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CC维护技术在基层社区医院推广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乔美珍 杨益群 +6 位作者 熊威 毛莉芬 丁蔚 陆徇 胡秀英 王芬 沈静慧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759-1760,共2页
目的推广PICC维护技术进社区。方法采用两阶段抽样方法,对三家基层社区医院护理人员及患者进行PICC维护技术推广前后评估,以了解PICC维护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情况。结果 PICC在基层社区推广具有可行性,两家医院规范开展了PICC置管后的维护... 目的推广PICC维护技术进社区。方法采用两阶段抽样方法,对三家基层社区医院护理人员及患者进行PICC维护技术推广前后评估,以了解PICC维护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情况。结果 PICC在基层社区推广具有可行性,两家医院规范开展了PICC置管后的维护,15名护士掌握并开展了该项技术,技术推广服务患者1 401人次。结论建立三级医院与社区医院的有效连接,方便PICC置管病人的静脉通道维护,PICC维护技术在社区的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维护技术 社区护理
下载PDF
影响牙科手机清洗效果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7
2
作者 乔美珍 金美娟 +11 位作者 钱雪锋 张骏骥 李新芳 王秀珍 严向明 滕燕 张勤英 秦国英 倪晓燕 赵纳幸 许铮 张明霞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1-554,共4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牙科手机清洗质量,分析影响清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等比例系统抽样法对该市医疗机构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调查表对手机清洗场所、清洗方式等环节和流程进行调查,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手机的清洗质量。结果在全市10... 目的了解苏州市牙科手机清洗质量,分析影响清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等比例系统抽样法对该市医疗机构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调查表对手机清洗场所、清洗方式等环节和流程进行调查,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手机的清洗质量。结果在全市10个行政区范围内共抽检医疗机构72所,其中公立医疗口腔诊疗机构25所,民营单位47所。使用全自动手机清洗机进行清洗的效果好于传统手工清洗(不合格率分别为3.95%vs11.96%),知识掌握不足的清洗人员清洗不合格率高于知识掌握好的清洗人员(14.88%vs 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清洗不合格率:不同清洗地点为5.00%~11.23%,清洗设备不足和充足时分别为11.89%、7.29%,清洗人员不固定和固定分别为12.16%、9.8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机清洗等待时间≤30 min、清洗过程中使用酶剂、终末漂洗使用纯化水可以改善手机清洗质量(均P<0.05);有无干燥过程和是否使用润滑油等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全自动手机清洗机,清洗人员知识掌握充分,清洗等待时间≤30 min、清洗过程中使用酶剂、终末漂洗使用纯化水能提高牙科手机的清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手机 清洗效果 ATP生物荧光检测法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运用电子体温单信息构建护理质量的监控平台 被引量:3
3
作者 乔美珍 金陵 +2 位作者 李惠玲 杨惠华 眭文洁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269-1270,共2页
关键词 体温单 病历 质量 监控
下载PDF
沟通技巧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乔美珍 李惠玲 杨惠花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08-609,共2页
关键词 信息沟通 静脉输液 护理管理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膀胱全切病人自我完整概念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乔美珍 朱琴娟 沈燕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7-438,共2页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膀胱全切 病人 自我完整概念 膀胱肿瘤
下载PDF
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30
6
作者 乔美珍 《现代护理》 2002年第12期921-922,共2页
目的 分析引起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 ,寻找其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科 1999年 12月~ 2 0 0 1年 8月收治的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患者 2 5 3例、膀胱肿瘤患者 193例 ,于术前、术后分别评估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间接... 目的 分析引起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 ,寻找其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科 1999年 12月~ 2 0 0 1年 8月收治的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BPH)患者 2 5 3例、膀胱肿瘤患者 193例 ,于术前、术后分别评估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间接评估膀胱痉挛。结果 手术创伤、出血、导管刺激、冲洗液刺激、精神因素等可引起膀胱痉挛的发生。结论 护理对策的根本在以评估病人存在的发生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 ,并对此实施护理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痉挛 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预防颅脑手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成本效益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赵瑶 乔美珍 +3 位作者 陈凯 钱雪峰 刘明星 金美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7-431,共5页
