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矿区高灰细泥煤泥水的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1
作者 鲁忠良 王擘昊 +3 位作者 于跃先 史长亮 何俊 王婕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35-41,共7页
目的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重介质选煤工艺普及,入选浮煤泥中高灰细泥的含量逐渐增加。高灰细泥是影响煤泥水沉降效率的最直接因素,对煤泥水中的高灰细泥进行处理,直接关系着煤炭资源生产和水资源利用。针对河南矿区煤泥水具有高... 目的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重介质选煤工艺普及,入选浮煤泥中高灰细泥的含量逐渐增加。高灰细泥是影响煤泥水沉降效率的最直接因素,对煤泥水中的高灰细泥进行处理,直接关系着煤炭资源生产和水资源利用。针对河南矿区煤泥水具有高灰细泥的特性,方法通过设计正交试验测试不同种类的絮凝剂和搅拌速度对煤泥水的沉降率的影响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效果,提高煤泥水沉降效率。结果结果表明:六偏磷酸钠与聚丙烯酰胺的分散性能及絮凝性能更优,搅拌速度、六偏磷酸钠用量、聚丙烯酰胺用量对高灰细泥煤泥水沉降率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小,搅拌速度和聚丙烯酰胺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沉降率影响最为显著;当六偏磷酸钠用量40.08 mg/L、聚丙烯酰胺用量5.75 mg/L、搅拌速度411.12 r/min,沉降率可达95.5%,沉降率提高的原因在于高灰细泥絮凝过程中絮团成球明显,絮凝剂的桥接作用可以使分散颗粒聚团并发展为球形,长条不规则颗粒明显减少,颗粒群粒形的改变有助于煤泥水的沉降,在一定搅拌速度下粒形保持较为规整,可增加沉降概率,使煤泥水得以有效沉降。结论通过改善煤泥水中颗粒的粒度粒形特性,可以有效提高河南矿区高灰细泥煤泥水的沉降效率。研究结果可为处理高灰细泥煤泥水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矿区 煤泥水 高灰细泥 沉降率 粒形
下载PDF
山西某选煤厂细煤泥浮选提质增效试验研究
2
作者 于跃先 刘家辉 +6 位作者 贾小芙 李鹏 马力强 李振 张宁宁 刘莉君 周安宁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4-268,共5页
为了改善煤泥浮选效果,提高选煤厂经济效益,以山西某选煤厂细煤泥为例进行了提质增效试验研究。通过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粒度分析和XRD分析研究了煤样的基本特征。在常规浮选试验的基础上,对煤泥进行了高效调浆浮选提质试验研究和经济... 为了改善煤泥浮选效果,提高选煤厂经济效益,以山西某选煤厂细煤泥为例进行了提质增效试验研究。通过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粒度分析和XRD分析研究了煤样的基本特征。在常规浮选试验的基础上,对煤泥进行了高效调浆浮选提质试验研究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一次浮选难以获得合格精煤,须采用粗选+精选的二次浮选工艺。当矿浆浓度100 g/L,柴油和仲辛醇用量分别为0.765 kg/t和73.8 g/t时,与未调浆相比,高效调浆后精选段精煤灰分基本不变,精煤产率从56.64%增加至62.32%,可燃体回收率从69.90%增加至74.91%。高效调浆对该厂煤泥的浮选提质效果显著,粗略经济分析表明,按照100万t/a的原煤入洗量,25%入浮煤泥含量计算,经高效调浆预处理后能为企业增收1 750万元/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工程 煤泥浮选 高效调浆 药剂分散 提质增效
原文传递
铝电解电极废渣的无害化与资源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宁宁 武美圻 +3 位作者 韩瑞 石忠钰 李振 于跃先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2-110,共9页
铝电解电极废渣(包括大修渣、阳极炭渣等)作为铝电解工业的主要固体废弃物,不仅含有氟化物和氰化物等有害组分,同时还含有大量优质的炭质和电解质等有价组分,兼具危险固废和二次资源的双重属性,对其进行综合处置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循环和... 铝电解电极废渣(包括大修渣、阳极炭渣等)作为铝电解工业的主要固体废弃物,不仅含有氟化物和氰化物等有害组分,同时还含有大量优质的炭质和电解质等有价组分,兼具危险固废和二次资源的双重属性,对其进行综合处置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循环和变废为宝,还能有效缓解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以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回收以及资源化利用为主线,对铝电解电极废渣的无害化与资源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目前各技术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我国铝电解电极废渣处置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合理建议,为铝电解电极废渣的综合处置提供参考,对我国铝电解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铝 电极废渣 无害化 资源化 综合利用
