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及锂离子蓄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付延鲍 马晓华 +2 位作者 杨清河 金忠■ 宗祥福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55,共9页
目前聚合物电解质是锂及锂离子蓄电池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按照聚合物电解质的形态、结构和现在文献中通用的名称 ,把其分为四种类型 :纯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多孔状聚合物电解质和添加无机超细粉末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 目前聚合物电解质是锂及锂离子蓄电池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按照聚合物电解质的形态、结构和现在文献中通用的名称 ,把其分为四种类型 :纯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多孔状聚合物电解质和添加无机超细粉末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对以上四种聚合物电解质的发展、组成、性能及其在锂和锂离子蓄电池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比较了其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锂离子蓄电池 多孔状 超细粉末 锂蓄电池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防水透湿织物的发展与现状 被引量:12
2
作者 付延鲍 刘萍 +2 位作者 王东 马兆立 齐宏进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1999年第4期33-36,共4页
介绍了紧密织物型、涂层型和粘贴薄膜型三种防水织物的发展过程及其现在的发展状况和代表产品,对每一种织物的防水机理进行了阐述了,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防水透湿织物 紧密织物型 涂层型 粘贴薄膜型
下载PDF
LiBOB/PC电解液形成SEI膜的过程 被引量:5
3
作者 付延鲍 马晓华 +1 位作者 马若彪 陈逸民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3,共3页
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结合充放电测试,研究了双草酸硼酸锂(LiBOB)/PC电解液在NG7石墨电极表面形成SEI膜的过程和对应的电位区间。LiBOB/PC在NG7石墨电极表面形成SEI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电池的首次放电过程中,1.75 V(vs.Li/Li+)... 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结合充放电测试,研究了双草酸硼酸锂(LiBOB)/PC电解液在NG7石墨电极表面形成SEI膜的过程和对应的电位区间。LiBOB/PC在NG7石墨电极表面形成SEI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电池的首次放电过程中,1.75 V(vs.Li/Li+)放电平台对SEI膜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首次放电至0.55 V左右,SEI膜基本形成;在0.20 V以下放电区间,SEI膜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双草酸硼酸锂(LiBOB) SEI膜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付延鲍 马晓华 +2 位作者 杨清河 徐幸琪 宗祥福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25-230,共6页
聚合物电解质是现在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 ,有机 -无机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 (CSPE)是现在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主流。在聚合物电解质中添加无机粉末 ,特别是纳米材料 ,大大改善了聚合物电解质的机械性能、离子导电性能以及界面稳定性... 聚合物电解质是现在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 ,有机 -无机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 (CSPE)是现在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主流。在聚合物电解质中添加无机粉末 ,特别是纳米材料 ,大大改善了聚合物电解质的机械性能、离子导电性能以及界面稳定性能。对CSPE性能进行了评价 ,对在CSPE中添加无机粉末性能改善机理作了概括和探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型聚合物电解质 研究进展 纳米无机粉末 锂离子电池 材料 性能
下载PDF
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新型制备方法及其性能 被引量:7
5
作者 邱玮丽 杨清河 +3 位作者 马晓华 陆震 付延鲍 宗祥福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20,共5页
以含有纳米SiO2 的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为单体, 加入液态电解质, 通过紫外光辐射固化制备了凝胶态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NCPE)。含有纳米SiO2 的PEGDA单体是以水性硅溶胶为原料, 通过一个溶剂交换过程制备的, 与此同时纳米SiO2 ... 以含有纳米SiO2 的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为单体, 加入液态电解质, 通过紫外光辐射固化制备了凝胶态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NCPE)。含有纳米SiO2 的PEGDA单体是以水性硅溶胶为原料, 通过一个溶剂交换过程制备的, 与此同时纳米SiO2 的表面通过加入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APTMS)进行改性, 使其表面具有可以参与光固化的丙烯酸酯基团。与用不含纳米粒子的PEGDA单体制备的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相比, 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更高, 尤其是电化学稳定性和界面稳定性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纳米SIO2 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 紫外光辐射固化 水性硅溶胶 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
