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吴—嘉荫盆地嘉D1井孢粉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乔秀云 孙跃武 +4 位作者 万传彪 王淑芝 徐衍彬 高平 刘彤彦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1-17,共7页
对孙吴—嘉荫盆地北部逊克县的嘉D1井采集的孢粉和沟鞭藻类化石进行了分析研究,划分出4个特征较明显的孢粉组合:富饶组Betulaepollenites-Schizaeoisporites-Polypodiaceaesporites组合,总体反映晚白垩世晚期Maastrichtian期的特点;太... 对孙吴—嘉荫盆地北部逊克县的嘉D1井采集的孢粉和沟鞭藻类化石进行了分析研究,划分出4个特征较明显的孢粉组合:富饶组Betulaepollenites-Schizaeoisporites-Polypodiaceaesporites组合,总体反映晚白垩世晚期Maastrichtian期的特点;太平林场组Gothanipollis-Gabonisporis-Balmeisporites组合,时代为晚白垩世Santonian-Campanian期;淘淇河组上段Hammenia-Taxodiaceaepollenites-Appendicisporites组合,时代为早白垩世Aptian-Albian期;淘淇河组下段Cicatricosisporites-Cyathidites-Osmundacidites组合,时代为早白垩世Valanginian-Barremian期。这是迄今该地区据钻井实际资料所发现的较连续孢粉组合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吴-嘉荫盆地 嘉DI井 白垩纪 孢粉组合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参1井深层地层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7
2
作者 乔秀云 杨建国 +2 位作者 孔惠 金玉东 万传彪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3-15,共3页
北参 1井是北安地区目前钻遇下白垩统最全的一口参数井 ,为建立北安地区深层标准剖面以便与松辽盆地深层地层、西北部、东北部的一些外围盆地相关层位进行时代对比 ,采用氢氟酸 -盐酸冷处理方法对 5 2块样品进行处理 ,在 12块岩心样品... 北参 1井是北安地区目前钻遇下白垩统最全的一口参数井 ,为建立北安地区深层标准剖面以便与松辽盆地深层地层、西北部、东北部的一些外围盆地相关层位进行时代对比 ,采用氢氟酸 -盐酸冷处理方法对 5 2块样品进行处理 ,在 12块岩心样品中获得了孢粉化石。依据古生物岩性资料 ,北参 1井深层 6 0 1 5~ 36 91 0m井段自下而上可划分为 5 1个小层 ,4个组 ,分别为上侏罗统或下白垩统火石岭组、下白垩统沙河子组、营城组和登娄库组。依据北参 1井火石岭组岩性特征提出火石岭组二分的方案。将下部碎屑岩夹煤层划分为火石岭组一段 ,将上部中基性火山岩夹碎屑岩划分为火石岭组二段。火石岭组二分性在松辽盆地北部任 11井、杜 2 2井等许多井均有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参1井 地层划分 地层对比 地质时代 孢粉组合
下载PDF
松辽盆地早白垩世淡水沟鞭藻类 被引量:13
3
作者 乔秀云 何承全 高瑞祺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0-38,137-139,共9页
本文描述了松辽盆地早白垩世沙河子组一登娄库组(别里亚士期—阿普第早期)淡水角藻类沟鞭藻囊孢4属、5新种和2个未定种,并对拟蝙蝠藻属(Vesperopsis Bint, 1986)进行了修订。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早白垩世 淡水 沟鞭藻类
下载PDF
吉林延吉盆地早白垩世沟鞭藻类及其它藻类 被引量:4
4
作者 乔秀云 万传彪 +3 位作者 徐衍彬 焦玉国 孔惠 金玉东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9-317,共9页
本文研究吉林省延吉盆地下白垩统 2个组中沟鞭藻类及其它藻类组合。其中铜佛寺组二段是延吉盆地下白垩统产沟鞭藻最丰富的层位。 Vesperopsis cf.zhaodongensis- Vesperopsis tongfosiensis组合指示的地质时代可能为Hauterivian- Barrem... 本文研究吉林省延吉盆地下白垩统 2个组中沟鞭藻类及其它藻类组合。其中铜佛寺组二段是延吉盆地下白垩统产沟鞭藻最丰富的层位。 Vesperopsis cf.zhaodongensis- Vesperopsis tongfosiensis组合指示的地质时代可能为Hauterivian- Barremian期 ,代表了淡水—微咸水 (偏淡水 )的沉积环境 ,而 Filisphaeridium- Sentusidinium组合的时代属于 Barremian- Aptian早期 ,指示的水体环境为淡水—微咸水 (偏微咸水 )。文中描述了 1新种 ,对 Vesperopsisyanjiensis Mao,Wan et Qia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延吉盆地 沉积环境 早白垩世 沟鞭藻类
