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BER原位杂交检测技术专家共识
1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委员会病理技术专家组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标准化部 +6 位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病理技术学组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病理技术学组 周立新 张炜明 薛晓伟 徐黎明 丁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1,共5页
EBER原位杂交检测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RNA分子在组织细胞中表达定位的方法,规范检测是其结果准确性的根本保证。针对EBER原位杂交检测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委员会病理技术专家组、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 EBER原位杂交检测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RNA分子在组织细胞中表达定位的方法,规范检测是其结果准确性的根本保证。针对EBER原位杂交检测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关键问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委员会病理技术专家组、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标准化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病理技术学组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病理技术学组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深入探讨,最终形成此共识。该共识涵盖了EBER原位杂交检测技术的原理、样本处理规范、标准操作流程以及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内容,旨在为临床实验室开展EBER原位杂交检测提供指导,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EBER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检测技术专家共识 被引量:1
2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委员会病理技术专家组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标准化部 +7 位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病理技术学组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病理技术学组 杨军 徐志杰 朱卫东 张静 师艺 丁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8-235,共8页
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是DNA复制过程中形成大量移码突变、引起的核苷酸重复单元数量改变的现象,多种肿瘤中均可见MSI,常见于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和胃癌。MSI检测对多种实体瘤患者有重要意义,包括林奇综合征... 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是DNA复制过程中形成大量移码突变、引起的核苷酸重复单元数量改变的现象,多种肿瘤中均可见MSI,常见于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和胃癌。MSI检测对多种实体瘤患者有重要意义,包括林奇综合征筛查、指导5-FU类化疗药物的选择、预后分层和筛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益人群等。目前,MSI检测主要包括PCR+毛细管电泳法、PCR+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和N GS法,其中以PCR+毛细管电泳法为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微卫星不稳定性 错配修复 毛细管电泳法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 NGS 专家共识
下载PDF
消化内镜黏膜活检标本病理切片制备规范化处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
3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委员会病理技术专家组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标准化部 +7 位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病理技术学组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病理技术学组 黄培 姚洪田 薛晓伟 高冬玲 丁伟 傅春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7-571,共5页
消化内镜黏膜活检是诊断消化道病变的重要手段,因活检标本体积小、组织碎,还常因多种因素(如灼烧、挤压等)导致组织变形,这些因素均增大了组织包埋和病理诊断的难度,导致病理报告不能完全反映消化道黏膜病变性质[1-3]。内镜室活检标本... 消化内镜黏膜活检是诊断消化道病变的重要手段,因活检标本体积小、组织碎,还常因多种因素(如灼烧、挤压等)导致组织变形,这些因素均增大了组织包埋和病理诊断的难度,导致病理报告不能完全反映消化道黏膜病变性质[1-3]。内镜室活检标本取材和病理制片不规范可能导致以下问题的出现[4-6]:内镜活检标本较大,病理报告仅描述为取材表浅;内镜下见较倾向肿瘤性病变或黏膜明显呈萎缩性改变,病理报告仅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黏膜活检 病理技术 专家共识
下载PDF
病理实验室试剂管理共识 被引量:1
4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委员会病理技术专家组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标准化部 +6 位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病理技术学组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病理技术学组 吴鸿雁 党裔武 王明伟 杨军 丁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6-470,共5页
病理科试剂招采范围广泛,涵盖常规化学试剂、免疫组化试剂、分子检测试剂及危险化学品试剂等。试剂分类详尽,包括固体与液体、通用与专用、有机与无机、危险与非危险等多种维度。作为疾病诊断的关键科室,病理科对试剂质量与安全高度重... 病理科试剂招采范围广泛,涵盖常规化学试剂、免疫组化试剂、分子检测试剂及危险化学品试剂等。试剂分类详尽,包括固体与液体、通用与专用、有机与无机、危险与非危险等多种维度。作为疾病诊断的关键科室,病理科对试剂质量与安全高度重视。易爆(苦味酸和高锰酸钾)、易制爆(硝酸银和高锰酸钾)、易燃(乙醇和丙酮)、腐蚀性(盐酸和氢氧化钠)、有毒有害(氧化汞和甲醛)及强氧化性(高锰酸钾和重铬酸钾)试剂等均需严格按照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规范使用。自配试剂的配制方法需明确记载于作业指导书中,试剂分装须有记录,且需定期评估有效期内试剂的稳定性,以确保试剂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为疾病诊断提供坚实支撑。然而,病理科试剂的使用与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同名试剂来源于不同的供应商或生产商,其质量参差不齐、用途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试剂 实验室 出入库 性能验证
