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日尔Agadem区块中-新生代储层微观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付吉林 康荣 +2 位作者 姜在兴 周春雷 刘康宁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5-292,297,共9页
通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衍射、压汞测试分析等资料,从储层的岩性、成岩作用、储集空间等方面,对尼日尔Agadem区块白垩系储层的微观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以石英细砂岩为主,结构成... 通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衍射、压汞测试分析等资料,从储层的岩性、成岩作用、储集空间等方面,对尼日尔Agadem区块白垩系储层的微观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以石英细砂岩为主,结构成熟度低-中等;储集空间类型以原生孔隙为主,其次为粒间溶蚀孔隙;储层主要处于中成岩A期阶段,成岩作用弱-中等.沉积作用是储层发育的重要控制因素,最有利的沉积微相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辫状河道及河口坝.成岩作用对于储层主要表现为建设性作用,白垩系Yogou组上部储层因碱性成岩作用形成次生溶蚀孔隙,储层物性有一定改善.该研究对于加深尼日尔Agadem区块储层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adem区块 古近系-白垩系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下载PDF
尼日尔Agadem区块古近系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付吉林 孙志华 刘康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7,共10页
古近系是尼日尔Termit坳陷Agadem区块目前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位,但研究区目前整体勘探程度低,对古近系有利沉积相带及砂体的展布没有系统的认识,这些都极大制约了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因此在研究区古近系开展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的研究,... 古近系是尼日尔Termit坳陷Agadem区块目前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位,但研究区目前整体勘探程度低,对古近系有利沉积相带及砂体的展布没有系统的认识,这些都极大制约了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因此在研究区古近系开展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的研究,预测有利砂体分布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文章以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理论为指导,依据录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运用准层序组叠加样式、ΔlogR、地震反射终止关系及地震时频分析等方法,在Agadem区块古近系识别出2个二级层序界面、4个三级层序界面,将古近系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5个三级层序(ESQ1—ESQ5)。在建立的层序地层格架内,综合岩心相、测井相及地震相特征分析了Agadem区块古近系的沉积环境,认为古近系层序ESQ1—ESQ3沉积时主要发育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层序ESQ4—ESQ5沉积时主要为湖泊相沉积。在层序格架内沉积体系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本区古近系的两种沉积模式:层序ESQ1—ESQ3的拗陷期沉积模式及层序ESQ4—ESQ5的断陷期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日尔Agadem区块 古近系 层序地层 沉积体系 沉积模式
下载PDF
基于空间数据库的油藏多信息管理 被引量:1
3
作者 许晓宏 赵露 +2 位作者 付吉林 孙志华 高梦芸 《计算机时代》 2014年第9期39-42,共4页
相对落后的油藏资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油气开发效率,为加强对油藏多信息的有效管理,通过对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同时利用GIS技术,基于SuperMap平台及SuperMap SDX空间数据库引擎组件,开发出油藏多信息管理系统。将各类相关的油藏... 相对落后的油藏资料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油气开发效率,为加强对油藏多信息的有效管理,通过对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同时利用GIS技术,基于SuperMap平台及SuperMap SDX空间数据库引擎组件,开发出油藏多信息管理系统。将各类相关的油藏多信息数据资料进行有效管理,提高了油藏地质多信息数据资料的可视化管理能力和油田信息资源的共享度,为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完整而全面的信息平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对决策分析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库 油藏多信息 GIS技术 可视化管理
下载PDF
GIS在油气资源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4
作者 付吉林 孙志华 +1 位作者 许晓宏 邵燕林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2年第6期45-47,共3页
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技术特点与优势,提出了油气资源信息的分类方案,列举了GIS在油气资源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运用GIS空间数据库技术可以将基础的油气资源信息(包括图件和数据)统一管理于一个数据库平台;基于GIS技术可... 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技术特点与优势,提出了油气资源信息的分类方案,列举了GIS在油气资源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运用GIS空间数据库技术可以将基础的油气资源信息(包括图件和数据)统一管理于一个数据库平台;基于GIS技术可以实现空间定位和属性数据间的多元化信息查询方法;利用GIS支持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可以实现灵活的空间数据转换和移植;基于GIS的矢量制图能力可以实现灵活的地质图件专题制图技术;借助GIS空间分析能力可以实现了虚拟钻井等油气辅助决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 空间数据库 多源数据 矢量制图 空间分析
