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系统在微生物细胞抗氧胁迫系统中的作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付瑞燕 陈坚 李寅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0-775,共6页
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系统在不同微生物细胞抵抗氧胁迫中的生理功能不尽相同。该系统在真核模式微生物酿酒酵母中是必需存在的,在维持胞内氧化还原平衡和抵抗氧胁迫中发挥主要作用。然而,在原核微生物中,该系统只是条... 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系统在不同微生物细胞抵抗氧胁迫中的生理功能不尽相同。该系统在真核模式微生物酿酒酵母中是必需存在的,在维持胞内氧化还原平衡和抵抗氧胁迫中发挥主要作用。然而,在原核微生物中,该系统只是条件性的,即部分胞内存在谷胱甘肽还原酶和GPx的原核微生物,如流感嗜血杆菌和乳酸乳球菌,可通过从胞外吸收GSH,形成条件性的依赖于GSH的GPx系统,参与抵抗氧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细胞 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系统 抗氧胁迫
下载PDF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付瑞燕 周阳 祝长青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40-943,共4页
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食源性致病菌,如何有效控制食品(尤其是即食食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任务,其中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是关键因素之一。作者对单增李斯特菌的传统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食源性致病菌,如何有效控制食品(尤其是即食食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任务,其中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是关键因素之一。作者对单增李斯特菌的传统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进行综述,并对目前国内单增李斯特菌检测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传统检测法 免疫学检测法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原文传递
氧自由基清除剂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付瑞燕 樊美珍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1-33,共3页
对筛选和研究氧自由基清除剂的方法和模型、已知的自由基清除剂。
关键词 氧自由基清除剂 应用研究 方法 模型
下载PDF
一株具有谷胱甘肽合成能力的乳酸乳球菌的分离与初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付瑞燕 陈坚 李寅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57-1065,共9页
基于gshB基因同源性分析设计引物,从采集的菜园地土壤中分离到1株具有谷胱甘肽(GSH)合成能力的乳酸乳球菌菌株CCSYU10100。测定了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并根据16S rDNA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该菌株与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在进化关... 基于gshB基因同源性分析设计引物,从采集的菜园地土壤中分离到1株具有谷胱甘肽(GSH)合成能力的乳酸乳球菌菌株CCSYU10100。测定了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并根据16S rDNA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该菌株与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在进化关系上的地位最近。电镜分析表明,菌株CCSYU10100与乳酸乳球菌的形态特征基本一致。因此认为菌株CCSYU10100属于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命名为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CCSYU10100。HPLC法鉴定出该菌株胞内除GSH外,还存在半胱氨酸-甘氨酸。乳酸乳球菌CCSYU10100的部分gshB基因与假单胞菌属的gshB基因高度同源,这是gshB基因在乳酸乳球菌中、甚至是革兰氏阳性菌中的首次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乳酸乳球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普通高校食品微生物学混合型任务式双语教学模式初探 被引量:5
5
作者 付瑞燕 高学玲 +1 位作者 汪雪雁 蒋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5年第1期95-98,共4页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以提高普通高校开展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从教材的选择、教学模式和双语教学考核效果三方面,分别阐述了安徽农业大学食品系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的建设方案及教学方法优化的实践...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以提高普通高校开展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从教材的选择、教学模式和双语教学考核效果三方面,分别阐述了安徽农业大学食品系食品微生物学双语课程的建设方案及教学方法优化的实践过程。在总结实践教学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于如何更好地开展双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心得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学 双语教学 混合型任务式
下载PDF
基于知识关联策略的PBL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
6
作者 付瑞燕 高学玲 +1 位作者 汪雪雁 蒋军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9年第1期20-24,共5页
