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居家运动康复强度-时间依从性轨迹及预测因素的纵向研究
1
作者 王洁 孙国珍 +6 位作者 鲍志鹏 王琳 高敏 刘沈馨雨 于甜栖 王琴 高蓉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6,183,共10页
背景我国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病率逐年升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亟需关注。现有研究证实运动康复是改善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不佳的有效方式。依从性是衡量运动康复益处是否持续存在的关键指标,但其变化轨迹未知。... 背景我国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病率逐年升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亟需关注。现有研究证实运动康复是改善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不佳的有效方式。依从性是衡量运动康复益处是否持续存在的关键指标,但其变化轨迹未知。目的基于前瞻性纵向观察的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居家运动康复强度-时间依从性5期追踪数据,考察发展轨迹及预测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11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射频消融术的246例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其中入组1周为基线调查,入组后3、6、9个月和12个月为追踪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本研究使用智能设备或运动日志对依从性进行监督和记录,从强度-时间依从性评估运动依从性;采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SEE)、运动恐惧量表(Fact-CHF)、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患者积极度量表(PAM13)分别评估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运动恐惧水平、社会支持情况、积极度水平。利用Mplus工具构建潜类别增长模型(LCGM),取最优的拟合模型确定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居家运动康复强度-时间依从性的发展轨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轨迹类别的预测因素。结果44例患者失访,最终共202例纳入分析。基线、运动3个月、运动6个月、运动9个月、运动12个月患者例数分别为202、201、185、174例和159例,患者强度-时间依从性分别为(0.83±0.55)、(1.07±0.54)、(0.99±0.57)、(0.91±0.55)、(0.89±0.60)。LCGM结果显示,患者的运动康复强度-时间依从性变化过程具有群体异质性,分为3个潜类别轨迹组:缓慢下降-低水平组(n=69,34.2%)、快速上升-高水平组(n=14,6.9%)、持续依从组(n=119,58.9%)。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缓慢下降-低水平组为参照组,快速上升-高水平组和持续依从组男性患者的强度-时间依从性水平更高(P<0.001);快速上升-高水平组和持续依从组患者的年龄更大,运动自我效能水平更高(P<0.05);快速上升-高水平组患者的运动恐惧水平更低(P<0.05);持续依从组患者的积极度水平更高(P<0.05)。结论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居家运动康复强度-时间依从性呈多类别曲线增长的发展轨迹;未来可依据依从性的时变特点和因素定期进行强化干预,进而提高患者居家运动康复依从性水平且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居家运动康复 依从性 影响因素研究 纵向研究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恐惧量表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3
2
作者 高敏 孙国珍 +5 位作者 王倩怡 王洁 黄杨曦 于甜栖 刘沈馨雨 温高芹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07-1913,共7页
目的:修订形成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恐惧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遵循Brislin原则对冠心病病人运动恐惧量表(Fact-CAD)进行翻译和修订,形成中文版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恐惧量表。选择江苏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278例慢性心力衰竭... 目的:修订形成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恐惧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遵循Brislin原则对冠心病病人运动恐惧量表(Fact-CAD)进行翻译和修订,形成中文版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恐惧量表。选择江苏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278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检验量表信效度。结果: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83,折半信度为0.843,重测信度为0.902。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02,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57~1.000,效标效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601。验证性因子分析提示中文版量表单维性结构良好。最终保留15个条目形成中文版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恐惧量表。结论:中文版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恐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评估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运动恐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运动恐惧 经典测量理论 项目反应理论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量表的编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敏 孙国珍 +5 位作者 王倩怡 王洁 黄杨曦 于甜栖 刘沈馨雨 温高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96-100,111,共6页
目的编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量表,为快速便捷地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提供适用工具。方法以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为指导,通过文献回顾、质性研究形成初始条目池;根据小样本预调查、德尔菲... 目的编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量表,为快速便捷地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提供适用工具。方法以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为指导,通过文献回顾、质性研究形成初始条目池;根据小样本预调查、德尔菲专家函询形成临床测试版量表。第一阶段调查284例稳定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量表的条目进行筛选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形成正式版量表;第二阶段调查274例患者,对正式版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信效度分析,形成最终版量表。结果正式量表包括6个维度24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6个因子能解释总变异的72.307%,各条目的难度合理,且均未出现逆反阈值,条目区分度、项目信息量及项目特征曲线均较优。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16,重测信度为0.911。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较好。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量表的条目难度、区分度合理,项目信息量较好,同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运动康复依从性 影响因素 量表 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北欧式健走对心脏病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4
