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中国临床应用指南(2025版)
1
作者 中华医学科肿瘤学分会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 +16 位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委会 中国健康研究会子宫颈癌防控研究专委会 中国癌症基金会全国子宫颈癌防治协作组 中国抗癌协会子宫颈癌专委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健康医学分会 孔北华 马丁 魏丽惠 李明珠 赵方辉 尹如铁 王新宇 丛青 李双 殷爱军 宋坤 隋龙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0-360,共11页
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接种是预防HPV感染的有效方法,可降低HPV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目前国内外临床试验及真实世界研究均表明,预防性HPV疫苗接种是安全的,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保护效力和保护效果。优先推... 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接种是预防HPV感染的有效方法,可降低HPV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目前国内外临床试验及真实世界研究均表明,预防性HPV疫苗接种是安全的,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保护效力和保护效果。优先推荐9~26岁女性接种HPV疫苗,重点是9~14岁女孩;同时,推荐27~45岁女性和9~26岁男性接种,倡导男女共防。对于HPV感染或细胞学异常人群、HPV相关病变治疗史人群、遗传易感人群、子宫颈癌发病高风险生活方式人群,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均推荐预防性HPV疫苗接种。接种HPV疫苗后仍应定期进行子宫颈癌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疫苗 临床应用 高风险 特殊人群
下载PDF
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二)
2
作者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 中华医学科肿瘤学分会 +21 位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宫颈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健康医学分会 中国癌症基金会全国宫颈癌防治协作组 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中国健康研究会宫颈癌防控研究专业委员会 隋龙 孔北华 李明珠 李静然 李晓 王新宇 孔令华 陈飞 丛青 吴鹏 黄晓园 赵方辉 王临虹 张瑜 孙蓬明 马丁 魏丽惠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结合我国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子宫颈癌发病情况以及全球子宫颈癌筛查策略,为实现消除子宫颈癌的目标,我国七个学(协)会专家共同制定了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二)。本指南重点在于规范子宫颈癌筛查结果异常的分流方法,其目的是通过精细化管理,避... 结合我国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子宫颈癌发病情况以及全球子宫颈癌筛查策略,为实现消除子宫颈癌的目标,我国七个学(协)会专家共同制定了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二)。本指南重点在于规范子宫颈癌筛查结果异常的分流方法,其目的是通过精细化管理,避免过度诊断与漏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检测初筛阳性人群以子宫颈细胞学检查为主要分流方法;子宫颈细胞学初筛阳性人群以其结果的不同风险进行管理。此外,p16/Ki-67双重染色用于HR-HPV初筛不分型检测阳性或非HPV16/18的其他12种HR-HPV检测(简称12 HR-HPV)阳性的分流,也可用于联合筛查中HR-HPV不分型检测阳性或12 HR-HPV阳性,同时细胞学检查为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细胞(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malignancy, NILM);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ASC-US)和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LSIL)的分流;甲基化检测可用于12 HR-HPV阳性人群的分流。根据目前我国研究结果,HPV基因整合检测也可用于HR-HPV初筛阳性的分流。以上新的检测方法均需选择经国内外权威机构认可、临床试验验证有相关适应证的试剂。HPV拓展分型或HPV载量等其他方法还需积累更多的临床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筛查 分流 方法 指南
下载PDF
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中国临床应用指南(2025版)
3
作者 中华医学科肿瘤学分会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 +16 位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委会 中国健康研究会子宫颈癌防控研究专委会 中国癌症基金会全国子宫颈癌防治协作组 中国抗癌协会子宫颈癌专委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健康医学分会 李明珠 赵方辉 尹如铁 王新宇 丛青复 李双 殷爱军 宋坤 隋龙 孔北华 马丁 魏丽惠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5年第3期166-177,共12页
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接种是预防HPV感染的有效方法,可降低HPV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目前国内外临床试验及真实世界研究均表明,预防性HPV疫苗是安全的,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保护效力和保护效果。优先推荐9... 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接种是预防HPV感染的有效方法,可降低HPV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目前国内外临床试验及真实世界研究均表明,预防性HPV疫苗是安全的,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保护效力和保护效果。优先推荐9~26岁女性接种HPV疫苗,重点是9~14岁女孩;同时推荐27~45岁女性和9~26岁男性接种,倡导男女共防。对于HPV感染或细胞学异常人群、HPV相关病变治疗史人群、遗传易感人群、子宫颈癌发病高风险生活方式人群,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均推荐预防性HPV疫苗接种。接种HPV疫苗后仍应定期进行子宫颈癌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疫苗 临床应用 高风险 特殊人群
下载PDF
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一) 被引量:12
4
作者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子宫颈病理学分会 中华医学科肿瘤学分会 +14 位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科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健康医学分会 中国癌症基金会全国子宫颈癌防治协作组 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中国健康研究会子宫颈癌防控研究专业委员会 李明珠 魏丽惠 隋龙 马丁 孔北华 吴小华 吴鹏 乔友林 赵方辉 王临虹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41-48,共8页
