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A/EC共混制备自降解暂堵剂及性能评价
1
作者 李金涛 于洪江 +2 位作者 雷亮 黄鹤云 崔彦琦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4年第3期8-12,共5页
以聚乳酸为主剂,将其与乙基纤维素、腰果酚NSF3、纳米碳酸钙进行熔融共混改性,制备了新型自降解暂堵剂。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和热重分析测试,对暂堵剂的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自降解暂堵剂体系的降解性能、配伍性能、砂床封堵性能、储层保护... 以聚乳酸为主剂,将其与乙基纤维素、腰果酚NSF3、纳米碳酸钙进行熔融共混改性,制备了新型自降解暂堵剂。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和热重分析测试,对暂堵剂的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自降解暂堵剂体系的降解性能、配伍性能、砂床封堵性能、储层保护性能等指标。结果表明,当聚乳酸和乙基纤维素的比例为4∶6时,暂堵剂具有较好的降解性能和热稳定性。90℃、pH=9的条件下,5d的降解率小于30%,15d的降解率大于90%,满足水平钻井作业要求。温度达到223℃时,质量损失仅为0.35%。在钻井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暂堵剂后,在0.69MPa压力下,30min侵入石英砂床的深度小于5cm,能起到良好的封堵作用。此外,该暂堵剂与钻井液的配伍性良好,具有降滤失作用,且解堵后不同岩心的渗透率恢复值均在85%以上,具有较好的储层保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化学品 储层保护 自降解 共混 砂床封堵
下载PDF
叔胺型清洁压裂液体系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洪江 赵锡麟 +2 位作者 刘斌 杜春保 常紫汐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99-1403,共5页
针对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在地层中产生吸附,进而对储层造成二次伤害等问题,室内以油二胺为原料,利用Eschweiler-Clarke反应,合成了一种长链叔胺(以下称OADA)。以OADA作增稠主剂,醋酸为助剂,研究了氯化钾加量、主剂与醋酸的摩尔比... 针对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压裂液在地层中产生吸附,进而对储层造成二次伤害等问题,室内以油二胺为原料,利用Eschweiler-Clarke反应,合成了一种长链叔胺(以下称OADA)。以OADA作增稠主剂,醋酸为助剂,研究了氯化钾加量、主剂与醋酸的摩尔比对体系黏度的影响。考察了OADA清洁压裂液体系的耐温抗剪切性、黏弹性、悬砂性等性能指标。室温下通过对体系进行频率、应力扫描得出该体系以弹性为主;体系在100℃、170 s^(-1)下连续剪切1 h,仍有大于25 mPa·s的黏度。破胶液具有较低的黏度和表界面张力,对岩芯的损害率仅为5.82%,具有低伤害特性,与地层水配伍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叔胺 增稠主剂 耐温抗剪切性 黏弹性 低伤害
下载PDF
碳纳米流体提高原油采收率室内研究进展与展望
3
作者 于洪江 高明慧 +3 位作者 张美画 常紫汐 赵锡麟 杜春保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86-94,共9页
随着油田开采的不断深入,提高原油采收率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在驱油体系的耐温抗盐能力和不可入孔隙体积等方面还存在较突出的问题。碳纳米流体是由碳纳米材料和溶剂(通常是水)组成的一种高效的工作介质,具有使储油孔喉发生... 随着油田开采的不断深入,提高原油采收率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在驱油体系的耐温抗盐能力和不可入孔隙体积等方面还存在较突出的问题。碳纳米流体是由碳纳米材料和溶剂(通常是水)组成的一种高效的工作介质,具有使储油孔喉发生润湿性反转、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形成分离压力和降低原油粘度等作用,在提高原油采收率中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国内外学者针对这一方向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使碳纳米流体提高原油采收率成为原油开采的热点并有望在未来得到迅速发展。本文介绍了碳纳米流体的驱油机理,重点总结了碳量子点、碳纳米管、石墨烯以及氧化石墨烯等碳纳米材料所构建的碳纳米流体在提高原油采收率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材料 碳纳米流体 原油开采 提高原油采收率
下载PDF
纳米磁流体在驱油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常紫汐 于洪江 +1 位作者 程渊 杜春保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35,共5页