下载PDF
煤泥浮选过程中的细泥夹带与罩盖机理 被引量:68
4
作者 于跃先 马力强 +2 位作者 张仲玲 王立雨 姚立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2-658,共7页
选用开滦矿区钱家营矿的高灰难选煤泥和大同塔山选煤厂煤系高岭石,通过单矿物和混合矿物浮选试验研究了影响高灰细泥夹带和罩盖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影响高灰细泥夹带的主要因素为细泥粒度、起泡剂用量和矿浆浓度,捕收剂用量对其影响较... 选用开滦矿区钱家营矿的高灰难选煤泥和大同塔山选煤厂煤系高岭石,通过单矿物和混合矿物浮选试验研究了影响高灰细泥夹带和罩盖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影响高灰细泥夹带的主要因素为细泥粒度、起泡剂用量和矿浆浓度,捕收剂用量对其影响较小;矿浆p H值接近8时,可燃体回收率最大。EDLVO理论计算发现:微细粒的高岭石与煤粒间存在着"能垒",当颗粒间距约为30 nm时,"能垒"达到最大值;高岭石的粒度越细,"能垒"越低。外界能量输入可以打破"能垒",使细泥颗粒发生罩盖。试验表明:强烈的机械搅拌使混合煤样的精煤产率和可燃体回收率分别降低10.87%和13.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细泥 夹带 罩盖 EDLVO理论
下载PDF
高灰煤泥难选原因分析及分选技术探讨 被引量:31
5
作者 于跃先 马力强 +2 位作者 张志军 李吉辉 孙先凤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8-121,共4页
分析了高灰煤泥难选的原因并探讨了现有的分选技术和新型分选设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高灰细泥夹带是造成精煤污染的主要原因,高灰细泥罩盖将导致煤的可浮性下降,致使部分低灰精煤损失在尾煤中,造成浮选可燃体回收率下降;高灰细泥增加... 分析了高灰煤泥难选的原因并探讨了现有的分选技术和新型分选设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高灰细泥夹带是造成精煤污染的主要原因,高灰细泥罩盖将导致煤的可浮性下降,致使部分低灰精煤损失在尾煤中,造成浮选可燃体回收率下降;高灰细泥增加药耗,影响煤泥的浮选;现有的分选技术主要为粗选加精选、脱泥浮选、分级浮选、分支浮选、调浆浮选等,其中脱泥浮选和分级浮选具有相对优势;新型分选设备主要有FJG-S8振荡浮选机和沉降-旋流微泡浮选柱(S-FCMC)等,以上技术及设备均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选煤泥 浮选 细泥夹带 罩盖 调浆
下载PDF
中煤泥破碎解离特性与再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孙先凤 马力强 +4 位作者 于跃先 刘旭阳 李露 皮瑞 徐宏祥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5-221,共7页
为充分回收炼焦中煤中的精煤,以重选中煤沉降离心机产品作为解离再选试验对象,通过筛分、破碎、浮沉、分步释放浮选试验研究了其再选可能性,并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破碎前后煤中矿物质的嵌布状态。试验结果表明:该煤样最佳的破碎粒度为0.3... 为充分回收炼焦中煤中的精煤,以重选中煤沉降离心机产品作为解离再选试验对象,通过筛分、破碎、浮沉、分步释放浮选试验研究了其再选可能性,并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破碎前后煤中矿物质的嵌布状态。试验结果表明:该煤样最佳的破碎粒度为0.3 mm,此时,煤样中的有机质与黄铁矿及石英得到有效解离,但有机质与黏土矿物并没有得到明显解离,该连生体易在浮选过程中造成浮选精煤灰分偏高。小浮沉试验表明,当精煤灰分为11.00%时,其理论精煤产率为50.00%。一粗一精浮选试验表明,当柴油用量为1 kg/t,仲辛醇用量为0.1 kg/t时,经一粗一精浮选后可以得到灰分为10.57%,产率为46.47%的精煤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焦中煤 中煤泥破碎 中煤泥再选 煤泥浮选 矿物质嵌布
下载PDF
宝日希勒褐煤半焦的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仲玲 马力强 +1 位作者 于跃先 路畅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7-109,共3页
