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纵隔肿瘤九例临床诊疗分析
1
作者 高轶 王天来 +3 位作者 付圣灵 蔡奕欣 樊晓武 付向宁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总结中纵隔肿瘤的病理特点和手术经验。方法2018~2022年我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中纵隔肿瘤病人9例,8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1例行纵隔肿瘤活检术。其中5例行胸腔镜手术,4例行开放手术。结果9例病人的病理类型中,2例为纵隔囊肿,1例为Cas... 目的总结中纵隔肿瘤的病理特点和手术经验。方法2018~2022年我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中纵隔肿瘤病人9例,8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1例行纵隔肿瘤活检术。其中5例行胸腔镜手术,4例行开放手术。结果9例病人的病理类型中,2例为纵隔囊肿,1例为Castleman病,1例为下咽癌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为神经鞘瘤,1例为神经纤维瘤,1例为副神经节瘤,1例为血管脂肪瘤,1例为未分化癌。所有人均康复出院。结论手术切除是中纵隔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既要追求切除的彻底性,还要注重器官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中纵隔 手术治疗 电视胸腔镜手术
原文传递
多层自体胸膜在大泡性肺气肿合并复发性气胸患者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付向宁 黄畦 +2 位作者 张霓 孙威 陈大瑜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大泡性肺气肿 复发性气胸 手术中 胸膜 自体 双侧弥漫性肺气肿 胸腔闭式引流 平均年龄
下载PDF
自体材料替代肺动脉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付向宁 张霓 +2 位作者 黄畦 潘铁成 张良华 《临床外科杂志》 2005年第9期566-568,共3页
目的评价自体材料替代肺动脉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104例肺血管受累的肺癌患者分为两组,自体材料替代肺动脉成形术组42例,常规肺动脉成形组62例。比较两组间术后并发症、肺功能状态以及生存率。结果两组在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 目的评价自体材料替代肺动脉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104例肺血管受累的肺癌患者分为两组,自体材料替代肺动脉成形术组42例,常规肺动脉成形组62例。比较两组间术后并发症、肺功能状态以及生存率。结果两组在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存活患者肺功能状态上无明显差异,而自体材料组术后1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常规组,术后3年生存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自体材料替代肺动脉成形术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材料 肺动脉成形术 肺癌
原文传递
经左胸全隆凸切除、右主支气管切除重建术1例报道 被引量:1
4
作者 付向宁 艾波 +1 位作者 张霓 孙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经左胸全隆凸切除重建术临床少见,同期行右主支气管切除、右上叶-中间段支气管重建右主支气管、再与气管下段吻合重建隆凸术则国内外未见报道。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普胸外科在2009年2月成功施行该手术1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隆凸切除重建术 右主支气管 左胸 华中科技大学 支气管切除 支气管重建 2009年 同济医学院
下载PDF
支气管成形术改良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付向宁 张霓 +1 位作者 陈启福 张良华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287-288,共2页
目的 改进支气管成形术的操作 ,减少支气管成形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 98例中心型肺癌患者应用支气管成形术进行治疗 ,在此基础上通过降低吻合口张力 ,重建支气管残端以及自体组织包绕吻合口等方法对传统操作进行改进。结果... 目的 改进支气管成形术的操作 ,减少支气管成形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 98例中心型肺癌患者应用支气管成形术进行治疗 ,在此基础上通过降低吻合口张力 ,重建支气管残端以及自体组织包绕吻合口等方法对传统操作进行改进。结果  2例术后因吻合口瘘死亡 ,5例术后 1周左右发生吻合口周围感染征象 ,治疗后痊愈 ,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 86例随访 10~ 4 8个月 ,均无刺激性咳嗽症状。结论 对支气管成形术的改进有效地解决了近远端支气管管径大小不一及管壁厚薄不均的问题 ,同时简化了手术操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成形术 肺肿瘤 临床探讨 并发症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手术治疗 改良根治性
下载PDF
多段叶支气管重建在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付向宁 刘超 +2 位作者 赵波 孙威 黄畦 《临床外科杂志》 2002年第6期358-360,共3页
