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染色体相嵌型胎儿的成纤维细胞体外生长稳定性的观察
1
作者 乔惠珍 周淑琴 施征洋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4年第2期32-34,共3页
性染色体相嵌型胎儿的成纤维细胞体外生长稳定性的观察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10059)乔惠珍,周淑琴,施征洋Observationofgrowthstabilityoffibroblastsofinfantswi... 性染色体相嵌型胎儿的成纤维细胞体外生长稳定性的观察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10059)乔惠珍,周淑琴,施征洋ObservationofgrowthstabilityoffibroblastsofinfantswithSexchromosomem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 性染色体 胎儿 成纤维细胞 体外生长 临床表现 病人 核型 长期培养 组型
下载PDF
年轻宫颈癌患者行根治术并一侧卵巢转位术4例临床观察
2
作者 乔惠珍 宋静慧 +4 位作者 史肇光 张林燕 齐红岩 于慧敏 王爱民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83-185,共3页
年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在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时同时将一侧卵巢转位于腹壁下,以保护其术后行放射治疗时不受损伤,并保留了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我院自1997-08至今做了卵巢转位术4例,并对转位卵巢的形态及内分泌功能做了观察。1临... 年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在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时同时将一侧卵巢转位于腹壁下,以保护其术后行放射治疗时不受损伤,并保留了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我院自1997-08至今做了卵巢转位术4例,并对转位卵巢的形态及内分泌功能做了观察。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们自1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根治术 转位术 治疗
下载PDF
氨甲喋呤静脉给药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
3
作者 乔惠珍 杨有莲 +1 位作者 宋静慧 苏日娜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 药物疗法 治疗 氨甲喋呤
下载PDF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7.0地震及余震震源机制解与发震构造分析 被引量:123
4
作者 易桂喜 龙锋 +11 位作者 梁明剑 张会平 赵敏 叶有清 张致伟 祁玉萍 王思维 宫悦 乔惠珍 汪智 邱桂兰 苏金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083-4097,共15页
2017年8月8日在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M7.0级强烈地震,极震区烈度达Ⅸ度,但无明显地表破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震构造的确定和后续地震危险性判定.本文基于截止至2017年8月14日的地震资料,采用多阶段定位方法,对主震及余震进... 2017年8月8日在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M7.0级强烈地震,极震区烈度达Ⅸ度,但无明显地表破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震构造的确定和后续地震危险性判定.本文基于截止至2017年8月14日的地震资料,采用多阶段定位方法,对主震及余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同时,利用CAP波形反演方法,获得了M7.0主震与13次M_L≥4.0级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矩心深度,进而初步分析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结果显示,九寨沟M7.0地震的矩震级M_w6.4,震源矩心深度5 km,表明主震发生在上地壳浅部,与2003年伊朗巴姆(Bam)M_w6.5地震特征极为相似;12次M_L≥4.0级余震的震源矩心深度6~12 km,显示这些余震发生在主震下部,仅1次例外.重新定位后的余震震中呈NW-SE向窄带展布,位于近NS向的岷江断裂与近EW向的东昆仑断裂带东端分支塔藏断裂所夹持的区域,余震带长轴长约38 km,主震位于余震带中部.根据余震震中分布、主震及余震震源机制解等,推测本次九寨沟M7.0地震及其余震的主发震构造为位于岷江断裂与塔藏断裂之间的树正断裂.震源机制解揭示,树正断裂呈左旋走滑,走向约152°,近SE,倾向SW,倾角约70°,该断裂应属于东昆仑断裂东端的分支断裂之一,或与东南侧的虎牙断裂构成统一断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M7.0地震 重新定位 震源机制 发震构造 树正断裂
下载PDF
产科子宫切除适应症的回顾分析
5
作者 乔惠珍 齐红岩 吉木苏荣 《内蒙古医学杂志》 1991年第4期217-218,共2页
本文对我院1970年初至1989年12月36,728例分娩后子宫切除28例进行回顾分析。如下:1 临床材料1.1 发生率我院自1970年初至1989年末总分娩数36728例,行子宫切除28例,占分娩总数的0.076%。其中剖宫产分娩3182例,剖宫产后子宫切除18例,占... 本文对我院1970年初至1989年12月36,728例分娩后子宫切除28例进行回顾分析。如下:1 临床材料1.1 发生率我院自1970年初至1989年末总分娩数36728例,行子宫切除28例,占分娩总数的0.076%。其中剖宫产分娩3182例,剖宫产后子宫切除18例,占剖宫产术的0.57%,同期阴道分娩后子宫切除10例。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子宫切除术 适应症
下载PDF
原发性卵巢鳞癌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6
作者 乔惠珍 董英春 +1 位作者 郭美君 张林燕 《内蒙古医学杂志》 1989年第2期21-22,共2页
本文报告1例迄今国内未报导过的原发性卵巢鳞状上皮癌。查到的国外文献仅为三例,在此4例中有中年及高龄妇女,肿瘤可呈囊性、实性或混合性。临床上易误诊为炎症,报道此例,并讨论如何与继发性卵巢鳞癌及易混淆的原发性勃伦那氏瘤鉴别。
关键词 卵巢鳞癌 全能细胞
下载PDF
马边—大关构造带震源参数及应力状态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阮祥 程万正 +2 位作者 乔惠珍 张致伟 傅莺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4-300,共7页
利用2000~2009年马边—大关构造带上的115次3级以上中小地震波形资料,计算了地震震源机制解和视应力等震源参数。根据震源机制解分析,马边—大关构造带平均主应力方向为NWW—SEE,错动类型显示,走滑型和倾滑型的地震所占比例相当。地震... 利用2000~2009年马边—大关构造带上的115次3级以上中小地震波形资料,计算了地震震源机制解和视应力等震源参数。根据震源机制解分析,马边—大关构造带平均主应力方向为NWW—SEE,错动类型显示,走滑型和倾滑型的地震所占比例相当。地震活动丛集的3个区段荥经—峨边、马边—盐津、鲁甸—巧家的平均主应力方向分别为NWW—SEE、NW—SE、NWW—SEE,呈现局部构造应力场方向特征。马边—大关构造带视应力分布不均匀,高值出现在云南大关—盐津一带地下20km区域,而利店断裂及以北的地区视应力值相对较低。分析认为马边—大关构造带南段未来存在潜在的强震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 视应力 应力分布 马边—大关构造带
