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刊首语
1
作者 仉建国 《罕见病研究》 2023年第4期I0001-I0002,共2页
骨骼作为人体最坚硬的组织,扮演着支持身体稳定、运动、保护脏器等多种重要角色。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骨骼疾病逐渐成为我国所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我国近年来高度重视骨骼畸形防治工作: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骨骼作为人体最坚硬的组织,扮演着支持身体稳定、运动、保护脏器等多种重要角色。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骨骼疾病逐渐成为我国所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我国近年来高度重视骨骼畸形防治工作: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骨骼专项行动作为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重要举措;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全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方案》中提出健康骨骼专项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刊首语 骨骼畸形 社会经济发展 骨骼疾病 出生缺陷 综合防治方案 公共健康问题 健康素养
原文传递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多学科诊治指南(2023版) 被引量:2
2
作者 中国罕见病联盟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多学科诊疗协作组 朱以诚 +17 位作者 仉建国 田庄 冯逢 巩纯秀 刘丕楠 李青峰 李明 吴南 吴浩 张抒扬 陈忠平 林志淼 钟勇 袁晓军 晋红中 倪鑫 高兴华 盛宇俊 《罕见病研究》 2023年第2期210-230,共21页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是由于NF1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肿瘤性疾病。患者多幼年起病,临床表现复杂,以神经纤维瘤为特征性表型,可伴多系统受累,且存在肿瘤恶变风险。NF1诊断难度大,其治疗、随访、管理等多方面存在挑战,多学...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是由于NF1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肿瘤性疾病。患者多幼年起病,临床表现复杂,以神经纤维瘤为特征性表型,可伴多系统受累,且存在肿瘤恶变风险。NF1诊断难度大,其治疗、随访、管理等多方面存在挑战,多学科协同诊治及流程的制定势在必行。因此中国罕见病联盟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多学科诊疗协作组联合国内相关专业人士,共同制定本指南,旨在提高NF1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同质化医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多学科 指南
原文传递
SPRY4遗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相关: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3
作者 吴增玉 张跃川 +4 位作者 彭越 吴南 邱贵兴 庄乾宇 仉建国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553-558,共6页
目的探究SPRY4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及PUMC分型的相关性,以期为该病的病因学研究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2021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中国北方地区汉族AI... 目的探究SPRY4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及PUMC分型的相关性,以期为该病的病因学研究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2021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中国北方地区汉族AIS患者及按年龄、性别与其进行1∶1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临床资料。比较二者SPRY4基因rs3797053、rs10040443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差异,并分析上述位点基因型与AIS患者PUMC分型的关联性。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AIS患者97例,健康受试者100名。AIS患者rs10040443位点等位基因C[17.5%(34/194)比8.0%(16/200),P=0.005]及CC基因型频率[10.3%(10/97)比1.0%(1/100),P=0.0014]均高于健康受试者,rs3797053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与健康受试者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性别的影响后,rs10040443位点多态性在共显性、隐性及加性遗传模式下与AIS均存在关联性,其CC基因型可增加AIS发生风险;在各种遗传模式下,rs3797053位点多态性与AIS均无明显关联性。AIS患者SPRY4基因rs10040443位点基因型分布与PUMC分型具有一定关联性,CT+TT基因型患者中PUMCⅡ型的比例显著高于CC基因型患者(66.67%比0,P<0.001);rs3797053位点基因型分布与PUMC分型无明显关联性(P=0.315)。结论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SPRY4基因rs10040443位点多态性与AIS相关,该位点CC基因型可能是AIS的危险因素,CT+TT基因型与PUMCⅡ型具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PUMC分型 SPRY4基因