目的 总结多段叶支气管成形、扩大袖式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和经验。方法  8例多叶段支气管成形术根据吻合方式分为以下四种手术类型 :Ⅰ型左上舌段与左固有上叶重建叶支气管 ,再与左主支气管吻合 ;Ⅱ型左舌段与左固有上叶重建 ,再与... 目的 总结多段叶支气管成形、扩大袖式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和经验。方法  8例多叶段支气管成形术根据吻合方式分为以下四种手术类型 :Ⅰ型左上舌段与左固有上叶重建叶支气管 ,再与左主支气管吻合 ;Ⅱ型左舌段与左固有上叶重建 ,再与左主支气管吻合 ;Ⅲ型左下叶基底段和背段支气管重建 ,再与主支气管吻合 ;Ⅳ型右下叶基底段、背段和中叶支气管重建 ,再与右主支气管吻合。结果  8例手术均获成功 ,肿瘤完整切除 ,吻合效果较好 ,无支气管胸膜瘘及吻合口狭窄 ,也无手术死亡和复发。所有病人术后肺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多段叶支气管成形扩大袖式肺叶切除术切除肿瘤较彻底 ,避免了全肺切除 ,尤其适用于肺功能受损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多段叶支气管成形 袖式肺叶切除术 NSCLC
原文传递
改良支气管成形术治疗中心型肺癌 被引量:2
7
作者 付向宁 刘宝兴 +3 位作者 江科 张霓 陈启福 张良华 《临床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40-242,共3页
目的 简化支气管成形术的手术操作 ,缩短手术时间 ,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 76例中心型肺癌患者 (其中合并肺功能不良者 48例 ,合并心功能不良者 14例 ) ,应用改良支气管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  1例术后 3周因吻合口漏死亡 ,3例... 目的 简化支气管成形术的手术操作 ,缩短手术时间 ,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 76例中心型肺癌患者 (其中合并肺功能不良者 48例 ,合并心功能不良者 14例 ) ,应用改良支气管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  1例术后 3周因吻合口漏死亡 ,3例术后 1周左右发生吻合口周围感染征象 ,治疗后痊愈 ,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 42例随访 10~ 48个月 ,均无刺激性咳嗽症状。结论 改良支气管成形术有效地解决了近远端支气管管径大小不一及管壁厚薄不均的问题 ,同时简化了手术操作 ,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了术后吻合口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支气管成形术 中心型肺癌
原文传递
儿童K onno手术 被引量:1
8
作者 付向宁 刘超 +2 位作者 黄畦 廖永德 赵波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01-303,共3页
目的 探讨 Konno手术在儿童主动脉瓣环狭窄和心瓣膜置换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 Konno法 ,人工血管补片扩大室间隔 ,主动脉瓣环植入 2 1#机械瓣 ,用同一人工血管补片扩大升主动脉 ,再另取一人工血管补片扩大右室流出道。 结果  ... 目的 探讨 Konno手术在儿童主动脉瓣环狭窄和心瓣膜置换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 Konno法 ,人工血管补片扩大室间隔 ,主动脉瓣环植入 2 1#机械瓣 ,用同一人工血管补片扩大升主动脉 ,再另取一人工血管补片扩大右室流出道。 结果  2例患者均成活 ,无残余杂音 ;主动脉瓣口跨瓣压差分别从术前的 12 7mm Hg(1k Pa=7.5mm Hg)降至术后的 2 3mm Hg,75 mm Hg降至 15 mm Hg。 1例并发伤口感染 ,另 1例并发右心功能不全 ,均经治疗痊愈。结论  Konno手术是治疗儿童主动脉瓣环狭窄较理想的方法 ,在儿童主动脉瓣置换中亦能应用 ,掌握其技术要点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Konno手术 主动脉瓣环狭窄 主动脉瓣置换术
下载PDF
肺部肿块彩色多普勒检测的诊断意义
9
作者 付向宁 陈夏丰 +2 位作者 高淑英 张友耿 陈启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61-63,84,共4页
25例肺部肿块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其血流状况,结合二维超声图像进行诊断。结果表明:4例肺部良性肿瘤均无明显血流信号;1例肺动-静脉瘘能确诊;2例肺内炎性假瘤和18例肺癌有丰富的血供,两者的峰值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有显著性... 25例肺部肿块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其血流状况,结合二维超声图像进行诊断。结果表明:4例肺部良性肿瘤均无明显血流信号;1例肺动-静脉瘘能确诊;2例肺内炎性假瘤和18例肺癌有丰富的血供,两者的峰值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O.05,P<O.01)。显示彩色多普勒对鉴别肺部良恶性肿块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 肺部肿块
下载PDF
急诊体外循环救治肺切除术中大出血1例
10
作者 付向宁 刘超 +2 位作者 赵波 张良华 陈启福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37-137,共1页
关键词 急诊 体外循环 肺切除术 大出血 治疗
下载PDF
肺血管成形术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付向宁 张霓 +2 位作者 黄畦 潘铁成 张良华 《临床外科杂志》 2004年第7期442-443,共2页
