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P304H/12Cr1MoV异种钢管的瞬时液相扩散连接 被引量:7
1
作者 井晓天 陈思杰 +1 位作者 卢俊峰 李辛庚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7-101,共5页
用FeN iCrS iB(A)合金作中间层,氩气保护,对12Cr1MoV珠光体耐热钢和TP304H奥氏体不锈钢管进行了瞬时液相扩散连接。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TLP连接接头的显微组织、断口形貌、力学性能和元素分布... 用FeN iCrS iB(A)合金作中间层,氩气保护,对12Cr1MoV珠光体耐热钢和TP304H奥氏体不锈钢管进行了瞬时液相扩散连接。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TLP连接接头的显微组织、断口形貌、力学性能和元素分布,确定出了合适的连接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连接温度1 240℃,等温凝固时间3 m in,压力4 MPa时,接头的强度最高达到590 MPa,其断口呈韧性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304H/12Cr1 MOV 异种钢管 瞬时液相连接 显微组织
下载PDF
疲劳断裂过程中渗碳层残余奥氏体的转变 被引量:3
2
作者 井晓天 楼秉哲 +1 位作者 谷臣清 沈福三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A038-A045,共8页
研究了20CrNiMo钢微氮渗碳层中残余奥氏体的形态,及其在疲劳断裂过程中的转变和作用。结果表明:渗碳层残余奥氏体有薄膜状和块状两种形态,由于界面取向的影响,疲劳裂纹更易于穿过块状奥氏体,促使其发生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在疲劳断裂... 研究了20CrNiMo钢微氮渗碳层中残余奥氏体的形态,及其在疲劳断裂过程中的转变和作用。结果表明:渗碳层残余奥氏体有薄膜状和块状两种形态,由于界面取向的影响,疲劳裂纹更易于穿过块状奥氏体,促使其发生应变诱发马氏体相变。在疲劳断裂过程中,裂纹面附近的残余奥氏体大部分转变成马氏体,这种转变是在断裂瞬间发生的,与疲劳力学条件无关。转变所引起的体积膨胀增强了裂纹闭合效应。相变诱发闭合是渗碳表层高碳区疲劳裂纹扩张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断裂 渗碳层 残余奥氏体
下载PDF
疲劳裂纹闭合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井晓天 楼秉哲 沈福三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03-126,共24页
本文阐述了疲劳裂纹闭合的四种诱发机制,介绍了疲劳裂纹闭合现象测量的几种方法并结合作者的工作进行了评述.文中详细地介绍和探讨了材料、应力比、试样几何尺寸、环境及载荷谱等因素对裂纹闭合现象的影响,指出了目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 本文阐述了疲劳裂纹闭合的四种诱发机制,介绍了疲劳裂纹闭合现象测量的几种方法并结合作者的工作进行了评述.文中详细地介绍和探讨了材料、应力比、试样几何尺寸、环境及载荷谱等因素对裂纹闭合现象的影响,指出了目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开展研究工作的方向提出了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裂纹 闭合 疲劳力学 机械零件
全文增补中
以同盟始 以靖国终——缅怀辛亥先烈井勿幕先生 被引量:1
4
作者 井晓天 井亚莉 《陕西档案》 2008年第6期37-40,共4页
  井勿幕,原名泉,字勿幕;后以字为名,易字文渊.陕西蒲城人,生于1888年2月12日.他是中国同盟会早期会员之一,为中山、克强先生所器重,誉为"西北革命巨柱",1918年11月21日被北洋军阀的走狗杀害,时年不满三十一岁.多年来,井勿...   井勿幕,原名泉,字勿幕;后以字为名,易字文渊.陕西蒲城人,生于1888年2月12日.他是中国同盟会早期会员之一,为中山、克强先生所器重,誉为"西北革命巨柱",1918年11月21日被北洋军阀的走狗杀害,时年不满三十一岁.多年来,井勿幕的革命思想和事迹已被广为传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同盟会 井岳秀 同盟会 中山先生 辛亥
下载PDF
渗碳淬硬层疲劳裂纹闭合模型
5
作者 井晓天 楼秉哲 +1 位作者 谷臣清 沈福三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12,共12页
