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关联整合对大学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研究
1
作者 金子祺 付亦宁 +1 位作者 刘绮莉 钟博文 《创新科技》 2024年第2期82-92,共11页
从知识关联整合的内涵出发,研究知识关联整合的3个维度对大学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以跨层次深度学习为中介变量,通过分层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剖析知识关联整合通过跨层次深度学习的中介作用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对江... 从知识关联整合的内涵出发,研究知识关联整合的3个维度对大学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以跨层次深度学习为中介变量,通过分层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剖析知识关联整合通过跨层次深度学习的中介作用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对江苏省依托研究型大学或科研机构的39个跨学科研究团队的共331名成员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知识关联整合3个维度对大学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跨层次深度学习在知识关联整合对大学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丰富了知识关联整合和跨学科团队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为跨学科团队科研管理实践带来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团队 知识关联整合 创新能力 影响机制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进展及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文献计量分析
2
作者 徐姝 付亦宁 《海外英语》 2024年第5期125-128,146,共5页
以CNKI数据库中37种教育学CSSCI期刊及7类外国语文学类核心期刊的688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工具对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研究经历了初步探索期、... 以CNKI数据库中37种教育学CSSCI期刊及7类外国语文学类核心期刊的688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工具对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研究经历了初步探索期、全面发展期以及局部聚焦期三个阶段。在分析评述影响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与教学主体因素下,认为大学英语仍需在创新教学模式,多样化利用评价方法,转变教师教学理念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做出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效果
下载PDF
“观为得”三轮驱动下STEAM课程设计框架探析
3
作者 田曦 付亦宁 尹利和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12期69-73,共5页
STEAM教育自亚克门提出以来,在各国掀起了研究热潮。为推进STEAM课程在我国的本土化建设,提出了基于“观为得”循环模型构建STEAM课程的设计框架。STEAM课程的“观”包括核心素养、学生经验和学科整合,是课程设计的指导理念;“为”包括... STEAM教育自亚克门提出以来,在各国掀起了研究热潮。为推进STEAM课程在我国的本土化建设,提出了基于“观为得”循环模型构建STEAM课程的设计框架。STEAM课程的“观”包括核心素养、学生经验和学科整合,是课程设计的指导理念;“为”包括知识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是课程实施的路径;“得”以终为始,包括学习力、创造力和文化力,居于框架核心,是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和评价标准。STEAM课程的“观”“为”“得”在框架的圈层内部相互渗透,圈层之间相互递进、螺旋式上升,实现了STEAM课程在设计过程中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AM课程 STEAM教育 “观为得”循环模式 课程设计框架
下载PDF
美、加、澳初任教师专业标准及其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2
4
作者 付亦宁 周川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8-84,共7页
初任教师的专业标准实际上就是新教师的入职门槛,对教师教育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各国的初任教师专业标准既有共同性,都注重专业知识、专业实践、专业责任、持续学习诸方面,又各有特色:美国《InTASC示范核心教学标准》重视发展性、加拿... 初任教师的专业标准实际上就是新教师的入职门槛,对教师教育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各国的初任教师专业标准既有共同性,都注重专业知识、专业实践、专业责任、持续学习诸方面,又各有特色:美国《InTASC示范核心教学标准》重视发展性、加拿大安大略省《专业实践基础》重视实践性、《澳大利亚初任教师教育项目认证:标准和程序》则具体而易操作。以上三国的初任教师专业标准,对中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以及职前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完善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任教师 教师专业标准 职前教师教育
下载PDF
我国高校在线学位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付亦宁 黄启兵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1-36,共6页