综述了基于磁性纳米材料所构建的纳米磁流体在提高原油采收率中的应用;总结了纳米磁流体的驱油机理,重点论述了基于氧化铁、钴铁氧体和镍铁氧体等磁性纳米材料所构建的纳米磁流体在提高原油采收率中的应用进展;最后对纳米磁流体在驱油... 综述了基于磁性纳米材料所构建的纳米磁流体在提高原油采收率中的应用;总结了纳米磁流体的驱油机理,重点论述了基于氧化铁、钴铁氧体和镍铁氧体等磁性纳米材料所构建的纳米磁流体在提高原油采收率中的应用进展;最后对纳米磁流体在驱油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材料 纳米磁流体 提高采收率 驱油
原文传递
松香咪唑啉的合成及其缓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于洪江 王京光 吴艳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77,共3页
以松香、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羟乙基乙二胺等为原料,合成了具有不同结构和官能团的咪唑啉化合物,并进一步季铵化得到其衍生物。采用失重法评价了合成的系列松香衍生物在CO2、H2S、HCl、混合盐水等四种不同腐蚀介质中对... 以松香、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羟乙基乙二胺等为原料,合成了具有不同结构和官能团的咪唑啉化合物,并进一步季铵化得到其衍生物。采用失重法评价了合成的系列松香衍生物在CO2、H2S、HCl、混合盐水等四种不同腐蚀介质中对N-80、A3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对不同的钢均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而且在不同的腐蚀介质中不同产物对不同钢的缓蚀效果不同。在盐酸及含饱和H2S的盐溶液中,季铵盐类的缓蚀性能最好,咪唑啉类次之,酰胺类最差;而在混合盐及含饱和CO2的NaCl溶液中,咪唑啉类的缓蚀性能最好且缓蚀性能随着原料胺分子量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 咪唑啉 季铵盐 缓蚀剂 N-80钢 A3钢 缓蚀性能
下载PDF
含氟表面活性剂与EVA协同降凝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于洪江 安云飞 +1 位作者 张国欣 肖志海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94,100,共5页
以聚氧乙烯全氟烷基醇醚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低聚物型含氟表面活性剂,用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低聚物型含氟表面活性剂与EVA具有良好的协同降凝效果。将质量分数90%二甲苯、质量分数8%EV... 以聚氧乙烯全氟烷基醇醚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低聚物型含氟表面活性剂,用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低聚物型含氟表面活性剂与EVA具有良好的协同降凝效果。将质量分数90%二甲苯、质量分数8%EVA、质量分数2%低聚物型含氟表面活性剂组成的降凝剂以1 000 mg/kg加入中海油某管输平台原油时,其反常点明显降低,凝点由35℃降至15℃。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蜡晶结晶形态发现,加入上述降凝剂后,蜡晶形态由未加剂的针状、片状转变为细小而均匀的球状,蜡晶颗粒的平均直径由10~20μm变为1~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凝剂 低聚物型含氟表面活性剂 EVA 协同效应
下载PDF
侧钻水平井机械堵水工艺技术 被引量:9
7
作者 于洪江 张凤武 冯永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6-58,共3页
本文介绍了大庆油田侧钻水平井机械堵水的工艺技术,并从工艺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进行论证。为确保堵水管柱安全起下,对插入密封段的合理长度进行了理论计算,用计算机程序模拟计算了管柱起下时的受力情况,并给出了计算结果... 本文介绍了大庆油田侧钻水平井机械堵水的工艺技术,并从工艺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进行论证。为确保堵水管柱安全起下,对插入密封段的合理长度进行了理论计算,用计算机程序模拟计算了管柱起下时的受力情况,并给出了计算结果,为侧钻水平井堵水工艺的实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钻 水平井 机械堵水 受力分析 采油井
下载PDF
芥酸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于洪江 刘玉 肖志海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2,30,共5页
