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刺激穴位疗法对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孙卫 习斌 +1 位作者 肖泽埠 罗帷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22期1-4,20,共5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穴位疗法对脑出血(ICH)术后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50例IC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现代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牵伸训练... 目的:探讨电刺激穴位疗法对脑出血(ICH)术后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50例IC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现代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牵伸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1 h/次,1次/d,5次/周,持续4周。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刺激穴位疗法,每次选用1~3个主穴,再选若干个配穴,周一至周五操作,每日1次,周六、周日休息,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干预前后改良Ashworth分级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实验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改良Ashworth分级优于干预前,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穴位疗法可促进ICH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电刺激穴位疗法 术后康复 神经功能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氮磷淋溶的影响 被引量:92
2
作者 习斌 翟丽梅 +3 位作者 刘申 刘宏斌 杨波 任天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6-335,共10页
【目的】氮、磷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均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肥料不合理施用,农田土壤中养分大量盈余,在降雨或灌溉条件下易随水流失,导致水环境质量下降。因此,研究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土壤氮、磷... 【目的】氮、磷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均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肥料不合理施用,农田土壤中养分大量盈余,在降雨或灌溉条件下易随水流失,导致水环境质量下降。因此,研究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土壤氮、磷淋溶风险的影响,可为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渗滤池法,对华北地区玉米季氮磷淋溶状况连续5年进行监测,具体施肥处理如下:对照(不施用氮肥,P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与NPK处理等氮量,SW)、有机肥无机肥料配施(用猪粪中氮替代50%NPK处理中氮用量,SNP)。采集120 cm处淋溶水,测定氮、磷含量,研究在总氮投入量相同条件下,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华北地区玉米产量及土壤剖面120 cm处氮磷淋溶的影响。【结果】1)有机无机肥料配施(SNP)处理,可以保证玉米较高产量,5年平均产量较单施化肥处理(NPK)提高10.3%。2)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可以显著减少总氮(TN)淋溶量,SNP处理较NPK处理减少71.4%;NPK处理淋溶水中NO-3-N浓度显著高于SNP处理,其平均浓度分别为54.93 mg/L、13.47 mg/L。3)在等氮量投入条件下,有机肥的投入带入了大量磷素,单施有机肥(SW)较NPK处理总磷(TP)淋溶量增加了0.6倍,分别为0.056 kg/hm2、0.035 kg/hm2;淋溶水中TP浓度分别为0.09 mg/L、0.066 mg/L。在氮磷养分淋溶损失中,NO-3-N占淋溶水TN的80%以上,可溶性总磷(TDP)占淋溶水TP的70%左右。4)在监测淋溶水中,NPK处理NO-3-N平均浓度已超过我国地下水Ⅲ类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SW处理TP平均浓度0.09 mg/L,也高于水体富营养化TP浓度(0.02 mg/L)的临界值,可对水体造成污染。【结论】在氮磷养分淋溶损失中,NO-3-N占淋溶水TN的80%以上,TDP占淋溶水TP的70%左右。采用猪粪氮替代50%化肥氮素的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处理,5年玉米平均产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处理,证明该施肥方法不仅可以确保产量,还可降低氮素淋溶,基本保证淋溶水中NO-3-N浓度低于地下水Ⅲ类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配施 淋溶 产量
下载PDF
保护地菜田土壤氨挥发损失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习斌 张继宗 +3 位作者 左强 邹国元 翟丽梅 刘宏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7-333,共7页
