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七种自身抗体与传统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严孝岭 刘国瑞 +1 位作者 李晓军 虞伟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505-510,共6页
目的:比较血清7种自身抗体和13种传统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7种自身抗体;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糖类抗原125(CA125)、鳞癌抗原(SCC)、糖类抗原153(CA153)、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 目的:比较血清7种自身抗体和13种传统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7种自身抗体;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糖类抗原125(CA125)、鳞癌抗原(SCC)、糖类抗原153(CA153)、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242(CA242)、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糖类抗原199(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724(CA724)。共收集105例临床干预前肺癌高危患者血清,后经病理确认,其中良性肺结节27例,肺癌74例,排除无病理结果4例。比较7种自身抗体和13种传统肿瘤标志物在两组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这些血清学指标与肺癌最大直径的相关性,通过绘制ROC曲线比较7种自身抗体和13种传统肿瘤标志物单独及联合检测在肺癌中的诊断效能,并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结果:与良性肺结节组比较,肺癌组7种自身抗体中的5种(p53、SOX2、GAGE7、MAGEA1、CAGE)明显升高(P<0.01),而13种传统肿瘤标志物中则有3种(CA125、SCC、CEA)明显升高(P<0.05)。7种自身抗体中的SOX2与肿瘤最大直径相关(r=0.25,P<0.05),传统肿瘤标志物中CA199、CA50、CYFRA211、CA153、CA125、NSE、CA242均与肿瘤最大直径相关(r分别为0.41、0.40、0.39、0.35、0.23、0.24、0.27,P<0.05)。7种自身抗体与传统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6,大于7种自身抗体的0.777和传统肿瘤标志物的0.726。7种自身抗体检测肺癌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最高,分别为85.19%、90.00%,7种自身抗体与传统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敏感性至81.08%。结论:血清7种自身抗体检测可有效提高肺癌辅助诊断水平,传统肿瘤标志物则适用于疗效监测,二者联合对诊断效能提高更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结节 自身抗体 联合检测
下载PDF
体液免疫9项指标总误差与不确定度比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严孝岭 刘国瑞 +1 位作者 虞伟 李晓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55-57,63,共4页
目的:利用总误差(TE)和不确定度的统计方法评价体液免疫项目的检测质量。方法利用伯乐质量控制软件计算2013年1月-10月金陵医院中心实验科体液免疫项目室内质量控制累积均值(x^-),累积标准差(s),累积变异系数(CV),利用中国... 目的:利用总误差(TE)和不确定度的统计方法评价体液免疫项目的检测质量。方法利用伯乐质量控制软件计算2013年1月-10月金陵医院中心实验科体液免疫项目室内质量控制累积均值(x^-),累积标准差(s),累积变异系数(CV),利用中国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回报数据[共2次(201311-201315,201321-201325)]计算体液免疫项目检测结果与靶值的相对偏倚(bias%)和相对平均偏倚(bias%^-),结合室内质量控制累积CV计算 TE。使用室间质评回报数据和室内质量控制累积CV,采用 Nordtest法计算每个项目的不确定度。结果2个质量控制水平的免疫球蛋白 G (IgG)、免疫球蛋白 A(IgA)、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3(C3)、补体4(C4)、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和免疫球蛋白 E(IgE)的最大 TE 分别为:13.07%,14.05%,13.99%,15.68%,14.84%,14.5%,16.55%,14.19%和10.05%;这些项目的最大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15.44%,15.82%,16.23%,17.67%,16.73%,19.96%,19.01%,16.25%和1 0.86%。IgG,IgA,IgM,C3的不确定度构成比中偏倚和不精密度所占比例大致相同,而C4,CRP,IgE的不确定度主要受不精密度影响。ASO,RF的不确定度主要受偏倚影响。结论 TE和不确定度之间有一致性,可作为实验室检测质量分析和改进的重要依据,不确定度可提供更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误差 不确定度 体液免疫
下载PDF
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181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严孝岭 王艾丽 +3 位作者 虞伟 刘国瑞 郑田 李晓军 《东南国防医药》 2012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目的分析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及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分布和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81例患者血清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 181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患者55.2%表现为皮肤症状(丘疹、红斑、皮肤瘙痒等),16.6... 目的分析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及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分布和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81例患者血清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 181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患者55.2%表现为皮肤症状(丘疹、红斑、皮肤瘙痒等),16.6%为消化道症状(口腔溃疡、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肾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肾炎或哮喘等)各为12.7%,其他症状(关节痛等)为2.8%。