以芥酸和N,N-二甲基-1,3-丙二胺为原料经缩合反应生成芥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再与亚硫酸氢钠和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的3-氯-2-羟基丙磺酸钠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出芥酸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研究了合成的优化工艺条件,用红外光谱法对产... 以芥酸和N,N-二甲基-1,3-丙二胺为原料经缩合反应生成芥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再与亚硫酸氢钠和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的3-氯-2-羟基丙磺酸钠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出芥酸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研究了合成的优化工艺条件,用红外光谱法对产品进行表征,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缩合反应的优化工艺条件为:n(芥酸)∶n(N,N-二甲基-1,3-丙二胺)=1∶1.1,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10 h,催化剂用量为1.5%,此条件下产率为82.7%;季铵化反应的优化工艺条件为:n(芥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n(3-氯-2-羟基丙磺酸钠)=1∶1.1,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8 h,此条件下产率为88.1%。产物溶液的cmc为1.78×10-5mol·L-1,30℃时γcmc为40.1 mN·m-1,60℃时γcmc为30.6 mN·m-1;对Ca2+的容忍度达8 g·L-1;质量分数为2%时溶液表观黏度可达204 m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表面活性剂 芥酸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 表面性能
下载PDF
分子膜驱油剂的性能评价及驱油效果探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于洪江 雷亮 刘玉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期93-96,共4页
对一种多羟基有机铵盐作为分子膜驱油剂进行性能评价和驱油效率的评价。测定了分子膜剂的表面张力、吸附量、防膨率和驱油效率。结果表明,分子膜剂与模拟地层水表面张力接近,不具有表面活性;分子膜剂可使岩石表面由亲油向亲水方向转化,... 对一种多羟基有机铵盐作为分子膜驱油剂进行性能评价和驱油效率的评价。测定了分子膜剂的表面张力、吸附量、防膨率和驱油效率。结果表明,分子膜剂与模拟地层水表面张力接近,不具有表面活性;分子膜剂可使岩石表面由亲油向亲水方向转化,可将强亲油表面载玻片(水接触角99.58°,油接触角31.43°)转变为弱亲水表面(水接触角42.56°,油接触角43.20°);吸附量为11.4 mg/g砂,防膨率达54.2%,分子膜剂浓度为5 000 mg/L时,驱油效率提高最明显,可以提高采收率10%~15%。该分子膜驱油剂能显著提高采收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驱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膜 润湿性 防膨率 驱油效率
下载PDF
油层水配制压裂液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于洪江 李艳 +1 位作者 罗然昊 张建国 《化学工程师》 CAS 2010年第11期50-53,共4页
本文在对油层水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油层水中各种金属离子、原油及悬浮物对压裂液基液粘度以及交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悬浮物对基液粘度影响很大;羟丙基胍胶与硼砂交联实验得出Ca2+、悬浮物对其交联影响很大。
关键词 油层水 压裂液 粘度 交联
下载PDF
污水配制聚合物驱油体系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于洪江 刘祥 +1 位作者 史俊 周建英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1期27-29,共3页
针对大港油田港西四区污水体系,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加量不大于1000m g·L- 1,助剂(AU)加量不大于300m g·L- 1的条件下以及实验用污水的组成(矿化度为6000m g·L- 1)确定后,利用准三... 针对大港油田港西四区污水体系,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加量不大于1000m g·L- 1,助剂(AU)加量不大于300m g·L- 1的条件下以及实验用污水的组成(矿化度为6000m g·L- 1)确定后,利用准三组分相图,选定实验范围及实验点.在选定的实验点,考察了聚丙烯酰胺溶液的浓度、pH值、温度、金属离子浓度及性质、助剂、油田常用化学剂等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并初步试验了改性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受溶液pH 值、温度、金属离子浓度及性质影响较大,受助剂和油田常用化学剂影响较小,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溶液的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驱油剂 污水 大港油田 驱油体系
下载PDF
一种低毒酸化缓蚀剂的研制 被引量:14
12