目的比较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对颅脑手术部位感染(SSI)预防与控制项目的投入和产出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6月—2015年5月某院神经外科所有颅脑手术患者,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比较颅脑... 目的比较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对颅脑手术部位感染(SSI)预防与控制项目的投入和产出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6月—2015年5月某院神经外科所有颅脑手术患者,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比较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的医疗费用,计算颅脑SSI的经济损失,分析神经外科SSI预防与控制项目的成本,并推算获得的收益。结果病例组住院时间为25(20,32)d,高于对照组的16(12,19)d,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组住院总费用为96 150.6(69 415.0,153 079.6)元,高于对照组的59 438.6(50 092.6,77 336.4)元(P<0.001),居前5位的费用依次为西药费、手术费、治疗费、检查费、化验费,发生感染的患者各项费用均高于未感染患者。若实施神经外科SSI预防与控制项目,SSI发生率降低5%时,产生的经济效益足够支付项目的成本;当感染率降低20%~30%时,效益成本比可达到4~6。结论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实施神经外科SSI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项目,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增加医院收入,还可以提高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效益分析 颅内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某市血液透析现状及透析用水和透析液质量合格情况调查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秀珍 乔美珍 +8 位作者 金美娟 钱雪峰 张骏骥 倪晓艳 赵纳幸 许铮 张勤英 严向明 李新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了解某市血液透析现状及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合格情况。方法对该市36所开展血液净化项目的医疗机构血液透析现状进行调查,并同时采集透析用水及透析液分别进行微生物检验(包括常规和低温培养方法)及现场ATP水样检测。结果 13.89%的水... 目的了解某市血液透析现状及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合格情况。方法对该市36所开展血液净化项目的医疗机构血液透析现状进行调查,并同时采集透析用水及透析液分别进行微生物检验(包括常规和低温培养方法)及现场ATP水样检测。结果 13.89%的水处理设备使用时间在1年内,5.56%的设备使用超过10年。砂滤等净化设备超过1年未更换的机构占77.78%,72.22%的滤芯式过滤器更换时间<3个月,反渗水供水管道使用时间超过10年的占2.78%。77.78%的医疗机构使用成品A液,72.22%使用成品B液,集中提供A液的医疗机构占22.22%,集中提供B液的医疗机构占19.44%,自配桶装B液的医疗机构达8.34%。36所医疗机构微生物日常检测均合格,但有80.56%检测结果长期为"0"值;现场采集的透析用水及透析液ATP检测均合格;常温微生物检验1份超标,2份达干预值;低温培养法4份超标,6份达干预值;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3种检测方法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该市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的质量总体较好,大部分医疗机构重视水处理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测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质量,但是微生物检测技术有待提高,日常检测结果异常或达到干预值需要分析原因和不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血液净化 透析用水 透析液 微生物检测 ATP检测
下载PDF
荧光标记法评价并干预临床环境的清洁效果 被引量:9
9
作者 马文霞 陈凯 +5 位作者 乔美珍 金美娟 吴琛 吴旭琴 赵瑶 刘明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76-877,880,共3页
目的了解荧光标记法在临床环境清洁效果评价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间病房,对病房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做荧光标记,清洁后4 h内进行荧光标记复核,未见荧光标记为清除,见到荧光标记或部分荧光标记均为未清除,计算荧光标记的... 目的了解荧光标记法在临床环境清洁效果评价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间病房,对病房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做荧光标记,清洁后4 h内进行荧光标记复核,未见荧光标记为清除,见到荧光标记或部分荧光标记均为未清除,计算荧光标记的清除率。持续干预半年:每月向保洁员反馈监测结果,并进行规范化培训,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第1个月)、干预后(第2个月)重症监护病房(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荧光标记清除率分别为58.33%(84/144)、85.90%(134/156),均高于普通病房[分别为15.31%(30/196)、52.94%(108/204)];干预后普通病房和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荧光标记清除率均高于干预前(均P<0.001)。持续干预半年,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荧光标记清除率:普通病房由第1个月的15.31%提高至第6个月的85.18%,ICU由第1个月的58.33%提高至第6个月的96.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3.89、28.46,均P<0.001)。结论荧光标记法简捷有效、成本低廉,临床上容易普遍开展,适用于环境清洁效果的快速评价,有助于环境清洁效果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标记法 清除率 物体表面 环境 清洁 干预 医院感染
下载PDF
冲洗液温度变化对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 被引量:75
10
