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8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萝卜硫素通过调节ALOX5/NF-κB信号通路调控巨噬细胞糖酵解抑制糖尿病肾病进展
1
作者 乌日娜 丁海东 +2 位作者 常宏 孙娜娜 张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0-397,共8页
目的探讨萝卜硫素(SFN)调节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基因(arachidonic acid 5-lipoxygenase,ALOX5)/核因子kappa B(NF-κB)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糖酵解对糖尿病肾病(DN)进展的影响。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SFN治疗DN的靶基因。使用30 mmol/L高... 目的探讨萝卜硫素(SFN)调节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基因(arachidonic acid 5-lipoxygenase,ALOX5)/核因子kappa B(NF-κB)信号通路调节巨噬细胞糖酵解对糖尿病肾病(DN)进展的影响。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SFN治疗DN的靶基因。使用30 mmol/L高葡萄糖(HG)处理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诱导体外DN模型。将HK-2细胞分为如下组:正常糖(NG)组、HG组、HG+SFN(3 mmol/L)组、HG+ALOX5组、HG+SFN(3 mmol/L)+ALOX5组、HG处理的巨噬细胞+HK-2细胞组、HG+SFN(3 mmol/L)处理的巨噬细胞+HK-2细胞组、HG+ALOX5转染处理的巨噬细胞+HK-2细胞组、HG+SFN(3 mmol/L)+ALOX5转染处理的巨噬细胞+HK-2细胞组。CCK-8检测细胞活力,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葡萄糖和乳酸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中葡萄糖和乳酸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ALOX5、NF-κB以及糖酵解相关蛋白己糖激酶-2(HK2)、丙酮酸激酶M2(PKM2)、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使用链脲佐菌素(STZ)构建DN小鼠模型,DN小鼠给与SFN(0.5 mg/kg)治疗;检测小鼠各项生化指标,HE染色检测肾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肾脏巨噬细胞中糖酵解相关蛋白己糖激酶-2(HK2)、丙酮酸激酶M2(PKM2)、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ALOX5是SFN治疗DN的靶基因。与HG组相比,SFN处理增强HK-2细胞活力并抑制细胞凋亡(P<0.05);同时,SFN处理抑制HG诱导的巨噬细胞糖酵解相关蛋白的表达,减弱巨噬细胞介导的HK-2细胞损伤(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SFN抑制ALOX5和NF-κB的表达(P<0.05);小鼠实验结果显示,SFN治疗改善DN小鼠肾功能和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抑制肾组织中巨噬细胞糖酵解相关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SFN通过抑制ALOX5/NF-κB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糖酵解从而改善DN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硫素 糖尿病肾病 巨噬细胞 糖酵解 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 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系统性构建食品微生物课程的思政教学体系
2
作者 乌日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2期0101-0104,共4页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构建系统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提出了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关键要素,包括确定课程思政目标、挖掘思政元素、思政动态性和建立评估机制。文章强调了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和多元考核方式的...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构建系统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提出了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关键要素,包括确定课程思政目标、挖掘思政元素、思政动态性和建立评估机制。文章强调了明确课程思政目标和多元考核方式的重要性。只有通过系统构建、明确思政目标、挖掘思政元素和建立评估机制,才能确保课程思政的实施,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实现高校的立德树人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食品微生物 思政目标 思政元素 教学体系
下载PDF
复合海藻酸钠益生菌微胶囊研究进展
3
作者 常诗晗 武俊瑞 +2 位作者 李紫晶 史玉东 乌日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2-377,共6页
海藻酸钠微胶囊制备的研究一直是微胶囊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海藻酸钠制成的益生菌胶囊有孔隙和裂缝,通过利用不同壁材与海藻酸钠组合形成复合海藻酸钠微胶囊,可对益生菌起到更有效的保护作用。本文概述了三类材料对海藻酸钠微胶囊复... 海藻酸钠微胶囊制备的研究一直是微胶囊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海藻酸钠制成的益生菌胶囊有孔隙和裂缝,通过利用不同壁材与海藻酸钠组合形成复合海藻酸钠微胶囊,可对益生菌起到更有效的保护作用。本文概述了三类材料对海藻酸钠微胶囊复合的研究进展,包括添加益生元刺激益生菌增长,共混纳米材料来提升机械性能,利用涂层成膜材料减少外部物质进入或内部芯材渗透。总结不同包埋结构的优缺点,并对益生菌微胶囊包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复合海藻酸钠益生菌微胶囊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海藻酸钠 益生菌 微胶囊化 益生元 纳米材料 涂层成膜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SNBS-3全基因组测序及其抑菌物质预测分析
