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释硅类芽孢杆菌CBP-2的筛选鉴定及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
作者 林勇 习彦花 +3 位作者 李俊磊 王丽萍 王素娜 程辉彩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8,91,共8页
为发掘和利用高效释硅菌种资源,提升土壤中有效硅含量,本研究利用硅酸盐选择性培养基进行高效释硅菌的分离筛选,对分离得到的释硅菌株进行分类鉴定,测定其解硅能力、抗逆性、溶磷解钾、产铁载体及分泌IAA等促生能力,并通过浸种催芽试验... 为发掘和利用高效释硅菌种资源,提升土壤中有效硅含量,本研究利用硅酸盐选择性培养基进行高效释硅菌的分离筛选,对分离得到的释硅菌株进行分类鉴定,测定其解硅能力、抗逆性、溶磷解钾、产铁载体及分泌IAA等促生能力,并通过浸种催芽试验探究其对小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得到21株释硅菌株,其中菌株CBP-2在以富硅铁尾矿砂为底物的发酵液中有效硅浓度可达22.46 mg/L,为对照(不接菌)的2.02倍。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xylanilyticus)。释硅菌CBP-2表现出良好的抗逆性,在20~40℃、pH值5~10、NaCl浓度0~7%条件下均可正常生长,最优发酵条件为初始pH值6.0、NaCl浓度4%、30℃培养。菌株CBP-2对磷酸钙和钾长石都有一定的活化利用能力,同时还能产铁载体、分泌IAA。该菌株兼具释硅、溶磷解钾等多种促生功能,同时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在土壤修复和农业生产中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硅 类芽孢杆菌 筛选 抗逆性 种子萌发
下载PDF
不同配比玉米秸秆调理剂对沼渣堆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习彦花 刘敬 +4 位作者 王馨芝 吴健 杨玲 林勇 程辉彩 《中国沼气》 CAS 2023年第6期46-54,共9页
为探索抗生素菌渣的无害化、资源化和高附加值处理途径,防止二次污染,以来源于青霉素菌渣的厌氧发酵沼渣为主要原料、玉米秸秆作为调理剂进行好氧堆肥研究,考察添加不同比例玉米秸秆对沼渣好氧堆肥温度、pH值、EC、氨氮、GI等腐熟效果... 为探索抗生素菌渣的无害化、资源化和高附加值处理途径,防止二次污染,以来源于青霉素菌渣的厌氧发酵沼渣为主要原料、玉米秸秆作为调理剂进行好氧堆肥研究,考察添加不同比例玉米秸秆对沼渣好氧堆肥温度、pH值、EC、氨氮、GI等腐熟效果的影响,对堆肥结束之后产品的酶活、营养成分等进行分析,并通过盆栽实验验证堆肥产品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添加43%的玉米秸秆作为调理剂与沼渣进行混合堆肥,堆体升温迅速最高达61.25℃,高温期(≥55℃)持续5~6天,堆肥结束时GI值最高达到107.75%。以玉米秸秆作为调理剂时,还可调节堆肥体系的pH值,提高纤维素酶和蔗糖酶活性,促进腐殖质的形成,有效改善堆肥质量。应用效果表明该堆肥产品能够有效促进白三叶生长,株高和根长分别显著提高了26.32%、39.64%,同时显著增加植株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较不施肥增幅分别为12.67%、24.31%和10.50%,效果优于同施用量(10%)市售有机肥。试验结论表明添加适当比例的玉米秸秆作为调理剂可显著提高源于青霉素菌渣的沼渣堆肥腐熟效果,提高堆肥产品品质,明显促进植株生长。该结果可为源于青霉素菌渣的沼渣堆肥过程中调理剂种类的选择和添加比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青霉素菌渣 沼渣堆肥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金属离子对牛粪高浓度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习彦花 孙丽川 +4 位作者 李旭 王馨芝 杨玲 林勇 程辉彩 《环境科技》 2023年第2期18-23,共6页
为考察投加金属离子对牛粪高浓度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强化效果,在单因素爬坡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Fe^(2+),Co^(2+),Ni^(2+)的最优投加浓度及配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二次多项式模型P值为0.0051,预测效果良好;3个因素对... 为考察投加金属离子对牛粪高浓度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强化效果,在单因素爬坡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Fe^(2+),Co^(2+),Ni^(2+)的最优投加浓度及配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二次多项式模型P值为0.0051,预测效果良好;3个因素对产气性能的影响程度依次为Co^(2+)>Fe^(2+)>Ni^(2+),其中Co^(2+)浓度的影响极显著;经模型优化得出Fe^(2+),Co^(2+),Ni^(2+)最佳投加质量浓度分别为1012.10 mg/L,31.20μg/L,32.41μg/L;VS产气率实测值为365.82 mL/g,与预测值相对偏差为1.82%。该模型拟合性好、数据可靠,可为畜禽粪污高浓度厌氧发酵资源化处理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x-Behnken响应面法 金属离子 牛粪 高浓度厌氧消化
下载PDF
肠杆菌CBY-9的筛选鉴定及释硅条件优化
4
