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卢立康唑临床研究专项基金项目申请的通知
1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期91-91,共1页
卢立康唑是新近研发的强效抗真菌药物,具有皮肤贮留性好、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复发率低等优点,2005年在国外上市后,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浅部真菌病。该药自2013年在国内上市销售以来,获得了全国各地临床医师的认可。
关键词 专业委员会 中西医结合 项目申请 专项基金 临床 皮肤 学会 中国
下载PDF
201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被引量:1
2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91-91,共1页
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定于2019 年3 月28 日—4 月1 日在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龙希国际大酒店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此次会议将发扬历次年会的优良传统,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 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定于2019 年3 月28 日—4 月1 日在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龙希国际大酒店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此次会议将发扬历次年会的优良传统,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新方法及新的研究进展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内容密切联系临床,切合皮肤科医师的实际需求,会议将邀请知名专家做特邀演讲,阐述皮肤科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创造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紧张热烈、活跃互动的学术交流形式,达到全国皮肤科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共同展现才华、获取知识和信息、增进友谊的目的,欲参加会议者请仔细阅读本通知并在规定的时间按要求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学术年会 皮肤性病 征文通知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专业委员会 皮肤科 学术交流
下载PDF
201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会议纪要
3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2期89-89,共1页
201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于3月28日~4月1日在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召开,现已完成全部议程,顺利闭幕了。一、会议概况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约2000人,欢聚一堂,围绕“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这一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201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于3月28日~4月1日在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召开,现已完成全部议程,顺利闭幕了。一、会议概况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约2000人,欢聚一堂,围绕“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这一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和广泛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皮肤性病 会议概况 学术年会 专家学者 企业代表 江阴市 江苏省
下载PDF
201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4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88-488,共1页
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定于2019年3月28日—4月1日在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龙希国际大酒店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此次会议将发扬历次年会的优良传统,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 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定于2019年3月28日—4月1日在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龙希国际大酒店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此次会议将发扬历次年会的优良传统,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新方法及新的研究进展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内容密切联系临床,切合皮肤科医师的实际需求,会议将邀请知名专家做特邀演讲,阐述皮肤科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创造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紧张热烈、活跃互动的学术交流形式,达到全国皮肤科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共同展现才华、获取知识和信息、增进友谊的目的,欲参加会议者请仔细阅读本通知并在规定的时间按要求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学术年会 皮肤性病 征文通知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专业委员会 皮肤科 学术交流
下载PDF
中国甲真菌病诊疗指南(2015年版) 被引量:75
5
作者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期118-125,共8页
由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共同组织专家组成“甲真菌病指南专家工作组”,对2008版指南进行了认真补充和修订,制定了2015年版中国甲真菌病诊疗指南。参加制定本... 由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共同组织专家组成“甲真菌病指南专家工作组”,对2008版指南进行了认真补充和修订,制定了2015年版中国甲真菌病诊疗指南。参加制定本指南的顾问:吴绍熙、廖万清、金学洙;成员(按姓氏笔划排列):王爱平、李福秋、李若瑜、刘维达、吕雪莲、章强强、温海、潘炜华;秘书:余进;特邀审阅:郑岳臣、李春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真菌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阿达木单抗在非银屑病炎症性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6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顾军 +3 位作者 施辛 陈玲玲 史玉玲 马慧群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7,共9页
