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5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谱CT物质分离技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髌下脂肪垫物质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张敏 谭辉 +3 位作者 樊秋菊 于楠 党珊 马春玲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162-163,共2页
目的利用能谱CT水脂分离技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髌下脂肪垫水脂定量分析的相关性研究,探讨髌骨下脂肪垫在骨性关节炎中的病理变化。方法对临床已进行WOMA疼痛评分的176膝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组A组为疼痛评分>40分的骨性关节炎... 目的利用能谱CT水脂分离技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髌下脂肪垫水脂定量分析的相关性研究,探讨髌骨下脂肪垫在骨性关节炎中的病理变化。方法对临床已进行WOMA疼痛评分的176膝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组A组为疼痛评分>40分的骨性关节炎患者98膝,对照组B组为疼痛评分<40分且无临床症状的78膝患者均行膝关节Gemstone Spectral Image(GSI)扫描,所得原始数据进行单能量60KeV及层厚1.25mm重建,利用GSI viewer软件进行分析,分别记录髌骨下内侧、中间及外侧脂肪垫的水基值及脂基值并取其平均值。对组间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数据采进行皮尔逊相关性R检验。结果A、B两组患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58.62±8.13 vs 56.56±7.99岁。组内脂基值及水基值数据均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A组r=-0.93,B组r=-0.90;组间脂基值及水基值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其髌骨下脂肪垫的水含量(炎性水肿)增高,相对脂肪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物质分离技术 骨性关节炎 髌下脂肪垫
下载PDF
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空间布局与舒适度评估
2
作者 于楠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4期0084-0087,共4页
本文论述了在建筑设计中进行人性化布置及舒适度评估的意义及方法。在建筑设计中运用人性化的空间布置方式,可以极大地提升建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者的满意度,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建筑设计中应遵循的“流... 本文论述了在建筑设计中进行人性化布置及舒适度评估的意义及方法。在建筑设计中运用人性化的空间布置方式,可以极大地提升建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者的满意度,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建筑设计中应遵循的“流利性”、“可达性”、“通透性”等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主观感觉与客观评价两个方面对舒适性进行了探讨。最后,以个案分析为例,说明在住宅设计中,如何运用人性化的空间布置与舒适度评估,提升使用者的居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空间布局 舒适度评估 建筑设计 用户满意度 案例研究
下载PDF
沟通技巧在健康体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3
作者 于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17-0020,共4页
分析沟通技巧应用于健康体检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对健康体检者做回顾性研究,以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为筛选阶段,得到134例样本。基于抽签法完成随机分组,其中一组(n=67)作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另一组(n=67)作观察组、联合使用沟通... 分析沟通技巧应用于健康体检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对健康体检者做回顾性研究,以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为筛选阶段,得到134例样本。基于抽签法完成随机分组,其中一组(n=67)作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另一组(n=67)作观察组、联合使用沟通技巧。分析2组健康体检者在情绪状态、依从行为、满意程度、纠纷事件。结果 观察组入院时SAS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护理后显著更低(p<0.05),2组的检查依从率、整体满意度均有显著差异,观察组较对照组都更高(p<0.05),而2组在投诉率上的显著差异表现为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 在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灵活应用医患沟通技巧可帮助受检者减轻焦虑程度,体检依从行为及满意度更理想,少有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技巧 健康体检护理 护理效果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基于CT获得的心肌应变参数在肥厚型心肌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4