目的 评价肺血管成形术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2 5例肺血管受累的肺癌患者 ,分为两组 :肺血管成形组 94例 ,非成形组 3 1例。比较两组间术后并发症、肺功能状态以及生存率。结果 肺血管成形组手术时间较非成形组长 ,... 目的 评价肺血管成形术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2 5例肺血管受累的肺癌患者 ,分为两组 :肺血管成形组 94例 ,非成形组 3 1例。比较两组间术后并发症、肺功能状态以及生存率。结果 肺血管成形组手术时间较非成形组长 ,但术后并发症两组类似 ,且成形组的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率较非成形组为低 (P <0 .0 5 )。术后 1、3年生存率以及术后 1年肺通气功能 ,肺血管成形组明显优于非成形组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肺血管成形术能提高中晚期肺癌的手术切除率 ,降低全肺切除和姑息手术的比率 ,使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 ,应在临床上常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血管成形术
原文传递
肺癌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向宁 《华中医学杂志》 2006年第5期351-352,共2页
关键词 外科治疗 肺癌 综合治疗 生存质量 根治切除 肿瘤病灶 外科医师
下载PDF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疼痛及短期生活质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9
13
作者 郝志鹏 蔡奕欣 +2 位作者 付圣灵 张霓 付向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2-128,共7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在传统三孔胸腔镜的基础上,单孔胸腔镜术式发展迅速并渐用于肺癌根治性切除,其与传统胸腔镜术式相比的临床应用优势也为关注的热点。本研究针对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疼痛及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在传统三孔胸腔镜的基础上,单孔胸腔镜术式发展迅速并渐用于肺癌根治性切除,其与传统胸腔镜术式相比的临床应用优势也为关注的热点。本研究针对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疼痛及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9月在我科同诊疗组连续行单孔胸腔镜(单孔组)或三孔胸腔镜(三孔组)肺癌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16例,其中单孔组115例,三孔组101例。对比两组的临床及手术资料,以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第7天时疼痛的最小(VASmin-d3、d7)及最大(VASmax-d3、d7)值,肺癌治疗功能性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reatment-Lung,FACT-L)中文版v4.0评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三月的生活质量,对比两组术后三月切口麻木发生率及患者对切口外观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无差异,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单孔组手术时间(157.62±19.50)min较三孔组(116.00±17.32)min更长(P<0.001),但术后胸管置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在单孔组[(4.37±1.65)d,(9.87±1.25)d]均明显短于三孔组[(5.54±1.57)d,(10.43±1.43)d](P=0.020,P=0.004);两组患者术后VASmin-d3无显著差异,但单孔组VASmin-d7及VASmax-d3、d7[(1.46±0.29),(3.75±0.54),(2.43±0.53)]均低于三孔组[(1.58±0.30),(3.93±0.51),(2.62±0.62);P=0.003;P=0.011;P=0.018]。FACT-L评分显示术后三月单孔组患者功能状态、情感状态和整体生活质量得分[(20.94±2.22),(19.88±1.70),(108.09±4.58)]均高于三孔组患者[(20.24±1.92),(19.36±1.67),(106.88±4.17);P=0.014;P=0.024;P=0.045],而生理状态、社会/家庭状态及肺癌相关症状评分两组并无差异。与三孔组比较,单孔组术后三月切口麻木发生率(24.3%vs 38.6%)更低(P=0.024),患者对切口的满意度更高(78.3%vs 65.3%,P=0.035)。结论与三孔胸腔镜相比,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术后短期生活质量,在肺癌的外科治疗中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胸腔镜手术 术后疼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管状胃对食管癌手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 被引量:26
14
作者 陈文树 付向宁 +3 位作者 徐澄澄 张霓 潘小杰 刘曌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3-596,共4页