作者 孙姝怡 孙国珍 +4 位作者 于甜栖 高敏 黄杨曦 刘沈馨雨 王洁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6期50-56,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北欧式健走(NW)对心脏病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INHAL、MEDLINE、CNKI、WanFang Data、VIP和SinoMed数据库,搜集NW应用于心脏病患者的... 目的系统评价北欧式健走(NW)对心脏病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INHAL、MEDLINE、CNKI、WanFang Data、VIP和SinoMed数据库,搜集NW应用于心脏病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对纳入文献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逐层筛选,本研究共纳入8项RCT,包括45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NW在改善心脏病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6MWD)(MD=26.43,95%CI:7.81~45.04,P<0.01)和代谢当量(MET)(MD=0.60,95%CI:0.19~1.01,P<0.01)方面优于传统心脏康复,但在生活质量评分(SF-36量表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评分)、峰值摄氧量、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方面与传统心脏康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心脏康复措施,基于NW的心脏康复措施可增加运动强度,提高心脏病患者的运动能力,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等的限制,未来还需纳入更多的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欧式健走 运动康复 心脏病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自我效能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调节疲劳与运动依从性的中介效应
5
作者 孙姝怡 孙国珍 +4 位作者 高敏 于甜栖 刘沈馨雨 汤志杰 卢静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调节疲劳与运动依从性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7月—11月选取南京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就诊的26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运动依从性量...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调节疲劳与运动依从性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7月—11月选取南京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就诊的26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运动依从性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调节疲劳总分为(44.31±8.23)分,自我效能总分(23.90±6.66)分,运动依从性总分(29.44±11.59)分。自我调节疲劳与自我效能呈负相关(r=-0.533,P<0.001),与运动依从性呈负相关(r=-0.405,P<0.001),自我效能与运动依从性呈正相关(r=0.455,P<0.001)。中介模型显示,自我效能在自我调节疲劳与运动依从性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总效应为-0.570,直接效应为-0.319,间接效应为-0.25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4.0%。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调节疲劳处于较高水平,自我效能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运动依从性处于较低水平。自我调节疲劳、自我效能均可直接影响患者运动依从性,自我调节疲劳也可通过自我效能间接影响患者运动依从性。医护人员应积极采取策略对抗自我调节疲劳,增加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患者的运动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自我调节疲劳 自我效能 运动依从性 中介效应
下载PDF
慢性病患者自我损耗的概念分析
6
作者 孙姝怡 孙国珍 +3 位作者 高敏 于甜栖 刘沈馨雨 王洁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63-968,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病患者自我损耗概念的定义及其内涵,为开展自我损耗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1998年—2022年发表在CINAHL、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库中的关... 目的探讨慢性病患者自我损耗概念的定义及其内涵,为开展自我损耗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1998年—2022年发表在CINAHL、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库中的关于自我损耗的文献。采用Walker和Avant的概念分析法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9篇文献。慢性病患者自我损耗的定义属性为心理资源消耗、自我控制能力下降,且两者交互影响;其前因为疾病相关因素、人口学特征、睡眠因素、认知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后果为不良健康行为、心理负担加重及生活质量下降。测量工具包括自我调节疲劳量表、自我损耗后效量表和自我损耗源量表。结论该研究明晰了慢性病患者自我损耗的定义属性、前因及后果,可为以后开展慢性病自我损耗评估工具开发、理论模型构建及干预研究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护理 自我损耗 概念分析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参与运动康复障碍和促进因素的混合研究
7
作者 严伟 于甜栖 +2 位作者 高敏 王洁 孙国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4年第7期906-912,共7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参与运动康复的障碍和促进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22年3-8月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云病房"招募房颤射频消融术后3个月内的2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心脏康复...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参与运动康复的障碍和促进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22年3-8月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云病房"招募房颤射频消融术后3个月内的2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心脏康复障碍量表评估患者参与运动康复的障碍、运动自我效能感量表评估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对其中的22例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提炼主题。结果:285例房颤患者中,参与过运动康复项目者202例(70.88%)。研究显示,工作/时间冲突、缺乏心脏康复知识、健康/躯体功能受限影响患者运动康复参与情况( P<0.05)。质性研究提炼出3个影响患者运动康复情况的主题:能力、机会和动机。 结论:房颤患者运动康复参与受到家庭责任、能力、动机、机会多因素影响。医务人员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全方位、多角度、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切实改善患者的运动康复参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运动康复 障碍因素 促进因素 混合研究
