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阴茎海绵体eN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乐岭 徐金玲 +9 位作者 董靖 向光大 向林 赵林双 张军霞 翟振艳 朱广平 刘敏 倪静 王永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2-218,共7页
目的: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糖尿病(DM)大鼠阴茎海绵体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表达的影响,探讨利拉鲁肽对DM勃起功能障碍(DED)大鼠勃起功能的作用。方法:取6周龄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0)与实验组(n... 目的: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糖尿病(DM)大鼠阴茎海绵体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表达的影响,探讨利拉鲁肽对DM勃起功能障碍(DED)大鼠勃起功能的作用。方法:取6周龄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0)与实验组(n=20),实验组构建DM大鼠模型,随机将实验组分为DM组(n=8)与GLP-1组(n=8)。干预12周后,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睾酮、白介素-6,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标Homa-IR与Homa-β,比较各组大鼠勃起功能;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Akt/p-Akt、e NOS/p-e NOS的表达。结果:DM组大鼠勃起次数(0.90±1.14)及勃起率(37.5%)较GLP-1组(2.90±1.53,25.0%)、NC组(4.20±1.05,100%)均明显减少(P<0.05);GLP-1组大鼠勃起率及勃起次数亦少于NC组大鼠(P<0.05)。免疫荧光染色提示e NOS主要表达在海绵体血管、血窦内皮细胞的细胞质中,DM组、GLP-1组e NO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GLP-1组明显高于DM组(P<0.05)。DM、GLP-1组大鼠阴茎组织e NOS/p-e NOS表达水平较NC组明显下降(P<0.01或0.05)。与DM组相比,GLP-1组大鼠阴茎组织p-e NOS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3组大鼠阴茎组织Akt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DM、GLP-1组大鼠阴茎组织p-Akt表达水平较NC组明显下降(P<0.01或0.05)。与DM组相比,GLP-1组大鼠阴茎组织p-e NOS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GLP-1可能通过调节Akt/e NOS信号通路,保护阴茎海绵体组织内皮细胞功能,改善DED大鼠的勃起功能,提示GLP-1的使用可能是将来治疗和预防DED的重要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AKT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原文传递
α-硫辛酸对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乐岭 向光大 +4 位作者 赵林双 侯洁 翟振艳 孙慧伶 陈诚 《中国药师》 CAS 2009年第5期631-633,共3页
目的:了解α-硫辛酸对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2008年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足拟行溶栓治疗的患者33例,分别给予α-硫辛酸和维生素C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的血清CRP、MMP-9、MDA、ABI等,并进行比较。结果:α-硫辛酸组CRP、MMP-... 目的:了解α-硫辛酸对糖尿病足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2008年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足拟行溶栓治疗的患者33例,分别给予α-硫辛酸和维生素C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的血清CRP、MMP-9、MDA、ABI等,并进行比较。结果:α-硫辛酸组CRP、MMP-9、MDA明显下降,ABI上升,均优于维生素C组。结论:α-硫辛酸可通过改善氧化应激来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血供,促进溃疡愈合。其作用明显优于传统抗氧化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维生素C 糖尿病足 尿激酶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老年糖代谢异常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乐岭 向光大 +1 位作者 赵林双 孙慧伶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6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在糖代谢异常各个阶段的炎症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与糖代谢异常不同阶段血管病变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受试者,其中男性64例,女性56例,年龄(60+2.1)岁。经2次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正...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在糖代谢异常各个阶段的炎症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与糖代谢异常不同阶段血管病变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受试者,其中男性64例,女性56例,年龄(60+2.1)岁。经2次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正常糖耐量(NGT)组24例,糖耐量受损I(GT)组和2型糖尿病D(M)组各48例。合并大血管病变者48例(2型DM组23例,IGT组21例,NGT组4例),微血管病变17例〔2型DM组16例,IGT组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EAR)>20μgm/in(30mg/24h)者1例〕。所有受试者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24h微量UEAR及血清CRP,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H(omaI-R),并进行比较。结果2型DM和IGT组的大血管病变发生率相似(P>0.05),均高于NGT组(P<0.05)。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率2型DM组最高(P<0.05),其他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在2型DM组最高,相关分析显示,CRP与甘油三酯、舒张压等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oma-β呈负相关。以是否合并血管病变分组的观察发现,CRP在合并大血管病变组最高(P<0.05),无血管病变组最低(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IGT阶段即可出现与DM阶段相似的大血管病变,血清CRP的升高可作为糖代谢异常患者大血管病变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糖尿病 糖耐量异常 血管病变
