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脂气田太原期古地貌对砂体的控制作用
1
作者 郭松灵 孟培龙 +4 位作者 宋立军 王世成 石磊 杨国平 付晓燕 《复杂油气藏》 2024年第1期78-85,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米脂气田太原组砂岩是致密气藏的主力产层,但砂体横向变化快。研究表明:古地貌是控制砂体沉积的重要因素,决定着砂体发育位置及分布规模。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完钻井数据,运用印模法与沉积学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三... 鄂尔多斯盆地米脂气田太原组砂岩是致密气藏的主力产层,但砂体横向变化快。研究表明:古地貌是控制砂体沉积的重要因素,决定着砂体发育位置及分布规模。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完钻井数据,运用印模法与沉积学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三维地震地层水平切片、多属性融合技术,通过沉积厚度求取,恢复米脂气田二叠系太原组沉积期的古地貌,分析古地貌对三角洲前缘砂体及油气的控制作用,进而通过地震属性和神经网络技术预测太原组有利砂带的分布规律。研究成果优化井位部署,新井钻遇太原组砂岩的符合率达到90%,进一步证实了基于古地貌的储层预测技术的可靠性,对米脂气田的效益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地层水平切片 多属性融合 神经网络 米脂气田
下载PDF
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与企业年金合并探索
2
作者 付晓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4年第1期0005-0008,共4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与企业年金合并的可行性和潜在优势。通过融合个人账户和企业年金的优点,可以创建一个更全面、更有效的养老保障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福祉。文章还讨论了合并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 本文深入探讨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与企业年金合并的可行性和潜在优势。通过融合个人账户和企业年金的优点,可以创建一个更全面、更有效的养老保障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福祉。文章还讨论了合并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实现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与企业年金合并提供一些参考,实现一个更全面养老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 个人账户 企业年金 合并
下载PDF
养老金并轨制下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的完善
3
作者 付晓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4年第2期0084-0087,共4页
本文探讨了养老金并轨制下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的完善问题。首先,分析了养老金并轨对社会稳定和职工退休待遇的重要意义。然后,阐述了建立职业年金所面临的问题,如配套政策仍有改善空间、增不抵缴、账户风险和管理体系不健全等。最... 本文探讨了养老金并轨制下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的完善问题。首先,分析了养老金并轨对社会稳定和职工退休待遇的重要意义。然后,阐述了建立职业年金所面临的问题,如配套政策仍有改善空间、增不抵缴、账户风险和管理体系不健全等。最后,本文提出了多项完善措施,包括提高法律层次、落实工资增长机制、财政补贴、高效投资和全面监管。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望保障职工的退休生活,并促进养老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加稳定和公平的养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金并轨制 机关事业单位 职业年金制度
下载PDF
超声辅助溶剂提取苦荞总黄酮及其体外模拟消化抗氧化活性研究
4
作者 秦斐 范肖 +2 位作者 王宇阳 付晓燕 朱航甫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09,共5页
以苦荞种子为原料,在不同的超声温度下提取苦荞总黄酮,并研究苦荞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总黄酮在60℃时含量达到最大值228.5 mg/100mL,是溶剂提取的1.5倍。通过体外模拟消化试验发现,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有利于消... 以苦荞种子为原料,在不同的超声温度下提取苦荞总黄酮,并研究苦荞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总黄酮在60℃时含量达到最大值228.5 mg/100mL,是溶剂提取的1.5倍。通过体外模拟消化试验发现,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有利于消化过程中总黄酮的释放,且在胃肠消化过程中胃蛋白酶和肠蛋白酶有利于总黄酮的释放,均在120 min时达到最大。通过体外模拟消化抗氧化活性测定可知,苦荞总黄酮胃肠消化产物对DPPH·、·OH及·O-2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提取 苦荞总黄酮 体外模拟消化试验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民办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建设的举措与特色
5
