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
1
作者 祁伟亮 乔岩 +16 位作者 盖琼辉 乔义林 邓素敏 李金玲 高雪梅 赖守孝 时志宁 袁兰兰 王婧 姚来来 谭晨 张阳春 朱彩云 王海辉 蒋应斌 景娜 李珍庆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5期14-17,共4页
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文章首先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三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
关键词 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层面 教师层面 学生层面
下载PDF
马铃薯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丹 马平 +1 位作者 杨芳 乔岩 《陇东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88-92,共5页
为研究陇东地区马铃薯相关农艺性状对其产量的影响,对甘肃省主推的9个马铃薯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区域试验数据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块茎质量>单... 为研究陇东地区马铃薯相关农艺性状对其产量的影响,对甘肃省主推的9个马铃薯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区域试验数据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块茎质量>单株块茎数>主茎数>株高>干物质含量>生育期>淀粉含量,其中单株块茎质量、单株块茎数和主茎数这三个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均大于0.7,这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块茎质量、单株块茎数、主茎数这三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4.17%,反映了评价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研究表明:选择单株块茎质量大,单株块茎数、主茎数、株高适中的品种(系)是提高陇东地区马铃薯产量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产量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诊断甲状腺疾病的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乔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05-0008,共4页
甲状腺疾病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在过去20年中发病率不断上升。甲状腺功能障碍的特征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炎症,还有良性或恶性的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通常经过超声引导的细针穿刺活检(FNAB)和标本的细胞学检查被... 甲状腺疾病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在过去20年中发病率不断上升。甲状腺功能障碍的特征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炎症,还有良性或恶性的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通常经过超声引导的细针穿刺活检(FNAB)和标本的细胞学检查被检测到。由于样本体积小和无法充分描述卵泡病变,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高通量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在有可能发现新的甲状腺肿瘤生物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可以补充传统的影像学模式,用于术后监测和协助术前不确定性或滤泡病变的细胞学检查。本文回顾了有关生物标记物的最新知识,这些标记物在检测甲状腺肿瘤方面是可靠的,使其成为评估外科手术或术后辅助治疗的有效性的宝贵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癌 生物标记物 RNA 循环细胞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与抗寒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祁伟亮 孙万仓 +14 位作者 马骊 乔岩 武军艳 乔义林 陈红 刘丽君 蒲媛媛 赖守孝 李学才 方彦 王旺田 李金玲 袁兰兰 姚来来 王静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4期70-77,85,共9页
冷胁迫是甘蓝型油菜种植推广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通过近缘种间杂交和轮回选择可丰富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背景与种质资源创新,近几年创制的强抗寒甘蓝型油菜已实现从北纬35°20'的适宜种植区域北移扩展至陕西洛川(北纬35°46&... 冷胁迫是甘蓝型油菜种植推广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通过近缘种间杂交和轮回选择可丰富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背景与种质资源创新,近几年创制的强抗寒甘蓝型油菜已实现从北纬35°20'的适宜种植区域北移扩展至陕西洛川(北纬35°46')、甘肃兰州上川(北纬36°03')、山西临汾(北纬36°20')和河北石家庄(北纬38°00')等区域的种植。甘蓝型油菜抗寒理论研究表明:强抗寒甘蓝型油菜形态特征表现为半直立或匍匐生长、叶色较深或呈紫红色、根系较为发达等,这主要与强抗寒甘蓝型油菜的渗透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积累有关,进而达到保护细胞和减少ROS信号积累的作用。研究证明甘蓝型油菜组织细胞中NADPH酶介导产生的ROS在调控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及冷胁迫应激响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此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创新和抗寒机理研究是甘蓝型冬油菜“北移西扩”的重要技术保障,也是中国西北冬油菜产业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NADPH酶 活性氧 冷胁迫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桑树活性氧信号传导及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祁伟亮 任迎虹 +4 位作者 杨财容 乔岩 曾睿 黄仁维 乔义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60,共11页
