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化工类课程教学研究
1
作者 于专妮 李帅帅 +1 位作者 龚良玉 王强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88-190,共3页
科研创新能力是高科技化工人才所必备的素养之一。文章以课堂教学为抓手,采用“教+研”融合的方法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借助翻转课堂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科学问题,要求学生设计可行的试验方案,锻炼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借助分小组任... 科研创新能力是高科技化工人才所必备的素养之一。文章以课堂教学为抓手,采用“教+研”融合的方法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借助翻转课堂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科学问题,要求学生设计可行的试验方案,锻炼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借助分小组任务协助学生开展科研探索,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条件优化和生产实践,加深学生科研创新的深度。经过3年多的教学实践发现,“教+研”融合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该方法可复制,过程可溯源,为高科技化工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创新能力 翻转课堂 精细化工
下载PDF
柱状活性炭固体磷酸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2
作者 隋双阳 刘现启 +1 位作者 王强 于专妮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45-48,共4页
为了降低酯化反应实验教学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为了增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可采用固体酸替代强腐蚀性的浓硫酸来催化乙酸乙酯的合成。实验采用直接浸渍法和二次煅烧法制备了柱状活性炭固体磷酸,以磷酸负载量为评价指标优化了制备条件,利... 为了降低酯化反应实验教学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为了增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可采用固体酸替代强腐蚀性的浓硫酸来催化乙酸乙酯的合成。实验采用直接浸渍法和二次煅烧法制备了柱状活性炭固体磷酸,以磷酸负载量为评价指标优化了制备条件,利用二次煅烧后的柱状活性炭固体磷酸催化乙酸乙酯的合成并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柱状活性炭固体磷酸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煅烧温度为260℃,活性炭的浸渍时间为25 h,煅烧时间为4 h。经SEM分析,二次煅烧后的柱状活性炭固体磷酸结构更加蓬松,更有利于酯化反应的进行。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乙酸乙酯的产率能达到80.4%,重复使用3次后乙酸乙酯的产率依然可达41.7%。实验引导学生设计并制备了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固体磷酸催化剂,该过程不但可在学生心中牢牢树立安全第一、结果与环保并重的理念,也为酯化反应的绿色化改进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状活性炭 固体磷酸 催化性能 二次煅烧 安全意识
下载PDF
浅谈仪器分析课程教学 被引量:15
3
作者 于专妮 吕海涛 +1 位作者 任春艳 王强 《化工高等教育》 2009年第5期70-72,共3页
针对仪器分析课程的特点,本文从课程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等方面总结了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 仪器分析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
下载PDF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于专妮 王强 《实验室科学》 2013年第1期69-70,73,共3页
根据仪器分析实验的特点,为解决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验授课内容、教学模式、考核办法、实验教改项目等方面对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 实验教改项目
下载PDF
十二烷基硫酸钠-波尔多液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抑菌增效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于专妮 于良民 王强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1-94,共4页
以悬浮率为评价手段,探究添加组分的种类、含量对波尔多液悬浮率的影响;通过抑菌圈实验评价复配产品的协同杀菌性能;通过模拟降水评价复配产品的抗冲刷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十二烷基硫酸钠(SDS)0.3 g/L时,有效组分的颗粒呈现3~5μm的空... 以悬浮率为评价手段,探究添加组分的种类、含量对波尔多液悬浮率的影响;通过抑菌圈实验评价复配产品的协同杀菌性能;通过模拟降水评价复配产品的抗冲刷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十二烷基硫酸钠(SDS)0.3 g/L时,有效组分的颗粒呈现3~5μm的空心线团状结构,d(0.9)为77.306μm,最大悬浮率为90.1%;抑菌圈实验发现,复配波尔多液对葡萄白腐菌(Coniothyrium diplodiella)和苹果腐烂菌(Valsa mali)的抑制率分别为84.2%和82.5%。经过室内模拟降水实验发现,新型波尔多液在叶面上的附着性能明显提升。添加SDS的波尔多液中,提升有效组分的悬浮率有利于提升杀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尔多液 复配 微观结构 农用性能
下载PDF
氧化亚铜复配杀菌剂的制备及其抑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于专妮 王强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2期171-175,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无机铜系杀菌剂的抑菌性能,采用果糖一锅还原法制备出氧化亚铜,并对所得样品进行XRD分析和SEM表征。并通过抑菌圈实验考察所得产品及其与氧化锌和六次甲基四胺分别复配后对农业常见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发现,当氧化亚铜... 为了进一步提升无机铜系杀菌剂的抑菌性能,采用果糖一锅还原法制备出氧化亚铜,并对所得样品进行XRD分析和SEM表征。并通过抑菌圈实验考察所得产品及其与氧化锌和六次甲基四胺分别复配后对农业常见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发现,当氧化亚铜的量为0.5 mg/mL时,对柑橘炭疽菌、苹果腐烂菌、黄瓜枯萎菌和小麦全蚀菌的抑制效果明显,抑制率超过90%;当氧化锌或六次甲基四胺与氧化亚铜的质量比约为1:2时,复配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菌或葡萄白腐病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复配体系实现了有效组分协同杀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铜 复配 抑制率