阿达木单抗作为一种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拮抗剂,在已经获批的适应证内显示出卓越的疗效和安全性。适应证以外,阿达木单抗在多种非银屑病炎症性皮肤病,如化脓性汗腺炎、坏疽性脓皮病、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 阿达木单抗作为一种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拮抗剂,在已经获批的适应证内显示出卓越的疗效和安全性。适应证以外,阿达木单抗在多种非银屑病炎症性皮肤病,如化脓性汗腺炎、坏疽性脓皮病、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JS/TEN)、麻风反应、白塞病、Sweet综合征、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SAPHO综合征、结节病、环状肉芽肿、慢性荨麻疹等疾病中均显示出治疗潜力。鉴于阿达木单抗在化脓性汗腺炎、坏疽性脓皮病、SJS/TEN中的治疗经验相对成熟,本专家共识旨在综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专家意见,提供关于阿达木单抗治疗以上3种疾病的使用指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达木单抗 治疗 非银屑病炎症性皮肤病 化脓性汗腺炎 坏疽性脓皮病 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常见非黑素细胞性皮肤肿瘤的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特征专家共识(2025版)
7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4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陈柳青 邹先彪 魏思睿 陈红英 《中华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3,共14页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在非黑素细胞皮肤肿瘤的诊断、分型和治疗等各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RCM应用于非黑素细胞性皮肤肿瘤的诊疗指南与共识。本共识为部分皮肤影像专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研究成果撰写而成,描述了...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在非黑素细胞皮肤肿瘤的诊断、分型和治疗等各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RCM应用于非黑素细胞性皮肤肿瘤的诊疗指南与共识。本共识为部分皮肤影像专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研究成果撰写而成,描述了常见的非黑素细胞性皮肤肿瘤的RCM表现及其与组织病理表现之间的关系,阐述常用RCM术语,旨在提升临床医师诊疗水平,促进RCM在非黑素细胞性皮肤肿瘤领域应用的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诊断 显微镜检查 共焦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口服异维A酸治疗痤疮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8
8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鞠强 +1 位作者 项蕾红 郑志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8-307,共10页
口服异维A酸是目前临床治疗痤疮最有效的药物,但其安全问题一直备受争议。为指导临床医师正确认识和规范应用异维A酸,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痤疮领域相关专家,围绕口服异维A酸的适应证、用法用量、安全性、用药... 口服异维A酸是目前临床治疗痤疮最有效的药物,但其安全问题一直备受争议。为指导临床医师正确认识和规范应用异维A酸,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痤疮领域相关专家,围绕口服异维A酸的适应证、用法用量、安全性、用药监测与管理等五个方面的核心临床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指导性意见,最终采用Delphi法达成相关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异维A酸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在常见黑素细胞性皮肤肿瘤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 被引量:1
9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4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陈柳青 邹先彪 姜倩 魏思睿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75-784,共10页
黑素细胞性皮肤肿瘤发病率高,早期诊疗对于预后影响重大。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在黑素细胞性皮肤肿瘤的诊疗中已有应用,但一直缺少适用于皮肤肿瘤领域的统一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 黑素细胞性皮肤肿瘤发病率高,早期诊疗对于预后影响重大。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在黑素细胞性皮肤肿瘤的诊疗中已有应用,但一直缺少适用于皮肤肿瘤领域的统一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相关领域的多位专家,结合临床经验、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研究结果共同制订本共识。本共识阐述了正常皮肤的RCM特征、常用术语、成像规范及常见黑素细胞性皮肤肿瘤RCM表现及应用场景,供皮肤科医师在诊疗工作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痣和黑素瘤 诊断 专家共识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
原文传递
中国银屑病生物制剂及小分子药物治疗指南(2024版) 被引量:1
10
作者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2 位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王刚 张学军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76-997,共22页
银屑病的治疗已经进入靶向治疗时代,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的应用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在中重度、难治性及特殊类型银屑病治疗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批准上市并已用于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白... 银屑病的治疗已经进入靶向治疗时代,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的应用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在中重度、难治性及特殊类型银屑病治疗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批准上市并已用于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白细胞介素12/23抑制剂、白细胞介素23抑制剂、白细胞介素17A抑制剂及白细胞介素36抑制剂五大类9种制剂;小分子药物包括抑制炎症细胞因子通路中磷酸二酯酶4、Janus激酶(包括酪氨酸激酶2)等不同环节共两类4种药物。如何合理、有效、安全地使用生物制剂及小分子药物已经成为临床工作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为此,我国银屑病诊疗及相关领域专家依据国内外研究数据和临床经验,结合中国银屑病患者的特点,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制订本指南,从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的应用原则与方法、疗效与安全性、患者的筛查与监测、常见问题与对策以及特殊人群应用的注意事项等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具体的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生物制品 治疗学 生物制剂 小分子药物 指南
