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血浆培养体系对改善白血病骨髓细胞染色体的研究 被引量:46
1
作者 丘镜滢 党辉 +2 位作者 任汉云 王德炳 段爱君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249-251,共3页
对36例次急性、慢性白血病等患者,设计3种培养体系进行骨髓染色体研究。结果表明,多数患者的细胞用自体血浆培养后,其平均中期分裂相指数和较长染色体的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应用的含20%的小牛血清培养结果(P<0.01)。该法对改善白... 对36例次急性、慢性白血病等患者,设计3种培养体系进行骨髓染色体研究。结果表明,多数患者的细胞用自体血浆培养后,其平均中期分裂相指数和较长染色体的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应用的含20%的小牛血清培养结果(P<0.01)。该法对改善白血病骨髓细胞培养效果肯定,可获得高质量的染色体,且简便易行,可作为常规培养体系之一。本文还报告了在部分白血病中检出的染色体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染色体畸变 细胞培养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丘镜滢 谭家怀 +6 位作者 洪波 陈珊珊 何琪 党辉 范红 陆道培 王德炳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3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MIC)联合检测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的临床意义。方法:将MIC技术用于35例M3患者的诊断、分型及预后评价。结果:形态学检查28例M3a中2例和7例M3v中3例曾误诊为其它白血病,经核型分析... 目的:探讨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MIC)联合检测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的临床意义。方法:将MIC技术用于35例M3患者的诊断、分型及预后评价。结果:形态学检查28例M3a中2例和7例M3v中3例曾误诊为其它白血病,经核型分析确诊。免疫分型10例,多为HLA-DR(-)、CD14(-)、CD33(+)和CD13(+)。骨髓染色体分析,正常3例(3/35),31例(31/35)有t(15;17),1例(1/35)具有变异易位.可评价的21例中19例(19/21)达到CR,具有复杂枝型和变异易位各1例未能取得缓解。结论:MIC联合检测在M3的诊断、分型、评价预后等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诊断 免疫学 核型 预后
下载PDF
从核型演变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丘镜滢 柴晔 +6 位作者 何琦 党辉 师岩 洪波 史惠琳 王德炳 陆道培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染色体异常及其演变在揭示MDS的发病机制、白血病转化和评估MDS预后中的意义。方法;77例MDS核型分析应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方法和染色体G显带技术。结果:77例中,40例(52%)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染色体异常及其演变在揭示MDS的发病机制、白血病转化和评估MDS预后中的意义。方法;77例MDS核型分析应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方法和染色体G显带技术。结果:77例中,40例(52%)有克隆性染色体异常。RAEB和RAEB-T的模型异常发生率分别为12/20、10/14,明显高于RA和RAS(分别为15/37、2/5,P<0.05)。按染色体异常发生频率的多少依次为:+8、-7/7q-、5q-、-Y、20q-、+9、+21、dup(1q)、i(17q)和+19。核型异常者进展为白血病的危险性明显高于核型正常者,生存期也明显缩短(P<0.05)。复杂异常核型者预后最差。结论:MDS的骨髓染色体分析对研究其病因、明确诊断、分型和预后评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 综合征 核型分析 病理学
下载PDF
隐匿型Ph易位三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丘镜滢 洪波 +3 位作者 党辉 何琪 师岩 史惠琳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63-65,共3页
<正>应用骨髓染色体G显带技术,在450例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检出3例隐匿型Ph易位,报道如下:1 细胞遗传学分析方法 均取患者的骨髓血,细胞数按终浓度(2~3)×10~9/ml加入含20%小牛血清或20%自体血浆的McCoy's培养液中,在37... <正>应用骨髓染色体G显带技术,在450例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检出3例隐匿型Ph易位,报道如下:1 细胞遗传学分析方法 均取患者的骨髓血,细胞数按终浓度(2~3)×10~9/ml加入含20%小牛血清或20%自体血浆的McCoy's培养液中,在37C温箱中进行24h培养,终止培养前2h按终浓度0.08~0.1μg/ml加入秋水仙素,常规低渗、固定后,进行制片、老化、G显带,方法详见报道。每例至少分析20个中期分裂相。异常核型按人类染色体国际命名体制ISCN标准定义。对每个异常克隆拍照、放大、剪排,制备3~5个核型图。2 病例及临床资料 3例皆为男性,按张之南主编的有关标准进行诊断、分期和疗效评定。 例1,42岁,1993年7月因左肋部疼痛、低热、乏力3周,在我院门诊查白细胞(WBC)80×10~9/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易位隐匿型 白血病 髓性
下载PDF
应用形态学、核型和染色体原位抑制杂交方法联合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5
作者 丘镜滢 谭家怀 +8 位作者 王德炳 洪波 何琪 党辉 史惠琳 江滨 吴萍娜 陆道培 SpeicherM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6年第4期146-149,共4页
