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奶牛黏附分子MadCam-1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1
作者 刘文博 陈媛媛 +5 位作者 孙玲 李德朋 付云贺 张乃生 郭梦尧 杨正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1-134,共4页
原核表达MadCam-1基因、纯化MadCam-1黏附蛋白,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根据MadCam-1的已知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MadCam-1基因片段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4T-... 原核表达MadCam-1基因、纯化MadCam-1黏附蛋白,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根据MadCam-1的已知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MadCam-1基因片段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4T-1-MadCam-1,转化入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对其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以纯化后的融合蛋白为抗原,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结果表明,重组表达质粒pGEX-4T-1-MadCam-1经PCR及双酶切鉴定证明构建正确,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登录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证实成功表达了分子质量约为50ku的蛋白质。纯化的蛋白质免疫家兔后,经ELISA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32000。因此,成功获得了奶牛MadCam-1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奶牛黏附分子MadCam-1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DCAM-1 克隆 表达 纯化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普洱熟茶提取物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鼠脂代谢指标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路晓杰 刘久茜 +7 位作者 曹永国 付云贺 张泽财 李艳欣 王雯卿 李炎燚 沈鹏 张乃生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1-758,共8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与肥胖密切相关,并且以肝脏的炎症和脂肪浸润为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近年来,由于高营养的饲养方式,导致在宠物临床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犬猫患有NAFLD,因此找到一...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与肥胖密切相关,并且以肝脏的炎症和脂肪浸润为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近年来,由于高营养的饲养方式,导致在宠物临床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犬猫患有NAFLD,因此找到一种切实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普洱熟茶作为一种微生物发酵茶,具有明显的抗炎、抗氧化以及降脂减肥功效。为了探讨普洱熟茶提取物(Pu—er tea extract;PTE)对NAFLD的调控作用是否与机体肠道茵群改变有关,试验以C57BI。/6N小鼠作为犬猫的实验动物模型,通过高脂饲料诱导NAFLD,然后通过饮水给予PTE。结果显示,经过为期12周的PTE作用,实验动物体质量显著下降,皮下脂肪及附睾脂肪的质量也显著降低。病理切片显示,肝脏的脂肪浸润明显降低;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及游离脂肪酸的浓度显著下降;荧光定量测定显示,肝脏中与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升高。最后对粪便中的微生物通过荧光定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厚壁茵门、拟杆菌门以及减肥细菌Akkermansia都发生了差异性变化。结果表明,PTE对NAFLD的调节作用可能与宿主肠道菌群的改变密切相关,为进一步研究PTE治疗及预防临床宠物的NAFLD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普洱茶提取物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胆酸对LPS诱导小鼠乳腺炎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郝浩扬 赵才军 +3 位作者 何兆祺 张乃生 胡晓宇 付云贺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6-581,共6页
乳腺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为主要的疾病之一,严重制约着奶业的健康发展。抗生素作为乳腺炎的主要治疗药物,易造成细菌耐药性等问题。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方法或制剂替代抗生素对于乳腺炎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胆酸(cholic acid, CA)作为... 乳腺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为主要的疾病之一,严重制约着奶业的健康发展。抗生素作为乳腺炎的主要治疗药物,易造成细菌耐药性等问题。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方法或制剂替代抗生素对于乳腺炎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胆酸(cholic acid, CA)作为机体的天然代谢产物,报道具有抑菌抗炎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CA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乳腺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将40只分娩后的BALB/c母鼠随机分为5组,包括空白对照组、LPS造模组、LPS+CA(10 mg/kg)组、LPS+CA(20 mg/kg)组和LPS+CA(30 mg/kg)组。