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手术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7
1
作者 朱明华 方玲 +4 位作者 刘英杰 于大巍 王旭彦 李彦琦 刘海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02-707,共6页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HAP与VAP的发病率及其病原菌分布,...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HAP与VAP的发病率及其病原菌分布,探究急诊手术患者HAP和VAP的危险因素。结果共选取急诊手术患者3 526例,发生医院感染123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3.49%;急诊手术患者发生HAP、VAP分别为55例次、20例次。共选取择期手术患者6 904例,发生医院感染192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2.78%;择期手术患者发生HAP、VAP分别为53例次、17例次;急诊手术的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HAP和VAP发病率高于择期手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患者HAP和VAP检出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性别(男)、年龄(≥60岁)、昏迷、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口腔护理、曾入住ICU、手术次数≥2次是急诊手术患者发生HA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昏迷、手术次数≥2次是急诊手术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急诊手术患者的HAP与VAP的发病率较高,各有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应根据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呼吸机相关肺炎 手术后肺炎 急诊手术 外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多重耐药目标菌主动筛查联合模拟防控训练的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苗勤 刘海涛 +3 位作者 何敬堂 方玲 于大巍 白泽梅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327-1331,共5页
目的探讨主动监测培养与模拟训练防控干预对高风险患者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MDRO)感染防控效果,为降低MDRO医院感染和制定科学有效的MDRO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2-12月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目的探讨主动监测培养与模拟训练防控干预对高风险患者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MDRO)感染防控效果,为降低MDRO医院感染和制定科学有效的MDRO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2-12月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患者222例为试验组,在模拟防控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多重耐药目标菌主动监测培养;另选择2016年2-12月未实施强制干预措施的患者21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MDRO构成比、MDRO感染率、MDRO定植率及接触隔离依从性。结果2组医院感染率、MDRO医院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医务人员实施的MDRO隔离措施中,隔离医嘱、床旁隔离、穿隔离衣、贴隔离标识、床旁放置快速手消与科室间告知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主动筛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定植率分别为10.10%、5.72%和16.83%。2组抗菌药物使用率均>90%,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率均<30%。结论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定植情况较严重,定植者较易获得医院内感染,实施主动监测培养与模拟防控训练干预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主动监测培养 模拟训练 交叉感染
下载PDF
我院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聚集性病例与环境污染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宝财 苗勤 +3 位作者 刘海涛 方玲 于大巍 何敬堂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317-1321,共5页
目的调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医院获得性肺炎聚集性病例与医院环境污染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控制ICU患者MDR-AB医院感染提供环境流行病... 目的调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医院获得性肺炎聚集性病例与医院环境污染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控制ICU患者MDR-AB医院感染提供环境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短时间内我院ICU出现的3例MDR-AB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周围环境以及医务人员标本进行干预前后大面积环境卫生学采样监测,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与药敏分析。采取分区分色管理方法实施强化环境清洁消毒等综合干预措施,追踪干预效果。结果对干预前80份环境标本进行微生物监测,其中护理站电脑键盘、医护人员手、床单、手消压盖、抢救车剪刀、回风口、患者胸部皮肤、隔离衣袖口、床挡板扶手等14份标本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其耐药谱与痰培养耐药菌株相一致。干预后连续2个月环境采样146份标本,均未检出MDR-AB。连续实施干预措施6个月后,标本合格率由77.50%上升至96.57%,医院感染率由干预前2.15%(214/9965)下降至1.56%(185/118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R-AB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周围环境污染密切相关,分区分色强化环境清洁消毒等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暴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重症监护病房 交叉感染
下载PDF
我院医院环境卫生及消毒灭菌效果三年监测报告
4
作者 苗勤 李转芬 +1 位作者 王文爱 于大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2期102-103,共2页
目的:了解我院环境卫生及消毒灭菌效果,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法:常规现场抽检采样和检测。结果:我院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三年各项监测共采样6562份,结果符合要求6421份,合格率为97.85%。各项合格率分别为:室内空气为97.8... 目的:了解我院环境卫生及消毒灭菌效果,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法:常规现场抽检采样和检测。结果:我院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三年各项监测共采样6562份,结果符合要求6421份,合格率为97.85%。各项合格率分别为:室内空气为97.84%,物体表面为96.52%,医护人员手为97.66%,使用中消毒液98.39%,无菌器械保存液为96.64%,无菌物品为100.00%,灭菌器为97.29%,紫外线灯辐照强度为99.87%,透析用水和透析液为92.16%。结论:我院消毒灭菌质量整体较好,但存在消毒液质量和使用不规范等现象,应加大消毒管理和监督力度,落实消毒隔离制度,从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灭菌 监测 医院感染
下载PDF
某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李转芬 苗勤 +1 位作者 王文爱 于大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23-424,共2页
采用常规现场抽检采样和检测的方法对某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2005年1月—2007年7月各监测项目总合格率分别为:室内空气97.71%,物体表面95.80%,医护人员手97.21%,使用中消毒液98.30%,无菌器械保存液96.60%,无菌物品100.0... 采用常规现场抽检采样和检测的方法对某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2005年1月—2007年7月各监测项目总合格率分别为:室内空气97.71%,物体表面95.80%,医护人员手97.21%,使用中消毒液98.30%,无菌器械保存液96.60%,无菌物品100.00%,灭菌器97.05%,紫外线灯辐照强度99.82%,透析用水和透析液91.11%。2005—2007年各年度消毒监测总合格率分别为:98.72%、96.27%、97.88%,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8.74,P<0.05)。2005年消毒监测总合格率与2006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2007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006年消毒监测总合格率与2007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该院消毒灭菌质量整体较好,但存在消毒液质量和使用不规范等现象,应加大消毒管理和监督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卫生学 消毒 灭菌 监测 医院感染
