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洗及烹饪对芥菜和普通白菜中残留虫螨腈和高效氯氰菊酯膳食暴露风险的影响
1
作者 曾静 乔雄梧 +3 位作者 孙瑞卿 秦曙 金静 马利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0-401,共12页
为明确不同清洗和烹饪方式对芥菜和普通白菜中残留2种脂溶性农药(虫螨腈和高效氯氰菊酯)膳食暴露风险的影响,模拟厨房常用5种清洗方式(食用盐水、食用小苏打水、淘米水、自来水、食用醋水溶液)分别清洗芥菜和普通白菜,以及4种烹饪方式(... 为明确不同清洗和烹饪方式对芥菜和普通白菜中残留2种脂溶性农药(虫螨腈和高效氯氰菊酯)膳食暴露风险的影响,模拟厨房常用5种清洗方式(食用盐水、食用小苏打水、淘米水、自来水、食用醋水溶液)分别清洗芥菜和普通白菜,以及4种烹饪方式(煮、蒸、炒、腌制)烹饪加工后,利用QuEChERS样品前处理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检测样品加工前后虫螨腈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残留量变化,计算加工因子,并根据我国3个代表性人群(儿童、育龄妇女、一般人群)的膳食数据,估算加工前后农药膳食暴露量变化以及对长期膳食暴露风险的贡献率(ADIi%)和短期膳食暴露风险(%ARfD)的影响,评价了清洗和烹饪加工过程对减少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以及降低膳食暴露风险评估不确定性的作用。结果表明:芥菜采用食用小苏打水清洗,普通白菜采用食用盐水清洗,对2种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最好,显著优于自来水清洗;经过清洗、烹饪后,其加工因子(PFTotal)在芥菜中介于0.06~0.24(虫螨腈)和0.04~0.11(高效氯氰菊酯)之间,在普通白菜中介于0.05~0.21(虫螨腈)和0.06~0.11(高效氯氰菊酯)之间,清洗及烹饪加工使得2种农药的估算暴露风险值降低了76%~96%。研究表明,日常厨房加工可不同程度降低虫螨腈和高效氯氰菊酯残留对我国代表性人群的长期及短期膳食暴露风险,针对芥菜和普通白菜而言,厨房加工可使高效氯氰菊酯残留的%ARfD<100%,但不能使虫螨腈残留的%ARfD<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螨腈 高效氯氰菊酯 芥菜 普通白菜 加工因子 清洗 烹饪 膳食风险
下载PDF
4种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Ⅱ:氮素矿质化的变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乔雄梧 王静 +2 位作者 秦曙 朱九生 郝变青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158-161,共4页
研究农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多菌灵和丁硫克百威对山西省两种土壤氮素矿质化( 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 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低浓度( w = 100 mg/kg) 的4 种农药,对土壤氮素矿质化无显著影响. 高浓度( w = ... 研究农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多菌灵和丁硫克百威对山西省两种土壤氮素矿质化( 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 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低浓度( w = 100 mg/kg) 的4 种农药,对土壤氮素矿质化无显著影响. 高浓度( w = 1000 mg/kg) 的菊酯类农药会抑制土壤中硝化细菌的活动,使土壤中氨的含量明显积累;添加高浓度多菌灵的土壤样品出现硝态氮积累的现象,这可能与其对微生物生长影响有关;添加高浓度丁硫克百威在一种土壤样品中使氨的含量有明显积累,但在另一种土壤样品中与对照基本相同.可见,农药对土壤氮素矿质化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因农药品种的不同和浓度的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氰菊酯 高效氯氰菊酯 多菌灵 丁硫克百威 农药 氨化作用 硝化作用
下载PDF
沤肥浸渍液对3种黄瓜病害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乔雄梧 马利平 +2 位作者 高芬 武英鹏 郝变青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178-181,共4页
从1992 年开始连续8 年研究马、牛和猪厩肥沤制并浸泡提取物对黄瓜病害的防治作用.盆栽试验表明,沤肥浸渍液对黄瓜霜霉病、黄瓜枯萎病、黄瓜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可达46 .5 %67 .3 % ... 从1992 年开始连续8 年研究马、牛和猪厩肥沤制并浸泡提取物对黄瓜病害的防治作用.盆栽试验表明,沤肥浸渍液对黄瓜霜霉病、黄瓜枯萎病、黄瓜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可达46 .5 %67 .3 % ,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可达72 .1 %92 .5 % ,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可达72 .3 %79 .7 % .对沤肥浸渍液的防病机理的研究表明,微生物代谢产物对病原菌孢子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沤肥 浸渍液 黄瓜霜霉病 黄瓜枯萎病 黄瓜白粉病 作用机理
