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牧对荒漠草原主要植物微斑块物种组成与更替的影响
1
作者 熊梅 安海波 +3 位作者 赵萌莉 乔荠瑢 张峰 郑佳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2-1119,共8页
为探讨不同植物斑块物种组成对放牧的响应规律,本研究以不同载畜率下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冷蒿(Artemisia frigida)、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和银灰旋花(Convolvulus ammannii)种群微斑块为研究对象,在斑块... 为探讨不同植物斑块物种组成对放牧的响应规律,本研究以不同载畜率下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冷蒿(Artemisia frigida)、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和银灰旋花(Convolvulus ammannii)种群微斑块为研究对象,在斑块不同位置进行群落调查,分析斑块群落物种组成、更替和多样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经过12年放牧,冷蒿斑块的物种相似性随载畜率增加显著降低(P<0.05);无芒隐子草斑块和银灰旋花斑块Margelef和Shannon-Wiener指数随载畜率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银灰旋花斑块Margelef,Shannon-Wiener和Pielou指数在斑块区显著低于过渡区和外部区(P<0.05)。放牧使无芒隐子草和银灰旋花与周围环境物种交换增多,无芒隐子草在斑块中占主导地位,而银灰旋花由于生物量和多样性的显著降低在群落中处于劣势;冷蒿斑块随载畜率增加生物量急剧减少,不同位置间的物种更替增强。本研究可为放牧利用下荒漠草原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畜率 荒漠草原 斑块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短花针茅
下载PDF
放牧对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空间格局与生态位的影响
2
作者 熊梅 安海波 +3 位作者 赵萌莉 乔荠瑢 张峰 郑佳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7-1183,共7页
本研究以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在长期不同载畜率(对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放牧样地,通过群落调查探讨建群种短花针茅、优势种冷蒿(Artemisia frigida)和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 本研究以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在长期不同载畜率(对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放牧样地,通过群落调查探讨建群种短花针茅、优势种冷蒿(Artemisia frigida)和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以及主要伴生种银灰旋花(Convolvulus ammannii)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指数随载畜率增加而降低,在HG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不同载畜率下,4种植物均为聚集分布的格局;随载畜率的增加,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的聚集强度降低,生态位变宽,冷蒿和银灰旋花的聚集强度提高,生态位变窄;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之间的生态位重叠随载畜率的增加而增加,二者的种间竞争作用加强,而冷蒿和银灰旋花之间或二者与短花针茅或无芒隐子草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均降低。综上,放牧改变了4种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和生态位,随载畜率增加,群落中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在群落中处于优势地位,冷蒿和银灰旋花在群落中的地位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畜率 空间格局 荒漠草原 生态位
下载PDF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不同弃耕演替时期土壤质量评价
3
作者 乌云嘎 郑佳华 +7 位作者 李邵宇 邢佳庆 赵天启 乔荠瑢 张峰 张彬 王占海 赵萌莉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8-560,共13页
本研究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天然草地作为对照,分析了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两种不同类型的草原(荒漠草原和典型草原)中的农田及3个不同恢复年限(5年、15年和20年)弃耕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 本研究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天然草地作为对照,分析了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两种不同类型的草原(荒漠草原和典型草原)中的农田及3个不同恢复年限(5年、15年和20年)弃耕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弃耕后,土壤含水率、饱和导水率、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土壤有机碳、全磷、有效磷含量增加;土壤容重、硝态氮、铵态氮、全氮含量逐渐降低;土壤最大持水率指标在荒漠草原呈上升趋势,在典型草原下降;毛管持水率、田间持水率无显著变化(P>0.05);弃耕后,荒漠草原土壤pH降低,典型草原pH升高。基于统计分析的土壤质量得分表明,影响荒漠草原土壤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土壤有机碳、非毛管孔隙度、容重、全氮,其土壤质量综合得分高低依次为天然草地>弃耕5年>弃耕20年>弃耕15年>农田,影响典型草原土壤质量的主要因子是pH、容重、饱和导水率、有机碳,其综合得分高低依次为天然草地>弃耕15年>弃耕20年>弃耕5年>农田。荒漠草原样地中,农田、弃耕地的土壤质量得分均低于平均水平,典型草原样地中弃耕15、弃耕20年、天然草地的土壤质量得分高于平均水平。由此可知,自发恢复有利于弃耕地的恢复。本研究结果表明,弃耕20年足以使典型草原弃耕地恢复至天然草地状态,但荒漠草原土壤尚未达到其最高土壤质量,需要使用更长的时间进行恢复,且针对荒漠草原与典型草原区需要制定不同的弃耕地土壤质量恢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耕恢复 荒漠草原 典型草原 农田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健康