低温热解提质后褐煤中的有机质成分和煤化程度都发生了变化;通过对比褐煤和褐煤半焦的红外光谱,发现褐煤半焦中的亲水性官能团主要为羟基、氢键、胺基和醚等,且其含量要小于在褐煤中的含量;对褐煤半焦进行粒度分析和浮选试验,捕收剂采... 低温热解提质后褐煤中的有机质成分和煤化程度都发生了变化;通过对比褐煤和褐煤半焦的红外光谱,发现褐煤半焦中的亲水性官能团主要为羟基、氢键、胺基和醚等,且其含量要小于在褐煤中的含量;对褐煤半焦进行粒度分析和浮选试验,捕收剂采用0#柴油、煤油、ZS和它们的两两组合,发现组合药剂制度的浮选效果优于单纯的药剂制度,但无论采用哪种药剂制度,褐煤半焦的药剂消耗量都巨大,精煤灰分偏高。并对药剂消耗量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半焦中较高的孔隙度是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半焦 红外光谱 复合药剂 孔隙度
下载PDF
煤泥调浆机理与设备发展历程及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马力强 孙先凤 +1 位作者 黄根 于跃先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调浆是浮选前必不可少的环节。为全面了解煤泥调浆工艺,论述了我国煤泥调浆设备的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煤泥调浆机理,并通过实验室试验和BGT表面改质调浆机工业应用试验分析了煤泥调浆效果。药剂分散、煤粒与药剂有效碰撞及煤粒表面擦洗... 调浆是浮选前必不可少的环节。为全面了解煤泥调浆工艺,论述了我国煤泥调浆设备的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煤泥调浆机理,并通过实验室试验和BGT表面改质调浆机工业应用试验分析了煤泥调浆效果。药剂分散、煤粒与药剂有效碰撞及煤粒表面擦洗是煤泥调浆的主要机理。我国煤泥调浆设备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的搅拌桶,到调浆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的矿浆准备器、矿浆预处理器,再到矿化效果更佳的表面改质机的发展历程。实验室试验及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加强调浆环节可有效改善煤泥浮选效果,浮选前充分调浆是改善后续浮选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调浆 调浆机理 发展历程 工业应用
下载PDF
ZS乳化药剂对褐煤半焦浮选结果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于跃先 马力强 +1 位作者 张仲玲 王立雨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84-187,共4页
为提高褐煤半焦的浮选效果,基于对褐煤半焦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以及褐煤半焦表面的孔径分布测定,采用ZS乳化药剂作为捕收剂对褐煤半焦进行浮选试验,并对比了常规药剂0号柴油、煤油、ZS药剂的浮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褐... 为提高褐煤半焦的浮选效果,基于对褐煤半焦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以及褐煤半焦表面的孔径分布测定,采用ZS乳化药剂作为捕收剂对褐煤半焦进行浮选试验,并对比了常规药剂0号柴油、煤油、ZS药剂的浮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褐煤半焦经浮选后可实现一定程度的降灰,但常规药剂浮选褐煤半焦时药剂消耗较大,在浮选精煤灰分相近时,使用ZS乳化药剂可以节省79%的药剂用量,使药剂消耗降至1 kg/t以下,同时提高了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指标,最后对ZS乳化药剂的捕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褐煤半焦 药剂乳化 孔径分布 红外光谱
下载PDF
不同pH值下高密度细泥对煤泥浮选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凯 马力强 +3 位作者 于跃先 杨烽 张珂 文冰寒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3-126,共4页