下载PDF
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与开放腰椎间盘摘除术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25
4
作者 仉建国 邱贵兴 +2 位作者 杨波 金今 任玉珠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比较内窥镜下及开放腰椎间盘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分组的方法,对29例接受内窥镜下手术和29例接受开放手术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组在突出水平、方向、纤维环的完整性、手术时间、术后镇... 目的:比较内窥镜下及开放腰椎间盘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分组的方法,对29例接受内窥镜下手术和29例接受开放手术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组在突出水平、方向、纤维环的完整性、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花费及随访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内窥镜下手术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5ml,而开放手术组为101ml,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1d和7.4d(P<0.001),术后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5d和13.6d(P<0.001),内窥镜下手术组均比开放手术组明显缩短。术后两组平均随访时间为334.6d和307.6d,按照改良的MacNab法评定优良率分别为94.4%和10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和开放手术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但能够明显减少术中的出血量,并显著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日,是一种符合微创原则且行之有效的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腰椎间盘摘除术 开放腰椎间盘摘除术 疗效比较
原文传递
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治疗脊柱上胸段侧后凸畸形 被引量:10
5
作者 仉建国 孙武 +3 位作者 邱贵兴 王升儒 赵玉娟 赵丽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观察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上胸段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2月~2010年2月我院共收治半椎体所致脊柱上胸段侧后凸畸形患者8例,男4例,女4例;年龄11~15岁,平均13岁。3例患者合并神经系统症状。均行后... 目的:观察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上胸段侧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2月~2010年2月我院共收治半椎体所致脊柱上胸段侧后凸畸形患者8例,男4例,女4例;年龄11~15岁,平均13岁。3例患者合并神经系统症状。均行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前、术后和随访时拍摄站立位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冠状面与矢状面局部后凸Cobb角;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通过JOA评分评价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神经系统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50个月,平均22.8个月。手术时间150~420min,平均278min。术中出血量500~3500ml,平均1787ml。固定融合节段4~11节,平均8.5节。冠状面局部侧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45.5°矫正至术后1周的14.4°;矢状面局部后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47.9°矫正至术后1周的21.6°;3例合并神经系统损伤患者平均JOA评分由术前5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8分。1例连接器固定患者术后10个月随访时发现细棒断裂,翻修后随访24个月效果良好。结论:对于先天性脊柱上胸段畸形,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胸段 脊柱畸形 半椎体切除 内固定
原文传递
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脊柱侧凸矫形融合术 被引量:9
6
作者 仉建国 邱贵兴 +2 位作者 于斌 王以朋 杨新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87-191,共5页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脊柱侧凸矫形融合术的操作技术和初期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3月至2004年1月完成的10例胸腔镜下Eclipse矫形融合术病例,特发性脊柱侧凸9例,先天性脊柱侧凸1例,年龄11 ̄17岁,平均13.3岁。对手术...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脊柱侧凸矫形融合术的操作技术和初期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3月至2004年1月完成的10例胸腔镜下Eclipse矫形融合术病例,特发性脊柱侧凸9例,先天性脊柱侧凸1例,年龄11 ̄17岁,平均13.3岁。