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_(4)O_(7)/Ti电极电催化氧化法处理铝合金化铣清洗废液
1
作者 乔永莲 轩立卓 +3 位作者 单英吉 解二伟 李茹 刘会军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铝合金化学铣切过程产生的清洗废液具有高碱度和富含有机物的特性,常规的生化处理方法难以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采用电催化氧化法处理铝合金化铣清洗废液,以亚氧化钛涂层的钛电极作为阳极、不锈钢作为阴极,研究了化... 铝合金化学铣切过程产生的清洗废液具有高碱度和富含有机物的特性,常规的生化处理方法难以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采用电催化氧化法处理铝合金化铣清洗废液,以亚氧化钛涂层的钛电极作为阳极、不锈钢作为阴极,研究了化铣清洗废液中的典型有机物在Ti_(4)O_(7)/Ti电极表面的氧化和降解机制及电解工艺参数(如初始pH、电流密度、搅拌方式、污染物初始浓度及处理时间等)对清洗液COD_(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铝合金化铣清洗废水中的三乙醇胺无法在Ti_(4)O_(7)/Ti电极表面直接氧化,其降解机制为Ti_(4)O_(7)/Ti电极表面产生·OH对其间接氧化;采用曝气搅拌方式,在溶液pH=7、电流密度5 mA·cm^(-2)优化条件下,处理后的铝合金化铣清洗废液的COD_(Cr)由初始5210 mg·L^(-1)降至42 mg·L^(-1),低于300 mg·L^(-1)环保排放标准。因此,以Ti_(4)O_(7)/Ti为阳极的电催化氧化法可有效地处理铝合金化铣清洗废液,使其达到环保排放标准。本研究为含醇胺类有机废水的处理提供可靠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氧化 亚氧化钛 涂层 铝合金 化铣加工 三乙醇胺 COD_(Cr) 废液
下载PDF
基于信息技术的表面处理特殊过程确认控制
2
作者 张雪锋 解二伟 +2 位作者 刘晨 张聪敏 乔永莲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5期236-237,240,共3页
结合表面处理特殊过程确认的要点,基于流程化思维,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识别表面处理特殊过程确认的要素,通过搭建信息化管控平台,运用信息技术达到特殊过程信息分级监控、整体管控的目的,以加强表面处理的特殊过程确认管控,提高生产效率及... 结合表面处理特殊过程确认的要点,基于流程化思维,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识别表面处理特殊过程确认的要素,通过搭建信息化管控平台,运用信息技术达到特殊过程信息分级监控、整体管控的目的,以加强表面处理的特殊过程确认管控,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处理 特殊过程确认 信息技术
下载PDF
Magnéli相亚氧化钛陶瓷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会军 肖浩宇 +2 位作者 乔永莲 杨凌旭 曾潮流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37-50,共14页
Magnéli相亚氧化钛是一系列非化学计量比氧化钛的统称,主要包括Ti_(4)O_(7)、Ti_(5)O_(9)、Ti_(6)O_(11)和Ti_(8)O_(15)等相,其中以Ti_(4)O_(7)的导电性最好,其理论电导率可达1500 S·cm^(-1),约为石墨的二倍。此外,Magné... Magnéli相亚氧化钛是一系列非化学计量比氧化钛的统称,主要包括Ti_(4)O_(7)、Ti_(5)O_(9)、Ti_(6)O_(11)和Ti_(8)O_(15)等相,其中以Ti_(4)O_(7)的导电性最好,其理论电导率可达1500 S·cm^(-1),约为石墨的二倍。此外,Magnéli相亚氧化钛在强酸、强碱环境中均表现出极强的耐蚀性能,并且能够在水溶液中保持3.0 V以上的稳定电位窗口。Magnéli相亚氧化钛优异的性能使其在化学电源如铅蓄电池、液流电池、锂硫电池、可再生燃料电池,电解水的催化剂载体,热电及光电材料,光催化制氢以及电催化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等领域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科研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系列制备亚氧化钛的方法。但是在高纯度、单相、纳米或亚微米尺度亚氧化钛粉体,大尺寸的一体式亚氧化钛电极和金属基亚氧化钛涂层电极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限制了亚氧化钛系列产品在上述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基于Magnéli相亚氧化钛陶瓷的固有特性,重点介绍了亚氧化钛粉体、一体式电极和涂层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现状,同时对亚氧化钛相关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概述,为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提供了参考依据、研究思路和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éli相 亚氧化钛 Ti_(4)O_(7) 纳米粉体 亚微米粉体 一体式电极 靶材 涂层电极