4
作者 纪帅奇 乌日娜 +4 位作者 张淘崴 娄梦雪 丁瑞雪 马颖 武俊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3,共7页
为了详细解析枯草芽孢杆菌SNBS-3的基因组特征,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采用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和第三代高通量Pacbio测序平台,对从传统豆酱中筛选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SNBS-3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获得菌株基因组特征信息、基因功能注释及... 为了详细解析枯草芽孢杆菌SNBS-3的基因组特征,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采用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和第三代高通量Pacbio测序平台,对从传统豆酱中筛选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SNBS-3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获得菌株基因组特征信息、基因功能注释及分类、系统发育进化和次级代谢产物等关键信息。结果表明:SNBS-3的基因组为一条环状闭合DNA,大小为4076387 bp,共有400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在直系同源集、基因本体论、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碳水化合物活性酶、抗生素耐药性数据库和致病毒力因子数据库分别注释到3209、2824、2560、147、12个和4个功能基因。应用在线软件AntiSMASH和Bagel4发现其除具有合成Surfactin、Mycosubtilin、Plipastatin、Bacilysin和Bacillaene等多种抑菌物质的相关基因外,还具有一条完整的细菌素Subtilosin A合成基因簇,结合抑菌实验和蛋白酶K实验结果推测枯草芽孢杆菌SNBS-3具有合成细菌素SubtilosinA的能力。综上,枯草芽孢杆菌SNBS-3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其本身可产生多种抑菌物质,是1株具有生防潜力的微生物,相关分析结果可为包括细菌素SubtilosinA在内的多种抑菌物质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全基因组 细菌素 合成基因簇
下载PDF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调控酒精饮料风味物质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侯雨辰 乌日娜 +4 位作者 曹恺欣 王雨生 安飞宇 贺扬 武俊瑞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3,共7页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Kluyveromyces marxianus)是一种发酵性能优良的食品级产香酵母,可利用多种碳源,能提高酒样风味品质,并具有良好耐热性能,已成为酒精饮料行业的新宠。该文重点对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促进酒精饮料生成苯乙醇和乙酸酯...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Kluyveromyces marxianus)是一种发酵性能优良的食品级产香酵母,可利用多种碳源,能提高酒样风味品质,并具有良好耐热性能,已成为酒精饮料行业的新宠。该文重点对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促进酒精饮料生成苯乙醇和乙酸酯等重要风味物质的代谢机制进行总结,并从接种工艺、发酵温度、营养需求三个方面介绍其在发酵酒精饮料的风味调控技术,综述了该菌在奶啤、果酒、龙舌兰酒、乳清酒和米酸酒风味增强的研究与应用,并对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在酒精饮料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前景提出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增强风味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 酒精饮料 风味物质 代谢机制 发酵调控技术
下载PDF
高产抗菌脂肽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筛选及发酵工艺优化
6
作者 纪帅奇 乌日娜 +4 位作者 张淘崴 娄梦雪 贺凯茹 张妍 武俊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08,共8页
为了筛选出高产抗菌脂肽的芽孢杆菌并确定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研究从传统发酵豆酱中分离和鉴定产抗菌脂肽芽孢杆菌菌株,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发酵接种量、发酵填液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等发酵条件对芽孢杆菌脂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 为了筛选出高产抗菌脂肽的芽孢杆菌并确定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研究从传统发酵豆酱中分离和鉴定产抗菌脂肽芽孢杆菌菌株,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发酵接种量、发酵填液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等发酵条件对芽孢杆菌脂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9份东北传统发酵豆酱中分离筛选得到27株芽孢杆菌,经16S rDNA鉴定,其中6株芽孢杆菌具有合成脂肽的基因sfp、fenB和ituA。