下载PDF
富集孢粉化石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乔秀云 金玉东 万传彪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9-50,共2页
本文论述了孢粉、沟鞭藻化石与矿物颗粒相互分离的方法,并与传统的氢氟酸冷处理方法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摒弃有毒重液,提高了化石收获率。
关键词 孢粉 筛选淘洗 重液 孢粉化石 石油地质 沟鞭藻
下载PDF
延吉盆地延参1井早白垩世非海相沟鞭藻 被引量:1
6
作者 乔秀云 张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9-22,共4页
本文论述了延参1井沟鞭藻和其它藻类的组合特征,结果与松辽盆地早白垩世登娄库组的沟鞭藻组合十分相似,二者为同期相似环境下的产物,同时对其地质时代及沉积环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早白垩世 沟鞭藻纲 疑源类 延吉盆地 地层
下载PDF
黑龙江北安地区早白垩世孢粉组合 被引量:23
7
作者 万传彪 乔秀云 +5 位作者 孔惠 金玉东 孙跃武 刘鹏举 杨建国 任延广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3-90,共8页
本文研究黑龙江北安地区下白垩统 2个岩石单位中的孢粉组合。其中营城组孢粉组合是松辽盆地北部营城组孢粉化石类型最丰富的组合 ,时代属巴列姆期或巴列姆 -阿普第期 ;沙河子组下段孢粉类型相对较少 ,组合时代暂定为早白垩世早期 (可能... 本文研究黑龙江北安地区下白垩统 2个岩石单位中的孢粉组合。其中营城组孢粉组合是松辽盆地北部营城组孢粉化石类型最丰富的组合 ,时代属巴列姆期或巴列姆 -阿普第期 ;沙河子组下段孢粉类型相对较少 ,组合时代暂定为早白垩世早期 (可能相当贝里阿斯 -戈特列夫期 )。沙河子组下段为温暖潮湿的亚热带气候。营城组沉积时期在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下 ,南方的干旱气候对北安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 早白垩世 古植被 古气候 北安地区 黑龙江
下载PDF
伊利石结晶度指数在岩石变质程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8
作者 焦玉国 李景坤 +2 位作者 乔建华 乔秀云 金玉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3,共3页
利用X射线衍射仪可以测量粘土矿物中伊利石结晶程度。引入国际通行的半峰宽法 (KI指数法), 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和松辽盆地北部石炭 -二叠系的样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其结晶度指标的研究, 发现在海拉尔盆地布达特群和松辽盆地... 利用X射线衍射仪可以测量粘土矿物中伊利石结晶程度。引入国际通行的半峰宽法 (KI指数法), 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和松辽盆地北部石炭 -二叠系的样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其结晶度指标的研究, 发现在海拉尔盆地布达特群和松辽盆地北部石炭-二叠系的岩石中存在不同级别的变质作用。使用伊利石结晶度指数法可以将极低级变质与未变质的岩石类型区分开, 也可以将极低级变质与浅变质的岩石类型区分开, 从而解决了沉积岩与浅变质岩之间过渡岩石类型划分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衍射 伊利石 结晶度 极低级变质作用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晚白垩世陆相沟鞭藻及疑源类特征与沉积环境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杰 茅绍智 +3 位作者 徐钰林 乔秀云 万传彪 杨建国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7-272,共6页