保护地过量施用氮肥是造成氮素氨挥发损失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研究了常规施肥、常规+C/N、推荐施肥和单施有机肥4种施肥措施下保护地菜田土壤的氨挥发特性。结果表明:减少施肥量和秸秆还田技术能有效降低... 保护地过量施用氮肥是造成氮素氨挥发损失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研究了常规施肥、常规+C/N、推荐施肥和单施有机肥4种施肥措施下保护地菜田土壤的氨挥发特性。结果表明:减少施肥量和秸秆还田技术能有效降低氨挥发损失;整个监测周期内,不同处理氨挥发量均较小,常规施肥处理损失量最高,占总施氮量的0.73%,化肥氮对氨挥发的贡献率较大(大于70%),不同处理氨挥发损失量大小顺序为常规施肥>常规+C/N>推荐施肥>单施有机肥;氨挥发监测周期内表层土壤(0—1cm)pH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下降幅度以常规施肥处理最大,约0.5个pH值单位;土壤pH值、0—1cm土层铵态氮含量与氨挥发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挥发 氨挥发速率 保护地
下载PDF
甜玉米作为填闲作物对北方设施菜地土壤环境及下茬作物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习斌 张继宗 +1 位作者 翟丽梅 刘宏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3-119,共7页
在北方设施菜地雨季休闲敞篷期种植填闲作物(甜玉米),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研究了正常施肥条件下休闲和填闲前后NO3--N的淋失状况、土壤电导率的变化以及对下茬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填闲作物较休闲处理0~100cm... 在北方设施菜地雨季休闲敞篷期种植填闲作物(甜玉米),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研究了正常施肥条件下休闲和填闲前后NO3--N的淋失状况、土壤电导率的变化以及对下茬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填闲作物较休闲处理0~100cm土壤硝态氮表观损失量减少了28.4kg·hm-2,剖面NO3--N的累积峰也低于休闲处理;种植填闲作物可以显著降低表层土壤(0~20cm)的电导率,较正常休闲处理低41.4%;种植填闲作物并未造成下茬作物产量的降低,同时可显著降低下茬作物果实中硝酸盐含量,较休闲处理降低了28.9%。从降低NO3--N淋失的角度看,雨季敞篷休闲期种植填闲作物可以作为减少氮素淋失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对提高下茬作物品质,降低可食部分硝酸盐含量有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菜田 填闲作物 硝态氮淋失 硝酸盐含量 电导率
下载PDF
大鼠脑损伤后暴露于冷环境下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习斌 万登峰 +2 位作者 梁爱军 沈晓黎 邓志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颅脑损伤后暴露冷环境下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方法用硝酸镧示踪法在电镜下观察血管紧密连接开放状态的改变,用干-湿重法计算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结果常温对照组、冷环境对照组镧颗粒没有通透到血管外周,且血管内皮细胞... 目的探讨大鼠颅脑损伤后暴露冷环境下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方法用硝酸镧示踪法在电镜下观察血管紧密连接开放状态的改变,用干-湿重法计算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结果常温对照组、冷环境对照组镧颗粒没有通透到血管外周,且血管内皮细胞无损害。伤后常温组与伤后冷环境组同时段镧通透到血管外周明显,但伤后冷环境组透过量要比伤后常温组多(P<0.05)。伤后冷环境组和伤后常温组脑组织含水量增加,且伤后冷环境组比伤后常温组在同时段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血脑屏障破坏可能机制是由于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开放,脑损伤后4℃冷环境下可增加脑组织含水量及镧颗粒的通透性,促进血管紧密连接的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环境 脑损伤 血脑屏障 脑水肿
下载PDF
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糖变化对脑内能量代谢影响的微透析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习斌 梁爱军 +6 位作者 孙卫 万登峰 钟凤英 刘健民 张建中 郭猷殚 罗帷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3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究微透析技术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糖及能量代谢物质动态变化的效果,胰岛素治疗对脑内血糖及代谢物质量的影响,为及时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家兔3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每组各16只。模型组双... 目的:探究微透析技术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糖及能量代谢物质动态变化的效果,胰岛素治疗对脑内血糖及代谢物质量的影响,为及时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家兔3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每组各16只。模型组双次注射自身血液,正常组双次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模型组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测血管直径,经颅多普勒(TCD)测血流速度,两组分别进行微透析测脑内血糖、能量代谢物质含量,得出血管直径、血流速度、血糖、能量代谢物质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关性分析;测定结束给予模型组胰岛素注射,微透析检测血糖及能量代谢物质。结果:轻、中度血管痉挛与血流速度呈现正相关(P<0.05),与血管直径呈现负相关(P<0.05);重度痉挛与血管直径、血流速度相关性差(r=0.02,P>0.05);血管痉挛发生程度与血糖值、乳酸含量均呈有明显正相关性(P<0.05),与丙酮酸值有高度负相关性(P<0.05)。注血后第1、4、7天,模型组血糖、乳酸升高,丙酮酸降低,与建模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后,模型组与注射胰岛素前比,血糖、乳酸含量明显下降,丙酮酸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后,模型组与正常组的血糖、乳酸、丙酮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透析技术检测脑内血糖、脑内能量代谢物质含量的变化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诊断有很好的相关性,可及时对不同程度的脑损伤诊断;胰岛素能改善脑损降低高血糖,减轻脑损伤发展,对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透析 蛛网膜下腔出出血 能量代谢 胰岛素