皮肤病症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病症(P<0.05)。皮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肾脏病4组患者对鸡蛋的不耐受阳性率分别为82.0%(82/100)、63.3%(19/30)、73.9%(17/23)和65.2%(15/2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不耐受筛查有助于对某些病因不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不耐受 特异性IGG抗体 皮肤症状 消化道症状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CA125和HE4用于卵巢癌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39
4
作者 刘国瑞 王艾丽 +5 位作者 刘琦 经卉 李梅 严孝岭 虞伟 李晓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人血清CA125和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水平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187例女性血清标本,其中卵巢癌92例,卵巢良性疾病39例,健康体检女性56例,用微粒子酶免疫法(MEIA)和ELISA法分别测定... 目的探讨人血清CA125和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水平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187例女性血清标本,其中卵巢癌92例,卵巢良性疾病39例,健康体检女性56例,用微粒子酶免疫法(MEIA)和ELISA法分别测定血清CA125和HE4含量。结果卵巢癌组CA125和HE4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HE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卵巢良性疾病作参照,单独检测血清HE4水平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为57.6%,低于单独检测CA125的77.2%;但其特异性为97.0%,高于CA125的85.0%。以二者其中之一高于参考值即视为阳性时,联合检测HE4和CA125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为94.6%,特异性可达85.0%。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A125和HE4有助于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 CA125 卵巢癌 ELISA
下载PDF
抗瓜氨酸化肽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对类风湿关节滑膜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高德玉 陈芳芳 +4 位作者 刘阳 王凯 虞伟 严孝岭 李晓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抗瓜氨酸化肽特异性免疫复合物(ACPA-IC)对RA患者关节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功能的影响。方法:用PEG沉淀法提取RA患者血清免疫复合物(IC),ELISA法检测IC中ACPA-IC水平。用G蛋白免...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抗瓜氨酸化肽特异性免疫复合物(ACPA-IC)对RA患者关节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功能的影响。方法:用PEG沉淀法提取RA患者血清免疫复合物(IC),ELISA法检测IC中ACPA-IC水平。用G蛋白免疫亲和层析法从6份ACPA-IC(+)RA血清、4份ACPA-IC(-)RA血清及10份正常人血清中提取IC。体外培养RA关节FLS;分别用RA ACPA-IC(+)提取物、ACPA-IC(-)提取物及健康人血清IC(C-IC)刺激FLS,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试剂检测FLS增殖情况,液态芯片技术检测不同来源IC刺激对FLS分泌IL-1β、IL-2、IL-6、IL-8、IL-10、IL-15、IL-17、TNF-α、GM-CSF、EGF、VEGF等11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RA患者ACPA-IC(+)提取物能够显著促进FLS增殖,与对照组IC比较,在培养24小时时间里,四种浓度(25、50、75和100μg/ml)的ACPA-IC都能显著促进FLS增殖。RA患者血清ACPA-IC(+)和ACPA-IC(-)提取物刺激FLS 24小时后,可诱导细胞分泌大量IL-6、IL-8和GM-CSF;其中ACPA-IC(+)组刺激FLS分泌GM-CSF和IL-8量均显著高于ACPA-IC(-)组和C-IC组,ACPA-IC(+)组刺激FLS分泌IL-6水平显著高于C-IC组,但与ACPA-IC(-)组无显著性差异。三组间刺激分泌IL-1β、IL-2、IL-10、IL-15、IL-17、TNF-α、EGF、VEGF等其他8种细胞因子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RA患者血清ACPA-IC可促进FLS增殖,并诱导其分泌IL-6、IL-8和GM-CSF等炎性细胞因子,进而进一步诱发滑膜炎症反应及骨质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RA) 抗环瓜氨酸肽自身抗体(ACPA) 免疫复合物(IC) 细胞因子 细胞增殖
下载PDF
粪便钙卫蛋白及血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国瑞 马巧蓉 +4 位作者 李玲慧 郑田 严孝岭 李毅 虞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抗胰腺外分泌腺抗体(PAB)、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抗杯状细胞抗体(GAB)、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及粪便钙卫蛋白(FC)在炎症性肠病(IBD)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确诊的克罗恩病(CD)患者107例及溃疡...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抗胰腺外分泌腺抗体(PAB)、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抗杯状细胞抗体(GAB)、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及粪便钙卫蛋白(FC)在炎症性肠病(IBD)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确诊的克罗恩病(CD)患者107例及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98例作为IBD组,非IBD肠病疾病患者79例作为疾病对照组,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PANCA、ASCA、GAB和PAB,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FC浓度。