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亢泽峰辨治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思路
1
作者 孙宏睿 亢泽峰 曹珂儿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34-437,共4页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是危害中老年人视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能导致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疾病谱的年轻化,发病率不断升高。现代医学缺乏有效且公认的治疗方案,中医药治疗措施多样,临床...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是危害中老年人视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能导致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疾病谱的年轻化,发病率不断升高。现代医学缺乏有效且公认的治疗方案,中医药治疗措施多样,临床疗效显著。亢泽峰认为,本病急性发病期应行气利水以治其标,慢性进展期需知其形气顺逆,调其虚实,后期宜补益气血以固其本,全程祛瘀通络以消其因,针对本病伏邪内藏的特点,灵活使用凉血清络法、温阳通络法、搜剔通络法,以祛除深藏之伏邪。本文通过总结亢泽峰辨治NAION的思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护患者视功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亢泽峰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瞳神络病理论 伏邪理论 辨治思路
下载PDF
亢泽峰辨治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经验探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书娇 亢泽峰 +1 位作者 杨征征 张明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0年第9期653-656,共4页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临床分为干性AMD和湿性AMD两种,是常见的视网膜性病变,在我国的发病率颇高。本病病因至今不明,可能与年龄、种族遗传、吸烟以及光损伤等因素相关。西医目前主要有玻璃体腔注射VEGF类药物、光动力疗法等,但疗效...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临床分为干性AMD和湿性AMD两种,是常见的视网膜性病变,在我国的发病率颇高。本病病因至今不明,可能与年龄、种族遗传、吸烟以及光损伤等因素相关。西医目前主要有玻璃体腔注射VEGF类药物、光动力疗法等,但疗效并不持久,且费用较高。而中医治疗该病具有一定的优势。亢泽峰教授指出,AMD的发展是一个慢性进展的过程,其中AMD玻璃膜疣期、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期(PED期)是治疗本病的关键环节,同时又是防盲治盲的节点、研究的难点及热点。他主张病证结合,分期论治AMD,重视肝脾肾三脏,认为临床主要有肝肾阴虚、肝脾不调、脾失健运三种类型。药物分别以六味地黄丸合驻景丸、柴芍汤、胃苓汤等为主。本文详细介绍亢泽峰教授治疗AMD的诊疗思路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肝肾亏虚 肝脾不调 脾失健运
下载PDF
亢泽峰运用抓主症法辨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思路探微 被引量:9
3
作者 褚文丽 亢泽峰 +3 位作者 陈水龄 张丛青 刘健 李维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8年第1期55-58,共4页
文章主要总结亢泽峰教授运用抓主症法辨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思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是眼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自愈性和复发性,临床治疗无特效药物,病程迁延,易损伤视力。亢... 文章主要总结亢泽峰教授运用抓主症法辨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思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是眼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自愈性和复发性,临床治疗无特效药物,病程迁延,易损伤视力。亢泽峰教授从事中医眼科临床30余年,临证善用抓主症法治疗中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视局部与整体的统一,临床取得确切疗效。现总结其辨治思路,以期为中医辨治中浆提供借鉴,从而快速选方处药,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抓主症法 临床经验
下载PDF
亢泽峰运用仙方活命饮治疗麦粒肿经验总结 被引量:1
4
作者 袁慧艳 张明明 +2 位作者 侯昕玥 王健全 亢泽峰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年第1期37-40,共4页
麦粒肿是眼科常见的眼表疾病,由于个人用眼卫生不良及用眼习惯不当,该病常呈反复发作的特点,小儿及免疫力低下者多见。西医在治疗方面主要应用抗生素等药物及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易留瘢痕,且儿童配合较差,存在一定局限性。中医在治疗... 麦粒肿是眼科常见的眼表疾病,由于个人用眼卫生不良及用眼习惯不当,该病常呈反复发作的特点,小儿及免疫力低下者多见。西医在治疗方面主要应用抗生素等药物及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易留瘢痕,且儿童配合较差,存在一定局限性。中医在治疗反复发作的麦粒肿方面具有优势,内治配合外治能够取得明显的疗效。亢泽峰基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等理论,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其病因多为体内正气不足,风热之邪上扰头目,不能驱邪外出所致,临床上以扶正祛邪为治疗要点,在仙方活命饮的基础上进行加减,配合外用眼膏、热敷等治疗,临床疗效甚佳。此外,指导患者平时多注意用眼卫生及用眼习惯,提高自身抵抗力,避免其反复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粒肿 仙方活命饮 经验
下载PDF
近视针刺法联合指针疗法防控儿童低中度近视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商晓娟 谭翊 +3 位作者 张鹏 陈陆泉 杨静 亢泽峰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374-378,共5页
目的 探讨近视针刺法联合指针疗法防控儿童低中度近视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低中度近视儿童86例,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配镜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近视针刺法联合指针疗法防控儿童低中度近视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低中度近视儿童86例,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配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近视针刺法联合指针疗法。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调节幅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02%(40/43)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裸眼视力及屈光度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裸眼视力及屈光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眼轴长度及调节幅度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眼轴增长幅度低于对照组,调节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视针刺法联合指针疗法防控儿童低中度近视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针刺法 指针疗法 儿童低中度近视 裸眼视力 屈光度 眼轴长度