下载PDF
聚甲氧基硅氧烷及其功能化产物研究 Ⅰ.制备 被引量:5
6
作者 邱玮丽 马晓华 +2 位作者 杨清河 付延鲍 宗祥福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56-462,共7页
通过正硅酸甲酯(TMOS)在酸性条件下的部分水解缩合反应制备了不同分子量的聚甲氧基硅氧烷(PMOS),详细讨论了水与 TMOS的摩尔比(r)对 PMOS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用丙烯酸-2-羟乙酯(HEA)通过酯交换反应使PMOS的部分甲氧基变为丙烯酰氧乙氧基... 通过正硅酸甲酯(TMOS)在酸性条件下的部分水解缩合反应制备了不同分子量的聚甲氧基硅氧烷(PMOS),详细讨论了水与 TMOS的摩尔比(r)对 PMOS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用丙烯酸-2-羟乙酯(HEA)通过酯交换反应使PMOS的部分甲氧基变为丙烯酰氧乙氧基,从而得到可进行热聚合或光聚合反应的功能化聚甲氧基硅氧烷 PAMOS,讨论了影响酯交换反应的各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氧基硅氧烷 功能化产物 制备 酯交换反应 缩合反应 正硅酸甲酯 涂料
下载PDF
锂蓄电池PEO基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邱玮丽 杨清河 +2 位作者 马晓华 付延鲍 宗祥福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40-448,457,共10页
从提高锂蓄电池聚环氧乙烷(PEO)基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锂离子迁移数和改善电解质与锂电极之间的界面稳定性三个方面介绍了其研究进展。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机械性能和电化学性能都有较大的提高,有利于实现锂蓄电池的商品化。此... 从提高锂蓄电池聚环氧乙烷(PEO)基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锂离子迁移数和改善电解质与锂电极之间的界面稳定性三个方面介绍了其研究进展。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机械性能和电化学性能都有较大的提高,有利于实现锂蓄电池的商品化。此外,还讨论了PEO基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导电机理和界面稳定机理,特别是无机陶瓷粉末的加入对提高电解质电导率和界面稳定性等方面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蓄电池 聚环氧乙烷 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下载PDF
LiBOB电解液在石墨负极上的成膜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永欣 付延鲍 +1 位作者 马晓华 杨清河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8-340,共3页
利用循环伏安和充放电循环测试,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人造石墨E-SLX50和中间相碳微球(MCMB)]与PC作溶剂的LiBOB电解液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石墨表面生成的SEI膜,不仅与电解液的组成和浓度有关,还与石墨的种类及结构有关。在1.0 mol/L L... 利用循环伏安和充放电循环测试,对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人造石墨E-SLX50和中间相碳微球(MCMB)]与PC作溶剂的LiBOB电解液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石墨表面生成的SEI膜,不仅与电解液的组成和浓度有关,还与石墨的种类及结构有关。在1.0 mol/L LiBOB/PC电解液中,两种材料均能生成稳定的SEI膜;在0.5 mol/L LiBOB/PC电解液中,MCMB可生成稳定的SEI膜,而E-SLX50只有在电解液含EC共溶剂时,通过EC和LiBOB的共同作用,才能生成稳定的SEI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BOB SEI膜 石墨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二氧化锡填充多壁碳纳米管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马若彪 付延鲍 马晓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1-445,共5页
用硝酸氧化法处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使得MWCNTs端口打开,长度变短,表面得到改性.通过二氯化锡与硝酸银反应,过滤后的溶液在浓硝酸环境中,Sn2+在毛细作用下扩散进入碳纳米管管腔,吸附、成核并在热处理作用下沉积,从而制备出SnO2/MWC... 用硝酸氧化法处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使得MWCNTs端口打开,长度变短,表面得到改性.通过二氯化锡与硝酸银反应,过滤后的溶液在浓硝酸环境中,Sn2+在毛细作用下扩散进入碳纳米管管腔,吸附、成核并在热处理作用下沉积,从而制备出SnO2/MWCNTs纳米复合材料.XRD和TEM测试表明,部分SnO2填充到MWCNTs管腔,形成不连续的纳米颗粒.电化学测试表明,SnO2填充的MWCNTs可以结合两者的优势,使得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和比容量均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二氧化锡 纳米复合材料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研究纳米SiO_2粒子在复合涂层中的迁移现象 被引量:4
10
作者 邱玮丽 马晓华 +2 位作者 杨清河 付延鲍 宗祥福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57,共4页