对3组血清PANCA、GAB、PAB、ASCA及FC检测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5例IBD患者血清PANCA、GAB、PAB、ASCA的阳性率分别为36.1%、29.8%、38.0%、4.9%;IBD组、CD组与UC组FC浓度均高于疾病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组与UC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ANCA在CD和UC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4%、66.3%;PAB在CD和UC组的阳性率分别为65.4%、8.2%;PAB、PANCA、GAB、ASCA、FC及5项联合在鉴别诊断IBD与非IBD肠道疾病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8.0%、36.1%、29.8%、4.9%、54.1%、63.4%和98.7%、96.2%、94.9%、100%、68.4%、93.7%。5项联合鉴别诊断IBD与非IBD肠道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9;PANCA用于UC鉴别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PAB用于CD鉴别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3。结论 GAB为一种IBD相关自身抗体,可用于IBD的辅助诊断;PAB和PANCA分别为CD和UC重要的血清学标记物,对该类疾病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将FC与自身抗体联合对于IBD与非IBD胃肠道疾病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区分CD或UC价值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抗体 钙卫蛋白
下载PDF
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特异性IgE和总IgE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艾丽 严孝岭 +2 位作者 刘国瑞 李梅 虞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01-103,共3页
目的检测和分析不同年龄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和吸入性变应原分布特点。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351例(三组)不同年龄(4-16岁,17-40岁和≥41岁)患者血清中总IgE水平和吸入性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 目的检测和分析不同年龄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和吸入性变应原分布特点。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351例(三组)不同年龄(4-16岁,17-40岁和≥41岁)患者血清中总IgE水平和吸入性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结果4~16岁AR患者血清总IgE增高率(77.31%)及水平(488.31±341.41IU/ml)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患者结果(63.1%,368.42±336.62IU/ml,P〈0.01和40.0%,287.54±315.06IU/ml,P〈0.001)。351例AR患者特异性IgE抗体-吸入性变应原分布率依次为:屋尘螨(81.48%)、粉尘螨(81.2%)、动物毛发(猫/狗)(38.46%)、蟑螂(25.36%)、花粉组合(13.11%),艾蒿(11.97%)、矮豚草(11.11%)、悬铃树(7.12%)、霉菌组合(6.27%)和桦树(1.14%)。结论少儿患者组血清中总IgE水平和对粉尘螨、屋尘螨、动物毛发过敏的比例显著升高。40岁以上患者组免疫功能减低可能影响总IgE产生。诱发该地区不同年龄组AR的主要过敏原(阳性率超过20%以上)是粉尘螨、屋尘螨、动物毛发(猫/狗)和蟑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IGE水平 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四种自身抗体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王艾丽 严孝岭 +2 位作者 刘国瑞 刘欢 齐名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1年第6期389-392,共4页
为评估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dide,CCP)抗体、抗Sa抗体和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AKA)自身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诊断的意义,采用速率散射比浊... 为评估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dide,CCP)抗体、抗Sa抗体和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AKA)自身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诊断的意义,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RF、ELISA法定量测定抗CCP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抗Sa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KA,检测了123例诊断明确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5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和78名键康人血清样本。结果显示:RF、抗CCP抗体、抗Sa抗体和AKA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62.6%、69.9%、35.8%和33.3%,RF的诊断特异性(79.8%)显著低于其它三种自身抗体(94.5%、95.6%和95.6%,P<0.01);RF阴性患者的抗CCP抗体、抗Sa抗体和AKA阳性率分别为41.3%、15.2%和13.0%,RF与抗CCP抗体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为49.6%,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0.501)。