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床用玄武岩-聚丙烯增强树脂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
作者 乔雪涛 张宇翔 +4 位作者 李慧 翟进 刘锋卓 王一鸣 李放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5-242,共8页
为了优化玄武岩-聚丙烯树脂混凝土复合材料的组分配比,采用正交试验法制备新型高强度玄武岩-聚丙烯纤维树脂混凝土试件,分析不同因素对材料抗压性能和热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玄武岩-聚丙烯纤维树脂混凝土复合材料抗压强度的因素... 为了优化玄武岩-聚丙烯树脂混凝土复合材料的组分配比,采用正交试验法制备新型高强度玄武岩-聚丙烯纤维树脂混凝土试件,分析不同因素对材料抗压性能和热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玄武岩-聚丙烯纤维树脂混凝土复合材料抗压强度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树脂、纤维、骨料、填料质量分数。综合考虑玄武岩-聚丙烯纤维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以及热膨胀系数等各因素,各因素最优配比为:树脂质量分数12%、纤维质量分数1.6%、骨料质量分数79%以及填料质量分数7.4%,该配比下试件的抗压强度均值可以达到121.33 MPa,热膨胀系数为11×10-6/℃,较添加混杂纤维前降低了8.3%,平均密度为2600 kg/m 3,平均吸水率为0.032%,平均弯曲强度为30.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床身 混杂纤维 复合材料 正交试验 抗压强度 热膨胀系数
下载PDF
摆线齿轮成形磨削机床立柱的多级优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乔雪涛 杨泽 +1 位作者 李放 周世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172,共7页
针对摆线轮成形磨床立柱优化过程中的复杂性,提出一种综合拓扑优化、结构仿生、尺寸优化的多级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实现了立柱质量、一阶固有频率、最大应力及变形位移综合目标优化。以应变能最小为目标函数,以体积分数为约束,采用拓扑... 针对摆线轮成形磨床立柱优化过程中的复杂性,提出一种综合拓扑优化、结构仿生、尺寸优化的多级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实现了立柱质量、一阶固有频率、最大应力及变形位移综合目标优化。以应变能最小为目标函数,以体积分数为约束,采用拓扑优化设计方法,确定了复杂载荷下摆线轮成形磨床立柱材料的最佳分布。以王莲叶脉和芭蕉叶柄为仿生目标,采用结构仿生优化设计方法,在立柱内部仿生空间设计仿生筋板,最大限度提升立柱整体性能。采用响应面模型遗传算法对立柱内部复杂结构尺寸进行优化,得到尺寸最优解。结果表明:在受载相同的情况下,优化后的立柱质量减轻18.4%,立柱最大应力减少23.6%,变形位移减少0.6%,一阶固有频率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床立柱 拓扑优化 结构仿生 尺寸优化 响应面模型遗传算法 性能仿真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分析与响应面模型的机床主轴箱优化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乔雪涛 周世涛 +3 位作者 闫存富 曹康 盛坤 张洪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3,共7页
针对机床主轴箱结构优化设计中模型复杂及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将灵敏度分析与响应面模型相结合的优化办法。以箱体壁厚和筋板尺寸为输入参数,主轴箱质量、最大变形、最大应力、1阶固有频率作为目标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筛选出6个关... 针对机床主轴箱结构优化设计中模型复杂及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将灵敏度分析与响应面模型相结合的优化办法。以箱体壁厚和筋板尺寸为输入参数,主轴箱质量、最大变形、最大应力、1阶固有频率作为目标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筛选出6个关键尺寸作为优化参数;采用最佳填充空间设计法和Kriging函数法构建主轴箱响应面模型,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响应面模型进行求解计算。最后对优化后的主轴箱进行有限元分析来验证求解的准确性,优化后的主轴箱质量减轻了13.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轴箱 优化设计 灵敏度分析 响应面模型
下载PDF
RV减速器两级齿廓修形对振动的影响
4
作者 乔雪涛 翟进 +3 位作者 刘锋卓 张宇翔 李优华 徐航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2-71,共10页
针对RV减速器运转过程中存在的振动问题,目前主要针对摆线轮修形,很少考虑渐开线齿轮修形对RV减速器振动的影响。文章以RV-20E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渐开线齿轮和摆线轮修形对减速器振动特性的影响。在SolidWorks中分别建立了修形前、后的... 针对RV减速器运转过程中存在的振动问题,目前主要针对摆线轮修形,很少考虑渐开线齿轮修形对RV减速器振动的影响。文章以RV-20E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渐开线齿轮和摆线轮修形对减速器振动特性的影响。在SolidWorks中分别建立了修形前、后的行星轮和摆线轮的参数化模型,共得到5组RV-20E减速器整机参数化模型。将模型导入Ansys中进行模态仿真,验证了RV减速器在正常工况下不会产生共振;然后将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试验,以针齿壳为评价点、以该处振动信号时域图与频谱图为结果,分析RV减速器的振动响应,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仅渐开线齿轮齿廓修形的情况下,RV减速器振动加速度均方根降低了14.79%;在考虑两级修形后,RV减速器振动加速度均方根降低了31.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V减速器 两级齿廓修形 模态分析 振动
