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伐林区检查法经营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动态 被引量:39
1
作者 亢新刚 胡文力 +2 位作者 董景林 王德胜 李冬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5,共5页
为使过伐林保持好的林分结构 ,并使森林生态系统在经营情况下正向演替 ,从而产生较高的效益 ,该文作者以金沟岭林场的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该林场始于 1 987年的检查法经营下连续 1 4年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 .利用Weibull... 为使过伐林保持好的林分结构 ,并使森林生态系统在经营情况下正向演替 ,从而产生较高的效益 ,该文作者以金沟岭林场的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该林场始于 1 987年的检查法经营下连续 1 4年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 .利用Weibull分布和负指数分布拟合该类型林分的直径结构 ,并计算了该森林类型的q值 ,分析了连续1 4年来检查法经营针阔混交林林分的蓄积结构 .研究结果表明 :①Weibull分布与负指数分布均能较好描述过伐林区针阔混交林的直径结构 ;②该森林类型直径的q值 ,分布范围在 1 2 0~ 1 5 0之间 ,平均值为 1 30 ;③经过 1 4年的检查法经营 ,小径级、中径级林木的蓄积比重总趋势在下降 ,大径级林木的比重在上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伐林区 检查法 天然林 云冷杉 针阔混交林 林分结构
下载PDF
冀北次生林3个树种林分生长过程表的编制 被引量:30
2
作者 亢新刚 崔相慧 王虹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9-42,共4页
该文利用河北承德地区天然次生林 3个树种 (白桦 ,柞树 ,山杨 )的 710块标准地 ,进行了分类、筛选、研究 ,从中选出符合条件要求的 6 5 3块标准地 ,对各树种的立地分布进行了分析 ,然后对各树种的林分调查因子的生长方程进行模拟 ,并对... 该文利用河北承德地区天然次生林 3个树种 (白桦 ,柞树 ,山杨 )的 710块标准地 ,进行了分类、筛选、研究 ,从中选出符合条件要求的 6 5 3块标准地 ,对各树种的立地分布进行了分析 ,然后对各树种的林分调查因子的生长方程进行模拟 ,并对生长方程进行了检验 ,分别编制了占比重最大的Ⅱ地位级的经验生长过程表 ,为该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生长过程表 次生林 白桦 柞树 山杨 编制
下载PDF
北京市生态公益林主要经营类型的经营措施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亢新刚 郑焰锋 +3 位作者 赵浩彦 杨华 龚直文 刘燕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21,共9页
以北京地区大兴区、海淀区和延庆县3个区县的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在对其二类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划分原则和依据选出了具有地区代表性的22个经营类型。结合各经营类型的经营目的,通过应用森林... 以北京地区大兴区、海淀区和延庆县3个区县的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在对其二类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划分原则和依据选出了具有地区代表性的22个经营类型。结合各经营类型的经营目的,通过应用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论、近自然经营的理论和技术最终为每个经营类型匹配了相应的经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经营类型 经营目标 经营措施
下载PDF
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价值评估 被引量:7
4
作者 亢新刚 陈光清 刘建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0-63,共4页
对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即以经营成本为基础或以游客的费用为基础 .该文通过对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的游客的问卷调查 ,求算出游客的支付意愿和时间价值 ,二者之和就是旅游区的森林旅游资源价值 。
关键词 游憩价值 支付意愿 时间价值 芦芽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旅游资源 价值评估
下载PDF
华北次生林结构调整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亢新刚 黄庆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1-43,共3页
以华北天然次生林为对象 ,对其主要类型的结构、质量、数量特点进行分析 ,找出现存的问题 .以河北省五道河林场的天然次生林为例 ,提出了结构调整的原则 ,用持续经营的思想和层次分析法 (AHP)
关键词 华北次生林 森林结构 层次分析法 森林调整
下载PDF
五道河林场次生用材林经营类型划分与主要经营措施的制定 被引量:6
6