下载PDF
保乳标本乳腺切缘及前哨淋巴结的冷冻制片专家共识 被引量:1
5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委员会病理技术专家组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标准化部 +5 位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病理技术学组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病理技术学组 杨如菊 胡锦林 王芸姣 丁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7-260,共4页
保乳手术的术中冷冻切片分析(frozen section analysis,FSA)对临床意义重大,对病理医师和病理技术员的要求较高。由于保乳手术乳腺切缘数量多,且脂肪组织不易冷冻,而前哨淋巴结周围的脂肪组织难以剔除干净以及存在内部脂肪化等问题,给... 保乳手术的术中冷冻切片分析(frozen section analysis,FSA)对临床意义重大,对病理医师和病理技术员的要求较高。由于保乳手术乳腺切缘数量多,且脂肪组织不易冷冻,而前哨淋巴结周围的脂肪组织难以剔除干净以及存在内部脂肪化等问题,给冷冻制片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该共识是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关于保乳标本乳腺切缘及前哨淋巴结冷冻制片的技术要点和切片方法,旨在为病理技术员提供更全面且有价值的技术指导及规范化操作,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冷冻切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乳标本 乳腺切缘 前哨淋巴结 冷冻制片 专家共识
下载PDF
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被引量:3
6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委员会病理技术专家组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标准化部 +8 位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病理技术学组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病理技术学组 杨鑫鑫 郭蕾 师艺 张静 徐志杰 孟宏学 丁伟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8-565,共8页
淋巴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诊断难度较大。目前淋巴瘤的诊断主要基于细胞形态学(cell morphology)、细胞免疫学(cellular 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和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4大类检查。其中,分子检测是诊断... 淋巴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诊断难度较大。目前淋巴瘤的诊断主要基于细胞形态学(cell morphology)、细胞免疫学(cellular 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和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4大类检查。其中,分子检测是诊断淋巴瘤尤其是疑难病例的重要手段。基于肿瘤组织的所有细胞均来源于同一个癌变细胞这一理论基础,我们可以利用细胞克隆性分析来辅助进行淋巴细胞恶性肿瘤的诊断。由于99%B细胞淋巴瘤和94%T细胞淋巴瘤分别伴有免疫球蛋白基因和T细胞受体基因的克隆性重排,因此免疫球蛋白基因或T细胞受体基因克隆性重排的分子检测可作为克隆性分析的方法之一。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及解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编写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主要基于临床常用的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淋巴瘤基因重排相关工作原理、方法及手段进行了相关阐述,以进一步指导与规范我国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工作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基因 疑难病例 中国专家共识 克隆性分析 T细胞淋巴瘤 基因重排 细胞免疫学 细胞遗传学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黏膜切除术标本常规制片专家共识 被引量:2
7
作者 中华医学病理学分会消化病理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委员会病理技术专家组 +11 位作者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标准化部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超微与分子病理学专业委员会消化道疾病学组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病理技术学组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病理技术学组 王海军 石中月 王渝 薛晓伟 崔锦珠 丁伟 金木兰 周炜洵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89-994,共6页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作为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的微创手术,其技术日趋发展成熟,多项国际指南和共识均推荐ESD/EMR作为消化道早期癌及其前驱病...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作为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的微创手术,其技术日趋发展成熟,多项国际指南和共识均推荐ESD/EMR作为消化道早期癌及其前驱病变的首选治疗方式,ESD/EMR标本的诊断结果影响后续治疗方式的选择,因此ESD/EMR的病理学评估相对于传统外科手术标本应更为严格及精准。在取材制片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因素影响ESD/EMR标本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本共识规范了ESD/EMR标本处理以及常规制片的方法,旨在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进一步诊疗提供可靠、合理的病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黏膜切除术 常规制片 国际指南 后续治疗 传统外科手术 病理诊断 标本处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