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量氟对大鼠肾肝心损害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于琳华 张富军 +3 位作者 张增铁 赵文宝 李恒力 郭雄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 探讨过量氟对实验大鼠肾、心、肝脏的损害作用。方法 用光镜观察摄入不同过量氟后 3个月、5个月大鼠的肾、心、肝脏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肾组织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 不同剂量过量氟组... 目的 探讨过量氟对实验大鼠肾、心、肝脏的损害作用。方法 用光镜观察摄入不同过量氟后 3个月、5个月大鼠的肾、心、肝脏的病理形态学变化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肾组织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 不同剂量过量氟组大鼠肾、心、肝脏的实质细胞肿胀和单个细胞坏死。肾脏损害病变严重而复杂 ,特别是 5个月高氟组肾组织内出现多种灶状病变、肾小管阻塞和扩张 ;间质灶状纤维化、小管萎缩、上皮细胞增生伴单个核炎细胞浸润 ;肾内细胞 PCNA高表达 ;灶状坏死伴钙化 ;肉芽肿和感染灶等。结论 过量氟可损害多种内脏器官 ,以肾脏损害最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量氟 肾脏 病理变化 大鼠 氟中毒 肝脏 心脏
下载PDF
陕西地区IgA肾病的病理和流行病学特点 被引量:10
2
作者 于琳华 任淑婷 +5 位作者 国荣 李恒力 解晓慧 蒋娜 赵文宝 冯学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0-453,共4页
目的了解陕西地区15年来IgA肾病的病理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18例IgA肾病的流行病学和病理特点.结果本地区IgA肾病男性多见,发病高峰年龄为16~40岁,发病占同期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32.46%,病程较短;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肾病综... 目的了解陕西地区15年来IgA肾病的病理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18例IgA肾病的流行病学和病理特点.结果本地区IgA肾病男性多见,发病高峰年龄为16~40岁,发病占同期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32.46%,病程较短;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肾病综合征最多见,肉眼血尿随年龄增加而减少,肾功能不全和高血压随年龄增大而增多;小球内固有细胞的增生程度、新月体形成和小管间质病变对肾功能影响明显;肾功能不全与年龄、病程和病变之间无明显的规律性对应关系.结论陕西地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IgA肾病所占比例高,男性多见;IgA肾病某些临床表现在各年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IgA肾病的小球病变与肾小管、间质及血管病变程度不一定平行,依据病理变化制定有个性化特点的IgA肾病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流行病学 病理变化
下载PDF
糖尿病性肾损害发病机制的病理学证据 被引量:5
3
作者 于琳华 任淑婷 +3 位作者 李恒力 国荣 赵文宝 冯学亮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2274-2275,共2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对比非糖尿病性肾疾病(Non-diabeticrenaldisease,NDRD)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的病变特点,为进一步探索NDRD的发病机制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对43例糖尿病患...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对比非糖尿病性肾疾病(Non-diabeticrenaldisease,NDRD)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的病变特点,为进一步探索NDRD的发病机制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对43例糖尿病患者的肾穿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形态学、免疫荧光和透射电镜检查。先分别由肾内科和病理科高级职称医生背对背诊断,最后结合临床统一诊断。结果:43例糖尿病肾穿组织NDRD占65.1%(28/43)。与DN比较,NDRD病变有以下特点:①显示多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组织类型,其中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最多、占32.14%(9/28),其次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占17.86%(5/28)。②透射电镜检查见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basementmembranes,GBM)不均匀性增厚,这与DN肾小球基底膜均匀性增厚明显不同。③免疫荧光检查发现71.43%(20/28)NDRD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壁有两种以上呈颗粒或团块状的免疫球蛋白沉积。结论: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较高的NDRD发生率,其病理变化、免疫病理和超微结构均与DN有显著不同,提示NDRD与DN有不同的发病机制。为进一步探讨糖尿病肾损害的发生机制、临床早期诊断和介入相应的康复治疗手段提供病理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肾损害 发病机制 病理学 超微结构 诊断
下载PDF
陕西略阳及西安地区子宫颈癌与HPV感染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于琳华 司履生 +2 位作者 王银容 张蕴璟 李维清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7-89,共3页
