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羔滩羊血红蛋白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于洪川 魏智清 +3 位作者 张振汉 张慧茹 王暐 陈如熙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1期90-91,共2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滩羊双羔系和单羔系血红蛋白(Hb)多态性的差异.结果表明,Hb位点鉴别出的两个等位基因HbA和HbB控制着三种表现型(基因型),其中实验组28只产双羔家系滩羊的基因型频率比对照组的62只...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滩羊双羔系和单羔系血红蛋白(Hb)多态性的差异.结果表明,Hb位点鉴别出的两个等位基因HbA和HbB控制着三种表现型(基因型),其中实验组28只产双羔家系滩羊的基因型频率比对照组的62只产单羔家系滩羊的基因型频率HbAA低1.27%,HbAB低9.56%,HbBB高10.83%,而基因频率实验组比对照组的HbA低6%,HbB高6%,因而两组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均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羔滩羊 血红蛋白 多态性 基因频率
下载PDF
基于主动视觉的摄像机自标定方法 被引量:27
2
作者 于洪川 吴福朝 +1 位作者 袁波 韦穗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7,共7页
摄像机标定是计算机视觉的一项基本任务.目前基于主动视觉的摄像机内参数自标定方法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方法是通过摄像机在三维空间内作两组平移运动,来求解摄像机内参数.第二类是由Basu,Du,和Hartley等人提出的通过... 摄像机标定是计算机视觉的一项基本任务.目前基于主动视觉的摄像机内参数自标定方法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方法是通过摄像机在三维空间内作两组平移运动,来求解摄像机内参数.第二类是由Basu,Du,和Hartley等人提出的通过摄像机旋转,求解摄像机内参数方法.后者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严重不足,由于它要求摄像机只绕光源中心旋转,不能有任何平移,而在工程实践中摄像机光源中心难以测定,其旋转也难以保证无任何平移,因此难以实用.本文提出的摄像机标定方法属于前一类方法.与以往方法相比,它不要求摄像机作多组相互正交的平移运动,只要能准确测定出摄像机相对于初始位置三次线性独立平移运动的平移矢量,即可线性求解出摄像机内参数.理论证明,解存在且唯一.数值模拟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像机自标定 主动视觉 计算机视觉
下载PDF
VR环境图像生成中几项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于洪川 吴福朝 +1 位作者 阮宗才 韦穗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349-1357,共9页
文中讨论了基于图像的VR环境图像生成中,未标定旋转图像序列的插补、整合及全景图的生成3 项关键技术问题,并给出插补、整合及全景图生成方法.所给方法有以下优点:插补和整合图像是源图像对应的摄像机在新视点下的视图,这保证... 文中讨论了基于图像的VR环境图像生成中,未标定旋转图像序列的插补、整合及全景图的生成3 项关键技术问题,并给出插补、整合及全景图生成方法.所给方法有以下优点:插补和整合图像是源图像对应的摄像机在新视点下的视图,这保证了插补和整合图像的真实性;控制参数α变化,可得到所需视点方向的插补与整合图像,即可以控制视点方向;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切点累积全景图生成技术克服了传统方法中技术缺陷,实用性强;此外,所给方法不需要事先标定摄像机.实验表明该方法处理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插补 图像整合 图像生成 虚拟现实 计算机
下载PDF
蟾蜍和牛蛙皮肤肥大细胞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于洪川 魏智清 +1 位作者 张书起 叶惠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研究了蟾蜍幼体、成体和牛蛙成体皮肤肥大细胞的形态、数量及分布特点,并用阿尔辛蓝-番红(AB-S)染色法,对肥大细胞进行了组化分型.结果表明,蟾蜍幼体、成体和牛蛙成体皮肤肥大细胞主要分布在真皮层中,少量分布在表... 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研究了蟾蜍幼体、成体和牛蛙成体皮肤肥大细胞的形态、数量及分布特点,并用阿尔辛蓝-番红(AB-S)染色法,对肥大细胞进行了组化分型.结果表明,蟾蜍幼体、成体和牛蛙成体皮肤肥大细胞主要分布在真皮层中,少量分布在表皮层中,蟾蜍皮肤肥大细胞数量及脱颗粒数均极显著地高于幼体和牛蛙成体(P<0.01);蟾蜍幼体、成体和牛蛙成体皮肤肥大细胞均为黏膜肥大细胞,是参与构成皮肤黏膜免疫的第一道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肥大细胞 蟾蜍 牛蛙
下载PDF
水平集演化中的奇点与改进的窄带算法 被引量:7
5
作者 于洪川 王德军 +1 位作者 唐泽圣 唐龙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11-817,共7页