下载PDF
基于WorkBench和nCode的摆线轮疲劳寿命及可靠性分析
5
作者 乔雪涛 盛坤 +3 位作者 李优华 张洪伟 周世涛 曹康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58-1464,共7页
摆线轮作为RV减速器核心零件之一,其疲劳寿命对减速器整机寿命具有重要影响。利用WorkBench有限元分析确定摆线轮接触应力状态及结构薄弱点。在此基础上,以Miner线性损伤累积理论和S-N曲线修正理论建立摆线轮接触疲劳寿命数学模型,然后... 摆线轮作为RV减速器核心零件之一,其疲劳寿命对减速器整机寿命具有重要影响。利用WorkBench有限元分析确定摆线轮接触应力状态及结构薄弱点。在此基础上,以Miner线性损伤累积理论和S-N曲线修正理论建立摆线轮接触疲劳寿命数学模型,然后利用疲劳寿命分析软件nCode Designlife对摆线轮以最大接触应力进行接触疲劳寿命分析,结果与摆线轮以同样载荷工况下的设计寿命计算结果相差7.6%,并确定摆线轮的接触疲劳损伤最大点。最后,依据摆线轮的接触疲劳寿命分析数据确定其可靠度,为摆线轮的结构优化设计及可靠度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轮 Basquin方程 S-N曲线 疲劳寿命 可靠度
下载PDF
“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建设研究——以“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为例
6
作者 席建普 乔雪涛 靳继勇 《科技风》 2024年第29期43-45,共3页
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是新时期高校实现产学研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该文分析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课程特色、建设目标、建设思路,旨在为高校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特色课程... 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是新时期高校实现产学研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该文分析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课程特色、建设目标、建设思路,旨在为高校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特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经验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创融合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课程目的 课程建设
下载PDF
考虑中心线偏差的精密行星减速器优化仿真分析
7
作者 徐航 聂义轩 +3 位作者 乔雪涛 杨树峰 李优华 温东杰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54,共7页
以精密行星减速器为研究对象,考虑中心线偏差对传动误差和齿面载荷的影响,建立精密行星减速器三维模型,利用KISSsoft软件进行偏移量的分析,得到了不同偏移量下齿面载荷分布情况和行星轮系的传动误差,最后结合实际工况下含支撑装置的扭... 以精密行星减速器为研究对象,考虑中心线偏差对传动误差和齿面载荷的影响,建立精密行星减速器三维模型,利用KISSsoft软件进行偏移量的分析,得到了不同偏移量下齿面载荷分布情况和行星轮系的传动误差,最后结合实际工况下含支撑装置的扭转弯曲组合变形,提出一种齿轮组合修形方法,通过排列组合增量的方式获得最优解,对比优化修形前后的齿轮啮合性能及行星系统的传动性能,该修形方式降低了中心线偏差导致的齿面偏载,改善了传动误差,为考虑中心线偏差下齿轮修形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行星减速器 KISSSOFT 安装误差 齿轮修形 啮合偏载
下载PDF
RV减速器摆线轮齿廓多目标修形的优化与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乔雪涛 张洪伟 +4 位作者 李优华 盛坤 周世涛 曹康 徐航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46-1856,共11页
在RV减速器的修形过程中,存在难以保证RV减速器承载能力和传动精度能够综合提升的问题,且以往关于修形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单目标修形,为此,提出了一种以RV减速器承载能力和回差为目标的优化方法,并使用RV减速器综合性能检测台对修形后的R... 在RV减速器的修形过程中,存在难以保证RV减速器承载能力和传动精度能够综合提升的问题,且以往关于修形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单目标修形,为此,提出了一种以RV减速器承载能力和回差为目标的优化方法,并使用RV减速器综合性能检测台对修形后的RV减速器进行了回差动态实验。首先,考虑了摆线轮修形后的齿廓方程以及修形所需要RV减速器的具体参数,并对标准摆线轮产生的接触力进行了分析;然后,确定了摆线轮和针齿最大接触力的位置,得出了摆线轮齿作用力的计算方法;比较了摆线轮与针齿之间的初始啮合间隙以及摆线轮与针轮变形量的大小,对同时啮合的齿数进行了判断,采用MATLAB迭代计算的办法,计算了准确的最大接触力,并使用赫兹公式算出了最大接触力;最后,分析了不同的修形方式对回差的影响,并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改进后的NSGA-Ⅱ算法gamultiobj遗传算法进行了寻优,求解得到了最小适应度下的较优修形量;为验证该修形方法的准确性,使用RV减速器综合性能检测台对修形后的RV减速器进行了回差动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摆线轮齿间最大接触应力相较于等距修形和移距修形分别降低了11%和13%,优化后的回差为0.013′,回差相较于等距修形和移距修形均得到了提高;以承载能力和回差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修形能够较好地解决RV减速器综合性能提升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矢量(RV)减速器 摆线轮 修形 多目标优化 gamultiobj遗传算法 承载能力 回差 接触应力