通过单位菌体脂肽产量和抑菌效果测定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SN-20和解淀粉芽孢杆菌SN-46表现优异,单位菌体脂肽产量达106和72 mg,且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指示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效果。正交试验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SN-20最佳发酵工艺为:接种量3%,发酵填液量20%,发酵时间36 h,发酵温度32℃;枯草芽孢杆菌SN-46最佳发酵工艺为:接种量2%,发酵填液量40%,发酵时间24 h,发酵温度32℃。在此条件下发酵的两株芽孢杆菌单位菌体脂肽产量优化前为106.11和76.23 mg/g,优化后分别提高了21.85%和23.84%。研究结果有效地增加了芽孢杆菌抗菌脂肽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脂肽 芽孢杆菌 筛选 鉴定 发酵工艺优化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1通过调控自噬因子P62调节心肌细胞纤维化
7
作者 聂雅琴 乌日娜 +5 位作者 金慧 张广平 李永明 智利 薛仕煊 娜日格乐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通过调控自噬活性对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人心肌细胞AC16培养于DMEM培养基中,用不同浓度的HMGB1(0、4、20、100μg/L)干预AC16细胞6 h,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化的标志性蛋白...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通过调控自噬活性对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人心肌细胞AC16培养于DMEM培养基中,用不同浓度的HMGB1(0、4、20、100μg/L)干预AC16细胞6 h,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化的标志性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自噬相关蛋白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mTOR(p-mTOR)、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磷酸肌醇-3-激酶3(PIK3C3)、可溶性及不可溶性P62、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在AC16中的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检测α-SMA与P62之间的互相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HMGB1刺激AC16细胞,AC16细胞中心肌纤维化标志蛋白CollagenⅠ与α-SMA的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升高,自噬蛋白PIK3C3、不可溶性P62的蛋白表达水平,p-mTOR与mTOR的比值,LC3-Ⅱ与LC3-Ⅰ的比值呈浓度依赖性升高,可溶性P62的蛋白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免疫共沉淀实验显示P62与α-SMA存在相互作用。结论:外源性HMGB1可抑制AC16细胞中的自噬流,诱导AC16细胞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 AC16细胞 自噬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豆酱源枯草芽孢杆菌S1-2产细菌素分离鉴定及其稳定性研究
8
作者 张淘崴 乌日娜 +3 位作者 纪帅奇 娄梦雪 马颖 武俊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8-164,共7页
本研究首先从东北传统豆酱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具有良好抑菌作用的菌株,结合16S rDNA与持家基因gyrA测序分析等方法对菌株鉴定。其次,利用乙酸乙酯萃取法对其所产细菌素进行粗提,使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G50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进一... 本研究首先从东北传统豆酱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具有良好抑菌作用的菌株,结合16S rDNA与持家基因gyrA测序分析等方法对菌株鉴定。其次,利用乙酸乙酯萃取法对其所产细菌素进行粗提,使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G50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进一步纯化,结合SDS-PAGE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进行鉴定。最后通过最小浓度实验与生长抑制曲线分析了细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并探究了细菌素对热、酸碱和蛋白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S1-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氏菌抑菌效果最好,该菌株产生的细菌素经分离纯化鉴定为subtilosin A,分子量约为3 kD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氏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0.625 mg/mL。该细菌素在20~80℃抑菌活性稳定,且在100~120℃仍表现出抑菌活性;对酸碱耐受性较高,经过pH为1、10的强酸强碱处理后仍表现出抑菌活性,在pH6.0~8.0的范围内表现出最高的抑菌活性;能够被蛋白酶K、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水解。综上,枯草芽孢杆菌S1-2与其产生的细菌素subtilosin A在食品生物防腐中具有较强的研究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细菌素 分离纯化 抑菌
下载PDF
凝固剂对干酪风味、质构及蛋白水解代谢特征的影响
9
作者 方睎偌 姜珊珊 +5 位作者 佟桐 赵玉莲 袁智佳 乌日娜 武俊瑞 史海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期178-186,224,共10页