对保持距离函数约束的水平集演化过程作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奇点的概念,并给出了奇点的重要性质及其证明,详细分析了奇点在水平集演化过程中的数值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窄带算法作了改进,以避免奇点的不良影响,同时窄带宽度具有自适应性.... 对保持距离函数约束的水平集演化过程作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奇点的概念,并给出了奇点的重要性质及其证明,详细分析了奇点在水平集演化过程中的数值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窄带算法作了改进,以避免奇点的不良影响,同时窄带宽度具有自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窄带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集演化 奇点 窄带算法 计算机视觉
下载PDF
肥大细胞与奶牛蹄叶炎 被引量:6
6
作者 于洪川 张书起 梁金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肥大细胞 蹄叶炎 奶牛 生物活性物质 增生性瘢痕 肿瘤坏死因子 组织化学方法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小鼠急性缺氧后肺内肥大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于洪川 魏智清 +1 位作者 张振汉 樊志刚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9-252,共4页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对对照组小鼠、缺氧组小鼠以及雌激素预处理缺氧组小鼠肺内肥大细胞的数量、活性、分布范型及组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缺氧组小鼠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肺小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加重,损伤后再给氧,内皮细胞损伤程度更严重...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对对照组小鼠、缺氧组小鼠以及雌激素预处理缺氧组小鼠肺内肥大细胞的数量、活性、分布范型及组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缺氧组小鼠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肺小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加重,损伤后再给氧,内皮细胞损伤程度更严重;同时伴有肥大细胞和脱颗粒的急剧增多,均极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小鼠(P<0.01).雌激素预处理缺氧组小鼠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肺小动脉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较缺氧组小鼠轻;肥大细胞和脱颗粒均极显著低于同期缺氧组小鼠(P<0.01).由此说明,肥大细胞可能在急性缺氧造成的肺损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肥大细胞膜稳定剂(雌激素)对肺损伤可能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氧 肥大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小鼠
下载PDF
滩羊体大品系遗传标记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于洪川 魏智清 +3 位作者 张振汉 陈如熙 杜立新 龚伟宏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70-373,共4页
采用RAPD(Ro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利用混合基因池(DNA pool)法,对滩羊体大品系、普通品系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从100种具有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4种引物在滩羊群体基因组中共扩增出358条带,其中22种引物的扩增... 采用RAPD(Ro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利用混合基因池(DNA pool)法,对滩羊体大品系、普通品系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从100种具有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4种引物在滩羊群体基因组中共扩增出358条带,其中22种引物的扩增产物表现为多态(占22%),且扩增出32条有差异的条带,占总带数的8.94%;62种引物的扩增产物表现为单态(占62%)。滩羊体大品系的特异性条带有5条,而普通品系的特异性条带有7条,这些特异标记可以用来鉴定滩羊的两个品系;滩羊体大品系与普通品系间的遗传距离为0.136±0.087,表明两品系之间的亲缘关系很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羊 体大品系 遗传标记 DNA多态性 遗传距离 RAPD 亲缘关系 品系鉴定
下载PDF
乳腺炎大鼠肾组织中P物质的表达与肥大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于洪川 周萍 +1 位作者 张书起 靳栋梁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7-332,共6页