下载PDF
大蒜素膀胱冲洗治疗尿路白色念珠菌感染 被引量:3
4
作者 乐岭 赵林双 夏帮顺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51-52,共2页
  大蒜素作为大蒜的主要活性成份,因其显著的抗真菌疗效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常用制剂为注射液,滴眼液[1],浸液[2]。给药途径局限为静脉注射,口服,点眼,以及灌肠[3],使用膀胱冲洗治疗尿路真菌感染目前尚未见报道。我院...   大蒜素作为大蒜的主要活性成份,因其显著的抗真菌疗效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常用制剂为注射液,滴眼液[1],浸液[2]。给药途径局限为静脉注射,口服,点眼,以及灌肠[3],使用膀胱冲洗治疗尿路真菌感染目前尚未见报道。我院采用大蒜素膀胱冲洗治愈1例尿路真菌感染,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的色念球菌 大蒜素 膀胱冲洗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乐岭 向光大 +2 位作者 赵林双 侯洁 徐琳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9期883-884,共2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方法选取32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治疗8周,测定治疗前后血清CRP、血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体重指数(BM I)、腰臀比(WH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 a-β...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方法选取32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治疗8周,测定治疗前后血清CRP、血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体重指数(BM I)、腰臀比(WH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 a-β)和胰岛素敏感指数(Hom a-IR),并进行比较。结果胰岛素治疗后血清CRP明显降低,血压、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明显改善(P<0.05),BM I、WHR无明显改变。结论CRP在糖尿病患者明显增高,胰岛素治疗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水平,改善体内慢性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C反应蛋白 糖尿病 2型
下载PDF
前列地尔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乐岭 孙慧伶 +3 位作者 向光大 赵林双 侯洁 翟振艳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30-232,共3页
目的:寻找持续股动脉注射脲激酶治疗糖尿病足过程中有效的扩管治疗药物。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糖尿病足行持续股动脉注射脲激酶的患者分为前列地尔脂微球制剂治疗组和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组,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臂踝指数、胫神... 目的:寻找持续股动脉注射脲激酶治疗糖尿病足过程中有效的扩管治疗药物。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糖尿病足行持续股动脉注射脲激酶的患者分为前列地尔脂微球制剂治疗组和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组,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臂踝指数、胫神经传导速度、溃疡愈合天数及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中,前列地尔脂微球制剂治疗组在治疗后臂踝指数、胫神经传导速度得到改善,溃疡愈合快,住院时间短。结论:在持续股动脉输注脲激酶术中,前列地尔脂微球制剂是扩管治疗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介入治疗 前列地尔 脲激酶
原文传递
改变服药方式对糖尿病代谢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乐岭 夏邦顺 +2 位作者 赵林双 蒋文 侯洁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2-222,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代谢控制 二甲双胍 服药方式
下载PDF
控制代谢对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乐岭 蒋文 +1 位作者 赵林双 张菊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2年第6期280-280,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尿白蛋白排泄率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乐岭 张春霞 +3 位作者 向光大 赵林双 翟振艳 汪嘉琪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759-761,共3页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尿白蛋白排泄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记录其病程,通过调查问卷调查近3天...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尿白蛋白排泄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记录其病程,通过调查问卷调查近3天的饮食情况并输入“开同食谱计算器”,估算其每日蛋白摄入量的平均值.空腹采血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MMP-9浓度,通过超声测定其肱动脉血管内径、基础血流、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通过99mTc-二已三胺乙酸ECT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并与30名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随尿白蛋白排泄率升高,3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MMP-9浓度升高(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肾小球滤过率下降(P<0.05),内皮功能逐渐减退,与对照组比较,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组内皮依赖性血管内径变化率明显降低(P<0.05).