本文在Newman裂纹闭合模型的基础上,以裂纹面附加残留位移为主要线索,综合考虑了渗层组织、强度、初始残留应力分布及残余奥氏体转变对裂纹闭合行为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渗碳硬层疲劳裂纹闭合计算模型。文中利用该模型对疲劳裂纹扩张过程... 本文在Newman裂纹闭合模型的基础上,以裂纹面附加残留位移为主要线索,综合考虑了渗层组织、强度、初始残留应力分布及残余奥氏体转变对裂纹闭合行为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渗碳硬层疲劳裂纹闭合计算模型。文中利用该模型对疲劳裂纹扩张过程中卸载后裂纹面接触应力的分布、渗层裂纹闭合效应进行了成功地计算;借助于实测的渗碳层da/dn—ΔK_(eff)关系,较好地预测了渗层裂纹扩张速率的变化规律;并在定量分析残余奥氏体转变、初始残留应力分布对闭合行为的影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碳淬硬层 疲劳裂纹闭合
下载PDF
CrNiMo钢缺口根部疲劳裂纹萌生的研究
6
作者 井晓天 楼秉哲 沈福三 《陕西机械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142-151,198,共10页
本文采用单边缺口板状试样研究了四种含碳量的CrNiMo钢缺口根部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及其萌生机制。裂纹萌生可能有四种方式—沿驻留滑移带压入挤出、微孔聚集型切变、准解理和沿晶机制。文中论述了钢的含碳量、热处理规范及外加应力水平... 本文采用单边缺口板状试样研究了四种含碳量的CrNiMo钢缺口根部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及其萌生机制。裂纹萌生可能有四种方式—沿驻留滑移带压入挤出、微孔聚集型切变、准解理和沿晶机制。文中论述了钢的含碳量、热处理规范及外加应力水平对裂纹形核机制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双对数坐标中,表观循环应力范围和萌生寿命的关系可用两段不同斜率的直线来描述,两段萌生线的分界点随钢的强度水平提高而迅速向低周次范围推移,但两段的裂纹萌生均仍属于应力疲劳范畴。文中分析了微观塑性变形对缺口根部实际循环应力范围和应力循环比的影响,给出了对它们进行修正估算的方法。修正后的实际循环应力范围和萌生寿命的关系可用一条直线反映出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光滑试样应力疲劳曲线估算缺口根部裂纹萌生寿命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NiMo钢 疲劳裂纹 缺口 微观塑性
下载PDF
形变Cu-Cr原位复合材料中纤维相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小红 刘平 +4 位作者 田保红 张毅 贾淑果 任凤章 井晓天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8-333,共6页
研究不同温度时大变形Cu-15Cr-0.1Zr原位复合材料中Cr纤维的热稳定性,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Cr纤维形态变化,测定Cr纤维的断开直径,并进行数值模拟。并根据模界面分裂模型计算了550~900℃时Cr在Cu/Cr界面的界面扩散系数。结果表明... 研究不同温度时大变形Cu-15Cr-0.1Zr原位复合材料中Cr纤维的热稳定性,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Cr纤维形态变化,测定Cr纤维的断开直径,并进行数值模拟。并根据模界面分裂模型计算了550~900℃时Cr在Cu/Cr界面的界面扩散系数。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纤维的形态由片状到球体化断裂,其过程为,Cr纤维逐步形成空洞、纵向开裂、断开和球化;高温条件下纤维断裂受界面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材料 原位复合材料 纤维 界面扩散 热稳定性
下载PDF
0Cr18Ni9不锈钢表面纳米化组织及其热稳定性对低温渗氮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葛利玲 卢正欣 +2 位作者 井晓天 刘忠良 田娜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6-572,共7页
采用超音速微粒轰击技术(SFPB)对0Cr18Ni9不锈钢试样进行了表面纳米化处理,并对SFPB处理后的试样进行热处理和低温气体渗氮处理,分析讨论了表面纳米化组织及其热稳定性对低温渗氮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经SFPB处理后,试样表层形成厚约250... 采用超音速微粒轰击技术(SFPB)对0Cr18Ni9不锈钢试样进行了表面纳米化处理,并对SFPB处理后的试样进行热处理和低温气体渗氮处理,分析讨论了表面纳米化组织及其热稳定性对低温渗氮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经SFPB处理后,试样表层形成厚约250μm的变形区,表面组织为纳米晶,平均晶粒尺寸为15 nm,其变形机制以孪生为主,变形同时表面发生了马氏体相变,表面硬度明显提高.对SFPB处理的试样经450℃热处理后,纳米晶未发生明显粗化,马氏体量减少很小,硬度保持稳定,因而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晶粒细化、马氏体相变及其良好的热稳定性有利于实现低温快速渗氮,使渗层厚度明显增加,表层硬度得到进一步提高,硬度分布梯度也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Cr18Ni9不锈钢 表面纳米化 热稳定性 低温气体渗氮