下载PDF
2008年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资料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文爱 李转芬 +3 位作者 苗勤 于大巍 李彦芬 续红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7期114-116,共3页
目的:调查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易感部位和相关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利用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的方法,监测我院2008年16535名住院者。结果:2008年1~12月558人发生医院感染608例次,感染例次率为3.68%,没有暴发流行。易... 目的:调查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易感部位和相关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利用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的方法,监测我院2008年16535名住院者。结果:2008年1~12月558人发生医院感染608例次,感染例次率为3.68%,没有暴发流行。易感人群是危重、机械通气、老年、肿瘤、血液病和侵袭操作增多的患者;易感部位是呼吸道,特别是下呼吸道感染和VAP;病原菌趋向复杂,以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主要集中于呼吸道。结论:必须重视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重视过程监测,开展目标检测,呼吸道感染是感染控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管理 监测 预防 控制
下载PDF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转芬 苗勤 +1 位作者 王文爱 于大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0期101-102,共2页
目的: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管理工作,保证医疗安全。方法:依据卫生部颁发的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规定为准则,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实施质量监控。结果:通过职能部门的依法监督、规范管理,使医院感染工作走向监控管理为一体的... 目的: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管理工作,保证医疗安全。方法:依据卫生部颁发的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规定为准则,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实施质量监控。结果:通过职能部门的依法监督、规范管理,使医院感染工作走向监控管理为一体的管理模式。结论:充分发挥医院感染管理科培训、教育、监督、指导、控制五大职能,保护患者就医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 管理 安全
下载PDF
某综合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控制措施调查 被引量:4
8
作者 朱明华 方玲 +4 位作者 王旭彦 毕艳华 刘英杰 刘海涛 于大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060-4062,4069,共4页
目的调查医院医护人员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控制措施方面的认知度及执行情况,查找相关培训与预防控制措施落实的漏洞,为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8月对医院医护人员进行VAP的预防控制措施认知度和执行力... 目的调查医院医护人员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控制措施方面的认知度及执行情况,查找相关培训与预防控制措施落实的漏洞,为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8月对医院医护人员进行VAP的预防控制措施认知度和执行力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线资料、集束化预防控制措施的认知情况、执行状况以及影响预防控制措施执行的因素,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医师和护士对于VAP预防控制知识的总认知率分别为67.56%、68.64%,对维持气管导管套囊压力恒定于25~30cmH2O的认知率分别为41.46%、28.57%,对于VAP的诊断标准、每日评估撤机和拔管指征的认知率护士低于医师(63.41%/11.69%,90.24%/5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患者半卧位、床头提高和冷凝水集水杯位于管路最低处的认知率医师低于护士(65.85%/84.42%,60.98%/8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师与护士对预防控制措施的总执行率分别为73.66%、73.34%。结论医师与护士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各项预防控制措施的认知率及执行率存在差异,应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提高预防控制措施的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调查 预防控制措施 认知 执行
原文传递
570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王文爱 李转芬 +3 位作者 于大巍 苗勤 白泽梅 安胜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202-2204,共3页
目的了解全院医院感染现患率和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统一培训调查人员,用1 d的时间进行床旁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与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填写统一个案调查表;对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 目的了解全院医院感染现患率和医院感染发生的特点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统一培训调查人员,用1 d的时间进行床旁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与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填写统一个案调查表;对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查573例,实查570例,实查率99.48%;发生医院感染34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97%,高于日常连续性调查结果;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感染率44.12%,危险因素引起的感染如气管切开或使用呼吸机占30.43%;检出细菌14株,铜绿假单胞菌4株,9株集于下呼吸道;抗菌药物当天使用率为42.86%。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 分析
原文传递
洁净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下呼吸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转芬 苗勤 +1 位作者 王文爱 于大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73-774,共2页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原因,制定控制感染措施。方法对2006年11月28日-12月6日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病历进行分析;对其环境及消毒灭菌效果进行检测。结果下呼吸道感染罹患率为54.55%,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为35.71%,病室环境中呼...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原因,制定控制感染措施。方法对2006年11月28日-12月6日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病历进行分析;对其环境及消毒灭菌效果进行检测。结果下呼吸道感染罹患率为54.55%,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为35.71%,病室环境中呼吸机管道、病床摇把、启瓶器、电脑鼠标、病历车台面和回风口污染严重,患者使用的被罩和病历车台面均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加强ICU的感染管理,重视手卫生和净化装置的清洁、维护和保养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降低ICU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控制措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