所有患者饮食中日均蛋白质摄入量均超过1 g/kg.结论 随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进行性出现MMP-9升高,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而糖尿病患者未能严格落实饮食中蛋白质摄入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舒张功能 尿白蛋白排泄率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勃起功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乐岭 陈璐璐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39-541,共3页
目的研究高脂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制备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的勃起功能。方法 60只6周龄,勃起功能正常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50只)。实验组高脂喂养8周后给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5 ... 目的研究高脂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注射制备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的勃起功能。方法 60只6周龄,勃起功能正常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50只)。实验组高脂喂养8周后给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5 mg/kg腹腔注射。9周时两组大鼠尾静脉采血,测定空腹血糖(fast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plasma insulin,FINS)、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9.5周行阿朴吗啡(apomorphine,APO)试验测定勃起功能。结果高脂喂养联合STZ注射后,大鼠体质量增加;实验组STZ注射后FBG为(14.8±3.9)mmol/L,FINS为(4.3±0.7)μU/ml,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FFA、TG、LDL-C均高于对照组(P<0.05)。APO试验测定对照组勃起功能改变不明显,勃起率为100%(10/10);实验组中STZ注射后1只大鼠死亡,余49只大鼠勃起率为48.9%(24/49),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脂喂养+小剂量STZ注射联合建立的DM大鼠FBG升高,胰岛素抵抗并伴有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可作为2型糖尿病伴ED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大鼠 勃起功能障碍
下载PDF
低蛋白质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对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乐岭 向光大 +4 位作者 赵林双 朱广平 孙慧伶 谢峻 汪嘉琪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3年第11期506-510,共5页
目的 观察合并大量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同方法干预后的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量蛋白尿患者血糖控制达标后在低蛋白质饮食(食物中蛋白质含量0.8 g·kg-1·d-1)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 目的 观察合并大量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同方法干预后的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量蛋白尿患者血糖控制达标后在低蛋白质饮食(食物中蛋白质含量0.8 g·kg-1·d-1)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复方α酮酸和缬沙坦,共治疗12周.于治疗前后空腹采血测定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留取24 h尿测定白蛋白,并通过超声测定其肱动脉血管内径、基础血流、内皮依赖性血管内径变化(EDD)率及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内径变化率,通过99mTc-二已三胺乙酸ECT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组内比较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FBS、HbA1c、HDL-C水平相似,hs-CRP、24 h尿白蛋白下降(P〈0.05),GFR、EDD升高(P〈0.05),检测指标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低蛋白质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可改善合并大量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尿白蛋白漏出,效果与缬沙坦相似,并且复方α酮酸治疗无低血压、头昏及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内皮功能 低蛋白质饮食 复方Α酮酸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大鼠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PKC-α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乐岭 陈璐璐 《微循环学杂志》 2013年第2期7-9,F0002,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高脂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注射制备的2型糖尿病(T2DM)大鼠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蛋白激酶C-α(PKC-α)的表达。方法:6周龄勃起功能正常的SD大鼠60只,分为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50只),后者高脂喂养8周后腹腔注射STZ35mg/... 目的:观察高脂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注射制备的2型糖尿病(T2DM)大鼠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蛋白激酶C-α(PKC-α)的表达。