下载PDF
亢泽峰辨治干眼的思路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水龄 褚文丽 +3 位作者 张丛青 刘健 李维义 亢泽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097-3100,共4页
文章介绍了亢泽峰治疗干眼的思路:①辨病专方,长于引经加减,亢教授认为干眼患者大部分因为肝血不足,导致目睛失去濡养;临床采用养血润目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②内外协作,重视物理疗法;内服汤药配合外治法如睑板腺按摩、中药熏蒸、热敷... 文章介绍了亢泽峰治疗干眼的思路:①辨病专方,长于引经加减,亢教授认为干眼患者大部分因为肝血不足,导致目睛失去濡养;临床采用养血润目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②内外协作,重视物理疗法;内服汤药配合外治法如睑板腺按摩、中药熏蒸、热敷、庵包及离子导入等方法提高临床疗效;③眼心同治,善于心理疏导,解除患者抑郁焦虑的情绪;④饮食禁忌,少食辛辣刺激,减少诱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亢泽峰 干眼 辨治思路 养血润目汤 白涩病
原文传递
亢泽峰辨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思路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水龄 褚文丽 +3 位作者 亢泽峰 刘健 李维义 郝雪莲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117-4120,共4页
文章主要总结介绍亢泽峰教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思路。初期利水渗湿以治其标,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发病初期紧急利水渗湿,以五苓散合小柴胡汤为主方加减;后期补益肝肾以治其本,因部分患者后期仍可见慢性... 文章主要总结介绍亢泽峰教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思路。初期利水渗湿以治其标,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发病初期紧急利水渗湿,以五苓散合小柴胡汤为主方加减;后期补益肝肾以治其本,因部分患者后期仍可见慢性的视网膜色素上皮损害,导致视力恢复欠佳,常用杞菊地黄汤合四物五子汤加减以滋补肝肾明目;全程疏肝解郁以祛其因,常配伍逍遥散,同时注重临床开导。积极早期中医药干预,可促进浆液性渗出的吸收,缩短病程;减少复发,保护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亢泽峰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辨治思路
原文传递
耳穴压丸联合耳穴揿针疗法治疗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8
作者 侯昕玥 王健全 +19 位作者 曹珂儿 李书娇 孙宏睿 亢泽峰 李武军 褚利群 邢凯 王养忠 刘军 刘松 陈水龄 高瑞 张丛青 张岚 杨剑英 宿蕾艳 张莎莎 霍蕊莉 杨永升 宋曼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 观察耳穴压丸联合耳穴揿针疗法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1年7月—2022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等6家医院诊治的低度近视和近视前期患儿156例(156只眼),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78只眼)。对... 目的 观察耳穴压丸联合耳穴揿针疗法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1年7月—2022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等6家医院诊治的低度近视和近视前期患儿156例(156只眼),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78只眼)。对照组予健康宣教+足矫配镜(近视前期患儿只予健康宣教);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耳穴压丸+耳穴揿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12周和24周检测受试者的裸眼远视力(UCDVA)、等效球镜度(SE)、眼轴(AL)和全身症状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患儿治疗前的UCDVA、SE、AL和全身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UCDVA:治疗前后比较,试验组各时间节点UCDVA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12周和24周UCDVA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与统计学意义(Z12_(周)=3.495,Z24_(周)=3.950,均P=0.000)。2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后6周、12周和24周UCDV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_(周)=2.655,P=0.008;Z12_(周)=3.441,P=0.001;Z24_(周)=2.933,P=0.003)。(2)SE:治疗前后比较,试验组治疗后12周和24周SE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_(周)=2.349,P=0.020;t24_(周)=3.643,P=0.000)。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节点SE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_(周)=5.861、t12_(周)=7.640、t24_(周)=9.845,均P=0.000)。2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后6周、12周和24周SE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_(周)=3.392,P=0.001;t12_(周)=3.468,P=0.001;t24_(周)=3.968,P=0.000)。2组治疗后24周与治疗前的SE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9,P=0.000)。(3)AL:2组AL治疗后各时间节点与治疗前的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差值比较,试验组治疗后24周与治疗前的AL差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5,P=0.044)。(4)全身症状评分:治疗前后比较,试验组治疗后6周、12周和24周全身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_(周)=5.358、Z12_(周)=5.690、Z24_(周)=5.886,均P=0.000)。