为适应现代教学发展,探索将基于知识关联策略的PBL模式应用于食品微生物学教学实践中。知识关联法有助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PBL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通过合作交... 为适应现代教学发展,探索将基于知识关联策略的PBL模式应用于食品微生物学教学实践中。知识关联法有助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PBL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索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综合思考能力的教学模式。课题组将这两种教学方法有机融合起来,并结合实践效果对基于知识关联策略的PBL教学模式进行思考并提出了建议。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潜能,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关联 PBL模式 食品微生物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实时荧光RT-PCR检测冷冻草莓中诺如病毒 被引量:15
7
作者 周阳 栾军 +6 位作者 蒋鲁岩 唐泰山 杨军 张常印 张弛 付瑞燕 祝长青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515-520,共6页
目的建立冷冻草莓中的GI、GII型诺如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方法对草莓样品进行前处理、病毒富集、病毒RNA的提取和纯化,然后采用实时荧光RT-PCR进行检测。结果核酸提取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抑制因子,同时对... 目的建立冷冻草莓中的GI、GII型诺如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方法对草莓样品进行前处理、病毒富集、病毒RNA的提取和纯化,然后采用实时荧光RT-PCR进行检测。结果核酸提取方法能够有效地去除抑制因子,同时对104份送检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所建立的核酸提取与实时荧光RT-PCR结合的检测体系适合于草莓样品中诺如病毒GI、GII型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草莓 诺如病毒 实时荧光 RT-PCR 快速检测
原文传递
不同食品基质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核酸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周阳 祝长青 +4 位作者 郭云昌 郭桂萍 蒋原 刘秀梅 付瑞燕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05-1211,共7页
比较4类食品基质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核酸提取方法的差异。以不同食品基质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应用广泛并且原理不同的4种细菌核酸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同时结合实时荧光PCR法对各种方法进行实际评估。天根... 比较4类食品基质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核酸提取方法的差异。以不同食品基质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应用广泛并且原理不同的4种细菌核酸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同时结合实时荧光PCR法对各种方法进行实际评估。天根离心柱法核酸提取结果稳定,受不同食品基质的影响较小;Promega沉降法与磁珠法受不同食品基质影响较大,核酸提取结果差异较大;Chelex-100法快速方便,但仅适于纯菌液或菌落的核酸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食品基质 核酸提取 实时荧光PCR
下载PDF
冷却猪肉中热死环丝菌的分离、鉴定及致腐能力 被引量:7
9
作者 倪萍 纪文营 +3 位作者 黄洁洁 周阳 王志耕 付瑞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40-144,共5页
应用STAA固体培养基平板划线分离纯化市售的托盘包装冷却猪肉,分离得到的3株菌采用传统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方法,鉴定均为热死环丝菌。分别用这纯化的3株菌接种冷却猪肉,4℃条件下贮藏,在第0... 应用STAA固体培养基平板划线分离纯化市售的托盘包装冷却猪肉,分离得到的3株菌采用传统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方法,鉴定均为热死环丝菌。分别用这纯化的3株菌接种冷却猪肉,4℃条件下贮藏,在第0、2、6、8天测定肉样的热死环丝菌菌落数、pH值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热死环丝菌有较强的致腐作用,并且3株菌株在低温下的生长性能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导致冷却猪肉腐败变质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建议以热死环丝菌为研究对象建立生长预测模型及预测冷却猪肉货架期时,应筛选出低温下生长速度最快的菌株作为目的菌株,以提高相关工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猪肉 热死环丝菌 分离 鉴定 致腐能力
下载PDF
3种单增李斯特氏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阳 祝长青 +8 位作者 郭桂萍 徐幸莲 徐宝才 薛建丽 蒋原 杨军 郭云昌 刘秀梅 付瑞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9-124,共6页
【目的】确定适用于不同条件下快速检测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方法。【方法】以单增李斯特氏菌标准菌株CMCC54004和市售盐水鸭、凉拌菜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 4789.30-2010)对检测样品进行选择性增菌培养,选择阴性样品进行人工... 【目的】确定适用于不同条件下快速检测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方法。【方法】以单增李斯特氏菌标准菌株CMCC54004和市售盐水鸭、凉拌菜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 4789.30-2010)对检测样品进行选择性增菌培养,选择阴性样品进行人工布菌,比较单增李斯特氏菌蛋白条检测法、CPA恒温扩增法以及实时荧光PCR方法的检测效果,并以传统平板分离法进行验证。【结果】蛋白条检测法操作简单但灵敏度低,最低检测限为106cfu/mL;实时荧光PCR方法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为101 cfu/mL,但操作繁琐,对操作技术及实验室条件要求较高;CPA恒温扩增方法灵敏度相对较高,最低检测限为105 cfu/mL,操作相对简单。【结论】实时荧光PCR方法适合灵敏度要求高、且具备良好实验条件时使用;CPA恒温扩增法适于对灵敏度要求不高、实验室条件简单的基层实验室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氏菌 检测方法比较 蛋白条检测法 CPA恒温扩增法 实时荧光PCR方法
下载PDF
1株具广谱抑菌活性的乳酸乳球菌的分离鉴定与保鲜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倪萍 黄洁洁 +2 位作者 纪文营 祁克宗 付瑞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57,共5页