下载PDF
微米氧化亚铜可见光降解甲基橙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于专妮 李民 王强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4期300-304,共5页
氧化亚铜的光降解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通过自制的微纳米氧化亚铜为催化剂,以甲基橙模拟印染废水进行光降解研究,通过吸光度评价降解效率。实验探究了氧化亚铜的形貌、粒径、用量以及使用频率等因素的改变对光降解效果的... 氧化亚铜的光降解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通过自制的微纳米氧化亚铜为催化剂,以甲基橙模拟印染废水进行光降解研究,通过吸光度评价降解效率。实验探究了氧化亚铜的形貌、粒径、用量以及使用频率等因素的改变对光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2μm球形微米氧化亚铜用量1.2 g/L,甲基橙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时,经过16 h无阳光直射条件下,测得的降解率最高可达90%。实验还进一步发现,添加纤维素载体不仅能够减少光催化剂团聚,而且方便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氧化亚铜 光催化 降解率
下载PDF
土壤中的硝态氮检测试纸的制备及应用
8
作者 于专妮 王强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5期946-949,共4页
根据NO-2氧化碘离子为单质碘,而碘遇淀粉显色这一反应特性,通过改变模拟土壤浸提液的pH值、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还原浸提液中的硝态氮,探索出制备淀粉碘化钾试纸的最佳条件,并制作出标准色阶谱图。实验以分光光度法为验证手段,试纸... 根据NO-2氧化碘离子为单质碘,而碘遇淀粉显色这一反应特性,通过改变模拟土壤浸提液的pH值、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还原浸提液中的硝态氮,探索出制备淀粉碘化钾试纸的最佳条件,并制作出标准色阶谱图。实验以分光光度法为验证手段,试纸法测量的土壤硝态氮含量与仪器检测结果基本吻合,且其它共存离子对显色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纸检测 色阶谱图 硝态氮
下载PDF
油包水微乳液介质中脂肪酶催化α-单硬脂酸甘油酯水解反应活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丹 宋少芳 +4 位作者 刘爱荣 于专妮 黄锡荣 李越中 曲音波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7-531,共5页
以α -单硬脂酸甘油酯为底物研究油包水 (W /O)微乳液介质中脂肪酶的水解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 ,由AOT/水 /正庚烷构成的ω/O微乳液体系的w0 值、pH值、缓冲液离子浓度、AOT浓度等参数对脂肪酶催化活性有影响 ,最佳酶活力对应的微乳液组成... 以α -单硬脂酸甘油酯为底物研究油包水 (W /O)微乳液介质中脂肪酶的水解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 ,由AOT/水 /正庚烷构成的ω/O微乳液体系的w0 值、pH值、缓冲液离子浓度、AOT浓度等参数对脂肪酶催化活性有影响 ,最佳酶活力对应的微乳液组成为 :w0 =8;pH =7.17( 67mmol/L的KH2 PO4 -Na2 HPO4 缓冲液 ) ;[AOT]=0 .10mol/L .研究还表明 ,微乳液介质中 ,脂肪酶催化α -单硬脂酸甘油酯水解反应动力学与水介质中相类似 ;当酶浓度恒定时 ,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符合Michaelis -Menten方程 ,最大反应速率υmax(用脂肪酶活力表示 )约为 15 6u ,米氏常数Km 约为5 .6mmol/L ;当底物浓度恒定时 ,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包水微乳液 脂肪酶 催化活性 水解反应 α-单硬脂酸甘油酯
下载PDF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强 于专妮 师进生 《化工高等教育》 2013年第3期56-58,75,共4页
我们根据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调整师资结构,保证教学的连贯性;运用多媒体课件,强化实验预处理;设立实验教改项目,实现教学相长;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仪器分析实验的教改路径。
关键词 仪器分析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创新教育模式下涂料化学的教学改革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强 于专妮 师进生 《实验室科学》 2013年第4期68-70,73,共4页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培养高层次的创新性人才是所有院校的的战略使命之一。当前我校教育模式远远落后于对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借鉴国内外同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结合我院的特点,提出了针对材料化学专业的改革模式,通过优化教学内容...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培养高层次的创新性人才是所有院校的的战略使命之一。当前我校教育模式远远落后于对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借鉴国内外同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结合我院的特点,提出了针对材料化学专业的改革模式,通过优化教学内容、运用立体教学手段等,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同时提升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涂料 创新人才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氢氧化铜悬浮液制备条件的优化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强 李帅 +1 位作者 刘远达 于专妮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1-114,共4页