方法:6周龄勃起功能正常的SD大鼠60只,分为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50只),后者高脂喂养8周后腹腔注射STZ35mg/Kg,第9周末与对照组平行尾静脉采血,测定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标Homa-IR和Homa-β;并取阴茎海绵体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以及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内皮细胞PKC-α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高脂喂养8周后体重增加,注射STZ后成功复制T2DM模型。其FFA、TG、L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实验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结构疏松,免疫组化显示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PKC-α表达较对照组丰富(P<0.05)。结论:T2DM模型大鼠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的PKC-α表达增加,可能与高血糖、高血脂、胰岛素抵抗、游离脂肪酸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阴茎海绵体 内皮细胞 蛋白激酶C-Α 大鼠
下载PDF
脂蛋白(a)与内分泌激素
13
作者 乐岭 向光大 +1 位作者 刘玉春 夏邦顺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7-19,共3页
脂蛋白(a)[Lp(a)]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血浆Lp(a)水平个体间差异极大。个体Lp(a)水平相当恒定。本文对Lp(a)的一般特点,apo(a)结构及多态性,Lp(a)与内分泌激素的关系作了较全面的综述。某些内分泌激素可望作为治疗高Lp(a)血... 脂蛋白(a)[Lp(a)]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血浆Lp(a)水平个体间差异极大。个体Lp(a)水平相当恒定。本文对Lp(a)的一般特点,apo(a)结构及多态性,Lp(a)与内分泌激素的关系作了较全面的综述。某些内分泌激素可望作为治疗高Lp(a)血症的新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载脂蛋白(a) 内分泌激素
下载PDF
CSII在持续血管内溶栓治疗糖尿病足中的运用
14
作者 乐岭 向光大 孙慧伶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MSII)在糖尿病足溶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患者32例,随机分为CSII组和MSII组,比较两组术前准备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血糖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次数。...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注射治疗(MSII)在糖尿病足溶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糖尿病足介入治疗患者32例,随机分为CSII组和MSII组,比较两组术前准备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血糖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CSII组各项指标均优于MSII组。结论:CSII在糖尿病足溶栓治疗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输注系统 血栓溶解疗法 糖尿病足/药物疗法 人类 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类型]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缬沙坦治疗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被引量:23
15
作者 赵林双 廖玉华 +5 位作者 向光大 王敏 侯洁 乐岭 孙慧玲 周子华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9-472,共4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DN)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自身抗体阳性(AT1R+)和阴性(AT1R-)患者血压和尿蛋白的影响。方法以合成的AT1R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对高血压合并DN患者166例及正常...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DN)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自身抗体阳性(AT1R+)和阴性(AT1R-)患者血压和尿蛋白的影响。方法以合成的AT1R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对高血压合并DN患者166例及正常人对照组60例,进行血清抗AT1R自身抗体检测后,给予口服:缬沙坦160mg,1次/d,尼群地平10mg,1次/6h;阿司匹林100mg,1次/d。观察降压疗效,12周为一疗程;观察对蛋白尿的影响,6及12月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行24h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结果1)高血压合并DN组抗AT1R自身抗体阳性率(60.8%,101/166),明显高于对照组(8.3%,5/60);2)经上述治疗后抗AT1R+组降压达标率为(85%),明显高于(AT1R-)组降压达标率(25%)(P<0.01);临床疗效总评定,抗AT1R+组,缬沙坦治疗总有效率为93.1%,AT1R-组总有效率为44.6%(P<0.01);3)缬沙坦对抗AT1R+组减少蛋白尿明显优于AT1R-组。结论缬沙坦治疗降压和减少蛋白尿的疗效在高血压合并DN抗AT1R自身抗体阳性组明显优于阴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 抗AT1R自身抗体 缬沙坦 尿蛋白
下载PDF
武汉地区中老年人糖耐量受损和2型糖尿病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32
16
作者 赵林双 陈玉石 +6 位作者 向光大 候洁 乐岭 蒋文 曹红燕 徐琳 郑敏 《中华糖尿病杂志(1006-6187)》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8-449,共2页
采用抽样分层横断面现场调查方法对武汉地区2600名40岁以上成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地区40~90岁一般人群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7.7%,糖耐量异常的标化患病率7.3%,从总体上看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现象.