下载PDF
多孔结构镍钴基硒化物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氧化尿素性能
4
作者 任丽丽 张婉婷 +3 位作者 解二伟 乔永莲 张悦 冯忠宝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2-587,共6页
尿素氧化反应(urea oxidation reaction, UOR)是直接尿素燃料电池的核心反应进程,其关键步骤是高效尿素氧化电催化剂的制备.本文中将电沉积法与去合金化法相结合,成功制备出多孔网状结构Ni-Co-Se-1催化剂,并研究了其电催化氧化尿素的性... 尿素氧化反应(urea oxidation reaction, UOR)是直接尿素燃料电池的核心反应进程,其关键步骤是高效尿素氧化电催化剂的制备.本文中将电沉积法与去合金化法相结合,成功制备出多孔网状结构Ni-Co-Se-1催化剂,并研究了其电催化氧化尿素的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尿素氧化活性和稳定性,催化起始电位为1.29 V (vs.RHE);当电流密度为100 mA/cm2时,尿素氧化电位为1.38 V (vs.RHE),塔菲尔斜率为70.50 mV/dec,Cdl值为102.29 mF/cm2;当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催化剂的工作电位在12 h内基本保持不变;催化剂良好的尿素氧化催化性能主要与其较大的电化学比表面积(ECSA)和较小的电荷转移电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合金化 镍钴基硒化物 燃料电池 尿素氧化 电催化
下载PDF
航空零件表面处理过程中孔保护的方法
5
作者 杨含 乔永莲 +2 位作者 刘晓君 徐健 马雯雯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65,共6页
针对传统航空零件表面处理过程中孔保护材料和方法的保护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使用由耐高温、耐强酸及耐强碱材料制成的T型硅橡胶塞、柱型硅橡胶塞、机械膨胀塞,以及刷涂可剥离保护胶,在表面处理过程中对各类孔进行保护,通过目视检查和... 针对传统航空零件表面处理过程中孔保护材料和方法的保护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使用由耐高温、耐强酸及耐强碱材料制成的T型硅橡胶塞、柱型硅橡胶塞、机械膨胀塞,以及刷涂可剥离保护胶,在表面处理过程中对各类孔进行保护,通过目视检查和装配验证评价了各自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上述4种方法对各类孔都有很好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零件 表面处理 保护 硅橡胶塞 机械膨胀塞 可剥离保护胶
下载PDF
零排放技术在电镀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雪锋 解二伟 +2 位作者 乔永莲 袁利娜 刘晨 《中国高新科技》 2023年第17期150-152,共3页
为了支持电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选用零排放技术对电镀污水进行针对性处理,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环保要求后实现资源回收再利用,最终实现零排放目标。基于此,文章从电镀污水处理中零排放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以某项目电镀生产线... 为了支持电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选用零排放技术对电镀污水进行针对性处理,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环保要求后实现资源回收再利用,最终实现零排放目标。基于此,文章从电镀污水处理中零排放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以某项目电镀生产线的污水分流单独预处理后,经由三段浓缩、蒸发器蒸发结晶、RO产水回用于生产线,实现废水回收和利用,在满足生产和排放需要的同时,还可有效降低成本,带来更大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污水 零排放技术 重金属污染 蒸汽结晶 回收利用
下载PDF
催化燃烧法处理喷漆有机废气的应用
7
作者 张雪锋 乔永莲 +2 位作者 袁利娜 解二伟 刘晨 《清洗世界》 CAS 2023年第4期7-9,共3页
作为气固相催化反应的一种,催化燃烧法能够有效净化喷漆有机废气。但在实际应用期间,处理效率会受到吸附剂材质、进气浓度,催化温度以及空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催化燃烧法在喷漆有机废气处理领域中的应用流程,并详细探究各... 作为气固相催化反应的一种,催化燃烧法能够有效净化喷漆有机废气。但在实际应用期间,处理效率会受到吸附剂材质、进气浓度,催化温度以及空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催化燃烧法在喷漆有机废气处理领域中的应用流程,并详细探究各组成设备原理及操作参数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燃烧法 喷漆 有机废气
下载PDF
TC4钛合金表面氧化皮去除 被引量:11
8
作者 乔永莲 刘会军 +1 位作者 许茜 沙春鹏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5-169,共5页