下载PDF
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震源参数及应力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阮祥 程万正 +2 位作者 乔惠珍 张永久 张致伟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50,共5页
利用2001-2008年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100次3级以上中小地震波形资料计算了地震震源机制解。采用力轴张量法计算给出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平均主应力方向为NW-SE,与历史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一致;走滑错动占的比例较大,且分布集中。由... 利用2001-2008年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100次3级以上中小地震波形资料计算了地震震源机制解。采用力轴张量法计算给出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平均主应力方向为NW-SE,与历史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一致;走滑错动占的比例较大,且分布集中。由小震的震源波谱参数绘制出视应力平面分布和深度分布剖面图,显示在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及其附近区域相对高视应力区出现在石棉附近地下5km和15km两个不连通区域,西昌以南的则木河断裂带地下5km左右区域,以及西昌以北地下10~20km区域。若将相对高视应力分布区作为未来强震危险性的估计指标,则安宁河断裂带北段及则木河断裂带中北段未来存在潜在的强震危险性,而在这些地段近8年也有小震活动的密度和强度的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视应力分布 地震危险性 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
下载PDF
四川沐川5.7级震群子序列的震源参数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程万正 李桂芳 +1 位作者 乔惠珍 陈天长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3-213,共11页
1993~ 1995年发生在四川沐川县的 5 7级震群 ,由 3次 5 0级以上地震序列构成。1993年首发 5 0级地震序列频度衰减慢 ,1994年 5 7级主震序列衰减快 ,1995年 5 0级强余震序列又衰减缓慢。首发 5 0级地震前 ,区域地震活动增... 1993~ 1995年发生在四川沐川县的 5 7级震群 ,由 3次 5 0级以上地震序列构成。1993年首发 5 0级地震序列频度衰减慢 ,1994年 5 7级主震序列衰减快 ,1995年 5 0级强余震序列又衰减缓慢。首发 5 0级地震前 ,区域地震活动增强显著。但在 5 7级主震和强余震前的震区地震活动不突出。震源机制解给出的主压应力方向为北西向 ,呈近走滑兼倾滑型。利用小震波形记录资料 ,研究了Pn、Pg、Sg波段拐角频率和应力降值随时间的变化。各波段计算值变化幅度大体一致 ,形态略有差异 ,首发 5 0级地震前起伏较大 ,在 5 7级主震前后变化不显著。这与此期间地震活动图像的变化过程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震群序列 震源机制 震源参数 沐川地震 余震
下载PDF
荣昌5.2级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及震区应力状态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万正 陈天长 乔惠珍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9-88,共10页
分析了1997年荣昌5.2级地震的震源机制,主压应力方位为NW向,震源力学作用机制呈走滑兼有较强的倾滑分量。根据成都遥测地震台网记录的波形资料,研究了荣昌震区1994~1998年36次小震机制解,统计的优势压应力方位也是NW向。同时给出了小... 分析了1997年荣昌5.2级地震的震源机制,主压应力方位为NW向,震源力学作用机制呈走滑兼有较强的倾滑分量。根据成都遥测地震台网记录的波形资料,研究了荣昌震区1994~1998年36次小震机制解,统计的优势压应力方位也是NW向。同时给出了小震震源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其动态起伏过程稳定。在四川盆地及南缘地区,发生走滑兼有较强的倾滑分量的地震破裂的比例相对较大。这往往与震区的地腹断裂有关,也与分层滑脱的力学机制相一致。利用近场测震台测量的快S波偏振显示震区近地表浅层介质的各向异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2级地震 荣昌县 地震序列 震源参数 震源机制 震区应力状态
下载PDF
地磁前兆异常的动态从属函数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继红 乔惠珍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2-146,共5页
地震前兆涉及到多种地球物理观测方法,且计量单位各不相同,因此,各类前兆异常之间无法进行直接的定量对比,这给地震预报研究带来了困难.应用异常从属函数值(无量纲量)可统一规划不同性质、不同计量单位的地震前兆异常.本文通过研究地磁... 地震前兆涉及到多种地球物理观测方法,且计量单位各不相同,因此,各类前兆异常之间无法进行直接的定量对比,这给地震预报研究带来了困难.应用异常从属函数值(无量纲量)可统一规划不同性质、不同计量单位的地震前兆异常.本文通过研究地磁资料从属函数,发现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Ms5.2级地震前有明显的前兆异常.增强了对地震前兆异常的识别能力,文中提出该方法在地磁场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场 地震预报 从属函数 前兆异常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16感染分型及其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静 王琳 +2 位作者 王毅 马旭 乔惠珍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感染与宿主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HLA—DQB1等位基因和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多重PCR法检测30例宫颈癌、38例正常宫颈组织HPV感染及型别分布;以PCR-SSP法对22例HPV16...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感染与宿主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HLA—DQB1等位基因和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多重PCR法检测30例宫颈癌、38例正常宫颈组织HPV感染及型别分布;以PCR-SSP法对22例HPV16阳性宫颈癌及35例HPV阴性正常宫颈组织进行HLA-DRB1、HLA—DQB1基因分型。结果HPV16阳性宫颈癌组与HPV阴性正常对照组比较,HLA—DRB1*15、HLA—DQB1*0301/9,10、HLA—DQB1*06基因表型频率显著增加(P〈0.05),经统计学校正后,仅HLA—DRB1*15、HLA—DQB1*06等位基因与HPV16阳性宫颈癌之间呈正相关(分别为OR=3.61,95%CI=1.03~13.08;OR=3.63,95%CI=1.03~13.23)。结论HLA—DRB1*15、HLA—DQB1*06等位基因增加了HPV16阳性妇女患宫颈癌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人类白细胞抗原 宫颈癌
