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2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付小兵院士专访:加强国产智能装备研制,提升细胞治疗产品标准化水平,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
作者 付小兵 《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814-817,共4页
肿瘤是目前医学界、产业界、学术界面临的最棘手问题之一。为了攻克这个难题,所有医者都在努力钻研。随着全球范围内生物技术和产业快速发展,细胞治疗应运而生。我国对细胞治疗技术发展十分重视。“细胞治疗及临床转化”成为“十三五”... 肿瘤是目前医学界、产业界、学术界面临的最棘手问题之一。为了攻克这个难题,所有医者都在努力钻研。随着全球范围内生物技术和产业快速发展,细胞治疗应运而生。我国对细胞治疗技术发展十分重视。“细胞治疗及临床转化”成为“十三五”健康保障发展的重大课题。国家多个相关部委及地方政府陆续颁布一系列扶持政策,从临床研究到产业发展,为行业发展新格局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尽管整体细胞治疗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但是仍存在技术、质控及监管等的不完善问题,行业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为进一步剖析细胞治疗行业的创新变革与发展,本刊专访了付小兵院士,倾听他的想法与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治疗 变革与发展 标准化水平 全球范围 健康保障 扶持政策 院士 智能装备
原文传递
联合全域作战态势下对战伤救治能力建设需求的思考
2
作者 付小兵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21世纪初,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的突破与创新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成为引领全球新军事变革的核心组成部分。挽救伤员生命与技术创新是军事医学发展的原动力。如何在新的作战样式和态势下成功救治伤病员,是军事医学必须... 21世纪初,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的突破与创新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成为引领全球新军事变革的核心组成部分。挽救伤员生命与技术创新是军事医学发展的原动力。如何在新的作战样式和态势下成功救治伤病员,是军事医学必须回答的问题。联合全域作战是一种全新的军事理念,代表着未来作战样式的发展方向,对未来战争具有很强的战略指导意义,也对战伤救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白金10分钟,黄金1小时”是战场一线救治时效的根本法则,战伤救治必须服务于联合全域作战需求与勤务要求。本文就联合全域作战态势下战伤救治能力建设的需求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伤救治 联合全域作战 军事变革 军事医学
下载PDF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通过诱导皮肤干细胞分化加速受创表皮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91
3
作者 付小兵 孙晓庆 +4 位作者 孙同柱 董永洪 顾小曼 陈伟 盛志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 从皮肤干细胞增殖分化角度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加速受创皮肤再生的机制。方法  8例经 EGF治疗创面于治疗后 8天及 14天对创面边缘部进行活检取材。用常规病理与 SP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 β1 整合素、角蛋白 19(K19)、角蛋白... 目的 从皮肤干细胞增殖分化角度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加速受创皮肤再生的机制。方法  8例经 EGF治疗创面于治疗后 8天及 14天对创面边缘部进行活检取材。用常规病理与 SP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 β1 整合素、角蛋白 19(K19)、角蛋白 14(K14)以及角蛋白 10 (K10 )在不同修复阶段修复表皮的表达特征。另选7例同期未经 EGF治疗创面为对照。结果 常规病理学检查与对照创面相比 ,EGF治疗创面后 8天可见表皮层增厚 ,表皮脚增粗 ,治疗后 14天以上特征更为明显。SP免疫组织化学对 β1 整合素与 K19染色表明 ,EGF治疗 8天的创面表皮干细胞与短暂扩充细胞不仅数量多 ,而且体积增大 ,治疗后 14天创面再生表皮的棘细胞层中有干细胞岛出现。对照治疗后 8天与 14天创面除有一定数量的 β1 整合素与 K19阳性染色细胞外 ,未见干细胞岛出现。在 EGF治疗和对照治疗创面 ,治疗后 8天及 14天 ,K14、K10表达均见于再生上皮的表层 ,即那些已失去增殖能力与终末分化细胞。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皮肤 干细胞 创面愈合 创伤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在溃疡与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35
4