因此,同时检测两种以上靶抗原不同的自身抗体可显著提高RA的诊断率,并可以发现不同个体RA病程中自身抗体表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自身抗体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抗SA抗体 抗角蛋白抗体 联合检测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血清贮存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国瑞 罗冰 +3 位作者 郑田 严孝岭 李晓军 王艾丽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7期637-64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贮存对检测血清T-PSA、F-PSA及F-PSA%(F-PSA/T-PSA)结果的影响。方法: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不同温度下贮存的血清F-PSA、T-PSA及F-PSA%值,并对各组数值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血清贮存在4℃和室温(22~26℃)时,... 目的:探讨血清贮存对检测血清T-PSA、F-PSA及F-PSA%(F-PSA/T-PSA)结果的影响。方法: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不同温度下贮存的血清F-PSA、T-PSA及F-PSA%值,并对各组数值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血清贮存在4℃和室温(22~26℃)时,F-PSA较T-PSA不稳定;室温下4 h后F-PSA值下降为(0.392±0.246)μg/L,较初始值比较有显著性变化(P<0.01),而T-PSA、F-PSA%分别下降为(1.522±1.085)μg/L和(25.03±5.94)%,无显著性变化(P>0.05)。室温下8 h,T-PSA、F-PSA分别降为(1.513±1.083)、(0.389±0.247)μg/L,与初始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血清贮存在4℃,2 d后T-PSA、F-PSA及F-PSA%值分别降为(9.418±7.965)、(2.168±1.558)μg/L和(26.6±6.63)%,与初始值比较,均发生显著性变化(P均<0.05);贮存1周后三者结果分别为(9.203±7.736)μg/L、(2.047±1.478)μg/L和(25.64±6.56)%(P均<0.01)。血清贮存在-40℃时,4周后T-PSA、F-PSA及F-PSA%值分别为(4.532±4.393)、(1.178±1.034)μg/L和(24.45±8.81)%。②血清在-40℃反复冻融3次后检测T-PSA和F-PSA值分别为(5.982±5.314)μg/L和(1.341±1.029)μg/L,与初始值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清贮存温度不同对血清T-PSA、F-PSA及F-PSA%的检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F-PSA较T-PSA变化大,F-PSA%相对稳定;血清贮存在-40℃,T-PSA和F-PSA至少可稳定1个月;血清反复冻融对PSA检测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血清 贮存温度
原文传递
评价胸苷激酶1和多种恶性肿瘤相关物质检测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冰 刘国瑞 +2 位作者 严孝岭 李梅 王艾丽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41-342,共2页
目的探讨胸苷激酶1(TK1)和多种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SGF)能否作为肿瘤标志物。方法应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和TSGF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137例肿瘤患者、103例非肿瘤疾病患者和28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TK1与TSGF水平,并评价其敏感性、特异... 目的探讨胸苷激酶1(TK1)和多种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SGF)能否作为肿瘤标志物。方法应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和TSGF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137例肿瘤患者、103例非肿瘤疾病患者和28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TK1与TSGF水平,并评价其敏感性、特异性、可用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Youden指数。结果肿瘤患者组TK1和TSGF阳性率虽均显著高于非肿瘤疾病组和健康体检组,但敏感性仅分别为35.0%和27.0%,特异性分别为94.0%和97.1%,可用度分别为41.9%和42.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7.6%和77.1%,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2%和78.8%,Youden指数分别为0.29和0.24。结论在已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中,TK1和TSGF的阳性率很低,可用度均<43%,有65%~73%的患者会漏诊,不适宜作为检测肿瘤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苷激酶1 多种恶性肿瘤相关物质 肿瘤
下载PDF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MBL和CRP的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艾丽 严孝岭 +1 位作者 罗冰 熊华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期1-3,共3页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血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的意义。用ELISA和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患儿血清MBL和CRP水平。结果显示,57例MP感染患儿MBL水平(3.64±1.72mg/L)和CRP(21.44±15.02mg/L)比...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血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的意义。用ELISA和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患儿血清MBL和CRP水平。结果显示,57例MP感染患儿MBL水平(3.64±1.72mg/L)和CRP(21.44±15.02mg/L)比对照组(2.18±1.05mg/L和2.76±1.81mg/L)显著增高(P<0.001)。年龄小于8岁患儿MBL水平低于年龄大于8岁患儿,其中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MBL水平(2.02±1.21mg/L)显著低于其它患儿(3.95±1.63mg/L,P<0.01)。患儿恢复期CRP水平明显降低。结果提示,血清MBL和CRP水平可作为监测MP感染患儿天然免疫功能的指标,动态检测有助于评价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C-反应蛋白 儿童 血清