对手术前后及随访时冠状面和矢状面Cobb角进行测量,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初步矫形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5h,固定融合节段5 ̄7个(平均6.3个)椎体,每一节段手术时间0.75 ̄1.70h(平均1.1h),手术总失血量200~600ml(平均360ml)。手术前后主胸弯冠状面Cobb角分别为44.0°和16.4°,手术矫形率63.2%;手术前后腰弯冠状面Cobb角分别为29.0°和12.9°,自动矫形率54.4%。随访6 ̄24个月,平均14.7月,随访时胸、腰弯冠状面Cobb角分别为20.1°和19.6°,分别丢失3.7°和6.7°。手术前后主胸弯的顶椎偏距分别为28.6mm和9.6mm,腰弯的顶椎偏距分别为14.1mm和8.6mm。手术前后矢状面上胸后凸的Cobb角分别为12.3°和23.9°。结论: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脊柱侧凸矫形融合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和小切口美容效果,对轻中度侧凸可获得良好矫形效果,但矫形容易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前路融合 胸腔镜 内固定 矫形融合术
原文传递
深度表型评估在罕见骨病精准医疗中的作用
7
作者 李国壮 徐可欣 +3 位作者 吴志宏 仉建国 邱贵兴 吴南 《罕见病研究》 2023年第4期469-475,共7页
深度表型评估是一种精确而全面的方法,用于对患者的多系统表型进行细致分析和全面评估,包括症状、体征及各种医学检查和实验室结果等医疗相关信息。在罕见骨病的临床诊断和医学研究中,深度表型评估发挥着关键作用。精准医疗的实现主要涵... 深度表型评估是一种精确而全面的方法,用于对患者的多系统表型进行细致分析和全面评估,包括症状、体征及各种医学检查和实验室结果等医疗相关信息。在罕见骨病的临床诊断和医学研究中,深度表型评估发挥着关键作用。精准医疗的实现主要涵盖3个关键维度,即深度表型评估、分层医学和靶向治疗,其中深度表型评估是后两者的基础。深度表型评估不仅有助于将疾病进行精细的亚类分层,也有助于深入理解遗传数据。为了实施深度表型评估,需要使用标准术语和遵循特定的流程。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极大地助力深度表型评估,结合多组学技术更是具备广阔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 深度表型评估 罕见骨病 临床遗传 精准医疗
原文传递
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仉建国 叶启彬 邱贵兴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62-263,共2页
关键词 微创技术 脊柱外科 内窥镜 胸椎间盘摘除术 胸椎病灶清除术
下载PDF
肋骨结构性支撑植骨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前路矫形融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仉建国 卢文灿 +3 位作者 邱贵兴 王以朋 于斌 任玉珠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56-260,共5页
目的:评价肋骨结构性支撑植骨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前路矫形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AIS病例35例,男4例,女31例;年龄12~17.5岁,平均14.6岁。侧凸类型包括PUMCⅠa型1例,Ⅰb型6例,Ⅰc型3例,Ⅱc1... 目的:评价肋骨结构性支撑植骨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前路矫形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AIS病例35例,男4例,女31例;年龄12~17.5岁,平均14.6岁。侧凸类型包括PUMCⅠa型1例,Ⅰb型6例,Ⅰc型3例,Ⅱc1型1例,Ⅱd1型24例。采用前路三维矫形手术,融合3~7节椎体,平均4.4节。内固定器械包括CDH21例、Isola12例、TSRH1例、Moss Miami1例。全部病例均采用自体肋骨结构性支撑植骨。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摄脊柱X线片,测量冠状面及矢状面Cobb角,并观察植骨融合情况,有无假关节形成及螺钉松动、断钉、断棒等内置物并发症。结果:随访12~75个月,平均29个月,融合弯冠状面矫形率术后平均为76.5%,其中21例随访超过2年者末次随访时矫形丢失平均4.2°;固定融合节段冠状面矫形率术后平均为93.6%,随访超过2年者末次随访时丢失平均1.7°;固定融合节段矢状面Cobb角术前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86),随访超过2年者末次随访时矫形丢失平均2.3°。13例胸腰段后凸患者术前后凸平均8.3°,术后矫正为前凸5.6°,1年随访时保持前凸4.2°。全部病例末次随访时均未见假关节形成和内置物并发症。结论:在AIS前路矫形融合手术中采用肋骨结构性支撑植骨融合率高,能获得并维持良好的冠状面及矢状面矫形,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植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前路融合 结构性支撑植骨 肋骨
原文传递
过度活动谱系障碍诊疗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徐可欣 李国壮 +3 位作者 吴志宏 系统解析脊柱侧凸及相关合并症(DISCO)国际多中心协作组 仉建国 吴南 《罕见病研究》 2023年第4期633-640,共8页