为开发出新型冷却肉保鲜剂,从土壤中分离到1株具有较宽抑菌谱的乳酸菌,对冷却肉上7种常见的腐败和致病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包括热死环丝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乳球菌、荧光假单胞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并且排... 为开发出新型冷却肉保鲜剂,从土壤中分离到1株具有较宽抑菌谱的乳酸菌,对冷却肉上7种常见的腐败和致病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包括热死环丝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乳球菌、荧光假单胞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并且排除了因产乳酸和过氧化氢而具备抑菌作用的可能性。根据细胞形态、菌落形态、生理生化反应特性和16Sr DNA序列和具菌株特异性的N-乙酰胞壁酸水解酶基因序列的比对分析,这株菌被鉴定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命名为NFL。菌株NFL发酵液中的抑菌物质对热有极强的耐受性,在121°C的灭菌温度下处理90 min抑菌活性基本不变。经121℃下灭菌20 min的菌株NFL发酵上清液对托盘包装冷却猪肉具有明显的保鲜效果,尤其是可显著减少腐臭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谱抑菌活性 热死环丝菌 荧光假单胞菌 乳酸乳球菌 分离 鉴定 保鲜效果
下载PDF
单亲灭活德氏乳杆菌和乳酸乳球菌原生质体融合条件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丽 房杰 +1 位作者 黄洁洁 付瑞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3-198,共6页
利用单亲灭活原生质体技术对德氏乳杆菌FQ菌株和乳酸乳球菌FL菌株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考察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和融合条件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制备德氏乳杆菌FQ菌株原生质体最适条件为温度37℃,在含有10μg/mL变溶菌素和1mg/mL溶菌酶... 利用单亲灭活原生质体技术对德氏乳杆菌FQ菌株和乳酸乳球菌FL菌株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考察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和融合条件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制备德氏乳杆菌FQ菌株原生质体最适条件为温度37℃,在含有10μg/mL变溶菌素和1mg/mL溶菌酶溶液中超声处理90min。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再生率可达6.36%。乳酸乳球菌FL菌株添加1mg/mL甘氨酸处理后,用10mg/mL溶菌酶37℃恒温酶解90min,原生质体形成率可达99.97%。65℃处理乳酸乳球菌FL菌株原生质体120min,原生质体灭活率可达96.89%。融合实验结果表明,在PEG6000 400g/L(含0.02mol/L MgCl2和0.01mol/L CaCl2)、融合时间5min、融合温度20℃、pH6.5的条件下促融,德氏乳杆菌FQ菌株和乳酸乳球菌FL菌株原生质体的融合率可达2.72×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亲灭活 德氏乳杆菌 乳酸乳球菌 原生质体融合
下载PDF
乳杆菌源抗菌肽的代谢条件优化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祁克宗 +3 位作者 涂健 汪雪雁 张明 付瑞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40-145,共6页
探讨乳杆菌代谢产抗菌肽的条件及其生物学特性。通过琼脂扩散法分析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抑菌活性差异,采用正交实验分析获得干酪乳杆菌代谢产抗菌肽的最佳条件为:装液量20%、接种量2%、培养温度30℃,静置培养42h。研究... 探讨乳杆菌代谢产抗菌肽的条件及其生物学特性。通过琼脂扩散法分析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抑菌活性差异,采用正交实验分析获得干酪乳杆菌代谢产抗菌肽的最佳条件为:装液量20%、接种量2%、培养温度30℃,静置培养42h。研究发现该抑菌物质热稳定性好,在低p H条件下能够保持较好的抑菌活性,可被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酶解而不被胃蛋白酶酶解。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该抑菌物质的作用方式为杀菌,且抑菌谱广,可抑制或杀灭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对多种食源性病原菌有较强的抗性,其可开发为食品防腐剂和用于畜禽养殖的饲料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抗菌肽 抑菌活性 条件优化 生物特性
原文传递
叠氮溴化丙锭对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氏菌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阳 罗岚 +6 位作者 唐泰山 沈涛 徐幸莲 郭云昌 叶可萍 付瑞燕 祝长青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40-644,共5页
为研究叠氮溴化丙锭(PMA)在单增李斯特氏菌检测中的作用,利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PMA处理的单增李斯特氏菌标准菌株CMCC 54004的死菌和活菌核酸的扩增情况。结果显示,1.0 mg/ml PMA能有效抑制单增李斯特氏菌死菌核酸的扩增。经... 为研究叠氮溴化丙锭(PMA)在单增李斯特氏菌检测中的作用,利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PMA处理的单增李斯特氏菌标准菌株CMCC 54004的死菌和活菌核酸的扩增情况。结果显示,1.0 mg/ml PMA能有效抑制单增李斯特氏菌死菌核酸的扩增。经过PMA处理后单增李斯特氏菌死菌与未经PMA处理的检测结果间差异极显著,而PMA处理后CMCC 54004活菌与未经PMA处理的检测结果间差异性不显著。通过对PMA处理的CMCC 54004死菌、活菌、不同比例死菌与活菌混合液以及其在不同食品基质下的检测结果的比较,进一步证实,1.0 mg/ml PMA在单增李斯特氏菌检测中能有效减少死菌核酸的影响,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氏菌 叠氮溴化丙锭( PMA)
下载PDF
关于提升营养生理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汪雪雁 蒋军 +1 位作者 陆宁 付瑞燕 《大学教育》 2018年第3期46-48,共3页