对42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简称M3)患者在形态学检测的基础上,采用骨髓染色体G显带检测结果:t(15;17)检出率93%,12例同时进行了染色体原位抑制杂交(CISS)检测,结果:10例初诊患者t(15;17)的检出率100%,在42例中,NN型(中期分裂相皆正常)... 对42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简称M3)患者在形态学检测的基础上,采用骨髓染色体G显带检测结果:t(15;17)检出率93%,12例同时进行了染色体原位抑制杂交(CISS)检测,结果:10例初诊患者t(15;17)的检出率100%,在42例中,NN型(中期分裂相皆正常)3例,AN型(正常和异常克隆嵌合体)22例,AA型(中期分裂相皆正常)17例,简单易位[只有t(15;17)]36例,复杂易位(同时有附加异常)2例,变异易位t(5;15)1例,FAB分型M3a 37例,M3b 5例.通过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和CISS(MCC)分析:形态学的确诊率88%,5例曾误诊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其他类型.另2例核型分析为NN型,后经染色体和染色体FISH分析确诊,5例误诊者4例为M3b(细颗粒型),MCC结合可明显提高确诊率,在临床资料可供评价的21例中19例达到完全缓解(CR),2例具有复杂异常核型和变异易位者未能取得缓解,分别进展为难治性白血病和呼吸窘迫综合征而死亡,核型与其他一些临床参数如:患者初诊时的白细胞数、初诊时DIC发生率、全反式维甲酸(ATRA)综合征的发生率和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等无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梁色体 形态学 残留白血病
下载PDF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6号染色体畸变及其异常细胞形态学观察
6
作者 丘镜滢 洪波 +3 位作者 吴萍娜 党辉 单福香 王德炳 《临床血液学杂志》 1995年第1期4-7,共4页
报告近两年来我室从6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中检出的7例具有inv16(P13q12,de1(16q22)和t(16;16)的染色体畸变。对具有该畸变者的异常骨髓细胞形态进行了观察,并讨论了该畸变在ANL... 报告近两年来我室从6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中检出的7例具有inv16(P13q12,de1(16q22)和t(16;16)的染色体畸变。对具有该畸变者的异常骨髓细胞形态进行了观察,并讨论了该畸变在ANLL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号染色体 染色畸变 白血病
下载PDF
慢性髓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M-bcr/abl及m-bcr/abl融合转录子追踪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秦亚溱 刘艳荣 +7 位作者 李金兰 付家瑜 常艳 阮国瑞 王卉 丘镜滢 陆道培 陈珊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68-371,共4页
为研究慢性髓性白血病 (C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SCT)后M bcr/abl及m bcr/abl融合转录子表达特征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测定 72例CML患者SCT后不同时间骨髓M bcr/abl及m bcr/abl融合转录子的表达。结果显示 ,CML患... 为研究慢性髓性白血病 (C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SCT)后M bcr/abl及m bcr/abl融合转录子表达特征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测定 72例CML患者SCT后不同时间骨髓M bcr/abl及m bcr/abl融合转录子的表达。结果显示 ,CML患者移植后 <6个月M bcr/abl阳性率 (79.2 % ,4 2 /5 3)显著高于 6 - 12个月(34.3% ,11/32 )及≥ 12个月 (35 .1% ,13/37) (P <0 .0 0 1) ,各时间段M bcr/abl阳性患者的临床复发率分别为1 9% (1/5 3) ,0 (0 /32 )及 16 .2 % (6 /37) ;6例临床复发患者中有 5例复发时M bcr/abl与m bcr/abl同时阳性。 14例遗传学缓解患者移植 6个月后M bcr/abl阳性的 17份标本无 1例m bcr/abl阳性。结论 :多数CML患者移植后M bcr/abl仍为阳性 ,一般在 6个月内转阴 ,移植后M bcr/abl阳性的患者不一定复发 ,同时追踪观察M bcr/abl及m bcr/abl融合转录子可能会有助于监测残存白血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性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M—bcr/abl融合转录子 m—bcr/abl融合转录子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和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分型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德炳 邓星明 +9 位作者 陈珊珊 丘镜滢 吴平娜 付剑锋 单福香 江滨 史琪 任汉云 刘素贤 陆道培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从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MIC)三方面系统观察了31例初治成人急性白血病,结果表明,形态学与细胞化学符合率84%,FAB分型与免疫学分型符合率93.5%,FAB分型与MIC分型符合率为96.8%,免疫学分型与MIC分型符合率亦为96.8%。在27... 本文从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MIC)三方面系统观察了31例初治成人急性白血病,结果表明,形态学与细胞化学符合率84%,FAB分型与免疫学分型符合率93.5%,FAB分型与MIC分型符合率为96.8%,免疫学分型与MIC分型符合率亦为96.8%。在27例AML中,淋巴细胞抗原阳性(Ly^+-AML)6例,占22.2%。31例急性白血病中染色体核型异常15例,占4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 免疫学 遗传学 白血病
下载PDF