中国自1998年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试点以来,尽管在招生规范、教学质量、保障监管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但积累了丰富的在线教育经验。当前中国在线教育面临系列发展机遇,如国家政策支持、技术发展推动、社会需求旺盛等。总结在线教育... 中国自1998年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试点以来,尽管在招生规范、教学质量、保障监管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但积累了丰富的在线教育经验。当前中国在线教育面临系列发展机遇,如国家政策支持、技术发展推动、社会需求旺盛等。总结在线教育的经验和不足,抓住时代发展机遇,在已有慕课平台的基础上,遵循"审慎试行、严控质量、分步推行、由点到面"的方针,可以分批次、在小范围的试点高校中开展在线硕士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学位教育 网络高等学历教育 在线硕士教育 慕课
下载PDF
深度(层)学习:内涵、流变与展望 被引量:20
6
作者 付亦宁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7-75,共9页
“Deep learning”同时存在于教育领域与计算机领域,二者的内涵有着差异,英文表述却相同。教育领域的“Deep learning”可以理解为“深层学习”,它是一种学习方法,同“教”与“学”活动的各个要素相关联。而计算机领域的“Deep learnin... “Deep learning”同时存在于教育领域与计算机领域,二者的内涵有着差异,英文表述却相同。教育领域的“Deep learning”可以理解为“深层学习”,它是一种学习方法,同“教”与“学”活动的各个要素相关联。而计算机领域的“Deep learning”可以翻译为“深度学习”,它是作为人工智能的新兴方向,“特征学习”是其主要特征。国外教育领域深层学习的研究自1976年起,侧重于对影响学习者深层学习因素的探讨;国内的研究自2004年起,经历了概念明晰、模式应用到结果追寻等阶段。梳理分析国内外深度(层)学习的内涵和研究历程,可以化解“深度(层)学习”理解的概念迷思;对已有研究的批判性思考可以进一步地展望未来:即深度(层)学习将在横向上呈现“跨界融合”,在纵向上表现出理念深化、实践深入等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深层学习 浅层学习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大学生深层学习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付亦宁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93-101,共9页
在学习过程中,以更为全面的方式来理解问题的深层学习,更能产生学习成效。本研究以自编的"学习过程""学习观""元认知能力""教学体验""学习结果体验"问卷为工具,调查了515名大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以更为全面的方式来理解问题的深层学习,更能产生学习成效。本研究以自编的"学习过程""学习观""元认知能力""教学体验""学习结果体验"问卷为工具,调查了515名大学生,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大学生"深层学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调查结果发现:(1)教学体验对深层学习动机、元认知能力和深层学习策略均具有正向影响;(2)全面学习观对深层学习动机、元认知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对深层学习策略不具有显著影响;(3)深层学习动机、元认知能力在教学体验和深层学习策略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在全面学习观和深层学习策略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4)深层学习策略在教学体验、全面学习观、深层学习动机、元认知能力和学习结果体验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深层学习 影响因素 学习观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高等教育的微生态环境建设 被引量:4
8
作者 付亦宁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7,共3页
高等教育的微观生态是相对于宏观生态而言的,是以教学为主线,围绕高等教育活动形成的多维环境的综合。高等教育的微生态环境建设即是从高等教育的微观生态视角出发,以教学为主线,运用生态学的整体效应、生态位及耐度与最适度原则,重点... 高等教育的微观生态是相对于宏观生态而言的,是以教学为主线,围绕高等教育活动形成的多维环境的综合。高等教育的微生态环境建设即是从高等教育的微观生态视角出发,以教学为主线,运用生态学的整体效应、生态位及耐度与最适度原则,重点进行高等学校校园生态环境、课堂教学生态环境及教育主体生态环境等三个子环境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微生态环境 环境建设
下载PDF
大学生e-Learning的元认知能力调查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付亦宁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5-128,共4页
信息技术膨胀的社会,e-Learning为越来越多的学生所接受和使用,然而很多学生在进行e-Learning学习时并没有达到最初的期望,学习效率不高。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从元认知的视角来探析大学生e-Learning的学习过程,找到解决的办法。研究使用了... 信息技术膨胀的社会,e-Learning为越来越多的学生所接受和使用,然而很多学生在进行e-Learning学习时并没有达到最初的期望,学习效率不高。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从元认知的视角来探析大学生e-Learning的学习过程,找到解决的办法。研究使用了自编"大学生e-Learning的元认知能力测量量表"对来自苏州大学不同专业的大一至大四的220名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对于大学生e-Learning的元认知能力没有影响,而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元认知知识方面表现出了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arning 元认知 大学生 调查
下载PDF
运用目标阶段性评价实现高校教育管理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付亦宁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3-65,共3页