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晚白垩世青山口组和嫩江组一段、二段中沟鞭藻及疑源类化石形态、丰度、分异度、优势度和组合等古生态特征研究 ,以及对微量元素硼含量、相当硼含量、锶钡比和硼镓比等地球化学特性的分析 ,得出在盆地北部沟鞭藻及疑... 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晚白垩世青山口组和嫩江组一段、二段中沟鞭藻及疑源类化石形态、丰度、分异度、优势度和组合等古生态特征研究 ,以及对微量元素硼含量、相当硼含量、锶钡比和硼镓比等地球化学特性的分析 ,得出在盆地北部沟鞭藻及疑源类化石的古生态、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与盆地内沉积相带的展布三者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说明松辽盆地的沟鞭藻及疑源类的发育和分布是由自生环境决定的。同时 ,通过专门对所谓“海侵”通道上的微体古生物和微量元素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未发现任何能证明海侵通道存在的证据 ,从而认为此海侵通道并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沟鞭藻 疑源类 晚白垩世 沉积环境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三站地区营城组孢粉化石的意义 被引量:14
10
作者 万传彪 乔秀云 +2 位作者 孔惠 金玉东 杨建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14,共3页
提出松辽盆地营城组自下而上应划分为 3段 ,即中基性火山岩及含煤碎屑岩段、酸性火山岩段、含煤碎屑岩及中基性火山岩段。其中酸性火山岩段中的流纹岩是区域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志岩性。首次在松辽盆地三站地区深层中发现孢粉化石 ,其孢粉... 提出松辽盆地营城组自下而上应划分为 3段 ,即中基性火山岩及含煤碎屑岩段、酸性火山岩段、含煤碎屑岩及中基性火山岩段。其中酸性火山岩段中的流纹岩是区域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志岩性。首次在松辽盆地三站地区深层中发现孢粉化石 ,其孢粉组合特征可与松辽盆地东南缘九台地区、北部北安地区营城组孢粉组合对比。孢粉组合中出现了Appendisisporitessp 、Aequitriraditessp 、Pilo sisporitessp 、Klukisporitessp 等早白垩世特有或在早白垩世繁盛的分子 ,特别是Cicatricosisporitesaustraliensis (Balme)Potonie的含量高达 31 8% ,以及没有出现原始被子类花粉这一特征 ,可将三站地区营城组时代进一步确定为早白垩世中期 (大致相当巴列姆期 )。据孢粉化石所属母体植物的生态特征 ,推测该区营城组沉积时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站地区 早白垩世 孢粉化石 古植被 古气候 地质时代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嘉荫盆地太平林场组巴尔姆孢(Balmeisporites)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11
作者 万传彪 刘本培 +3 位作者 乔秀云 杨建国 单玄龙 任延广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共8页
2001年在嘉荫盆地太平林场组暗色泥岩中,发现油气显示,是大庆油田外围探区中第二个重点勘探的盆地。本次工作在太平林场组的建组剖面下部泥岩中首次发现丰富的大孢子化石—巴尔姆孢(Balmeisporites),见有3个种和2个未定种,其中新种2个,... 2001年在嘉荫盆地太平林场组暗色泥岩中,发现油气显示,是大庆油田外围探区中第二个重点勘探的盆地。本次工作在太平林场组的建组剖面下部泥岩中首次发现丰富的大孢子化石—巴尔姆孢(Balmeisporites),见有3个种和2个未定种,其中新种2个,它们是:康氏巴尔姆孢(比较种)Balmeisporites cf.kondinskayae Srivastava et Binda、嘉荫巴尔姆孢(新种)Balmeisporites jiayinensis sp.nov.、太平林场巴尔姆孢(新种)Balmeisporites taipinglinchangensis sp.nov.、巴尔姆孢?(未定种 1)Balmeisporites?sp.1、巴尔姆孢?(未定种 2)Balmeisporites?sp.2。这一发现丰富了太平林场组建组剖面的生物化石内容,对嘉荫盆地井下岩石地层单元与露头剖面的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所发现的巴尔姆孢均是不具赤道突起的类型,反映出典型晚白垩世的特征,本组产出的孢粉、介形类和叶肢介化石可与松辽盆地嫩江组对比,为晚白垩世桑顿期-坎潘期。