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与校正后QT间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温磊 江滨 +9 位作者 卢锡京 刘开彦 陈欢 江倩 江浩 韩伟 沈继春 付剑峰 丘镜滢 陆道培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 :研究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与其校正后QT间期 (QTc)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8例患者初次化疗前及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后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测量QTc ,以Bazett公式计算出QTc。结果 :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 <2 0 0mg/m2 者 ,1/37QT... 目的 :研究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与其校正后QT间期 (QTc)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8例患者初次化疗前及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后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测量QTc ,以Bazett公式计算出QTc。结果 :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 <2 0 0mg/m2 者 ,1/37QTc延长 ;在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 2 0 0mg/m2 者 ,5 /11QTc延长 (P <0 .0 5 )。结论 :随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蒽环类药物 QT间期 治疗
下载PDF
干扰素-α治疗Ph^+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反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洪虹 丘镜滢 +4 位作者 赖悦云 师岩 何琦 党辉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69-273,共5页
为了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慢性期患者应用干扰素 α (IFN α)治疗后细胞遗传学疗效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 ,对我院 10年来 12 8例CML慢性期患者单用IFN α或联用化疗药物后细胞遗传学变化、核型演变及与临床有关特征的关系进行了回... 为了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慢性期患者应用干扰素 α (IFN α)治疗后细胞遗传学疗效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 ,对我院 10年来 12 8例CML慢性期患者单用IFN α或联用化疗药物后细胞遗传学变化、核型演变及与临床有关特征的关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核型分析全部应用G 显带 ,部分联合应用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结果表明 :①所有患者均获血液学缓解。② 118例Ph染色体标准易位患者中 36例 (30 .8% )获细胞遗传学反应 ,其中 2 0例 (17.1% )Ph染色体仍 >35 % ,13例 (11.1% )Ph染色体 <35 % ,3例 (2 5 % )Ph染色体为 0 ,达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 ,细胞遗传学有效应者共 16例 (13.6 % )。③ 7例复杂变异易位患者中 4例获细胞遗传学反应 ,其中2例 (14 .3% )Ph染色体 >35 % ,2例 (14 .3% )Ph染色体 <35 % ,无 1例Ph染色体为 0 ;3例简单变异易位患者无 1例获细胞遗传学疗效。④IFN α治疗后影响细胞遗传学疗效的因素有 :性别、初诊病情、IFN α是否联用其他化疗药物及是否持续治疗。⑤IFN α治疗并不能防止CML疾病进展。结论 :①每周IFN α 6 0 0 - 90 0万U单用或联合Bu/Hu可使 11.1%的标准易位和少数复杂变异易位Ph+ CML患者获主要细胞遗传学效应 ,但不能防止疾病进展 ;②Ph变异易位并不预示IFN α疗效不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干扰素—α 细胞遗传学反应
下载PDF
染色体原位抑制杂交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洪波 丘镜滢 +7 位作者 史慧琳 何琦 谭家怀 师岩 党辉 荣亿迎 王德炳 陆道培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29-31,37,共4页
目的:将荧光染色体原位抑制(CISS)杂交法运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染色体畸变的检测,提高异常核型的检出率。方法:以生物素标记的人类15号染色体特异的DNA为探针,对10例APL患者骨髓中期分裂相进行杂交... 目的:将荧光染色体原位抑制(CISS)杂交法运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染色体畸变的检测,提高异常核型的检出率。方法:以生物素标记的人类15号染色体特异的DNA为探针,对10例APL患者骨髓中期分裂相进行杂交,所有病例均进行G显带分析。结果:CISS杂交法异常核型的检出率较传统G显带高或在G显带无法分析时,提供结果。结论:CISS杂交结果更全面反映白血病细胞的遗传学特性,在检测细微结构异常、复杂易位以及残留白血病细胞等方面,具有快速、敏感、特异及对嵌合细胞群体可定量分析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性 遗传学 染色体畸变 核型
下载PDF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44例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任新萍 王德炳 +5 位作者 傅剑锋 丘镜滢 卢锡京 单福香 江滨 陆道培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45-347,共3页
目的:探讨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临床特征、早期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选择1990年至1996年我院住院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44例。结果:36例(81.6%)有髓外白血病表现。6例于确诊2周内死亡。19例(43.2%)获得完全缓解。中位生存期... 目的:探讨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临床特征、早期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选择1990年至1996年我院住院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44例。结果:36例(81.6%)有髓外白血病表现。6例于确诊2周内死亡。19例(43.2%)获得完全缓解。中位生存期为4个月。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11例使用白细胞分离术患者5例出现白细胞反跳。