下载PDF
机器人精密减速器摆线针轮啮合传动瞬态接触性能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乔雪涛 贾克 +4 位作者 陈春山 王长路 韦乐余 张立勇 王伟功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18,24,共5页
工业机器人精密减速器的传动精度和动态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摆线针轮的啮合性能。通过Creo和ANSYS Workbench相结合的数字化设计与动力学分析平台,对精密减速器第二级减速机构的摆线针轮啮合传动部分进行了三维参数化建模和瞬态动... 工业机器人精密减速器的传动精度和动态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摆线针轮的啮合性能。通过Creo和ANSYS Workbench相结合的数字化设计与动力学分析平台,对精密减速器第二级减速机构的摆线针轮啮合传动部分进行了三维参数化建模和瞬态动力学分析,快速、准确地获得研究所需的精密减速器参数化模型和摆线针轮动态啮合过程中摆线轮齿表面的应力和应变云图,从而得出摆线针轮在啮合过程中接触应力分布规律。采用Hertz接触理论得出的理论计算结果与上述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为摆线轮进一步的齿廓优化修形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减速器 ANSYS Workbench 瞬态动力学 应力和应变
下载PDF
真空树脂薄膜灌封模糊PID温控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乔雪涛 赵玉剑 赵惠英 《自动化仪表》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2-65,66,共5页
温度是影响整个太阳能电池板真空薄膜灌封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为实现对薄膜灌封系统多环节温度的精确控制,使薄膜灌注料在整个系统中处于良好的流动性,基于参数自整定模糊PID的控制策略,采用传统PID控制和模糊理论相结合的方... 温度是影响整个太阳能电池板真空薄膜灌封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为实现对薄膜灌封系统多环节温度的精确控制,使薄膜灌注料在整个系统中处于良好的流动性,基于参数自整定模糊PID的控制策略,采用传统PID控制和模糊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并运用Matlab软件对分析过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温控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和稳态精度达到了预期要求,并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能满足高精度温度控制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灌注 薄膜灌封 温度控制系统 模糊PID 参数自整定
下载PDF
我国工业机器人RV减速器发展现状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乔雪涛 张力斌 +3 位作者 闫存富 王长路 王伟功 张立勇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86-1492,共7页
精密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核心技术长期被发达国家所垄断,严重制约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回顾RV减速器的发展历程,阐述国内外RV减速器的技术现状,试图分析制约我国RV减速器发展的主要原因,并从行业规划、宏观政... 精密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的关键部件之一,其核心技术长期被发达国家所垄断,严重制约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回顾RV减速器的发展历程,阐述国内外RV减速器的技术现状,试图分析制约我国RV减速器发展的主要原因,并从行业规划、宏观政策等方面简述我国相关文件、政策,对RV减速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最后提出了机器人RV减速器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的若干看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RV 减速器 发展现状 制约
下载PDF
超精密摆线轮成型磨床人造花岗岩床身瞬态热应力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乔雪涛 许华威 +3 位作者 于贺春 陈春山 王长路 曹衍龙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4-49,共6页
热变形是影响超精密摆线轮成型磨床综合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究超精密摆线轮成型磨床人造花岗岩床身在工作中的瞬态热应力、热变形情况,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和有限元软件协同仿真的方法,建立超精密摆线轮成型磨床人造花岗岩床身模型,... 热变形是影响超精密摆线轮成型磨床综合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究超精密摆线轮成型磨床人造花岗岩床身在工作中的瞬态热应力、热变形情况,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和有限元软件协同仿真的方法,建立超精密摆线轮成型磨床人造花岗岩床身模型,通过对床身施加边界条件及相关载荷来获得床身的瞬态温度场,以获取床身的瞬态热变形、热应力。最后,根据超精密摆线轮成型磨床床身热变形及温度场分布状况,提出了改善床身热变形的若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花岗岩复合材料 超精密摆线轮成型磨床床身 有限元仿真 瞬态热应力分析