采用湿化学法制备了氢氧化铜悬浮剂,以粒径D50为评价依据,通过单一因素分析法优化了氢氧化铜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反应条件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体积比为4∶1,转速为1300 r/min,硫酸铜溶液的滴加速度为8 mL/min,直至化学计量点... 采用湿化学法制备了氢氧化铜悬浮剂,以粒径D50为评价依据,通过单一因素分析法优化了氢氧化铜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反应条件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体积比为4∶1,转速为1300 r/min,硫酸铜溶液的滴加速度为8 mL/min,直至化学计量点,继续搅拌20 min。当助剂(以CuSO4计)PVP、明胶和SDBS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7%、0.5%和1.1%时,氢氧化铜悬浮剂的热贮前后D50和跨距分别为3.12μm、3.03和10.09μm、4.88。SEM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呈现分散均匀的棉絮状,粒径为1~4μm。该悬浮液的抑菌性能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铜 悬浮剂 条件优化 性能测试
原文传递
缓释型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其抑藻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强 于专妮 +1 位作者 赵明德 师进生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4期294-298,共5页
本文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功能单体(HEA,HD-70)采用溶液自由基共聚的方法,制备出性能优越的有机硅丙烯酸树脂,并添加改性膨润土,制备缓释型涂层。实验采用室内抑藻实验对缓释型树脂的铜离子缓释性能进行评价;实验发现,改性膨润土... 本文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功能单体(HEA,HD-70)采用溶液自由基共聚的方法,制备出性能优越的有机硅丙烯酸树脂,并添加改性膨润土,制备缓释型涂层。实验采用室内抑藻实验对缓释型树脂的铜离子缓释性能进行评价;实验发现,改性膨润土吸附铜离子的涂层明显延长了抑制了硅藻的附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树脂 抑藻性能 改性膨润土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过氧化氢对木素过氧化物酶的抑制动力学研究
14
作者 王丹 黄锡荣 +4 位作者 宋少芳 于专妮 卢雪梅 曲音波 高培基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研究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中木素模型化合物的酶法降解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用动力光度技术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 10 0 (TNX)存在下过氧化氢对木素过氧化物酶 (LiP)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 ,该抑制作用属可逆竞争抑制 .TNX的... 研究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系中木素模型化合物的酶法降解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用动力光度技术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 10 0 (TNX)存在下过氧化氢对木素过氧化物酶 (LiP)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 ,该抑制作用属可逆竞争抑制 .TNX的存在使H2 O2 的抑制作用加强 ,抑制常数Ki值下降 .Ki值随TNX浓度 (远低于、接近于和远大于其临界胶束浓度 )变化很小这一结果表明起主导作用的是TNX单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素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抑制动力学 藜芦醇 降解机制 动力光度技术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黄原胶复配波尔多液的物理稳定性及抑菌性能研究
15
作者 王强 于专妮 王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51,共4页
为进一步提升传统波尔多液的物理稳定性和抑菌性能,利用黄原胶和纳米氧化锌对传统波尔多液进行了复配。结果表明,对于倍量式配制的复配波尔多液,当黄原胶的添加量为0.6%,纳米氧化锌的浓度为0.4 g/L时,其悬浮率和D50分别为98.2%和4.42μm... 为进一步提升传统波尔多液的物理稳定性和抑菌性能,利用黄原胶和纳米氧化锌对传统波尔多液进行了复配。结果表明,对于倍量式配制的复配波尔多液,当黄原胶的添加量为0.6%,纳米氧化锌的浓度为0.4 g/L时,其悬浮率和D50分别为98.2%和4.42μm,对棉花枯萎菌和苹果腐烂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89.7%和100%,明显优于传统波尔多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尔多液 复配 抑菌性能 D50
下载PDF
含有纤维素的新型波尔多液的制备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16
作者 王强 于专妮 于良民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622-625,共4页
简介了传统波尔多液的性能、药效、杀菌机理、制备方法及优缺点,从传统波尔多液易聚沉的缺陷出发,研究添加纤维素的波尔多液性能的变化。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粒度分析等手段对实验样品进行表征。发现以质量分... 简介了传统波尔多液的性能、药效、杀菌机理、制备方法及优缺点,从传统波尔多液易聚沉的缺陷出发,研究添加纤维素的波尔多液性能的变化。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粒度分析等手段对实验样品进行表征。发现以质量分数0.04%~0.06%羟乙纤维素(HEC)水溶液配制的波尔多液最难沉降(悬浊率为58%),耐雨水冲刷性最强,从而延长了波尔多液的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尔多液 纤维素 悬浮率
下载PDF
L-苯丙氨酸金属镍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理论研究
17
作者 徐香 蓝靖 +1 位作者 王强 于专妮 《材料科学》 2017年第8期725-734,共10页