通过对小鼠乳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炎性细胞因子及相关信号通路检测等方法探究CA对LPS诱导小鼠乳腺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结果显示,CA呈剂量依赖性地改善LPS诱导小鼠乳腺组织病理损伤,显著降低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进一步研究表明,CA显著抑制了LPS诱导的NF-κB信号通路激活,增加了法尼醇X受体(FXR)的表达。结果表明,CA通过上调FXR受体表达,进而抑制LPS诱导的NF-κB信号通路及炎性细胞因子产生,发挥对乳腺炎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 胆酸 LPS NF-ΚB
原文传递
以猪病为例的兽医临床诊断教学实习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3
4
作者 郭昌明 吴殿军 +2 位作者 付云贺 李心慰 刘国文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18-219,共2页
兽医临床诊断教学实习是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要求学生掌握和熟悉兽医临床上诊断方法的基本操作技能[1]。多门兽医学科都以"兽医临床诊断学"为基础,这是一门应用性很强且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的专业课程[2]。目前,... 兽医临床诊断教学实习是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要求学生掌握和熟悉兽医临床上诊断方法的基本操作技能[1]。多门兽医学科都以"兽医临床诊断学"为基础,这是一门应用性很强且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的专业课程[2]。目前,我国兽医行业猪病方面的人才非常缺乏,对猪场兽医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临床诊断学 教学实习 实习改革 猪病 动物医学专业 专业人才 必修课程 基本操作
原文传递
瘤胃微生物群对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易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爽 牟瑞营 +4 位作者 吐尼牙孜·买买提 赵才军 张乃生 胡晓宇 付云贺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0-779,共10页
为探究奶牛瘤胃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与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易感性之间的关系,筛选瘤胃靶向微生物,揭示奶牛对SARA耐受的原因。本研究采用高精饲料喂养奶牛6周建立SARA模型,并通过16S rRNA或ITSI-IF测序分析SARA耐受奶牛和SARA易... 为探究奶牛瘤胃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与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易感性之间的关系,筛选瘤胃靶向微生物,揭示奶牛对SARA耐受的原因。本研究采用高精饲料喂养奶牛6周建立SARA模型,并通过16S rRNA或ITSI-IF测序分析SARA耐受奶牛和SARA易感奶牛的瘤胃细菌和真菌微生物群。16S rRNA序列分析表明,SARA耐受奶牛和SARA易感奶牛的瘤胃细菌群落存在差异,与SARA耐受奶牛相比,SARA易感奶牛瘤胃内未鉴定的螺旋体科(unidentified_Spirochaetaceae)和厌氧小体属(Anaeroplasma)的丰度相对更高。此外,ITS1-IF测序分析表明,与SARA耐受奶牛相比,SARA易感奶牛瘤胃内帚枝霉属(Sarocladium genus)和尖芽孢镰刀菌(Fusarium_oxysporum)的丰度增加,与此同时曲霉菌属(Aspergillus genus)和乳头状瘤菌(Papiliotrema_laurentii)的丰度减少。这些结果表明,奶牛瘤胃中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特别是unidentified_Spirochaetaceae、Anaeroplasma、Sarocladium、Aspergillus、Fusarium_oxysporum和Papiliotrema_laurentii的丰度可能与奶牛对SARA的易感性有关。综上所述,本研究提示或许可以通过操纵瘤胃微生物群的组成来预防奶牛SARA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SARA 易感性 瘤胃微生物
原文传递
枯草芽孢杆菌通过抑制NF-κB通路改善LPS诱导的小鼠乳腺炎 被引量:2
6
作者 邱敏 冯炼君 +6 位作者 赵才军 包丽娟 李爽 郝浩扬 付云贺 胡晓宇 张乃生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18-1022,共5页
乳腺炎是乳品行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大肠杆菌是引起乳腺炎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定植并改善炎症水平,但其对乳腺炎的作用尚未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B.subtilis对... 乳腺炎是乳品行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大肠杆菌是引起乳腺炎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定植并改善炎症水平,但其对乳腺炎的作用尚未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B.subtilis对LPS诱导的小鼠乳腺炎的保护作用。通过对小鼠乳头导管注射LPS建立乳腺炎模型,注射前使用B.subtilis预处理2 h。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价乳腺的病理改变;使用试剂盒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含量。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表明,B.subtilis预处理降低了LPS诱导的小鼠乳腺中性粒细胞浸润,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分泌,以及NF-κB p65和IκB的磷酸化水平。综上所述,B.subtilis能改善LPS诱导的乳腺炎,为乳腺炎的防治制剂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 枯草芽孢杆菌 NF-ΚB LPS