下载PDF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间关系的多度不对称性对载畜率的响应
4
作者 张彬 张峰 +6 位作者 郑佳华 王琪 李雅男 乔荠瑢 赵天启 于跃 赵萌莉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0-517,共8页
目前物种的相对多度与种间关系的内部联系如何影响物种共存仍不清楚。为探讨植物群落物种间关系强度的多度不对称性及其对载畜率的响应,本研究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植物群落为对象,分析了对照、轻度、中度及重度... 目前物种的相对多度与种间关系的内部联系如何影响物种共存仍不清楚。为探讨植物群落物种间关系强度的多度不对称性及其对载畜率的响应,本研究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植物群落为对象,分析了对照、轻度、中度及重度放牧下群落物种的多度及其频率。结果表明:随载畜率的增大,物种数呈现出降低的趋势。不同载畜率下同分布指数CO均存在明显的多度依赖性;常见种(如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及刺穗藜(Chenopodum aristatum))对其他物种的作用强度普遍较强。不同载畜率下短花针茅对无芒隐子草及刺穗藜的作用强度均高于其二者对短花针茅的强度,表现出种间强度的不对称性。此外,放牧使得短花针茅对无芒隐子草的作用强度呈现出增大的趋势,使得无芒隐子草对短花针茅的作用强度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因此,物种间存在多度的不对称性,而放牧进一步造成其物种间作用强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放牧 多度不对称 种间关系
下载PDF
不同载畜率下荒漠草原N_(2)O通量的研究
5
作者 李雅男 李梦然 +3 位作者 乔荠瑢 李邵宇 张彬 赵萌莉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3-150,共8页
气候变化是目前人类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N_(2)O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为探究不同载畜率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N_(2)O通量的影响,于2019年6~9月,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长期放牧平台(2004年开始),设置不放牧(CK)、轻度放牧(LG)... 气候变化是目前人类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N_(2)O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为探究不同载畜率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N_(2)O通量的影响,于2019年6~9月,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长期放牧平台(2004年开始),设置不放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4个载畜率水平载畜率分别为0、0.91、1.82、2.71羊单位/(hm^(2)·半年),测定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土壤紧实度及N_(2)O通量。结果表明:不同载畜率处理下N_(2)O通量的月动态不同;取样时间对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硝态氮含量影响显著(P<0.05);放牧显著降低土壤含水量(P<0.05),增加土壤紧实度(P<0.05),但放牧对土壤温度和pH值的影响不显著;LG处理下N_(2)O通量显著低于CK、MG和HG处理(P<0.05),MG和HG处理N_(2)O通量与CK差异不显著;N_(2)O通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紧实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畜率 荒漠草原 土壤理化性质 N_(2)O通量
下载PDF
不同放牧强度上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原植物功能群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相关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亚婷 王玺 +5 位作者 赵天启 贾丽欣 杨阳 乔荠瑢 张峰 赵萌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4-970,共7页