作者 邓祥宜 李继伟 +3 位作者 付晓燕 李中原 刘子铎 王影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7期250-252,共3页
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做好专业建设是众多地方本科院校必须面对的问题。十多年来,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通过不断加强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课程体系的建设,不断规范教学过程管理,有效提高课堂教... 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做好专业建设是众多地方本科院校必须面对的问题。十多年来,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通过不断加强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课程体系的建设,不断规范教学过程管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通过积极推动“两融合”,形成了“酒类酿造”“健康食品开发”等专业特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生物工程 应用型人才培养 专业建设
下载PDF
近地面机载激光雷达在森林资源调查监测中的应用
6
作者 罗春林 付晓燕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1期44-47,共4页
从近地面机载激光雷达工作原理出发,分析该技术在林业调查中获取地形地貌、地表植被覆盖信息方面存在的优势,结合自主研发的点云数据处理软件所涉及的方法,描述了从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单木信息、林木树高、冠幅、株数和郁闭度的技术理... 从近地面机载激光雷达工作原理出发,分析该技术在林业调查中获取地形地貌、地表植被覆盖信息方面存在的优势,结合自主研发的点云数据处理软件所涉及的方法,描述了从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单木信息、林木树高、冠幅、株数和郁闭度的技术理论,最后根据机载激光雷达在林业上的应用情况,与传统的林业调查监测技术进行比较,得到当前机载激光雷达在调查树高、郁闭度、株数等方面有自身优势,可以替代部分传统工作,但在预测树高胸径模型、蓄积量调查、点云数据处理算法等方面仍然有待技术和理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 森林资源调查 点云数据处理
下载PDF
燕麦发芽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19
7
作者 付晓燕 胡崇琳 +2 位作者 田斌强 孙智达 谢笔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7-142,共6页
对燕麦种子进行发芽实验,并分析酚类物质在发芽过程中的含量、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燕麦发芽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含量明显提高,且芽和根中总酚的相对含量高于籽粒;发芽前后不同部位多酚的组成不同,从而导致其抗氧化活性存在差... 对燕麦种子进行发芽实验,并分析酚类物质在发芽过程中的含量、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燕麦发芽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含量明显提高,且芽和根中总酚的相对含量高于籽粒;发芽前后不同部位多酚的组成不同,从而导致其抗氧化活性存在差异。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原样、6d籽粒、6d芽和6d根的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强的还原力(EC50值分别为86.47、61.96、98.54μg/mL和51.98μg/mL)和清除DPPH自由基(IC50值分别为26.90、15.43、30.71μg/mL和21.30μg/mL)及NO-2(IC50值分别为0.653、0.441、1.353mg/mL和0.227mg/mL)的能力,且发芽可以作为一种提高燕麦利用价值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发芽 多酚 高效液相色谱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发芽燕麦不同溶剂提取液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18
8
作者 付晓燕 李海龙 +2 位作者 杨超 谢笔钧 孙智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72,77,共6页
将燕麦种子进行发芽,对未发芽原样、发芽6 d的籽粒、芽和根分别用体积分数80%的甲醇、乙醇和丙酮溶液提取其多酚,测定了不同溶剂提取液的总酚提取率、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还原能力以及清除亚硝酸盐的能力,并对其差异性及相关性进行... 将燕麦种子进行发芽,对未发芽原样、发芽6 d的籽粒、芽和根分别用体积分数80%的甲醇、乙醇和丙酮溶液提取其多酚,测定了不同溶剂提取液的总酚提取率、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还原能力以及清除亚硝酸盐的能力,并对其差异性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发芽前后燕麦多酚均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及较强的还原能力,对亚硝酸盐也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不同溶剂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酚种类和极性密切相关,发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燕麦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发芽 多酚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八棱海棠中转录因子基因MrDREBA6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付晓燕 彭日荷 +8 位作者 章镇 乔玉山 周军 朱波 高峰 田永生 赵伟 熊爱生 姚泉洪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1-768,共8页