关节过度活动(JH)是指关节的活动范围可以超出正常范围,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过度活动谱系障碍(HSDs)是与JH相关的一组病症,主要累及肌肉骨骼系统造成关节脱位和疼痛,但也可伴随疲劳、肠胃功能障碍、自主神经障碍等多系统受累表现。目... 关节过度活动(JH)是指关节的活动范围可以超出正常范围,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过度活动谱系障碍(HSDs)是与JH相关的一组病症,主要累及肌肉骨骼系统造成关节脱位和疼痛,但也可伴随疲劳、肠胃功能障碍、自主神经障碍等多系统受累表现。目前HSDs的分子基础未知,其诊断主要依赖专业且综合的首次及随访临床评估。需要与HSDs进行鉴别诊断的包括关节过度活动型Ehlers-Danlos综合征(hEDS)、无症状JH等。尽管无症状JH、HSDs和hEDS互不相同,但其形成了一个连续的谱系。由于对HSDs的认识度有限,导致一部分无症状JH的个体被过度诊断、过度治疗,同时一些HSDs患者被长时间误诊、漏诊,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由于HSDs引起的症状常累及多系统且临床异质性较大,由主管医生负责的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是首选的疾病管理模式。除传统临床治疗之外,康复、心理和营养科的支持可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生活。此外,患者宣教和自我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综述HSDs的诊疗与研究进展,提高国内医生对HSDs的认识,为中国建立并完善HSDs的多学科团队诊疗体系贡献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过度活动 过度活动谱系障碍 EHLERS-DANLOS综合征 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
原文传递
特发性脊柱侧凸上胸弯的处理及其与术后双肩平衡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仉建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4-297,共4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常见的脊柱三维畸形。近年来随着内固定器械的发展以及矫形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椎弓根螺钉的广泛应用以及直接去旋转技术(direct vertebra rotation,DVR)的出现,AIS...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常见的脊柱三维畸形。近年来随着内固定器械的发展以及矫形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椎弓根螺钉的广泛应用以及直接去旋转技术(direct vertebra rotation,DVR)的出现,AIS的矫形效果得到较大提高,但在如何识别并处理上胸弯方面仍存在争议。由于上胸弯的处理对术后双肩平衡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影响较大,笔者将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上胸 平衡 术后 矫形技术 内固定器械 椎弓根螺钉 旋转技术
原文传递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的自然转归及手术并发症 被引量:2
12
作者 仉建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7-358,共2页
特发性脊柱侧凸临床常见,已为脊柱外科医师所熟悉,而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临床上较少见,尽管两者有时影像学表现相似,但后者常具有畸形发生早、发展快、侧弯僵、术中出血多、术后假关节发生率高等特点,在治疗方式、手术时机、术式选... 特发性脊柱侧凸临床常见,已为脊柱外科医师所熟悉,而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临床上较少见,尽管两者有时影像学表现相似,但后者常具有畸形发生早、发展快、侧弯僵、术中出血多、术后假关节发生率高等特点,在治疗方式、手术时机、术式选择等方面两者有着很大不同,因而不能等同对待。为让广大脊柱外科医生对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有全面了解,本刊特邀请了几位有经验的脊柱外科专家,对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的分型、自然史、治疗方法选择、术后并发症处理、伴发病的诊断与治疗等,作一全面介绍与讨论,以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神经纤维瘤病 手术并发症 自然转归 瘤病性 营养不良型 脊柱畸形 椎体楔形变
原文传递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矫形率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仉建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649-650,共2页
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出现,脊柱畸形的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大多数医生仍然将冠状面上的Cobb角纠正程度作为脊柱侧凸治疗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因而,临床上常出现Cobb角矫正了,但患者术后外观较术前更差的情况。本期讨论中,五位著名专家从不... 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出现,脊柱畸形的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大多数医生仍然将冠状面上的Cobb角纠正程度作为脊柱侧凸治疗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因而,临床上常出现Cobb角矫正了,但患者术后外观较术前更差的情况。本期讨论中,五位著名专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脊柱侧凸的矫正标准和影响脊柱侧凸矫正的因素,并提出在治疗中应注意躯干的平衡,全面评估矫形手术对患者肺功能和术后综合生活质量的影响,以达到同时改善美观和功能的目的。相信读者会从中得到启发,对脊柱侧凸治疗效果的评价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并发症 特发性脊柱侧凸 手术矫形 青少年 周围神经损伤 手术并发症 内固定器械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对KingⅡ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是行选择性胸椎融合还是非选择性融合? 被引量:1
14
作者 仉建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68-269,共2页