干酪蛋白质形成凝胶的过程,是干酪加工的关键环节。凝固剂的种类及用量与干酪凝胶的品质特征密切相关。该文综述酶类凝固剂及酸类凝固剂对干酪风味、质构及蛋白水解代谢特征的影响,并对干酪凝固剂加工及应用工业面临的机遇与未来发展趋... 干酪蛋白质形成凝胶的过程,是干酪加工的关键环节。凝固剂的种类及用量与干酪凝胶的品质特征密切相关。该文综述酶类凝固剂及酸类凝固剂对干酪风味、质构及蛋白水解代谢特征的影响,并对干酪凝固剂加工及应用工业面临的机遇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干酪产品开发及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剂 蛋白凝固 干酪品质 凝乳酶 蛋白水解代谢
下载PDF
乳制品中有害微生物检测新技术研究进展
10
作者 蔡亚洁 乌日娜 +5 位作者 周津羽 刘至立 林旭 丁瑞雪 赵三军 武俊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1-47,共7页
乳及乳制品因营养丰富而成为沙门氏菌(Salmonel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等多种有害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 乳及乳制品因营养丰富而成为沙门氏菌(Salmonell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等多种有害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近年来,乳制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已成为食品安全研究热点。传统检测技术因检测周期长且准确率低,无法满足乳制品安全检测高通量、时间短的需求。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AA)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纳米探针技术和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发光技术等因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被逐渐应用于乳品安全检测。鉴于此,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从乳制品安全角度出发,重点介绍了上述技术在乳制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期对未来乳制品有害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有害微生物 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
原文传递
自然发酵酸面团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分析及细菌功能预测
11
作者 杨文馨 安飞宇 +1 位作者 曹恺欣 乌日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7,共5页
该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发酵时期自然发酵酸面团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并利用PICRUSt对细菌群落进行基因功能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细菌,共检测到5个细菌门,不同发酵时期绝对优势菌门不同,发酵前期(D1)为蓝藻细菌门(Cyanobact... 该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发酵时期自然发酵酸面团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并利用PICRUSt对细菌群落进行基因功能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细菌,共检测到5个细菌门,不同发酵时期绝对优势菌门不同,发酵前期(D1)为蓝藻细菌门(Cyanobacteria),中期(D2~D3)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后期(D4)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共检测到34个细菌属,发酵前期绝对优势菌属为未分类的蓝藻门(norank_c__Cyanobacteria),中期为乳球菌属(Lactococcus),后期为未分类的γ-变形菌纲(unclassified_c_Gammaproteobacteria)。对于真菌,共检测到13个真菌门,发酵过程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绝对优势菌门;共检测到12个真菌属,未分类的酵母目(Saccharomycetales_unclassified)为绝对优势菌属,后期汉逊酵母属(Hanseniaspora)也被大量检出。通过PICRUSt进行分析预测,细菌群落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的基因功能主要有能量产生和转化、转录、无机离子转运和代谢等,该研究结果可为筛选酸面团内优良发酵功能菌种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酵酸面团 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功能预测
下载PDF
向列相液晶器件光调制性能研究
12
作者 王萧 鲁小鑫 +2 位作者 张雪凤 王浪 乌日娜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1-96,共6页
液晶的折射率易受外加电压和温度的影响,据此可获得电场和温度可调制器件。为改善液晶器件对光的调制性能,制备了向列相液晶器件,并对其调制性能进行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首先研究液晶器件的透过光强和相位延迟随电压变化关系,结果显示... 液晶的折射率易受外加电压和温度的影响,据此可获得电场和温度可调制器件。为改善液晶器件对光的调制性能,制备了向列相液晶器件,并对其调制性能进行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首先研究液晶器件的透过光强和相位延迟随电压变化关系,结果显示,相同电压下,增大器件厚度,光强调制曲线的峰谷数增多,相位调制量增大,其中电压在0.8~3 V范围内,相位延迟曲线变化较明显,厚度为4、6和10μm的器件可分别获得约1.21π、1.87π和3.19πrad的相位调制量。其次对厚度为4μm的器件进行温度可调制性能的研究,结果显示,温度从20℃升至45℃时,获得的温度可调制量约为0.29πrad。改变电场或温度均能引起液晶的折射率变化,从而实现对光的调控,适当增加液晶器件厚度可获得较大的相位调制量。研究结果对液晶光调制器件的性能改善及应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光调制器 向列相液晶 光强调制 相位调制