DREB类基因是植物中重要的一类转录因子基因,其编码的产物广泛参与生长发育和各类生理过程。根据拟南芥和水稻DREB类基因序列,设计2个兼并引物,利用RACE法从八棱海棠cDNA文库中扩增出一编码DREB类转录因子的cDNA序列,命名为MrDREBA6。从... DREB类基因是植物中重要的一类转录因子基因,其编码的产物广泛参与生长发育和各类生理过程。根据拟南芥和水稻DREB类基因序列,设计2个兼并引物,利用RACE法从八棱海棠cDNA文库中扩增出一编码DREB类转录因子的cDNA序列,命名为MrDREBA6。从cDNA序列、推测的氨基酸序列、进化树、功能域和分子结构模型进行预测和较为全面的分析,表明MrDREBA6属于DREB类转录因子的A6亚族,蛋白质三级结构与AtRAP2.4和AtERF1相似。荧光定量PCR分析MrDREBA6在各种处理下表达水平显示,MrDREBA6受到PEG、ABA、高盐和低温的诱导表达。另外,组织表达特异性检测表明,正常生长条件下MrDREBA6基因在叶中表达较高,在根和茎中的表达量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棱海棠 转录因子 RACE DREB类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燕麦发芽前后酚类物质的组成变化及结构鉴定 被引量:13
10
作者 付晓燕 吴茜 +3 位作者 李书艺 肖娟 谢笔钧 孙智达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3669-3679,共11页
【目的】对燕麦发芽前后酚类物质的组成变化进行分析,对疑似燕麦蒽酰胺的组分进行结构鉴定。【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未发芽燕麦、发芽6 d燕麦籽粒、芽和根提取物的多酚组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H... 【目的】对燕麦发芽前后酚类物质的组成变化进行分析,对疑似燕麦蒽酰胺的组分进行结构鉴定。【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未发芽燕麦、发芽6 d燕麦籽粒、芽和根提取物的多酚组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HPLC/Q-TOF-MS)获得燕麦蒽酰胺的精确分子量。【结果】燕麦发芽后籽粒中酚酸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相对含量由32.14%下降至5%以下,而燕麦蒽酰胺的相对含量由45.52%上升至79.21%。2c、2p、2f、t2和t3是原样和6 d籽粒中共有的主要蒽酰胺,其分子式(分子量)分别为C16H13O6N(315.0753)、C16H13O5N(299.0818)、C17H15O6N(329.0912)、C18H15O5N(325.0968)和C19H17O6N(355.1077),其中t2和t3是发芽过程中含量上升最显著的组分。6 d芽和6 d根提取物中的成分与籽粒存在显著差异,主要组分w6—w10的分子量分别为564.1498、592.1808、494.1781、710.1834和192.0433。【结论】燕麦发芽前后酚类物质的组成产生了很大变化,明确了6种蒽酰胺的结构信息以及4种未知物质的精确分子量,为发芽燕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发芽 酚类物质 结构
下载PDF
传统溶剂提取与酶辅助提取燕麦多酚工艺的优化与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付晓燕 吴茜 +2 位作者 胡正浩 谢笔钧 孙智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77-281,共5页
以燕麦多酚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传统溶剂提取法对燕麦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20,水浴温度50℃,浸提时间2h,在此条件下燕麦总酚提取含量为0.817mg/g。在溶剂提取法的基础上,进一步... 以燕麦多酚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传统溶剂提取法对燕麦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20,水浴温度50℃,浸提时间2h,在此条件下燕麦总酚提取含量为0.817mg/g。在溶剂提取法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实验对酶辅助提取燕麦多酚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为蛋白酶添加量5.0mg/g,淀粉酶添加量0.9mL/g,酶解温度73℃,酶解时间1.2h,在此条件下燕麦多酚提取含量为2.169mg/g,较溶剂法提取含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多酚 酶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不同方法提取发芽燕麦酚类物质的含量、组成和抗氧化活性比较 被引量:10
12
作者 付晓燕 隋勇 +1 位作者 谢笔钧 孙智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54-57,62,共5页
将燕麦种子进行发芽实验,分别采用传统溶剂提取法和酶辅助提取法对发芽前后燕麦酚类物质进行提取,比较两种方法提取的总酚含量、提取物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酶辅助提取法更有利于燕麦酚类物质的提取,但由于酶法提取物中5... 将燕麦种子进行发芽实验,分别采用传统溶剂提取法和酶辅助提取法对发芽前后燕麦酚类物质进行提取,比较两种方法提取的总酚含量、提取物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酶辅助提取法更有利于燕麦酚类物质的提取,但由于酶法提取物中5种主要蒽酰胺2c、2p、2f、t2和t3的相对含量较溶剂提取物存在一定程度差异,且酶解后产生了新的组分,导致其抗氧化活性较溶剂提取物有所降低。此外,发芽过程可作为提高燕麦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发芽 酚类物质 酶辅助提取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乳腺三维超声成像联合钼靶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0