下载PDF
RediAnt三维定位结合双平面相交法指导颅内血肿穿刺的简易精准定位研究
7
作者 习斌 罗帷 +4 位作者 胡少波 付杰平 肖翔 梁爱军 聂聪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32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RediAnt三维定位结合双平面相交法指导颅内血肿穿刺的简易精准定位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10月就诊于江西省人民医院的90例自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CT扫描测量法定... 目的:探讨RediAnt三维定位结合双平面相交法指导颅内血肿穿刺的简易精准定位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10月就诊于江西省人民医院的90例自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CT扫描测量法定位,立体定向组采用立体定向框架辅助定位,试验组采用基于RediAnt三维定位结合双平面相交法指导的颅内血肿穿刺引流的定位。比较三组穿刺偏差距离、穿刺相关并发症、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预后。结果:试验组穿刺偏差距离、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和立体定向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和立体定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立体定向组穿刺偏差距离、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预后优于对照组和立体定向组,而立体定向组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diAnt三维定位结合双平面相交法指导颅内血肿穿刺可提高穿刺准确性,改善患者预后,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iAnt三维定位 立体定向框架辅助定位 双平面相交法 颅内血肿穿刺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子模块检测技术研究
8
作者 杨贵军 莫云晓 +3 位作者 龙英云 孙浩 杨攀 习斌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0-178,共9页
目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已经成为全球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建设的首选,并在直流配电技术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广泛应用。文中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面临的子模块检测工作量大、效果差、功能覆盖不全等问题,对其检测技术进行... 目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已经成为全球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建设的首选,并在直流配电技术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广泛应用。文中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面临的子模块检测工作量大、效果差、功能覆盖不全等问题,对其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结合相关技术标准和实际生产需求分析了检测现状,然后基于目前两种主流检测方法的技术原理和特点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子模块检测方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能够实现多个子模块的一次性自动检测,覆盖了子模块中除晶闸管外的所有功率组件,大幅提高了检测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高压直流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子模块 检测
下载PDF
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健民 习斌 +4 位作者 孙卫 钟凤英 冷景兴 梁爱军 张建中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59-60,68,共3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5%比70.0%,P<0.05)。试验组治疗后4、8周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立体定向软通道穿刺引流术 微创 疗效
下载PDF