下载PDF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的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器研究
13
作者 马韬 漆琦 乌日娜 《科学与信息化》 2024年第7期126-128,132,共4页
为了实现对待测介质折射率的高灵敏度检测,设计并研究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的光子晶体光纤折射率传感器。该传感器的内外空气孔呈正六边形排列,在包层外壁上涂覆银-石墨烯纳米薄膜,通过纤芯基模和表面等离子体模的耦合程度来... 为了实现对待测介质折射率的高灵敏度检测,设计并研究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的光子晶体光纤折射率传感器。该传感器的内外空气孔呈正六边形排列,在包层外壁上涂覆银-石墨烯纳米薄膜,通过纤芯基模和表面等离子体模的耦合程度来检测周围环境的折射率变化。研究表明,该传感器可以实现折射率在1.37~1.38范围内的检测,最高灵敏度可达40000nm/RIU,分辨率可达4.17×10-5RI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折射率传感器
下载PDF
向列相液晶激光器件侧面辐射谱研究
14
作者 乌日娜 宋云鹤 +4 位作者 高芮 王萧 鲁小鑫 李业秋 岱钦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2-227,共6页
研究了向列相液晶激光器件侧面激光辐射谱,并深入分析了激光辐射机制。分别制备了传统液晶盒和引入SU-8光栅结构的两种器件,并注入向列相液晶TEB30A和激光染料PM597的混合物。利用Nd:YAG固体脉冲激光器倍频出的532 nm激光作为泵浦源正... 研究了向列相液晶激光器件侧面激光辐射谱,并深入分析了激光辐射机制。分别制备了传统液晶盒和引入SU-8光栅结构的两种器件,并注入向列相液晶TEB30A和激光染料PM597的混合物。利用Nd:YAG固体脉冲激光器倍频出的532 nm激光作为泵浦源正面入射器件,侧面探测激光辐射谱。在传统液晶盒器件侧面,测得575~600 nm范围的随机激光辐射谱。而具有周期100μm和8μm的SU-8光栅结构器件侧面,获得了多波长激光辐射谱。随着泵浦能量增大,最高强度激光辐射峰波长位置出现在583~585 nm和588~592 nm附近,FWHM约0.3 nm。基于光波导理论结合器件结构分析得出,在传统液晶盒中引入SU-8光栅结构增强了液晶器件的光波导效应,是获得多波长激光辐射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列相液晶 SU-8光栅 多波长激光 随机激光
原文传递
基于深度学习的公路路面破损检测识别方法
15
作者 乌日娜 白云 韩建峰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8-212,共5页
路面破损是影响路面性能的主要因素,其中路面裂缝又是破损中最主要的病害形式,所以,准确检测裂缝并进行及时修复是道路养护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提出了一种路面破损自动检测识别的综合模型。运用路面破检测识别网络对... 路面破损是影响路面性能的主要因素,其中路面裂缝又是破损中最主要的病害形式,所以,准确检测裂缝并进行及时修复是道路养护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提出了一种路面破损自动检测识别的综合模型。运用路面破检测识别网络对破损裂缝进行检测识别,分类后获得裂缝的类别置信度;利用改进的破损分割网络对路面破损裂缝进行精确分割;结合两种网络的优势提出路面破损检测识别综合模型。整体模型通过优化模型参数和改进网络结构,提高了路面破损的分类精确度和分割效果。与传统的单一模型相比,提出的综合模型不仅能提供路面破损的类别信息,还能提取路面主要裂缝的骨架信息,对于路面养护工作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破损检测 深度学习 路面破损 图像分割
下载PDF
金莲花总黄酮对老年小鼠肺气肿的保护作用及对肺组织p38MAPK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海东 乌日娜 +1 位作者 敖民 刘芝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21-1725,共5页
目的探讨金莲花总黄酮对老年小鼠肺气肿的治疗作用与抑制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ERK)1/2和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表达的机制。方法将60只18~20月龄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低、中、... 目的探讨金莲花总黄酮对老年小鼠肺气肿的治疗作用与抑制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ERK)1/2和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表达的机制。方法将60只18~20月龄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低、中、高剂量金莲花总黄酮干预(L-FTLR、M-FTLR、H-FTLR)组,对照组间断给予腹腔注射0.3 ml磷酸盐缓冲液(PBS),每天给予生理盐水0.1 ml灌胃,其余各组每天熏烟2次,每次给予香烟20支,共熏烟4 w,并间断给予腹腔注射香烟提取物0.3 ml,其中金莲花干预各组于两次熏烟期间分别给予125、250、500 mg/kg金莲花总黄酮灌胃,每次灌胃总体积为0.1 ml,比较造模后各组肺功能检测结果及肺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HE)结果,验证金莲花总黄酮对老年小鼠肺气肿的抑制作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免疫组化的方法比较各组p-p38MAPK及p-ERK1/2表达变化,探讨金莲花总黄酮对老年小鼠肺气肿的保护作用机制。结果COPD组0.1 s用力呼气量(FEV0.1)、FEV0.1/用力肺活量(FEV0.1/FVC)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功能残气量(FRC)、平均线性截距(MLI)、平均肺泡面积(MA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给予金莲花总黄酮干预各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均得到不同程度逆转,其中M-FTLR、H-FTLR组与COPD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组肺组织p-p38 MAPK及p-ERK1/2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给予金莲花总黄酮干预各组p-p38 MAPK及p-ERK1/2的表达较COPD组下降,其中M-FTLR、H-FTLR组明显下降(P<0.01,P<0.05)。结论金莲花总黄酮对香烟烟雾诱导的肺气肿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是通过p38 MAPK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金莲花 炎症反应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下载PDF
