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工融合”背景下食品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
1
作者 薛峰 乔宏志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9期114-116,共3页
紧扣创新创业教育在食品专业“医工融合”进程中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同时立足于食品专业特色,应对当前时代背景下食品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与挑战。通过结合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医工融合”背景下食品专业创新创业人才... 紧扣创新创业教育在食品专业“医工融合”进程中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同时立足于食品专业特色,应对当前时代背景下食品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与挑战。通过结合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医工融合”背景下食品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突破口,为食品专业开展“医工融合”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专业 医工融合 创新 创业
下载PDF
思创融合视域下中医药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
作者 薛峰 程建明 乔宏志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7期117-120,共4页
当前,医工融合已成为我国中医药院校食品类专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探索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融合发展,是实现为大健康产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对中医药院校食品与中医药融合现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指出... 当前,医工融合已成为我国中医药院校食品类专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探索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融合发展,是实现为大健康产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对中医药院校食品与中医药融合现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指出了开展思创融合教育对于推动食品与中医药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开展思创融合教育存在的问题,就医工融合背景下食品类专业如何开展思创融合教育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工融合 食品专业 思政教育 创新与创业
下载PDF
中药功效物质与靶向治疗策略 被引量:5
3
作者 乔宏志 张蕾 +1 位作者 孙娟 狄留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29,共5页
中医药与靶向治疗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体系,二者既有差别,又有多重联系和潜在的融合空间。这主要体现在二者理论体系的相通性,作用目的的相向性和实践手段的互补性上。中药功效物质的靶向治疗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方面,很多来源于中药... 中医药与靶向治疗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体系,二者既有差别,又有多重联系和潜在的融合空间。这主要体现在二者理论体系的相通性,作用目的的相向性和实践手段的互补性上。中药功效物质的靶向治疗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方面,很多来源于中药的活性成分存在成药性问题,可通过现代靶向技术制备靶向制剂,以实现增效、减毒的目的;另一方面,在中医药思维下,很多中药功效成分能赋予药物或制剂良好的定向作用,引导他们更多地分布于某些特定区域,发挥靶向治疗的效果。将从上述两个角度综述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以便于理解和发现二者的内在联系和潜在开发价值,促进中医药与制剂学科的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功效物质 有效成分 引经理论 配伍规律 体内分布 靶向给药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中医药高校学科交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模式探讨——以医工结合教育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乔宏志 刘卓雅 +1 位作者 祖强 狄留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29-134,共6页
多学科交叉是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第三次革命的显著特征。以医工结合为代表的新医科教育是摆在医学院校面前的新任务,对中医药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国内25所中医药院校研究成果、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特点,发现交叉学科教育存... 多学科交叉是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第三次革命的显著特征。以医工结合为代表的新医科教育是摆在医学院校面前的新任务,对中医药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国内25所中医药院校研究成果、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特点,发现交叉学科教育存在关注不够、基础薄弱、跨学科教研队伍缺乏、培养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探讨以创新组织形式、强化学科建设推动医工结合教育发展的思路,并列举不同地区高校的实施模式和实践经验,提出将医工结合教育嵌入长学制培养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实践等中医药高校开展医工结合人才培养的可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医工结合 中医药 合作模式 双一流