城市生活污泥农用对作物和土壤中汞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翟丽梅 习斌 +1 位作者 刘宏斌 刘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35-2039,共5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连续5a施用污泥条件下汞(Hg)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累积及转运特征.田间试验包括5个处理:施用化肥处理(S0)和4个施用污泥处理,污泥用量分别为4.5t/hm2(S1)、9t/hm2(S2)、18t/hm2(S3)和36t/hm2(S4)...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连续5a施用污泥条件下汞(Hg)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累积及转运特征.田间试验包括5个处理:施用化肥处理(S0)和4个施用污泥处理,污泥用量分别为4.5t/hm2(S1)、9t/hm2(S2)、18t/hm2(S3)和36t/hm2(S4).结果表明,随着污泥施用年限的增加土壤中Hg累积量显著增加,污泥中所含Hg的投入量与土壤中Hg的累积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污泥中的Hg主要累积在表层土壤(0-20cm),累积率达到90%以上;当污泥中的Hg含量低于污泥农用时污染物控制标准限值(GB18918-2002)时,在用量低于2400t/(hm2·a)条件下,连续5a施用并未对小麦和玉米地上部Hg含量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泥 小麦 玉米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冷环境下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万登峰 贺建雄 +3 位作者 虞露立 习斌 沈晓黎 邓志锋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19-421,共3页
目的探讨冷环境下大鼠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方法 8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冷环境致伤组、常温致伤组、冷环境对照组和常温对照组,每组20只;致伤组以撞击法制作重型颅脑损伤模型,对照组仅行开颅手术。采用... 目的探讨冷环境下大鼠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方法 8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冷环境致伤组、常温致伤组、冷环境对照组和常温对照组,每组20只;致伤组以撞击法制作重型颅脑损伤模型,对照组仅行开颅手术。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蛋白Bcl-2、Bax的表达;比较各组大鼠的体温变化、凋亡细胞及凋亡蛋白阳性率差异。结果冷环境致伤组致伤后大鼠体温显著下降。不同致伤组致伤后凋亡细胞阳性率均显著增加,且两组同时间段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致伤组致伤后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均增高,两组同时间段Bax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环境致伤组Bax/Bcl-2比值明显高于常温致伤组(P<0.05)。结论冷环境可引起颅脑损伤后大鼠体温降低,促进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冷环境 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易感蛋白
下载PDF
白洋淀流域核心区农牧系统未利用氮量及空间分布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海璇 张亦涛 +8 位作者 李文超 马文奇 翟丽梅 居学海 陈涵婷 康锐 孙志梅 习斌 刘宏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目的】农牧系统过量投入产生的未利用氮素是地表水体中污染负荷的重要来源之一,量化农业未利用氮素的空间分异特征,为氮素的分区管理,实现流域农业源氮素有效管理提供基础。【方法】以白洋淀流域核心区保定市范围内的农牧系统为研究对... 【目的】农牧系统过量投入产生的未利用氮素是地表水体中污染负荷的重要来源之一,量化农业未利用氮素的空间分异特征,为氮素的分区管理,实现流域农业源氮素有效管理提供基础。【方法】以白洋淀流域核心区保定市范围内的农牧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氮素输入、输出量,分析2016年保定市各县(区)种植业、畜牧业以及农牧系统的未利用氮素空间分布情况。种植业的未利用氮量为各输入项(化肥、有机肥、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种子、非共生固氮和秸秆还田)与输出项(作物籽粒和秸秆)的差值;畜牧业未利用氮量为养殖粪污产生量与施用量的差值;农牧系统未利用氮量为种植业与畜牧业未利用氮量之和。【结果】(1)保定市各县(区)种植业氮未利用强度在90.27-581.73 kg·hm-2之间,其中定兴县氮未利用强度最小,满城区的氮未利用强度最大;种植业中蔬菜生产是未利用氮贡献最多的产业,占种植业未利用氮量的31.3%,其次是果树(29.0%)、小麦(27.8%)和玉米(11.9%);化肥是种植业未利用氮的主要输入源(占61.8%),其次是有机肥(16.8%)、秸秆还田(8.9%)、大气沉降(5.2%)、灌溉(3.4%)、非共生固氮(3.0%)和种子(0.9%)。(2)各县(区)畜牧业未利用氮水平在0.06万-2.48万t之间,其中徐水区的未利用氮量最大,莲池区的最小。畜牧业中肉牛是未利用氮贡献最多的养殖种类,占未利用氮量的71.0%。(3)农牧系统未利用氮水平在0.43万-4.97万t之间,其中,徐水区的未利用氮量最高。农牧系统中,种植业是未利用氮的主要贡献产业,占农牧系统未利用氮的55.8%。【结论】白洋淀流域核心区保定市各县(区)未利用氮量空间分异显著,其中,徐水区的未利用氮量最高,是竞秀区未利用氮量的10.4倍;对农牧系统未利用氮量贡献最大的是种植业,其中,蔬菜生产是贡献最多的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流域 未利用氮量 种植业 畜牧业 县域
下载PDF
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对改善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症状及药物用量的短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建中 万登峰 +3 位作者 姜星星 梁爱军 习斌 周朝阳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993-997,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行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手术治疗的15例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评估手术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行双侧STN-DBS治疗的帕金森病(PD)患者资料,比较术前术后运动症状改善情况、认知和精神测试... 