子宫颈癌是我国妇女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我省略阳县发病率尤高,据调查,在当地农村的已婚妇女中,发病率为875.96/10万。许多流行病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资料表明,宫颈癌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Ⅱ)与宫颈... 子宫颈癌是我国妇女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我省略阳县发病率尤高,据调查,在当地农村的已婚妇女中,发病率为875.96/10万。许多流行病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资料表明,宫颈癌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Ⅱ)与宫颈癌的关系曾有过大量研究。近年来,关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更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人们发现,宫颈HPV感染常引起疣状增生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HPV 感染
下载PDF
多媒体技术在模具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于琳华 殷秋菊 周超梅 《辽宁高职学报》 2009年第4期50-51,共2页
模具专业课程具有内容繁杂、知识涵盖面宽、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等特点。而目前一般高职院校模具专业普遍存在着教学条件较差,学生缺乏生产性实训,授课与学习难度较大等问题。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可解决这些问题。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 模具专业课程具有内容繁杂、知识涵盖面宽、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等特点。而目前一般高职院校模具专业普遍存在着教学条件较差,学生缺乏生产性实训,授课与学习难度较大等问题。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可解决这些问题。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时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要注意教学的节奏,注意克服由于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带来的消化不良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专业课程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式
下载PDF
表面强化技术在模具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于琳华 殷秋菊 林东玲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09年第2期5-8,17,共5页
简要说明了模具的地位和作用,表面强化技术对模具质量与寿命的影响和关系,介绍了常用表面处理技术以及表面处理新技术在模具中的应用。
关键词 表面处理 模具寿命 硬度 耐磨性 气相沉积 表面强化
下载PDF
浅谈影响病理学教学的因素及解决思路 被引量:1
7
作者 于琳华 任淑婷 朱宝琳 《西北医学教育》 2000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病理学 教学改革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5例IgA肾病临床病理分析
8
作者 于琳华 魏西秦 +4 位作者 郭尚温 李恒力 冯雪亮 杜锦凤 尹爱萍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279-282,共4页
IgA肾病25例,占同期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41.7%。肾组织病变损害程度分Ⅰ-Ⅴ级,呈Ⅳ级以上重度损害者占28%。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者占32%,重度蛋白尿(>3.5g/d)者占40%,呈肾病综合症表现者占36%。本文病例肾活检距发病时间较短... IgA肾病25例,占同期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41.7%。肾组织病变损害程度分Ⅰ-Ⅴ级,呈Ⅳ级以上重度损害者占28%。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者占32%,重度蛋白尿(>3.5g/d)者占40%,呈肾病综合症表现者占36%。本文病例肾活检距发病时间较短,平均为16.5个月,没有1例发生肾功衰竭,其原因可能与检查诊断较早,治疗及时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 肾病 肾小球炎 肾治检
下载PDF
肾炎组织内T淋巴细胞浸润及DR抗原表达(附39例分析)
9
作者 于琳华 李恒力 +2 位作者 赵文宝 张秉义 郭尚温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100-102,共3页
应用单克隆抗体及SABC免疫组化技术,随机观察39例肾活检组织,结果发现肾炎组织内浸润的细胞主要为DR抗原阳性活化的T_4^+、T_8^+细胞,且其数量、分布方式和部位及DR抗原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异常表达均与肾小球硬化、新月体形成及肾小管... 应用单克隆抗体及SABC免疫组化技术,随机观察39例肾活检组织,结果发现肾炎组织内浸润的细胞主要为DR抗原阳性活化的T_4^+、T_8^+细胞,且其数量、分布方式和部位及DR抗原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异常表达均与肾小球硬化、新月体形成及肾小管损伤关系密切。这些结果提示肾炎肾组织病变的发生可能系细胞免疫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主动参与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 病理学 活检 T细胞浸润 DR抗原
下载PDF
51例小儿肾活检分析
10
作者 于琳华 李恒力 +2 位作者 张秉义 郭尚温 赵文宝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9期558-560,共3页
报告了经光镜及免疫荧光检查的51例儿童肾活检病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37例(72.6%),继发性肾炎9例均为过敏性紫癜肾炎(17.6%),急性肾小管坏死5例(9.8%)。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占原发性肾炎的86.5%,其中IgA肾病(IgAN)21例占65.... 报告了经光镜及免疫荧光检查的51例儿童肾活检病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37例(72.6%),继发性肾炎9例均为过敏性紫癜肾炎(17.6%),急性肾小管坏死5例(9.8%)。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占原发性肾炎的86.5%,其中IgA肾病(IgAN)21例占65.6%(/32)。IgAN12例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7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5例急性肾小管坏死,3例临床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对检查结果及小儿肾活检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活组织检查