下载PDF
工业药剂学“课程思政-课程教学-创新创业”融合教学设计实践与探索——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乔宏志 陈军 狄留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339-344,共6页
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方面,推动专业课程与二者融合,对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建设者有重要意义。针对药学生普遍存在的专业认知和定位不清、知识管理和进阶乏力、批判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欠缺等共性问题,提出“... 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方面,推动专业课程与二者融合,对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建设者有重要意义。针对药学生普遍存在的专业认知和定位不清、知识管理和进阶乏力、批判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欠缺等共性问题,提出“课程思政-课程教学-创新创业”融合教学模式。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将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素材根植于专业教育全过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强化药学生的观念塑造、思维训练、品质培养和能力拓展,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提升同频共振,育人与育才协同统一,促进药学人才的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药剂学 专思创融合 课程思政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以科研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药剂学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6
作者 乔宏志 陈军 +2 位作者 陈志鹏 毕肖玲 董洁 《广东化工》 CAS 2015年第17期174-174,159,共2页
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药学工作者是现代制药工业的迫切需求。结合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以科研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学科建设思路,系统阐述了在教学、实验各环节中塑造研究型教学氛围,强化创新素质培养的举措和探索。
关键词 科研能力 创新思维 药剂学 教学实践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Duffing振子和ML的微弱信号幅值估计新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尚秋峰 乔宏志 +1 位作者 尹成群 杨以涵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71-1274,1285,共5页
基于Du ffing振子和最大似然参量估计方法,提出一种微弱正弦信号幅值估计的新方法。介绍了新方法的原理和具体实现过程。将混有噪声的待测信号送入Du ffing系统,依据大周期工作状态下Du ffing系统具有优良的信噪比改善特性,采用最大似... 基于Du ffing振子和最大似然参量估计方法,提出一种微弱正弦信号幅值估计的新方法。介绍了新方法的原理和具体实现过程。将混有噪声的待测信号送入Du ffing系统,依据大周期工作状态下Du ffing系统具有优良的信噪比改善特性,采用最大似然法估计Du ffing系统的输出信号幅值,进一步由系统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确定输入的微弱正弦信号的幅值。通过仿真实验,对该方法和最大似然法直接用于微弱正弦信号幅值估计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提高了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检测 参量估计 DUFFING振子 最大似然
下载PDF
麦胚凝集素修饰的EGCG-明胶-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婷 李国源 +2 位作者 毕春洋 李俊松 乔宏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制备麦胚凝集素(WGA)修饰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明胶(Gel)-壳聚糖(Cs)纳米粒,研究其对结肠癌HT-29细胞的作用。方法以明胶及壳聚糖为载体辅料,采用静电自组装的方法制备EGCG-Gel-Cs纳米粒,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Box-Behn... 目的制备麦胚凝集素(WGA)修饰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明胶(Gel)-壳聚糖(Cs)纳米粒,研究其对结肠癌HT-29细胞的作用。方法以明胶及壳聚糖为载体辅料,采用静电自组装的方法制备EGCG-Gel-Cs纳米粒,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BBD-RSM)优化纳米粒的制备处方及工艺,再将经戊二醛活化的WGA修饰到纳米粒表面。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药物在纳米粒中的存在状态,采用细胞毒性及细胞凋亡实验,比较研究纳米粒与原料药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 EGCG-Gel-Cs纳米粒的最优处方:Gel与Cs的质量比为4.2,Gel与EGCG的质量比为2.82,反应温度为34℃,包封率为(74.42±0.074)%。EGCG-Gel-Cs纳米粒粒径为(264.13±6.48)nm,经过修饰后纳米粒粒径为(389.70±9.00)nm。WGA-EGCG-Gel-Cs纳米粒对HT-29细胞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EGCG原料药。结论 WGA-EGCG-Gel-Cs纳米粒可显著提高细胞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CG 壳聚糖 明胶 纳米粒 麦胚凝集素 抗肿瘤
下载PDF
氟尿嘧啶-聚酰胺-胺复合物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1