巴尔姆孢指示的古气候应为潮湿的亚热带气候,产巴尔姆孢的层位所处的古环境应是河流入湖处的三角洲前缘或前三角洲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林场组 晚白垩世 大孢子 嘉荫盆地 地层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早白垩世孢粉古气候特征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丽岩 孙跃武 +2 位作者 乔秀云 薛云飞 金玉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42,共5页
孢粉数据指示:早白垩世铜钵庙组下部沉积时期植被类型是针叶林、草丛,属于湿润的暖温带气候;铜钵庙组上部沉积时期植被类型是草原、灌木丛,属于湿润的南亚热带气候。早白垩世南屯组沉积时期植被类型是针叶林,属于半湿润的暖温带气候。... 孢粉数据指示:早白垩世铜钵庙组下部沉积时期植被类型是针叶林、草丛,属于湿润的暖温带气候;铜钵庙组上部沉积时期植被类型是草原、灌木丛,属于湿润的南亚热带气候。早白垩世南屯组沉积时期植被类型是针叶林,属于半湿润的暖温带气候。早白垩世大磨拐河组一段沉积时期植被类型是针叶混交林,属于湿润的暖温带气候;大磨拐河组二段沉积时期植被类型是草原、疏林,属于湿润的北亚热带气候。早白垩世伊敏组一段沉积时期植被类型是针叶混交林、灌草丛,属于湿润的南亚热带气候,伊敏组二段沉积时期植被类型是针叶林、灌草丛,属于湿润的南亚热带气候,伊敏组三段中下部沉积时期植被类型是针叶林、灌木丛,属湿润的热带气候,伊敏组三段上部沉积时期植被类型是针叶混交林、灌木丛,属于湿润的热带气候。上述各组段的孢粉古植被和古气候特征可作为海拉尔盆地地层对比的新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白垩纪 孢粉化石 古植被 古气候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贝16井含油地层划分对比 被引量:11
13
作者 邵红君 万传彪 +4 位作者 任延广 乔秀云 金玉东 林彦彬 王丽岩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30-239,共10页
贝16井含油地层剖面自下而上划分两个孢粉组合:桫椤孢-脊缝孢-罗汉松粉(Cyathidites-Biretisporites-Podocarpidites)组合和无突肋纹孢-紫萁孢-巴彦花孢(Cicatricosisporites-Osmundacidites-Bayanhuasporites)组合。依据岩性、电... 贝16井含油地层剖面自下而上划分两个孢粉组合:桫椤孢-脊缝孢-罗汉松粉(Cyathidites-Biretisporites-Podocarpidites)组合和无突肋纹孢-紫萁孢-巴彦花孢(Cicatricosisporites-Osmundacidites-Bayanhuasporites)组合。依据岩性、电性、古生物、同位素和伊利石结晶度(饱和)等综合研究,将贝16井含油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兴安岭群塔木兰沟组、上库力组(缺失伊利克得组),扎赉诺尔群铜钵庙组。前人划归为布达特群的1807.5-2030.0 m井段岩石应划归为塔木兰沟组;塔木兰沟组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最早期,不排除下部有部分地层属晚侏罗世的可能;上库力组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可能为早白垩世Berriasian中晚期-Valanginian早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贝16井 含油地层 孢粉组合 划分对比
下载PDF
中国早白垩世中、晚期被子植物花粉的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万传彪 赵传本 +3 位作者 乔秀云 吕茜 张国斌 张莉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1-24,共4页