作者 何泽明 郑敏文 +4 位作者 赵宏亮 韩冬 于楠 张喜荣 贺太平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 探讨基于CT获得的心肌应变(MS)参数在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CM)和高血压性心脏病(HHD)早期左室功能的可行性,以及该参数区分这两种疾病的能力。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年12月~2023年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接受心脏冠状... 目的 探讨基于CT获得的心肌应变(MS)参数在评估肥厚型心肌病(HCM)和高血压性心脏病(HHD)早期左室功能的可行性,以及该参数区分这两种疾病的能力。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年12月~2023年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接受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结果呈阴性的205例成年受试者。依据各组纳入及排除标准将受试者分为HCM组(n=70)、HHD组(n=65)和健康对照组(n=70)。采用后处理软件对3组的左室形态学特征、传统心功能参数以及MS参数进行了量化,比较参数的差异,以及对这两种疾病的鉴别能力。结果 相较于健康对照组,HCM与HHD组的左室壁最大厚度、左室质量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增高(9.25±1.68 vs 15.32±1.67 vs 18.01±2.24;56.64±19.57 vs 86.90±12.31 vs 106.27±19.56,P<0.001),而MS绝对值则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心肌整体周向应变,-25.80±3.74 vs-23.00±4.49 vs-21.03±4.97;心内膜下整体周向应变,-40.95±8.13vs-35.86±7.90 vs-31.85±9.16;心肌整体径向应变,81.26±37.76 vs 66.99±18.37 vs 55.31±23.19,P<0.001),其中以纵向应变降低最为显著(心肌整体纵向应变,-23.03±3.84 vs-19.86±2.22 vs-15.47±4.28;心内膜下整体纵向应变,-30.35±5.35 vs-25.01±3.62vs-21.92±8.16,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室壁最大厚度、左室质量指数和心肌整体纵向应变组合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30(敏感度为97%,特异性为83%)。结论 基于CT所获得的MS参数可以用于精确评估HCM和HHD患者的早期左室功能损伤,其中以纵向应变的损伤最为显著。所得参数中左室壁最大厚度、左室质量指数和心肌整体纵向应变的组合模型在区分这两种疾病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 计算机断层成像 心肌应变
下载PDF
弥散加权成像在CT引导下肺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徐龙 李鑫 +5 位作者 党珊 马光明 韩冬 于勇 于楠 段海峰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CT引导下肺肿块穿刺活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CT引导下肺肿块穿刺的152例患者,根据术前有无胸部DWI检查分为A组(无DWI检查,n=85),B组(有DW...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CT引导下肺肿块穿刺活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CT引导下肺肿块穿刺的152例患者,根据术前有无胸部DWI检查分为A组(无DWI检查,n=85),B组(有DWI检查,n=67)。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理阳性率、调针次数、靶皮距、套管针在肺内长度和并发症。结果 A组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65例,良性病变9例,未明确诊断11例;B组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57例,良性病变8例,未明确诊断2例;A组和B组病理阳性率分别为87.06%和97.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2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及气胸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0.59%、1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肺肿块穿刺活检前行胸部DWI检查,有助于指导穿刺靶点的选择,提高病理诊断阳性率,减少穿刺相关出血事件发生,具有较好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穿刺活检 弥散加权成像 计算机体层成像
下载PDF
中医药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旭阳 于楠 +4 位作者 张喜荣 贾永军 任革 任占丽 贺太平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期113-116,共4页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多见的组织学类型。传统治疗晚期NSCLC的方法以放化疗为主,但其不良反应明显,患者耐受度差。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缓解了这一状况,但不良反应及耐药性也相继出现。近年来中医药联合现代治疗手段在治疗NSCLC...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多见的组织学类型。传统治疗晚期NSCLC的方法以放化疗为主,但其不良反应明显,患者耐受度差。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缓解了这一状况,但不良反应及耐药性也相继出现。近年来中医药联合现代治疗手段在治疗NSCLC方面收效显著。该文主要论述中医药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NSCLC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NSCLC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中医药 分子靶向药物 不良反应 耐药性
下载PDF
影像学新技术在间质性肺疾病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江叶海 蒲豆豆 +1 位作者 任占丽 于楠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1,共5页
影像学在间质性肺疾病(ILD)的诊断、评估中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如CT、MRI、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PET)为ILD诊断与评估提供了客观工具。本文将基于多模态定量影像技术在ILD的应用与探索进行综述。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下载PDF
MR-T2刀锋伪影校正技术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