随着骨科矫形器械的发展,脊柱侧凸三维畸形通过手术一次性获得矫正成为可能。但在保证良好矫形的同时,如何实现更短节段的固定融合,以保留更多的脊柱活动功能,仍是目前存在的问题。这除关系到前、后路手术的选择外,融合节段的选择,特别... 随着骨科矫形器械的发展,脊柱侧凸三维畸形通过手术一次性获得矫正成为可能。但在保证良好矫形的同时,如何实现更短节段的固定融合,以保留更多的脊柱活动功能,仍是目前存在的问题。这除关系到前、后路手术的选择外,融合节段的选择,特别是对KingⅡ型脊柱侧凸患者融合节段的选择尚存在不同认识。本期邀请了部分专家对此进行讨论,以期对读者有所启迪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g-Ⅱ型特发性脊柱侧凸 选择性胸椎融合 非选择性融合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病因诊断与治疗现状 被引量:1
15
作者 仉建国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5期327-332,共6页
先天性脊柱侧凸是由于胚胎时期体节发育异常导致的一种早发性脊柱侧凸,其畸形多严重且呈进展性,通常伴发其他系统的畸形(肾脏、心脏或椎管内畸形)。先天性脊柱侧凸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为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遗传因素方... 先天性脊柱侧凸是由于胚胎时期体节发育异常导致的一种早发性脊柱侧凸,其畸形多严重且呈进展性,通常伴发其他系统的畸形(肾脏、心脏或椎管内畸形)。先天性脊柱侧凸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为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遗传因素方面,研究已发现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拷贝数变异以及TBX6基因突变为先天性脊柱侧凸的重要致病因素。环境因素方面,孕期缺氧、酒精摄入、维生素缺乏等可能与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发病相关。对于先天性脊柱侧凸的诊断,X线、CT以及MRI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除了影像学检查之外,基因学检测(包括全外显子组测序以及全基因组测序)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早期诊断并帮助判断畸形的预后。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多呈进展性,随访观察是监测畸形进展预后的重要手段。系列石膏、支具以及牵引可用于治疗轻、中度先天性脊柱侧凸,而对于重度先天性脊柱侧凸,需要进行外科干预。在选择术式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生长潜力、畸形所处位置以及类型,常用的术式包括骨骺阻滞、半椎体切除或者截骨短节段融合术、高级别截骨矫形融合术、非融合手术以及融合与非融合的混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凸 病因学 早发性脊柱侧凸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脊柱侧弯治疗的进展与展望
16
作者 仉建国 叶启彬 +2 位作者 王以鹏 邱贵兴 吴志宏 《实用骨科杂志》 1997年第1期18-22,共5页
脊柱侧弯的较有效的治疗,是50年代开始的Risser氏石膏矫正法及后融合术。60年代初Harrington手术法的问世,使脊柱侧弯的治疗得到了质的飞跃。我国的脊柱侧弯治疗工作于70年代末期,才开始引进Harrington手术。但近10年多来,已取得了长足... 脊柱侧弯的较有效的治疗,是50年代开始的Risser氏石膏矫正法及后融合术。60年代初Harrington手术法的问世,使脊柱侧弯的治疗得到了质的飞跃。我国的脊柱侧弯治疗工作于70年代末期,才开始引进Harrington手术。但近10年多来,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如后路手术:Harrington手术、Luque手术、联合Harrington—Luque手术、Galveston手术、C—D手术;前路脊柱松动术,前路半椎体切除术、Dwyer手术及Zielke手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Harrington手术 IDIOPATHIC Zielke手术 椎弓根 内固定 Luque手术 植骨融合 矫正法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不忘初心,深耕杏林七十载 牢记使命,精益求精攀高峰——北京协和医院骨科脊柱畸形诊治工作发展之路
17
作者 仉建国 王升儒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77-579,共3页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的前身是北平协和医学院骨科,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是我国较早成立的骨科学临床和研究中心之一.我国许多外科学界骨科专业的老前辈如方先之教授、孟继懋教授、王福权教授、宋献文教授、张光铂教授等都曾在这里执教和工作...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的前身是北平协和医学院骨科,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是我国较早成立的骨科学临床和研究中心之一.我国许多外科学界骨科专业的老前辈如方先之教授、孟继懋教授、王福权教授、宋献文教授、张光铂教授等都曾在这里执教和工作过.在历任主任和前辈的努力下,协和骨科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学术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科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协和医院 骨科专业 脊柱畸形 杏林 诊治 学术特色 医学院 外科学
原文传递
不同内固定物组合形式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选择性胸椎融合矫形效果的影响
18