作者 付小兵 孙同柱 +3 位作者 杨银辉 蒋礼先 顾小曼 盛志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71-274,共4页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与转化生长因子 - β(TGF- β)在溃疡和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特征以及与修复结果的关系。方法  2 1例标本包括体表慢性溃疡 8例、增生性瘢痕 8例和正常皮肤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常规病...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与转化生长因子 - β(TGF- β)在溃疡和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特征以及与修复结果的关系。方法  2 1例标本包括体表慢性溃疡 8例、增生性瘢痕 8例和正常皮肤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常规病理技术确定两种生长因子在溃疡和增生性瘢痕的定位与表达量。结果  b FGF和TGF- β在正常皮肤中有少量表达 ,主要位于表皮基底细胞胞浆和细胞外基质。此外 ,b FGF还见于真皮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等。在溃疡组织 b FGF与 TGF- β表达量明显增加 ,其中 b FGF的阳性信号主要见于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而 TGF- β则仅见于炎性细胞。在增生性瘢痕 TGF- β的表达为阴性 ,而 b FGF则仍呈现出较高的表达量。结论 在高浓度生长因子环境下创面修复延迟可能和生长因子与其受体结合障碍有关。研究结果还提示 b FGF参与了瘢痕发生的全过程 ,TGF- β则主要作用于瘢痕形成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溃疡 增生性瘢痕 BFGF TGF-β 创面修复
下载PDF
生长因子应用于临床创伤修复——十年的主要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73
5
作者 付小兵 程飚 盛志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08-512,共5页
目的 回顾研究和评价 10年来有关生长因子在临床创面治疗中的作用 ,特别是在中国的应用实践。方法 从文献和互联网检索近 10年来发表的有关生长因子在临床治疗急慢性创面的报告 ,分析其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临床应用生长因子显著... 目的 回顾研究和评价 10年来有关生长因子在临床创面治疗中的作用 ,特别是在中国的应用实践。方法 从文献和互联网检索近 10年来发表的有关生长因子在临床治疗急慢性创面的报告 ,分析其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 临床应用生长因子显著加速了急慢性创面愈合速度 ,缩短了愈合时间 ,提高了愈合质量 ,尚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应用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已显示出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了将来更好地临床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因子 创面愈合 修复 不良反应 疗效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诱导bcl2基因表达及其对肠道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付小兵 杨银辉 +2 位作者 孙同柱 蒋礼先 盛志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8期459-461,共3页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肠道组织原癌基因bcl2表达的特征、规律以及与肠道细胞凋亡发生的关系。方法:将16只Wistar大鼠分成正常对照、肠系膜上动脉夹闭缺血45分钟、肠系膜上动脉夹闭45分钟与再灌注6小时和再灌注24小...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肠道组织原癌基因bcl2表达的特征、规律以及与肠道细胞凋亡发生的关系。方法:将16只Wistar大鼠分成正常对照、肠系膜上动脉夹闭缺血45分钟、肠系膜上动脉夹闭45分钟与再灌注6小时和再灌注24小时4组。用免疫组化法和末端脱氧核糖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刻标记技术(TUNEL技术)分别观察以上各组肠道组织细胞bcl2基因表达与凋亡发生的关系。结果:肠系膜上动脉夹闭可以导致肠粘膜细胞凋亡发生增加与激活bcl2基因表达。在正常肠道bcl2表达为阴性,缺血可诱导bcl2表达,并且在bcl2表达增加的同时凋亡细胞逐渐减少。与再灌注6小时组相比,再灌注24小时肠道组织bcl2表达不仅强度明显增加,而且还有分布广泛与涉及多种组织的特点。结论:缺血再灌注激活bcl2基因表达是体内最重要的抗凋亡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再灌注损伤 肠道 BCL-2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有关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的现代认识 被引量:76
7
作者 付小兵 程飚 盛志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创伤 修复 组织再生 基础研究 干细胞
下载PDF
激活内源性bFGF对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肝肾及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8
8