8
作者 党珊 段海峰 +3 位作者 郭炎兵 陈媛媛 于勇 于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82-1287,共6页
目的探索联合MR-T2WI与扩散加权成像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与周围型肺癌(PLC)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1月—2021年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FOP、PLC患者各36例,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独立阅... 目的探索联合MR-T2WI与扩散加权成像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与周围型肺癌(PLC)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1月—2021年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FOP、PLC患者各36例,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独立阅读MR图像,并分别测量T2对比度比(T2CR)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两组T2CR与ADC值,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MR-T2WI与扩散加权成像的诊断效能。结果2名放射科医师对T2CR与ADC值观察者间一致性良好(ICC=0.951、0.955);FOP组T2CR和ADC值均显著大于PLC组(t=3.920、5.819,P均<0.001),T2CR与ADC值的阈值分别为2.29、1048×10^(-6)mm^(2)/s。使用ADC值正确诊断FOP 33例、PLC 28例;使用T2CR正确诊断FOP 20例、PLC33例;联合T2CR与ADC值正确诊断FOP 29例、PLC 33例。联合ADC与T2CR值较两者单独使用诊断准确度及曲线下面积提高(准确度:86.1%比84.7%、73.6%;曲线下面积:0.924比0.879、0.740;Z=2.208,P<0.05)。结论联合T2CR与ADC值有助于鉴别FOP与PLC,诊断效能高于两者单独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定量CT评估2型糖尿病并发肺间质异常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张丽 樊秋菊 +3 位作者 党珊 韩冬 张敏 于楠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77-182,共6页
目的 探讨定量CT有效识别2型糖尿病(T2DM)并发肺间质异常的敏感影像学指标,旨在帮助T2DM合并间质性肺病的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性收集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1月~2023年8月临床确诊的T2DM患者且胸部CT发现肺间质异常的患者70例,同... 目的 探讨定量CT有效识别2型糖尿病(T2DM)并发肺间质异常的敏感影像学指标,旨在帮助T2DM合并间质性肺病的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性收集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1月~2023年8月临床确诊的T2DM患者且胸部CT发现肺间质异常的患者70例,同时收集胸部CT无异常改变的非糖尿病体检筛查者62例。采用Dexin-FACT“数字肺”软件对胸部CT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各项CT定量参数,主要包括全肺容积、肺气肿指数(LAA-950%)、肺纤维化评价指标(LAA-700~-200%)、肺小血管指标(双肺下叶内2 mm支气管周围的血管管腔面积与数量之比,TAV/TNV)。比较两组间定量CT参数的差异性,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T2DM患者组的LAA-700~-200%高于对照组(Z=-4.229,P<0.001),而T2DM患者组的LAA-950%及TAV/TNV低于对照组(Z=-2.173,P<0.05;t=-3.904,P<0.001);两组间全肺容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A-700~-200%区分T2DM并发肺间质异常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71。结论 T2DM并发肺间质异常患者的肺部CT定量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性,而且肺部小血管损伤可能是T2DM患者肺损伤的关键靶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肺间质异常 定量分析 肺损害 CT
下载PDF
影像组学特征预测周围型肺癌Ki-67水平的CT研究
10
作者 魏伟 韩冬 +4 位作者 贾永军 雷雨欣 于楠 于勇 樊丽华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周围型肺癌的影像组学特征与Ki-67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建立基于CT增强动脉期图像的影像组学标签预测周围型肺癌的Ki-67表达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2020年11月行胸部CT增强扫描并在检查后2周内经病理证实、... 目的周围型肺癌的影像组学特征与Ki-67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建立基于CT增强动脉期图像的影像组学标签预测周围型肺癌的Ki-67表达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2020年11月行胸部CT增强扫描并在检查后2周内经病理证实、行Ki-67表达水平检测的117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其中男43例,女74例,年龄35~79岁(中位年龄54岁)。经手术病理证实,Ki-67高表达组54例,Ki-67低表达组63例,以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82)和验证组(n=35)。使用ITK-SNAP于CT动脉期图像上手动勾画肺癌全肿瘤容积数据,A.K软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LASSO回归模型进一步筛选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标签,并计算每例患者的影像组学评分,然后结合临床信息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Ki-67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验证组和训练组中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影像组学标签的预测性能。