近年来,金属配合物在药物、催化、分析、材料、水处理、缓蚀剂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用溶剂热合成法,在碱性条件下,用L-苯丙氨酸与醋酸盐制得L-苯丙氨酸金属镍配合物,得到了黑绿色的单晶。对合成的配合物用X-ray单晶结构衍射确定了... 近年来,金属配合物在药物、催化、分析、材料、水处理、缓蚀剂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用溶剂热合成法,在碱性条件下,用L-苯丙氨酸与醋酸盐制得L-苯丙氨酸金属镍配合物,得到了黑绿色的单晶。对合成的配合物用X-ray单晶结构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并进行了红外光谱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其内在结构和性质,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分子水平进行了理论计算,对配合物进行了全优化,并在优化构型基础上探讨了其平衡结构、NBO电荷分布和转移以及红外光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配合物 合成 表征 L-苯丙氨酸
下载PDF
改性固体酸催化合成乙酸乙酯 被引量:4
18
作者 彭依新 刘现启 于专妮 《化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期139-143,共5页
鉴于经典酯化反应中,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存在高腐蚀性、污染(废酸)性、危险性等诸多弊端,使用固体酸是当前最有效的解决途径之一.本文以改性强酸型离子树脂为催化剂,以乙酸的单程转化率为评价依据,通过单一因素分析法优化乙酸乙酯的制备条... 鉴于经典酯化反应中,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存在高腐蚀性、污染(废酸)性、危险性等诸多弊端,使用固体酸是当前最有效的解决途径之一.本文以改性强酸型离子树脂为催化剂,以乙酸的单程转化率为评价依据,通过单一因素分析法优化乙酸乙酯的制备条件.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仪对固体酸进行表征.SEM分析结果表明,Fe 3+改性固体酸树脂出现大量孔状结构;试验确定了乙酸乙酯的最佳制备条件为:乙醇与乙酸的体积比为1.4∶1,催化剂用量为1.2 g,反应时间为1.5 h,乙酸的单程转化率可达62.7%,总转化率为89.3%;重复试验发现,改性树脂经过连续5次使用后,乙酸的单程转化率依然可达57%,明显高于浓硫酸催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改性 酯化反应
下载PD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HOCO and Its Radical
19
作者 于专妮 徐香 +1 位作者 夏树伟 于良民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7期985-994,共10页
In this paper,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HOCO with its radical has been investigated deeply b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while the geometries and harmonic vibration frequencies of the reactants, intermediates, t... In this paper,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HOCO with its radical has been investigated deeply b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while the geometries and harmonic vibration frequencies of the reactants, intermediates, transition states and products have been calculated at the B3LYP/6-311++G** level. The CCSD(T)/cc-p VQZ method was used to further calculate the single-point energy of each stationary point along the reaction channel. The result shows that channels(b) and(d) via carbon-carbon intermediates are competing with the ones(e),(f),(i) and(l) through carbon-oxygen intermediates, and the six channels are dominant for the title reaction to produce HCOOH and CO2. The result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hydrogen abstraction from the HOCO radical can be performed quickly by the self-interaction of HOCO in the absence of other radicals or atoms, which indirectly proves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ground-state cis-HOCO radical is not decomposed by the tunneling effect. In addition, the charges of natural population analysis(NPA) and the variation of chemical bonds have been analyzed by the Natural Bond Orbital(NBO) method along with the important reaction pa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反应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CCSD(T) 自然键轨道 中间体 碳-碳 振动频率
下载PDF
基于精益安全管理的实验教学研究——以乙酸乙酯的制备为例
20
作者 于专妮 刘现启 王强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2-85,共4页
以经典酯化实验为载体,引入精益安全管理,指导教师从“做一名有感领导”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打破惯性思维”“自觉自愿”“持续改进”等先进理念关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通过设计与精益安全管理相适应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 以经典酯化实验为载体,引入精益安全管理,指导教师从“做一名有感领导”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打破惯性思维”“自觉自愿”“持续改进”等先进理念关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通过设计与精益安全管理相适应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觉的安全习惯。经教学实践发现,精益安全管理应用于实验教学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消除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能更好地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益安全管理 实验教学 酯化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