下载PDF
溶液电导率对LY12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生长速度和致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均明 蒋百灵 +1 位作者 井晓天 文晓斌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3-65,共3页
探讨了微弧氧化溶液体系电导率对陶瓷层生长速度的影响 ,并以击穿场强作为反映陶瓷层致密度的物理参量 ,测定了实验条件下电导率与击穿场强的关系。结果表明 ,陶瓷层的生长速度与溶液电导率之间有近似线性的正比增长关系 ;
关键词 微弧氧化 溶液电导率 生长速度 致密度 铝合金 陶瓷层
下载PDF
稀土Sm在耐热镁合金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0
作者 张清 李全安 +1 位作者 井晓天 张兴渊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0-262,共3页
概述了镁合金的耐热性能及合金化设计依据,介绍了稀土元素Sm在耐热镁合金中的应用,探讨了Sm对镁合金耐热性能的影响,展望了耐热镁合金的发展方向,旨在为耐热镁合金的开发提供思路和依据。
关键词 SM 镁合金 耐热性能 合金化
下载PDF
高速铁路接触线用时效强化铜合金的发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雷静果 刘平 +1 位作者 井晓天 赵冬梅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共5页
通过分析国内外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接触导线的研究及使用现状,阐述了随着电气化铁路的进一步提速,研制和应用新一代国产化接触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时效强化型铜合金如铜银铬合金系列、铜铬锆合金系列能够满足接触线的高强高导... 通过分析国内外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接触导线的研究及使用现状,阐述了随着电气化铁路的进一步提速,研制和应用新一代国产化接触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时效强化型铜合金如铜银铬合金系列、铜铬锆合金系列能够满足接触线的高强高导、耐高温软化、耐磨损等技术要求,是比较理想的铜合金接触线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接触导线 铜银铬合金 铬锆铜合金
下载PDF
Sb对Mg-4Al-2Si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宋佩维 郭学锋 +1 位作者 井晓天 葛利玲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8-91,共4页
研究了合金元素Sb对Mg-4Al-2Si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少量的Sb(0.25%~0.75%)能有效细化汉字状Mg2Si相颗粒和α(Mg)基体组织,并在合金中形成Mg1Sb2相,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当Sb含量为0.25%时,Mg2S... 研究了合金元素Sb对Mg-4Al-2Si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少量的Sb(0.25%~0.75%)能有效细化汉字状Mg2Si相颗粒和α(Mg)基体组织,并在合金中形成Mg1Sb2相,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当Sb含量为0.25%时,Mg2Si颗粒显著细化;当Sb含量为0.75%时,α(Mg)基体组织的细化效果最佳,形成了细小、均匀的α(Mg)等轴晶组织,此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达到最大值;当Sb含量大于0.75%时,Mg2Si相颗粒向晶界大量偏聚并粗化,导致材料力学性能迅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4Al-2Si镁合金 SB Mg2Si颗粒 力学性能
下载PDF
Cu-Ni-Si合金时效早期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雷静果 刘平 +2 位作者 赵冬梅 井晓天 郅晓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8-370,共3页