作者 付小兵 杨银辉 +3 位作者 孙晓庆 孙同柱 顾小曼 盛志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2000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研究激活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肠系膜上动脉(SMA)夹闭所致肠、肝、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24 只大鼠分成内源性bFGF激活A 组、bFGF治疗B组、生理盐水对照治疗C组以及正... 目的:研究激活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肠系膜上动脉(SMA)夹闭所致肠、肝、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24 只大鼠分成内源性bFGF激活A 组、bFGF治疗B组、生理盐水对照治疗C组以及正常对照D组。A 组于SMA 夹闭前静脉推注2,3 丁二酮类化合物(BDM)生理盐水0.15 m l(每只鼠含BDM 40 m g);B、C组分别于SMA 夹闭45 分钟后于松夹即刻从右颈外静脉分别注入0.15 m lbFGF肝素生理盐水(每只鼠bFGF2 μg)和0.15 m l肝素生理盐水;D组仅分离SMA,但不夹闭。各组分别于缺血45 分钟即刻及再灌注后6、24 和48 小时将动物活杀,取血标本和肠、肝、肾组织分别测定肝、肾功能与光镜观察组织形态学结构。结果:采用BDM 不仅可以显著改善脏器病理形态学结构,而且可以显著减轻伤后6小时肝、肾功能损害,与生理盐水对照治疗组相比差异显著,其中2 组动物血浆丙氨酸转氨酶和血尿素氮值分别为(696.8±108.4)nm ol·s- 1 ·L- 1 和(5.4±2.5)m m ol/L 比(1 812.0±640.1)nm ol·s- 1 ·L- 1 和(11.3±4.9)m m 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缺血-再灌注 肠道 BFGF
下载PDF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创面出现干细胞岛现象的方法学鉴别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付小兵 孙同柱 +1 位作者 孙晓庆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0-391,共2页
为从方法学和不同染色角度进一步确证在再生表皮的棘细胞层出现的“干细胞岛” ,采用与发现干细胞岛相似的组织学切片 ,用CD87染色法和基底膜染色对“干细胞岛”进一步鉴别。结果发现 ,CD87染色在再生表皮的基底膜呈阳性 ,基底膜染色在... 为从方法学和不同染色角度进一步确证在再生表皮的棘细胞层出现的“干细胞岛” ,采用与发现干细胞岛相似的组织学切片 ,用CD87染色法和基底膜染色对“干细胞岛”进一步鉴别。结果发现 ,CD87染色在再生表皮的基底膜呈阳性 ,基底膜染色在正常和再生表皮基底膜可以着色 ,而在发现干细胞岛的部位基底膜染色呈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损伤 皮肤溃疡 免疫组织化学色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创面修复 治疗
下载PDF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皮肤表达特征的比较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付小兵 孙同柱 +3 位作者 杨银辉 顾小曼 孙晓庆 盛志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21-324,共4页
目的 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在胚胎、新生及成年三个不同发育阶段大鼠皮肤的表达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取胚胎、新生和成年大鼠皮肤 ,经 4%多聚甲醛固定、包埋与切片后 ,用 SP免疫组... 目的 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在胚胎、新生及成年三个不同发育阶段大鼠皮肤的表达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取胚胎、新生和成年大鼠皮肤 ,经 4%多聚甲醛固定、包埋与切片后 ,用 SP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 EGF和 b FGF的定位与表达特征。结果  EGF的阳性表达可见于胚胎、新生及成年三个发育阶段大鼠皮肤 ,主要位于表皮棘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毛囊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胞浆。b FGF在新生和成年大鼠表皮及真皮呈强阳性表达 ,但在胎鼠皮肤则为弱阳性乃至阴性。结论  EGF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皮肤呈强阳性表达 ,表明其对上皮的发生、表型维持以及损伤后的修复十分重要。而大鼠胚胎皮肤 b FGF低表达或缺乏的结果表明它可能是动物胚胎创伤后无瘢痕愈合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皮肤 大鼠 表达特征 创面 修复
下载PDF
3种皮肤慢性溃疡发生与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付小兵 蒋礼先 +4 位作者 孙同柱 杨银辉 常国友 李全岳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61-362,共2页
关键词 皮肤溃疡 细胞凋亡 TUNEL
下载PDF
EGF和bFGF在大鼠不同发育阶段肠道定位和表达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付小兵 孙同柱 +3 位作者 孙晓庆 杨银辉 顾小曼 盛志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7期407-409,共3页
目的 :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在胚胎、新生以及成年 3个不同发育阶段 ,大鼠肠道的表达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取胚胎、新生和成年大鼠小肠 ,经 4%多聚甲醛固定、包埋与切片后 ,用链酶... 目的 :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在胚胎、新生以及成年 3个不同发育阶段 ,大鼠肠道的表达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取胚胎、新生和成年大鼠小肠 ,经 4%多聚甲醛固定、包埋与切片后 ,用链酶卵白素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 EGF和 b FGF两种生长因子的定位与表达特征。