作者 仉建国 于斌 +8 位作者 邱贵兴 王以朋 赵宇 沈建雄 赵宏 余可谊 李其一 杨新宇 赵丽娟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08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分析比较采用不同内固定物组合形式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行后路选择性胸椎融合的矫形效果。方法根据内固定物组合形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组A:内固定钩组;组B:混合组(内固定钩+椎弓根螺钉);组C:全节段椎弓根螺钉组分析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采用不同内固定物组合形式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行后路选择性胸椎融合的矫形效果。方法根据内固定物组合形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组A:内固定钩组;组B:混合组(内固定钩+椎弓根螺钉);组C:全节段椎弓根螺钉组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矫形效果。结果:共57例患者,组A 9例,组B 30例,组C 18例。平均年龄14.3岁,平均随访时间19.6个月。三组患者主胸弯冠状面Cobb角术前分别为49.0°、48.8°和47.4°,术后分别矫正到15.1°、13.7°和6.8°,随访时分别为19.0°、17.0°和9.5°,胸弯矫形率分别为62.1%、64.6%和79.0%,矫形率组C优于组A与组B(P=0.014,P=0.003),组B与组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8);术前腰弯冠状面Cobb角分别为32.4°、32.6°和35.2°,术后分别矫正到12.0°、8.6°和8.3°,随访时分别为16.3°、10.3°和11.1°,随访时腰弯自动矫形率分别为48.9%,66.8%和69.9%,矫形率组B与组C优于组A(P=0.012,P=0.008),组C优于组B(P=0.003)。结论不论使用何种内固定物组合形式,主胸弯和腰弯均可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但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组胸弯和腰弯矫形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选择性胸椎融合 内固定器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AIS弹性内固定应用病例的思考
19
作者 仉建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68-869,共2页
本例患者为13岁女性,诊断为AIS,PUMC分型为ⅡC1,Lenke分型为5C。术者采用了Dynesys系统为其进行了后路矫形手术,目前随访效果良好。AIS手术治疗的主要目标为矫正畸形的同时,尽可能多的保留脊柱的活动功能。对于畸形严重、骨骼发育接近... 本例患者为13岁女性,诊断为AIS,PUMC分型为ⅡC1,Lenke分型为5C。术者采用了Dynesys系统为其进行了后路矫形手术,目前随访效果良好。AIS手术治疗的主要目标为矫正畸形的同时,尽可能多的保留脊柱的活动功能。对于畸形严重、骨骼发育接近成熟的患者来说,后路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是目前的标准手术方式,但其缺点是脊柱融合导致了融合节段生长受限以及运动功能丧失。因此,对于骨骼发育未成熟的患者,在控制畸形的同时,应尽可能保留患者脊柱以及胸廓的生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骨融合术 骨骼发育 生长受限 融合节段 脊柱融合 AIS 弹性内固定 Lenke分型
原文传递
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5
20
作者 翁习生 邱贵兴 +7 位作者 张嘉 李书纲 杨新宇 王以朋 仉建国 叶启彬 林进 田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目的分析治疗脊柱疾病的椎弓根内固定手术在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以便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本科1988~1999年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脊柱疾病的475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并结合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28例获随访(... 目的分析治疗脊柱疾病的椎弓根内固定手术在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以便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本科1988~1999年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脊柱疾病的475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并结合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28例获随访(占90.1%)。术中并发症26例,发生率5.5%;术后并发症64例,发生率15%。并发症主要发生在采用CD、DRFS、Dick、RF及Steffee等5种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时,共72例,占总并发症例数的80%。上述5种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CD技术0~12.9%、DRFS技术6.8%~11.9%、Dick技术7.3%~12.7%、RF技术2.4%~19.5%、Steffee技术10.1%~21.5%。主要并发症包括假关节、椎弓根螺钉断裂、椎弓根螺钉位置不正确等。引起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包括对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掌握不熟练、内植物设计本身存在的缺陷等。结论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并发症不容忽视,引起并发症主要原因是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熟练程度不够及内植物本身设计上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术 脊柱疾病 疾病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