根据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影像组学标签的校准度。采用决策曲线分析法(DCA)评估影像组学标签的临床价值。结果从396个特征中选择7个影像组学特征,建立与Ki-67表达水平显著相关的影像组学标签。该模型在训练组中AUC为0.844(95%CI:0.725~0.964),敏感度93%,特异度71%,校准度0.709。在验证组中,AUC为0.881(95%CI:0.756~0.954),敏感度91%,特异度75%,校准度0.95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i-67高表达与低表达两组间性别、年龄和吸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影像组学评分被认为是预测周围型肺癌Ki-67表达情况的独立预测因素。DCA显示阈值概率在0.03%~0.63%时,影像组学标签预测周围型肺癌Ki-67表达水平效能较优。结论基于增强CT动脉期图像建立的影像组学标签有助于预测周围型肺癌病灶Ki-67的表达,无创评估肿瘤侵袭性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周围型肺癌 Ki-67增殖指数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优化腹腔干动脉图像质量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任占丽 于楠 +5 位作者 张喜荣 贾永军 雷雨欣 杨创勃 于勇 贺太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5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T)最佳单能量成像优化腹腔干动脉图像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行腹腔干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CTA)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行常规120 kVp扫描,对比剂用量600 mgI/kg,扫描后重建40%自适应... 目的探讨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T)最佳单能量成像优化腹腔干动脉图像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行腹腔干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CTA)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行常规120 kVp扫描,对比剂用量600 mgI/kg,扫描后重建40%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图像;B组行能谱CT扫描,对比剂用量450 mgI/kg,扫描后重建最佳单能量、40%ASIR图像。比较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摄入量;比较两组患者的腹腔干动脉CT、标准差(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值和影像医生主观评分。结果B组的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对比剂碘摄入量低于A组(P<0.05);B组的有效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摄入量较A组分别减少约20.29%和28.64%。B组的腹腔干动脉最佳单能量约(65.78±3.15)keV。B组的腹腔干动脉CT、SNR、CNR值及影像医生主观评分高于A组,腹腔干动脉SD值低于A组(P<0.05)。2名影像医生对腹腔干血管主观评分具有很好一致性(Kappa>0.90,P<0.05)。结论与常规120 kVp腹腔干动脉成像相比,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不仅可以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碘摄入量,还可以显著提升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计算机断层扫描 最佳单能量 腹腔干动脉
下载PDF
CT定量分析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小血管改变 被引量:14
12
作者 于楠 金晨望 +4 位作者 李艳 马军超 辛晓敏 高俊刚 郭佑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索CT定量分析手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血管变化的识别能力,分析COPD患者肺小血管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121例COPD患者,其中48例患者有2次扫描结果,间隔时间超过1年。肺气肿定量以-950HU密度以下低衰减区体积占总... 目的探索CT定量分析手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小血管变化的识别能力,分析COPD患者肺小血管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121例COPD患者,其中48例患者有2次扫描结果,间隔时间超过1年。肺气肿定量以-950HU密度以下低衰减区体积占总肺体积的百分比(%LAA-950)表示,单位面积内肺小血管的数量反应肺小血管的改变。分析各级二维平面内血管数量与%LAA-950的相关性。结果右肺上叶尖段路径第5级支气管与全肺%LAA-950呈明显负相关(r=-0.87,P<0.01)。对比48例COPD患者的2次扫描结果,发现吸烟者(P=0.02)较既往吸烟者(P=0.07)单位面积内血管数量减少更明显。结论 CT定量分析COPD患者肺小血管数量的改变,具有直观、可量化的优点。COPD患者肺小血管的改变受吸烟状态和肺气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气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iShim-EPI和SS-EPI在胸部成像中ADC值稳定性的应用比较
13
