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评价恶性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腹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中国专家共识
1
作者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分子影像学组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磁共振学组 +13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 《磁共振成像》编委 孙洪赞 居胜红 雷晶 李丹 李海明 沈亚琪 孙少凯 王良 王星皓 徐臣 薛华丹 张晓磊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37,共10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问世,为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纪元。尽管如此,伴随而来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却成为了治疗过程中的一大挑战。其中,腹部是irAE最常见...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问世,为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纪元。尽管如此,伴随而来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却成为了治疗过程中的一大挑战。其中,腹部是irAE最常见的发生部位,腹部irAE也是最常导致免疫治疗中止的原因。MRI在检测和评估腹部irAEs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因此,早期通过MRI对腹部irAEs进行诊断和评估至关重要。然而,国内目前缺乏针对ICIs引起的腹部irAEs在MRI检查及诊断中的规范化共识。为此,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学组、腹部学组、磁共振学组及《磁共振成像》编委会致力于制订针对ICIs引起的腹部irAEs在MRI扫描方案、诊断报告等方面的共识。本委员会在借鉴文献、专家经验和委员会成员内部讨论的基础上,最终达成此共识。本共识旨在规范MRI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优化腹部irAEs的评估,为临床提供坚实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腹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专家共识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0
2
作者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 赵心明 +1 位作者 陈敏 金征宇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1,共6页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是诊断胰胆管相关疾病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规范MRCP扫描技术、优化MRCP检查流程、总结图像分析时的要点,将进一步提升MRCP在胰胆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更好地服...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是诊断胰胆管相关疾病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规范MRCP扫描技术、优化MRCP检查流程、总结图像分析时的要点,将进一步提升MRCP在胰胆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更好地服务患者。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参考国内外文献,并结合最新MRI技术和临床实际需求,起草了MRCP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并总结图像分析时存在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胰胆管成像 扫描技术 临床应用 专家共识
下载PDF
磁共振小肠造影检查及报告书写规范专家共识 被引量:1
3
作者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 赵心明 +2 位作者 胡道予 姜慧杰 赵洁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86-994,共9页
磁共振小肠造影(MRE)已成为常规小肠成像检查技术,用于评估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小肠肿瘤及某些先天性及系统性疾病等,但是该技术的操作、诊断和报告流程在我国不同地区依然存在差异。为此,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组织腹部放... 磁共振小肠造影(MRE)已成为常规小肠成像检查技术,用于评估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小肠肿瘤及某些先天性及系统性疾病等,但是该技术的操作、诊断和报告流程在我国不同地区依然存在差异。为此,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组织腹部放射学专家,参阅国际上多个相关指南及国内外大量文献,结合我国的临床实践,经反复讨论,就MRE的检查前准备、技术规范、临床应用和报告内容等方面达成了共识,以期MRE在临床实践中规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小肠造影 炎症性肠病 技术规范 结构化报告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CT和MRI标注专家共识(2020) 被引量:53
4
作者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医学影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工作委员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 +6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磁共振学组 金征宇 张惠茅 刘再毅 孙应实 赵心明 严福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结直肠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结直肠癌,有助于辅助检出和诊断病变、评估疗效和预后并进行随访等,从而使患者受益。为了规范结直肠癌数据标注,促进人工智能更好地落地临床,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大数据与人工智... 结直肠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结直肠癌,有助于辅助检出和诊断病变、评估疗效和预后并进行随访等,从而使患者受益。为了规范结直肠癌数据标注,促进人工智能更好地落地临床,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工作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和磁共振学组联合编写结直肠癌CT和MRI标注专家共识,从结直肠癌的定义和影像表现、标注类别和方法、注意事项、标注原则、标注要求、标注人员要求及流程等各个方面达成的共识,有助于提高数据标注的一致性,进而建立鲁棒性好、泛化能力强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提升结直肠癌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人工智能 标注
原文传递
肝脏局灶性病变CT和MRI标注专家共识(2020) 被引量:21
5
作者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医学影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工作委员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 +5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磁共振学组 金征宇 张惠茅 赵心明 严福华 宋彬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45-1152,共8页