9
作者 乔宏志 李娟 +1 位作者 王洋 李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0-515,共6页
合成并表征了聚酰胺-胺(PAMAM)G5.0树枝状聚合物,平衡透析法制备氟尿嘧啶-聚酰胺-胺复合物(5-Fu-PAMAM),研究PAMAM对5-Fu的结合能力;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大鼠经口给予5-Fu混悬液和5-Fu-PAMAM复合物的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当5-Fu与PAMAM ... 合成并表征了聚酰胺-胺(PAMAM)G5.0树枝状聚合物,平衡透析法制备氟尿嘧啶-聚酰胺-胺复合物(5-Fu-PAMAM),研究PAMAM对5-Fu的结合能力;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大鼠经口给予5-Fu混悬液和5-Fu-PAMAM复合物的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当5-Fu与PAMAM G5.0的物质的量比在250附近达到最大结合,制备的复合物粒径为(30.2±4.9)nm。大鼠经口给予复合物组的Ka,cmax均较混悬液组有显著增加(P<0.01),AUC0-∞是混悬液组的1.37倍。研究表明PAMAM能显著增加5-Fu的口服吸收,提高5-Fu制剂的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胺 树状聚合物 氟尿嘧啶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阿霉素-铜-姜黄素纳米胶束的制备及体外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静 乔宏志 +4 位作者 柴雅萍 戴心怡 孙娟 丁青龙 狄留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8-312,共5页
目的以泊洛沙姆407(P407)为载体,制备阿霉素-铜-姜黄素(DOX-Cu-Cur)三元配合物的纳米胶束,实现定量化联合载药和智能化释药,以期达到协同治疗效果。方法以P407为载体,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制剂进行处方优化,并考察胶束的体外释药特性,... 目的以泊洛沙姆407(P407)为载体,制备阿霉素-铜-姜黄素(DOX-Cu-Cur)三元配合物的纳米胶束,实现定量化联合载药和智能化释药,以期达到协同治疗效果。方法以P407为载体,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制剂进行处方优化,并考察胶束的体外释药特性,MTT法研究胶束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优化后的载药胶束(DOX-Cu-Cur/P407)粒径为(31.06±4.20)nm,多分散系数为0.174±0.028,阿霉素和姜黄素的包封率分别为(93.17±1.05)%、(100.03±1.10)%。体外释放曲线表明,胶束具有酸敏感释药特性,MTT结果表明DOX-Cu-Cur/P407能显著抑制肿瘤增殖,且较单一药物有更好的协同作用。结论 DOX-Cu-Cur/P407胶束具有均一的粒径和高包封率,能够响应肿瘤酸性微环境,有望实现定量化敏感释药和协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阿霉素 酸敏感 配位 胶束
下载PDF
测量接收机与矢网测量衰减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栾鹏 刘晨 +2 位作者 李彦丽 吴爱华 乔宏志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19年第1期31-34,共4页
介绍测量接收机与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衰减的原理,并对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分别对低反射系数下,不同衰减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表明衰减量在(10~60) d B范围内,两种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相当;另外,采用两种测量标准对较大输入反射系数模... 介绍测量接收机与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衰减的原理,并对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分别对低反射系数下,不同衰减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表明衰减量在(10~60) d B范围内,两种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相当;另外,采用两种测量标准对较大输入反射系数模值、不同相位下的阻抗调配器级联20dB固定衰减器作为被测件进行测试,最大偏差达到±0. 31dB,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测量不确定度(0. 18dB),明显小于接收机测量不确定度(0. 59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 反射系数 测量不确定度
下载PDF
氢化咖啡酰壳聚糖-铜-阿霉素三元配位超分子的制备及肾靶向评价
12
作者 乔宏志 孙敏捷 +2 位作者 谢颖 平其能 宗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0-426,共7页
合成了氢化咖啡酰壳聚糖衍生物(HCAC),其中氢化咖啡酸(HCA)的取代度为15.6%;采用不良溶剂沉淀法将HCAC、Cu(NO3)2·3H2O和阿霉素(Dox)制备成三元配位超分子HCAC-Cu-Dox。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 合成了氢化咖啡酰壳聚糖衍生物(HCAC),其中氢化咖啡酸(HCA)的取代度为15.6%;采用不良溶剂沉淀法将HCAC、Cu(NO3)2·3H2O和阿霉素(Dox)制备成三元配位超分子HCAC-Cu-Dox。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分别测定Dox和Cu的含量为(7.8±0.3)%和(5.2±0.2)%;透射电镜(TEM)观察超分子为类球形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68.7±3.9)nm;研究了超分子的键合常数和热力学性质,证明Dox在超分子中以分子态或无定型态存在;体外释放结果显示载药超分子在生理pH条件下无突释现象,24 h释放量仅13.5%;近红外荧光成像表明超分子可有效分布至肾,而极少在其他脏器分布;MTT法研究超分子的细胞毒性,表明其可明显抑制人肾癌A498细胞的增殖。因此,本研究所制备的HCAC-Cu-Dox三元配位超分子有望实现肾靶向递药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靶向 氢化咖啡酰壳聚糖 配位化学 超分子组装 肾癌