结果 :EGF的阳性表达可见于胚胎、新生以及成年 3个不同发育阶段大鼠小肠 ,主要位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固有层细胞和黏膜肌层细胞胞浆 ,其表达强度为强阳性。 b FGF在胚胎、新生与成年大鼠小肠表达的定位与EGF类似 ,但在整个发育过程中表达为弱阳性或阳性。结论 :EGF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小肠呈强阳性表达 ,表明了它对肠道的发生、表型维持以及损伤后的修复十分重要。与 EGF相比 ,大鼠胚胎期、新生以及成年期b FGF低表达特征 ,表明 b FGF参与了动物不同发育阶段肠道的发育过程 ,但其作用可能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小肠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正常创伤修复与“失控”创伤修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8
13
作者 付小兵 王正国 盛志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85-388,共4页
目的 提出创伤修复“失控”的概念 ,并综述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与综合分析方法。结果 近年来创伤修复“失控”的研究不论在细胞、分子以及基因水平已取得明显进展。创伤修复“失控”基础研究的进展促进了临床治疗... 目的 提出创伤修复“失控”的概念 ,并综述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与综合分析方法。结果 近年来创伤修复“失控”的研究不论在细胞、分子以及基因水平已取得明显进展。创伤修复“失控”基础研究的进展促进了临床治疗的进步。结论 采用现代高新技术 ,如克隆技术、芯片技术以及干细胞技术对防治“失控”的创伤修复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修复 修复紊乱 修复失控
下载PDF
进一步重视病理性瘢痕发生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4
14
作者 付小兵 程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关键词 病理性瘢痕 发生机制 发病机制 治疗方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身心健康 突破性进展
下载PDF
抑制或拮抗内源性bFGF活性对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肠、肝、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付小兵 杨银辉 +4 位作者 孙同柱 孙晓庆 顾小曼 常国友 盛志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2000年第8期465-468,共4页
目的 :观察抑制或拮抗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对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肠、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96只大鼠分成 b FGF抗体预处理、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 H7预处理以及生理盐水对照3组 ,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用微血管夹夹... 目的 :观察抑制或拮抗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对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肠、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96只大鼠分成 b FGF抗体预处理、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 H7预处理以及生理盐水对照3组 ,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用微血管夹夹闭 45分钟之后放松血管夹形成再灌注。另 6只作为正常对照 (假手术组 )。分别于伤后即刻、2、6、2 4和 48小时将动物活杀 ,取血检测肝、肾功能以及二胺氧化酶 (DAO)变化 ;取肠、肝、肾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 ,3组动物血浆肝、肾以及肠道损伤指标均明显升高 ,其中伤后 2和 6小时 b FGF抗体组、H7组以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动物血浆丙氨酸转氨酶 (AL T)分别比对照组平均增加2 .5至 3.5倍 (P<0 .0 5或 P<0 .0 1) ;血浆 DAO变化及病理学结果均提示伤后 2和 6小时 3组动物肠屏障功能显著破坏。结论 :抑制或拮抗内源性 b FGF活性将进一步加重缺血再灌注所致肠、肝、肾损伤 ,其主要作用环节是影响了 b FGF与受体的结合以及随之发生的信号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缺血-再灌注 肠道 抗体 H7 BFGF
下载PDF
创面肉芽组织中内源性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含量的动态变化及与组织修复的关系 被引量:34
16