目的回顾性分析行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手术治疗的15例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评估手术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行双侧STN-DBS治疗的帕金森病(PD)患者资料,比较术前术后运动症状改善情况、认知和精神测试评分变化、每日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和左旋多巴起效时间的变化。结果术后1年运动症状较术前显著改善,左旋多巴起效时间明显缩短,有效时间延长,左旋多巴日等效剂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智力精神等无明显变化。结论STN-DBS可以改善中重度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症状和生活质量,对帕金森病的部分非运动症状改善存在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 运动症状 非运动症状 左旋多巴日等效剂量
下载PDF
开颅手术与锥颅抽吸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卫 习斌 刘健民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2期46-48,66,共4页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与锥颅抽吸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2015年10月于我院确诊为脑出血并行手术治疗的81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传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组41例患者则采用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与锥颅抽吸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2015年10月于我院确诊为脑出血并行手术治疗的81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传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组41例患者则采用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3d复查头颅cT以观察出血灶吸收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提高,但治疗组改善更显著,且术后24h的GCS评分属重度昏迷及死亡例数所占比例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患者治疗7d及14d后Baahel指数均升高,但治疗组改善更显著,且治疗14d后Baahel评分优良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开颅手术与锥颅抽吸均可获得较好疗效,但锥颅抽吸治疗方案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开颅手术 锥颅抽吸 疗效
下载PDF
双侧颞肌部分切除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卫 习斌 刘健民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28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颞肌部分切除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4月接受治疗的3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双侧颞肌部分切除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选取同期在本院治疗的30... 目的探讨双侧颞肌部分切除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4月接受治疗的3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双侧颞肌部分切除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选取同期在本院治疗的3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颅内压、颞肌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颞肌部分切除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颞肌部分切除术 标准大骨瓣减压 重型颅脑损伤
下载PDF
政府在风险投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习斌 郁春雷 《北方经济》 2008年第2期24-25,共2页
纵观世界各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历程,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由于信息不对称,风险投资中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存在着双重逆向选择风险,其大多数风险不能通过适当的契约安排予以解决而只能靠政... 纵观世界各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历程,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由于信息不对称,风险投资中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存在着双重逆向选择风险,其大多数风险不能通过适当的契约安排予以解决而只能靠政府。因此,在阐明风险投资中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以及政府的影响后,本文研究了政府解决风险投资中双重委托关系的策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委托代理关系 政府对策
下载PDF
单纯后颅窝减压术与后颅窝减压硬膜扩大成形术治疗chair畸形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卫 习斌 刘健民 《现代医院》 2015年第10期45-46,共2页