下载PDF
活血化瘀中药对介孔硅纳米粒小鼠体内分布的影响(英文)
13
作者 孙娟 吴文瀚 +3 位作者 高丽娜 何凤军 张蕾 乔宏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制备适宜的介孔硅纳米粒(MSNs)并考察活血化瘀中药对介孔硅纳米粒小鼠体内分布的影响。方法通过Stober方法制备MSNs,调节不同摩尔比例的正硅酸乙酯(TEOS)和氢氧化钠(NaOH),测定MSNs的粒径、多分散系数(PDI)和Zeta电位,筛选出适宜的M... 目的制备适宜的介孔硅纳米粒(MSNs)并考察活血化瘀中药对介孔硅纳米粒小鼠体内分布的影响。方法通过Stober方法制备MSNs,调节不同摩尔比例的正硅酸乙酯(TEOS)和氢氧化钠(NaOH),测定MSNs的粒径、多分散系数(PDI)和Zeta电位,筛选出适宜的MSNs制备工艺,并对其表面进行氨基修饰得到MSNs-NH_2。通过动态光散射(DLS)、傅里叶转换红外线光谱(FT-IR)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表征其结构和形貌。取ICR小鼠每日分别灌服川芎、丹参和水蛭煎液,以灌服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10d后尾静脉注射Cy7荧光染料标记的MSNs-NH_2,进行活体成像。结果在TEOS与NaOH摩尔比为20时制备的MSNs,经氨基修饰得到MSNs-NH_2粒径为136.8nm,PDI为0.17,Zeta电位为16mV。荧光标记的MSNs-NH_2静注后主要分布于肝脾,3种活血化瘀中药预处理组的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其中川芎组荧光的达峰时间早于丹参组。静注24h后,川芎组小鼠的肺中显示有荧光,而其他组肺脏无明显荧光。结论通过调节TEOS和NaOH的摩尔比可以有效调控MSNs的尺度,得到的MSNs-NH_2可作为探针用于研究中药与纳米粒的作用关系;服用活血化瘀中药会影响MSNs-NH_2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位置和分布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硅纳米粒 活血化瘀 活体成像 体内分布 川芎 丹参 水蛭
下载PDF
当代乡土中国的“心灵史”——梁鸿“梁庄”系列作品对谈录
14
作者 张丽军 马兵 +5 位作者 谭景玉 赵月斌 曲延春 计昀 辛晓伟 乔宏志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4年第3期101-113,共13页
主持人:张丽军,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时间:2014年7月12日下午2点半。地点: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代文学研究室3549。一、关于“梁庄”的审美阅读感受张丽军:我们今天对梁鸿的作品做一次讨论。首先来谈一下我们这次讨论会的初衷... 主持人:张丽军,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时间:2014年7月12日下午2点半。地点: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代文学研究室3549。一、关于“梁庄”的审美阅读感受张丽军:我们今天对梁鸿的作品做一次讨论。首先来谈一下我们这次讨论会的初衷。其实,以前我们都关注过梁鸿的作品,当我看了梁鸿的作品后,深有感触。所以就想让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做一点东西。我先抛砖引玉,谈谈阅读感受。我认为乡村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问题和普遍性的世界问题。从文学角度来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梁鸿 乡土中国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心灵史 当代 阅读感受 现代文学
下载PDF
基于TMS320C6713ADF4106的锁相环频率合成器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乔宏志 《科技信息》 2010年第13X期84-85,共2页
本文主要讨论了基于DSP(TMS320C6713)对锁相环ADF4106控制的原理设计和具体控制过程。
关键词 TMS320C6713 ADF4106 MCSBSP 锁相环
下载PDF
现代中药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薛峰 黄剑宇 +3 位作者 吴浩 李俊松 狄留庆 乔宏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7-735,共9页
中药加工技术的发展是中药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是中药制造和现代制药装备领域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政策的发布,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成为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为现代中药加工技术的... 中药加工技术的发展是中药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是中药制造和现代制药装备领域关注的焦点。随着《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政策的发布,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成为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为现代中药加工技术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和高要求。围绕中药粉碎、提取、灭菌、保鲜等关键加工技术,综述了其原理、特点以及近年来的应用进展,同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以期为中药加工关键技术的集成化、现代化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加工 中药粉碎 中药提取 中药灭菌 中药保鲜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慢性肝脏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敬 袁天杰 +6 位作者 赵永贵 康安 李俊松 单进军 赵晓莉 乔宏志 狄留庆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2期2312-2317,共6页