针对TC4钛合金在热成形过程中其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皮且氧化皮的表面形貌和厚度均受温度影响这一现象,采用先热碱洗后酸洗的工艺过程对TC4钛合金在不同温度下氧化后的氧化皮去除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对氧化皮形貌进行表... 针对TC4钛合金在热成形过程中其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皮且氧化皮的表面形貌和厚度均受温度影响这一现象,采用先热碱洗后酸洗的工艺过程对TC4钛合金在不同温度下氧化后的氧化皮去除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对氧化皮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时间对去除氧化皮的影响,且通过国际上较先进的美国LECO公司RH-404定氢仪对去除氧化皮后钛合金的氢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先热碱洗后酸洗的过程,TC4钛合金表面的氧化皮可以完全被去除.此外,通过RH-404定氢仪测得合金中氢质量分数的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热成形 光学显微镜 氧化皮 热碱洗 酸洗 氢质量分数 定氢仪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钛锆转化膜的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乔永莲 董宇 +4 位作者 周石磊 付雅君 李庆鹏 刘建国 严川伟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4-57,共4页
为开发出可替代铝合金表面铬酸盐转化工艺,以2024铝合金为基体,采用钛酸盐、锆酸盐为主盐,制备了金黄色与灰色2种无铬钛锆转化膜,并与阿洛丁铬酸盐转化膜进行性能对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盐雾试验、动电位极化曲线... 为开发出可替代铝合金表面铬酸盐转化工艺,以2024铝合金为基体,采用钛酸盐、锆酸盐为主盐,制备了金黄色与灰色2种无铬钛锆转化膜,并与阿洛丁铬酸盐转化膜进行性能对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盐雾试验、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对3种转化膜的表面形貌、成分、耐蚀性能及防护机制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2种钛锆转化膜表面平整、无明显缺陷,但呈现出不同的微观形貌特征;经168 h中性盐雾试验,二者均无明显腐蚀产物产生;2种钛锆转化膜极化曲线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钝化区,膜层电阻也随浸泡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但其模值|Z|要远低于铬酸盐转化膜,灰色钛锆转化膜的防护性能要优于金黄色钛锆转化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钛锆转化膜 无铬转化 耐蚀性
下载PDF
导电塑料表面电化学镀镍和镀层表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乔永莲 许茜 +3 位作者 刘会军 孟巍伟 李成财 翟玉春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3,7,共4页
为了提高导电塑料的表面硬度、强化表面导电行为,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在导电塑料上镀镍,研究了镀液温度、电镀时间和阴极电流密度对镀层厚度增长速度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对镀层进行了表征,采用粘结拉脱法测量了镀层与基体之间... 为了提高导电塑料的表面硬度、强化表面导电行为,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在导电塑料上镀镍,研究了镀液温度、电镀时间和阴极电流密度对镀层厚度增长速度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对镀层进行了表征,采用粘结拉脱法测量了镀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镍镀层在NaCl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阴极电流密度为2.0A/dm2、镀液温度为60℃时,可以得到0.68μm/min的平均镀层增长速率;镍镀层可以保留导电塑料基体的表面特征,镍镀层与基体之间结合力可以达到2.3MPa以上;光亮镍镀层在NaCl水溶液中的腐蚀电位高于哑镍镀层的腐蚀电位,且在相同的极化电位下,光亮镍镀层阳极溶解速率也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 镀镍 导电塑料 腐蚀行为 NACL水溶液
下载PDF
钒液流电池复合电极腐蚀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乔永莲 许茜 +2 位作者 张杰 冯士超 翟玉春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87-689,共3页