作者 付小兵 王亚平 +3 位作者 常国友 马诺山 叶一秀 李世平 《解放军医学情报》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1-83,共3页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是一种由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活性多肽,在生物体内分布十分广泛。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它参与了体内的组织发生、代谢、生物合成以及激素分泌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学过程。就创伤修复而言,创面外源性应用EGF已显示出对...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是一种由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活性多肽,在生物体内分布十分广泛。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它参与了体内的组织发生、代谢、生物合成以及激素分泌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学过程。就创伤修复而言,创面外源性应用EGF已显示出对组织修复独特的刺激作用。本实验以放射免疫技术研究在创伤修复的自然愈合过程中创面肉芽组织内源性EGF含量的变化,并探讨这种变化与创面愈合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肉芽组织 表皮细胞 生长因子 组织修复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肠道与肝缺血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付小兵 王亚平 +6 位作者 叶一秀 孙同柱 马诺山 常国友 许明火 周宝桐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肠道与肝缺血性损伤的影响100037北京解放军第304医院付小兵,王亚平,叶一秀,孙同柱,马诺山,常国友,许明火,周宝桐,盛志勇关键词缺血再灌流损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细菌移位中国图书资...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肠道与肝缺血性损伤的影响100037北京解放军第304医院付小兵,王亚平,叶一秀,孙同柱,马诺山,常国友,许明火,周宝桐,盛志勇关键词缺血再灌流损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细菌移位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85.4肠道作为严重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缺血性损伤 BFGF 肠道损伤 防治
下载PDF
创面愈合与瘢痕形成的分子学研究 被引量:43
18
作者 付小兵 程飚 盛志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4期464-466,共3页
细胞因子是创面愈合的重要递质,相互间的协调作用是创伤后组织形态与功能完全修复的必要保证。若这一精确地调节机制出现混乱将会导致修复延迟,乃至瘢痕的形成。现概述细胞因子对创伤修复过程中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活动的影响,... 细胞因子是创面愈合的重要递质,相互间的协调作用是创伤后组织形态与功能完全修复的必要保证。若这一精确地调节机制出现混乱将会导致修复延迟,乃至瘢痕的形成。现概述细胞因子对创伤修复过程中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活动的影响,以及对细胞外基质的作用,同时结合细胞因子在信号转导通路中的角色,深入探讨创面愈合与瘢痕形成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增生性瘢痕 创面愈合 分子学研究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致肠道细胞凋亡的特征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其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付小兵 蒋礼先 +4 位作者 杨银辉 孙同柱 王亚平 周宝桐 盛志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1998年第8期455-458,共4页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导致肠道组织细胞凋亡发生的特征与规律,并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细胞凋亡发生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分成bFGF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治疗组及假手术组3组。利...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导致肠道组织细胞凋亡发生的特征与规律,并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细胞凋亡发生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分成bFGF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治疗组及假手术组3组。利用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夹闭45分钟与再灌注48小时模型,病理学与末端脱氧核糖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刻标记技术(TUNEL)方法,定量评价缺血再灌注导致大鼠肠道组织细胞凋亡与坏死的特征和bFGF的治疗作用。结果:肠系膜上动脉夹闭可导致肠道组织明显的缺血性损伤和细胞凋亡发生,凋亡细胞出现在肠粘膜上皮与粘膜下交界处,表现为肠粘膜上皮细胞核固缩或边缘化,部分可见凋亡小体。经bFGF治疗后,细胞凋亡现象可明显减轻。结论: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肠道损伤主要来源于组织坏死与激活凋亡机制两方面,而这两方面作用均与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再灌注损伤 肠道 细胞凋亡 BFGF
下载PDF
进一步重视脂肪新功能对创面愈合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付小兵 程飚 盛志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47-448,共2页
关键词 创面愈合 脂肪组织 间充质细胞 组织再生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