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不同的放牧梯度:无牧区、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载畜率依次为0、0.91、1.82和2.71 sheep·hm^(-2)·0.5 a^(-1);根据生活型划分植物功能群(多年生杂类草,多... 以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不同的放牧梯度:无牧区、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载畜率依次为0、0.91、1.82和2.71 sheep·hm^(-2)·0.5 a^(-1);根据生活型划分植物功能群(多年生杂类草,多年生禾草,一年生草本,小半灌木),利用稳定性碳同位素测定植物叶片的碳同位素值,结合植物叶片C/N,探讨放牧对植物功能群水分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不同植物功能群面对干扰时的生理生态应对策略,为放牧条件下荒漠草原植物资源利用对策的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一年生草本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增大(P=0.000 7),而多年生杂草和多年生禾草水分利用效率降低(P=0.000 9,P=0.000 02),小半灌木的水分利用效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2)随放牧强度的增大,植物功能群的N素含量普遍增大,而C/N普遍降低,植物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3)在一年生草本植物中,δ^(13)C与C/N呈极显著负相关(r=-0.865,P<0.01),而在多年生禾草、杂类草和半灌木中,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699,r=0.593,r=0.642,P<0.05);δ^(13)C与C/N之间的关系因植物体内N的分配而异,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资源利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群 短花针茅草原 载畜率 氮素利用效率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载畜率下短花针茅分蘖特征和贮藏养分的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乔荠瑢 杨阳 +3 位作者 张峰 贾丽欣 陈大岭 赵萌莉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85,共6页
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连续放牧14a的随机区组试验平台上,设4个载畜率水平,分别为0(对照CK)、0.91羊单位/hm^2·半年(轻度放牧LG)、1.82羊单位/hm^2·半年(中度放牧MG)和2.71羊单位/hm^2·半年(重度放牧HG),研究不同载畜率下... 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连续放牧14a的随机区组试验平台上,设4个载畜率水平,分别为0(对照CK)、0.91羊单位/hm^2·半年(轻度放牧LG)、1.82羊单位/hm^2·半年(中度放牧MG)和2.71羊单位/hm^2·半年(重度放牧HG),研究不同载畜率下短花针茅分蘖特征及根、茎基中贮藏总糖、可溶性糖、还原糖和粗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及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重度放牧下短花针茅茎基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分蘖数显著增多;分蘖数与茎基粗蛋白质含量之间极显著正相关(r^2=0.17,P<0.001);各处理下,短花针茅茎基贮藏养分含量均高于根系。短花针茅于茎基中贮藏较多粗蛋白质,促进分蘖,减少过度放牧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建群种 放牧强度 分蘖 贮藏养分
下载PDF
不同载畜率下短花针茅分蘖数量对内源激素浓度的响应 被引量:5
8
作者 贾丽欣 杨阳 +2 位作者 张峰 乔荠瑢 赵萌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391-2397,共7页
放牧是荒漠草原最主要的利用方式之一,载畜率的变化严重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而内源植物激素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开关,且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生理要求和环境适应能力。通过测定放牧条件下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 放牧是荒漠草原最主要的利用方式之一,载畜率的变化严重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而内源植物激素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开关,且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生理要求和环境适应能力。通过测定放牧条件下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分蘖叶内源激素的变化,研究短花针茅分蘖生长对放牧的响应,并分析了分蘖数量受内源激素影响的机制。结果表明,(1)内源激素与载畜率之间存在显著二次相关关系,说明放牧能够显著增加内源激素的浓度(P<0.05),但这种相关只存在于中、小株丛的短花针茅中。(2)其次,放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短花针茅植株个体分蘖的数量(P<0.05),重度放牧是增加短花针茅植株个体分蘖数量最显著的载畜率。(3)过高浓度的生长素(IAA)会抑制短花针茅的分蘖数量(P<0.01)。而细胞分裂素(CTK)与短花针茅的分蘖数量之间尚未发现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短花针茅 分蘖 内源激素
下载PDF
刈割留茬高度对大针茅草原生产力及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峰 赵天启 +3 位作者 乔荠瑢 赵萌莉 张心玥 吴建新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91-1498,共8页