对照组治疗后6周、12周全身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_(周)=4.411, P=0.000;Z12_(周)=3.259, P=0.001)。2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后12周和24周的全身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2_(周)=1.999, P=0.046;Z24_(周)=3.093, P=0.002)。(5)不良反应及依从性: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2组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丸联合耳穴揿针疗法具有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作用,能够控制屈光度增加、延缓眼轴增长度、稳定视力、改善全身症状体征,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耳穴疗法 揿针 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儿童青少年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线粒体自噬防治眼科疾病的研究
9
作者 晏鑫 邢凯 +1 位作者 亢泽峰 孙宏睿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46-350,共5页
视觉是最重要的感官之一,视力损伤会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线粒体自噬在年龄相关性眼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将线粒体自噬的水平调节在一个稳定且适当的水平,可以有效清除细胞内功能异常的线粒体,并用新的线粒体进行更替。线粒体... 视觉是最重要的感官之一,视力损伤会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线粒体自噬在年龄相关性眼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将线粒体自噬的水平调节在一个稳定且适当的水平,可以有效清除细胞内功能异常的线粒体,并用新的线粒体进行更替。线粒体自噬水平过低时会导致衰退的细胞器堆积,过高时又会对细胞功能造成损害,因此维持线粒体自噬稳态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眼病的重要机制之一就是调控线粒体自噬。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线粒体自噬在眼科疾病中的机制,并归纳中医药对线粒体自噬的调控作用,以期为中医药防治眼科疾病的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自噬 中医药 眼科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NAION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10
作者 王露露 张明明 +3 位作者 李书娇 邢凯 侯昕玥 亢泽峰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84-290,共7页
目的对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2月报道的m... 目的对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2月报道的mNGF治疗NAION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是否使用mNGF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总有效率、视力、视野、电生理P100峰潜时、视神经平均纤维层厚度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1,507例患者(1,573只眼),其中治疗组759例(797只眼),对照组748例(776只眼)。使用mNGF的治疗组总有效率[OR=4.810,95%CI(3.480,6.650),Z=9.540,P=0.000]、视力[MD=0.120,95%CI(0.080,0.170),Z=5.430,P=0.000]、视野平均缺损度[MD=-1.960,95%CI(-2.560,-1.360),Z=6.400,P=0.000]、电生理P100峰潜时[MD=-8.650,95%CI(-11.610,-5.700),Z=5.740,P=0.000]、视神经平均纤维层厚度[MD=10.420,95%CI(8.300,12.540),Z=9.650,P=0.00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主要为局部注射mNGF后出现的局部刺激、疼痛、硬结,症状较轻。结论MNGF治疗NAION具有一定的疗效,可提高患者总有效率、视力,降低视野平均缺损度和视神经平均纤维层厚度,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鼠神经生长因子 视力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复明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11
作者 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 亢泽峰 张丽霞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01-204,共4页
复明片自上市以来,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取得明显疗效,可改善患者眼部症状,提高视功能。但目前尚无相关规范文件指导复明片的临床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复明片应用的认识,更合理使用复明片,中华中医药... 复明片自上市以来,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取得明显疗效,可改善患者眼部症状,提高视功能。但目前尚无相关规范文件指导复明片的临床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复明片应用的认识,更合理使用复明片,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组织中、西医眼科专家、药学专家及方法学专家成立项目组,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技术方案(试行)》的相关要求,充分考虑循证证据并借鉴专家临床经验,编制了《复明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供眼科同道临床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明片 青光眼 白内障 专家共识
下载PDF
与翼状胬肉发病和复发相关的蛋白及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晓英 晏鑫 +4 位作者 亢泽峰 关瑞娟 孙宏睿 曹珂儿 王健全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7期684-688,共5页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当其侵犯角膜时会导致视力受损。翼状胬肉发病率高,且术后极易复发。近年来有大量学者从蛋白和基因的角度开展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在翼状胬肉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当前发现的与翼状胬肉相关的蛋白...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当其侵犯角膜时会导致视力受损。翼状胬肉发病率高,且术后极易复发。近年来有大量学者从蛋白和基因的角度开展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在翼状胬肉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当前发现的与翼状胬肉相关的蛋白和基因进行梳理,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4、环氧化酶2、转化生长因子、活性氧调节因子、细胞增殖因子、细胞凋亡因子等蛋白和基因与翼状胬肉的发病和复发具有相关性,并简要阐述上述蛋白和基因影响翼状胬肉发病与复发的内在机制,发现将它们作为干预靶点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及术后的复发率。本研究为精准医学干预在翼状胬肉治疗中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遗传 酪氨酸激酶受体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