目标阶段性评价是实现高校教育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目标阶段性评价因时因势的动态发展逻辑与不同阶段环环相扣的循环发展逻辑,会直接影响到高校教育管理可持续发展。运用目标阶段性评价,应将点状式评价转化为线状式评价,结论性... 目标阶段性评价是实现高校教育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目标阶段性评价因时因势的动态发展逻辑与不同阶段环环相扣的循环发展逻辑,会直接影响到高校教育管理可持续发展。运用目标阶段性评价,应将点状式评价转化为线状式评价,结论性评价转化为导向性评价,象征性评价转化为真实性评价,方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阶段性评价 高校教育管理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生态视角下的企业e-Learning培训环境构建 被引量:4
11
作者 付亦宁 《经济视角》 2012年第3期47-49,共3页
e-Learning在企业员工培训及继续教育过程中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也面临着资金投入比例不够、培训体系不成熟、缺乏交互和枯燥的课程设计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企业e-Learning缺乏生命力,其资源不能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本文从生态学... e-Learning在企业员工培训及继续教育过程中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也面临着资金投入比例不够、培训体系不成熟、缺乏交互和枯燥的课程设计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企业e-Learning缺乏生命力,其资源不能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本文从生态学的视角,借用生态原理构建e-Learning的培训环境,将使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相互协调融合,使员工在学习中找到归属感,从而发挥企业培训的最大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ARNING 生态环境 企业培训
下载PDF
博客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付亦宁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90-91,共2页
博客是近些年来互联网的新生事物,是一种不同于Email、BBS、ICQ的第四代网络交互形式。博客在交互形式上表现出的特点;博客对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 博客 信息技术教育 BLOG 信息
下载PDF
信息加工模式对CAI的启示
13
作者 付亦宁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年第10期63-65,共3页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次进步和变革,它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了CAI的理论基础之一———信息加工理论的两种主要模式: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和维特罗克的“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次进步和变革,它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了CAI的理论基础之一———信息加工理论的两种主要模式: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和维特罗克的“学习生成模式”,并阐述了这两种模式给CAI教学带来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加工模式 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
下载PDF
大学生深层学习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的实证分析
14
作者 付亦宁 《教育科学文摘》 2015年第4期75-77,共3页
在学习过程中,以更为全面的方式来理解问题的深层学习,更能产生学习成效。本研究以自编的“学习过程”、“学习观”、“元认知能力”、“教学体验”、“学习结果体验”问卷为工具,调查了515名大学生,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大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以更为全面的方式来理解问题的深层学习,更能产生学习成效。本研究以自编的“学习过程”、“学习观”、“元认知能力”、“教学体验”、“学习结果体验”问卷为工具,调查了515名大学生,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大学生“深层学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分析 大学生 学习影响 结构方程模型 学习过程 深层学习 元认知能力 理解问题
下载PDF
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之路——何克抗教授专访 被引量:38
15
作者 何克抗 付亦宁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年第4期98-105,共8页
在近20年的教育技术事业发展过程中,中国教育技术经过对西方教育技术的分析、借鉴、批判、吸收,逐步形成了结合中国国情并且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在这个过程中,何克抗教授的学术思想及研究实践具有开创性的贡献。他提出的&q... 在近20年的教育技术事业发展过程中,中国教育技术经过对西方教育技术的分析、借鉴、批判、吸收,逐步形成了结合中国国情并且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在这个过程中,何克抗教授的学术思想及研究实践具有开创性的贡献。他提出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教学结构理论以及创造性思维理论等引领了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主体相结合 混合式学习 中国式翻转课堂 教学设计 创客教育
下载PDF