下载PDF
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特异性免疫复合物ELISA法的建立与临床初步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晓军 王凯 +4 位作者 高德玉 虞伟 严孝岭 陈芳芳 刘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血清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特异性免疫复合物(ACPA-IC)的ELISA技术,探讨ACPA-IC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意义。方法建立检测血清ACPA-IC的ELISA技术,并对方法的特异性、稳定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估。采用PEG6000沉淀法自RA患者血... 目的建立检测血清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特异性免疫复合物(ACPA-IC)的ELISA技术,探讨ACPA-IC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意义。方法建立检测血清ACPA-IC的ELISA技术,并对方法的特异性、稳定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估。采用PEG6000沉淀法自RA患者血清中提取IC。用建立的ACPA-IC ELISA法对92例RA患者包括46例ACPA阳性(ACPA+)患者和46例ACPA阴性(ACPA-)患者、46例SLE患者及47例健康献血员血清ACPA-IC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RA患者血清ACPA-IC水平与ACPA和类风湿因子(RF)的相关性。结果经方法学评估,建立的ACPA-IC ELISA法在特异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方面均达到检测要求。ACPA+患者ACPA-IC水平高于ACPA-患者、SLE患者及健康对照组(P<0.01)。当cut off值设为0.9时,该法测得RA患者血清ACPA-IC的阳性率为45.65%(42/92),显著高于SLE(6/46,13.04%)及健康对照组(2/47,4.26%),χ2分别为14.376和24.632,P均<0.01。46例ACPA+RA患者ACPA-IC阳性者36例(78.26%),而ACPARA患者ACPA-IC阳性者仅6例(1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29,P<0.01)。ACPA-IC与ACPA和RF的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RA患者血清ACPA-IC水平分别与血清ACPA(r=0.708,P=0.000)、RF(r=0.571,P=0.000)呈正相关。结论成功建立检测血清ACPA-IC水平的ELISA技术。RA患者尤其是ACPA+患者血清ACPA-IC水平显著升高。ACPA-IC在RA患者血清中出现可能具有重要的致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 免疫复合物 类风湿关节炎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液态芯片技术分析RA患者血清免疫复合物对滑膜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德玉 王凯 +4 位作者 刘阳 夏海萍 严孝岭 虞伟 李晓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61-563,共3页
目的用液态芯片技术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免疫复合物(IC)对关节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用聚乙二醇(PEG)沉淀法分别提取10份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阳性的RA患者及健康人对照血清IC,间接ELISA法测定IC中A... 目的用液态芯片技术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免疫复合物(IC)对关节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用聚乙二醇(PEG)沉淀法分别提取10份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阳性的RA患者及健康人对照血清IC,间接ELISA法测定IC中ACCP特异性IC水平。体外培养RA患者关节FLS,分别用RA患者ACCP-IC阳性IC(ACCP+-IC)、ACCP-IC阴性IC(ACCP--IC)及健康人对照血清IC(C-IC)刺激FLS,培养24 h后,用液态芯片技术检测不同来源IC刺激对FLS分泌IL-1β、IL-2、IL-6、IL-8、IL-10、IL-15、IL-17、TNF-α、GM-CSF、EGF、VEGF等11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 10份RA患者血清中提取的IC,包括ACCP+-IC 6份和ACCP--IC 4份,刺激FLS 24 h后,可诱导细胞分泌大量IL-6、IL-8和GM-CSF;其中ACCP+-IC组刺激FLS分泌GM-CSF和IL-8水平均显著高于ACCP--IC组。3组刺激物组刺激分泌IL-1β、IL-2、IL-10、IL-15、IL-17、TNF-α、EGF、VEGF等其他8种细胞因子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ACCP+-IC具备更强的促FLS分泌GM-CSF、IL-6和IL-8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液态芯片技术 瓜氨酸化抗原 细胞因子 免疫复合物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下载PDF