京剧元素作品《梅兰芳》的音乐分析与艺术处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乌日娜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期98-100,共3页
在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道路上,京剧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给予了民族声乐作品丰富的艺术元素,促使作曲家创作出一批优秀的、戏曲风格浓郁的声乐作品。本文以《梅兰芳》为研究对象,通过笔者自身的演唱体会,进一步探讨如何演绎具有戏曲... 在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道路上,京剧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给予了民族声乐作品丰富的艺术元素,促使作曲家创作出一批优秀的、戏曲风格浓郁的声乐作品。本文以《梅兰芳》为研究对象,通过笔者自身的演唱体会,进一步探讨如何演绎具有戏曲风格的声乐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作品 戏曲 京剧元素 梅兰芳
下载PDF
大学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18
作者 迟宝倩 乌日娜 +4 位作者 岱钦 郑莹 李业秋 冯志勇 张岳 《教育进展》 2023年第6期3934-3939,共6页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而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本文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中心,从教师个人、课堂教学、校园环境三个角度讨论了如何将创新思维融入到大学物理学习中。
关键词 创新思维 大学物理 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缘林草过渡区放牧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19
作者 乌日娜 马帅 +6 位作者 兰岚 田佳鹏 丁伟 周志军 王明达 毕连才 王陇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年第5期48-55,共8页
【目的】明确大兴安岭南缘林草过渡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氮素分布特征及对放牧的响应,为该地区放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1年7月,在林草过渡区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和典型草原植被类型区域分别设立采样点,每个采样点设置放牧处... 【目的】明确大兴安岭南缘林草过渡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氮素分布特征及对放牧的响应,为该地区放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1年7月,在林草过渡区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和典型草原植被类型区域分别设立采样点,每个采样点设置放牧处理和未放牧对照。放牧处理从2002年开始至今,放牧强度中等,为6~9羊单位/hm2。在每个植被类型区随机选取3个50 m×50 m的大样方,间距15 m以上。在每个大样方内沿对角线设置3个5 m×5 m的小样方,在每个小样方内用五点法采集0~10 cm土层的土样,带回实验室测定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结果】1)植被类型、放牧以及交互作用(植被类型×放牧)对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以及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均有显著(P<0.01)或极显著(P<0.001)影响。2)研究区土壤全氮含量变化范围在0.96~6.39 g·kg^(−1),在未放牧条件下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典型草原,放牧条件下为针阔混交林显著高于其他2种植被类型(P<0.05),放牧后3种植被土壤全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3)土壤铵态氮含量变化范围在0.41~4.44 mg·kg^(−1),在未放牧条件下为阔叶混交林>典型草原>针阔混交林,放牧条件下为阔叶混交林显著高于其他2种植被类型(P<0.05),放牧后3种植被均显著降低(P<0.05)。4)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范围在21.47~112.13 mg·kg^(−1),在放牧条件下,其含量为针阔混交林>典型草原>阔叶混交林,放牧后在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显著降低(P<0.05),但在典型草原显著增加(P<0.05)。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变化在35.08~69.57 mg·kg^(−1),未放牧条件下在植被类型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放牧条件下为典型草原显著低于其他2种植被(P<0.05),放牧处理后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在典型草原显著降低(P<0.05),而阔叶混交林与针阔混交林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土壤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在放牧后显著降低,而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无显著变化;典型草原的土壤全氮、铵态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也均在放牧后显著降低,但硝态氮含量放牧后显著增加。为减少林草过渡区因放牧导致的土壤氮素损失,应当在放牧阶段合理规划放牧活动,并加强林区的科学管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过渡区 放牧 氮素含量 阔叶混交林 针阔混交林 典型草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