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失效钒电池的复合电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正极一侧导电塑料集流板存在有氧腐蚀,造成其中的碳流失,电阻增大;正极一侧的石墨毡也存在氧化侵蚀,石墨毡中的碳纤维坑蚀现象明显;钒电池负极在充电过程中存在析... 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失效钒电池的复合电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正极一侧导电塑料集流板存在有氧腐蚀,造成其中的碳流失,电阻增大;正极一侧的石墨毡也存在氧化侵蚀,石墨毡中的碳纤维坑蚀现象明显;钒电池负极在充电过程中存在析氢过程,在石墨毡上生成-CH2-功能团。通过比较石墨毡经由浓硫酸处理和升温氧化过程的腐蚀情况,表明钒电池充电过程中正极析出的氧原子与碳的反应活性相似于500℃以上空气中氧的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电池 复合电极 石墨毡 腐蚀
下载PDF
V(IV)在不同电极上氧化还原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乔永莲 许茜 +1 位作者 张杰 翟玉春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9-273,共5页
分别以导电塑料集流板、石墨棒、铂片作工作电极,应用循环伏安法和稳态极化法研究V(IV)的阳极氧化动力学过程,计算V(IV)在不同材料电极上的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以导电塑料板作电极,硫酸氧钒有较宽的水稳定区,且析氧电位较高;在石... 分别以导电塑料集流板、石墨棒、铂片作工作电极,应用循环伏安法和稳态极化法研究V(IV)的阳极氧化动力学过程,计算V(IV)在不同材料电极上的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以导电塑料板作电极,硫酸氧钒有较宽的水稳定区,且析氧电位较高;在石墨电极上,V(V)/V(IV)的交换电流密度较大,表现出较好的可逆性;而在铂电极上,硫酸氧钒更易析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循环伏安 Tafel曲线
下载PDF
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电镀铬槽液中铬(Ⅵ)和铁(Ⅱ) 被引量:2
13
作者 乔永莲 沙春鹏 +1 位作者 董宇 刘冰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22,共5页
以光谱纯石墨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采用三电极体系对镀铬槽液进行动电位极化扫描,利用电活性物质的质量浓度在石墨电极表面的还原峰与氧化峰电流值的变化关系,分别建立了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电镀铬槽液中Cr^(6+)和Fe^(2+)的方法。结果表明,... 以光谱纯石墨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采用三电极体系对镀铬槽液进行动电位极化扫描,利用电活性物质的质量浓度在石墨电极表面的还原峰与氧化峰电流值的变化关系,分别建立了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电镀铬槽液中Cr^(6+)和Fe^(2+)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扫描速率为50~60mV/s,酸度为pH 2.0,测试温度为20℃时,测定结果最佳。Cr^(6+)在0.43V(vs.饱和甘汞电极,SCE)发生还原,Cr^(6+)的质量浓度在2~14g/L范围内,其质量浓度与还原峰峰电流呈线性,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2=0.999;Fe^(2+)在0.52V(vs.饱和甘汞电极,SCE)发生氧化,Fe^(2+)的质量浓度在5~15g/L范围内,其质量浓度与氧化峰峰电流呈线性,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2=0.998。实验方法用于测定实际槽液中Cr^(6+)和Fe^(2+),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在1.1%~1.3%之间。将按照实验方法对实际槽液中Cr^(6+)和Fe^(2+)的测定结果与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Cr以及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Fe的结果进行比对,吻合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铬槽液 光谱纯石墨电极 动电位极化 铬(Ⅵ) 铁(Ⅱ) 线性扫描伏安法
下载PDF
EDTA滴定法测定钛合金化铣液和酸洗液中氟的含量 被引量:5
14
作者 乔永莲 沙春鹏 +1 位作者 张敏 严鹏飞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2-655,共4页