对干旱胁迫处理后的桑树幼苗(‘湖桑32’和‘德果1号’)进行ROS信号组织定位和叶的转录组测序,旨在从细胞和分子角度探究干旱胁迫后ROS信号在桑树组织细胞中的分布规律及与之相关的代谢通路和基因调控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 对干旱胁迫处理后的桑树幼苗(‘湖桑32’和‘德果1号’)进行ROS信号组织定位和叶的转录组测序,旨在从细胞和分子角度探究干旱胁迫后ROS信号在桑树组织细胞中的分布规律及与之相关的代谢通路和基因调控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桑叶组织细胞中会产生少量的O^(—·)_(2),而干旱胁迫处理后桑叶组织细胞中ROS积累增多,推测ROS作为一种动态信号分子,会向毗邻细胞或远端细胞进行信号转导,进而与多种信号组分共同完成系统响应表达以调控桑树的生长发育及抗逆性。转录组数据表明:重度干旱胁迫处理后‘湖桑32’有5677个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多于‘德果1号’(5575),且差异显著基因(DEGs)主要富集在半乳糖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果糖和甘露糖代谢、碳代谢等通路中,推测‘湖桑32’的抗旱性与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有关。同时,挑选11个基因进行qRT-PCR验证,其中11个DEGs的表达趋势与对应的RNA-Seq数据一致。研究也发现调控MKK 4/5和WRKY22表达的相关基因LOC 21384958和LOC21396104,在弱抗旱桑‘德果1号’中分别上调表达0.72(P<0.05)和2.16(P<0.05),而相同的基因在强抗旱桑‘湖桑32’中未显著表达,推测‘德果1号’叶片枯黄或死亡的原因可能与ROS信号参与MKK4/5、MPK3/6和WRKY22级联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干旱胁迫 活性氧 信号传导 转录组分析
下载PDF
ROS(O_(2)^(-))信号在冬小麦根系细胞中的产生及传导机理
6
作者 祁伟亮 孟建军 +14 位作者 张成 刘自成 施万喜 杨虓 乔岩 杨财容 乔义林 李金玲 陈思伟 姚来来 赖守孝 张鹏 刘文辉 王婧 袁兰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25-1335,共11页
以冬小麦品种‘陇育5号’‘陇育8号’‘陇育10号’和品系‘陇育5-2’为材料,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以pSc119.2和pTa535为探针,明确4份冬小麦均属于六倍体材料(AABBDD,2n=42)。同时对冬小麦进行正常处理(25℃)、冷胁迫(4℃)和DPI+... 以冬小麦品种‘陇育5号’‘陇育8号’‘陇育10号’和品系‘陇育5-2’为材料,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以pSc119.2和pTa535为探针,明确4份冬小麦均属于六倍体材料(AABBDD,2n=42)。同时对冬小麦进行正常处理(25℃)、冷胁迫(4℃)和DPI+冷胁迫(4℃)处理并创新结合NBT法进行ROS定位。研究发现冬小麦在正常发芽过程中根尖顶端组织细胞和根毛区域检测到少量的ROS(O-2),推测少量的ROS(O-2)在冬小麦种子发芽及根系形成过程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而在冷胁迫(4℃)处理环境下,‘陇育5号’和‘陇育5-2’(品系)的长势显著优于‘陇育8号’和‘陇育10号’,且冬小麦根系组织细胞区域发生ROS“大爆发”,其中在根尖顶端组织区域ROS信号最多,而在伸长组织区域ROS信号逐渐减少,推测ROS信号可能是一种动态传递的信号分子。同时还发现冬小麦维管束组织区域ROS信号积累较多,这也进一步暗示维管束组织可能是ROS信号产生和传导的主要通道。在DPI+冷胁迫(4℃)处理后,冬小麦根系组织细胞中的ROS信号明显减少,且以根伸长区和维管束组织细胞ROS消失最为明显,进一步说明NADPH酶是冬小麦在冷胁迫后ROS信号产生的主要来源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活性氧 信号传导 冷胁迫
下载PDF
不同加强节点对‘宝石解百纳’利口酒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师旭 李长征 +4 位作者 谷翔昕 王海绮 乔岩 李福东 于庆泉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0,共7页
以‘宝石解百纳’葡萄为原料进行发酵,设置残糖量为156、126、96 g·L^(-1)的3组发酵液;以‘白玉霓’白兰地为基酒,用不同糖度的发酵液配成酒度分别为22%、20%、18%(Vol)的酒样,并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挥... 以‘宝石解百纳’葡萄为原料进行发酵,设置残糖量为156、126、96 g·L^(-1)的3组发酵液;以‘白玉霓’白兰地为基酒,用不同糖度的发酵液配成酒度分别为22%、20%、18%(Vol)的酒样,并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挥发性香气组成,调查不同加强节点对‘宝石解百纳’利口酒理化性质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宝石解百纳’发酵液总糖为96 g·L^(-1)时终止发酵,与设定的理想目标节点差异较小;感官总得分以发酵液低残糖低酒度(残糖96 g·L^(-1)、酒度18%)和中残糖低酒度(残糖126 g·L^(-1)、酒度18%)组合相对较高,其中低残糖低酒度组合在香气优雅细腻度和口感结构协调性得分最高。以该组合为对象共检测出41种挥发性香气,包括C6醇2种、高级醇5种、脂肪酸乙酯13种、酸类和乙酸酯各3种、其他酯类6种、4种萜烯类;呋喃醛类2种;酚类、醛类和内酯类各1种。本研究初步探明了高品质利口酒的加强节点工艺,同时明确了‘宝石解百纳’利口酒的挥发性香气组成,为国产利口酒工艺研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石解百纳’利口酒 残糖-酒精度加强节点 感官品质 挥发性香气
下载PDF
基于改进时间窗的AGVs避碰路径规划 被引量:23
8
作者 乔岩 钱晓明 楼佩煌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83-2688,共6页
针对柔性制造系统中的自动导引车在动态不稳定环境下不能按照时间窗规划好的既定路径运行的问题,提出通过实时改变自动导引车通过节点的优先级,调整相应节点的自动导引车的通过顺序来更新自动导引车运行路径,对时间窗算法进行改进,从而... 针对柔性制造系统中的自动导引车在动态不稳定环境下不能按照时间窗规划好的既定路径运行的问题,提出通过实时改变自动导引车通过节点的优先级,调整相应节点的自动导引车的通过顺序来更新自动导引车运行路径,对时间窗算法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多自动导引车动态环境下的路径规划。以含有8台自动导引车的淋雨线系统为应用案例进行仿真实验,对改进前的时间窗算法和改进后的时间窗算法进行对比,说明了算法的实现过程。通过仿真证明了该算法能减少冲突数目,有效实现多自动导引车避碰,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柔性,同时能够提高系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窗 自动导引车 实时避碰 路径规划