通过浮选试验研究了不同pH值下高密度细泥对各粒级低密度精煤浮选效果的影响,并结合粒度分析、煤粒表面的Zeta电位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探讨。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精煤产率最低,中性条件下浮选效果最好,精煤产率最高。激光粒度分析... 通过浮选试验研究了不同pH值下高密度细泥对各粒级低密度精煤浮选效果的影响,并结合粒度分析、煤粒表面的Zeta电位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探讨。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精煤产率最低,中性条件下浮选效果最好,精煤产率最高。激光粒度分析说明,矿浆pH值的降低会使颗粒间凝聚程度增加,高密度细泥更容易罩盖在煤粒表面。zeta电位测量发现,中性环境下,低密度级煤粒和高密度细泥表面均荷负电,二者之间存在静电斥力,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高灰细泥在煤表面的罩盖;当pH值小于低密度级煤粒等电点时,低密度级煤粒表面带正电,而高灰细泥表面荷负电,二者之间存在静电引力,导致高灰细泥在煤表面发生严重罩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细泥罩盖 煤泥浮选 ZETA电位
下载PDF
极难浮煤泥浮选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旭阳 马力强 +3 位作者 于跃先 吴伦 薛灏杰 谢发梅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02-304,共3页
以开滦集团某选煤厂入浮煤泥为研究对象,煤泥粒度分析试验显示煤样中的连生体颗粒较多,容易降低浮选时的选择性。可浮性分析表明该煤样属于极难浮煤泥。为改善分选效果,对其进行了精煤再选、分级浮选以及脱泥浮选试验研究。
关键词 极难浮煤泥 精煤再选 分级浮选 脱泥浮选
原文传递
浮选尾煤再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于跃先 马力强 +1 位作者 张仲玲 翟延昭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9-111,共3页
以钱家营选煤厂浮选尾煤为对象,进行再选试验研究。对煤样进行粒度分析,发现高灰细泥含量很高,决定采用反浮选预先脱泥,并探索了药剂用量对反浮选效果的影响;脱泥后的产品进行磨矿再选,工艺流程为:"反浮选─磨矿─再选"流程,... 以钱家营选煤厂浮选尾煤为对象,进行再选试验研究。对煤样进行粒度分析,发现高灰细泥含量很高,决定采用反浮选预先脱泥,并探索了药剂用量对反浮选效果的影响;脱泥后的产品进行磨矿再选,工艺流程为:"反浮选─磨矿─再选"流程,最终得到了灰分为13.96%,产率为25.96%的精煤,采用该流程处理浮选尾煤可提高选煤厂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尾煤 反浮选 再选 磨矿
下载PDF
煤泥浮选高剪切调浆技术装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力强 李吉辉 +1 位作者 黄根 于跃先 《选煤技术》 CAS 2021年第1期28-32,共5页
传统调浆设备难以满足煤泥浮选所需要的高分散、高效碰撞接触流体力学环境,加强调浆对改善浮选效果十分重要。为全面阐述煤泥高剪切调浆技术,分析了以煤粒表面净化、药剂分散、煤粒与药剂有效碰撞为主的煤泥高剪切调浆机理,通过实验室... 传统调浆设备难以满足煤泥浮选所需要的高分散、高效碰撞接触流体力学环境,加强调浆对改善浮选效果十分重要。为全面阐述煤泥高剪切调浆技术,分析了以煤粒表面净化、药剂分散、煤粒与药剂有效碰撞为主的煤泥高剪切调浆机理,通过实验室颗粒表面净化试验、调浆浮选试验等对煤泥高剪切调浆机理进行了说明和验证,并以BGT系列表面改质调浆机在多煤种选煤厂的工业应用效果为例,进一步说明了调浆对改善浮选生产的重要性,指出充分、适度的高剪切调浆是改善浮选效果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浮选 高剪切调浆 表面改质 可燃体回收率 捕收剂用量
下载PDF
Visual Basic在浮选体系EDLVO理论计算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跃先 马力强 +1 位作者 张仲玲 李吉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34-335,共2页
阐述了浮选体系中EDLVO理论的基本原理及计算关系式,利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计算了浮选体系中颗粒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能。计算结果表明:Visual Basic可以准确、高效地计算颗粒之间的各种作用能,为以后开发浮选理论分析软件包提供了参... 阐述了浮选体系中EDLVO理论的基本原理及计算关系式,利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计算了浮选体系中颗粒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能。计算结果表明:Visual Basic可以准确、高效地计算颗粒之间的各种作用能,为以后开发浮选理论分析软件包提供了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颗粒 相互作用 EDLVO理论 VISUAL Basic
下载PDF
不同密度细粒煤泥对粗粒煤泥浮选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13