下载PDF
土壤中残留对硫磷和甲基对硫磷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乔雄梧 朱九生 李捷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5-257,共3页
本文介绍一种简便、快速的前处理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土壤样品中残留的对硫磷和甲基对硫磷进行定量分析,样品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2%和86%,最小检测浓度为0.1mg·kg^(-1).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对硫磷 甲基对硫磷 土壤 分析
下载PDF
土壤中残留的阿特拉津及其代谢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和气-质谱联用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乔雄梧 马利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用一种简便、快速的前处理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土壤样品中残留的阿特拉津及其主要代谢产物脱乙基阿特拉津、脱异丙基阿特拉津和2-羟基阿特拉津进行定量分析,样品添加回收率因土壤种类和化合物而异:78~121%(阿特... 用一种简便、快速的前处理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土壤样品中残留的阿特拉津及其主要代谢产物脱乙基阿特拉津、脱异丙基阿特拉津和2-羟基阿特拉津进行定量分析,样品添加回收率因土壤种类和化合物而异:78~121%(阿特拉津、脱乙基阿特拉津、脱异丙基阿特拉津)和40~75%(2-羟基阿特拉津),最小格测浓度为0.005mg/kg;应用气-质联用法(GC/MS)对前三种化合物和脱乙基-脱异丙基阿特拉津进行了定性分析,谱库检索匹配程度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阿特拉津 代谢产物 土壤
下载PDF
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降解途径及其对持留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乔雄梧 马利平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5年第4期5-8,共4页
通过田间和实验室试验,研究了除草剂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降解代谢规律及其与土壤特性的关系。试验表明,阿特拉津施用后、在作物生长期内可降解90%以上,土壤酸碱度对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代谢有显著影响。在碱性土壤中阿特拉津主要经... 通过田间和实验室试验,研究了除草剂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降解代谢规律及其与土壤特性的关系。试验表明,阿特拉津施用后、在作物生长期内可降解90%以上,土壤酸碱度对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代谢有显著影响。在碱性土壤中阿特拉津主要经过微生物代谢而被降解;在酸性土壤中化学水解占优势地位。阿特拉津在强酸性土壤中的持留性(半衰期为63d)低于弱酸性土壤中的持留性(半衰期为84d),而在碱性土壤中由于较强的微生物降解作用,其持留性(半衰期为51d)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拉津 代谢产物 土壤 持留性 降解 除草剂
下载PDF
食品中农药残留膳食暴露评估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24
7
作者 乔雄梧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27-733,共7页
文章从中国制定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和进行农药残留膳食暴露评估常用的术语及模型出发,就相关研究及数据选择中易出现的问题,如定义不准确、数据选择偏差、模型模糊、结论依据不足等进行了分析评述,提出了作者的见解和观点... 文章从中国制定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和进行农药残留膳食暴露评估常用的术语及模型出发,就相关研究及数据选择中易出现的问题,如定义不准确、数据选择偏差、模型模糊、结论依据不足等进行了分析评述,提出了作者的见解和观点,以期加深理解,达成共识,正确应用风险评估原则,完善风险评估研究方法,从而提高风险评估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管理的支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农药残留 膳食暴露 风险评估 最大残留限量 不确定性
下载PDF
国外食品中农药残留监测概况 被引量:29
8
作者 乔雄梧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00年第2期11-15,32,共6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保证食品安全中对农药残留的管理情况、各国农药多残留分析方法进展 ,以及欧美和日本等国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监测的概况 。
关键词 多残留分析方法 监测管理 食品安全 农药残留
下载PDF