为测定钛合金化铣液和酸洗液中氟的含量,将待测液酸度调节至pH 2.0,加入过量镧(Ⅲ)标准溶液并煮沸2min,使溶液中F-与La^(3+)生成难溶的LaF3沉淀,加入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10mL。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过量的镧(Ⅲ),从而间接算出待测... 为测定钛合金化铣液和酸洗液中氟的含量,将待测液酸度调节至pH 2.0,加入过量镧(Ⅲ)标准溶液并煮沸2min,使溶液中F-与La^(3+)生成难溶的LaF3沉淀,加入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10mL。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过量的镧(Ⅲ),从而间接算出待测液中氟离子的含量。对已知含F-的质量浓度为45.00g·L^(-1)的氢氟酸溶液连续按所提出的方法测定10次,测得回收率几近10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80%。对化铣液和酸洗液实样分别按本法及硝酸钍滴定法进行测定,所得氟离子的测定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滴定法 钛合金 化铣液 酸洗液 氟离子
下载PDF
镀镍槽液中镍含量的在线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乔永莲 沙春鹏 +1 位作者 董宇 刘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8-133,共6页
目的研发一种能够在线监测镀镍槽液中镍离子含量的测试系统,并将此方法推广至镀铬、镉、铜等槽液。方法利用计算机VC++语言编程技术、Modbus通讯技术、西门子PLC技术组成监控系统,通过耐酸碱计量泵和耐酸碱流量计对镀镍槽液取液量进行... 目的研发一种能够在线监测镀镍槽液中镍离子含量的测试系统,并将此方法推广至镀铬、镉、铜等槽液。方法利用计算机VC++语言编程技术、Modbus通讯技术、西门子PLC技术组成监控系统,通过耐酸碱计量泵和耐酸碱流量计对镀镍槽液取液量进行控制和校正,采用电化学测试方法对待测槽液在线监测,采用VC++语言编程技术采集电化学测试数据,最终实现对镀镍槽液中镍离子含量的自动监测。结果采用此自动控制系统测量镀镍槽液中镍离子的质量浓度,其与极化曲线中-1.0 V(vs.SCE)电位下的极化电流之间的线性拟合方程为:I=0.002 01+6.90×10-5ρ。以120 g/L待测溶液为分析对象,采用此自动检测系统测得镀镍液中Ni2+质量浓度为115.5 g/L,而采用EDTA直接滴定分析测得Ni2+质量浓度为113.7 g/L,测量误差分别为3.78%和5.25%。结论该镀镍槽液中镍离子含量的在线监测方法可靠性高,除了对镀镍槽液状态进行监控分析外,还能对镀铬槽液、镀镉槽液等进行监控分析,可适应较恶劣的生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液组成 电化学测量 自动化 在线监测 PLC技术
下载PDF
铝合金脱氧槽液的回收再利用技术研究
16
作者 乔永莲 罗永亮 +1 位作者 董宇 周石磊 《环境技术》 2020年第4期153-157,172,共6页
铬酸阳极化是铝合金加工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而铝合金工件在铬酸阳极化加工之前必须经脱氧工艺从而提高铬酸阳极化质量。随着脱氧槽液使用时间的延长,Al^3+的浓度逐渐增加,当其浓度高于17 g/L时,槽液报废。槽液报废... 铬酸阳极化是铝合金加工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而铝合金工件在铬酸阳极化加工之前必须经脱氧工艺从而提高铬酸阳极化质量。随着脱氧槽液使用时间的延长,Al^3+的浓度逐渐增加,当其浓度高于17 g/L时,槽液报废。槽液报废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且报废废液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开发脱氧槽液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离子交换法对含铬废槽液进行回收处理,确定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搅拌速率以及树脂用量等参数对阳离子吸附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最优工艺条件下铝离子吸附率可以达到60%以上。用硝酸对树脂进行再生处理,效率可以达到88%左右。此外,结合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废液杂质离子含量在线分析与监测装置,开发了铝合金脱氧废液再生利用系统,保证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的连续性,实现了金属表面处理的清洁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 树脂 去除率 循环性能
下载PDF
芬顿氧化法处理铝合金化铣清洗液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会军 乔永莲 +2 位作者 董宇 张书海 张燕燕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0-223,共4页