营养生理学课程已成为食品卫生与营养专业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但是还没有针对各种食品相关专业的规范教材和相应的教学大纲,导致教学内容混乱,影响教学效果。本课题组根据食品卫生与营养专业的属性和特点,不断探索适合食品相关专业的营... 营养生理学课程已成为食品卫生与营养专业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但是还没有针对各种食品相关专业的规范教材和相应的教学大纲,导致教学内容混乱,影响教学效果。本课题组根据食品卫生与营养专业的属性和特点,不断探索适合食品相关专业的营养生理学教学模式,促进食品相关专业营养生理学教学工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卫生与营养专业 营养生理学 教学质量
下载PDF
浅谈农林院校食品毒理学的教学改革 被引量:4
16
作者 汪雪雁 付瑞燕 薛秀恒 《人力资源管理》 2010年第3期104-105,共2页
食品毒理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本文针对在农林院校本科学生专业与学科建设不断提升的过程中,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师资队伍相对薄弱等问题,建议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 食品毒理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本文针对在农林院校本科学生专业与学科建设不断提升的过程中,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师资队伍相对薄弱等问题,建议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本科食品毒理学教学效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素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和学习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院校 食品毒理学 教学改革 食品质量与安全
下载PDF
《食品分离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琪 付瑞燕 +2 位作者 高学玲 严伟才 张海伟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23期143-145,共3页
《食品分离技术》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该文着重对食品工业中的常用现代分离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索,从优化教学内容的组织、增强自学与课堂讨论的引入以及促进实验技能的提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食品分离技术 食品科学 教学
下载PDF
学分制下发酵食品工艺系列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18
作者 高学玲 蒋军 付瑞燕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4年第1期102-106,共5页
以提高发酵食品工艺系列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的,从发酵食品工艺系列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2方面,分别阐述了学分制下安徽农业大学发酵食品工艺系列课程的建设方案及教学方法改革实践过程。通过近几年的教学... 以提高发酵食品工艺系列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的,从发酵食品工艺系列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2方面,分别阐述了学分制下安徽农业大学发酵食品工艺系列课程的建设方案及教学方法改革实践过程。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显示教学效果良好,并符合新世纪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食品生物技术人才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食品工艺学 系列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学分制
下载PDF
三肽的锌螯合活性及定量构效关系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余敏 黄晶晶 +5 位作者 马敏 付瑞燕 鄢嫣 张福生 殷俊峰 谢宁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4-240,共7页
人工化学合成了51条三肽,测定了其锌螯合活性,形成待测数据库.分别采用18种氨基酸描述符对三肽序列进行表征,利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种氨基酸描述符对应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的相关系数达到建模要求,描述符分别为F... 人工化学合成了51条三肽,测定了其锌螯合活性,形成待测数据库.分别采用18种氨基酸描述符对三肽序列进行表征,利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种氨基酸描述符对应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的相关系数达到建模要求,描述符分别为FASGAI,Z和C,其中描述符FASGAI最优,R^2=0.8225,Q^2=0.5818,RMSEE=0.1628,Q^2ext=0.6760,RMSEP=0.2499.进一步分析描述符FASGAI所构建的模型发现,在三肽序列中,氨基酸位置对三肽锌螯合活性的影响力大小顺序为N_3>N_2>N_1,同时,多肽各位置上氨基酸残基的立体属性主要影响其螯合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源 锌螯合肽 定量构效关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酶解豆粕蛋白制备降糖肽的工艺 被引量:10
20
作者 余敏 黄晶晶 +4 位作者 付瑞燕 谢宁宁 殷俊峰 鄢嫣 张福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113,共6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豆粕蛋白酶解制备降糖肽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初始pH、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3个因素对酶解产物抑制... 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豆粕蛋白酶解制备降糖肽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初始pH、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3个因素对酶解产物抑制活性响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pH9.5,酶解温度49.0℃,酶解时间5.5 h,料液比1∶20(w:v),加酶量2%(w:w)。此条件下,酶解产物的α-葡萄糖苷酶的实际抑制率为14.82%±0.23%,而预测抑制率为14.80%。研究结果为豆粕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降糖肽 酶解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