为探讨刈割对大针茅(Stipa grandis)草原生产力及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刈割为对照(CK),以不同留茬高度8 cm(R8),5 cm(R5),2 cm(R2)为处理,于2014—2019年8月生物量高峰期对草地地上生物量、牧草产量及刈割生产力衰减指数(Mowing ... 为探讨刈割对大针茅(Stipa grandis)草原生产力及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刈割为对照(CK),以不同留茬高度8 cm(R8),5 cm(R5),2 cm(R2)为处理,于2014—2019年8月生物量高峰期对草地地上生物量、牧草产量及刈割生产力衰减指数(Mowing reducing productivity index,MRPI)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与CK相比,R5和R2的群落地上生物量显著降低(P<0.05),2016年,R2的群落产量显著高于R5(P<0.05);随着留茬高度逐渐降低,禾草相对地上生物量及相对产量呈增加趋势,而非禾草呈降低趋势。然而,R2的群落MRPI显著低于R8(P<0.05),主要由非禾草的MRPI降低造成,此外,R2的禾草和非禾草MRPI的变异系数高于R5和R8。综上所述,在草地刈割利用过程中,植物群落刈割留茬高度为8 cm时较适宜,有利于草地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刈割 草原 牧草产量 刈割生产力衰减指数
下载PDF
放牧强度对荒漠草原一年生植物刺穗藜种群特征及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峰 郑佳华 +4 位作者 赵天启 乔荠瑢 赵萌莉 张心玥 吴建新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07-1512,共6页
为探讨不同放牧强度下一年生植物种群特征及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及差异,本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一年生植物刺穗藜(Chenopodium aristatum)为对象,分析了围封对照(CK)、轻度放牧(Light grazing)、中度放牧(Moderate grazi... 为探讨不同放牧强度下一年生植物种群特征及空间分布的变化特点及差异,本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一年生植物刺穗藜(Chenopodium aristatum)为对象,分析了围封对照(CK)、轻度放牧(Light grazing)、中度放牧(Moderate grazing)和重度放牧(Heavy grazing)下刺穗藜种群特征(密度、单株重、株高、比叶面积、叶片/茎/根系干物质含量、叶片全碳、氮含量),种群变异性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放牧显著影响刺穗藜种群密度(P<0.05),但对其比叶面积、叶片/根系干物质含量及叶片全碳、氮含量无显著影响;总体而言,放牧使刺穗藜种群密度增加,但对其种群性状影响较小;放牧使得刺穗藜种群相对密度增大(P<0.05),并造成其种群变异性降低(P<0.05);对刺穗藜种群空间分布模拟发现,放牧使得刺穗藜种群空间分布均匀,空间异质性降低。在草地利用过程中,一年生植物种群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可能对群落结构造成影响,对其进行相关研究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刺穗藜 空间分布 地统计学
下载PDF
不同载畜率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优势物种间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峰 孙嘉伟 +3 位作者 孙宇 郑佳华 乔荠瑢 赵萌莉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1,共11页
为探究不同载畜率对荒漠草原群落建群种与优势物种间的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的影响,于2020年7-9月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进行野外调查,以建群种短花针茅及优势种无芒隐子草和冷蒿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放牧对照(CK)、轻度(LG)、中度(... 为探究不同载畜率对荒漠草原群落建群种与优势物种间的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的影响,于2020年7-9月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进行野外调查,以建群种短花针茅及优势种无芒隐子草和冷蒿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放牧对照(CK)、轻度(LG)、中度(MG)和重度放牧(HG)载畜率水平(分别放牧0、4、8和12只羊),结合常规方法与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建群种及优势种出现频率、多度、种间关系强度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与CK相比,LG下冷蒿出现频率仅在7月显著降低了50.55%(P<0.05),而MG和HG在7-9月均显著降低(P<0.05),7-9月平均降低77.76%和97.53%;而不同处理及月份下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出现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2)与CK相比,各处理在7-9月时短花针茅种群多度均显著增加(P<0.05),LG、MG和HG分别在7-9月平均增加37.34%、75.72%和99.32%;冷蒿种群多度均显著降低(P<0.05),分别降低61.26%、66.32%和99.31%;无芒隐子草除LG在9月无显著变化外,各处理在7-9月时种群多度均显著增加(P<0.05)。3)短花针茅与无芒隐子草主要表现为亲和关系,而在9月时从CK的亲和关系转化为HG的竞争关系;短花针茅与冷蒿主要表现为竞争关系,放牧未改变其种间关系。4)短花针茅与无芒隐子草对冷蒿的作用强度较大,而冷蒿对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的作用强度较小。5)模拟9月物种间空间分布发现,CK中短花针茅种群多度随无芒隐子草种群多度增加而增加,随冷蒿种群多度增加而呈降低的趋势;HG中冷蒿种群多度不随短花针茅与无芒隐子草的变化而变化,但随着无芒隐子草种群多度增加,短花针茅种群多度整体上呈波动下降的趋势,表明短花针茅与无芒隐子草之间的关系由CK中的亲和关系转变为HG下的竞争关系。综上,放牧会改变物种的种群多度及物种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种间关系 空间分布
下载PDF