作者 钱春娅 沈燕 乔美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对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冲洗液温度变化对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选择最佳的冲洗液温度。方法将216例患者分为5组,冲洗液温度分布为15℃、20℃、25℃、30℃和35℃。各组的其他治疗相同。每个病... 目的对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冲洗液温度变化对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选择最佳的冲洗液温度。方法将216例患者分为5组,冲洗液温度分布为15℃、20℃、25℃、30℃和35℃。各组的其他治疗相同。每个病人从术后第一天起每天留三次尿标本(8∶00、16∶00、24∶00),行尿红细胞计数检查,取其平均数作为当天的红细胞数。对各组内膀胱痉挛发生的次数、第一次冲洗前后心率血压的变化值以及术后每天冲洗液的红细胞数进行临床观察。结果(1)随着冲洗液温度的升高,膀胱痉挛的次数呈下降趋势;(2)随着冲洗液温度的升高,冲洗前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值逐渐减小;(3)25℃和30℃两组冲洗液中红细胞数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1)术后患者出现心率、血压升高提示膀胱痉挛的发生或将要发生;(2)30℃膀胱冲洗液应为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术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洗液 温度 前列腺 膀胱痉挛
下载PDF
2007—2010年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与耐药变迁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旭琴 冯薇 +3 位作者 乔美珍 刘月秀 金美娟 吴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研究某院临床标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该院2007—2010年细菌室分离的SA,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2Compact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进行药敏试... 目的研究某院临床标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该院2007—2010年细菌室分离的SA,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2Compact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进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共检出689株SA,其中MRSA347株,占50.36%。SA主要分离自重症监护室(119株,17.27%)和神经外科(109株,15.82%)。MRSA主要分离自神经外科(63株,18.16%)和重症监护室(61株,17.58%);检出率最高的科室是呼吸科,达79.49%(31/39);痰标本中分离的MRSA最多(255株,73.49%),其次为伤口分泌物(45株,12.97%)。MRSA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但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为21.1%~42.7%,且有降低趋势;而对甲氧西林敏感的SA(MSSA)对除青霉素外的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该院MRSA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对SA耐药性的监测,严格隔离MRSA感染者,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多耐药MRSA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药性 微生物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三种用于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微生物学监测方法的评价 被引量:10
12
作者 钱雪峰 乔美珍 +2 位作者 金美娟 马文霞 杨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98-701,共4页
目的评价三种方法用于监测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微生物检测的效果。方法在某次飞行检查中采集36所受检单位的血液透析液和透析用水72份,分别采用血琼脂平皿(35℃,72 h)、胰蛋白酶大豆琼脂(TSA)平皿(35℃,72 h)、R2A营养琼脂(23℃,168... 目的评价三种方法用于监测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微生物检测的效果。方法在某次飞行检查中采集36所受检单位的血液透析液和透析用水72份,分别采用血琼脂平皿(35℃,72 h)、胰蛋白酶大豆琼脂(TSA)平皿(35℃,72 h)、R2A营养琼脂(23℃,168 h)三种方法进行培养,比较三种方法菌落计数、菌落和超干预值(≥50 CFU/mL)检出率的差异。结果采用三种方法对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进行检测,血琼脂平皿、TSA平皿、R2A营养琼脂菌落检出率分别为40.28%、63.89%和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6,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R2A营养琼脂和TSA平皿检出率高于血琼脂平皿。血琼脂平皿与R2A营养琼脂、TSA与R2A营养琼脂检出菌落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515、-6.970,均P<0.05)。血琼脂平皿、TSA平皿、R2A营养琼脂法检测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菌落数,超干预值检出率分别为1.39%、4.17%和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3,P<0.05),R2A营养琼脂检出率高于其他两种方法。结论 R2A营养琼脂和TSA平皿检出率优于血琼脂平皿,R2A营养琼脂超干预值检出率高于TSA平皿和血琼脂平皿,R2A营养琼脂(23℃,168 h)用于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微生物监测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透析液 透析用水 微生物学监测
下载PDF
对护理本科生实施双导师带教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1
13
作者 毛莉芬 李惠玲 +1 位作者 童淑萍 乔美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6-257,共2页
目的 对在该院实习的护理本科生实行双导师制带教的尝试与实践。方法 每位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 习阶段,同时有一位临床专科导师和一位全程导师对其实习诸方面进行指导,实习结束前对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 调查,了解具体实施情况和实际效果... 目的 对在该院实习的护理本科生实行双导师制带教的尝试与实践。方法 每位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 习阶段,同时有一位临床专科导师和一位全程导师对其实习诸方面进行指导,实习结束前对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 调查,了解具体实施情况和实际效果。结果 双导师带教得到了大多数护生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 在护 理本科生中实施双导师带教有助于实现以护生为本的社会化实践教学,进一步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强化专业技 能,提高专业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导师 护理本科生 临床教学