口服羟基脲2~4g/d,白细胞24h内降低47.1%,同时给予水化治疗、碱化尿液和别嘌呤醇治疗,无肾功能损伤发生。结论: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早期死亡率高,临床缓解率低,预后差。早期积极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疗法 临床特征 急性白血病 高白细胞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60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新萍 王德炳 +6 位作者 傅剑锋 丘镜滢 单福香 卢锡京 史琪 段萱 陆道培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总结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经验,探讨如何降低治疗中的早期死亡率。方法:选择60例确诊为APL的患者,采用ATRA治疗。结果:53例(883%)达完全缓解。29例(483%)出现白细胞增多症,9例出现高... 目的:总结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经验,探讨如何降低治疗中的早期死亡率。方法:选择60例确诊为APL的患者,采用ATRA治疗。结果:53例(883%)达完全缓解。29例(483%)出现白细胞增多症,9例出现高白细胞综合征,加用小剂量三尖杉酯碱、羟基脲或米托蒽醌,8例症状消失。6例出现维甲酸综合征,使用甲基强的松龙或地塞米松并用小剂量ATRA治疗后4例好转。结论:早期识别ATR毒副作用,尽早治疗,可以降低APL患者早期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药物疗法 维甲酸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隐匿型变异易位 被引量:2
14
作者 党辉 张艳 +5 位作者 丘镜滢 何琦 师岩 王峥 冯德秀 吕珊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确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隐匿型变异易位的重要作用。方法:骨髓细胞短期培养,常规显带用G显带技术,FISH检测以染色体全长涂抹探针进行。结果:485例CML患者中4例经常规G显带技术未见典型Ph染色体,FIS...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确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隐匿型变异易位的重要作用。方法:骨髓细胞短期培养,常规显带用G显带技术,FISH检测以染色体全长涂抹探针进行。结果:485例CML患者中4例经常规G显带技术未见典型Ph染色体,FISH检出具有隐匿型Ph染色体(0.9%)。结论:FISH技术较传统显带技术准确、快速、特异、敏感,能准确辨认变异易位的类型,给予准确的分子细胞遗传学诊断,在CML的诊断和疗效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 慢性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变异易位 隐匿型
下载PDF
弥漫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染色体异常与临床预后相关性探讨
15
作者 汪惠园 程华枫 +3 位作者 勇威本 丘镜滢 初雪梅 汪渊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815-817,共3页
目的:探讨弥漫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染色体异常与临床预后间关系。方法:采用短期培养,G显带方法对46例弥漫型NHL的淋巴结活检标本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与临床结果进行联系。结果:6q21-25断裂,3+分别与短的中... 目的:探讨弥漫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染色体异常与临床预后间关系。方法:采用短期培养,G显带方法对46例弥漫型NHL的淋巴结活检标本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与临床结果进行联系。结果:6q21-25断裂,3+分别与短的中位生存期和高度恶性NHL相关。结论:弥漫型NHL染色体异常与临床结果间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染色体异常 预后 NHL
下载PDF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杂合性急性白血病MIC分型及预后分析
16
作者 党辉 傅剑峰 +6 位作者 单福香 史惠琳 洪波 丘镜滢 王德炳 陈珊珊 吴萍娜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343-346,共4页
对29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2例杂合性急性白血病的形态学、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发现,成人急淋白血病中日细胞表型多见,其次为T细胞表型,初诊时骨髓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65%,数目异常较儿童异常患者少见,结构异... 对29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2例杂合性急性白血病的形态学、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发现,成人急淋白血病中日细胞表型多见,其次为T细胞表型,初诊时骨髓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65%,数目异常较儿童异常患者少见,结构异常中55%为Ph染色体,具有Ph染色体者完全缓解率低。杂合性急性白血病双表型、双克隆型各1例,均有复杂Ph染色体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免疫分型 预后 遗传学
下载PDF
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核型分析
17
作者 谭家怀 丘镜滢 《江西医药》 CAS 1999年第1期40-41,共2页
尽管大量事实表明,常规染色体显带技术作为肿瘤研究的重要手段,对初治白血病患者的诊断、分型、治疗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探讨白血病机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有关白血病复发时核型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就复发时急性白血病的核型特征和... 尽管大量事实表明,常规染色体显带技术作为肿瘤研究的重要手段,对初治白血病患者的诊断、分型、治疗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探讨白血病机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有关白血病复发时核型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就复发时急性白血病的核型特征和核型演变予以讨论。1材料和方法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复发 核型