作者 亢新刚 黄庆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3-46,共4页
五道河林场及华北一些林场的森林经营类型划分是根据经营措施制定的 ,这不利于森林永续经营和提高经营水平 .该文根据分类经营的需要 ,确定了划分经营类型的原则和依据 ,并将坡向因子引入经营类型划分之中 ,在五道河林场的次生用材林中... 五道河林场及华北一些林场的森林经营类型划分是根据经营措施制定的 ,这不利于森林永续经营和提高经营水平 .该文根据分类经营的需要 ,确定了划分经营类型的原则和依据 ,并将坡向因子引入经营类型划分之中 ,在五道河林场的次生用材林中共划分出 7个经营类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次生林 用材林 经营类型 经营措施 森林永续经营
下载PDF
异龄林混交林经营系列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亢新刚 于政中 +9 位作者 郑耀军 齐瑞棠 陈宝升 李文学 金京哲 拱化国 王德胜 刘凤英 李花 王景芝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13,共7页
检查法是一种集约的异龄林的经营法。它由Gurnaud 和Biolley发明,并由后者用于瑞士。正常的异龄林,不同径级林木都有,它们生活在林中不同的层次上,吸收不同波长的光谱,充分利用营养空间的肥力,产生较高的生产能力,还能充分发挥森林的多... 检查法是一种集约的异龄林的经营法。它由Gurnaud 和Biolley发明,并由后者用于瑞士。正常的异龄林,不同径级林木都有,它们生活在林中不同的层次上,吸收不同波长的光谱,充分利用营养空间的肥力,产生较高的生产能力,还能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改善土壤结构,森林病虫不致大面积流行等。检查法的实施目的是使异龄林能够永续作业。在经营中,边采伐、边检查、边调整。采伐量主要由林分的蓄积生长控制。蓄积生长量定期测定,用以代替连年生长量,并据此研究确定经理期期间的择伐量。收获的同时,调节林分内的径级株数分布,不同径级的蓄积比重,针阔林木混交比例等,逐渐使经营的林分达到最优的结构—每公顷单位面积上生产出最多的木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异龄林 混交林 经营
下载PDF
五道河林场次生用材林龄级结构调整及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亢新刚 黄庆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2-55,共4页
龄级结构是森林结构中最重要的结构之一 .该文对河北省五道河林场的次生用材林的龄级结构用数学规划方法进行了调整 ,并用欧氏距离和平衡率 2方法对龄级结构调整的结果进行了评价 。
关键词 次生林 用材林 数学规模 评价 龄级结构 结构调整
下载PDF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过程表的编制 被引量:7
9
作者 亢新刚 崔相慧 《河北林业科技》 2001年第3期21-23,共3页
在河北承德地区 469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标准地中 ,选立地条件、测树因子符合条件的标准地 334块 ,建立各测树因子的生长方程 ,编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地位级的经验生长过程表 ,并对树高。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人工林 生长过程表 编制
下载PDF
森林经理学试题库及软件的研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亢新刚 杨华 刘燕 《中国林业教育》 2000年第5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试题库 软件系统 CAI
下载PDF
从“钉子”型人才到“树”型人才模式——林学(本科)专业教学计划改革的构想 被引量:1
11
作者 亢新刚 续九如 王兰珍 《中国林业教育》 1998年第6期22-23,共2页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全国普通高等农林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的林学本科人才,我们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重新修定了林学本科生的教学计划,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钉子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全国普通高等农林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的林学本科人才,我们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重新修定了林学本科生的教学计划,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钉子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有一定宽度的基础(如钉子帽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教学计划 人才模式 新教学计划 林学专业 “树” 人才培养模式 课堂教学 劳动实践课 专业方向 本科
下载PDF
天然林林分结构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量:51
12
作者 龚直文 亢新刚 +3 位作者 顾丽 赵俊卉 郑焰锋 杨华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4-443,共10页