下载PDF
Snail、E-cadherin和N-cadheri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儒英 乔惠珍 宋静慧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1年第4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在宫颈癌发病中上皮型钙黏附素(E-cadherin)、神经型钙黏附素(N-cadherin)及Snail的变化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癌4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9例和慢性宫颈炎42例患者组织中E-cadherin、Sn... 目的探讨在宫颈癌发病中上皮型钙黏附素(E-cadherin)、神经型钙黏附素(N-cadherin)及Snail的变化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癌4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9例和慢性宫颈炎42例患者组织中E-cadherin、Snail和N-cadheir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E-cadherin表达减弱,N-cadherin和Snail蛋白的阳性表达增强,与慢性宫颈炎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与Snail和N-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492;r=-0.643,P<0.01);Snail与N-cadher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1,P<0.01)。结论 Snail、N-cadherin的高表达与E-cadherin的低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IL 钙黏附素 神经型钙黏附素 免疫组化 宫颈癌
下载PDF
产科因素与低体温儿(附673例观察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丽岩 贺立新 +1 位作者 乔惠珍 王芳梅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9年第5期93-93,109,共2页
为探讨低体温儿与产科因素的关系,对我院673 例新生儿采用腋温测定法,观察产后体温下降程度及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有产科因素的新生儿体温小于36 ℃占74-92% ,生后48 小时仍未恢复者占82-29% ,早产儿、低体... 为探讨低体温儿与产科因素的关系,对我院673 例新生儿采用腋温测定法,观察产后体温下降程度及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有产科因素的新生儿体温小于36 ℃占74-92% ,生后48 小时仍未恢复者占82-29% ,早产儿、低体重儿生后体温均小于35 ℃;剖宫产儿体温≤35 ℃占66-11% ,与阴道分娩儿比较差异显著( P< 0-01);有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者与无此因素相比较,低体温发生程度差异显著( P<0-01)。纠正产科因素是降低低体温儿发生率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体温 婴儿 新生儿 产科因素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宿主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和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静 王琳 +1 位作者 马旭 乔惠珍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38-143,共6页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广大妇女生殖健康的恶性肿瘤,现已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因。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即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作为机体的免疫及遗传背景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本文就HPV型别与宫颈病...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广大妇女生殖健康的恶性肿瘤,现已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因。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即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作为机体的免疫及遗传背景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本文就HPV型别与宫颈病变,宿主HLA分型与宫颈HPV感染、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人白细胞抗原 宫颈癌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下载PDF
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的改良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慧敏 乔惠珍 其木格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9年第3期72-72,共1页