应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正常及攻毒不同时相组大鼠肾组织肥大细胞的数量、活性、分布范型、组织化学性质的动态变化及P物质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攻毒后第6 h炎性细胞开始浸染肾小管基膜、肾小囊壁层及肾小球,12 h... 应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正常及攻毒不同时相组大鼠肾组织肥大细胞的数量、活性、分布范型、组织化学性质的动态变化及P物质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攻毒后第6 h炎性细胞开始浸染肾小管基膜、肾小囊壁层及肾小球,12 h后浸染程度开始减少,第24 h出现最低值,而后又开始增多,至第72 h浸染达到高峰。且此间质内血管出现轻微的裂隙。同时不同时相肾组织的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数量和P物质的表达水平均与炎性细胞浸染变化相吻合,攻毒后第6、12、48、72 h的炎性细胞、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数量均显著高于攻毒前(P<0.05),且在攻毒后第72 h均达到最高值;P物质的表达与肥大细胞相关联。证实,肥大细胞和P物质参与了乳腺炎所致肾组织损伤与肾功能衰竭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 肥大细胞 P物质 肾损伤
下载PDF
乳腺炎奶牛乳腺肥大细胞的改变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洪川 张书起 韩晓英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炎 奶牛 乳腺肥大细胞 形态 分布 组化性质
下载PDF
P物质、肥大细胞在大鼠乳腺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于洪川 张书起 王小明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70,共4页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及免疫组化技术对正常组和急性攻毒组大鼠乳腺肥大细胞的数量、活性、组化性质以及P物质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急性攻毒6小时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在乳腺小叶间质、腺泡间、腺泡腔内及血管周围,且达到...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及免疫组化技术对正常组和急性攻毒组大鼠乳腺肥大细胞的数量、活性、组化性质以及P物质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急性攻毒6小时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在乳腺小叶间质、腺泡间、腺泡腔内及血管周围,且达到最高峰,之后叉开始减少,48~72小时开始上升,小叶间质内的小血管内皮细胞开始出现裂隙、脱落损伤;乳汁蛋白在攻毒后6小时开始减少,以后分泌开始逐渐增多;同时不同时相肥大细胞的脱颗粒数及P物质表达水平均与炎性细胞的浸染变化相吻合,且攻毒后肥大细胞和其脱颗粒数均显著高于攻毒前(P〈0.05),表明P物质的表达水平并与肥大细胞相关联。说明P物质和肥大细胞参与大鼠乳腺炎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 P物质 肥大细胞 组胺
下载PDF
实验性低甲状态下甲状腺肿大与肥大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洪川 魏智清 +1 位作者 张振汉 霍淑琰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81-284,共4页
用组织学方法制作不同时期小鼠甲状腺的石蜡切片,并进行H.E,TB和AB S染色,以观察甲状腺组织结构、肥大细胞数量及其组化性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甲状腺肿大过程中,甲状腺滤泡直径增大(30d,直径为(383.90±52.79)μm),并逐渐向不... 用组织学方法制作不同时期小鼠甲状腺的石蜡切片,并进行H.E,TB和AB S染色,以观察甲状腺组织结构、肥大细胞数量及其组化性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甲状腺肿大过程中,甲状腺滤泡直径增大(30d,直径为(383.90±52.79)μm),并逐渐向不规则形(55d)及细胞团索(65d)发展;肥大细胞的数量逐渐增多,且同期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肥大细胞的红色、红蓝混合颗粒逐渐减少,蓝色颗粒逐渐增多;肥大细胞的CEC值逐渐变小,这说明小鼠在实验性低甲状态下甲状腺肿大组织中肥大细胞的数量和组化性质呈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低甲状态 甲状腺肿大 相关性 甲状腺激素 小鼠 肥大细胞 组化性质
下载PDF
视图插补与透视同伦变换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洪川 吴福朝 +1 位作者 阮宗才 韦穗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38-743,共6页
基于未标定图像序列实现任意视点插补 ,是目前视点插补技术研究中的热点 .本文首次将同伦变换引入视点插补问题研究中 ,提出并证明了基于透视同伦变换的视图插补定理 ,并针对可忽略遮挡关系的简单场景给出了基于未标定图像序列的透视同... 基于未标定图像序列实现任意视点插补 ,是目前视点插补技术研究中的热点 .本文首次将同伦变换引入视点插补问题研究中 ,提出并证明了基于透视同伦变换的视图插补定理 ,并针对可忽略遮挡关系的简单场景给出了基于未标定图像序列的透视同伦变换 .算法实现的关键在于对摄像机内外参数的估计 ,同时对实验结果作了详细分析 ,指出实验结果的优劣 (算法实现瓶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图插补 透视同伦变换 遮挡关系 水平扫描线 图像处理