作者 杨玲 习彦花 +4 位作者 林勇 王馨芝 沈世明 程辉彩 边红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5-254,共10页
为了将铁尾矿中丰富的硅元素转化为有效硅,供植物利用。对铁尾矿样品中的释硅功能微生物进行分离筛选、鉴定及生长性能研究,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释硅条件进行优化。筛选出一株高效释硅菌CBY-9,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 为了将铁尾矿中丰富的硅元素转化为有效硅,供植物利用。对铁尾矿样品中的释硅功能微生物进行分离筛选、鉴定及生长性能研究,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释硅条件进行优化。筛选出一株高效释硅菌CBY-9,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CBY-9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该菌株可以在15~40℃、NaCl浓度小于8%和pH=4~10的范围内很好生长,说明其具有很强的广适温性、耐盐性和耐酸碱性,抗逆性较强。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法优化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当温度29.98℃、接种量4.92%、铁尾矿砂添加量9%时,浸出液中有效硅含量为43.37 mg/L,与理论值仅相差0.28%,说明所建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研究结果可以为土壤改良、铁尾矿区土壤生态复垦及铁尾矿资源化利用提供新的菌种资源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释硅 阴沟肠杆菌 菌种鉴定 生长特性 响应面法
下载PDF
超声预处理对牛粪厌氧消化特性影响
5
作者 王馨芝 习彦花 +3 位作者 杨玲 李旭 程辉彩 边红杰 《中国沼气》 CAS 2023年第3期41-48,共8页
为了研究超声预处理对畜禽粪污厌氧消化的影响、优化超声预处理工艺,以牛粪为研究对象,结合修正的Gompertz方程分析厌氧消化的产气潜力和动力学过程,并采用宏基因组测序分析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组成。结果显示,适宜强度的超声预处理可有... 为了研究超声预处理对畜禽粪污厌氧消化的影响、优化超声预处理工艺,以牛粪为研究对象,结合修正的Gompertz方程分析厌氧消化的产气潜力和动力学过程,并采用宏基因组测序分析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组成。结果显示,适宜强度的超声预处理可有效破坏大分子有机质底物结构,对牛粪厌氧消化有一定促进作用。在200 W、400 W超声20 min时,两组VS沼气产率最高,提升效果分别为7.88%、8.04%;两组反应器中甲烷含量可提高至60%及以上。修正的Gompertz模型可以很好预测不同超声预处理下牛粪的产甲烷潜力(相关性系数R^(2)>0.99)。在200 W超声20 min,TS、VS去除率分别可达41.56%、52.78%,比对照组提高了6.59%、7.08%;超声预处理厌氧消化后样品中优势微生物菌群丰度均高于未预处理组,其优势菌群主要为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甲烷相关的微生物。研究表明选取超声预处理对提高牛粪厌氧消化效率有积极影响,同时还能减少病原微生物在环境中的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超声预处理 厌氧消化 动力学模型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中药药渣沼气资源化利用技术初探 被引量:23
6
作者 习彦花 程辉彩 +4 位作者 崔冠慧 陈佶 张根伟 尹淑丽 张丽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40-1343,共4页
目的确定中药渣厌氧消化产沼气潜力,为其资源化、能源化、无害化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种不同中药药渣为原料,采用排水集气法,在(35±1)℃条件下进行室内批式厌氧消化。结果两种不同成分中药渣总固体产气潜力分别为0.15 L/g、0... 目的确定中药渣厌氧消化产沼气潜力,为其资源化、能源化、无害化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种不同中药药渣为原料,采用排水集气法,在(35±1)℃条件下进行室内批式厌氧消化。结果两种不同成分中药渣总固体产气潜力分别为0.15 L/g、0.23 L/g,可挥发性固体产气潜力0.16 L/g、0.29 L/g;总固体去除率分别达到33.45%和49.28%;CH4量58%~60%。结论中药药渣可以作为厌氧消化产沼气的优良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渣 厌氧消化 沼气
下载PDF
纳米TiO2光催化机理及其毒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习彦花 田莉瑛 +1 位作者 钟金梅 赵宝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73-276,281,共5页
主要介绍了关于半导体纳米TiO2光催化反应机制、杀菌机理及其毒理学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其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纳米TIO2 光催化 杀菌机理 毒理学
下载PDF
厌氧产乙酸菌株ZY-3的筛选、鉴定及产酸条件 被引量:3
8
作者 习彦花 张丽萍 +4 位作者 崔冠慧 王慧 邢清朝 王雅娜 程辉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26-528,共3页