目的分析单纯后颅窝减压术与后颅窝减压硬膜扩大成形术治疗chair畸形的疗效。方法将60例chair畸形患者按照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取后颅窝减压硬膜扩大成形术、单纯后颅窝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效果。结果观... 目的分析单纯后颅窝减压术与后颅窝减压硬膜扩大成形术治疗chair畸形的疗效。方法将60例chair畸形患者按照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取后颅窝减压硬膜扩大成形术、单纯后颅窝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较对照组总有效率60%高,其症状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未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颅窝减压硬膜扩大成形术治疗chair畸形疗效优于单纯后颅窝减压术,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后颅窝减压术 后颅窝减压硬膜扩大成形术 CHAIR 畸形
下载PDF
《红楼梦》绣像本述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习斌 《曹雪芹研究》 2015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向来专题研究《红楼梦》绣像发展史的文章不太多见。本文系统地勾勒了《红楼梦》小说文本传播史上绣像、插图的刊刻流布情况,重点介绍了木刻本、石印本各不同版本的绣像情况,并对各版本间绣像的异同及流变发展进行了辨析。
关键词 红楼梦 绣像 木刻本 石印本
下载PDF
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术在胸腰椎管内肿瘤中的应用
19
作者 孙卫 习斌 刘健民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2016年第10期24-25,27,共3页
目的:探究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术在胸腰椎管内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就诊的行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术的胸腰椎管内肿瘤患者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观察。结果:15例患者随访时间4个月~4年,术后均得到骨性融合... 目的:探究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术在胸腰椎管内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就诊的行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术的胸腰椎管内肿瘤患者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观察。结果:15例患者随访时间4个月~4年,术后均得到骨性融合,骨性融合时间2~3个月。术后未观察到患者存在椎管形态异常、移位等不良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出现回植部位不明原因性疼痛,给予止痛药物后得到缓解。结论: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术在胸腰椎管内肿瘤治疗中疗效显著,在维持椎管完整性的同时降低了术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回植 椎管成形 胸腰椎管 脊髓肿瘤
下载PDF
白洋淀流域种植结构及氮盈余的时空变化特征
20
作者 杨紫薇 尹高飞 +6 位作者 赵海璇 朱聪 马文奇 王佳宝 习斌 李文超 刘宏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119,共9页
针对种植业氮素过量投入造成的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该研究以白洋淀流域核心区域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研究对象,以粮经比为种植结构评价指标,从氮素平衡角度考虑,探究白洋淀流域种植结构变化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白洋... 针对种植业氮素过量投入造成的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该研究以白洋淀流域核心区域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研究对象,以粮经比为种植结构评价指标,从氮素平衡角度考虑,探究白洋淀流域种植结构变化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白洋淀流域种植结构时空变化明显,时间上,研究期内白洋淀流域粮经比总体呈小幅度上升趋势(4.47~5.72);空间上,距白洋淀淀区距离越大,区域内粮经比越小,临白洋淀区粮经比(15.11~19.23)明显高于白洋淀上游粮经比(2.44~2.64);2)白洋淀流域种植业氮盈余量时空分异特征明显,时间上,研究期内白洋淀流域种植业氮盈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6.29~18.49)×10^(4)t);空间上,各区域种植业氮盈余量表现为:白洋淀中游((10.39~14.48)×10^(4)t)、白洋淀下游((4.35~7.09)×10^(4)t)、临白洋淀((2.24~2.64)×10^(4)t)、白洋淀上游((1.51~2.58)×10^(4)t);3)白洋淀流域种植业氮盈余强度与粮经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其中,研究期内某一区域粮经比基础值越小,其上升幅度越大,种植业氮盈余强度下降幅度越大;4)通过调控粮经比可明显改变区域内种植业氮盈余强度,如将白洋淀中游粮经比调整到12.13~17.79,其区域内种植业氮盈余强度可由Ⅳ级水平(>220~260kg/hm^(2))降低到Ⅱ级水平(≥140~180 kg/hm^(2))。因此,基于区域种植结构与氮盈余强度的关系,可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来调控氮盈余强度,从而控制氮盈余量以降低种植业氮素投入的环境风险。研究结果可为白洋淀流域和其他流域种植业氮素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种植结构 氮盈余 时空特征 白洋淀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