目的探讨管状胃对食管癌手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将4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成管状胃组(20例)和传统手术组(20例),另选20例健康体检正常成人为对照组。分别对食管癌患者在术后2周内进行食管腔内24hpH值监测,并同对照组... 目的探讨管状胃对食管癌手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将4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成管状胃组(20例)和传统手术组(20例),另选20例健康体检正常成人为对照组。分别对食管癌患者在术后2周内进行食管腔内24hpH值监测,并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术后24hpH监测提示:DeMeester总评分、24h酸反流次数、>5min酸返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pH值<4.00的总时间、pH值<4.00占总时间的百分比各项结果传统手术组>管状胃组>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组患者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而管状胃组反流较传统手术组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胃食管吻合术 管状胃 胃食管反流
下载PDF
3cm单孔胸腔镜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5
作者 张瑞杰 蔡奕欣 +3 位作者 张霓 付圣灵 祖育昆 付向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52,56,共4页
目的探讨3 cm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1月,实施3 cm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15例,在腋中线第5肋间做3 cm切口置入胸腔镜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标本取出后送快速冰冻切片,明确病理性质,以... 目的探讨3 cm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1月,实施3 cm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15例,在腋中线第5肋间做3 cm切口置入胸腔镜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标本取出后送快速冰冻切片,明确病理性质,以及支气管残端、段切缘有无残留。结果 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39.4±32.6)min;术中出血量(160.2±48.1)m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2.9±0.9)d;术后住院时间(10.6±0.8)d。结论3 cm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还需要更多的病例及研究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肺段切除
下载PDF
“精准医疗”理念下单孔VATS肺癌根治术的发展现状、应用细节和展望 被引量:26
16
作者 邓豫 郝志鹏 付向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1-376,共6页
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uni-portal u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Uni-VATS)的推广,是近年微创胸外科最重大的进展之一。随着腔镜下成像设备、切割缝合器械及电分离器械的改进,单孔VATS的应用范围已从最初的肺组织活检术逐渐扩大到解... 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uni-portal u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Uni-VATS)的推广,是近年微创胸外科最重大的进展之一。随着腔镜下成像设备、切割缝合器械及电分离器械的改进,单孔VATS的应用范围已从最初的肺组织活检术逐渐扩大到解剖性肺叶/段切除、全肺切除、支气管/血管袖式吻合。多中心大量报道已证实:单孔VATS行肺叶切除安全、可行,清扫纵隔淋巴结的组数及总数均不低于传统多孔VATS,在疼痛、创伤及术后恢复方面也有积极的结果。虽然暂未得到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数据如5年生存率,但有序地逐步开展单孔VATS仍是微创胸外科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将围绕单孔VATS的原理及具体操作细节,结合肺癌根治术的基本操作理念进行讨论及综述,以期为单孔VATS的有序、规范化开展提出思考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电视胸腔镜 肺癌根治术 微创胸外科 精准医疗
下载PDF
CK5/6、P63、TTF-1和CK8/18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6
17
作者 段楚骁 付圣灵 付向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7-151,175,共6页