作者 张敏 张可欣 +3 位作者 任占丽 马光明 杨创勃 于楠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3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单层动态匀场技术(i Shim-EPI)在胸部成像中ADC值稳定性的比较。方法使用两种不同的弥散加权成像方法对20例健康志愿者行胸部检查,分别为单层动态匀场技术(i Shim-EPI)和常规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技术(SS-EPI)。由一...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单层动态匀场技术(i Shim-EPI)在胸部成像中ADC值稳定性的比较。方法使用两种不同的弥散加权成像方法对20例健康志愿者行胸部检查,分别为单层动态匀场技术(i Shim-EPI)和常规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技术(SS-EPI)。由一位影像科医师通过绘制感兴趣区(ROI)分别三次测量在胸廓入口水平、气管隆突水平及第一肝门水平同一位置竖脊肌的ADC值,并计算每层三次测量的SD值平均值。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在胸部三个水平两种不同扩散序列的SD值,并将其三个水平的平均SD值进行比较。结果两种不同扩散序列i Shim-EPI与SS-EPI在胸部扫描中同一医师对相同位置竖脊肌前后三次测量的一致性较好。同时两种序列在胸廓入口水平、第一肝门水平竖脊肌的SD值比较P值分别为0.003和0.037,差异显著。气管隆突水平P值为0.235,没有显著差异。最后三个水平的平均SD值比较结果,P值为0.023,仍然存在显著差异。结论i Shim-EPI可以明显提高胸部ADC值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ADC值 单层动态匀场技术
下载PDF
应用于太阳能相变蓄热PC构件升温养护建筑的复合相变材料热物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于楠 陈超 +4 位作者 蔺洁 韩枫涛 邹平 贺祎鹏 胡庆玲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7-304,共8页
预制混凝土(PC)构件蒸汽养护工艺以消耗大量化石能源为代价。本研究结合本文作者课题组研制的复合相变材料热特性以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蒸汽养护工艺特点,基于被动式太阳能相变蓄热PC构件升温养护建筑一体化设计理念,将复合相变材料应用于... 预制混凝土(PC)构件蒸汽养护工艺以消耗大量化石能源为代价。本研究结合本文作者课题组研制的复合相变材料热特性以及预制混凝土构件蒸汽养护工艺特点,基于被动式太阳能相变蓄热PC构件升温养护建筑一体化设计理念,将复合相变材料应用于升温养护建筑主朝阳墙体内表面,结合Energy Plus能耗模拟软件及试验研究的方法,开展了关于不同热物性复合相变材料对新型升温养护建筑热工性能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较GH-33复合相变材料,主朝阳墙体内表面采用GH-37复合相变材料,墙体内表面温度夜间平均提高3.4℃;PC构件上部表面温度夜间平均提高1.4℃;实验期间复合相变材料的蓄放热速率较前者平均提高62%。研究可为PC构件养护工艺中可再生能源利用、低碳环保生产,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PC)构件 升温养护建筑 太阳能相变蓄热 复合相变材料 热物性
下载PDF
初产妇胎头浮动对分娩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于楠 孔繁英 高欣荣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2-33,共2页
初产妇足月孕单胎头位临产时胎头高浮称为胎头浮动,是一种分娩期并发症。本文对187例胎头浮动的分娩经过进行了对照性分析,旨在了解其发生因素以及对分娩的影响,探讨产时如何采取合理措施,有利分娩。临床资料 1994年1月至1995年7月我院... 初产妇足月孕单胎头位临产时胎头高浮称为胎头浮动,是一种分娩期并发症。本文对187例胎头浮动的分娩经过进行了对照性分析,旨在了解其发生因素以及对分娩的影响,探讨产时如何采取合理措施,有利分娩。临床资料 1994年1月至1995年7月我院住院分娩单胎头位孕龄≥37周初产妇136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胎头浮动 分娩
下载PDF
脊后位与持续性枕后位相关意义及干预措施防治难产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于楠 祝玉平 +1 位作者 韩波 冯敏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7-249,共3页
关键词 难产 脊后位 枕后位 干预
下载PDF
女性肺癌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于楠 张喆 郭佑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1500-1503,共4页
肺癌无论在男性女性中均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女性肺癌患者在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和治疗效果等方面都与男性患者有所不同。本文通过近年来文献回顾,探讨性别差异在肺癌发生、发展、分子生物学特性、... 肺癌无论在男性女性中均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女性肺癌患者在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和治疗效果等方面都与男性患者有所不同。本文通过近年来文献回顾,探讨性别差异在肺癌发生、发展、分子生物学特性、治疗和预后方面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流行病学方面,女性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而男性则呈持平状态。在分子生物学特性方面,女性吸烟患者较男性体内发现高水平DNA聚合物,而DNA修复能力较男性对照组差。女性肺癌患者更容易发生K-ras的突变。然而,在治疗效果方面,女性肺癌患者治疗效果比男性好。女性肺癌具有其性别特殊性,针对这些特征和相关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实现肺癌个性化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性别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基于缩比模型理论的船舶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水线下表面电位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于楠 梁成浩 +1 位作者 吴建华 姚萍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76-279,共4页
采用缩比模型理论建立船舶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研究船体表面电位分布的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单区阴极保护系统辅助阳极位置决定船体表面电位曲线的形状,参比电极影响曲线电位值的大小;增加阳极数量能够优化电位分布,降低曲线... 采用缩比模型理论建立船舶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研究船体表面电位分布的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单区阴极保护系统辅助阳极位置决定船体表面电位曲线的形状,参比电极影响曲线电位值的大小;增加阳极数量能够优化电位分布,降低曲线电位的波动。试验证明,基于缩比模型理论的船舶表面电位测量方法是一种方便、有效的测量手段,为进一步优化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提供新的研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比模型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表面电位