下载PDF
Mizolastine对趾叶炎小鼠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洪川 张书起 饶建华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3-87,共5页
采用蓝色反应斑测定法,检测趾叶炎发生过程中正常组、造模组和各治疗组蓝斑直径和蓝斑皮片吸光度值D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造模组蓝斑直径和蓝斑皮片D值在免疫后14d达到峰值,而后减弱,21d后又呈现上升趋势,均极显著大于同一时相正... 采用蓝色反应斑测定法,检测趾叶炎发生过程中正常组、造模组和各治疗组蓝斑直径和蓝斑皮片吸光度值D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造模组蓝斑直径和蓝斑皮片D值在免疫后14d达到峰值,而后减弱,21d后又呈现上升趋势,均极显著大于同一时相正常组(P〈0.01);各治疗组的蓝斑直径和蓝斑皮片D值均极显著小于造模组(P〈0.01).其中,低剂量治疗组小鼠同一时相的D值均极显著大于正常组(P〈O.01);中剂量治疗组小鼠除免疫后35dD值不显著外(P〉o.05),其余各时相的D值均显著大于正常组(P〈o.05);高剂量治疗组小鼠除免疫后14dD值显著外(P〈O.05),其余各时相的D值均与正常组不显著(P〉0.05).各治疗组的蓝斑直径和蓝斑皮片D值随药物浓度的提高和免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在免疫后14,21,28,35d蓝斑皮片D值的抑制率分别为25.44%~63.。0%,20.75%~64.15%,40.30%~73.14%,46.67%~70.00%.由此推断,Mizolastine可以显著抑制以二磷酸组织胺作为抗原诱导的小鼠血管通透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叶炎 MIZOLASTINE 血管通透性 小鼠
下载PDF
滩羊体大品系生长激素基因的RFLPs的检测 被引量:9
15
作者 于洪川 张书起 +4 位作者 魏智清 张振汉 陈如熙 杜立新 龚伟宏 《甘肃畜牧兽医》 2002年第2期6-8,共3页
研究运用了PCR RFLPs方法 ,根据羊生长激素基因序列合成的特异性引物 ,对滩羊两个品系的基因组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 ,其扩增产物的PVUII酶切结果分别出现了两种基因型。并对两个品系滩羊生长激素基因检测结果进行了基因型和基因频... 研究运用了PCR RFLPs方法 ,根据羊生长激素基因序列合成的特异性引物 ,对滩羊两个品系的基因组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 ,其扩增产物的PVUII酶切结果分别出现了两种基因型。并对两个品系滩羊生长激素基因检测结果进行了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的初步分析 ,结果显示 ,BB基因型频率 ,滩羊普通品系显著高于体大品系 (P <0 0 5 ) ;AB基因型频率 ,体大品系极显著的高于普通品系 (P <0 0 1)。而基因频率 ,两个品系之间无差异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羊 PCR-RFLPS GH基因 生长激素 基因检测 体大品系
下载PDF
摘除甲状腺成年公羊血清蛋白含量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洪川 魏智清 +1 位作者 张振汉 陈如熙 《甘肃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共3页
采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分析摘除甲状腺后一年的成年公羊血清蛋白质含量变化。摘除甲状腺后1个月内,γ-球蛋白的含量急剧下降,以后逐渐上升,并在第3~8个月达较高水平。同时,清球蛋白比值的变化与γ-球蛋白的含量变化呈负相关... 采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分析摘除甲状腺后一年的成年公羊血清蛋白质含量变化。摘除甲状腺后1个月内,γ-球蛋白的含量急剧下降,以后逐渐上升,并在第3~8个月达较高水平。同时,清球蛋白比值的变化与γ-球蛋白的含量变化呈负相关。而对照组羊的γ-球蛋白含量及清球蛋白比值的变化呈季节性波动。由此推测,甲状腺激素与血清蛋白质之间,尤其是与免疫球蛋白(主要为γ-球蛋白)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即甲状腺与动物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摘除甲状腺 血清蛋白质 免疫功能 成年公羊
下载PDF
趾叶炎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洪川 张书起 赵莉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共5页