山西省棉麦菜主要害虫抗药性监测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乔雄梧 赵治萍 +3 位作者 韩巨才 朱九生 屈会选 夏杏云 《山西农业科学》 1996年第2期3-11,共9页
简要介绍了山西省棉麦菜主要害虫抗药性及防治技术研究(1993~1995)协作组3年来的研究结果。通过用点滴法对棉铃虫对氰戊菊酯、功夫菊酯、氯氰菊酯、久效磷和对硫磷,棉蚜对氰戊菊酯、氧化乐果、久效磷、呋哺丹、灭多威,小... 简要介绍了山西省棉麦菜主要害虫抗药性及防治技术研究(1993~1995)协作组3年来的研究结果。通过用点滴法对棉铃虫对氰戊菊酯、功夫菊酯、氯氰菊酯、久效磷和对硫磷,棉蚜对氰戊菊酯、氧化乐果、久效磷、呋哺丹、灭多威,小莱蛾对氰戊菊酯、马拉硫磷、敌敌畏,麦蚜对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甲氰菊酯、乐果、氧化乐果、辛硫磷、马拉硫磷、敌敌畏的敏感性的测试,明确了山西省上述害虫抗药性水平,划定了抗药性水平区域。针对山西省主要害虫抗药性现状,提出了包括轮换用药、科学使用方法和生物、农业、物理防治在内的害虫抗药性治理技术措施,并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取得明显经济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棉铃虫 棉蚜 小菜蛾 麦长管蚜 农药 抗药性
下载PDF
农药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 被引量:24
10
作者 乔雄梧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1999年第A05期12-16,20,共6页
本文阐述了农药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即农药的漂移、挥发和光解;农药的动、植物吸收;农药的地表径流;农药的土壤滞留和吸附;农药的土壤淋溶;农药的生物、非生物降解。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讨论了农药的土壤环境行为与土壤理化... 本文阐述了农药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即农药的漂移、挥发和光解;农药的动、植物吸收;农药的地表径流;农药的土壤滞留和吸附;农药的土壤淋溶;农药的生物、非生物降解。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讨论了农药的土壤环境行为与土壤理化特性及与农药理化特性的关系,并对农药非点源污染的治理问题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土壤 环境行为
下载PDF
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述评 被引量:12
11
作者 乔雄梧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2,共11页
文章从以下几方面就我国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相关问题进行了评述:1)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的意义及其科学依据;2)如何认识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3)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三要素(毒理学、残留化学、膳食消费... 文章从以下几方面就我国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相关问题进行了评述:1)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的意义及其科学依据;2)如何认识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3)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三要素(毒理学、残留化学、膳食消费)及其重要性;4)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的情景、尺度和数据要求;5)如何得出科学合理的评估结论。结合上述问题的讨论,就目前我国在食品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研究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农药残留 风险评估 不确定性 变异性
下载PDF
多菌灵降解菌NY97-1的鉴定及降解条件 被引量:32
12
作者 张丽珍 乔雄梧 +2 位作者 马利平 秦曙 郝变青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40-1444,共5页
分离筛选出一株能高效降解多菌灵的芽孢杆菌菌株NY97-1,经生理生化和序列同源性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该细菌降解多菌灵的最适pH值为6.0—10.0,最适温度为35.0~40.0℃.该菌在多菌灵浓度为10、30、5... 分离筛选出一株能高效降解多菌灵的芽孢杆菌菌株NY97-1,经生理生化和序列同源性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该细菌降解多菌灵的最适pH值为6.0—10.0,最适温度为35.0~40.0℃.该菌在多菌灵浓度为10、30、50、100、300mg·L^-1的无机盐培养基中,30℃振荡培养24h后,其对多菌灵的降解率分别为42.44%、48.97%、77.19%、78.66%和90.07%.添加少量有机氮源如酵母浸出粉、胰蛋白胨、酵母膏可促进菌株NY97-1对多菌灵的降解作用,添加少量无机氮源尿素会抑制菌株NY97-1对多菌灵的降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 生物降解 16S RDNA 短小芽孢杆菌 降解特性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检测22种基质中的4种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35