 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技术研究了纳米SiO2粒子在紫外光固化复合涂层中的迁移现象,并对影响纳米SiO2粒子在涂层中分布梯度的因素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粒子在光固化过程中向涂层接触空气的表面迁移,在表...  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技术研究了纳米SiO2粒子在紫外光固化复合涂层中的迁移现象,并对影响纳米SiO2粒子在涂层中分布梯度的因素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粒子在光固化过程中向涂层接触空气的表面迁移,在表面层富集。当纳米SiO2粒子含量较高、分子量较小、接枝率较高,或者在极性较大的基体树脂中时,迁移较快,分布梯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 纳米SIO2 紫外光固化复合涂层
下载PDF
磁控溅射法制备防水透湿织物初探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东 刘萍 +2 位作者 马兆立 付延鲍 齐宏进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1999年第4期13-15,共3页
利用自制磁控溅射设备在PET织物上以聚四氟乙烯为靶材,制备了防水透湿织物。溅射后PET织物的抗湿性明显提高,透湿性几乎没有改变,接触角显著增大,说明此种方法制备防水透湿织物是可行的。溅射后织物表面生成一种不同于聚氟乙烯和聚四氟... 利用自制磁控溅射设备在PET织物上以聚四氟乙烯为靶材,制备了防水透湿织物。溅射后PET织物的抗湿性明显提高,透湿性几乎没有改变,接触角显著增大,说明此种方法制备防水透湿织物是可行的。溅射后织物表面生成一种不同于聚氟乙烯和聚四氟乙烯结构的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PET 防水透湿织物 制备
下载PDF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锡纳米棒电极的制备与表征(英文) 被引量:4
12
作者 姜冬冬 付延鲍 马晓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81-1484,共4页
为了克服脱嵌锂过程中体积变化引起的机械疲劳导致使用纯锡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时锡的循环性能很差这一问题,通过氧化铝(AAO)模板辅助生长方法制备了锡纳米棒电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对锡纳米棒电... 为了克服脱嵌锂过程中体积变化引起的机械疲劳导致使用纯锡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时锡的循环性能很差这一问题,通过氧化铝(AAO)模板辅助生长方法制备了锡纳米棒电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对锡纳米棒电极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初步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铜集流体表面均匀分布着锡纳米棒,锡纳米棒的平均直径约250nm.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锡纳米棒电极比平面薄膜电极具有更好的容量保持率和倍率性能.在C/10充放电倍率条件下,第10次循环的容量仍达到第一次循环的80%,即使在1C倍率下,容量仍高于540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锡纳米棒 一维材料 AAO模板 电沉积
下载PDF
三维锂离子微电池结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姜冬冬 秋沉沉 +1 位作者 付延鲍 马晓华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4-56,共3页
三维锂离子微电池通过利用空间高度获得了高的面积比能量,同时保持了高的功率密度。总结了三维锂离子微电池的结构及优点,概述了碳(C)-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及硅铸膜两种制备方法。
关键词 三维锂离子微电池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 硅铸模法
下载PDF
聚甲氧基硅氧烷及其功能化产物研究 Ⅱ.分子结构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邱玮丽 马晓华 +2 位作者 杨清河 付延鲍 宗祥福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63-468,共6页
通过正硅酸甲酯(TMOS)的水解缩合反应制备了聚甲氧基硅氧烷(PMOS),其分子式可表示为:[SiO_a(OH)_b(OCH_3)_c]_n。用丙烯酸-2-羟乙酯(HEA)进行酯交换后,制的功能化产物聚丙烯酰氢基甲基硅氧烷(PAMOS),其分子式可表示为:[SiO_d(OH)_e(OCH_... 通过正硅酸甲酯(TMOS)的水解缩合反应制备了聚甲氧基硅氧烷(PMOS),其分子式可表示为:[SiO_a(OH)_b(OCH_3)_c]_n。用丙烯酸-2-羟乙酯(HEA)进行酯交换后,制的功能化产物聚丙烯酰氢基甲基硅氧烷(PAMOS),其分子式可表示为:[SiO_d(OH)_e(OCH_3)_f(OCH_2CH_2OCOCH=CH_2)_g]_k。通过二氧化硅分析、红外光谱(FT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方法确定了分子式中a、b、c、n及d、e、f、g、k的值,是一种比较方便、快捷且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氧基硅氧烷 功能化产物 分子结构表征 分子式 涂料 聚丙烯酰基甲基硅氧烷
下载PDF
二甲苯用作锂离子电池过充保护的添加剂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千玉 秋沉沉 +1 位作者 付延鲍 马晓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74-776,共3页
二甲苯作为耐过充添加剂加入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实验发现,当电压为4.5V(相对于Li/Li+)时,二甲苯开始在正极发生反应,并扩散在正极与隔膜之间。生成的物质阻止了Li+的传递,从而实现了过充电保护。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过充保护 添加剂 二甲苯
下载PDF
无机-有机杂化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16
作者 邱玮丽 杨清河 +2 位作者 马晓华 付延鲍 宗祥福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6-500,共5页