面向理解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以“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单元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向永 王萍 +1 位作者 郭鹏飞 付亦宁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7年第8期52-57,共6页
针对国内很多翻转课堂实践因为忽略翻转课堂的本来目的,而出现的为了翻转而翻转、为了应试而翻转,甚至从人灌到机灌、从统一灌输到个别化灌输的教学异化现象,文章从翻转课堂的本质需求——理解入手,设计了面向理解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框... 针对国内很多翻转课堂实践因为忽略翻转课堂的本来目的,而出现的为了翻转而翻转、为了应试而翻转,甚至从人灌到机灌、从统一灌输到个别化灌输的教学异化现象,文章从翻转课堂的本质需求——理解入手,设计了面向理解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框架,包含了理解性教学目标、动机设计(掌控、自主和目的)、教学流程及关键环节等,并以无锡市一所小学进行小学数学"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单元的翻转课堂实践为例进行了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面向理解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理解 教学设计
下载PDF
国外大学混合学习研究中的热点理论评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冀宁 付亦宁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1-14,共4页
相对于国外大学混合学习的常态化,国内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鉴于此,我们抽取了95篇国外大学混合学习研究文献中的热点理论,主要包括转化学习理论,交互理论与促动策略,共同体、虚拟共同体以及探究共同体,连接主义与虚拟共同体,精细加... 相对于国外大学混合学习的常态化,国内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鉴于此,我们抽取了95篇国外大学混合学习研究文献中的热点理论,主要包括转化学习理论,交互理论与促动策略,共同体、虚拟共同体以及探究共同体,连接主义与虚拟共同体,精细加工理论和批判性思维。以期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分析和讨论,重新审视高等教育领域内混合学习模式的构建基础,同时,为下一个阶段的理论本土化和理论指导实践工作奠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 混合学习 热点理论 评析
下载PDF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门限效应的定量分析
18
作者 刘家勋 付亦宁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39-41,共3页
门限电平的定量分析对卫星电视系统提高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卫星电视系统调频解调的调制增益出发,分析了调频制的特点,给出了调频改善度的表达式,进而得出调频门限效应的概念。针对低输入载噪比条件下,S/N... 门限电平的定量分析对卫星电视系统提高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卫星电视系统调频解调的调制增益出发,分析了调频制的特点,给出了调频改善度的表达式,进而得出调频门限效应的概念。针对低输入载噪比条件下,S/N与C/N不再满足线性关系,并使输出信噪比急剧下降,此时将脉冲噪声影响考虑进来,对鉴频器输出信噪比进行更深入分析推导,得到调频门限的具体表达公式。通过结论能找到影响调频门限的主要因素,并为提高输出信噪比的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 门限效应 定量分析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门限电平 调制增益 接收能力
下载PDF
深度学习的教学范式 被引量:125
19
作者 付亦宁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7-56,共10页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与学的各个方面。教学中,不仅要知道学生"如何学",还要知道教师"如何教"。以内在学习需求为动力的深度学习是学习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理解认知、高阶思维、整体联通、创造批判和...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与学的各个方面。教学中,不仅要知道学生"如何学",还要知道教师"如何教"。以内在学习需求为动力的深度学习是学习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理解认知、高阶思维、整体联通、创造批判和专家构建是深度学习所体现的五个特征(PIENA)。通过以"生成性学习"为教学过程导向;以"基于设计的学习"为教学活动创设根本;以"SOLO学习结果分类"为教学评价模式的三条路径进行教学范式改革,透过"浅层"理解"深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将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浅层学习 教学范式 PIENA SOLO
原文传递
透过“浅层” 理解“深度” 被引量:6
20
作者 付亦宁 《当代教育家》 2016年第10期16-21,共6页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高效地处理知识、有机地整合知识、充分地运用知识,已经成为学习的关键。1976年,两位美国学者费伦斯·马顿(Ference Marton)和罗杰·萨尔乔(Roger Saljo)在《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一文中...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高效地处理知识、有机地整合知识、充分地运用知识,已经成为学习的关键。1976年,两位美国学者费伦斯·马顿(Ference Marton)和罗杰·萨尔乔(Roger Saljo)在《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一文中,首先提出了深度学习这个概念并进行了详细阐述。他们认为,每个学生的学习结果之所以有质的差异,与其在学习过程中采用了两种不同质的方法有密切关系,即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 学习过程 信息爆炸 知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