森林结构对于森林经营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森林结构分为空间结构和非空间结构2个部分,其相应的方法有①非空间方法:用来描述林分平均特征,不受林分相对位置的约束。②空间方法:描述林分结构时都把林木位置考虑进去。重点归纳总结... 森林结构对于森林经营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森林结构分为空间结构和非空间结构2个部分,其相应的方法有①非空间方法:用来描述林分平均特征,不受林分相对位置的约束。②空间方法:描述林分结构时都把林木位置考虑进去。重点归纳总结了q值理论、常用林分直径结构模型研究进展以及距离指数法和空间统计方法,它们反映了林分直径结构特征和树木位置、大小、树木水平分布格局、树种间隔离程度和空间结构关系等。还讨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计测学 林分结构 综述 q值法则 空间分析 方差图 距离指数 点格局 地统计学
下载PDF
长白山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林木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44
13
作者 龚直文 顾丽 +2 位作者 亢新刚 杨华 赵浩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2-99,共8页
本文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分析长白山过伐林区各个森林演替阶段的先锋树种、顶级树种和其他树种的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从杨桦次生林、云冷杉过伐林到云冷杉针阔混交近原始林演替过程中,林分整体空间分布格局由聚集过渡... 本文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分析长白山过伐林区各个森林演替阶段的先锋树种、顶级树种和其他树种的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从杨桦次生林、云冷杉过伐林到云冷杉针阔混交近原始林演替过程中,林分整体空间分布格局由聚集过渡为随机分布,先锋树种早期呈聚集分布状态,到了演替后期呈随机分布;其他树种在总体上都是小尺度上为聚集分布,而大尺度上是随机分布;顶级乡土树种云冷杉、红松在>12m的尺度时向着均匀分布方向发展;2)次生演替过程中先锋树种和顶级树种种间关系由先期的负关联变为正关联,树种之间共同利用资源;杨桦次生林中先锋树种杨桦和其他伴生树种之间在所有尺度下均呈负关联,到15m尺度时关联显著;顶级树种与其他树种二者在所有尺度上都呈正关联。因此,分析种内或种间关联时,不同尺度有着明显多样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格局 点格局 林分动态 尺度 群落演替 杨桦林 Ripley’sK(d)
下载PDF
长白山云冷杉林幼苗幼树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更新特征 被引量:33
14
作者 杨华 李艳丽 +3 位作者 沈林 亢新刚 岳刚 王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7311-7319,共9页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是我国东北主要的森林类型之一,其乔木树种幼苗幼树的结构和动态决定着未来林分的结构和生长动态。在长白山地区设置一块具有代表性的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幼苗幼树更新样地,统计分析幼苗幼树更新特征,绘制地径结构...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是我国东北主要的森林类型之一,其乔木树种幼苗幼树的结构和动态决定着未来林分的结构和生长动态。在长白山地区设置一块具有代表性的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幼苗幼树更新样地,统计分析幼苗幼树更新特征,绘制地径结构图、树高结构图及其空间分布图。运用点格局分析中的单变量O-ring统计方法,分析更新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用双变量O-ring统计方法,分析更新树种种间的空间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1)更新树种组成有冷杉(Abies nephrolepis)、色木槭(Acer mono)、紫椴(Tilia amurensis)、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红松(Pinus koraiensis)、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春榆(Ulmus japonica)7种,其中以冷杉、色木槭为主,更新幼苗幼树的地径近似呈倒J型分布,树高结构近似呈双峰分布;(2)所有更新树种、冷杉、色木槭在小尺度1—10 m的范围内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加,聚集程度减弱,逐渐趋于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紫椴、云杉和红松在空间所有尺度上以随机分布为主;(3)更新树种之间的空间关联性在小尺度范围上正关联性比较多,较大尺度范围上负关联性比较多,随着尺度增加,空间关联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冷杉林 幼苗幼树更新 空间分布格局 点格局分析 O-ring函数
下载PDF
长白山区林下主要灌木生物量估算与分析 被引量:45
15
作者 何列艳 亢新刚 +2 位作者 范小莉 高延 冯启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50,共6页
