11例(73.3%),其中治愈为5例,死亡为6例。这15例新生儿(或胎儿)的死亡率为66.7%(10/15)。④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感染LM的活产新生儿皮疹与死亡存在关联性(r=0.633,P=0.036)。感染LM并活产的治愈和死亡新生儿的抗菌药物首次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71,P=0.638)。结论妊娠期李斯特菌病不具有特征性临床表现,确诊前的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妊娠期李斯特菌病患者经治疗后预后良好,但是其分娩新生儿的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感染 李斯特菌病 利斯特菌 单核细胞增生 妊娠结局 婴儿 新生 孕妇
原文传递
儿童先天性完全性气管环16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丘力 邓莹 +1 位作者 陈婷 钟琳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251-1253,共3页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完全性气管环(CCTR)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住院治疗并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CCRT患儿,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支气管镜下特征、治疗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共确诊16...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完全性气管环(CCTR)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住院治疗并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CCRT患儿,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支气管镜下特征、治疗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共确诊16例CCTR患儿,平均诊断年龄11.01个月,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0.52.确诊前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反复喘息(9例)、喉鸣(7例)、气管插管困难(1例)、撤机困难(1例).9例并心血管系统畸形.支气管镜下显示CCTR主要位于气管(12例)、支气管(4例),气管及支气管均有者(4例);10例并其他呼吸系统畸形,包括喉软化、气管及支气管软化等,仅3例为单纯CCTR.通过抗感染治疗,所有患儿均出院,平均住院10.75 d.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前,62.5%的患儿被误诊,主要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喉软化症等.结论 CCTR患儿临床大多表现为反复喘息和/或喉鸣,易同时伴支气管、肺发育异常及心血管系统畸形.CCTR会影响患儿生长,多数患儿发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对反复喘息、喘鸣的婴儿应该进行支气管镜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CCT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完全性气管环 儿童 支气管镜
原文传递
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执行情况全国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柔 帅可鑫 +11 位作者 鲍燕敏 李静 林丽华 凌继祖 丘力 王雪艳 夏正坤 杨巧芝 张磊 张曼 符州 徐保平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225-1229,共5页
目的评价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的入组率、变异率及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施行临床路径5年来各年入组率、完成率、变异及变异原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三级甲等医院儿科实施支气管... 目的评价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的入组率、变异率及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施行临床路径5年来各年入组率、完成率、变异及变异原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三级甲等医院儿科实施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后的相关数据,以分析入组率、完成率、变异及相关原因。结果1.至2016年底,纳入研究的13家医院中11家医院施行临床路径达5年,1家施行3年,1家施行2年。2.11家外院提供了入组率,实施临床路径来入组率<50%的有2家医院,入组率>80%的有9家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各年完成率≥75%,提供了数据的8家外院完成率基本>70%。3.北京儿童医院实施临床路径5年以来总计入组427例,变异93例(变异率21.78%)。外院有5家医院从实施临床路径来变异率即保持在<15%的水平;3家医院随实施年限增加变异率逐年下降,由不合格到合格;1家医院先反弹后控制;1家医院变异率增加27.65%;1家医院变异率先控制后反弹;1家医院变异率始终>15%。变异的最主要原因为合并症、并发症、病情进展或入院后修正第一诊断等疾病因素。结论各地完成率均达到要求,入组率有待提高,变异率差异大,临床路径的推行需加强监控及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支气管肺炎 三级甲等医院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