放牧强度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种群生态位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琪 郑佳华 +3 位作者 张峰 乔荠瑢 赵萌莉 张军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共9页
为探讨放牧强度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及生态位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优势植物生态位宽度与种群特征的关系,以不放牧(NG)为对照(CK),设置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3个处理,载畜率分别为0.91(只羊/hm^(2))、1.82... 为探讨放牧强度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及生态位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优势植物生态位宽度与种群特征的关系,以不放牧(NG)为对照(CK),设置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3个处理,载畜率分别为0.91(只羊/hm^(2))、1.82(只羊/hm^(2))和2.71(只羊/hm^(2))。于2020年8月植物生长高峰期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物种重要值、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以及物种种群特征与生态位宽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K、LG、MG和HG群落中物种数分别为18、15、12和5,表明随着载畜率增加,群落中物种数减少;与CK相比,LG提高了优势种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等的生态位宽度,降低了半灌木冷蒿和木地肤的生态位宽度,而MG和HG降低了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与CK相比,LG显著降低了群落中物种生态位重叠平均值,而MG和HG显著增加了群落中物种生态位重叠平均值;建群种短花针茅的生态位宽度与种群特征均无显著相关性,优势种无芒隐子草的生态位宽度与其密度和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银灰旋花与无芒隐子草相同。综上所述,载畜率为0.91只羊/hm^(2)是荒漠草原较为适宜的放牧强度,有利于优质牧草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畜率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 群落结构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下载PDF
内蒙古7种针茅属植物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雪峰 张峰 +5 位作者 张彬 史世斌 杨阳 乔荠瑢 赵天启 赵萌莉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778-2784,共7页
针茅属植物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优势种或建群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本研究以内蒙古地区7种针茅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群落中的相对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及其在群落中的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戈壁... 针茅属植物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优势种或建群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本研究以内蒙古地区7种针茅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群落中的相对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及其在群落中的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戈壁针茅(S.tianschanica)、小针茅(S.klemenzii)、沙生针茅(S.glareosa)和大针茅(S.grandis)在群落中的相对重要值大于30%,而克氏针茅(S.krylovii.)和贝加尔针茅(S.baicalensis)的相对重要值较小。生态位宽度分析发现:短花针茅、戈壁针茅、小针茅、沙生针茅和大针茅的生态位宽度较高,在群落中具有优势地位,且对生长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而克氏针茅和贝加尔针茅生态位宽度显著低于上述5种针茅属植物。贝加尔针茅、克氏针茅、沙生针茅及大针茅的平均生态位重叠指数较大;而戈壁针茅、短花针茅及小针茅的平均生态位重叠指数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茅属植物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相对重要值
下载PDF
混合放牧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乔荠瑢 丁茹 +1 位作者 朱国栋 王成杰 《北方农业学报》 2018年第4期105-109,共5页
通过监测不同放牧方式下土壤中二氧化碳(CO_2)、甲烷(CH_4)排放、吸收情况及排放、吸收通量大小,来评估荒漠草原是温室气体的源还是汇,从而揭示不同放牧方式对土壤温室气体CO_2、CH_4通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拟定合理放牧制度提供理论参考... 通过监测不同放牧方式下土壤中二氧化碳(CO_2)、甲烷(CH_4)排放、吸收情况及排放、吸收通量大小,来评估荒漠草原是温室气体的源还是汇,从而揭示不同放牧方式对土壤温室气体CO_2、CH_4通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拟定合理放牧制度提供理论参考。试验于2016年6—9月在希拉穆仁荒漠草原进行,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分析了不放牧(CK)、单牧羊(SG)15只、单牧牛(CG)3头、牛羊混合放牧(MG)即15只羊、3头牛4种不同放牧方式下土壤CO_2、CH_4通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放牧方式下,荒漠草原土壤表现为CO_2的源,CH_4的汇。4种放牧处理对土壤排放CO_2量无显著影响,排放CO_2通量大小顺序为CK>CG>SG>MG,放牧处理显著影响了土壤CH_4通量大小,顺序为MG>CG>SG>CK,混合放牧较其他放牧处理吸收大量CH_4,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放牧 温室气体通量