作者 于洪江 李善建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61-463,共3页
以水杨酰肼、甲醛、苯乙酮为原料,合成了一种Mannich碱,结合对N-80钢片在盐酸中的缓蚀效果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其与无机增效剂的协同作用进行了研究。经复配得到了未见报道的不含炔醇的复合酸化缓蚀剂。实验结果表明,该Mannich... 以水杨酰肼、甲醛、苯乙酮为原料,合成了一种Mannich碱,结合对N-80钢片在盐酸中的缓蚀效果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其与无机增效剂的协同作用进行了研究。经复配得到了未见报道的不含炔醇的复合酸化缓蚀剂。实验结果表明,该Mannich碱复配物在盐酸溶液中分散性好,具有优良的缓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ICH碱 酸化缓蚀剂 合成
下载PDF
PMAE系列原油降凝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于洪江 刘祥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6-38,共3页
以丙烯酸十八碳醇酯、马来酸酐和混合高级脂肪多元醇为主要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和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原油降凝剂并对其降凝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当丙烯酸十八碳醇酯、马来酸酐、混合高级脂肪多元醇三种物质的量配比为2:1:1,聚... 以丙烯酸十八碳醇酯、马来酸酐和混合高级脂肪多元醇为主要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和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原油降凝剂并对其降凝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当丙烯酸十八碳醇酯、马来酸酐、混合高级脂肪多元醇三种物质的量配比为2:1:1,聚合温度为90℃时,合成的降凝剂PMAE-2降凝效果最好。南阳原油中添加0.5‰的PMAE-2合成降凝剂后凝点下降了22℃,对胜利原油和延安原油也同样有良好的降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降凝剂 合成方法 自由基聚合 酯化反应 降凝效果 加剂量
下载PDF
油溶性特稠原油降黏剂——PAEH的研制 被引量:8
14
作者 于洪江 刘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5期63-65,共3页
首先合成了一定分子量的聚丙烯酸,然后再分别连续投加山梨醇和硬脂酸,通过两步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聚丙烯酸高碳醇酯衍生物油溶性稠油降黏剂--PAEH.研究了合成条件对产物降黏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合成条件:丙烯酸、多元醇、硬脂酸的物... 首先合成了一定分子量的聚丙烯酸,然后再分别连续投加山梨醇和硬脂酸,通过两步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聚丙烯酸高碳醇酯衍生物油溶性稠油降黏剂--PAEH.研究了合成条件对产物降黏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合成条件:丙烯酸、多元醇、硬脂酸的物质量比为1:0.6:0.6,合成温度110~115℃,合成时间5~7 h.讨论了该降黏剂加量和温度对其降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其浓度为0.8 g/L,温度在42.5~50.0℃时,具有最佳降黏效果.PAEH稠油降黏剂生产工艺简单,产率高,对高稠原油降黏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降黏剂 合成条件
下载PDF
时间序列资料季节变动分析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于洪江 柳国洪 +1 位作者 孙爱峰 夏季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9-599,601,共2页
在医疗卫生领域,季节变动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卫生部门依据现有资料,可以阐明季节变动规律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人群中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关键词 季节变动规律 时间序列资料 医疗卫生领域 人民健康水平 卫生部 控制措 患病率 发病率
下载PDF
一种可以与甲醇同注的泡排剂 被引量:5
16
作者 于洪江 刘祥 李谦定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甲醇溶液 泡沫排水采气 天然气生产 开发过程 底水推进 游梁抽油机 压裂作业 优选管柱 有效措施
下载PDF
成膜性纳米微乳液封堵剂的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于洪江 拓丹 熊迅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2-95,共4页