下载PDF
开设PICC护理专科门诊的实践探讨 被引量:28
14
作者 杨惠花 苗正英 +1 位作者 李惠玲 乔美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658-1659,共2页
关键词 PICC 护理专科门诊 护理管理
下载PDF
规范化管理模式在护士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31
15
作者 金美娟 乔美珍 +1 位作者 吴琛 吴旭琴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9期1750-1751,共2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在护士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自2009年1月执行规范化管理,对2009年前后我院临床护士发生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执行前监测护士总人数共1 055人,护士职业暴露332例,发生率31.47%;执行后监测护士...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在护士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自2009年1月执行规范化管理,对2009年前后我院临床护士发生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执行前监测护士总人数共1 055人,护士职业暴露332例,发生率31.47%;执行后监测护士总人数共2 412人,护士职业暴露260例,发生率10.78%,执行后较执行前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建立职业暴露规范化管理,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护士职业暴露,保障护士职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管理 护士职业暴露 职业安全
下载PDF
零缺陷管理在血液科输血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沈静慧 朱霞明 +2 位作者 苗正英 乔美珍 李惠玲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173-1174,共2页
目的通过应用零缺陷管理理论,避免输血错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方法按零缺陷管理理论内涵要求强化零缺陷意识;规范输血流程;加强层次、环节控制和沟通配合工作。结果 2005年1月~2009年12月完成输血9775人次、33327单位输血量... 目的通过应用零缺陷管理理论,避免输血错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方法按零缺陷管理理论内涵要求强化零缺陷意识;规范输血流程;加强层次、环节控制和沟通配合工作。结果 2005年1月~2009年12月完成输血9775人次、33327单位输血量均未发生差错。结论输血过程中应用零缺陷管理,追求零缺陷,能有效规避输血风险,避免错误输血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缺陷管理 输血 护理
下载PDF
提升医院护理服务品质的实践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惠玲 眭文洁 +1 位作者 乔美珍 杨惠花 《中国护理管理》 2006年第5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医院护理 服务品质 整体护理模式病房 责任制护理 苏州博习医院 竞争上岗 管理理念 学科建设 优质服务 护理部
原文传递
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的体会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杨惠花 毛莉芬 +1 位作者 乔美珍 李惠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22期66-67,共2页
目的通过对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培训进行总结,为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制定培训目标,进行课程设置,组织师资队伍,拟定考核方法。结果通过专科护士培训,学员业务素质迅速提高;培养了技术能手;得到了单位认可;积累了培训... 目的通过对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培训进行总结,为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制定培训目标,进行课程设置,组织师资队伍,拟定考核方法。结果通过专科护士培训,学员业务素质迅速提高;培养了技术能手;得到了单位认可;积累了培训经验。结论加强专科护士人才培养,为医院培养护理骨干人才,是促进护理学科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急救 专科护士 培养体会
下载PDF
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琛 冯薇 +3 位作者 乔美珍 刘月秀 吴旭琴 金美娟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7期2628-2630,共3页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及控制对策。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定期分析反馈临床,提出干预对策。结果 1 862例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03例,感染率5.53%;脑血管病变...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及控制对策。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定期分析反馈临床,提出干预对策。结果 1 862例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03例,感染率5.53%;脑血管病变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率为7.09%,居首位,其次为脑肿瘤占5.76%和脑积水占4.73%;感染部位以颅内感染为主占98.06%,其次为浅表部位感染占1.94%;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手术类型、颅内置管、气管切开、住院时间是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较高,应尽量缩短住院天数,缩短手术时间,加强急诊手术管理,加强无菌物品管理,加强手卫生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手术患者的全程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手术部位感染 目标性监测
下载PDF
运用CSPDCA环保证护理品质的持续改良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惠玲 毛莉芬 +2 位作者 眭文洁 杨惠花 乔美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26-827,共2页
关键词 护理管理 CSPDCA环 护理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