下载PDF
改良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6
11
作者 杨维娜 于琳华 +2 位作者 郭尚温 成少利 柴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5-448,452,共5页
目的探讨阿霉素肾病在不同病理发展阶段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采用间隔2周两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复制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血、尿生化指标和肾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该模型表现为严重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高... 目的探讨阿霉素肾病在不同病理发展阶段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采用间隔2周两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复制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血、尿生化指标和肾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该模型表现为严重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病理学检查显示,4周末肾小球足细胞肿胀,系膜细胞轻度增生;8周末有球囊粘连,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12周末部分肾小球节段性轻、中度硬化,间质内有明显灶性淋巴细胞浸润,并有轻度纤维化。结论经改良间隔2周两次尾静脉内注射阿霉素4mg/kg,可以成功复制阿霉素肾病模型。急性模型病理学改变类似人的微小病变性肾病,慢性模型病理学改变类似人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肾病 足细胞 微小病变性肾病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2
12
作者 张亚莉 冯婕 +5 位作者 姜莎莎 李燕 孙吉平 王慧芳 于琳华 郭尚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473-2476,共4页
目的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的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将3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4只和糖尿病肾病组21只。糖尿病肾病组给予高... 目的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的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将3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4只和糖尿病肾病组21只。糖尿病肾病组给予高脂饮食,产生胰岛素抵抗后一次性腹腔注射STZ,35 mg/kg;对照组给予常规饲料,腹腔注射等量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大鼠肾组织3种因子的表达。结果 MCP-1、TGF-β1、CTGF在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主要在肾小管)有较强的表达,糖尿病肾病组大鼠3种因子的平均吸光度分别为(0.29±0.04)、(0.20±0.02)、(0.20±0.02),对照组大鼠分别为(0.21±0.02)、(0.17±0.01)、(0.16±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P-1、TGF-β1、CTGF在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表达增强,参与了糖尿病肾病早期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糖尿病肾病 模型 动物
下载PDF
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动态变化及其足细胞数量和nephrin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维娜 于琳华 +3 位作者 钱亦 靳辉 郑黎明 柴云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2-516,F0002,共6页
【目的】探讨足细胞数量及nephrin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SD大鼠64只分为两组,模型组40只和对照组24只。模型组大鼠间隔2周两次尾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对照组大鼠相同时间尾静脉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各组分... 【目的】探讨足细胞数量及nephrin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SD大鼠64只分为两组,模型组40只和对照组24只。模型组大鼠间隔2周两次尾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对照组大鼠相同时间尾静脉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注射后1周、4周、8周、12周检测血、尿的生化指标,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足细胞数量及nephrin的表达变化。【结果】①根据肾脏病理变化模型可分为两期:急性期(1~4周)和慢性期(5~12周)。光镜检查4周末可见肾小球足细胞肿胀,8周末出现球囊粘连,12周末部分肾小球节段性轻、中度硬化。②1周末足细胞nephrin表达减弱(P<0.05),8周末足细胞数量减少(约是对照组的84%,P<0.05)。③nephrin、足细胞数量与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呈负相关关系;足细胞数量与nephrin呈正相关关系。【结论】①经改良间隔2周两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0.004mg/g,可成功建立急性和慢性阿霉素肾病模型,急性模型病理学改变类似人的微小病变性肾病,慢性模型病理学改变类似人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②足细胞nephrin的表达减少和分布方式改变可能是大量蛋白尿发生的重要因素。③FSGS发生时足细胞数量减少了约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肾病 足细胞 蛋白尿 NEPHRIN
下载PDF
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中足细胞数量及nephrin、VEGF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维娜 任淑婷 +4 位作者 钱亦 成少利 靳辉 刘勇 于琳华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8-463,共6页