下载PDF
超精密磨床新型复合材料床身结构设计及动态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乔雪涛 王朋 +5 位作者 闫存富 李放 张力斌 贾克 杨泽 吴隆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7-143,共7页
为提高超精密机床床身的静、动态特性,采用钢-聚丙烯纤维增强人造花岗岩材料(SPFRAG)代替铸铁材料作为超精密机床床身,基于"最密堆积理论"并结合"A.H.M.Andreasen公式"改变SPFRAG的各组分质量分数优化其力学性能。... 为提高超精密机床床身的静、动态特性,采用钢-聚丙烯纤维增强人造花岗岩材料(SPFRAG)代替铸铁材料作为超精密机床床身,基于"最密堆积理论"并结合"A.H.M.Andreasen公式"改变SPFRAG的各组分质量分数优化其力学性能。以某超精密机床铸铁床身为原型,基于"平行轴定理"对机床床身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采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建立机床床身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原型铸铁机床床身和结构优化后SPFRAG的新型机床床身进行静、动态特性分析。通过对两者静、动态分析得到:相比原型铸铁机床床身SPFRAG新型机床床身,最大应力减小了71.79%,最大应变减小了73.62%,前6阶固有频率都有明显增大,且SPFRAG新型机床床身在X轴、Y轴、Z轴上的最大响应振幅分别是原型铸铁机床床身的56%、2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聚丙烯纤维 人造花岗岩 超精密磨床床身 动静态特性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钢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超精密磨床床身材料设计及综合性能优化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乔雪涛 李放 +2 位作者 于贺春 闫存富 许华威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58-66,共9页
为了探索提高机床床身综合性能的新途径,采用钢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材料代替铸铁床身,通过“HORSFIELD最密堆积理论”、“贝雷法”以及排水法等理论确定钢纤维树脂混凝土组分质量分数,以优化其综合性能,并测试复合材料强度和阻尼性能参... 为了探索提高机床床身综合性能的新途径,采用钢纤维增强树脂混凝土材料代替铸铁床身,通过“HORSFIELD最密堆积理论”、“贝雷法”以及排水法等理论确定钢纤维树脂混凝土组分质量分数,以优化其综合性能,并测试复合材料强度和阻尼性能参数。以铸铁床身为比对原型,设计了同款的钢纤维树脂混凝土床身新结构,借助于有限元软件对两种材料的床身进行了静、动态特性及轻质性分析和计算,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铸铁床身相比,钢纤维树脂混凝土床身质量降低17.78%,最大整体变形和最大等效应力分别降低23%和76.83%,前6阶固有频率均有提升,在X、Y、Z三个方向最大振动幅值分别降低85.96%、68.49%、50.30%。以响应面优化方法对钢纤维树脂混凝土床身进行优化设计,与原设计方案相比,在保证床身轻量化的同时,其静、动态特性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树脂混凝土 力学性能 阻尼性能 磨床床身 静动态特性 轻质性
下载PDF
人造花岗岩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乔雪涛 赵惠英 +1 位作者 赵则祥 吴隆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8-100,共3页
人造花岗岩是一种用于机床、测量仪器等设备基础件的高性能新型复合材料,它以天然花岗岩石料为骨料,用环氧树脂作粘接剂,并适当增加填料、稀释剂等,通过固化作用聚合而成。在对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研究基础上,介绍了自行研制的人造花岗岩... 人造花岗岩是一种用于机床、测量仪器等设备基础件的高性能新型复合材料,它以天然花岗岩石料为骨料,用环氧树脂作粘接剂,并适当增加填料、稀释剂等,通过固化作用聚合而成。在对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研究基础上,介绍了自行研制的人造花岗岩材料组成、制备工艺及其性能测试情况,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了今后研究的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花岗岩 机床床身 制备工艺 性能分析
下载PDF
混杂纤维人造花岗岩超精密摆线轮成形磨床床身的动静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乔雪涛 王朋 +3 位作者 许华威 闫存富 吴隆 曹衍龙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5-71,共7页