AMCV-IC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敏 张宇 +5 位作者 王菲 赵琴飞 郭耀蔓 严孝岭 虞伟 李晓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28-932,共5页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体内自身抗体及其抗体免疫复合物直接参与RA的发生发展。有关抗突变型瓜氨酸化波形蛋白抗体免疫复合物(anti-mutated citrulline vimentin antibodies contained immune complex,AMCV-IC...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体内自身抗体及其抗体免疫复合物直接参与RA的发生发展。有关抗突变型瓜氨酸化波形蛋白抗体免疫复合物(anti-mutated citrulline vimentin antibodies contained immune complex,AMCV-IC)对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s)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文中旨在探讨RA患者血清AMCV-IC对RA FLSs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 RA患者血清标本、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标本、健康人血清分别取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门诊及住院RA患者(包括血清AMCV+的RA患者10例,AMCV-的RA患者10例)、SLE患者(10例)、健康献血者(10例)。SLE患者及健康人血清AMCV均为阴性。用G蛋白免疫亲和层析法中提取血清IC,并分为AMCV+-IC组、AMCV--IC组、SLE-IC组和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IC中AMCV水平;体外培养RA患者关节FLSs,分别将各组(50、100、200、400μg/m L)的IC刺激FLSs,用CCK-8法检测IC对FLSs增殖功能的影响。结果 50、100μg/m L的IC与RA-FLSs共培养24 h后,AMCV+-IC组A值(1.53±0.11、1.58±0.05)较AMCV--IC组(1.37±0.86、1.31±0.10)、SLE-IC组(1.36±0.06、1.38±0.03)、对照组(1.08±0.02、1.04±0.06)明显增高(P<0.05);200、400μg/m L IC时,AMCV+-IC组A值(1.53±0.16、1.57±0.06)较AMCV--IC组(1.32±0.04、1.38±0.07)、SLE-IC组(1.31±0.10、1.29±0.01)、对照组(1.13±0.06、1.03±0.09)亦明显升高(P<0.05)。各浓度IC中,AMCV--IC组、SLE-IC组A值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不同IC浓度下,AMCV+-IC较AMCV--IC、SLE-IC和对照组能更为有效地刺激RA-FLSs增殖,参与RA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突变型瓜氨酸化波形蛋白抗体 免疫复合物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下载PDF
两种方法检测血清抗CCP抗体在RA诊断中的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国瑞 常林 +3 位作者 郑田 严孝岭 王艾丽 虞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83-84,87,共3页
目的比较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对RA患者的诊断价值和临床适用性。方法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住院患者和体检健康者血清151例,同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化学发光法检测待测样本中抗CCP抗体... 目的比较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对RA患者的诊断价值和临床适用性。方法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住院患者和体检健康者血清151例,同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化学发光法检测待测样本中抗CCP抗体含量,评价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及对临床诊断的有效性。结果两方法检测RA组血清抗CCP抗体含量均显著高于非RA组(P均〈0.01);ELISA和化学发光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一致性分别为78.6%,89.5%,85.4%和76.8%,94.7%,88.1%;两方法间比较r=0.885,P=0.07〉0.05,方法间无显著性差异;ELISA和化学发光法R0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7和0.933。结论血清抗CCP抗体检测对RA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ELISA和化学发光法检测抗CCP抗体符合率良好,方法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化学发光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纤维蛋白原免疫复合物的检测和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艾丽 吉滢 +3 位作者 郑田 严孝岭 刘国瑞 贾煊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4-46,共3页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含纤维蛋白原免疫复合物(Fb-IC),探讨Fb-IC在RA中的意义。方法用抗Fb抗体建立ELISA法检测126例RA,75例其他疾病包括肺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肾脏疾病患者血清...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含纤维蛋白原免疫复合物(Fb-IC),探讨Fb-IC在RA中的意义。方法用抗Fb抗体建立ELISA法检测126例RA,75例其他疾病包括肺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肾脏疾病患者血清中Fb-ICs,另设健康对照34例。将该法结果与Clq结合法检测ICs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RA患者Fb-IC与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的关系。结果RA组、非RA疾病组和对照组Fb—ICs阳性率分别为53.17%(67/t26),10.67%(8/75)和5.88%(2/34)。RA组Fb-IC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X2=36.31,22.16,P〈0.001)。Fb—IC对R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3.17%和90.00%。抗Fb抗体ELISA法和C1qELlSA法检测ICs的符合率为75%,结果相关(Kappa值〉0.4)。抗CCP抗体和RF阳性RA患者的Fb—ICs阳性率分别为55.3%和62.2%。结论Fb—IC对RA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50%以上抗CCP抗体和RF阳性的RA患者体内存在Fb—IC,提示Fb—IC与RA病变有关,检测Fb—IC有助于RA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纤维蛋白原 免疫复合物
下载PDF
南京及周边地区一般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血清抗嗜肺军团菌1~14型抗体调查
17