下载PDF
重度放牧对荒漠草原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杨阳 贾丽欣 +5 位作者 乔荠瑢 李梦然 张峰 陈大岭 张昊 赵萌莉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79,共8页
本研究以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基于高通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并测定土壤理化指标,旨在探讨重度放牧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重度放牧显著降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和有效磷的含量(P<0.... 本研究以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基于高通量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并测定土壤理化指标,旨在探讨重度放牧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重度放牧显著降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和有效磷的含量(P<0.05),显著增加土壤中的氮素含量(P<0.05);重度放牧对土壤真菌多样性没有显著差异,但显著降低土壤细菌的Simpson指数(P<0.05);荒漠草原土壤细菌群落的优势门类是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变形菌门和芽单胞菌门,土壤真菌群落的优势门类是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可见,放牧对土壤养分有显著影响,对细菌群落的Simpson指数有显著影响,但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放牧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刈割留茬高度对大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郑佳华 张峰 +5 位作者 杨阳 乔荠瑢 赵天启 孙宇 张彬 赵萌莉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8-75,共8页
大针茅(Stipa grandis)草原是内蒙古典型草原主要群落类型之一,刈割是典型草原的主要利用方式之一。为探讨大针茅草原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对刈割的响应,利用IonS5 TM XL高通量测序平台研究不同刈割留茬高度下大针茅草原土壤... 大针茅(Stipa grandis)草原是内蒙古典型草原主要群落类型之一,刈割是典型草原的主要利用方式之一。为探讨大针茅草原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对刈割的响应,利用IonS5 TM XL高通量测序平台研究不同刈割留茬高度下大针茅草原土壤细菌、真菌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留茬5cm时,土壤细菌、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达到最大值,且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不同留茬高度刈割处理下,在门水平上土壤细菌、真菌的优势类群没有改变,但是在属水平上,优势类群发生了改变且不同留茬高度间优势类群不同。与细菌相比,真菌对刈割的响应更加敏感,这表明真菌是更好的生态系统功能和微生物多样性的预测因子,且真菌群落的响应可能对牧草产量和品质有着积极的影响,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针茅草原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短期刈割对大针茅草地群落特征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阳 贾丽欣 +5 位作者 乔荠瑢 李梦然 张峰 陈大岭 张昊 赵萌莉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44,共7页
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勘测、数据分析等手段探索不同刈割方式对大针茅草地群落特征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针茅种群在群落中具有最大的重要值,占据优势地位;短期刈割对群落生物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与... 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勘测、数据分析等手段探索不同刈割方式对大针茅草地群落特征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针茅种群在群落中具有最大的重要值,占据优势地位;短期刈割对群落生物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与对照相比,一年一割[1(1)]和两年一割[2(1)]有增长趋势,而割50m留5m [50(5)]和50m留10m [50(10)]有降低趋势;刈割有降低群落平均高度和增加群落密度的的趋势;短期刈割对大针茅草原Margalef丰富度指数(Ma)有较大的影响,每年割50m留5m [50(5)]显著增加了物种丰富度(P<0.05),相比于50m留存5m [50(5)]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在不同刈割处理下虽有降低趋势但并没有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刈割方式 植物多样性 群落特征
下载PDF
氮、磷、钾施配对大针茅割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郑佳华 张峰 +5 位作者 赵天启 杨阳 乔荠瑢 李梦然 赵萌莉 康长清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71,共8页