下载PDF
玉米胚乳突变基因ae连锁累赘的SSR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乔岩 王汉宁 +1 位作者 张成 杨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0-147,共8页
本研究通过与玉米胚乳突变基因ae连锁的SSR标记对轮回亲本不同的2个回交一代群体amylose extender(ae)基因两侧的连锁累赘进行了SSR分析,通过均匀分布在ae基因所在的Chr5连锁群上的SSR标记对这2个回交群体的染色体遗传背景回复率开展研... 本研究通过与玉米胚乳突变基因ae连锁的SSR标记对轮回亲本不同的2个回交一代群体amylose extender(ae)基因两侧的连锁累赘进行了SSR分析,通过均匀分布在ae基因所在的Chr5连锁群上的SSR标记对这2个回交群体的染色体遗传背景回复率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MAS可以将回交群体CHBC1F2染色体两侧的连锁累赘分别限定到13.2和17.2cM,将另一回交群体DHBC1F2的染色体的单侧连锁累赘限定到13.9cM。背景选择的结果表明,通过基因组的负选择可以使CHBC1F2群体中某些植株的5号染色体的遗传背景回复率达到85.7%,使DHBC1F2群体的染色体的遗传背景回复率达到87.5%。通过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谱(比如10~20cM)就可以直接选择在目的基因附近发生重组的个体,减少不需要的染色体片段,降低目标基因附近的搭载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ae基因 轮回亲本 遗传背景回复率 连锁累赘
下载PDF
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的合成 被引量:8
10
作者 乔岩 王爱勤 +1 位作者 王哲 黄高升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7-108,共2页
以D 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和丁二酸酐为原料 ,采用简便的方法合成 2 (3 羧基 1 丙酰氨基 ) 2 脱氧 D 葡萄糖 ,产率大于 70 % ,结构经元素分析。
关键词 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 合成技术 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诱导分化剂 极性
下载PDF
D-氨基葡萄糖的化学修饰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乔岩 王丽 王爱勤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1-55,共5页
D -氨基葡萄糖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对其进行化学修饰后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
关键词 D-氨基葡萄糖 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 生物学 医药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置入术后对糖尿病患者远期死亡、心肌梗死和支架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乔岩 马长生 +6 位作者 聂绍平 刘小慧 杜昕 康俊萍 吕强 贾长琪 张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37-445,共9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糖尿病患者置入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s,BMS)vs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s,DES)后发生死亡、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再次血运重建和支架血栓的情况,以评价糖尿病患者置入DES后的远期安全...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糖尿病患者置入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s,BMS)vs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s,DES)后发生死亡、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再次血运重建和支架血栓的情况,以评价糖尿病患者置入DES后的远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于2003年7月~2005年12月连续入选了834例因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患者,按置入支架类型将患者分为DES组(n=583)和BMS组(n=251)。主要终点事件为24个月时全因病死率;次要终点事件为24个月时非致死性MI、再次血运重建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发生率。结果本研究结果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DES组明显降低了24个月时死亡[3.2%vs 5.1%,危险比(hazard ratio,HR)0.34,95%可信区间(confidential interval,CI)0.12~0.94,P=0.038]和心性死亡的风险(2.2%vs 4.4%,HR=0.29,95%CI:0.13~0.87,P=0.027),非致死性MI和心性死亡与非致死性MI复合终点发生风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明确和可能的支架血栓的发生风险比较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1.9%vs 2.0%,HR=0.96,95%CI:0.51~2.17,P=0.351)。DES明显降低了再次血运重建的风险(10.5%vs 20.7%,HR=0.24,95%CI:0.11~0.78,P<0.001)和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的风险(8.9%vs 17.1%,HR=0.33,95%CI:0.16~0.87,P<0.001);与BMS组比较DES组的MACE的风险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8%vs 27.9%,HR=0.19,95%CI:0.09~0.85,P<0.001);其主要与DES组患者的死亡和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的风险降低有关。结论与BMS相比,DES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24个月时死亡、再次血运重建和MACE的风险,而未增加非致死性MI和支架血栓的风险。置入DES后死亡风险的降低原因,主要与DES降低再狭窄后的死亡和MI风险,获得更高的完全血运重建率以及未增加支架血栓的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金属裸支架 糖尿病 支架血栓