13
作者 秦曙 乔雄梧 +1 位作者 王霞 赵丽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62-1167,共6页
在密闭加热的容器中用SnCl2-HCl溶液酸解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DTCs)农药,反应生成的二硫化碳气体被瓶中的正己烷吸收,形成二硫化碳的正己烷溶液;使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硫滤光片)测定有机相中二硫化碳的含量,即得到DTC农药的残留... 在密闭加热的容器中用SnCl2-HCl溶液酸解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DTCs)农药,反应生成的二硫化碳气体被瓶中的正己烷吸收,形成二硫化碳的正己烷溶液;使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硫滤光片)测定有机相中二硫化碳的含量,即得到DTC农药的残留量。采用该方法对苹果、葡萄等22种基质中残留的代森锰锌、代森联、丙森锌和福美双进行了方法确证:添加水平为0.06~3.0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72%~110%,相对标准偏差为0.8%~22.0%,采用外标法定量,方法的检出限范围为0.01~0.1mg/kg(信噪比(S/N)为3),定量限范围为0.02~0.2mg/kg(S/N=10)。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不同基质中DTCs农药的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农药 残留 蔬菜 水果 植物 土壤
下载PDF
谈谈棉田杀虫剂的合理使用(一) 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和苗期害虫的化学防治
14
作者 乔雄梧 张林水 《山西农业》 1999年第3期24-25,共2页
使用农药治虫防病除草,如同人们因病求医一样,要对症适时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如果农田用药不恰当,轻则不能有效地控制病虫草害,投资不见效,重则产生药害,危及庄稼本身,造成严重减产。滥用农药还会带来污染农产品和农村生态环境。
关键词 棉田 杀虫剂 合理使用 害虫 化学防治
下载PDF
温度、光照及生物因子对啶虫脒和吡虫啉在油菜叶面消解的影响 被引量:38
15
作者 庾琴 秦曙 +1 位作者 王霞 乔雄梧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7-151,共5页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啶虫脒、吡虫啉在温度、光照和生物因子作用下在油菜叶面的消解趋势。结果表明:在14、25、35℃下啶虫脒在油菜叶面消解的半衰期分别为19.3、6.6和5.2d,同一条件下吡虫啉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8.7、3.8和2.9d,两者的...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啶虫脒、吡虫啉在温度、光照和生物因子作用下在油菜叶面的消解趋势。结果表明:在14、25、35℃下啶虫脒在油菜叶面消解的半衰期分别为19.3、6.6和5.2d,同一条件下吡虫啉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8.7、3.8和2.9d,两者的消解速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但消解趋势有所不同;在光照强度为500、3 000、6 000lx条件下,啶虫脒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9.1、10.4和6.6d,吡虫啉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6.9、6.2和3.7d,两者消解速度均随光强的增加而加快,但光强变化对啶虫脒消解影响更为明显。25℃时,自然叶面、消毒处理叶面啶虫脒消解半衰期分别为6.6和8.1d,吡虫啉为3.8和3.5d,表明叶面微生物稍加快了啶虫脒的消解,而对吡虫啉的消解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啶虫脒 吡虫啉 消解 半衰期 温度 光强
下载PDF
新型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研究进展 被引量:69
16
作者 周育 庾琴 +2 位作者 侯慧锋 乔雄梧 李顺鹏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20,共5页
本文对新型氯化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作了详细论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有效利用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展望。
关键词 啶虫脒 烟碱类杀虫剂 害虫防治 残留
下载PDF
乙草胺在土壤环境中的降解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53
17
作者 朱九生 乔雄梧 +1 位作者 王静 秦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25-1029,共5页