目的探讨足细胞的数量及nephrin、VEGF在阿霉素(ADR)肾病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建立ADR诱导的大鼠肾病模型,于不同实验时间点检测血尿生化指标;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足细胞数量、nephrin、VEGF... 目的探讨足细胞的数量及nephrin、VEGF在阿霉素(ADR)肾病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建立ADR诱导的大鼠肾病模型,于不同实验时间点检测血尿生化指标;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足细胞数量、nephrin、VEGF的表达变化。结果肾病模型组大鼠在第2次注射ADR后1周末足细胞nephrin表达减弱(P<0.05);8周末肾小球VEGF表达增强(P<0.05)、足细胞数量减少(P<0.05);nephrin、足细胞数量与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呈负相关;VEGF与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呈正相关。结论足细胞nephrin的表达减少和分布方式改变可能是大量蛋白尿发生的重要因素,VEGF既参与蛋白尿的产生,又参与肾小球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肾病 NEPHRIN VEGF 足细胞
下载PDF
黄芪提取成分对冲击波致家兔肾损伤模型中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翔 贺大林 +3 位作者 陈兴发 张林琳 于琳华 李建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606-1609,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致肾损伤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69只家兔随机分为假处理组、对照组、黄芪总皂苷组、总黄酮组和总多糖组,观察ESWL前后P-选择素(p-selectin)在肾脏的表达及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测定肾组织丙... 目的:探讨黄芪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致肾损伤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69只家兔随机分为假处理组、对照组、黄芪总皂苷组、总黄酮组和总多糖组,观察ESWL前后P-选择素(p-selectin)在肾脏的表达及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测定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ESWL后p-selectin广泛表达于肾小球、肾小管及肾间质等部位,肾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黄芪总皂苷组p-se-lectin阳性率及细胞损伤程度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及SOD活性分别明显低于和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黄芪总黄酮与总多糖对p-selectin无抑制作用,二者抗冲击波致肾损伤的能力均不如总皂苷显著。结论:黄芪总皂苷除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外,还可显著抑制黏附分子p-selectin的异常表达,是黄芪抗冲击波致肾损伤的主要效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冲击波 损伤 P-选择素
下载PDF
Nephrin、TGF-β1和WT1在阿霉素肾病模型肾小球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维娜 任淑婷 +4 位作者 成少利 张耀杰 于琳华 郭尚温 李恒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足细胞的数量及nephri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在阿霉素肾病模型肾小球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阿霉素诱导的大鼠肾病模型,于不同实验时间点检测血、尿生化指标;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技术检... 目的探讨足细胞的数量及nephri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在阿霉素肾病模型肾小球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阿霉素诱导的大鼠肾病模型,于不同实验时间点检测血、尿生化指标;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足细胞数量、nephrin、TGF-β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该模型的肾脏病理学改变明显;1周末足细胞nephrin表达减弱(P<0.05),8周末肾小球TGF-β1表达增强(P<0.05)、足细胞数量减少(P<0.05);nephrin与24 h尿蛋白定量(r=-0.83,P<0.01)、尿素氮(r=-0.68,P<0.05)、血肌酐(r=-0.71,P<0.05)呈负相关;TGF-β1与24 h尿蛋白定量(r=0.45,P<0.05)、尿素氮(r=0.62,P<0.05)、血肌酐(r=0.59,P<0.05)呈正相关;足细胞数量与24 h尿蛋白定量(r=-0.63,P<0.05)、尿素氮(r=-0.72,P<0.05)、血肌酐(r=-0.76,P<0.05)呈负相关;足细胞数量与nephrin呈正相关(r=0.78,P<0.01),与TGF-β1呈负相关(r=-0.64,P<0.05)。结论经改良间隔2周两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4 mg/kg)可以成功复制阿霉素肾病急性和慢性模型;阿霉素肾病蛋白尿的发生和进展与nephrin表达异常密切相关;TGF-β1加重了足细胞数量减少启动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肾病 NEPHRIN 转化生长因子-β1 足细胞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肾活检组织中PCNA与Bcl-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国荣 于琳华 +2 位作者 徐长福 李恒力 赵文宝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4-146,159,共4页