以苯乙烯(St)、丙烯酸甲酯(MA)和丙烯酰胺(AM)为反应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成膜型纳米微乳液封堵剂。合成反应的最佳条件为:乳化剂复配比span80∶tween80=2∶1(质量比),反应单体配比为St∶MA∶AM=3∶1... 以苯乙烯(St)、丙烯酸甲酯(MA)和丙烯酰胺(AM)为反应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成膜型纳米微乳液封堵剂。合成反应的最佳条件为:乳化剂复配比span80∶tween80=2∶1(质量比),反应单体配比为St∶MA∶AM=3∶1∶2(质量比),单体总浓度为25%,引发剂用量为2%,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 h。封堵剂的粒径中值为125.5 nm,满足对页岩微裂缝封堵的尺寸条件;热重分析表明,纳米封堵剂分解温度290℃左右,热稳定性好;在钻井液体系中加入3%的封堵剂,90℃热滚16 h后,粘度和切力变化不大,流变性较稳定,且其API滤失量仅为2 m L,FLHTHP(30 min)为6.0 m L,该纳米封堵剂性能优异,封堵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膜 纳米微乳液 钻井液封堵体系 反相微乳液聚合
下载PDF
陕北低渗透储层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洪江 应丹丹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2176-2178,2185,共4页
针对陕北延长油田的储层情况,研制出一种以甜菜碱为主的复配驱油体系EPS,该体系配方为:甜菜碱:OP-10:异丙醇=7∶2∶1,使用浓度为0.1%。对该体系的配伍性、乳化性、抗盐性、cmc值、吸附值及采收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驱油体系与陕北延... 针对陕北延长油田的储层情况,研制出一种以甜菜碱为主的复配驱油体系EPS,该体系配方为:甜菜碱:OP-10:异丙醇=7∶2∶1,使用浓度为0.1%。对该体系的配伍性、乳化性、抗盐性、cmc值、吸附值及采收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驱油体系与陕北延长油田大部分高矿化度的地层水都有良好的配伍性和乳化性;cmc值较低(450 mg/L);岩心吸附值小(0.910 mg/g);耐盐性能好,当Ca2+浓度高达12 000 mg/L时,该体系与原油仍可达到超低界面张力(约10-3mN/m);在不同低渗透油层的驱替实验中,驱油效率提高6.7%~1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高矿化度 耐盐 低渗 驱油效率
下载PDF
两种泡罩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洪江 董宇 +1 位作者 杨斌 赵桂周 《当代化工》 CAS 2011年第11期1158-1160,共3页
应用空气-水系统,在1 000 mm×400 mm的有机玻璃塔中,测定不同结构的两种泡罩塔板的压降、雾沫夹带、漏液等流体力学性能,对实验测得的结果进行关联,得到了计算泡罩塔板各项流体力学性能的关联式,为今后的设计及应用提供依据。实验... 应用空气-水系统,在1 000 mm×400 mm的有机玻璃塔中,测定不同结构的两种泡罩塔板的压降、雾沫夹带、漏液等流体力学性能,对实验测得的结果进行关联,得到了计算泡罩塔板各项流体力学性能的关联式,为今后的设计及应用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操作范围内,Ⅱ型泡罩塔板的压降、漏液点、雾沫夹带随板孔动能因子(F0)增加的幅度均低于Ⅰ型,即Ⅱ型泡罩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优于Ⅰ型泡罩塔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罩塔板 压降 漏液 雾沫夹带
下载PDF
反相微乳液法合成耐温抗盐聚合物驱油剂 被引量:9
20
作者 于洪江 李霞 齐红显 《化学工程师》 CAS 2009年第10期47-50,共4页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为单体,过硫酸钾(K2S2O8)-亚硫酸氢钠(NaHSO3)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Span60为乳化剂、煤油为分散相进行反相微乳液聚合,合成了驱油用耐温抗盐聚合物。研究了单体的加量...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为单体,过硫酸钾(K2S2O8)-亚硫酸氢钠(NaHSO3)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Span60为乳化剂、煤油为分散相进行反相微乳液聚合,合成了驱油用耐温抗盐聚合物。研究了单体的加量、单体的浓度、引发剂的浓度、反应温度、pH值等因素对聚合物粘度的影响,并对产品的耐温抗盐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AMPS加量为20%、甲基丙烯酸十八酯加量为1%、单体的浓度为25%、反应温度为53℃、引发剂浓度为0.4%、pH值为10、反应7~8h时,聚合物的粘度最大,并表现出良好的耐温抗盐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反相微乳液聚合 氧化还原体系 耐温抗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