以长白山金沟岭林场天然云冷杉林、杨桦次生林、人工落叶松林3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林下灌木层分布较广泛的10个物种以植冠面积(Ac)、植冠体积(Vc)、地径平方与株高乘积(D2H)为自变量的器官生物量模型,并按照灌木形态的不同分别... 以长白山金沟岭林场天然云冷杉林、杨桦次生林、人工落叶松林3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林下灌木层分布较广泛的10个物种以植冠面积(Ac)、植冠体积(Vc)、地径平方与株高乘积(D2H)为自变量的器官生物量模型,并按照灌木形态的不同分别乔木型灌木(主干明显)、典型灌木(分枝多,主干不明显)构建混合物种模型,选出R2较大、SEE较小的模型作为最优模型,研究了不同森林类型林下灌木层生物量及其在不同物种和器官中的分配。结果表明:单一物种器官生物量最优模型多为线性、二次或者三次方程,干、枝最优模型采用的自变量多为D2H或者Vc,叶生物量最优模型采用的自变量多为Ac或者Vc,根的多为D2H。混合物种模型的最优方程为幂函数或三次方程,最优模型的自变量除典型灌木枝模型为Vc外,其他各器官模型自变量都为D2H。计算得到的天然云冷杉林、杨桦次生林、人工落叶松林林下灌木层生物量分别为4 013.59、3 950.66和4 649.36 kg/hm2,且乔木型灌木对生物量的贡献率大于典型灌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区 生物量模型 乔木型灌木 典型灌木
下载PDF
长白山杨桦次生林直径结构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龚直文 亢新刚 +2 位作者 杨华 顾丽 赵浩彦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共6页
以长白山金沟岭林场杨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杨桦次生林直径分布特征,通过Weibull分布函数和负指数分布函数2种直径分布模型的模拟和检验,表明两者都适宜于异龄次生林的直径分布模拟;计算了次生异龄林中连续2个径阶中的株数之... 以长白山金沟岭林场杨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杨桦次生林直径分布特征,通过Weibull分布函数和负指数分布函数2种直径分布模型的模拟和检验,表明两者都适宜于异龄次生林的直径分布模拟;计算了次生异龄林中连续2个径阶中的株数之比(常数q值),分布范围为1.26~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结构 直径分布 q值法则 WEIBULL分布 负指数分布 杨桦林 次生林
下载PDF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两个演替阶段乔木的种间联结性 被引量:22
17
作者 龚直文 亢新刚 +3 位作者 顾丽 高延 冯启祥 姚景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8-33,共6页
基于2×2联列表和方差比率,通过χ2统计量检验和种间联结系数值计算,对杨桦次生林和云冷杉针阔混交林阶段林分总体种间联结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杨桦次生林群落内出现的12个乔木树种之间的总体关联性方差比率为0.932,接近1,表现... 基于2×2联列表和方差比率,通过χ2统计量检验和种间联结系数值计算,对杨桦次生林和云冷杉针阔混交林阶段林分总体种间联结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杨桦次生林群落内出现的12个乔木树种之间的总体关联性方差比率为0.932,接近1,表现为无相关性;在针阔混交林阶段,群落主要种间的总体关联性表现为正相关,说明该阶段的群落已处于和该地区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稳定阶段,群落总体正关联性随着演替进程而加强。竞争的最后结果将导致杨桦退出先锋树种阶段,并被地带性顶级树种云冷杉代替。多树种间总体联结性反映了群落内各树种间相关性的总体趋势,树木种群的关联关系进一步说明该群落处于杨桦次生林向云冷杉针阔混交林过渡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联结 联结系数 次生林演替 群落演替 杨桦林 云冷杉林
下载PDF
长白山地区不同林型土壤特性及水源涵养功能 被引量:31
18
作者 方伟东 亢新刚 +4 位作者 赵浩彦 黄新峰 龚直文 高延 冯启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47,共8页
以长白山金沟岭林场的原始林、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杨桦次生林,以及53和39年生的人工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同时以草地为对照试验区,分析了不同林型枯落物的现存量及持水特性、土壤水分物理性质以及土壤蓄水量。结果表明:1)不同林型枯落物... 以长白山金沟岭林场的原始林、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杨桦次生林,以及53和39年生的人工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同时以草地为对照试验区,分析了不同林型枯落物的现存量及持水特性、土壤水分物理性质以及土壤蓄水量。结果表明:1)不同林型枯落物的现存量在28.96~56.42t/hm2之间,原始林枯落物现存量最大,为56.42t/hm2,杨桦次生林最小,为28.96t/hm2。2)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依次为:原始林>杨桦次生林>云冷杉针阔混交林>53年生人工落叶松林>39年生人工落叶松林。