原文传递
心力衰竭患者心理资源损耗与恢复过程的质性研究
8
作者 孙姝怡 孙国珍 +5 位作者 高敏 王洁 于甜栖 刘沈馨雨 汤志杰 温高芹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6-712,共7页
目的探索心力衰竭患者心理资源损耗与恢复过程的特征。方法基于自我损耗理论,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2年9月—11月,对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16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法对资料进行... 目的探索心力衰竭患者心理资源损耗与恢复过程的特征。方法基于自我损耗理论,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22年9月—11月,对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16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结果共提炼出急性心理损耗源(角色转换导致心理应激、生理痛苦引发心理资源危机),慢性心理损耗源(躯体症状导致原有行为习惯改变、持续的不适症状令患者备受煎熬、不确定性使患者深陷反刍思维、治疗费用加重经济负担),自我损耗表现(消极思维模式与浅层认知加工、复杂交织的负性情绪、行为执行力弱化),心理资源恢复(激发个人成长,实现自我疗愈;多方资源支持,营造复愈性环境)4个主题,11个亚主题。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病程中存在急、慢性损耗源,可导致多种自我损耗表现,损耗与恢复并存且动态变化。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心理损耗源对患者的影响,判断自我损耗的表现及严重程度,及时采取恢复措施,维持患者心理资源平衡,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损耗 自我调节 心理资源 心力衰竭 质性研究 心理护理
原文传递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参与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6
9
作者 于甜栖 孙国珍 +4 位作者 高敏 王洁 刘沈馨雨 黄杨曦 鲍志鹏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4-420,共7页
目的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参与护理干预方案,为提高患者运动参与度提供指导。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文献,以患者健康参与模型为理论指导,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参与护理干预方案初稿。2022年5月—6月,通过德尔菲法对18名专... 目的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参与护理干预方案,为提高患者运动参与度提供指导。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文献,以患者健康参与模型为理论指导,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参与护理干预方案初稿。2022年5月—6月,通过德尔菲法对18名专家进行函询,征询专家意见并修订,形成方案终稿。结果经过2轮函询后18名专家意见趋于一致,专家权威系数为0.831,第2轮函询后,条目重要性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02(P<0.001),条目变异系数为0~0.185,最终形成的干预方案包括空白期、觉醒期、依赖期、自我实现期4个分期,每个分期均包含3个干预视角,共23条具体措施。结论构建的运动康复参与护理干预方案具有科学性,能为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参与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运动疗法 康复护理 德尔菲技术
原文传递
健康促进视角下移动医疗应用程序质量评价工具的范围综述
10
作者 刘沈馨雨 孙国珍 +3 位作者 王洁 高敏 黄杨曦 于甜栖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19期2538-2544,共7页
目的基于健康促进视角对移动医疗应用程序(mHealth APP)质量评价工具进行范围审查, 旨在为开发或引进适用于我国的工具提供参考, 并为开展更高质量的mHealth APP电子健康干预研究提供启示。方法遵循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 系统检索2008年1... 目的基于健康促进视角对移动医疗应用程序(mHealth APP)质量评价工具进行范围审查, 旨在为开发或引进适用于我国的工具提供参考, 并为开展更高质量的mHealth APP电子健康干预研究提供启示。方法遵循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 系统检索2008年1月-2022年2月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ISI Web of Science、SCOPUS、CINAHL、PsyINFO、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与mHealth APP质量评价相关的工具开发、验证文献, 提取工具基本信息并采用主题分析法对工具条目内容进行汇总、整合。结果共纳入27篇研究, 涉及14个mHealth APP质量评价工具。评价条目内容的主题分析过程共产生300条初级编码, 归入4个主题, 分别为软件属性、医学科学、行为科学、用户体验。结论 mHealth APP作为多领域交叉的产物, 其质量面临多重考验。目前已有的质量评价工具侧重点各异, 其中科学性评价源于mHealth APP的特殊定位, 需要更多重视。同时, 不同评价视角可能是影响质量评价结果的潜在因素, 而用户作为关键环节其需求需要进一步聚焦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医疗 应用程序 评价工具 范围综述
原文传递
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甜栖 孙国珍 高敏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5期568-574,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影响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的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JBI Library、Embase、CINAHL、Medline、PsycINFO、OVID、CENTRAL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 目的系统评价影响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的因素,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JBI Library、Embase、CINAHL、Medline、PsycINFO、OVID、CENTRAL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从建库至2020年11月31日运动康复依从性影响因素相关的质性研究。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16)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运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提炼出22个结果,归纳出5个新的类别,得到2个整合结果:(1)患者自身因素。身体健康状况、运动行为意向以及运动体验。(2)外部因素。环境和资源。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受多维因素影响,医务人员在制定干预策略时应从改善患者健康状况、激发运动行为意向、引导正反馈体验出发,同时提供必要的运动环境和资源支持,以提高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运动康复依从性 影响因素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