关键词 糖尿病 糖耐量受损 患病率 中年人 老年人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抗AT1和α1受体抗体与肾小球滤过率的关系 被引量:18
17
作者 赵林双 向光大 +4 位作者 乐岭 孙慧玲 翟振艳 朱广平 刘晔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清抗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自身抗体(angio-tensinⅡtype 1receptor activating antibody,AT1-AA)和抗α1肾上腺素能受体(α1-R)自身抗体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清抗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自身抗体(angio-tensinⅡtype 1receptor activating antibody,AT1-AA)和抗α1肾上腺素能受体(α1-R)自身抗体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降低的相关性。方法①以合成的AT1受体和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技术,检测371例DN患者(A组)、107例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B组)、47例正常对照(C组)自身抗体。②肾动态显像,采用同位素99 Tcm标记法测定GFR。③ELISA技术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结果①A组AT1和α1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1.5%和47.7%,明显高于B组(19.5%和15.9%)及C组(10.6%和8.5%),P<0.05。②A组中,GFR异常者AT1和α1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9.5%和63.1%,明显高于GFR正常者的30.5%和35.1%(P<0.01)。③A组中,GFR异常组中AT1和α1受体抗体均阳性者130例,阳性率为59.9%,显著高于GFR正常组(17.5%,27/154,P<0.01)。结论 DN患者GFR降低,血清抗AT1和α1受体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糖尿病肾功能不全与抗AT1和α1受体自身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Α1受体 自身抗体 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血清抗AT_1、α_1、β_1受体自身抗体在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赵林双 廖玉华 +5 位作者 王敏 周子华 向光大 候洁 乐岭 徐琳 《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受体)受体,α1肾上腺素受体(α1受体)、β1肾上腺素受体(β1受体)自身抗体是否与高血压病合并肾损害有关。方法以合成的β1、AT1、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56例... 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受体)受体,α1肾上腺素受体(α1受体)、β1肾上腺素受体(β1受体)自身抗体是否与高血压病合并肾损害有关。方法以合成的β1、AT1、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56例高血压并肾损害患者和58例高血压无肾损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抗G蛋白偶联型β1、AT1、α1受体自身抗体。结果高血压病并肾损害组抗β1、AT1、α1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7.9%(38/56)、46.4%(26/56)、46.4%(26/56),明显高于高血压无肾损害组的19%(11/58)、15.5%(9/58)、12.1%(7/58)和及正常对照组的15%(6/40)、10%(4/40)、12.5%(5/40),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抗G蛋白偶联型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高血压合并肾损害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损害 受体 自身抗体 血清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血清抗β1和α1受体自身抗体与血清肌酐水平的相互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林双 廖玉华 +5 位作者 王敏 向光大 周子华 候洁 乐岭 蒋文 《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49-551,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血清β1肾上腺素受体(β1受体)和α1胆碱能受体(α1受体)自身抗体与血清肌酐水平的关系。方法以合成的α1受体和β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了118例(高血压并肾损害60例,...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血清β1肾上腺素受体(β1受体)和α1胆碱能受体(α1受体)自身抗体与血清肌酐水平的关系。方法以合成的α1受体和β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检测了118例(高血压并肾损害60例,高血压无肾损害58例,正常对照40例)。结果高血压病并肾损害组抗β1和α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7·9%、46·4%)明显高于高血压无肾损害组的19%和20·7%及正常对照组17·5%和15%(P<0·01)。结论抗G-蛋白偶联型受体自身抗体可能与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有关,与血清肌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合并肾损害 受体 自身抗体 高血压病 血清肌酐 Α1受体 肾损害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水平 患者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自身抗体 被引量:12
20
作者 赵林双 廖玉华 +3 位作者 向光大 周子华 孙慧伶 乐岭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85-788,共4页
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受体)自身抗体在糖尿病肾病(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干预。方法以合成的和AT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ELISA技术,检测DN合并2级以上高血压者166例,其中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91例... 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受体)自身抗体在糖尿病肾病(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干预。方法以合成的和AT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应用ELISA技术,检测DN合并2级以上高血压者166例,其中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91例,DN合并非难治性高血压75例,正常对照组40例,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抗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1)对照组:卡托普利25~50mg,3次/d;尼群地平10~20mg,1次/6h;美托洛尔12.5~25.0mg,3次/d;肠溶阿司匹林100mg/d。2)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缬沙坦80~160mg/次·d。结果DN合并高血压组抗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总的阳性率为49.5%,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91例,AT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为78.0%(71/91),DN合并非难治性高血压75例,阳性率为14.6%(11/75),两组比较异差有统计学意义。缬沙坦治疗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降压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两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抗AT1受体自身抗体可能参与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发病,AT1受体阻断剂缬沙坦是治疗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有效降压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合并难治性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自身抗体 缬沙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