为筛选高效厌氧水解产乙酸菌,将其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强化产乙酸菌群的产乙酸作用,提高消化效率。采用Hungate厌氧操作技术以及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筛选高效产乙酸菌,经生态学、生理生化、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菌株... 为筛选高效厌氧水解产乙酸菌,将其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强化产乙酸菌群的产乙酸作用,提高消化效率。采用Hungate厌氧操作技术以及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筛选高效产乙酸菌,经生态学、生理生化、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菌株的发酵产酸特性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出1株厌氧水解产乙酸菌ZY-3,经鉴定为双酶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ifermentans)。该菌株在以麦芽糖为碳源、初始pH值为7.5、30℃温度下培养12 h,乙酸产量最高达1 346.7 mg/L;在添加0.4 mol/L NaCl的发酵培养基中可正常生长且产酸量较0、0.2 mol/L NaCl处理增加,高达1 588.7 mg/L。菌株ZY-3产酸能力强,发酵性能稳定,还能利用丙酸盐发酵产乙酸,对加速乙酸转化、防止丙酸积累、提高厌氧消化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双酶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ifermentans) 分离鉴定 产酸条件
下载PDF
耐低温淀粉酶产生菌Y89微波诱变及发酵工艺 被引量:1
9
作者 习彦花 崔冠慧 +3 位作者 张丽萍 李欣 张根伟 程辉彩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21-25,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耐低温淀粉酶产生菌的发酵生产水平,以前期筛选得到的1株耐低温兼性厌氧淀粉酶产生菌Y89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微波诱变处理,通过酶产量及遗传性能稳定检测筛选高活力突变株,并采取单因素优化法对菌株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 为进一步提高耐低温淀粉酶产生菌的发酵生产水平,以前期筛选得到的1株耐低温兼性厌氧淀粉酶产生菌Y89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微波诱变处理,通过酶产量及遗传性能稳定检测筛选高活力突变株,并采取单因素优化法对菌株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获得1株遗传稳定的高活力突变株Y89-11,淀粉酶产量达750.2 U/m L,是原出发菌株的1.94倍。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该突变株的最佳发酵条件:最适生长及产酶温度为16℃,最佳产酶时间60 h,最优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酵母膏,培养基中添加Ca2+可显著提高产酶量。经诱变选育出的突变株Y89-11与原菌株相比产酶量提高了94%,所产淀粉酶为中低温酶,最适反应温度30℃,耐低温效果较好,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低温 淀粉酶 微波诱变 多粘类芽胞杆菌 发酵工艺
下载PDF
金属离子强化青霉素菌渣厌氧消化性能试验
10
作者 习彦花 赵燕肖 +4 位作者 梁文华 方楠 崔冠慧 程辉彩 张丽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7-491,共5页
目的为提高青霉素菌渣厌氧发酵效率。方法以青霉素菌渣为原料,在(37±1)℃条件下厌氧发酵过程中添加Fe^(2+)、Co^(2+)、Ni^(2+)及混合金属离子,分析其对青霉素菌渣厌氧发酵产气性能及动力学的影响。结果3种金属离子的添加均可以显... 目的为提高青霉素菌渣厌氧发酵效率。方法以青霉素菌渣为原料,在(37±1)℃条件下厌氧发酵过程中添加Fe^(2+)、Co^(2+)、Ni^(2+)及混合金属离子,分析其对青霉素菌渣厌氧发酵产气性能及动力学的影响。结果3种金属离子的添加均可以显著提高甲烷产量和厌氧发酵效率,促进效果Fe^(2+)>Ni^(2+)>Co^(2+)。修正的Gompertz方程模型拟合结果进一步说明适量金属离子的投加可有效提高最大产甲烷效率1.2倍,明显缩短青霉素菌渣批式厌氧消化的滞留期2~3d。结论说明适当浓度金属离子的添加可有效提高系统发酵效率及运行稳定性,该研究将从外源添加微量金属离子的角度为提高菌渣产甲烷效率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青霉素菌渣 厌氧消化 产气动力学
下载PDF
产乙酸复合菌系Th3培养及其在沼气厌氧发酵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程辉彩 习彦花 +4 位作者 郭建斌 张丽萍 张万钦 庞昌乐 董仁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10-216,共7页