肠道菌群是寄居于人体肠道内微生物的总称,是一个构成复杂、功能多样的微生态系统。作为与宿主共生的有生系统,肠道微生物在机体消化、营养、代谢、免疫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等方面都扮演重要角色。肝脏是人体内以代谢为主的器官,在解剖... 肠道菌群是寄居于人体肠道内微生物的总称,是一个构成复杂、功能多样的微生态系统。作为与宿主共生的有生系统,肠道微生物在机体消化、营养、代谢、免疫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等方面都扮演重要角色。肝脏是人体内以代谢为主的器官,在解剖和功能上与肠道存在密切联系,构成"肠-肝"轴。随着对"肠-肝"轴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慢性肝脏疾病及其并发症与肠道菌群的改变息息相关。近年来,肠道菌群与慢性肝脏疾病的相关性受到广泛关注,改善肠道微生态系统已经成为治疗慢性肝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慢性肝脏疾病 “肠-肝”轴 菌群失调 TOLL样受体
下载PDF
实施新课标 关注全体和个体的发展
18
作者 乔宏志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第5期137-137,共1页
体育教学到底是应该面向全体还是面向个体?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面向全体学生。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但要面向全体学生,更要关注个体差异。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学困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关... 体育教学到底是应该面向全体还是面向个体?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面向全体学生。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但要面向全体学生,更要关注个体差异。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学困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关注这一群体,那么体育课堂教学将是那些为数不多的体育特长生的舞台,而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差异 体育课堂教学 体育教学 课程标准 学生 教师 群体
下载PDF
生姜细胞外囊泡样纳米粒载吴茱萸碱的处方工艺及体外释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梦 刘卓雅 +3 位作者 于嘉敏 王芮 范铭婕 乔宏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7-533,共7页
目的采用生姜细胞外囊泡样纳米粒(EVNs)来源脂质制备载吴茱萸碱(EVO)的脂质体,以改善其成药性。方法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生姜EVNs,筛选EVNs脂质的提取溶剂。薄膜分散法制备载EVO脂质体(EVO@Lipo),以包封率为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和制备... 目的采用生姜细胞外囊泡样纳米粒(EVNs)来源脂质制备载吴茱萸碱(EVO)的脂质体,以改善其成药性。方法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生姜EVNs,筛选EVNs脂质的提取溶剂。薄膜分散法制备载EVO脂质体(EVO@Lipo),以包封率为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采用粒度电位分析、差示量热扫描(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EVO@Lipo进行表征,并考察EVO@Lipo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筛选出三氯甲烷、甲醇-三氯甲烷、乙醇-二氯甲烷作为脂质的提取溶剂,正交试验优化确定载药脂质体的最优制备条件为采用甲醇-三氯甲烷(2∶1)提取脂质,药脂比为1∶50,超声条件60 W、15 min。制得的EVO@Lipo包封率为88.21%,平均粒径194.9 nm,PDI为0.22,Zeta电位为-35.3 mV,并证明EVO@Lipo并非药物和脂质的物理混合物。体外释放实验显示,EVO@Lipo能延缓药物的释放。结论EVNs来源脂质可装载疏水性药物EVO,提高其溶解性,并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样纳米粒 生姜 吴茱萸碱 脂质体 体外释放
下载PDF
基于胞外囊泡的递药系统促进植物化学物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朱珍珠 廖柳月 乔宏志 《Acupuncture and Herbal Medicine》 2022年第4期229-239,共11页
神经退行性疾病(NDs)是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有效的治疗方法较为匮乏。植物化学物质已被大量实验证明可以改善NDs;然而,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脑组织内药物积累量较少等因素大大限制了其在NDs治疗中的应用。因此,靶向递药系统有望... 神经退行性疾病(NDs)是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有效的治疗方法较为匮乏。植物化学物质已被大量实验证明可以改善NDs;然而,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脑组织内药物积累量较少等因素大大限制了其在NDs治疗中的应用。因此,靶向递药系统有望成为一种可行的NDs治疗策略。细胞外囊泡(EVs)具有许多良好的生物活性,是靶向脑组织的优良载体。本文总结了EVs作为植物化学物质的新型载体在N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首先,文章讨论了目前ND治疗面临的挑战以及植物化学物质对ND的治疗作用。其次,重点关注了EVs通过血脑屏障的能力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能力,评估其增强药物治疗NDs的效果。最后,阐述了在EVs中包封植物化学物质的策略,这也是获得高负载效率和稳定的药物递送体系的关键。本文聚焦在基于EVs的药物递送体系,这将为提高植物化学物质治疗ND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应控制好植物化学物质的释放速度和药代动力学,以保证负载植物化学物质的胞外囊泡体系在脑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化学物质 生物利用度 胞外囊泡递药系统 脑靶向 神经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