人工智能技术为肝脏疾病医学影像研究提供了新契机。为促进肝脏人工智能科学研究的发展,提高肝脏疾病精准诊疗能力,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医学影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工作委员会、腹部学组和磁共振学组联合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标注提出初步... 人工智能技术为肝脏疾病医学影像研究提供了新契机。为促进肝脏人工智能科学研究的发展,提高肝脏疾病精准诊疗能力,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医学影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工作委员会、腹部学组和磁共振学组联合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标注提出初步指导意见,用于肝脏局灶性病变人工智能算法和产品的建立与验证。本共识从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分类、标注类型、标注原则等各个方面阐述专家组所达成的一致意见,旨在提高肝脏数据标注的质量,促进肝脏局灶性病变人工智能规范化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局灶性病变 人工智能 标注
原文传递
食管癌MRI技术及结构式报告规范化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1
6
作者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 赵心明 曲金荣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36-843,共8页
MRI目前还不是食管癌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但其T分期的价值越来越突出。MRI主要用于明确肿瘤的位置、TNM分期(特别是T分期)、肿瘤的长度和厚度等与预后相关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有关食管癌MRI技术和结构式报告缺少统一规范,影响食管癌的... MRI目前还不是食管癌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但其T分期的价值越来越突出。MRI主要用于明确肿瘤的位置、TNM分期(特别是T分期)、肿瘤的长度和厚度等与预后相关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有关食管癌MRI技术和结构式报告缺少统一规范,影响食管癌的MRI精准诊断及推广。结构式报告使用标准语言,以标准组织结构生成报告,对报告内容有清晰地规定,这些信息将能更准确地指导临床进一步诊疗。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专家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依据国内外相关指南和文献,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制定了食管癌MRI技术和结构式报告的规范化应用专家共识,旨在为开展统一规范的食管癌MRI临床应用提供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磁共振成像 结构式报告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直肠癌MR扫描及结构式报告规范专家共识 被引量:19
7
作者 中国医师协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诊疗技术专委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 +5 位作者 孙应实 赵心明 张晓燕 孙瑞佳 管真 孙楠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21-1127,共7页
MRI是直肠癌术前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主要用于明确肿瘤的位置、TNM分期、直肠系膜筋膜状态、肠壁外血管侵犯等与预后相关的重要因素。结构式报告使用标准语汇,以标准组织结构生成报告,对报告内容有清晰的规定,这些信息将提供给包括临床... MRI是直肠癌术前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主要用于明确肿瘤的位置、TNM分期、直肠系膜筋膜状态、肠壁外血管侵犯等与预后相关的重要因素。结构式报告使用标准语汇,以标准组织结构生成报告,对报告内容有清晰的规定,这些信息将提供给包括临床医师、病理医师等多学科医疗团队的成员,能够更准确地指导制定治疗方案。目前,国内有关直肠癌MR扫描和结构式报告缺少统一规范,影响直肠癌的MRI精准诊断。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诊疗技术专委会和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的专家,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依据国内外相关指南和文献,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制定了直肠癌MR扫描和结构化报告的专家共识,旨在为我国开展统一规范的直肠癌MRI临床应用提供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结构式报告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影像组学多模态MRI量化分析用于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疗效及预后评估的方法学专家共识 被引量:11
8
作者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医学影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工作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学影像与人工智能专业委员 +3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临床精准医疗专业委员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磁共振学组 金征宇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8-615,共8页
新辅助治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已成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案,而新辅助治疗效果对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影响。MRI是直肠癌原发灶评估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技术,但在评估接受新辅助治疗后的治疗反应方面还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 新辅助治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已成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案,而新辅助治疗效果对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影响。MRI是直肠癌原发灶评估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技术,但在评估接受新辅助治疗后的治疗反应方面还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应用影像组学分析多模态MRI图像进行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及预后评估已显示出巨大潜力,但是由于在方法学流程上缺乏统一标准与规范,导致研究成果在临床转化和推广应用上受到限制。因此,笔者组织业内专家针对应用影像组学方法分析多模态MRI图像进行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及预后评估研究的规范性进行讨论,在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定量特征提取与筛选、构建模型及模型评价等方面形成了共识,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相关研究成果进入临床实用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新辅助治疗 影像组学 疗效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