13
作者 付晓燕 任小龙 +2 位作者 刘俊娥 王秀丽 闫瑞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926-929,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三维超声成像联合钼靶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我院174例初步诊断为乳腺病变的患者,分别以乳腺三维超声、传统乳腺超声及钼靶摄影对患者病变情况予以评估,本组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认。结果:乳腺三维超声成... 目的:研究乳腺三维超声成像联合钼靶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我院174例初步诊断为乳腺病变的患者,分别以乳腺三维超声、传统乳腺超声及钼靶摄影对患者病变情况予以评估,本组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认。结果:乳腺三维超声成像对乳腺癌诊断准确率优于钼靶摄影,但无统计学意义。三维超声联合钼靶摄影诊断乳腺癌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均优于单独应用三维超声及钼靶摄影。结论:乳腺三维超声成像联合钼靶摄影可提高对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的准确率,为早期确诊乳腺癌的可靠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成像 钼靶 乳腺癌 准确率
下载PDF
燕麦多酚纯化、发芽燕麦不同组分的多酚分布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9
14
作者 付晓燕 隋勇 +1 位作者 谢笔钧 孙智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3-87,共5页
采用大孔树脂纯化与液相萃取相结合的方法,对燕麦多酚的纯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发芽燕麦不同组分的多酚分布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AB-8大孔树脂,用体积分数70%乙醇洗脱,萃取前将溶液pH调至2,选择乙酸乙酯作为萃取溶剂,能... 采用大孔树脂纯化与液相萃取相结合的方法,对燕麦多酚的纯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发芽燕麦不同组分的多酚分布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AB-8大孔树脂,用体积分数70%乙醇洗脱,萃取前将溶液pH调至2,选择乙酸乙酯作为萃取溶剂,能够有效地分离纯化燕麦多酚。燕麦发芽后籽粒、芽和根中蒽酰胺的含量显著提高,且主要集中在乙醇洗脱组分中,水洗组分中含有一定量的酚酸类物质。还原力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试样浓度下,蒽酰胺的抗氧化活性弱于酚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多酚 纯化 发芽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71
15
作者 付晓燕 辛徳莉 秦选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6-99,共4页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的致病原,其感染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除引起肺炎支原体肺炎外,还可累及神经、循环、皮肤、血液、泌尿、消化等多个系统,引起相应靶器官、系统的病变,肺外损害的致病机制至今尚未十分明确,目前主要有直接...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的致病原,其感染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除引起肺炎支原体肺炎外,还可累及神经、循环、皮肤、血液、泌尿、消化等多个系统,引起相应靶器官、系统的病变,肺外损害的致病机制至今尚未十分明确,目前主要有直接损害、免疫损伤、毒素作用等假说,其中免疫介导的损伤机制更为受关注。其治疗目前主要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免疫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外损害 发病机制 耐药
下载PDF
低渗透储集层微观水驱油机理研究——以西峰油田庄19井区长8_2储集层为例 被引量:34
16
作者 付晓燕 孙卫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1-683,共3页
西峰油田庄19井区长82储集层属低渗透储集层。采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包括单模型和组合模型)对研究区的水驱油机理及影响水驱油效率的因素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逼真、直观地模拟了水驱油过程中流体的渗流特征及残余油... 西峰油田庄19井区长82储集层属低渗透储集层。采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包括单模型和组合模型)对研究区的水驱油机理及影响水驱油效率的因素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逼真、直观地模拟了水驱油过程中流体的渗流特征及残余油分布规律,为该井区及同类型油藏制定合理的注水开发方案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孔隙结构 低渗透 微裂缝 水驱油机理 驱油效率 剩余油
下载PDF