在系统研究中国早白垩世中、晚期被子植物花粉产出时代分布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中国早白垩世中、晚期的被子植物花粉具有地区分布广、东西部差别大;化石时代分布完整的剖面少;属种类型与化石数量由少增多,递增迅速;个体小、萌发器... 在系统研究中国早白垩世中、晚期被子植物花粉产出时代分布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总结了中国早白垩世中、晚期的被子植物花粉具有地区分布广、东西部差别大;化石时代分布完整的剖面少;属种类型与化石数量由少增多,递增迅速;个体小、萌发器官多样,三沟粉占主要位置;经历了两个演化阶段;南北分区明显等规律。中国陆相白垩系极其发育,被子植物花粉产地点多面广,因此开展中国早期被子植物花粉的研究,对全球被子植物花粉起源与演化的研究提供地区性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理论价值;在生产实践中,利用早期被子植物花粉演化规律的研究成果,可以解决地层的细分和全球地层时代的精确对比,以及古植被古气候演变等信息,因此也具有实践上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世 被子植物花粉 起源 演化 单沟类花粉阶段 三沟类花粉阶段 地质意义
下载PDF
松辽盆地白垩纪两次海侵的沟鞭藻类新属种 被引量:36
15
作者 高瑞祺 何承全 乔秀云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7-29,20-29+133-136,共13页
本文仅描述松辽盆地白垩纪与海侵有关的青山口组一段(赛诺曼期)和嫩江组一、二段(坎佩尼期)的沟鞭藻类1新属、11新种和1新联合种。
关键词 白垩纪 松辽盆地 海侵 沟鞭藻类
下载PDF
松辽盆地新站地区嫩江组三段孢粉-藻类组合及其环境 被引量:7
16
作者 田梦 张梅生 +3 位作者 任延广 乔秀云 万传彪 刘鹏举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9-455,共7页
依据松辽盆地西南部新站地区嫩江组三段孢粉和藻类化石百分含量纵向变化特征,自下而上划分7个能识别水体盐度变化的孢粉和藻类组合:Cyathidites-Pinuspollenites-Dinogymniopsis组合,指示缩小的微咸水湖相沉积环境;Dinogymniopsis-Leios... 依据松辽盆地西南部新站地区嫩江组三段孢粉和藻类化石百分含量纵向变化特征,自下而上划分7个能识别水体盐度变化的孢粉和藻类组合:Cyathidites-Pinuspollenites-Dinogymniopsis组合,指示缩小的微咸水湖相沉积环境;Dinogymniopsis-Leiosphaeridia-Pinuspollenites组合,代表水域扩大的微咸水湖相沉积环境;Cicatricosisporites-Pinuspollenites-Botryococcus组合,代表水域缩小的淡水-微咸水湖相沉积环境;Dinogymniopsis-Chlamydophorella-Taxodiaceaepollenites组合,反映淡水与微咸水频繁交互变化的浅湖相沉积环境;Cicatricosisporites-Pinuspollenites-Pediastrum组合,代表水域缩小的淡水湖相沉积环境;Nenjiangella-Balmula-Cyathidites组合,代表水域范围较大的淡水湖相沉积环境;Cyathidites-Tri-lobosporites-Botryococcus组合,指示水域缩小的微咸水湖相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沟鞭藻 环境 嫩江组 新站地区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白垩纪非海相微体浮游藻类 被引量:15
17
作者 万传彪 乔秀云 +1 位作者 王仁厚 何承全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05-418,共14页
本文记述了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红D-1井(深805-385m)和红D-3井(深727.1-723.4m)白垩纪非海相微体浮游藻类16属24种,分属于沟鞭藻类9属14种,包括1个新联合种:Protoelipsodiniu... 本文记述了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红D-1井(深805-385m)和红D-3井(深727.1-723.4m)白垩纪非海相微体浮游藻类16属24种,分属于沟鞭藻类9属14种,包括1个新联合种:Protoelipsodiniumfibratum(BatenetLister)comb.nov.,绿藻5属6种,包括1新种:Te-trastrumminorsp.nov.,和疑源类2属4种;其中有些淡水绿藻(Tetrastrum属和Tetraedron属)的化石在我国尚属首次报道。文中建立了3个藻类组合:自下而上是Protoelipsodiniumfi-bratum-Dinogymniopsisdaqingensis组合(即组合A),Nyktericysta-Vesperopsis-Leiosphaeridia组合(组合B)和Dinogymniopsistuberculata-D.granulata组合(组合C),论述了藻类的组合特征并与国内外有关的藻类组合进行了对比,较详细地讨论了这些藻类组合的地质时代应为白垩纪(依次很可能为Baremian期、Barremian-Aptian期和Cenomanian早期),认为它们反映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植物 微体浮游藻类 白垩纪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昌五地区沙河子组孢粉组合 被引量:5
