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群骨质疏松症风险管理公众指南(2024)
1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学组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骨质疏松学组 +8 位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 广东省保健协会脊柱与关节健康分会 中国人群健康风险管理协作组骨质疏松症专业组 罗卓荆 苏佳灿 夏维波 杨克虎 魏富鑫 袁金秋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3-548,共16页
指南制定背景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质流失、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和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1]。OP与骨重塑失衡有关,骨吸收相对大于骨形成。根据病因,OP可分为原发性OP和继发性OP两大类。原发性OP主要包括绝... 指南制定背景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质流失、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和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1]。OP与骨重塑失衡有关,骨吸收相对大于骨形成。根据病因,OP可分为原发性OP和继发性OP两大类。原发性OP主要包括绝经后OP(Ⅰ型)、老年OP(Ⅱ型)和特发性OP(包括青少年型)[2]。其中Ⅰ、Ⅱ型OP为最常见的类型;特发性OP主要见于青少年群体中原因不明的OP;而继发性OP则主要是由外部因素对骨代谢平衡破坏造成(如服用激素、酒精及射线暴露等)[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性疾病 骨质疏松症 骨重塑 骨吸收 风险管理 骨量低下 骨质流失 指南制定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骨折中西医协同诊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8
2
作者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骨质疏松学组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骨科专家委员会 +5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学组 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 王栋梁 方凡夫 刘昌胜 苏佳灿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42-250,共9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并发症,发病隐匿、致死致残率高,发病率逐年上升,带来巨大社会经济负担。西医诊疗在诊断和手术方面存在优势,传统中医强调整体调理、恢复机体平衡,中西医协同诊疗是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的有效策略。为...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并发症,发病隐匿、致死致残率高,发病率逐年上升,带来巨大社会经济负担。西医诊疗在诊断和手术方面存在优势,传统中医强调整体调理、恢复机体平衡,中西医协同诊疗是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的有效策略。为推广中西医协同诊疗理念,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中西医协同诊疗技术发展,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骨科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骨质疏松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学组、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牵头成立共识专家组,讨论并制订《骨质疏松性骨折中西医协同诊疗专家共识》,从预防、诊断和治疗三方面阐述中西医协同理念并提供推荐意见,期望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 中西医协同 专家共识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修复策略专家共识(2024版) 被引量:6
3
作者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骨科专家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骨质疏松学组 +10 位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学组 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 苏佳灿 刘昌胜 张英泽 王光超 杨立利 杨长伟 王传锋 陈晓 胡衍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42-448,共7页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类型,轻微外力或无明显外伤即可发生,表现为疼痛、畸形、功能受限,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椎体压缩骨折复位后产生骨缺损,常需植骨填充修复。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经皮椎体强化术与开放性手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类型,轻微外力或无明显外伤即可发生,表现为疼痛、畸形、功能受限,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椎体压缩骨折复位后产生骨缺损,常需植骨填充修复。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经皮椎体强化术与开放性手术。骨水泥强化、合理骨植入及抗拔出内固定是骨修复治疗重要组成。不同类型骨水泥材料和新型椎体强化技术为伤椎骨修复提供更多选择。本共识纳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流行病学特征,参照文献检索结果及专家调研意见,对常用椎体骨修复材料、椎体骨修复策略以及椎体骨修复术后注意事项等临床中常见争议问题进行阐述,期望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病人预后,并推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修复临床规范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骨修复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中国人群骨质疏松症风险管理公众指南(2024)
4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学组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骨质疏松学组 +8 位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 广东省保健协会脊柱与关节健康分会 中国人群健康风险管理协作组骨质疏松症专业组 罗卓荆 苏佳灿 夏维波 杨克虎 魏富鑫 袁金秋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21-934,共14页
一、指南制定背景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质流失、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和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1]。OP与骨重塑失衡有关,骨吸收相对大于骨形成。根据病因,OP可分为原发性OP和继发性OP两大类。原发性OP主要包... 一、指南制定背景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质流失、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和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1]。OP与骨重塑失衡有关,骨吸收相对大于骨形成。根据病因,OP可分为原发性OP和继发性OP两大类。原发性OP主要包括绝经后OP(Ⅰ型)、老年OP(Ⅱ型)和特发性OP(包括青少年型)[2]。其中Ⅰ、Ⅱ型OP为最常见的类型;特发性OP主要见于青少年群体中原因不明的OP;而继发性OP则主要是由外部因素对骨代谢平衡破坏造成(如服用激素、酒精及射线暴露等)[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性疾病 骨质疏松症 骨重塑 骨吸收 风险管理 骨量低下 骨质流失 指南制定
原文传递
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中西医协同诊疗专家共识(2024版)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晓 张浩 +38 位作者 王曼 王光超 崔进 张文财 周凤金 杨强 刘国辉 施忠民 杨立利 王志伟 孙贵新 程飚 蔡明 林浩东 沈洪兴 沈浩 张云飞 魏富鑫 牛丰 方超 陈辉文 宋绍军 王勇 林俊 马玉海 陈伟 陈楠 侯志勇 王欣 汪爱媛 耿振 李开南 王栋梁 方凡夫 苏佳灿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骨科专家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骨质疏松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学组 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205,共13页
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OPHF)是老年人常见骨质疏松骨折之一,发生率仅次于椎体压缩性骨折、髋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OPHF患者骨质量差、骨折粉碎、愈合缓慢,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临床诊疗困难。在OPHF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方面,中西医累... 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OPHF)是老年人常见骨质疏松骨折之一,发生率仅次于椎体压缩性骨折、髋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OPHF患者骨质量差、骨折粉碎、愈合缓慢,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临床诊疗困难。在OPHF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方面,中西医累积了丰富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取得良好效果,但如何结合两种体系优势协同诊疗尚缺乏相关共识的指导。为促进OPHF中西医协同诊疗,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骨科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骨质疏松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和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制订《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中西医协同诊疗专家共识(2024版)》,就OPHF的中西医协同诊断、治疗与康复方面提出13条推荐意见,旨在促进OPHF中西医协同诊疗规范化、系统化、个性化,改善患者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肱骨骨折 医学 中国传统 老年
原文传递
骨类器官的构建、评价与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健 白龙 +31 位作者 陈晓 刘媛媛 刘国辉 施忠民 林开利 何创龙 王靖 耿振 施威扬 张文财 周凤金 杨强 杨立利 王志伟 林浩东 张云飞 魏富鑫 陈伟 崔文国 罗飞 费军 谢辉 罗剑 吴成铁 刘宣勇 郑玉峰 刘昌胜 苏佳灿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骨科专家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骨质疏松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学组 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74-986,共13页
骨类器官能模仿骨组织复杂结构和功能,是类器官研究前沿技术,在骨疾病建模、骨损伤修复和药物筛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尽管当前骨类器官构建在矿化、骨髓、骨小梁、骨痂及编织骨等骨组织功能结构的研究中取得一定进展,但目前骨类... 骨类器官能模仿骨组织复杂结构和功能,是类器官研究前沿技术,在骨疾病建模、骨损伤修复和药物筛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尽管当前骨类器官构建在矿化、骨髓、骨小梁、骨痂及编织骨等骨组织功能结构的研究中取得一定进展,但目前骨类器官研究存在诸多问题,如构建策略缺乏规范、评价缺少统一标准等,限制了其进一步推广应用。为规范骨类器官研究,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病学分会骨科专家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骨质疏松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和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基于循证证据,制订《骨类器官的构建、评价与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共提出17条推荐意见,旨在规范骨类器官研究和临床应用,提升其在科研和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疾病 类器官 干细胞 伦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