通过对固溶态 Cu-Ni-Si合金时效时电阻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了合金时效早期的析出行为,并借助透射电镜观察合金时效析出相的组织形态。根据Avrami 经验公式导出了合金在一定温度下时效的Avrami相变动力学经验方程,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合金... 通过对固溶态 Cu-Ni-Si合金时效时电阻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了合金时效早期的析出行为,并借助透射电镜观察合金时效析出相的组织形态。根据Avrami 经验公式导出了合金在一定温度下时效的Avrami相变动力学经验方程,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合金在不同温度下时效的相变开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I-SI合金 时效 电阻率 体积分数:相变动力学
下载PDF
瞬时液相扩散连接的双温工艺模型 被引量:24
14
作者 陈思杰 井晓天 李辛庚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9-72,共4页
在开发T91钢管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工艺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种新的TLP连接工艺模型,在等温凝固前先进行短时高温加热,然后再降低到连接温度进行等温凝固,等温凝固温度低于传统工艺的温度。研究表明,新工艺连接的组织和性能都优于传统的工艺,... 在开发T91钢管瞬时液相扩散连接工艺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种新的TLP连接工艺模型,在等温凝固前先进行短时高温加热,然后再降低到连接温度进行等温凝固,等温凝固温度低于传统工艺的温度。研究表明,新工艺连接的组织和性能都优于传统的工艺,得到了无焊缝的理想组织。新工艺温度参数:1270℃加热0.5min,1230℃保温3min,传统工艺温度参数:1250℃保温3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91钢 瞬时液相扩散连接 中间层 显微组织 模型 双温工艺
下载PDF
Sb合金化在耐热镁合金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清 李全安 +1 位作者 井晓天 张兴渊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0-82,88,共4页
概述了镁合金的耐热性能及合金化设计依据,介绍了Sb在耐热镁合金中的应用,探讨了Sb对镁合金耐热性能的影响作用,展望了耐热镁合金的发展方向,旨在为耐热镁合金的开发提供思路和依据。
关键词 SB 镁合金 耐热性能 合金化
下载PDF
Sm对Mg-6Al-1.2Y-0.9Nd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克杰 李全安 +3 位作者 井晓天 陈君 张兴渊 张清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6-100,共5页
采用XRD、OM、SEM和EDS等手段研究Sm对Mg-6Al-1.2Y-0.9Nd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中加入Sm后,Sm优先与A1形成高熔点Al2Sm弥散颗粒质点,当Sm含量(1.5%~2.0%)较高时,合金内出现针状Mg12Nd相。在研究范围内,随Sm含量... 采用XRD、OM、SEM和EDS等手段研究Sm对Mg-6Al-1.2Y-0.9Nd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中加入Sm后,Sm优先与A1形成高熔点Al2Sm弥散颗粒质点,当Sm含量(1.5%~2.0%)较高时,合金内出现针状Mg12Nd相。在研究范围内,随Sm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常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略有升高然后降低;而合金的延伸率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合金的拉伸断口为具有塑性特征的准解理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Mg-4Al-2Si合金固溶处理过程中Mg_2Si相颗粒的球状化 被引量:12
17
作者 宋佩维 郭学锋 +2 位作者 井晓天 张忠明 徐春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37,共4页
实验研究了Mg-4Al-2Si合金固溶处理过程中汉字状Mg2Si相颗粒的球化现象及其工艺参数对球化的影响。结果发现:Si沿Mg/Mg2Si界面扩散,使粗大的汉字状Mg2Si颗粒发生部分溶断,并依靠自发球化的趋势通过向未溶的粒状Mg2Si扩散聚集完成球化;... 实验研究了Mg-4Al-2Si合金固溶处理过程中汉字状Mg2Si相颗粒的球化现象及其工艺参数对球化的影响。结果发现:Si沿Mg/Mg2Si界面扩散,使粗大的汉字状Mg2Si颗粒发生部分溶断,并依靠自发球化的趋势通过向未溶的粒状Mg2Si扩散聚集完成球化;最佳球化工艺为420℃保温1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4Al-2S2Si合金 固溶处理 Mg2Si颗粒球化