15
作者 侯诗宇 马力强 +3 位作者 黄根 李吉辉 于跃先 严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13-1819,共7页
分别将0.074 mm粒度以下的低密度(-1.4 g/cm3)、中间密度(1.4~1.8 g/cm3)和高密度(+1.8 g/cm3)细粒煤泥掺入到粗粒煤泥中进行浮选试验,研究不同密度细粒煤泥对粗粒煤泥浮选产率的影响,通过AFM测定低密度、高密度细粒煤泥颗粒与... 分别将0.074 mm粒度以下的低密度(-1.4 g/cm3)、中间密度(1.4~1.8 g/cm3)和高密度(+1.8 g/cm3)细粒煤泥掺入到粗粒煤泥中进行浮选试验,研究不同密度细粒煤泥对粗粒煤泥浮选产率的影响,通过AFM测定低密度、高密度细粒煤泥颗粒与低灰粗颗粒煤之间的作用力,采用SEM观察浮选精煤、尾煤中粗颗粒煤的表面形貌,结合EDLVO理论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间密度细粒煤泥对粗粒煤泥浮选的抑制作用最大,低密度细粒煤泥次之,高密度细粒煤泥最小;粗粒煤泥的粒度越大,其浮选产率受中间密度细粒煤泥的影响越严重;AFM测定的作用力-距离曲线证实了疏水作用力的存在,颗粒疏水性越强,颗粒间的疏水力越大;通过SEM观察发现中间密度细粒煤泥在粗粒煤泥表面的罩盖现象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煤泥 浮选 机理 罩盖 EDLVO 吸附 疏水力
下载PDF
螺旋分选机动力学分析及参数优化探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叶贵川 马力强 +3 位作者 黄根 于跃先 孙先凤 吴伦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479-485,共7页
为了探索螺旋分选机主要结构参数对颗粒运动规律的影响,基于螺旋线的形成特性,利用微元的思想将颗粒在螺旋槽上复杂的受力进行简化,推导出集物料性质、螺旋分选机结构参数为一体的数学模型;以1.0~0.5 mm粒度级的不同密度级粗煤泥为入料... 为了探索螺旋分选机主要结构参数对颗粒运动规律的影响,基于螺旋线的形成特性,利用微元的思想将颗粒在螺旋槽上复杂的受力进行简化,推导出集物料性质、螺旋分选机结构参数为一体的数学模型;以1.0~0.5 mm粒度级的不同密度级粗煤泥为入料,探究了不同密度级颗粒在螺旋分选机出料端沿径向的分布情况,与数学模型分析出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并分析了螺距、流量、螺旋槽内径和槽深等参数对颗粒达运动平衡后径向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出的数学模型可以定性分析颗粒在螺旋分选机中的运动行为,颗粒密度越大,其平衡半径越靠近螺旋槽内缘;颗粒达平衡状态后的径向距离随螺距、流量以及内径的减小而减小,随槽深的减小而增加;较小的螺距、较小的内径和较大的槽深有利于粗煤泥的分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分选机 粗煤泥 动力学分析 螺距
下载PDF
浸泡对煤泥可浮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立雨 马力强 +3 位作者 于跃先 李文静 严鼎 宋志浩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4-117,共4页
对司马矿选煤厂浮选入料进行了浸泡前后的物料性质分析,对不同浸泡时间的浮选入料进行了分步释放试验、浮选速度试验,并建立了浮选动力学模型。对相关结果进行了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入浮煤泥经过浸泡后,水和煤表面含氧官能团产生氢键结... 对司马矿选煤厂浮选入料进行了浸泡前后的物料性质分析,对不同浸泡时间的浮选入料进行了分步释放试验、浮选速度试验,并建立了浮选动力学模型。对相关结果进行了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入浮煤泥经过浸泡后,水和煤表面含氧官能团产生氢键结合,使煤泥表面发生氧化,亲水性加强,可浮性下降,浮选速率降低;同时,浸泡会使入料中的矿物质发生泥化,使细泥的夹带和罩盖现象增强,恶化浮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浸泡 氧化 细泥罩盖 可浮性
下载PDF
粉煤灰“工程型”及“产品型”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宁宁 石忠钰 +5 位作者 韩瑞 李振 于跃先 庞甜 武美圻 赵富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6-36,共11页