目的 观察狼疮性肾炎 (lupusnephritis ,LN)肾组织内凋亡调控基因Bcl 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 ,探讨凋亡在L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ELPS(enhancedlabelled polymersystem)检测 2 9例LN肾穿刺活检组织PCNA和Bcl 2的表达 ,并... 目的 观察狼疮性肾炎 (lupusnephritis ,LN)肾组织内凋亡调控基因Bcl 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 ,探讨凋亡在L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ELPS(enhancedlabelled polymersystem)检测 2 9例LN肾穿刺活检组织PCNA和Bcl 2的表达 ,并与正常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N组肾小球内PCNA阳性细胞数与正常对照组肾组织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LN组肾小球内Bcl 2阳性表达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阳性表达细胞见于系膜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细胞性新月体内。LN组肾小球Bcl 2阳性细胞数与PCNA阳性细胞数、肾小球细胞总数有显著正性线性相关 (r =0 .70 1.P <0 .0 1;r =0 .5 5 0 ,P <0 .0 1)。结论 LN肾组织肾小球内细胞高增殖和Bcl 2高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肾活检组织 PCNA Bcl—2 凋亡调控基因 肾组织 增殖细胞核抗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柯萨奇-腺病毒受体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林琳 贺大林 +4 位作者 李翔 李磊 罗勇 于琳华 Hsieh JT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141-1143,共3页
目的:研究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AR)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例癌旁正常肾组织和48例肾细胞癌组织中CAR的表达。结果:12例正常肾组织全部表达CAR,48例肾细胞癌组织中31例无CAR表达。不同分级CAR表达率分别... 目的:研究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AR)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例癌旁正常肾组织和48例肾细胞癌组织中CAR的表达。结果:12例正常肾组织全部表达CAR,48例肾细胞癌组织中31例无CAR表达。不同分级CAR表达率分别为Ⅰ级54.5%(12/22)、Ⅱ级23.5%(4/17)、Ⅲ级11.1%(1/9);不同分期CAR表达率分别为Ⅰ期57.9%(11/19)、Ⅱ期30.8%(4/13)、Ⅲ期18.2%(2/11)、Ⅳ期0(0/5)。结论:在多数肾细胞癌组织中CAR基因表达丧失;CAR表达变化与肾癌的分级、分期相关,可以作为肾癌分化、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柯萨奇-腺病毒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血清HBV标志物阳性和阴性肾炎患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任淑婷 徐长福 +1 位作者 李恒力 于琳华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5-37,43,共4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对肾小球肾炎 (GN)的致病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2 8例血清HBV阳性和 1 2例HBV阴性组患者肾组织内HBV抗原(HBAg)存在的状况 ,并着重对比了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肾组织病变特征。结果...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对肾小球肾炎 (GN)的致病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2 8例血清HBV阳性和 1 2例HBV阴性组患者肾组织内HBV抗原(HBAg)存在的状况 ,并着重对比了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肾组织病变特征。结果 HBV标志物阳性组HBAg检出率较高 (71 .43 % ) ,肾小球内增生病变较重 ,但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在临床表现和病变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BV可能直接感染肾组织细胞导致肾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 HBV相关性肾炎 临床表现 病理
下载PDF
IgA肾病肾组织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任淑婷 于琳华 +2 位作者 徐长福 李恒力 冯学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6-299,共4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致IgA肾病肾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 :随机选取 4 8例IgA肾病肾穿刺组织 ,参照Meadow病变分级标准分为Ⅰ -Ⅴ级 5个实验组 ,应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级肾组织内HBsAg和HBcAg ;同时用直接IS -PCR技...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致IgA肾病肾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 :随机选取 4 8例IgA肾病肾穿刺组织 ,参照Meadow病变分级标准分为Ⅰ -Ⅴ级 5个实验组 ,应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级肾组织内HBsAg和HBcAg ;同时用直接IS -PCR技术检测其中 18例IgA肾病肾组织内HBVDNA。结果 :4 8例IgA肾病肾组织内HBcAg和HBsAg总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75 0 0 % (36 / 4 8)和 4 3 75 % (2 1/ 4 8) ;18例IgA肾病肾组织内HBVDNA阳性检出率为 6 1 .11% (11/ 18) ;3者均表现为肾小管阳性检出率高于肾小球 (P <0 .0 5 ) ,但各级之间 ,HBcAg、HBsAg和HBVDNA检出率均无显著差异 (P >0 . 0 5 )。结论 :HBV参与了IgA肾病的发生 ,其导致肾组织损伤的机制可能主要是由细胞免疫或一系列细胞因子介导 ,并非病毒直接所致 ;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能是HBV感染的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肾小球肾炎 IGA 肝炎抗原 乙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