结合我国子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子宫颈癌发病情况,以及全球筛查策略,为实现消除子宫颈癌的目标,我国七个学(协)会专家共同制定了子宫颈癌筛查指南。本指南推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核酸检测作为子宫颈癌的初筛方... 结合我国子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子宫颈癌发病情况,以及全球筛查策略,为实现消除子宫颈癌的目标,我国七个学(协)会专家共同制定了子宫颈癌筛查指南。本指南推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核酸检测作为子宫颈癌的初筛方法,并采用经国内外权威机构认可、经临床验证可用于初筛的HPV核酸检测方法和试剂。子宫颈细胞学筛查用于不具备HPV核酸检测条件的地区,当条件成熟后,采用基于HPV核酸检测的筛查方法。联合筛查用于医疗卫生资源充足地区、机会性筛查人群以及部分特殊人群女性的子宫颈癌筛查。25岁女性为筛查起始年龄,25~64岁女性,采用每5年1次的HPV核酸单独检测/联合筛查;或每3年1次细胞学检查。65岁以上女性,如既往有充分的阴性筛查记录,可终止筛查。对不同特殊人群提出相应的筛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初次筛查 方法 方案 指南
下载PDF
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一) 被引量:46
5
作者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子宫颈病理学分会 中华医学科肿瘤学分会 +7 位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科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健康医学分会 中国癌症基金会全国子宫颈癌防治协作组 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委会 中国健康研究会子宫颈癌防控研究专业委员会 孔北华 马丁 魏丽惠 《现代妇产科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81-487,共7页
结合我国子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子宫颈癌发病情况,以及全球筛查策略,为实现消除子宫颈癌的目标,我国七个学(协)会专家共同制定了子宫颈癌筛查指南。本指南推荐高危型HPV核酸检测作为子宫颈癌的初筛方法,并采用经国内外权威机构认可、经临... 结合我国子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子宫颈癌发病情况,以及全球筛查策略,为实现消除子宫颈癌的目标,我国七个学(协)会专家共同制定了子宫颈癌筛查指南。本指南推荐高危型HPV核酸检测作为子宫颈癌的初筛方法,并采用经国内外权威机构认可、经临床验证可用于初筛的HPV核酸检测方法和试剂。子宫颈细胞学筛查用于不具备HPV核酸检测条件的地区,当条件成熟后,采用基于HPV核酸检测的筛查方法。联合筛查用于医疗卫生资源充足地区、机会性筛查人群以及部分特殊人群女性的子宫颈癌筛查。25岁女性为筛查起始年龄,25~64岁女性,采用每5年一次的HPV核酸单独检测/联合筛查;或每3年一次细胞学检查。65岁以上女性,如既往有充分的阴性筛查记录,可终止筛查。对不同特殊人群提出相应的筛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初次筛查 方法 方案 指南
下载PDF
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二) 被引量:1
6
作者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 中华医学科肿瘤学分会 +21 位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宫颈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健康医学分会 中国癌症基金会全国宫颈癌防治协作组 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中国健康研究会宫颈癌防控研究专业委员会 隋龙 孔北华 马丁 魏丽惠 李明珠 李静然 李晓 王新宇 孔令华 陈飞 丛青 吴鹏 黄晓园 赵方辉 王临虹 张瑜 孙蓬明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6,共9页
结合我国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子宫颈癌发病情况以及全球子宫颈癌筛查策略,为实现消除子宫颈癌的目标,我国七个学(协)会专家共同制定了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二)。本指南重点在于规范子宫颈癌筛查结果异常的分流方法,其目的是通过精细化管理,避... 结合我国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子宫颈癌发病情况以及全球子宫颈癌筛查策略,为实现消除子宫颈癌的目标,我国七个学(协)会专家共同制定了子宫颈癌筛查指南(二)。本指南重点在于规范子宫颈癌筛查结果异常的分流方法,其目的是通过精细化管理,避免过度诊断与漏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检测初筛阳性人群以子宫颈细胞学检查为主要分流方法;子宫颈细胞学初筛阳性人群以其结果的不同风险进行管理。此外,p16/Ki-67双重染色用于HR-HPV初筛不分型检测阳性或非HPV 16/18的其他12种HR-HPV检测(简称12 HR-HPV)阳性的分流,也可用于联合筛查中HR-HPV不分型检测阳性或12 HR-HPV阳性,同时细胞学检查为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细胞(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malignancy,NILM);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和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的分流;甲基化检测可用于12 HR-HPV阳性人群的分流。根据目前我国研究结果,HPV基因整合检测也可用于HR-HPV初筛阳性的分流。以上新的检测方法均需选择经国内外权威机构认可、临床试验验证有相关适应证的试剂。HPV拓展分型或HPV载量等其他方法还需积累更多的临床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筛查 分流 方法 指南
原文传递
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中国临床应用指南(2025版)
7
作者 中华医学科肿瘤学分会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 +16 位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预防与控制专委会 中国健康研究会子宫颈癌防控研究专委会 中国癌症基金会全国子宫颈癌防治协作组 中国抗癌协会子宫颈癌专委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健康医学分会 李明珠 赵方辉 尹如铁 王新宇 丛青 李双 殷爱军 宋坤 隋龙 孔北华 马丁 魏丽惠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7,共12页
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接种是预防HPV感染的有效方法,可降低HPV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目前国内外临床试验及真实世界研究均表明,预防性HPV疫苗是安全的,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保护效力和保护效果。优先推荐9... 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接种是预防HPV感染的有效方法,可降低HPV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目前国内外临床试验及真实世界研究均表明,预防性HPV疫苗是安全的,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保护效力和保护效果。优先推荐9~26岁女性接种HPV疫苗,重点是9~14岁女孩;同时推荐27~45岁女性和9~26岁男性接种,倡导男女共防。对于HPV感染或细胞学异常人群、HPV相关病变治疗史人群、遗传易感人群、子宫颈癌发病高风险生活方式人群,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均推荐预防性HPV疫苗接种。接种HPV疫苗后仍应定期进行子宫颈癌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疫苗 临床应用 高风险 特殊人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