目的铝合金化铣加工过程产生的大量清洗液,因三乙醇胺的存在而使其具有很高的化学吸氧量(COD),必须通过有效的方法予以除去才能安全排放。方法采用芬顿氧化法对化铣清洗废液进行处理,通过试验方法优化,研究了废液初始pH、H_2O_2浓度、c(... 目的铝合金化铣加工过程产生的大量清洗液,因三乙醇胺的存在而使其具有很高的化学吸氧量(COD),必须通过有效的方法予以除去才能安全排放。方法采用芬顿氧化法对化铣清洗废液进行处理,通过试验方法优化,研究了废液初始pH、H_2O_2浓度、c(H_2O_2)/c(Fe^(2+))以及芬顿反应时间对清洗液COD_(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初始pH值对COD_(Cr)去除率的影响最大。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进一步优化了反应条件,得出芬顿氧化法去除化铣清洗液中三乙醇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2.5,H_2O_2浓度为325mmol/L,c(H_2O_2)/c(Fe^(2+))=12.5,反应时间为45 min。在此条件下,出水COD_(Cr)可降至40 mg/L以下,COD_(Cr)去除率达到99.1%。结论芬顿氧化法可以有效地降解化铣清洗液中的三乙醇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化铣 三乙醇胺 芬顿氧化 CODCR
下载PDF
导电塑料作为钒电池集流板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许茜 冯士超 +1 位作者 乔永莲 张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6-408,共3页
以聚乙烯为基体、炭黑为导电填料制备导电塑料板,研究了该导电塑料板导电性、力学性能以及在钒电池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导电塑料板与铜网复合后与石墨毡组成复合电极作为钒电池的正负极,考察了经过试验电池反复充放电后导电塑料集流... 以聚乙烯为基体、炭黑为导电填料制备导电塑料板,研究了该导电塑料板导电性、力学性能以及在钒电池电解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导电塑料板与铜网复合后与石墨毡组成复合电极作为钒电池的正负极,考察了经过试验电池反复充放电后导电塑料集流板导电性与表面形貌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导电塑料板可以代替石墨用作钒电池的集流板。当钒电池正极存在析氧过程时,会造成导电塑料集流板中的碳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塑料板 钒电池 析氧 腐蚀
下载PDF
三价铬厚铬镀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焕 乔永莲 +9 位作者 董宇 王进军 张晓冬 侯磊 刘伟华 李庆鹏 张博 刘建国 严川伟 刘春明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5-88,128,共5页
为了开发替代六价铬电镀的三价铬电镀工艺,采用氯化物三价铬镀液体系,在30CrMnSi高强度钢上制备了厚度100μm以上的厚铬镀层,其沉积速率为1.2 μm/min;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中性盐雾试验、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 为了开发替代六价铬电镀的三价铬电镀工艺,采用氯化物三价铬镀液体系,在30CrMnSi高强度钢上制备了厚度100μm以上的厚铬镀层,其沉积速率为1.2 μm/min;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中性盐雾试验、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对镀层的微观形貌、化学组成和耐蚀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三价铬镀铬层由金属铬、氢氧化铬和氧化铬组成;镀层表面为瘤状小球结构,结晶致密、有小孔及微裂纹;镀层与基体结合力良好;铬镀层表现出典型的钝化行为,抗盐雾处理后的铬镀层经过232h中性盐雾试验无锈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价铬电镀 厚铬 结合力 耐蚀性
下载PDF
氯化物三价铬电镀的电化学形核机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焕 乔永莲 +9 位作者 董宇 王进军 张晓冬 侯磊 刘伟华 李庆鹏 张博 刘建国 严川伟 刘春明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17,共6页
为研究Cr^(3+)在金属电极表面的电结晶行为,在氯化物三价铬电镀溶液中,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Cr^(3+)沉积的时间电流曲线,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镀层形貌。结果表明:在镍电极、铜电极和铬电极表面,Cr^(3+)的电沉积均经历了成核过程;... 为研究Cr^(3+)在金属电极表面的电结晶行为,在氯化物三价铬电镀溶液中,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Cr^(3+)沉积的时间电流曲线,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镀层形貌。结果表明:在镍电极、铜电极和铬电极表面,Cr^(3+)的电沉积均经历了成核过程;铜电极和镍电极表面表现为连续成核转为瞬时成核的机理,铬电极的(I/Im)2-t/tm曲线偏离理论曲线较大,但其表现出较正的形核阶跃电位(-1.1 V);随着阶跃电位的负移,3种电极电沉积的电流极大值逐渐增加,电结晶的扩散速率增加,成核数密度减少,镀层由平整光滑逐渐转变为球状晶胞紧密堆砌,晶胞尺寸逐渐增大;在相同的阶跃电位下,铬电极的沉积电流值更小,成核数密度更大,晶胞尺寸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结晶 三价铬电镀 形核机制 恒电位阶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