作者 徐敏 虞伟 +3 位作者 王卫萍 严孝岭 刘国瑞 李晓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了解南京及周边地区因呼吸道疾病就诊患者血清抗嗜肺军团菌(Lp)1~14型抗体水平,分析抗Lp抗体阳性意义。方法采用德国Euroimmun间接免疫荧光(IFA)试剂对1 017例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就诊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抗Lp1~14型抗体效价测定。... 目的了解南京及周边地区因呼吸道疾病就诊患者血清抗嗜肺军团菌(Lp)1~14型抗体水平,分析抗Lp抗体阳性意义。方法采用德国Euroimmun间接免疫荧光(IFA)试剂对1 017例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就诊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抗Lp1~14型抗体效价测定。结果 1 017例患者血清抗Lp抗体阳性157例(15.4%)。Lp 14个血清型中,抗14型抗体检出率最高,为36.9%;其次为12型(32.5%)、4型(30.6%)。单独一种血清型抗体阳性者占54.1%(85/157);≥2种血清型抗体阳性者占45.9%(72/157)。在157例抗Lp抗体阳性患者中,抗EBV抗体阳性103例(65.6%),抗肺炎支原体(Mp)抗体阳性89例(56.7%),抗TB抗体阳性31例(19.7%)。结论目前使用的诊断Lp感染的IFA试剂,检测结果不能排除高假阳性率可能。诊断Lp感染必须遵循恢复期抗体效价较急性期升高≥4倍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感染 血清型 间接免疫荧光
下载PDF
ATP-TCA技术指导肾移植后膀胱癌患者化疗用药1例
18
作者 王艾丽 张振宇 +2 位作者 刘国瑞 严孝岭 郑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38-638,共1页
肾移植后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罹患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也随之增加。这类患者切除肿瘤后,部分个体化疗效果不佳,肿瘤复发率较高。因此利用癌细胞对疗药物敏感性性试验筛选有效药物,对指导设计患者个体适当的化疗方案... 肾移植后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罹患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也随之增加。这类患者切除肿瘤后,部分个体化疗效果不佳,肿瘤复发率较高。因此利用癌细胞对疗药物敏感性性试验筛选有效药物,对指导设计患者个体适当的化疗方案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膀胱癌 复发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烧伤患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的检测及意义
19
作者 王艾丽 严孝岭 +3 位作者 郑娜 刘国瑞 经卉 李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36-337,共2页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水平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 40例患者按烧伤面积<50%和≥50%分成2组,用ELISA法检测烧伤后1、3、7、15d血清MBL水平,同时观察患者外周血WBC、中性粒细胞(N)计数作为对照指标。结果烧伤面积...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水平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 40例患者按烧伤面积<50%和≥50%分成2组,用ELISA法检测烧伤后1、3、7、15d血清MBL水平,同时观察患者外周血WBC、中性粒细胞(N)计数作为对照指标。结果烧伤面积≥50%患者烧伤后1d血清MBL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伤后3、7d明显减低但至15d随伤情好转可回升至正常水平;2例大面积烧伤伴感染,病情反复患者血清MBL水平持续减低,至15d仍显著低于正常水平(t=2.21,P<0.05)。2组患者血WBC和N计数则均在烧伤1d后显著升高,以后逐步下降。结论动态测定烧伤患者MBL水平有助于评估烧伤患者抗感染能力及病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组织中瓜氨酸化蛋白质及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文博 徐敏 +3 位作者 严孝岭 虞伟 陈芳芳 李晓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目的研究瓜氨酸化蛋白质(citrullinated protein,Cit P)及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peptidylarginine deiminase,PAD4)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滑膜组织(synovial tissue,ST)中的表达。方法无菌条件下获取手术切除的RA和骨性关节炎(ost... 目的研究瓜氨酸化蛋白质(citrullinated protein,Cit P)及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peptidylarginine deiminase,PAD4)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滑膜组织(synovial tissue,ST)中的表达。方法无菌条件下获取手术切除的RA和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的关节ST,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T中Cit P、Ig G及补体C3成分;western blot法检测RA和OA患者ST中PAD4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RA患者ST中PAD4蛋白质表达与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和疾病活动性评分系统(DAS28)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RA和OA患者ST中均有Ig G和C3表达,但Cit P仅在RA患者ST中表达;RA患者ST中PAD4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OA患者(P<0.05),且其表达量与CRP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但未发现与其他临床指标存在相关性。结论 RA患者ST中PAD4、Cit P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AD4在RA的致病过程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组织 瓜氨酸化蛋白质 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