下载PDF
青少年近视防控是一项全社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专访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副院长亢泽峰
13
作者 柴广翰 亢泽峰 《健康中国观察》 2021年第2期44-46,共3页
《健康中国观察》:我们常说"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从专业角度来说,"保护视力"和"预防近视"是同一个概念吗?亢泽峰: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关心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强调"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 《健康中国观察》:我们常说"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从专业角度来说,"保护视力"和"预防近视"是同一个概念吗?亢泽峰: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关心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强调"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自习总书记批示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青少年近视防控,提出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医科学院 医院副院长 保护视力 预防近视 系统工程 专业角度 青少年 好孩子
原文传递
伏邪理论与眼病
14
作者 张明明 亢泽峰 +2 位作者 侯昕玥 曹珂儿 王健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6-918,共3页
伏邪理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肇始于《黄帝内经》,发展于王叔和,成熟于明清。从病因学角度而言,眼病的发病多由外邪蛰藏,内因隐伏,诸邪夹杂,应时而动,与伏邪致病有相似之处,如外障眼病之病毒性角膜炎、内障眼病之葡萄膜炎、中心性浆液性... 伏邪理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肇始于《黄帝内经》,发展于王叔和,成熟于明清。从病因学角度而言,眼病的发病多由外邪蛰藏,内因隐伏,诸邪夹杂,应时而动,与伏邪致病有相似之处,如外障眼病之病毒性角膜炎、内障眼病之葡萄膜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本文从伏邪释义、伏邪分类、致病特点、伏邪眼病的病因病机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正气亏虚是伏邪产生的基础;伏邪致病或由外而感,或由内而生,抑或两者相因为病,共同侵害机体;治疗眼病以祛邪扶正为根本法则;辨证治疗时,需把握好扶正与祛邪的关系,视扶正固本,培补脾肾;须重视从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角度辨治此类眼病,彰显了以预防为先,以防变为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 中医眼科 眼病
下载PDF
针刺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麻痹性斜视68例
15
作者 邢凯 张晓旭 +3 位作者 张娇 郑霜 亢泽峰 唐静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3年第2期77-78,88,共3页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常规检查确诊为糖尿病麻痹性斜视患者68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针刺组34例在此基础上给予联...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常规检查确诊为糖尿病麻痹性斜视患者68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针刺组34例在此基础上给予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三棱镜斜视度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针刺组三棱镜斜视度改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组平均病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痊愈、有效、无效及总有效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并发症比较,对照组多于针刺组。结论 针刺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麻痹性斜视起效快,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注射 目偏视 针刺 斜视
下载PDF
三棱镜试戴法与针刺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观察
16
作者 邢凯 郑霜 +3 位作者 张晓旭 王晨 张娇 亢泽峰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21期20-23,共4页
目的评估三棱镜递减试戴法与针刺联合颞浅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2年12月经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检查确诊为麻痹性斜视的9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针刺组和三棱镜... 目的评估三棱镜递减试戴法与针刺联合颞浅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2年12月经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检查确诊为麻痹性斜视的9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针刺组和三棱镜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颞浅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针刺组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三棱镜组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三棱镜递减试戴法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三棱镜斜视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三棱镜组明显小于针刺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棱镜组病程明显短于针刺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棱镜递减试戴法与针刺联合颞浅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麻痹性斜视临床起效快,无创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偏视 针刺 三棱镜递减试戴法
