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淋巴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梦瑶 付一典 +2 位作者 梁晓晗 吕小涵 吕佩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89-694,共6页
类淋巴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特有网络,该系统可清除大脑积累的代谢废物,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内环境稳态。该系统在睡眠状态下相对活跃,生理功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非侵入性影像技术评估类淋巴系统功能的应用推动了临床研究的开展。越来越... 类淋巴系统是中枢神经系统特有网络,该系统可清除大脑积累的代谢废物,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内环境稳态。该系统在睡眠状态下相对活跃,生理功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非侵入性影像技术评估类淋巴系统功能的应用推动了临床研究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类淋巴系统功能与神经退行性疾病、脑血管病等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类淋巴系统有望成为预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预后及临床干预疗效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淋巴系统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脑血管病 弥散张量成像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缺血性卒中的潜在治疗靶点
2
作者 付一典 张静波 +2 位作者 赵梦瑶 滕振杰 吕佩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938-943,共6页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一种未成熟的内皮细胞,能够增殖并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EPCs在血管损伤后从骨髓迁移至缺血区域,参与受损内皮修复和新生血管形成,从而为治疗包括缺血性卒中在内的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潜...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一种未成熟的内皮细胞,能够增殖并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EPCs在血管损伤后从骨髓迁移至缺血区域,参与受损内皮修复和新生血管形成,从而为治疗包括缺血性卒中在内的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潜在治疗方法。文章就EPCs作为缺血性卒中潜在治疗靶点的可行性及局限性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脑出血 血栓溶解疗法 血管内手术 血栓切除术 治疗结果 颅内出血
原文传递
放射治疗所致颈动脉狭窄
3
作者 郝志伟 张学谦 +2 位作者 付一典 徐国栋 吕佩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852-856,共5页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其机制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头颈部放射治疗可能会加速斑块形成,进而造成颈动脉狭窄。另外,放射治疗也会造成血管内膜和外膜损伤,加重颈动脉狭窄程度。这种由放射治疗所致的颈动脉狭窄在... 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其机制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头颈部放射治疗可能会加速斑块形成,进而造成颈动脉狭窄。另外,放射治疗也会造成血管内膜和外膜损伤,加重颈动脉狭窄程度。这种由放射治疗所致的颈动脉狭窄在病因、发病机制以及预防和治疗方面与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有所不同。因此,充分了解致病机制,对于选择合适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卒中 放射疗法 辐射损伤 头颈部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