为有效提高厌氧发酵过程中乙酸转化率和甲烷产量,将CD-2(Clostridium sordellii)、ZY-3(Clostridium bifermentans)和ZQ-1(Clostridium butyricum)3株利用不同底物的产乙酸菌混合培养,人工构建一个高效产乙酸复合菌系Th3,通过试验确定... 为有效提高厌氧发酵过程中乙酸转化率和甲烷产量,将CD-2(Clostridium sordellii)、ZY-3(Clostridium bifermentans)和ZQ-1(Clostridium butyricum)3株利用不同底物的产乙酸菌混合培养,人工构建一个高效产乙酸复合菌系Th3,通过试验确定其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值为7.0-8.0,按ZQ-1、ZY-3、CD-2顺序接种,CD-2:ZY-3:ZQ-1接种比例(体积比)为1:2:1,总接种量6%,30°C静置培养,乙酸产率达0.65g/(L·d)。经过代谢稳定性测定,Th3连续培养10代,乙酸产量维持稳定。复合菌系Th3应用于室内沼气发酵,(26±1)°C,在发酵初期和中期加入复合菌系Th3均能显著提高沼气日均产气量和产气率,初期添加可缩短发酵启动时间2~3d。在发酵末期加入复合菌剂对整个发酵产气过程没有显著影响。该研究不仅为构建高效微生物菌剂、提高厌氧发酵效率和发酵过程优化提供基础参数,而且表明该复合菌在沼气生产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 发酵 乙酸 产乙酸复合菌系Th3 混合培养 培养条件
下载PDF
沼渣对土壤微生态结构、土壤酶活及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尹淑丽 张丽萍 +7 位作者 习彦花 马金亮 杨继业 张根伟 段普凡 程辉彩 刘洪伟 刘晓敏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2-76,共5页
笔者于张家口坝上露地,以娃娃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以相同养分含量沼渣、鸡粪和化肥连续底施对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菌群结构、土壤酶活、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的方法,利用PB,高氏1号和PDA培养基分离并统计可... 笔者于张家口坝上露地,以娃娃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以相同养分含量沼渣、鸡粪和化肥连续底施对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菌群结构、土壤酶活、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的方法,利用PB,高氏1号和PDA培养基分离并统计可培养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采用标准的土壤酶活和理化性状测定方法,检测娃娃菜根围0~20 cm耕层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物理性状。结果表明,与化肥相比,沼渣处理使土壤中可培养真菌数量降低34.09%,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102.53%和291.89%,土壤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过渡,利于降低真菌病害的发生率;使土壤蔗糖酶、中性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增高,增率分别为43.11%,41.28%,35.29%和6.13%;使土壤中全氮、磷、钾的累积含量降低,利于向速效氮、磷、钾的转化,提高土壤中铁、铜、锌微量元素的含量;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持水量提高15.03%,容重降低15.20%。可见,沼渣作为优质有机肥连续底施,可有效改善土壤的微生态结构、提高酶活性、减少过量养分的累积、改善土壤质量,利于土壤的健康持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渣 微生态结构 土壤酶活 土壤理化性状 娃娃菜
下载PDF
沼渣底施对黄瓜、番茄根围土壤微生态结构及产品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尹淑丽 董力 +7 位作者 习彦花 刘丹 陈艳光 张根伟 程辉彩 崔冠慧 段普凡 张丽萍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69,共5页
在3年黄瓜、番茄的连作棚内,研究了沼渣、鸡粪和化肥以相同养分含量底施,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渣处理的黄瓜、番茄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化肥处理相比,真菌数量的降低率分别为38.08%和13.36%,放线菌... 在3年黄瓜、番茄的连作棚内,研究了沼渣、鸡粪和化肥以相同养分含量底施,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渣处理的黄瓜、番茄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化肥处理相比,真菌数量的降低率分别为38.08%和13.36%,放线菌数量的增高率分别为17.91%和66.67%,细菌数量的增高率分别为77.03%和35.95%;与鸡粪处理相比,真菌数量的降低率分别为16.58%和5.05%,放线菌数量的增高率分别为7.14%和60.49%,细菌数量的增高率分别为26.28%和21.40%。沼渣底施利于多年连作土壤微生物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过渡,降低真菌病害的发生率;与化肥处理相比,可有效提高连作土壤蔗糖酶、中性磷酸酶和脲酶的活性,改善黄瓜和番茄的品质;与鸡粪处理相比,土壤蔗糖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提高,对品质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渣 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酶活性 品质 黄瓜 番茄