下载PDF
近视“精筋失衡论”探微 被引量:4
17
作者 侯昕玥 亢泽峰 +5 位作者 曹珂儿 王健全 张明明 张丽霞 杨迎新 王宁利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9期841-844,共4页
近视“精筋失衡论”是亢泽峰教授通过传承古代学术经典,结合多年临证经验,融合创新发展而来。精既是先天之精,也指后天生长发育的五脏六腑之精,筋则是包括神经、软组织和结缔组织在内的综合体,既有表征特点,又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 近视“精筋失衡论”是亢泽峰教授通过传承古代学术经典,结合多年临证经验,融合创新发展而来。精既是先天之精,也指后天生长发育的五脏六腑之精,筋则是包括神经、软组织和结缔组织在内的综合体,既有表征特点,又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等功能。目之能视物,精是物质基础,筋是功能保障。在近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精筋失衡”贯穿始终,与屈光度、眼轴及睫状肌、巩膜、视网膜等变化密切相关,是近视发生发展的核心环节。在近视的防、控、治上,要重视养筋益精,以平衡、恢复目-全身稳态,同时根据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小儿特点进行论治。在近视前期强调通过健康宣教、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坚持做眼保健操、进行中医适宜技术耳穴压丸干预,中药选用芍药、天麻、钩藤等方式起到养血柔筋的作用;已发生近视则更注重补气养精调筋,重视补阳气,兼顾调脾胃,采用定志丸加减治疗;疾病后期出现病理性改变则需注重补肝肾,调气血来恢复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失衡 稳态 病机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底形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晏鑫 亢泽峰 +1 位作者 李书娇 关瑞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216,共5页
高度近视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造成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发展,近视率逐年上升。高度近视的发展与眼轴的进行性延长密切相关,而眼轴的延长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系列的眼底改变,如近视弧形斑、漆裂纹、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脉络膜萎缩、... 高度近视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造成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发展,近视率逐年上升。高度近视的发展与眼轴的进行性延长密切相关,而眼轴的延长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系列的眼底改变,如近视弧形斑、漆裂纹、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脉络膜萎缩、视网膜脱离、后巩膜葡萄肿等。当前近视呈现出低龄化、高度化的特点,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致盲性原因。本文针对高度近视视盘、黄斑、视网膜、脉络膜及巩膜的形态学改变,对最新研究进行简要的归纳总结,以期为结合高度近视眼底形态开发智能预测模型以及临床诊断和进一步针对治疗措施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病理性近视 眼底形态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干眼发病机制及致病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袁慧艳 刘健 +2 位作者 张明明 李书娇 亢泽峰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7期675-678,683,共5页
随着社会发展,视觉行为占据生活中绝大部分时间,干眼产生的干涩、异物感及灼热感等不适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干眼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复杂多样,与性别、年龄、环境、种族、眼部手术、全身疾病及眼表情况等因素相关,因此无法... 随着社会发展,视觉行为占据生活中绝大部分时间,干眼产生的干涩、异物感及灼热感等不适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干眼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复杂多样,与性别、年龄、环境、种族、眼部手术、全身疾病及眼表情况等因素相关,因此无法实现精准的针对性治疗,在临床上难以完全治愈且病情易反复。本文回顾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对干眼的发病机制及发病因素进行综述,多方面认识干眼的发生发展,以期为干眼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发病机制 致病因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对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晏鑫 亢泽峰 +1 位作者 关瑞娟 李凌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MEDLINE、Web of Science数据库作为查找源,日期设定为2000年1月—2022年9月进行检索,根据纳入标准,...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MEDLINE、Web of Science数据库作为查找源,日期设定为2000年1月—2022年9月进行检索,根据纳入标准,将纳入的文献和提取的数据录入到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Statistics 25.0及IBM SPSS Modeler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将纳入方剂中的中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高频中药及功效分类:共纳入147篇文献,提取方剂152首,其中出现频数最高的前3位中药是枸杞子(65次,42.76%)、茯苓(63次,41.45%)、当归(61次,40.13%);根据功效进行分类,共涉及7类中药,前3类分别为补虚药(505次,50.91%)、利水渗湿药(117次,11.79%)、活血化瘀药(116次,11.69%);(2)高频中药药性及归经:在药性中,寒(11次,39.28%),温(9次,32.14%),平(8次,28.58%)占比高,无热性药物;在药味统计中,甘(18次,42.9%),苦(10次,23.7%),辛(8次,19.0%)占比高,无咸味药物;在归经统计中,肝经(18次,24.7%),肺经和肾经(各12次,16.4%),脾经(11次,15.1%)占比高;(3)聚类分析:高频药物分为5类,第1类为茯苓、白术、陈皮、当归、白芍、柴胡、甘草;第2类为生地黄、牡丹皮、山药、山茱萸、泽泻;第3类为女贞子、墨旱莲、半夏、浙贝母、黄芪、三七、蒲黄;第4类为菟丝子、枸杞子、车前子、熟地黄、川芎;第5类为丹参、郁金、五味子、党参;(4)关联分析:关联强度高的药对组合有,菟丝子-熟地黄,菟丝子-女贞子,车前子-菟丝子,菟丝子-当归等。因子分析可提取出10个公因子。结论AMD的中医治疗多从肝、肾入手,重在滋补肝肾、化瘀止血、利水渗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中药 治疗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