3)土壤密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以幂函数方程拟合最好,各林型的土壤A1层的土壤密度都小于1.00g/cm3,且明显小于草地土壤密度。4)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随土层深度的递增而逐渐变小。5)土壤自然含水量随着土层深度的递增而逐渐降低,且用幂函数方程拟合效果最好。6)土壤饱和蓄水量和毛管蓄水量变化为:原始林>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杨桦次生林>39年生人工落叶松林>53年生人工落叶松林>草地;非毛管蓄水量变化为:杨桦次生林>云冷杉阔混交林>39年生人工落叶松林>原始林>53年生人工落叶松林>草地。综上可知林地水源涵养功能为:杨桦次生林>云冷杉阔混交林>原始林>39年生人工落叶松林>53年生人工落叶松林>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类型 林地土壤 土壤密度 孔隙度 蓄水量
下载PDF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空间分布及其关联性 被引量:31
19
作者 杨华 李艳丽 +1 位作者 沈林 亢新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4698-4706,共9页
应用点格局分析方法 O-ring函数,分析了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以及各生长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林分整体、主要建群种冷杉、云杉和红松的径级分布呈倒"J"型分布,属于增长型种群。(2)林分整... 应用点格局分析方法 O-ring函数,分析了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以及各生长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林分整体、主要建群种冷杉、云杉和红松的径级分布呈倒"J"型分布,属于增长型种群。(2)林分整体、冷杉、色木槭在0—10 m小尺度上均呈聚集分布,其他尺度上以随机分布为主,云杉、红松和椴树在整个研究尺度上以随机分布为主。(3)冷杉和色木槭在较低龄级阶段小尺度上呈明显的聚集分布,较大尺度上呈随机分布或者均匀分布,冷杉聚集程度随着龄级增大而降低。(4)在冷杉、云杉、红松、椴树和色木槭5个树种组成的10个种对中,冷杉与红松、云杉与红松在小尺度0—10 m范围上以正相关为主;色木槭与冷杉、红松、椴树在小尺度0—5 m范围上主要以正相关为主;云杉和冷杉、椴树、色木槭在整个研究尺度上均以不相关为主。椴树和冷杉、色木槭在10—25 m尺度范围上以负相关为主。(5)幼龄层冷杉与乔木层冷杉在小尺度上呈显著负相关,与乔木层其他树种主要表现为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格局 空间关联 O-ring函数 生长阶段 云冷杉林
下载PDF
长白山云冷杉种群结构和动态分析 被引量:37
20
作者 李艳丽 杨华 +1 位作者 亢新刚 邱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25,共8页
采用匀滑技术和谱分析等方法,在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基础上,对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臭冷杉种群和红皮云杉种群的数量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臭冷杉径级结构呈典型的倒J型分布,幼苗和幼树在种群中所占比重大,种群个体数随... 采用匀滑技术和谱分析等方法,在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基础上,对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臭冷杉种群和红皮云杉种群的数量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臭冷杉径级结构呈典型的倒J型分布,幼苗和幼树在种群中所占比重大,种群个体数随径级的增加而减少;红皮云杉结构近似呈倒J型分布,幼苗所占比重较大。2)臭冷杉种群的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均出现2个高峰,一个出现在第4龄级阶段,另一个出现在第9龄级阶段;红皮云杉种群的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也基本一致,每个龄级阶段的死亡率和消失率比较稳定,没有太大差异。3)臭冷杉种群的存活曲线介于Deevey-Ⅱ型和Deevey-Ⅲ型之间,更趋于Deevey-Ⅱ型;红皮云杉种群的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4)臭冷杉和红皮云杉种群的生存率曲线都随着龄级的增加而减小,累积死亡率曲线都随着龄级的增加而增大。5)臭冷杉种群死亡密度函数和危险率函数曲线变化基本一致,红皮云杉也具有类似的变化。6)谱分析显示,臭冷杉种群天然更新存在明显的波动性,受基波的影响较大,说明臭冷杉种群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的数量动态变化,主要是受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红皮云杉种群天然更新也存在明显的波动,但受基波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生命表 龄级结构 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谱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