18
作者 任延广 万传彪 +3 位作者 乔秀云 焦玉国 迟焕远 赵传本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6-412,共7页
无论孢粉类型还是孢粉数量,昌五地区沙河子组发现的孢粉化石均可称得上是松辽盆地北部同层位中最丰富的。研究区沙河子组自下而上可以划分出两个孢粉组合:克拉梭粉(Classopollis)-拟云杉粉(Piceites)组合和三角瘤面孢(Lophotriletes)-... 无论孢粉类型还是孢粉数量,昌五地区沙河子组发现的孢粉化石均可称得上是松辽盆地北部同层位中最丰富的。研究区沙河子组自下而上可以划分出两个孢粉组合:克拉梭粉(Classopollis)-拟云杉粉(Piceites)组合和三角瘤面孢(Lophotriletes)-无突肋纹孢(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其组合特征明显,可以作为研究区内地层划分对比的生物地层学依据之一。孢粉组合研究结果表明,沙河子组的地质时代应为早白垩世凡兰吟期-欧特里夫期(Valanginian-Hauterivian)。尽管没有出现最原始的被子植物花粉,但也不排除部分进入巴列姆期(Barremian)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昌五地区 早白垩世 孢粉组合 沙河子组 孢粉化石
下载PDF
大庆长垣以西地区嫩江组三段孢粉、藻类化石组合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万传彪 乔秀云 +5 位作者 吕茜 金玉东 王平 迟焕远 焦玉国 张国斌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3-36,共4页
依据孢粉、沟鞭藻外壁成分特征 ,建立了一个同时获得孢粉和沟鞭藻化石的方法 ,在已往孢粉分析方法没获得沟鞭藻的嫩三段中分析出十分丰富的沟鞭藻化石 ,自下而上发现了Cyathidite Pinus pollenites Dinogymniopsis、Dinogymniopsis Leio... 依据孢粉、沟鞭藻外壁成分特征 ,建立了一个同时获得孢粉和沟鞭藻化石的方法 ,在已往孢粉分析方法没获得沟鞭藻的嫩三段中分析出十分丰富的沟鞭藻化石 ,自下而上发现了Cyathidite Pinus pollenites Dinogymniopsis、Dinogymniopsis Leiosphaeridia Pinuspollenites、Cicatricosisporites Pinuspol lenites Botryoccocus、Dinogymniopsis Chlamydophorella Taxodiaceaepollenites、Cicatricosisporites Pi nuspollenites Pediastrum、Nenjiangella Balmulaspinosa Cyathidites、Cyathidites Trilobosporites Botryoccocus等 7个能识别水体盐度变化的化石组合。同时指出嫩江藻在松辽盆地嫩三段范围内稳定分布 ,是嫩三段的标准化石 ;丰富的藻类化石特别是葡萄藻是最好的生油母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 长垣 嫩江组 孢粉 藻类 化石
下载PDF
松辽盆地白垩纪微体浮游植物群及其环境讨论 被引量:18
20
作者 高瑞祺 乔秀云 何承全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1-126,235-238,共16页
该文报道了松辽盆地白垩纪丰富的非海相微体浮游植物群,主要是沟鞭藻类及一些绿藻和疑源类;论述了藻类的生物地层特征,自下而上初步划分出10个组合带;结合微量元素和古地磁等资料,较详细地讨论了含微体浮游植物组段的沉积环境,认为松辽... 该文报道了松辽盆地白垩纪丰富的非海相微体浮游植物群,主要是沟鞭藻类及一些绿藻和疑源类;论述了藻类的生物地层特征,自下而上初步划分出10个组合带;结合微量元素和古地磁等资料,较详细地讨论了含微体浮游植物组段的沉积环境,认为松辽盆地在白垩纪至少遭受过两次重要的海侵(分别在青山口组一段及嫩江组一、二段沉积时期),导致古松辽湖泊五种不同水体环境的演替,指出微体浮游植物组合的变化是受古盐度、古温度和古水深等因素控制的。此外,对有关组段的地质时代也进行了讨论,进一步补充了新的浮游植物化石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松辽盆地 微体浮游植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