利用正交试验法,设计并制作了不同配合比的混杂纤维人造花岗岩试件,并对试件进行了抗压强度测试。利用SolidWorks建立了超精密摆线轮成形磨床三维模型,在ANSYS Workbench平台对相似结构的混杂纤维人造花岗岩、未添加纤维人造花岗岩以及... 利用正交试验法,设计并制作了不同配合比的混杂纤维人造花岗岩试件,并对试件进行了抗压强度测试。利用SolidWorks建立了超精密摆线轮成形磨床三维模型,在ANSYS Workbench平台对相似结构的混杂纤维人造花岗岩、未添加纤维人造花岗岩以及铸铁(HT250)摆线轮成形磨床床身分别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1)添加混杂纤维可以提高人造花岗岩材料强度;(2)混杂纤维人造花岗岩床身的等效变形最小,等效应力低,床身前5阶固有频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花岗岩 正交试验 混杂纤维 超精密摆线轮成形磨床床身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人造花岗岩复合材料磨床床身瞬态热应力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乔雪涛 许华威 +3 位作者 于贺春 陈春山 吴隆 曹衍龙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45-51,共7页
为了探究人造花岗岩复合材料的瞬态热应力和热变形,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和有限元软件协同仿真的方法,建立人造花岗岩复合材料磨床床身模型,对床身施加边界载荷来模拟床身的实际运行环境,从而获得床身的瞬态温度场。在此基础上,对床身施加... 为了探究人造花岗岩复合材料的瞬态热应力和热变形,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和有限元软件协同仿真的方法,建立人造花岗岩复合材料磨床床身模型,对床身施加边界载荷来模拟床身的实际运行环境,从而获得床身的瞬态温度场。在此基础上,对床身施加外部约束载荷,进而获取床身的瞬态热变形、热应力。根据床身热变形及温度场分布情况,提出了降低床身热变形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花岗岩复合材料 磨床床身 有限元仿真 瞬态热应力分析
下载PDF
数控火焰精密切割超大模数齿轮齿条技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8
作者 乔雪涛 路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5-188,共4页
介绍了超大模数齿轮齿条的特点及应用,分析了影响火焰切割质量的主要因素。着重阐述了国内外数控火焰精密切割超大模数齿轮齿条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我国在该领域的现有技术状况,提出采用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有限元... 介绍了超大模数齿轮齿条的特点及应用,分析了影响火焰切割质量的主要因素。着重阐述了国内外数控火焰精密切割超大模数齿轮齿条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我国在该领域的现有技术状况,提出采用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等相结合的方法,并借助先进的测试手段获取相关基础数据,为实现数控火焰精密切割超大模数齿轮齿条及其它零件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模数 齿轮齿条 火焰精密切割
下载PDF
机器人精密减速器两级齿廓修形对传动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乔雪涛 贾克 +3 位作者 闫存富 杨泽 王朋 李放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1-147,共7页
基于渐开线和摆线齿廓方程,在Creo中分别建立了考虑修形的渐开线齿轮和摆线齿轮三维参数化模型,得到RV-20E精密减速器整机参数化模型。将整机模型导入Adams中建立虚拟样机,进行运动学仿真,得到渐开线行星齿轮、摆线轮和行星架的角速度... 基于渐开线和摆线齿廓方程,在Creo中分别建立了考虑修形的渐开线齿轮和摆线齿轮三维参数化模型,得到RV-20E精密减速器整机参数化模型。将整机模型导入Adams中建立虚拟样机,进行运动学仿真,得到渐开线行星齿轮、摆线轮和行星架的角速度曲线。采用理论计算结果验证了所建虚拟样机的正确性;研究了两级修形对机器人精密减速器传动精度的影响。在考虑第一级修形时,结合修形变量分别建立6组虚拟样机,由仿真结果可知,考虑齿廓修形后的左右渐开线行星齿轮的运转平稳度分别提高了86.5%和82.6%;相较于仅考虑摆线轮修形,结合摆线轮修形考虑两级修形后,精密减速器的运动传递更加平稳,传动精度提高1.8%,运转平稳度提高3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精密减速器 虚拟样机 两级修形 传动精度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模型的数控车床主轴箱优化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乔雪涛 周世涛 +3 位作者 李优华 曹康 盛坤 张洪伟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8-104,共7页
针对复杂机床结构优化中,通常难以获得设计变量与性能目标之间显式函数关系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模型和组合优化策略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以某型精密数控车床主轴箱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和多学科优... 针对复杂机床结构优化中,通常难以获得设计变量与性能目标之间显式函数关系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模型和组合优化策略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以某型精密数控车床主轴箱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和多学科优化软件Isight联合仿真技术对主轴箱设计尺寸进行最优拉丁超立方实验设计和灵敏度分析,根据实验样本点构建RBF神经网络模型代替主轴箱有限元模型。采用多岛遗传算法(MIGA)和序列二次规划法(NLPQL)相结合的组合优化策略,对RBF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在保证主轴箱静动态性能的前提下,质量减轻12.89%,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轴箱 RBF神经网络模型 组合优化策略 最优拉丁超立方实验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