下载PDF
标准型纳米TiO_2(P-25)光催化杀菌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莉瑛 钟金梅 +3 位作者 张雪梅 何欢 习彦花 张宏丽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5-530,共6页
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研究了标准型纳米TiO2粒子(P-25)对不同菌种的杀菌作用以及初始菌浓度和TiO2的浓度对其光催化杀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标准型纳米TiO2(P-25)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性强且杀菌效果相... 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研究了标准型纳米TiO2粒子(P-25)对不同菌种的杀菌作用以及初始菌浓度和TiO2的浓度对其光催化杀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标准型纳米TiO2(P-25)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性强且杀菌效果相当,对荀酵母菌有较好的杀菌性,对枯草芽孢杆菌没有杀菌作用;此外,初始细菌浓度、催化剂用量对光催化杀菌反应速率均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光催化 杀菌性 平板菌落计数法 大肠杆菌
下载PDF
头孢菌素菌渣中温厌氧资源化处理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慧 习彦花 +4 位作者 崔冠慧 张丽萍 邢清朝 程辉彩 王宏伟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4,共6页
文章以头孢菌素C菌渣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基本理化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检测厌氧发酵液中氨氮含量、产气量、p H值、抗生素残留等指标,评价中温(37℃±1℃)条件下不同料液浓度头孢菌素菌渣的可生化性及无害化问题,为头孢菌素菌渣... 文章以头孢菌素C菌渣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基本理化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检测厌氧发酵液中氨氮含量、产气量、p H值、抗生素残留等指标,评价中温(37℃±1℃)条件下不同料液浓度头孢菌素菌渣的可生化性及无害化问题,为头孢菌素菌渣的有效处置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TS≥3.0%时,系统中VFA含量过高,p H值过低,发生酸抑制现象,发酵没有启动成功。TS为1.5%~2.5%时,随着有机负荷增大,沼气累积产气量增加,甲烷含量与常规原料相一致。当TS为2.0%,菌渣VS去除率为48.0%,产率达319.8 m L·g-1TS;当TS为2.5%,菌渣VS去除率为42.4%,产率达263.1 m L·g-1TS;发酵后沼渣中没有检测到抗生素残留,说明通过中温厌氧消化处理的方法无害化、能源化处理抗生素菌渣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菌渣 厌氧消化 料液浓度 产甲烷潜能
下载PDF
一株高效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邢清朝 习彦花 +3 位作者 单胜道 程辉彩 王宏伟 张丽萍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24-230,共7页
针对石油污染问题,选育高效石油降解菌,为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提供菌种资源和技术支持。通过连续富集传代培养,从石油污染土壤样品中分离出高效石油降解菌XS-2。经过形态学、生理生化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XS-2为赤红球菌(Rhodococcus ... 针对石油污染问题,选育高效石油降解菌,为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提供菌种资源和技术支持。通过连续富集传代培养,从石油污染土壤样品中分离出高效石油降解菌XS-2。经过形态学、生理生化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XS-2为赤红球菌(Rhodococcus ruber)。该菌的最佳培养条件是培养温度30℃、初始培养pH值7.0、石油质量浓度5 g/L,7 d降解率可达65%。经气相色谱(GC)分析,该菌可有效降解碳14、15、16、17的正构烷烃。因此,赤红球菌XS-2在开发研制石油污染生物修复菌剂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生物降解 菌种鉴定 降解率
下载PDF
产黄纤维单胞菌CR-14菌株诱变选育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继业 崔冠慧 +4 位作者 习彦花 李亚冰 张根伟 张丽萍 程辉彩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62-267,共6页