下载PDF
临床实习带教施行责任制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楠 马肖容 +2 位作者 马延生 张军 黎一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54-1755,共2页
临床生产实习是医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但目前由于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多种原因,使临床实习不能得到满意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该院在2007~2008年度生产实习期间试行带教责任制,结果发现,通过责任制培训,增加了学生实践技能操作机... 临床生产实习是医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但目前由于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多种原因,使临床实习不能得到满意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该院在2007~2008年度生产实习期间试行带教责任制,结果发现,通过责任制培训,增加了学生实践技能操作机会,提高了操作水平,学生在培训前后技能考核成绩提高明显(P<0.01)。该文将以外科技能培训为例,对这一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习 医学教育 责任制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与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于楠 高莹 +7 位作者 龚艳君 杨帆 王智 邱林 康琦 刘芳 余洋 郭晓蕙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671-676,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与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因疑诊冠心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行甲状腺功能检测的患者55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分析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与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因疑诊冠心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行甲状腺功能检测的患者55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分析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状态,比较甲状腺激素水平和冠心病的关系;采集冠心病组患者的Syntax积分,分析其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依据促甲状腺素(TSH)水平进一步分层为升高组、正常组、减低组,分析其与冠心病病变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558例,男348例,女210例,平均年龄(62.7±10.9)岁。冠心病组409例(73.3%),平均年龄(63.3±11.0)岁。非冠心病组149例(26.7%),平均年龄(61.2±10.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低T3综合征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3.4%比1.3%,P=0.018),其他甲状腺功能异常状态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非低T3综合征患者中分析,冠心病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低于非冠心病组[(4.52±0.57)pmol/L比(4.65±0.63)pmol/L,P=0.015]。两组患者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T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低T3综合征的冠心病,395例患者中根据Syntax积分,低分组264例,中分组59例,高分组72例。FT3水平三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60,P=0.002)而TT3、TT4、FT4、TSH水平,三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组,单支病变组160例,双支病变组111例,三支病变组124例,FT3水平三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91,P=0.004),TT3、TT4、FT4、TSH水平,三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进行了TG、TCHO、HDL-C、LDL-C检测,经检验,所有患者的FT3、FT4、TT3、TT4、TSH水平与血脂各组份均未见显著相关性。按正常值范围将FT3、FT4、TT3、TT4、TSH分别分为升高组、正常组、减低组,与冠心病诊断进行卡方检验,FT3、FT4、TT3、TT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SH分层与冠心病诊断存在统计学意义(P=0.040)。进一步两两比较,TSH减低组与TSH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TSH组冠心病患者(85.7%)高于TSH正常组(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甲状腺功能在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中差异较小,仅见FT3减低且与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相关。TSH升高可能是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甲状腺功能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