原文传递
阿帕他胺皮肤不良事件处理专家指导意见 被引量:5
11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顾军 +1 位作者 施辛 陈玲玲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共5页
阿帕他胺是新型口服非甾体抗雄激素药物,可降低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和转移性去势敏感前列腺癌的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但临床有一定比例的皮肤不良事件报道。为提高阿帕他胺治疗的安全性和用药依从性,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 阿帕他胺是新型口服非甾体抗雄激素药物,可降低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和转移性去势敏感前列腺癌的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但临床有一定比例的皮肤不良事件报道。为提高阿帕他胺治疗的安全性和用药依从性,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对已经报道及可能出现的皮肤不良事件,按照发病机制进行阐述并给出处理意见,供临床实践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帕他胺 治疗 前列腺癌 不良事件 皮肤表现 指导意见
原文传递
中国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指南(2021) 被引量:73
12
作者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2 位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王刚 张学军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33-1047,共15页
生物制剂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治疗中重度、难治性及特殊类型银屑病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我国获批上市并已用于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白细胞介素12/23抑制剂和白细胞介素17A抑制剂三大类7种... 生物制剂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治疗中重度、难治性及特殊类型银屑病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我国获批上市并已用于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白细胞介素12/23抑制剂和白细胞介素17A抑制剂三大类7种制剂,如何合理有效安全地使用生物制剂已经成为临床工作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为此,我国银屑病诊疗及相关领域专家依据国内外研究数据和临床经验,结合中国银屑病患者的特点,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制订本指南,从生物制剂的应用原则与方法、疗效与安全性、患者的筛查与监测、常见问题与对策以及特殊人群应用的注意事项等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具体的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生物制剂 治疗 指南
原文传递
中国化学剥脱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 被引量:6
13
作者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3 位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蒋献 林彤 王宝玺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49-955,共7页
化学剥脱术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皮肤病和皮肤光老化的治疗,如何合理、有效、安全地应用化学剥脱术是目前临床工作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为了规范化学剥脱术的临床应用,中国化学剥脱术临床应用共识专家组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广泛讨论基... 化学剥脱术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皮肤病和皮肤光老化的治疗,如何合理、有效、安全地应用化学剥脱术是目前临床工作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为了规范化学剥脱术的临床应用,中国化学剥脱术临床应用共识专家组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广泛讨论基础上制定本共识,从化学剥脱术的定义和分类、作用机制、适应证和禁忌证、操作要点、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剥脱术 水杨酸 甘醇酸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皮肤疾病超声检查指南(2022版) 被引量:15
14
作者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浅表器官及血管学组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3 位作者 上海超声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超声装备技术分会远程及移动超声专业委员会 徐辉雄 郭乐杭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53-578,共26页
随着皮肤疾病精准诊疗需求的不断增加,以高频超声为代表的无创诊断技术在皮肤病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近年来频率为20~75 MHz高频超声技术的发展,使得超声的分辨力大大提高,可清晰地显示皮肤各个层次和皮肤附属器等细微结构。其中,频率... 随着皮肤疾病精准诊疗需求的不断增加,以高频超声为代表的无创诊断技术在皮肤病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近年来频率为20~75 MHz高频超声技术的发展,使得超声的分辨力大大提高,可清晰地显示皮肤各个层次和皮肤附属器等细微结构。其中,频率为20~30 MHz称为甚高频(very high-frequency),频率为30~75 MHz称为超高频(ultra-high-frequency)[1]。与其他皮肤成像技术如皮肤镜、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相比,皮肤超声具有多尺度成像的特点,通过不同频率的切换,既可以显示皮肤表皮及真皮层的信息,还可以显示皮下组织等深部结构的信息,尤其是皮肤病变的纵向深度信息,如病灶浸润的深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面对皮肤病学对无创诊断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实时、便捷、高分辨力、多尺度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被认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2,3,4],越来越受到广大皮肤科医师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学 皮肤附属器 皮肤疾病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真皮层 磁共振成像 共聚焦显微镜 皮肤科医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