下载PDF
T91钢管瞬时液相扩散焊接 被引量:20
18
作者 陈思杰 井晓天 李辛庚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76,共4页
用FeNiCrSiB非晶合金箔作中间层 ,氩气保护 ,对T91钢管进行了瞬时液相扩散连接。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分析了TLP连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元素分布 ,确定出了合适的连接工艺参数。研究表明 ... 用FeNiCrSiB非晶合金箔作中间层 ,氩气保护 ,对T91钢管进行了瞬时液相扩散连接。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分析了TLP连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元素分布 ,确定出了合适的连接工艺参数。研究表明 ,在合适的工艺参数下 ,焊缝为成分与基体相似的固溶体 ,且没有沉淀相 ,可以获得良好的性能。研究出的最佳工艺为 :连接温度 1 2 5 0℃ ,中间层为FeNiSiB非晶合金箔 ,等温凝固时间 3min ,压力 6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91钢 瞬时液相扩散 中间层 正交试验 显微组织
下载PDF
40Cr钢表面纳米化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葛利玲 路彩虹 +2 位作者 井晓天 卢正欣 刘忠良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1-13,共3页
采用超音速微粒轰击技术(SFPB)对40Cr调质钢进行表面纳米晶结构层的制备,利用TEM、XRD、GX-71型金相显微镜和TUKON2100显微/维氏硬度计等对表面纳米层的组织结构、硬度以及耐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SFPB表面处理后,40Cr调质... 采用超音速微粒轰击技术(SFPB)对40Cr调质钢进行表面纳米晶结构层的制备,利用TEM、XRD、GX-71型金相显微镜和TUKON2100显微/维氏硬度计等对表面纳米层的组织结构、硬度以及耐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SFPB表面处理后,40Cr调质钢表面晶粒细化,形成了随机取向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纳米晶粒构成,晶粒尺寸达到10nm,纳米层厚度为40μm。纳米晶粒尺寸随着距表面距离的增加而增大,纳米化主要是位错运动的结果。经SFPB处理后,表层的显微硬度提高到526HV,且随着深度的增加,硬度迅速降低,表面的耐磨性也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CR钢 超音速微粒轰击技术 纳米结构表面层 显微硬度 耐磨性
下载PDF
Y、Nd对Mg-5Al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克杰 李全安 +3 位作者 井晓天 陈君 张兴渊 李肖丰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6,共4页
通过微观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Y、Nd对Mg-5Al合金时效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少量Y、Nd后,合金中Al-RE相以粒状(Al2Y,Al2Nd)、棒状和针状(Al2Nd)分布于基体上,Mg17Al12相数量减少,形态弥散细小。研究表明,Mg-5Al合... 通过微观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Y、Nd对Mg-5Al合金时效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少量Y、Nd后,合金中Al-RE相以粒状(Al2Y,Al2Nd)、棒状和针状(Al2Nd)分布于基体上,Mg17Al12相数量减少,形态弥散细小。研究表明,Mg-5Al合金中加入0.5%的Y、0.5%的Nd及0.5%的Y+0.5%的Nd后,合金的晶粒尺寸由104.5μm分别降为86.1、83.5、78.6μm;随着Y、Nd的加入,合金的抗拉强度提高、伸长率增加,其中Mg-5Al-0.5Y-0.5Nd合金具有最高的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225.2MPa和13.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 ND 镁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