下载PDF
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在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乔岩 孙丽华 +2 位作者 马吉勇 邹春芳 王文晶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850-851,855,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中细胞DNA的含量分析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46例胸腔积液患者,分为恶性和良性两组,采用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测定胸腔积液细胞DNA的含量,同时检测癌胚抗原(CEA)。结果:对于恶性胸腔积液,全自动细...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中细胞DNA的含量分析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46例胸腔积液患者,分为恶性和良性两组,采用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测定胸腔积液细胞DNA的含量,同时检测癌胚抗原(CEA)。结果:对于恶性胸腔积液,全自动细胞DNA分析诊断的敏感性为58.3%,特异性为100.0%,准确性78.3%,而CEA分别为54.2%、81.8%和67.4%。如两项指标中任何一项阳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7.5%,81.8%和84.8%;两项指标同时阳性,特异性可达100.0%。结论: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对胸腔积液的鉴别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联合胸腔积液的CEA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DNA倍体分析 癌胚抗原 胸腔积液
下载PDF
公费医疗患者对社区首诊制的接受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乔岩 李文祯 +7 位作者 宋兴月 陈雅雯 李静 杨婷婷 刘巧艳 王晓君 殷晓旭 卢祖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了解公费医疗患者对社区首诊制的接受度,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7—11月在武汉市随机抽取非医学高等院校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HCs)4家,选取研究期间至该4家CHCs就诊的公费医疗患者1 200例。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社区... 目的了解公费医疗患者对社区首诊制的接受度,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7—11月在武汉市随机抽取非医学高等院校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HCs)4家,选取研究期间至该4家CHCs就诊的公费医疗患者1 200例。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社区居民问卷调查表》对纳入患者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就诊行为、健康状况、对社区首诊制的意愿和认知、对CHCs的评价。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公费医疗患者对社区首诊制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 16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8%。其中782例(67.3%)公费医疗患者了解社区首诊制相关政策,862例(74.2%)愿意接受社区首诊制。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自评健康状况得分患者的社区首诊制接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年就诊次数,以及是否了解社区首诊制相关政策、是否认为CHCs诊疗水平能够满足居民常见病诊治、是否认为CHCs医疗设备能够满足居民常见病诊治、是否认为CHCs药品配备能够满足居民常见病诊治、是否对CHCs服务感到满意患者的社区首诊制接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了解社区首诊制相关政策、是否对CHCs服务感到满意是公费医疗患者对社区首诊制接受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公费医疗患者对社区首诊制的接受度较高,从患者角度分析社区首诊制在我国实施有较好的可行性。年龄、是否了解社区首诊制相关政策、是否对CHCs服务感到满意是其影响因素,建议加大对社区首诊制的宣传力度,提高患者对社区首诊制内涵的理解,同时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以促进社区首诊制的全面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首诊制 患者 公费医疗 接受度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老年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近远期临床结果 被引量:6
15
作者 乔岩 聂绍平 +7 位作者 杜昕 刘小慧 康俊萍 吕强 贾长琪 张崟 罗太阳 马长生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老年(年龄≥75岁)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近远期临床结果。方法:本研究于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连续入选年龄≥75岁稳定...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老年(年龄≥75岁)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近远期临床结果。方法:本研究于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连续入选年龄≥75岁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363例,在我院行PCI置入DES(n=269)或CABG(n=94)治疗。主要终点为24个月时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次要终点为24个月时全因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脑血管事件和再次血运重建以及全因死亡、非致死性MI和脑血管事件复合终点事件。