下载PDF
基于SuperMap的油气勘探信息网络化管理方案
5
作者 付吉林 孙志华 +1 位作者 许晓宏 彭刚 《计算机时代》 2012年第4期70-72,共3页
在长期的石油勘探工作中积累了包括地震、测井以及地质等方面的大量资料,将GIS技术应用于勘探数据的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资料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探讨了以SuperMap体系平台为基础构建勘探信息网络化系统的架构和关键技术。本系统的实... 在长期的石油勘探工作中积累了包括地震、测井以及地质等方面的大量资料,将GIS技术应用于勘探数据的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资料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探讨了以SuperMap体系平台为基础构建勘探信息网络化系统的架构和关键技术。本系统的实施方便了石油勘探部门的日常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GIS SUPERMAP 网络化 AJAX 组件
下载PDF
时频电磁法勘探在尼日尔A区块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志华 付吉林 +2 位作者 杨书江 覃荆城 赵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147-151,169-170+162,共5页
尼日尔A区块地层介质纵向电性差异及流体极化效应明显,有利于应用时频电磁法勘探。根据此方法在该区可提取多种反映油气异常的参数,如极化参数、频率相关参数、时间常数、相位异常、振幅异常及电阻率异常。根据上述多种异常参数结合已... 尼日尔A区块地层介质纵向电性差异及流体极化效应明显,有利于应用时频电磁法勘探。根据此方法在该区可提取多种反映油气异常的参数,如极化参数、频率相关参数、时间常数、相位异常、振幅异常及电阻率异常。根据上述多种异常参数结合已知井的钻井结果进行分析,并制定利用上述异常参数评价油气显示的标准和原则,由此划分异常区带,以指导油气勘探,见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电磁法 极化率异常 电阻率剖面 油气检测
下载PDF
“五大发展理念”在尼日尔阿加德姆项目的实践与探索
7
作者 付吉林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3-6,共4页
中国石油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新工作思想、工作模式、工作方法,为尼日尔共和国建立了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让尼日尔人民感受到了石油项... 中国石油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新工作思想、工作模式、工作方法,为尼日尔共和国建立了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让尼日尔人民感受到了石油项目合作的成果,营造了互利双赢的合作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发展理念 尼日尔公司 石油项目 互利双赢
下载PDF
乌兰浩特市7月31日飑线中小尺度特征分析
8
作者 付吉林 萨日娜 杨玉辉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7期130-130,共1页
本文利用自动站分钟数据、探空资料、物理量场资料、713数值化雷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运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对2011年7月31日发生在乌兰浩特市的一次飑线进行分析。
关键词 飑线 诊断分析
下载PDF
突泉县植被生态质量气象评价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尉德康 付吉林 +3 位作者 张玲 宫克发 宋大明 姚东良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10期133-134,共2页
本文以植被生态质量作为衡量自然生态的关键指标,采用气象卫星遥感和气象综合监测评价方法对突泉县植被生态质量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突泉县2018年最高植被覆盖度达到71. 4%,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增加的趋势。2000—2018年植被覆盖状... 本文以植被生态质量作为衡量自然生态的关键指标,采用气象卫星遥感和气象综合监测评价方法对突泉县植被生态质量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突泉县2018年最高植被覆盖度达到71. 4%,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增加的趋势。2000—2018年植被覆盖状况持续改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呈现上升趋势,这些改善与2000年以来总体适宜的水热条件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覆盖度 净初级生产力 气象评价
下载PDF
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安学武 付吉林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5期108-114,共7页
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扎赉特旗于2016年各安装1套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开展春玉米、水稻发育期、植株密度、植株冠层高度、生长状况、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重量农业气象要素自动与人工观测对比试验。通过2016—2018年对比试验数据,结果表... 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扎赉特旗于2016年各安装1套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开展春玉米、水稻发育期、植株密度、植株冠层高度、生长状况、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重量农业气象要素自动与人工观测对比试验。通过2016—2018年对比试验数据,结果表明:作物生长状况、发育期自动观测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基本一致,完全可以代替人工观测。植株密度、冠层高度、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重量自动观测误差相对较大,不能代替人工观测。农业气象观测要素作物生长状况、发育期的自动化、数字化观测,增强了观测资料的客观性、时效性和连续性,以期为提高农业气象服务准确性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 自动观测 人工观测 数据 对比 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