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同时也是含有有价组分的二次资源。粉煤灰综合开发不仅可以提高其资源化利用率,实现变废为宝,还能有效缓解因其长期堆积而造成的土地资源占用和环境污染问题。对粉煤灰的“工程型”及“产品型”资... 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同时也是含有有价组分的二次资源。粉煤灰综合开发不仅可以提高其资源化利用率,实现变废为宝,还能有效缓解因其长期堆积而造成的土地资源占用和环境污染问题。对粉煤灰的“工程型”及“产品型”资源化利用进行了梳理,在“工程型”利用方面,粉煤灰可大规模用于建筑行业,但产品附加值低,且其掺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可用于农业领域来改良土壤提升肥力,但需对其自身进行减毒处理;可在环境保护领域用于废气废水处理等,但负载了有害物质后的粉煤灰需要进行再处理。在“产品型”利用方面,可从粉煤灰中回收有价物质,如利用物理法分离微珠、磁珠及未燃碳以及利用化学法提取铝及关键金属等,但往往存在回收率及产品纯度低、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可用粉煤灰制备高附加值产品,增加经济效益,但目前产品种类少、制备成本高、市场接受度低。针对以上问题,从原料分类细化、产品攻关方向、行业标准制定、国家政策导向等角度为我国未来粉煤灰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发展提出了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固体废弃物 二次资源 工程型 产品型 资源化 综合利用
下载PDF
六偏磷酸钠在煤泥浮选中的应用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立雨 马力强 于跃先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3-205,共3页
探索了添加抑制剂六偏磷酸钠前后的浮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六偏磷酸钠用量为2 kg/t时,精煤灰分可以降到10.73%左右,满足了生产要求,同时,精煤产率略微下降,但浮选完善指标和可燃体回收率均有所增加。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对六偏磷酸钠... 探索了添加抑制剂六偏磷酸钠前后的浮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当六偏磷酸钠用量为2 kg/t时,精煤灰分可以降到10.73%左右,满足了生产要求,同时,精煤产率略微下降,但浮选完善指标和可燃体回收率均有所增加。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对六偏磷酸钠的抑制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六偏磷酸钠的加入,会增强煤粒间的阻隔作用,使得煤粒处于分散状态,提高煤中高灰成分的亲水性,从而抑制煤中高灰物质随精煤浮出,达到降低浮选精煤灰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抑制剂 六偏磷酸钠 红外光谱 降灰
原文传递
煤炭燃前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展望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思萍 李振 +4 位作者 吴燕 刘德武 于跃先 常静 赵凯 《选煤技术》 CAS 2021年第3期1-9,共9页
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据主体地位,但燃煤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尤为重要。文章综述了煤炭燃前脱硫技术方法,主要有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物理法主要用于脱除无机硫,对有机硫的脱除效果有限,技术成... 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据主体地位,但燃煤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尤为重要。文章综述了煤炭燃前脱硫技术方法,主要有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物理法主要用于脱除无机硫,对有机硫的脱除效果有限,技术成熟,成本较低,应用广泛;物理化学法适用于无机硫含量高的煤,对有机硫的脱除几乎不起作用,目前有效的脱硫药剂种类较少;化学法既可脱除无机硫,也可脱除有机硫,但会对煤的结构产生一定影响,一些温和的化学脱硫技术,如微波辐射法、超声-电化学浮选法等,在对煤结构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可取得良好的脱硫效果;生物法虽可同时脱除有机硫和无机硫,但处理时间长,且目前可以用于脱硫的菌群种类较少。分析认为:煤中大部分无机硫可以采用物理法或物理化学法有效脱除;有机硫只能采用化学法或生物法脱除,鉴于生物法脱硫周期较长,煤炭中的有机硫宜采用一些温和的化学法脱除。今后应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大力攻关煤炭的燃前脱硫技术,同时将燃中、燃后脱硫技术作为辅助方法,以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物理脱硫 物理化学脱硫 化学脱硫 生物脱硫 脱硫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