为提高产黄纤维单胞菌CR-14纤维素酶活力,对菌株进行亚硝酸、紫外线及复合诱变处理,筛选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的突变株,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亚硝酸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得到一株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的菌株Y-UA-18,其酶活力为10.57... 为提高产黄纤维单胞菌CR-14纤维素酶活力,对菌株进行亚硝酸、紫外线及复合诱变处理,筛选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的突变株,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亚硝酸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得到一株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的菌株Y-UA-18,其酶活力为10.57 U,为原菌株产酶活力的1.67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菌株Y-UA-18产酶最佳培养基为:秸秆粉1.0%、复合氮源0.6%、KH2PO40.1%、Mg SO40.1%、Na Cl 0.08%;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 H值7.0、培养温度30℃、发酵时间3 d。通气量对菌株Y-UA-18产酶影响不明显,但在厌氧条件下发酵液酶活显著降低,0.1%TW-80对菌株Y-UA-18的产酶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黄纤维单胞菌 纤维素酶 诱变 发酵条件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解淀粉芽孢杆菌D1产抗菌素培养基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钊 张丽萍 +2 位作者 程辉彩 麻耀华 习彦花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4-97,共4页
以1株解淀粉芽孢杆菌为出发菌,采用Box-Behnken试验及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产抗菌素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C源淀粉1.88%,N源牛肉膏1.76%,酵母膏0.74%,KH2PO40.25%,K2HPO40.1%,(NH4)2SO40.08%。通过优... 以1株解淀粉芽孢杆菌为出发菌,采用Box-Behnken试验及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产抗菌素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C源淀粉1.88%,N源牛肉膏1.76%,酵母膏0.74%,KH2PO40.25%,K2HPO40.1%,(NH4)2SO40.08%。通过优化产抗菌素培养基,抗菌素的抑菌圈直径由优化前的19.2mm提高到优化后的27.2mm,提高了4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响应面分析 Minitab软件 抗菌素
下载PDF
耐低温淀粉酶产生菌C-9的筛选、鉴定及酶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清扬 崔冠慧 +3 位作者 习彦花 李欣 张根伟 程辉彩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8-20,共3页
采用Hungate厌氧操作技术,从东北地区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耐低温淀粉酶菌株C-9,经形态、生理生化、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丁酸梭菌(Clostridiumbutyricum)。该淀粉酶最适作用温度为30~40℃,属于低温淀粉酶。
关键词 丁酸梭菌 淀粉酶 菌种鉴定 酶学特性
下载PDF
低温蛋白酶产生菌Clostridium bifermentans B-25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崔冠慧 程辉彩 +2 位作者 张丽萍 习彦花 张根伟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35-337,共3页
为提高低温蛋白酶产生菌Clostridium bifermentans B-25的产酶活性,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其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酵母粉20.0 g/L、蛋白胨20.0 g/L、淀粉10.0 g/L、MgSO4 0.4 g/L、KH2PO40.2 g/L。最适培... 为提高低温蛋白酶产生菌Clostridium bifermentans B-25的产酶活性,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其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酵母粉20.0 g/L、蛋白胨20.0 g/L、淀粉10.0 g/L、MgSO4 0.4 g/L、KH2PO40.2 g/L。最适培养条件为pH值7.5,最适温度16~30℃,最佳培养时间72 h。在最适培养条件下,采用优化培养基,低温蛋白酶产生菌B-25产酶活性达43.8 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蛋白酶 CLOSTRIDIUM bifermentans B-25 发酵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