结果:住院期间,CABG组的病死率(7.4%vs.1.9%,P=0.023)和非致死性MI的发生率(3.2%vs.0,P=0.023),明显高于DES组,CABG组的MACCE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DES组(10.6%vs.1.9%,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个月时,CABG组和DES组的主要终点事件的风险未见明显差异[22.3%vs.15.2%,风险比(HR)=1.62,95%CI 0.63~3.31,P=0.379],两组的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MI、脑血管事件和再次血运重建的风险也没有明显差异;CABG组全因死亡、非致死性MI和脑血管事件复合终点事件的风险明显高于DES组(19.1%vs.8.2%,HR 3.87,95%CI:1.24~12.37,P=0.009)。结论:本研究提示,与DES相比,CABG可能会增加75岁以上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远期全因死亡、非致死性MI和脑血管事件复合终点事件的风险,而未降低再次血运重建和MAC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多支血管病变 老年
下载PDF
陇东地区部分冬小麦品种(系)HMW-GS的组成与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乔岩 张成 徐丽蓉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2-46,50,共6页
本实验通过SDS-PAGE技术,对陇东地区部分冬小麦品种(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亚基组成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陇东地区冬小麦品种(系)存在16种亚基组合类型,以N,7+8,2+12亚基含量丰富,其出现频率占品种(系)总数的36.50%,而含5+1... 本实验通过SDS-PAGE技术,对陇东地区部分冬小麦品种(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亚基组成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陇东地区冬小麦品种(系)存在16种亚基组合类型,以N,7+8,2+12亚基含量丰富,其出现频率占品种(系)总数的36.50%,而含5+10亚基的亚基组合类型只有3种,仅占品种(系)数量的9.62%。Glu-1位点遗传多样性单一,Glu-A1位点仅有2种等位变异形式,N亚基频率最高(71.15%);Glu-B1位点有4种等位基因变异形式,7+8亚基频率最高(59.62%);Glu-D1位点上有6种等位基因变异形式,2+12亚基频率最高(61.54%)。通过对地方品种、育成品种(系)和引进品种HMW-GS组成比较发现,地方品种亚基的组成类型呈现出组成单一,优质亚基少的特点;而外引品种和育成品种亚基类型较为丰富,且包含一定数量的优质亚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GLU-1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 亚基类型 亚基组合
下载PDF
他汀药物对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临床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乔岩 王悦 +9 位作者 李松南 蒋晨曦 桑才华 汤日波 龙德勇 吴嘉慧 何柳 杜昕 董建增 马长生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探讨他汀药物对冠心病(CAD)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远期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 :中国心房颤动注册研究于北京市31家医院前瞻性纳入心房颤动患者25 512例,排除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最终纳入冠心病合并NVAF患者2 783例。主要终... 目的:探讨他汀药物对冠心病(CAD)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远期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 :中国心房颤动注册研究于北京市31家医院前瞻性纳入心房颤动患者25 512例,排除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最终纳入冠心病合并NVAF患者2 783例。主要终点事件是心血管死亡;次要终点是全因死亡、血栓栓塞事件和心血管原因住院。结果 :约有71.7%的CAD合并NVAF患者使用他汀药物。与未用他汀药物患者相比,他汀药物组患者更多合并有高血压病和Has-BLED≥3比例也更高。他汀药物组口服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率更高。随访中位数时间2.99(1.48,4.90)年,Kaplan-Meier分析及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和次要终点事件未见明显差异;但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他汀药物明显降低冠心病合并NVAF患者的全因死亡的风险(HR=0.79,95%CI 0.64~0.96,P=0.020),两组的心血管死亡、血栓栓塞事件和心血管原因住院的发生风险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他汀药物虽然没有明显降低CAD合并NVAF患者的心血管死亡、血栓栓塞事件和心血管原因住院的风险,但明显降低了全因死亡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他汀药物
下载PDF
N-乙酰氨基葡萄糖合成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
18
作者 乔岩 王爱勤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2-162,190,共2页
改进了 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合成方法 ,后处理过程简单 ,产率提高至 96.7%
关键词 N-乙酰氨基葡萄糖 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合成
下载PDF
N-己酰氨基葡萄糖合成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19
作者 乔岩 李安 王爱勤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8-298,312,共2页
改进了 N-己酰氨基葡萄糖的合成方法 ,产率为 91 % ;并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比例时 。
关键词 N-己酰氨基葡萄糖 合成 溶解度 乙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