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及其在真菌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付晓燕 胡克兴 范黎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4-148,共5页
脉冲电泳是用于分离大分子量DNA的一种电泳技术,已广泛用于真菌的核型分析,种群特异性鉴定,基因定位及遗传分析的研究。介绍了脉冲电泳的原理,发展和基本操作程序,并阐述了脉冲电泳技术在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脉冲电泳 真菌 种群特异性鉴定 遗传分析
下载PDF
纳米级碱土金属钒酸盐发光材料[A_3(VO_4)_2:Eu]发光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付晓燕 牛淑云 +1 位作者 张洪武 辛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29,共3页
采用Pechini型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系列纳米级铕掺杂的碱土金属钒酸盐。并采用电镜,红外光谱,室温荧光光谱对粉体的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粉体的粒径在20~50nm之间,并且这些发光粉的性质与碱土金属离子的半径密切相关;由于Ca2+... 采用Pechini型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系列纳米级铕掺杂的碱土金属钒酸盐。并采用电镜,红外光谱,室温荧光光谱对粉体的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粉体的粒径在20~50nm之间,并且这些发光粉的性质与碱土金属离子的半径密切相关;由于Ca2+离子的半径与Eu3+的最接近,因而Eu3+更容易进入其晶格,表现出好的发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A3(VO4)2:Eu 发光
下载PDF
聚焦超声与低温等离子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付晓燕 汪建 +2 位作者 陈亮 叶伟凤 唐凌媛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68-1870,共3页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与低温等离子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0例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超声组50例,等离子组30例,两组均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术后随访12个月,用记分法分别评定两组术后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与低温等离子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0例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超声组50例,等离子组30例,两组均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术后随访12个月,用记分法分别评定两组术后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2个月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和12个月超声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0%和84.0%,等离子组分别均为9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组复发率分别为12.0%和24.0%,等离子组均为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伴鼻中隔偏曲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超声和等离子治疗的临床疗效相当,等离子复发率低,远期疗效更稳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 聚焦超声 低温等离子
下载PDF
脱细胞真皮基质与颞肌筋膜在Ⅰ型鼓室成形术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付晓燕 苏悦嘉 +2 位作者 冯晓华 陈亮 熊敏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7年第8期396-398,共3页
目的探讨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与颞肌筋膜在Ⅰ型鼓室成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患者60例(60耳),局麻下显微镜下耳内切口,内植法完成... 目的探讨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与颞肌筋膜在Ⅰ型鼓室成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患者60例(60耳),局麻下显微镜下耳内切口,内植法完成Ⅰ型鼓室成形术,其中32例(32耳)采用ADM,28例(28耳)采用颞肌筋膜。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鼓膜愈合情况及术后听力恢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疼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21.78和-8.920,P均<0.05),鼓膜愈合成功率和术后听力提高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ADM修复鼓膜与颞肌筋膜修复疗效相当,但是使用ADM患者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避免开创2次手术区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鼓膜成形术 鼓膜穿孔 脱细胞真皮基质 颞肌筋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