采用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了乙草胺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在未灭菌的土壤中,乙草胺3种添加浓度(1.25、2.5和5.0mg·kg-1)处理的半衰期为2.8~5.1d,远远小于在灭菌土壤中3种添加浓度处理的半衰期(20.0~25.1d);乙草胺在偏... 采用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了乙草胺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在未灭菌的土壤中,乙草胺3种添加浓度(1.25、2.5和5.0mg·kg-1)处理的半衰期为2.8~5.1d,远远小于在灭菌土壤中3种添加浓度处理的半衰期(20.0~25.1d);乙草胺在偏碱的华北褐土中降解较快,2.5mg·kg-1处理的半衰期为4.2d,而在偏酸的东北黑土和湖南红土中降解较慢,半衰期为6.5~10.7d;土壤相对含水量由13%增至27%,乙草胺降解半衰期由7.3d缩短至3.0d;随着环境温度增高(20℃上升至30℃),乙草胺降解速度加快(半衰期由5.7d缩短至3.3d);乙草胺在黑暗条件下降解半衰期为3.8d,而在光照条件下的半衰期为5.2~6.5d。可见,5种试验因子对土壤中乙草胺的降解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土壤微生物是影响乙草胺降解的主要因素,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偏碱的土壤、较高的环境温度和土壤湿度等,对土壤中乙草胺的降解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草胺 微生物降解 土壤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推动植物保护科技进步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8
作者 乔雄梧 黄宏宙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1998年第4期31-33,共3页
本文阐述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论及我国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依靠农业新技术革命,通过推动植物保护的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科技进步 可持续发展 植物保护 农业发展
下载PDF
农药对家蚕(Bombyx mori L.)的亚致死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9
作者 朱九生 王静 +1 位作者 乔雄梧 韩巨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334-3343,共10页
明确农药对家蚕的影响对综合评价农药的生态效应与合理使用农药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生长发育、经济性状和食物利用方面综述了农药对家蚕的亚致死效应;从生理代谢、组织器官亚显微结构和培养细胞方面介绍了亚致死效应产生的机制,并结... 明确农药对家蚕的影响对综合评价农药的生态效应与合理使用农药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生长发育、经济性状和食物利用方面综述了农药对家蚕的亚致死效应;从生理代谢、组织器官亚显微结构和培养细胞方面介绍了亚致死效应产生的机制,并结合杀虫剂对其它鳞翅目昆虫亚致死影响方面的研究结果对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今后加强研究的重点。总的来说,亚致死剂量农药的胁迫可使家蚕幼虫眠性不齐,眠蚕体重和蛹重减轻,发育历期延长,严重者结茧(上蔟)时间推迟,且吐丝营茧功能失常,最终导致蚕茧质量下降。桑叶上残留的农药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对家蚕的取食行为以及食物摄入后的消化吸收产生影响。农药对家蚕亚致死效应产生的机制目前主要有3个:家蚕体内正常生理水平和代谢平衡受到扰动、家蚕的一些重要组织器官如中肠和后丝腺等微形态结构受到损伤和家蚕卵巢细胞出现凋亡现象。农药对家蚕的亚致死效应因农药种类、试验剂量和家蚕受药时间而异,产生的机理也十分复杂。今后应着重开展新农药对家蚕亚致死效应研究,特别是对生化和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以及农药复合污染对家蚕影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亚致死剂量 家蚕 亚致死效应 机理
下载PDF
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土壤中的氯氰菊酯残留 被引量:21
20
作者 朱九生 乔雄梧 +3 位作者 秦曙 庞金梅 李捷 王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6-118,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氯氰菊酯在土壤中残留量分析方法.选用硅胶微量柱固相萃取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定量分析.该方法简便,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作品,最低检出浓度为0.0375mg·kg^(-1),回收率在82.91%以上.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法 氯氰菊酯 土壤污染 残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