目的检测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5/6,CK5/6)、P63蛋白、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和细胞角蛋白8/18(cytokeratin8/18,CK8/18)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情况,研究... 目的检测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5/6,CK5/6)、P63蛋白、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TTF-1)和细胞角蛋白8/18(cytokeratin8/18,CK8/18)在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其表达对于肺鳞癌和肺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K5/6、P63、TTF-1和CK8/18在1 067例病理确诊的NSCL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NSCLC临床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结果 CK5/6、P63、TTF-1和CK8/18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2%(227/452)、59.6%(164/275)、61.6%(257/417)和94.3%(116/123)。CK5/6诊断肺鳞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1%和89.8%,准确度为92.9%。P63诊断肺鳞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0%和73.9%,准确度为86.1%。TTF-1诊断肺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1%和91.7%,准确度为89.2%。CK8/18诊断肺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和13.5%,准确度为70.9%。CK5/6和P63共同表达阳性诊断肺鳞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4.1%和94.5%,准确度为89.0%。TTF-1和CK8/18共同表达阳性诊断肺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6.5%和100.0%,准确度为90.7%。CK5/6、P63主要表达在肺鳞癌,在男性、吸烟患者中升高明显(P<0.05);TTF-1、CK8/18主要表达在肺腺癌,TTF-1在女性、不吸烟患者中升高明显(P<0.01)。NCSLC患者T分期越晚,其CK5/6、P63、TTF-1的阳性表达率越高(P<0.01)。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N分期越早,其CK5/6、P63的阳性表达率越高(P<0.01)。P63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呈负相关(P<0.05)。结论单个指标中CK5/6、TTF-1的阳性表达对于肺鳞癌、肺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CK5/6和P63,TTF-1和CK8/18联合诊断有利于提高诊断的特异性。NSCLC中CK5/6、P63和TTF-1的表达与肿瘤生长浸润程度呈正相关,CK5/6、P63的阳性表达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分期呈负相关,P63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CK5/6 P63 TTF-1 CK8/18
下载PDF
肺软骨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9
18
作者 廖永德 李静 +2 位作者 游良琨 周晟 付向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8-700,共3页
关键词 肺软骨瘤 肺错构瘤 Carney三联综合征
下载PDF
全胸腔镜下食管胃胸内吻合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技术探讨 被引量:38
19
作者 艾波 廖永德 付向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394-397,共4页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食管胃胸内吻合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可行性。方法我科单医疗组2012年3~8月在20例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中行全胸腔镜下食管胃胸内吻合,运用普通胃肠吻合器(强生管型吻合器)行食管胃右胸内吻合以重建消化道,并腔镜下行...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食管胃胸内吻合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可行性。方法我科单医疗组2012年3~8月在20例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中行全胸腔镜下食管胃胸内吻合,运用普通胃肠吻合器(强生管型吻合器)行食管胃右胸内吻合以重建消化道,并腔镜下行吻合口减张缝合及大网膜包埋。结果 20例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270~350min,平均310 min,其中胸腔镜胸部操作时间150~220 min,平均200 min,术中出血250~480 ml,平均350 ml。每例清除淋巴结11~27枚,平均19.9枚,阳性4例6枚(阳性率1.5%,6/398)。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2天即可下床活动。1例吻合口漏(1/20,5%),保守治愈。其余19例术后住院时间10~16 d,平均12 d。随访1~6个月,无死亡,无复发,进普食。结论全胸腔镜下食管胃胸内吻合术微创治疗中下段食管癌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胸内吻合术 食管癌 微创手术
下载PDF
支气管填塞气囊在成人单肺麻醉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钊军 张传汉 +1 位作者 王鹏 付向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支气管填塞气囊 单肺麻醉 可行性 严重呼吸道畸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