以有机改性聚硅氧烷为单体加入液态电解质通过紫外光辐射固化制备了无机有机杂化聚合物电解质.含有丙烯酸酯端基的有机改性聚硅氧烷单体是通过正硅酸甲酯(TMOS)的水解缩合反应产物与丙烯酸2羟乙酯(HEA)进行脱甲醇反应合成的.它是一种多... 以有机改性聚硅氧烷为单体加入液态电解质通过紫外光辐射固化制备了无机有机杂化聚合物电解质.含有丙烯酸酯端基的有机改性聚硅氧烷单体是通过正硅酸甲酯(TMOS)的水解缩合反应产物与丙烯酸2羟乙酯(HEA)进行脱甲醇反应合成的.它是一种多官能团单体,其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析、红外光谱(FTIR)分析及二氧化硅分析进行了表征,分子式可表达为SiO1.143(OH)0.016(OCH3)1.339(OCH2CH2OCOCHCH2)0.357.无机有机杂化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通过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法进行了表征.其离子电导率随着液态电解质含量的增大而提高,当液态电解质含量为85wt%时,电导率在22℃为5.5×10-3Scm-1,在-23℃也能达到1.1×10-3Scm-1.界面电阻经过开始2天的增大后达到稳定,电化学稳定窗口超过5.0V,不锈钢电极上锂的电化学沉积与剥离循环可逆性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杂化聚合物电解质 有机改性聚硅氧烷 正硅酸甲酯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紫外光辐射固化 无机-有机杂化 聚合物电解质 电化学性能 制备 多官能团单体
下载PDF
锡镍合金纳米阵列的制备与充放电性能研究
17
作者 姜冬冬 付延鲍 +1 位作者 马晓华 杨清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75-76,共2页
通过氧化铝模板辅助生长方法制备了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锡镍合金纳米棒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色散X射线分析对锡镍合金纳米棒电极进行了形貌和成份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铜集流体表面均匀分布着锡镍合金纳米棒阵列.通过恒流... 通过氧化铝模板辅助生长方法制备了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锡镍合金纳米棒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色散X射线分析对锡镍合金纳米棒电极进行了形貌和成份表征.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铜集流体表面均匀分布着锡镍合金纳米棒阵列.通过恒流充放电方法对锡镍合金纳米棒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初步表征,结果表明锡镍合金纳米棒电极具有良好的容量保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镍合金 纳米棒 AAO模板 锂离子电池 电沉积
下载PDF
纳米结构磷酸铁锂/石墨烯/碳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胤 付延鲍 马晓华 《新材料产业》 2011年第2期71-75,共5页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电动汽车的研究与发展势在必行。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锂离子电池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以及环境友好的特点,被公认为是最能满足电动汽车中远期发展目标的二次电池体系。对于锂离子电池来说,正极材料是决...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电动汽车的研究与发展势在必行。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锂离子电池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以及环境友好的特点,被公认为是最能满足电动汽车中远期发展目标的二次电池体系。对于锂离子电池来说,正极材料是决定其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复合材料 电学性能 磷酸铁锂 纳米结构 锂离子电池 石墨 电动汽车 研究与发展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锡基负极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
19
作者 王文超 章亮亮 +1 位作者 付延鲍 马晓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5-278,共4页
作为高比容量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锡基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克服其体积膨胀效应带来的容量急剧衰减。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解决锡基材料容量衰减的方法,包括锡基材料的纳米阵列化、连接或吸附在大比表面积材料的表面以及填充在刚性... 作为高比容量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锡基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克服其体积膨胀效应带来的容量急剧衰减。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解决锡基材料容量衰减的方法,包括锡基材料的纳米阵列化、连接或吸附在大比表面积材料的表面以及填充在刚性材料内部的方法,并对锡基负极材料的发展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锡基负极材料 体积膨胀
下载PDF
离子束溅射法在PET基防水透湿织物制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齐宏进 王东 +3 位作者 徐羽军 隋坤艳 马兆立 付延鲍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3-55,共3页
利用离子束溅射法制备了防水透湿织物 ,发现溅射后织物的憎水性明显提高且随溅射能量的增大而增大 ,而束流密度对憎水性的影响呈复杂变化 ,织物原有的透湿性几乎没有改变。
关键词 PET 防水织物 透湿织物 憎水性 离子束溅射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