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烯丙基半胱氨酸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一氧化氮水平及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严婧婷 张容 +3 位作者 徐诗强 高成志 杜晶 胡霞敏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探讨S-烯丙基半胱氨酸(SAC)对高脂血症大鼠一氧化氮(NO)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成7组,各6只: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模型对照组(高脂饲料)和SAC小、中、大剂量组(高脂饲料+25,50,100 mg·kg-1... 目的探讨S-烯丙基半胱氨酸(SAC)对高脂血症大鼠一氧化氮(NO)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成7组,各6只: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模型对照组(高脂饲料)和SAC小、中、大剂量组(高脂饲料+25,50,100 mg·kg-1SAC),连续给药4周后处死;L-精氨酸组(普通饲料+L-精氨酸20 mg·kg-1)和L-精氨酸+SAC组(普通饲料+50 mg·kg-1SAC+20 mg·kg-1L-精氨酸)于给药后4 h处死。测定血清、肝脏和肾脏中NO水平、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抗氧化指标和血清L-精氨酸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SAC治疗组血清、肝脏和肾脏中NOS活性显著降低(P<0.05),SAC小、中、大剂量组血清中L-精氨酸浓度分别为(8.25±1.15),(7.76±1.24)和(7.22±1.64)μg·m L^(-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下降。与L-精氨酸组比较,L-精氨酸+SAC组血清、肝脏和肾脏中NOS活性均下降。SAC大剂量组血清和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增加,谷胱甘肽(GSH)水平上升(P<0.01),丙二醛(MDA)水平降低。结论 SAC可以通过降低NOS活性和L-精氨酸浓度来抑制NO的产生,发挥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烯丙基半胱氨酸 高脂血症 一氧化氮 抗氧化
下载PDF
大鼠烯丙基半胱氨酸浓度的测定及组织分布
2
作者 严婧婷 胡霞敏 曾繁典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7期847-850,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和组织烯丙基半胱氨酸(SAC)浓度的方法,并进行组织分布研究。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色谱柱,以50 mmo.lL-1醋酸盐缓冲液(pH 5.8):甲醇:乙腈(50:22:28)为流动相;柱温为35℃,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3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和组织烯丙基半胱氨酸(SAC)浓度的方法,并进行组织分布研究。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色谱柱,以50 mmo.lL-1醋酸盐缓冲液(pH 5.8):甲醇:乙腈(50:22:28)为流动相;柱温为35℃,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350 nm,发射波长为455 nm。样品的预处理后邻苯二甲醛(OPA)-2巯-基乙醇柱前衍生;进样10μL。结果血清样品在2~120 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组织样品在2~120 mg.g-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3种浓度的萃取回收率为70.9%~83.5%;相对回收率为90.2%~110.0%;日内、日间RSD为4.1%~7.7%。肾脏达峰浓度Cm ax为65.7 mg.kg-1,肝脏为58.1 mg.kg-1,脾脏为51.3 mg.kg-1,心脏为43.3 mg.kg-1,肺为35.1 mg.kg-1,脑组织为26.7 mg.kg-1;各组织AUC0-8肾脏为171.9 mg.h.kg-1,心脏为113.9 mg.h.kg-1,肝脏为107.2 mg.h.kg-1,脾脏为90.4 mg.h.kg-1,肺为93.6 mg.h.kg-1,脑组织为79.8 mg.h.kg-1。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选择性强,SAC在大鼠体内分布广泛,其中肾脏分布较多,而在脑组织中分布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基半胱氨酸 血清浓度 组织分布 色谱法 高效液相
下载PDF
5G移动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骏 严婧婷 《中国新通信》 2021年第18期9-10,共2页
本文简要概述了5G通信技术的原理与特点,主要探讨了该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应用时具有的提高信号传输效率、扩大信号覆盖范围以及降低通信运营成本的优势,并对其具体的MIMO技术、物联技术、云端技术、人工智能、定向波束以及超高宽带等... 本文简要概述了5G通信技术的原理与特点,主要探讨了该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应用时具有的提高信号传输效率、扩大信号覆盖范围以及降低通信运营成本的优势,并对其具体的MIMO技术、物联技术、云端技术、人工智能、定向波束以及超高宽带等技术作了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移动 通信技术 电力通信系统
下载PDF
关于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骏 吴钊贤 +1 位作者 程王峰 严婧婷 《电力系统装备》 2019年第3期62-63,共2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力系统已经进入智能电网时代。智能电网的3个重要因素分别是信息通信、采集控制与智能管理,目前我国智能电网需要研究的首要因素就是实时高速的双向信息通信技术。对智能电网中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进...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力系统已经进入智能电网时代。智能电网的3个重要因素分别是信息通信、采集控制与智能管理,目前我国智能电网需要研究的首要因素就是实时高速的双向信息通信技术。对智能电网中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进行相关的探析与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电力信息通信技术能够保障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对于智能电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电力相关单位在未来发展中必须要加大对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研究,这样才能使其发挥最大效果从而满足智能电网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电力信息 信息通讯技术
下载PDF
肠黏膜通透性的评估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严婧婷 孙齐 +3 位作者 张晓丽 刘晶华 冯小燕 朱进霞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6-608,共13页
肠黏膜屏障(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IMB)包括机械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在维持肠上皮的完整性,防御细菌、内毒素及抗原的入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IMB受损表现为肠黏膜通透性(intestinal mucosal permeability,IMP... 肠黏膜屏障(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IMB)包括机械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在维持肠上皮的完整性,防御细菌、内毒素及抗原的入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IMB受损表现为肠黏膜通透性(intestinal mucosal permeability,IMP)增加以及跨膜电阻(transmembrane resistance,TR)降低,与消化、泌尿、循环、神经、代谢等机体多系统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利用短路电流(short circuit current,SCC)记录系统或跨上皮细胞电阻仪(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 meter)检测肠黏膜或肠上皮电阻,以及生化检测外源性糖分子探针(口服)或特定内源性蛋白分子跨肠黏膜或肠上皮通透量,是评价肠黏膜或肠上皮通透性的常用方法。本文简介IMB的组成及其功能,重点讨论IMP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黏膜 肠黏膜通透性 肠上皮电阻 糖分子探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