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的染色方法,检测趾叶炎趾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炎性细胞、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的动态变化,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趾叶炎发病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二磷酸组织胺注射后炎症组小鼠趾部血管内皮... 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的染色方法,检测趾叶炎趾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炎性细胞、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的动态变化,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趾叶炎发病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二磷酸组织胺注射后炎症组小鼠趾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真皮网状层、血管及腺体周围和部分肥大细胞内,在14 h表达达到一个峰值,而后表达减弱,72 h^15 d表达迅速增强;炎症组小鼠趾部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和炎性细胞数量,随二磷酸组织胺注射时间的延长,急剧增多,均极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且其变化趋势均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趋势相吻合;同时在真皮出现了许多增生的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内有血栓形成。结果说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参与小鼠趾叶炎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叶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小鼠
下载PDF
小鼠趾叶炎与P物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洪川 张书起 朱蓉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5-379,共5页
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的染色方法,检测趾叶炎小鼠趾部组织中炎性细胞、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数和P物质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炎症组小鼠趾部P物质在真皮网状层及血管和腺体周围随着二磷酸组织胺免疫时间的推移,表达逐渐增强,多呈网... 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的染色方法,检测趾叶炎小鼠趾部组织中炎性细胞、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数和P物质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炎症组小鼠趾部P物质在真皮网状层及血管和腺体周围随着二磷酸组织胺免疫时间的推移,表达逐渐增强,多呈网状走行,且与肥大细胞串联及相邻排列;炎症组小鼠趾部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和炎性细胞随二磷酸组织胺免疫时间的延长急剧增多,均极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在给药后14 h三者达到峰值,而后减少,给药后72 h又出现上升趋势;同时,在真皮出现了许多增生的动脉,管壁增厚,管腔内有血栓形成.由此推断,P物质参与小鼠趾叶炎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叶炎 小鼠 P物质
下载PDF
禽类卵泡生长发育和闭锁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洪川 张书起 +1 位作者 曹丽蓉 张振汉 《宁夏农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14-18,共5页
本文综述了禽类卵泡的生长发育和闭锁的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指明了该项研究在禽类生产实践中对促进卵泡的生长、分化和降低卵泡闭锁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卵泡 生长发育 闭锁 调节 禽类
下载PDF
滩羊生长激素基因PCR-RFLPs反应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洪川 魏智清 +3 位作者 张振汉 陈如熙 杜立新 龚伟宏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9-30,33,共3页
以宁夏滩羊基因组DNA为模板 ,研究影响滩羊PCR -RFLPs扩增的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 :特异性引物的浓度、Mg2 + 浓度、模板DNA的完整性 ,浓度、纯度、TaqDNA聚合酶、变性温度、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等诸多因素对PCR -RFLPs扩增影响较大。为此... 以宁夏滩羊基因组DNA为模板 ,研究影响滩羊PCR -RFLPs扩增的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 :特异性引物的浓度、Mg2 + 浓度、模板DNA的完整性 ,浓度、纯度、TaqDNA聚合酶、变性温度、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等诸多因素对PCR -RFLPs扩增影响较大。为此我们对PCR -RFLPs的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进行了研究和浓度梯度对比试验 ,建立了滩羊GH基因P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羊 生长激素 PCR—RFLPs 反应体系 优化 反应程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