为探究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比对大针茅割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按照“3414”土肥配方试验设计,结合回归模型及模拟寻优方法,探讨最优施肥方式。结果表明:在单因素效应分析中,地上生物量随氮肥和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磷肥施用量的... 为探究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比对大针茅割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按照“3414”土肥配方试验设计,结合回归模型及模拟寻优方法,探讨最优施肥方式。结果表明:在单因素效应分析中,地上生物量随氮肥和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双因素效应分析中,氮磷的交互作用为正效应,其中氮为主要限制因素。模拟寻优分析结果表明:大针茅割草地最优施肥量为氮肥10.49g/m 2、磷肥4.63g/m 2、钾肥3.60g/m 2,此施肥配比处理后草地地上生物量为152.49g/m 2,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增加了51.63%。“3414”试验设计可以应用于寻求增加大针茅割草地地上生物量最优施肥量,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针茅 “3414”试验 模拟寻优分析 地上生物量
下载PDF
放牧对大针茅草原建群种与优势种空间分布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峰 杨阳 +3 位作者 乔荠瑢 贾丽欣 赵天启 赵萌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7649-7655,共7页
为探讨放牧下大针茅草原建群种大针茅(Stipa grandis)和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及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种群空间分布特点及关系,本实验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毛登牧场大针茅草原建群种大针茅、优势种羊草和糙隐子... 为探讨放牧下大针茅草原建群种大针茅(Stipa grandis)和优势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及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种群空间分布特点及关系,本实验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毛登牧场大针茅草原建群种大针茅、优势种羊草和糙隐子草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试验,以地统计学为基础,采用半方差函数、分形维数及克里格插值法,分析了围封(CK)和放牧(G)样地大针茅、羊草及糙隐子草种群小尺度空间分布关系。结果表明:围封样地大针茅、羊草及糙隐子草植株密度分别为10.94株/m^2、12.95株/m^2、13.60株/m^2,放牧样地植株密度分别为16.84株/m^2、48.28株/m^2、28.63株/m^2,放牧显著增加大针茅、羊草及糙隐子草种群密度(P<0.05);半方差函数进行模型拟合发现,大针茅、羊草及糙隐子草种群空间分布函数关系均符合高斯模型;通过对空间分布函数关系分析,围封和放牧样地结构比为G(93.3%)>CK(60.4%),表明放牧样地大针茅种群空间分布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而围封大针茅种群则受随机性因素影响较大;围封和放牧样地分形维数值为CK(1.796)>G(1.361),表明放牧样地大针茅、羊草和糙隐子草所形成的空间分布格局相比围封样地较为复杂,大针茅空间分布对羊草和糙隐子草空间分布的依赖性较弱;通过立体图分析,在放牧利用过程中,羊草处于中低密度时,及糙隐子草处于高密度时,均与大针茅种群间的关系从围封中的竞争关系变为放牧过程中的亲和关系,可见放牧导致种间关系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统计学 克里格插值法 结构比 分形维数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刈割留茬高度对大针茅草原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峰 陈大岭 +5 位作者 赵萌莉 郑佳华 杨阳 乔荠瑢 贾丽欣 赵天启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79,共7页
于2015~2018年8月生物量高峰期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大针茅草原进行野外刈割并取样,设置轻度刈割(LM,留茬8cm)、中度刈割(MM,留茬5cm)及重度刈割(HM,留茬2cm)3个留茬高度,以围封(CK)为对照,通过对各处理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地下... 于2015~2018年8月生物量高峰期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大针茅草原进行野外刈割并取样,设置轻度刈割(LM,留茬8cm)、中度刈割(MM,留茬5cm)及重度刈割(HM,留茬2cm)3个留茬高度,以围封(CK)为对照,通过对各处理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的测定及根冠比的计算,探讨不同留茬高度对草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留茬高度降低、强度增大,地上及地下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与CK相比,地上生物量显著降低(P<0.05),对刈割响应迅速,而地下生物量则降低不显著,响应迟缓,有所滞后。与CK相比,轻度刈割下,地上生物量有所降低,但地下生物量及总生物量有所增加;中度及重度刈割下,地上生物量显著降低(P<0.05),地下生物量及总生物量有所降低。其次,随着刈割强度增大,群落根冠比有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刈割 生物量 根冠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