国内已有一些单位开展了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技术,因其在核型分析中稳定性好,并能够表达其来源个体的基因组中与代谢有关的绝大多数基因,通过理化方法予以检测,以及皮肤组织取材方便、安全、易为患者接受,可以动态观察,细胞株可... 国内已有一些单位开展了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技术,因其在核型分析中稳定性好,并能够表达其来源个体的基因组中与代谢有关的绝大多数基因,通过理化方法予以检测,以及皮肤组织取材方便、安全、易为患者接受,可以动态观察,细胞株可储存备用,故有着可喜的前景,尤其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成纤维细胞 细胞培养 核型分析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谢静 乔惠珍 +1 位作者 王琳 马旭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 :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关系。方法 :以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多重PCR法检测 75例宫颈癌、4 5例宫颈癌前病变、4 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PV感染及型别分布状况。结果 :HPV总阳性率为 5 2 . 5 % ,HPV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的逐... 目的 :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关系。方法 :以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多重PCR法检测 75例宫颈癌、4 5例宫颈癌前病变、4 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PV感染及型别分布状况。结果 :HPV总阳性率为 5 2 . 5 % ,HPV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的逐渐加重呈趋势性增加 (χ2 趋势 =5 9 811,P <0 . 0 1)。HPV感染率在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病理分级宫颈癌组织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 0 5 )。宫颈癌组HPV16阳性率为 6. 1 3% ,宫颈癌前病变组为 2 6 . ,与宫颈癌前病变组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P >0 . 0 5 )。结论 :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HPV16和宫颈癌密切相关 ,HPV感染对宫颈癌的进展及组织分化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宫颈癌 宫颈癌前病变
下载PDF
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的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苏光 刘翠平 +1 位作者 宫丽平 乔惠珍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May -Gr櫣nwald -Giemsa染色法对 35例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 (LGL)数量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子宫肌瘤患者组LGL百分率明显低于正常组 (P<0 0 1) ,两组差别显著。结...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May -Gr櫣nwald -Giemsa染色法对 35例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 (LGL)数量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子宫肌瘤患者组LGL百分率明显低于正常组 (P<0 0 1) ,两组差别显著。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LGL数目降低 ,可能与子宫肌瘤患者本身雌激素抑制LGL成熟 ,而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大颗粒淋巴细胞 病理
下载PDF
Snail E-cadherin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儒英 乔惠珍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8年第8期908-910,F0004,共4页
目的:探索在宫颈癌变过程中E-cadherin、Snail的变化规律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宫颈组织标本共115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不同组织学阶段标本中E-cadherin、Snail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目的:探索在宫颈癌变过程中E-cadherin、Snail的变化规律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宫颈组织标本共115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不同组织学阶段标本中E-cadherin、Snail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随着由慢性宫颈炎向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乃至宫颈癌的逐步发展,E-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逐渐减弱,Snail蛋白的阳性表达逐渐增强,各种组织间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Snail的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Snail在慢性宫颈炎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宫颈癌3个组织学阶段表达逐渐增强,E-cadherin在这3个阶段表达递减,其改变使癌细胞易于从癌组织上脱落,进而浸润、转移,Snail调节E-cadherin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IL E-cadherin(E-cad) 慢性宫颈炎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癌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内蒙古妇女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的PCR检测 被引量:8
20
作者 谢静 乔惠珍 +1 位作者 王琳 马旭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宫颈癌高发区妇女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以PCR和多重PCR法检测76例宫颈癌组织中HPV感染及型别分布状况。结果:HPV阳性率为80 . 0 %。HPV感染率在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病理分级... 目的:了解我国宫颈癌高发区妇女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以PCR和多重PCR法检测76例宫颈癌组织中HPV感染及型别分布状况。结果:HPV阳性率为80 . 0 %。HPV感染率在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病理分级宫颈癌组织间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宫颈鳞癌中HPV 16阳性率为6 3 .4 % ,HPV 18阳性率为5 .6 % ,在宫颈腺癌中HPV 18的阳性率高于鳞癌,差异有显著性(P <0 . 0 5 )。结论: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HPV 16和宫颈鳞癌密切相关,HPV18和宫颈腺癌密切相关,HPV感染对宫颈癌的进展及组织分化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宫颈癌 内蒙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