下载PDF
慢性髓性白血病骨髓移植后的细胞遗传学改变及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丘镜滢 洪波 +4 位作者 党辉 薛振萍 何琪 张玉琴 陆道培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52-54,共3页
对44例由同胞供髓行骨髓移植的Ph染色体阳性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进行了系列的染色体研究。12例移植后短期内,有2~9次检出3%~68%的Ph阳性受者核型,但是并不伴有临床和血液学复发的迹象,患者在+6月~+1... 对44例由同胞供髓行骨髓移植的Ph染色体阳性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进行了系列的染色体研究。12例移植后短期内,有2~9次检出3%~68%的Ph阳性受者核型,但是并不伴有临床和血液学复发的迹象,患者在+6月~+1年后逐步由供者细胞完全代替造血,作者观察到其中7例的Ph阳性/Ph阴性的动态变化与临床发生的轻度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密切相关,患者的Ph染色体往往随着GVHD的发生而减少或消失,研究表明单纯放、化疗几乎不能完全清除白血病克隆,而且移植后短期内细胞遗传学的复发不一定说明血液学复发,持久植活病例的恶性细胞的消失过程提示,异基因骨髓移植物不仅具有代替受者造血的作用,而且其免疫活性细胞通过GVHD发挥着重要的抗白血病作用(GV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骨髓移植 染色体 移植物 细胞遗传学
原文传递
179例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染色体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丘镜滢 Bech.R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4-46,共3页
179例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染色体研究丘镜滢BecherR,SpeicherM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初诊时染色体核型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预后因素。我们对179例ANLL的骨髓染色体进行研究,对染色体... 179例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染色体研究丘镜滢BecherR,SpeicherM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初诊时染色体核型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预后因素。我们对179例ANLL的骨髓染色体进行研究,对染色体畸变的发生率,特异性染色体畸变的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染色体
原文传递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100例追踪观察 被引量:39
20
作者 江倩 陈珊珊 +8 位作者 江滨 江浩 丘镜滢 刘艳荣 张艳 秦亚溱 陆颖 黄晓军 陆道培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21-726,共6页
目的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Ph阳性(Ph+)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100例Ph+CML第1次慢性期(多为干扰素α治疗失败的晚慢性期)患者持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400 mg/d(93例)或600 mg/d(7例)。结果中位追踪49.0(... 目的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Ph阳性(Ph+)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100例Ph+CML第1次慢性期(多为干扰素α治疗失败的晚慢性期)患者持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400 mg/d(93例)或600 mg/d(7例)。结果中位追踪49.0(4.5~58.0)个月,累积获得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为100%,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率为86.0%,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率为76.0%,CCyR患者中主要分子学缓解率为68.8%,完全分子学缓解率为26.6%,预计54个月无疾病进展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90.0%和92.6%。治疗中,18.0%和28.0%的患者分别出现了Ⅲ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P=0.033,RR=4.196)和治疗前外周血中嗜碱粒细胞比例≥0.05(P=0.012,RR=4.173)为独立预示Ⅲ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的危险因素。非血液学毒性发生普遍,大多程度轻微。10.0%和13.0%的患者分别检出了Ph+和Ph-细胞克隆演变,除个别Ph+细胞克隆演变者外多数处于疾病稳定状态。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骨髓中存在高比例(100%)的Ph+细胞(P=0.027,RR=0.523或P=0.004,RR=0.424)和治疗中出现Ⅲ级白细胞减少(P=0.001,RR=0.306或P=0.004,RR=0.337)为独立影响MCyR或CCyR获得时间和比例的不利因素。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明显提高Ph+CML慢性期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无疾病进展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费城染色体 伊马替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