原文传递
基于肠-乳腺轴浅谈奶牛“内源性乳腺炎”的病理机制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晓宇 赵才军 +2 位作者 曹永国 付云贺 张乃生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87-1294,共8页
乳腺炎是奶牛尤其是高产奶牛最常见的多发病,是危害奶业生产的头号疾病。通常认为,乳腺炎是由细菌等病原微生物通过乳头进入乳腺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由于该病病因复杂,致病途径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这也导致临床上对乳腺炎的防制除... 乳腺炎是奶牛尤其是高产奶牛最常见的多发病,是危害奶业生产的头号疾病。通常认为,乳腺炎是由细菌等病原微生物通过乳头进入乳腺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由于该病病因复杂,致病途径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这也导致临床上对乳腺炎的防制除了抗生素外,尚没有其他较好的对策。因此,弄清乳腺炎的致病途径、丰富发病机理、寻找防制新途径,已成为破解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瓶颈的重大需求。基于乳腺炎常伴发或继发于前胃疾病、靶向乳腺局部防制效果有限的临床现象,依据肠道菌群紊乱可损伤肠黏膜屏障、肠内细菌及其代谢物可迁移至肠外远端器官的病理机制,结合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在没有外界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情况下,瘤胃菌群紊乱可导致致病菌及代谢物易位至乳腺,引起乳腺炎。本课题组提出“内源性乳腺炎”病理概念,认为“内源性乳腺炎”的病理机制是以肠-乳腺轴这一介导途径为基础的。并提出基于致病途径将乳腺炎分为外源性乳腺炎和内源性乳腺炎的新的病因学分类方式。乳腺炎这一新的病理学概念的阐明和分类方式的建立,或许将是更深入认识和破解乳腺炎发病机制与防制难点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内源性乳腺炎 肠-乳腺轴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马垂体中间部机能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殿君 周晓菲 +4 位作者 刘佳丽 曹永国 张文龙 付云贺 张乃生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65-68,共4页
垂体中间部机能障碍(pituitary pars intermedia dysfunction,PPID)也称为马库兴病,是老龄马属动物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该疾病在15岁以上马的发病率高达21.2%[1]。该病是由于支配垂体中间... 垂体中间部机能障碍(pituitary pars intermedia dysfunction,PPID)也称为马库兴病,是老龄马属动物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该疾病在15岁以上马的发病率高达21.2%[1]。该病是由于支配垂体中间部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减少或丧失,引起中间垂体肥大或增生,直到最后形成腺肿或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超高胰岛素血症 促黑素 黑素细胞 EMS 垂体中间部 蹄叶炎 机能障碍 培高利特 胰岛素抵抗
原文传递
引起驴驹腹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莹 买买提·吐尼牙孜 +4 位作者 李爽 赵才军 胡晓宇 付云贺 张乃生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72,135,136,137,138,共9页
为了探究导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某驴场驴驹暴发腹泻的原因,试验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及H.E.染色、病原菌分离培养及鉴定、16S rRNA PCR检测、小鼠致病力试验及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驴场有100多... 为了探究导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某驴场驴驹暴发腹泻的原因,试验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及H.E.染色、病原菌分离培养及鉴定、16S rRNA PCR检测、小鼠致病力试验及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驴场有100多头4月龄以下的驴驹表现严重腹泻,排黄色、水样粪便,其中有45头驴驹死亡,死亡率为32.14%,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到该驴场更换了价格低廉、质量低劣的饲料且饮用水温度较低,仅为10℃;患病驴驹体温39.5℃,心律失常,心率加快,45次/min;腹腔内充满红色液体,各脏器组织均可见出血点、肿胀、易碎;脏器组织结构明显紊乱,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在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上可观察到大量白色、潮湿菌落;病原菌16S rRNA PCR扩增得到大小约为160 bp的目的条带,分离菌与大肠杆菌序列的同源性为99.98%,将其命名为CEG-GZL20。CEG-GZL20可导致小鼠发生与腹泻病驴驹相似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CEG-GZL20具有较高耐药性,仅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敏感。说明该驴场暴发的驴驹腹泻主要是由大肠杆菌CEG-GZL20感染所致,且该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可选择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腹泻 抗生素 耐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